浅析三一重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_马晓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25

一、三一重工面临的重大压力

2012年的三一重工的发展中面临着以下重大压力:

1.业绩突然下滑的压力

2003年到2011年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这样使三一重工在该行业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发展,三一重工的销售额由2003年的20.9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508亿元,8年里翻了23倍,并且在与中联重科的竞争中,连续四年保持领先优势。但是随着我国基建项目复苏迟缓,社会固定投资下降,导致下游的客户缺少资金,减少了对三一重工产品的需求,这样就能设想三一重工面临的压力了。

2.短期资金链紧张的压力

同时由于基建项目复苏迟缓,社会固定投资下降而导致的中小客户固定资产缺口放大,还款能力急剧减弱,导致应收账款到期不能准时收回,三一重工的报表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较同期增长了71%,客户逾期按揭及回购款余额为18.92亿元,逾期率为7.64%较去年上升了2.12%,资金无法收回,并且银行也收紧了对三一重工的放款条件,所以三一重工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压力。

3.大举海外扩张,中长期贷款增加,负债比例过高的压力

欧债危机为三一重工海外扩张提供了一个好的机遇,2012年1月三一重工斥资3.24亿欧元收购全球混泥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2012年2月,三一重工与世界领先的起重机制造商奥地利帕尔菲格集团合资设立两家起重机公司,这些海外扩张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由于三一重工的短期资金链已经出现了困难,可是又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时机,所以只能更大比例的依赖银行的中长期的借款。

4.香港上市的压力

三一重工早已经计划在香港上市,但是却是一再的推迟了港股的IPO的推介会,2011年7月推迟了一次,本打算在2012年9月进行港股IPO的推介会的,可是这一次又是被推迟了,很有可能是三一重工发现现在的业绩下降,如果发行股票进行港股上市的话,可能会有损声誉,并且股价的下降也不能筹集设想的资金,所以只能再一次的推迟了。

5.与中联重科的竞争的压力

三一重工在前几年与中联重科的竞争中一直保持着领先的优势,但是中联重科上半年的净利润却首次超过了三一重工,这可谓是给三一重工敲响了警钟。中联重科2012年上半年的营业收

入为291亿元,净利润为56.2亿元,而

同时期三一重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318亿元和51.6亿元,所以三一重工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但是中联重科的这一业绩是在其2011年宣布调整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之后的结果,调整后使中联重科释放了7.49亿元的利润。

二、三一重工采取的应对措施

1.调整激进的销售政策,加码银行按揭

三一重工在过去的8年内能迅速的扩张与其激进的销售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更多的使用银行按揭,银行按揭实质上是三一重工的经销商将买方推荐到银行,银行对买方进行资信调查和保险手续后,向其发放按揭贷款,买方在支付首付后,按时分期还款,而经销商则可以从银行一次性的拿到销售款,但是必须提供设备回购担保。另一方面,三一重工还改变了融资租赁的方式。融资租赁涉及三方,分别是出租方、买方和供货方,三一重工作为供货方向买方直接出售设备,而买方自己挑选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并且向租赁公司支付购买价款的20%-30%的预付款后就拥有设备,其余款项由融资租赁公司支付。

2.变更会计估计,调整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这点是向中联重科学习的,中联重科在2011年调整了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使业绩突飞猛进,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业绩下滑的压力以及中联重科的竞争压力。

3.提高中长贷,缓解短期还款的压力

虽然业绩相比以前年度有所下滑,但是三一重工的对外扩张步伐却没有停止,在今年短期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并且由于对外投资的项目都是长期项目,一时难以收回资金,所以三一重工更多的运用长期贷款以缓解短期的偿债压力。

三、两点建议

要提高销售收入,从长远看应该加大以下两方面的投入。

1.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要想长久的在市场中存活,则研发是其不可或缺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企业才会有发展的生命力。三一重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对技术的要求高,并且产品的单位价值高,如果不是领先技术则会很快被淘汰,所以就更要求三一重工注重研发,提高产品的长久竞争力。

2.加快国际化进程,推动品牌建设。目前国内的市场正在逐渐饱和,发展空间变小,欧债危机使欧洲企业的发展困难,给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个契机,所以三一重工应该加快海外扩张,寻求海外市场,提高出口销售收入。在国际化的同时应该注重品牌的建设和保护,避免陷入品牌的法律诉讼而使声誉受损。

作者简介:马晓涵(1992-),女,山东泰安人,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娟)

浅析三一重工的现状及 对策分析

●马晓涵

2013年第1期(总第413期)下

【商业评论】 Business Revie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