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选修5第2章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

选修5第2章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

选修5第2章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学习目标】1、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条件与危害。

2、掌握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分布及特点。

【学习重点】1、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2、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与分布。

【学习难点】1、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

2、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原因。

【学习流程】课前:1、回顾旧知,预习新课2、课前朗读,订正学案课堂:1、新课导入,明确目标(5min)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min)3、分组展示,相互纠错(10min)4、相互评价,归纳总结(15min)5、当堂检测,巩固训练(10min)【自主学习】一、我国的地震灾害1、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二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三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

2、地震灾害的特点:一是________,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过里氏________级以上的地震灾害;二是________。

20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三是________,________。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是________地震,破坏力极大。

3、地震灾害的形成:我国地震的形成、分布与________有着密切的联系,________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我国位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会处,又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之间,所以发生频率高。

4、地震灾害的分布:我国地震灾害分布不均匀,震中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称为________。

总的来说,我国________地震活动比________弱。

二、我国泥石流与滑坡灾害1、分布与危害:我国泥石流与滑坡________、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分布与________、________有着明显的关系。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后检测能力提升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后检测能力提升湘教版选修5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基础稳固 ]1.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祸种类有()A.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地震、泥石流、滑坡C.地裂痕、地面塌陷、地面沉降D.地震、火山、海水入侵分析:选 B。

影响我国的地质灾祸有十多种,此中散布宽泛、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地震、泥石流、滑坡。

巴西东南部地区遭受强降雨后引起某种地质灾祸,当时造成起码419 人死亡。

灾祸发生后,特雷索波利斯镇居民告诉巴西《圣保罗报》记者:“我在这里居住25 年。

从未见过这种事我的住所地势高,从高往下看,一片‘泥海’,许多人爬树自救。

”联合该居民的话,达成2~ 3 题。

2.这类地质灾祸多发生在我国()①云南省南部②四川省中部③辽宁省东部④西藏自治区喜马拉雅山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长江干流沿岸也是这类地质灾祸的频发区,这里一旦发生这类灾祸,可能会()①造成人员伤亡②损坏水利工程③阻断航运④引起滑坡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分析:第 2 题,“泥海”是重点词,说明这类地质灾祸是泥石流。

云南省西北和东北山区、四川省西部的秦巴山区多发生泥石流。

第 3 题,泥石流一般不会引起滑坡。

答案: 2.B 3.D4.我国地震和灾情的散布特色是()A.东多西少,东重西轻B.东少西多,东重西轻C.东多西少,东轻西重D.东少西多,东轻西重分析:选 B。

我国的地震拥有西多东少,灾情拥有东重西轻的特色。

5.以下对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的特别大水B.滑坡和泥石流在平原上也常有发生C.泥石流损坏力很强,而滑坡则无损坏力D.滑坡会损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分析:选 A。

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在山区,损坏力均较大,滑坡会造成人员伤亡。

6.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区上拥有()A.宽泛和相对集中的散布特色B.种类齐备的特色C.暴发屡次的特色D.规模巨大的特色分析:选 A。

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区上拥有宽泛和相对集中的散布特色。

最新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

最新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
(2)①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3)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Biblioteka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5)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措施: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B. 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 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 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6. 读“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五配套同步课件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五配套同步课件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第四页,共36页。
第五页,共36页。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基本特点
(1)分布范围 广。
(2)地震 频率(p,ín强lǜ度)高大。
(3)地震
,危害大。
震源(zhènyuán)浅
2.成因
(1)我国位于
板块(bǎn kuài)、亚欧板块(bǎn kuài)和
板块(bǎn kuài)太的平交洋会处。
印度洋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1.我国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分布(fēnbù)区域和分布(fēnbù) 特点
第二十六页,共36页。
2.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自然 (zìrán)原因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滑坡(huápō)和泥石流形成方面存在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 ①发生部位不同,滑坡发生在
第三十三页,共36页。
(2)福建此次泥石流的成因类型最有可能是 A.冰川泥石流 B.暴雨泥石流 C.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D.雪崩(xuěbēng)引发的泥石流
()
解析:第(1)题,滑坡、泥石流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 化(biànhuà);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 区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的重灾区;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分布 上具有广泛性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第(2)题, 根据材料可知此次自然灾害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答案:(1)B (2)B
第第 二三 章节
课前预习·巧设计 (shèjì)
设计一
设计二
名师(mínɡ shī)课 堂·一点通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创新(chuàngxīn)演 练·大冲关
第一页,共36页。
第二页,共36页。
第三页,共36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练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练案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练案【基础梳理】一、我国的地震灾害1.我国地震的特点:分布范围广;地震频率;强度大;地震震源;危害大。

2.地震发生的最初动力:。

3.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板块的交汇处;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带和地震带之间。

4.我国主要的地震带①西部:天山地震带、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和红河地震带。

②东部: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地震带和秦岭地震带。

二、我国的泥石流、滑坡1.我国的泥石流、滑坡多发的原因:多山的地形;季暴雨集中;森林覆盖率。

2.我国的泥石流①分类: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的山区)和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区)。

②基本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如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暴雨)和人为原因(和不当的开挖、堆积)。

③分布:中西部:华北山地、、秦岭山地、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山地。

中东部:辽东、华东、山地以及台湾、山地。

3.我国的滑坡①形成原因:内在因素:土体和岩体的性质、以及外表形态等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爆破等。

②主要活动期:。

③分布:山地为极密集区;是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省;其次是山西、、甘肃、青海、等。

【图表导读】读教材图2—18,“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集中在第二阶梯上的哪些地形区?(2)为什么西北地区的泥石流、滑坡比中部地区的要少些?【重难点分析】1.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1)种类齐: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水入侵等。

(2)分布广:目前全国共发生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1.识记我国地震带、泥石流与滑坡的空间分布。

2.理解泥石流、滑坡的形成原因。

我国的地震灾害【自主学习】1.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种类齐、分布广、危害大。

2.我国的地震灾害(1)基本特点①分布范围广。

②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成因******************①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

②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分布西部东部分布天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等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等特点不均匀,呈条带状,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1.我国为什么多地震灾害?提示: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加之又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发。

2.祁连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等并非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为什么这些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区呢?提示:内陆地区地震带大体上与我国山脉分布相吻合,而山脉本身就是地壳剧烈运动的结果。

【核心归纳】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左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

我国地震的分布、成因与危害如下:(1)我国地震西多东少,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比东部更加复杂,构造运动频繁,地壳更加脆弱所致。

但灾情却是西轻东重,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度大,所以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特别大,灾情特别严重。

(2)地震灾害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惧心理最严重的灾害,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与地震烈度和财产的易损性有关。

【跟踪训练】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台湾高雄市2016年2月6日凌晨3点57分发生里氏6.7级地震,全台都有震感,其中台南市受损最为严重,多处建筑倾斜甚至倒塌。

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案:第2章 第3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案:第2章 第3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1.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种类和主要特点。

2.掌握并理解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时空分布规律。

(重难点)3.掌握并理解我国泥石流与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地域空间的分布规律。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我国的地震灾害阅读教材P49~P51,完成下列问题。

1.特点(1)分布范围广。

(2)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3)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成因(1)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

(2)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分布(1)不均匀,呈条带状。

(2)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正误判断:(1)我国各省区都发生过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灾害。

()(2)影响我国的地震主要是塌陷地震。

()(3)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强烈。

()【提示】(1)×我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灾害。

(2)×影响我国的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

(3)×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教材整理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阅读教材P52~P56,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灾害(1)类型分界线: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乌蒙山。

特点:西部呈带状或片状,东部呈零星分布。

(3)形成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暴雨(决定性因素)等。

人为因素:乱砍滥伐森林、不当的开挖、堆积等。

2.滑坡灾害(1)原因内在因素: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以及外表形态等。

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暴雨(主要外部因素)、地震、河流冲刷、人工爆破等。

(2)主要活动期:每年的6~8月。

(3)分布正误判断:(1)暴雨型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2)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泥石流分布较为密集,以西分布较稀疏。

()(3)地震多发区也是滑坡多发区。

()【提示】(1)×暴雨型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

湘教版选修V: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Word版含答案

湘教版选修V: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习目标] 1.剖析地震灾祸的产活力制与发生过程。

2.剖析泥石流灾害的产活力制与发生过程。

3.剖析滑坡灾祸的产活力制与发生过程。

一、我国的地质灾祸1.主要地质灾祸种类:地震、泥石流、滑坡、倒塌、地裂痕、火山、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水入侵等。

2.我国地质灾祸的特色:一是种类齐;二是散布广;三是危害大。

二、我国的地震灾祸1.特色:一是散布范围广,全国大多半省(区)都发生过里氏 6 级以上的地震灾祸。

二是频率高,强度大。

20 世纪以来,我国均匀每年发生一次里氏 7 级以上的地震。

三是震源浅,危害大。

我国绝大多半地震都是浅源地震,损坏力极大。

2.形成体制:我国地震的形成、散布与板块结构有着亲密的联系,结构运动是大多半地震形成的最先动力。

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发生频率高。

3.散布:我国地震灾祸散布不均匀,震中散布上体现出条带状,称为地震带。

总的来说,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三、我国的泥石流灾祸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散布范围之广、危害之大世界罕有,其形成和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显然的关系。

2.种类(1)暴雨泥石流:主要散布在我国西部和半润湿、半干旱地域天气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供给了大批的松懈物质,润湿季节的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散布在102°E以西的高原上,因为这些地域人口稀罕,致灾效应其实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要素能够分为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

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降雨常常成为决定性要素。

人为要素有时甚至变成主导作用。

4.散布(1)大概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地域,呈带状或片状散布。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学业达标训练: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学业达标训练: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业达标训练一、选择题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比较平缓B.降水持续时间长C.地形更为复杂崎岖D.植被覆盖率低2.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区域的泥石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主要是冰川泥石流B.川滇地区是暴雨泥石流C.黄土高原是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D.华北地区是冰雪融水引发的泥石流3.我国山区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人为原因有( )A.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B.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C.农民在山区大量修筑梯田D.山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答案 1.C 2.D 3.B解析第1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增大了其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第2题,华北地区是大气降水引发的泥石流。

第3题,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地表岩石松散,成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据此完成4~6题。

4.2014年5月28日,我国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省(市、区)是( )A.粤、桂、滇B.滇、川、赣C.浙、湘、鄂D.川、陕、鄂5.造成5月28日与8月23日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壳活动B.地形状况C.雨带分布D.植被状况6.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发生这些地质灾害的主要时段是( )A.4~9月B.10月至次年3月C.6~11月D.12月至次年5月答案 4.B 5.C 6.A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滇、川地质灾害等级为4级和5级,赣为3级,5月28日这三省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第5题,8月23日,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省区是川、渝、陕、鄂、鲁等。

不同时间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明显差异与气象条件有关,联系我国雨带的分布来解答。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同步训练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同步训练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同步训练一、选择题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影响最大的是地震灾害。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规模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B.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省是地震的多发区C.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与东、西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方面的差异有关D.地震是一种纯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2.我国地震和灾情分布的特点分别是( )A.东多西少,东重西轻B.东少西多,东重西轻C.东多西少,东轻西重D.东少西多,东轻西重下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3~4题。

3.从上、下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C.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D.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地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4.下列省区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A.广东省B.台湾省C.湖南省D.云南省(2013·北京朝阳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四个聚落的航空照片,框线内为居民密集区。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灾的聚落是( )A.甲B.乙C.丙D.丁6.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A.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B.逃生时向沟岸两侧山坡跑C.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D.加强泥石流沟谷下游的检测工作(2013·淮安高二期中)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

读下图,回答7~8题。

7.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B.地震。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同步训练: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活页规范训练(湘教选修5)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同步训练: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活页规范训练(湘教选修5)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一、选择题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截至10月23时30分,地震造成25人死亡,250人受伤,房屋严重受损。

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该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C.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而形成构造地震D.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2.此次地震对当地农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解析第1题,由于云南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引发地震。

第2题,河流引发洪水灾害不是地震引起的。

答案 1.C 2.B3.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C.冻土D.火山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西南地区多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在交通建设时要充分考虑。

答案 B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完成4~5题。

4.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是()。

A.崩塌B.滑坡C.泥石流D.水土流失5.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原因是()。

①地质构造不稳定②岩性疏松③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④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⑤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⑥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解析第4题,水土流失是由于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等原因引起,不是地震引起。

第5题,堰塞湖的形成与气温的变化无关。

答案 4.D 5.C二、综合题6.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1

湘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1

各国火山科 学家对世界100 多座活跃的火山 进行监测,力求 预报火山喷发的 时间。 中国正在启 动27个地震监测 台网,形成全国 联网的地震监测 系统。 ……
护坡工程
ct
植树造林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C ) A.地震 B.森林退化 C.泥石流 D.洪水泛滥 2.地震发生后,还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AB ) A.海啸 B.滑坡 C.火山 D.台风 3.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 A.若某地发生了滑坡或泥石流,有可能与当地发生过的地 震有关 B.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C.人类活动不会减轻火山、地震造成的损失 D.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不断提高与人类活动有关 4.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 多个震级 C.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破坏性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提问:由该地震记录可以看出我国的地震活动呈 现怎样的特点? 我国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 连续十几年是活跃时期,接着十几年是比较平静的时期, 再又是活跃时期
世界上两大地震带分别是: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之交界地带
〈提问〉我国的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方?
(一)泥石流 1、定义: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 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提问: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植被,气候方面的条 件是什么?
回答:
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震级: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 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 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 根据震级的大小地震可以分为: 微震: 有感地震: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 3-5级之间的地震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练习湘教版选修5(20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练习湘教版选修5(20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地质灾害多发区(答题时间:15分钟)1. 受强降雨影响,2011年6月12日10时福建永定县坎市镇发生山体滑坡,导致7人被困遇难.关于滑坡的正确叙述是( )A. 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

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先兆C。

该滑坡是持续降雨导致岩体顺斜坡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D。

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2。

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3.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公里)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M为8。

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

7级)。

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阅读上述材料,回答4~6题。

4。

此次地震位于( )①板块的消亡边界②板块的张裂地带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④环太平洋地震带上A. ①③B. ①②③ C。

高中地理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里氏5.5级地震,共造成受灾人口35 420人,倒塌房屋178间,轻伤12人。

据此完成第1~2题。

1.吉林松原地震的发生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 )A.⑤与⑥B.①与⑤C.①与②D.②与⑥2.与地震无关的灾害是( )A.火灾B.泥石流C.滑坡D.寒潮解析:第1题,我国东部各省区发生的地震多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有关。

第2题,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火灾、疫病等相关灾害。

答案:1.B 2.D读2013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C.青藏高原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4.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解析:第3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和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区。

第4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

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答案:3.C 4.D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

截至22日18时,雅安地震已造成192人死亡,23人失踪,11 470人受伤,其中重伤968人。

结合材料完成第5~7题。

5.造成该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C.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而形成构造地震D.不合理的采矿和工程建设6.此次地震对当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7.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约旦地沟的形成解析:第5题,四川省芦山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壳活跃区,此次地震最可能是印度洋板块强烈地向北俯冲而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时间:15分钟)
1. 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A. 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B. 地震、泥石流、滑坡
C.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D. 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2. 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
B. 火山喷发
C. 滑坡
D. 泥石流
读“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3~5题。

3. 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
4.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有()
A. 植树造林
B. 开垦梯田
C. 增加城市建设
D. 减少降水
5. 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 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 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 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6. 读“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5)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1. B 解析: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有10多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地震、泥石流、滑坡。

2. A 解析:地震是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3. B
4. A
5.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防御措施、关联性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第3题,从图中很容易看出西南地区出现灾害的次数最多。

第4题,植树造林是防止山崩、滑坡、泥石流的很有效的措施。

第5题,用排除法较容易得出答案。

6. (1)主要分布在山区。

(2)①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①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①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3)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

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

(5)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措施:①加强植树造林;①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①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解析:将两幅泥石流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叠加起来后就会发现其分布地区
大多数为山地。

A地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断层发育,岩石破碎,加上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集中,是泥石流多发的地区。

泥石流的发生与洪水有一定联系,所以分析时应该从降水的多少入手,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且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亚欧两洲而言比较少。

B地由于地处内陆地区,降水比较稀少,所以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是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泥石流发生时会冲毁道路、埋没村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影响。

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可以减轻泥石流产生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