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4 过秦论(分层训练)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过秦论分层训练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过秦论分层训练

◆16过秦论(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黔.首(qián)合从缔.交(tì)鞭笞.(chī) 瓮牖.绳枢(yǒu)B.阡.陌(qiān) 逡.巡(qūn)猗.顿(yī) 赢粮景.从(jǐnɡ)C.隳.名城(huī) 崤.函(xiáo)钩戟长铩.(shā) 锄耰棘矜.(qín)D.谪.戍(zhé) 比权量.力(liánɡ)作难.(nàn) 良将劲弩.(nǔ)2.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而崛起阡陌之中⑥蹑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合而响应⑧百有余年矣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比权量力A.①③⑧B.①②⑤⑧C.①③④⑨D.⑥⑦⑧⑩3.对下列句中名词作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席卷天下②云合而响应③船载以入④赢粮而景从⑤内立法度⑥斗折蛇行⑦日积月累⑧吾得兄事之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A.①②④⑥⑧句表比喻,译为“像……那样”B.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D.③表工具,译为“用……”,译为乘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百越之.君②北收要害之.郡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⑤焚百家之.言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⑦而迁徙之.徒也A.①②③/⑤⑥⑦/④B.①③④/⑤⑥/②⑦C.①②⑤⑦/③⑥/④D.①②④/③⑦/⑤⑥二、类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过秦论(中)贾谊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16课过秦论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16课过秦论

第16课过秦论走近作者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

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

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

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后梁怀王堕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年仅33岁。

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所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注音(1)崤.(Xiáo )函 雍.(Yōnɡ)州 合从.(zòn ɡ) 陈轸.(zhěn ) 召.(shào )滑 逡巡..(qūn xún ) 遗镞.(zú) 赂.(lù)秦 施.(yì)及 鞭笞.(chī) 系颈..(xì jǐnɡ) 黔.(qián )首 隳.(huī)名城 劲弩.(nǔ) 瓮牖.(yǒu ) 氓.(mén ɡ)隶 墨翟.(dí) 猗.(yī)顿 蹑.(niè)足 阡陌.(mò) 范蠡.(lǐ) 锄(yōu ) 钩戟.(jǐ) 长铩.(shā) 一夫作难.(nàn ) 赢粮而景.(yǐnɡ)从(2)遗⎩⎪⎨⎪⎧遗.(yí)产遗.(wèi )之千金 劲⎩⎪⎨⎪⎧劲.(jìn )头劲.(jìn ɡ)拔比较记忆,识记字音一个字的读音把握不准,我们可以找一个与它形似并且可以确定其读音的字进行比较,如:“友谊”的“谊”,我们往往在“yí”与“yì”中徘徊不定,可以把“友谊”与“气候宜人”进行比较,“气候宜人”的“宜”读“yí”,那么“友谊”的“谊”就读“yì”。

2016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6课《过秦论》练习题1

2016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6课《过秦论》练习题1

第16课 过秦论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崤.函( ) ②窥.视( ) ③膏腴.( ) ④合从.( ) ⑤召.滑( ) ⑥蒙恬.( ) ⑦藩.篱( ) ⑧鞭笞.( ) ⑨锋镝.( ) ⑩铦.( ) ○11逡.巡( ) ○12瓮牖.( ) ○13度.长絜.大( ) ○14锄耰棘矜..( )( ) (2)多音字①⎩⎪⎨⎪⎧ 没有 出没 ②⎩⎪⎨⎪⎧ 姓召号召 ③⎩⎪⎨⎪⎧乐毅快乐④⎩⎪⎨⎪⎧干劲 遒劲⑤⎩⎪⎨⎪⎧关系 系带⑥⎩⎪⎨⎪⎧氓隶流氓2、辨形组词 (1)⎩⎪⎨⎪⎧ 崤 肴 淆(2)⎩⎪⎨⎪⎧雍 臃慵(3)⎩⎪⎨⎪⎧陵凌 绫(4)⎩⎪⎨⎪⎧轸疹 诊胗3、词语释义(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致.天下之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仰.关而攻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血漂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却.匈奴七百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余威震于殊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句填空(1)及至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____________。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doc

16 过秦论本课话题——爱护人才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帅,仰关而攻秦。

点评:当初为什么六国比较强大,在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看上面的阵营,真是有文有武,人才济济。

如果他们团结一致,以这样的人才队伍与秦国抗衡,秦国未必是对手。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最新公布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底,人才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6%,比1978至2008年间的平均值高了近6个百分点。

“人才贡献率”这一指标的提升,意味着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人才贡献率,就是人才对经济发展作出了多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正是像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等一大批海外顶尖人才的归来,让中国有了自己的“两弹一星”。

近年来,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重大创新成果,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更是显示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进一步实施好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引进国家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是当务之急。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

——邓小平进君子,退小人,爱人才,申公论。

——范纯仁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

——魏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崤.函(xiáo) 膏腴.(yú) 合从.(zòn ɡ) 逡.巡(qūn) 施.(yì) 镞.(zú) 鞭笞.(chī) 藩.篱(fān) 黔.首(qián) 隳.(huī) 锋镝.(dí) 牖.(yǒu) 劲.弩(jìn ɡ) 氓.隶(mén ɡ) 锄耰.(yōu) 矜.(qín) 长铩.(shā) 万乘.(shèn ɡ) 作难.(nàn) 度.长絜.大(duó)(xié)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2)合从.缔交,相举为一(“从”通“纵”;“举”通“与”)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4)赢粮而景从(“景”通“影”)(5)锄耰棘矜(“棘”通“戟”)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名词,逃兵,逃亡的人)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2)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名词,险固的地势)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副词,坚决、坚持)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副词,本来、原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副词,固执、顽固)人固.有一死(副词,固然、诚然)(3)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名词,规章,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动词,量)一年一度.秋风劲(量词,次,回)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动词,谱写,创作)(4)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失去)蒙故业,因遗.策(形容词,遗留下来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名词,丢失的东西)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给予) (5)因⎩⎨⎧蒙故业,因.遗策 (动词,沿袭)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介词,趁着)因.河为池(介词,凭借,依据)因.材施教(介词,依照,根据)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用作动词)控制、统治 (2)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用作动词)用瓮做;用绳系 (3)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用作动词)做帝王,当帝王 (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6)天下云.合而响.应 (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7)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8)内.立法度(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对内(9)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作状语)在国外,对外(10)追亡.逐北(动词用作名词)逃跑的人(11)外连衡而斗.诸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12)吞二周而亡.诸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3)却.匈奴七百余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14)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15)约从离.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1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17)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18)以愚.黔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蠢,使……愚昧(19)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2021—2022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 学案: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 学案: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

《过秦论》导学案(老师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生疏贾谊,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难点)3、学习和积累字音以及“固、席”等词类活用的文言学问。

(重点)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西汉有名政论家、文学家。

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

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死时仅33岁。

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二、写作背景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斗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削减,所以他极力主见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

《过秦论》就是为宣扬这种主见而写的,借说秦之过劝汉文帝“安民”。

三、解题过:指出……的过失,动词。

“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谈论文文体的标志。

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鲁迅曾赞扬本文为“西汉鸿文”。

四、基础字词落实:加点的字注音。

生字:腴(yú)轸(zhěn)镞(z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多音字:(推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系.颈(j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朝.同列(cháo)通假字:(读本字音)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赢粮而景.从(通“影”)百有.余年(通“又”)五、整体把握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可分两部分。

粤教版必修四《过秦论》word练习题

粤教版必修四《过秦论》word练习题

过秦论练习2、双基夯实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A .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 .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 .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答案】 D (名状/使动/名动/形动)5. 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A .铸以为金人十二B .委命下吏C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D .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 D (都是被动句)6. 选出对“瓮牖绳枢”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形容家里穷。

B .窗户像破瓮,户枢像草绳。

形容房屋破旧。

C .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比喻门窗的样子。

D .破瓮像窗户,草绳像户枢。

比喻家里穷。

【答案】 A7. 按要求默写课文。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 •膏腴(y ® 蒙恬(ti dn )B .逡巡(q m ) 墨翟(zh ci )C .谪戍(zh e ) 黔首(qi Ci )D .户牖(y cu ) 赢粮(y m ) 藩篱(f m) 锋镝(d i) 鞭笞(ch 》 棘矜(ji)【答案】 C (A.恬:ti 印;B.翟:d i; D.赢: 2. 下列各句中对“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铜) B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金) C .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 D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比喻坚固) 【答案】 B (这里指金属)3. 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它三项不相同A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答案】 D (D 当“认为”讲,是一个词,其它的都是y in g )( ) “以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之)为”,是两个词)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1)文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2)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写他对内政策的句子是:【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16课过秦论word可编辑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16课过秦论word可编辑含答案

本人文库大都为合集资料,word或者PPT,可编辑修改,希望对你有帮助!!本文档在文库中有合集sl087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全册)教学案共23份word文档可编辑共355页◆16 过秦论战国时期,狼烟四起,七雄并举,虎视天下。

素有“虎狼之国”之称的秦国地处西方却异军突起,灭六国,统一天下,其实力可谓强大。

经李斯辅佐,改革兴政,国力则更是强盛,天下皇帝自嬴政始。

可仅短短15年的时间就被推翻了,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什么呢?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论韬晦在政治中,韬晦或自我掩饰,乃是一种防御性的自全之术。

韬晦之术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沉默。

沉默使别人无法得到探悉秘密的机会。

中策是施放烟幕,转移注意。

下策是散布谎言。

即故意设置假象,掩盖真相。

善于沉默者,常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人性使人只愿意把话向一个他认为能保守秘密的人倾诉,以求减轻自己心灵的负担。

因此可以说,善于沉默是获得他人隐秘的手段。

一个善于沉默的人,则显得更有尊严。

所以说,善于沉默是一种修养。

掩饰和作伪有时是必要的。

尤其在一个人对某事知情,却又不得不保持沉默的时候。

因为对一个知情者,关心的人一定会提出各种问题,设法诱使他开口。

即使他保持沉默,聪明人从这种沉默中也能窥见某些迹象。

所以说某些模棱两可之词,有时正是为了隐藏真相所不得不披上的一件罩衣。

作伪或说谎,那么我认为,即令它可能发挥某种作用,但总之,其恶果也是远远超过其益处的。

一个骗子绝不是一个高明的人而是邪恶的人。

一个人起初也许只是为了掩饰事情的某一点而说一点谎,但后来他就不得不说更多的谎,以便掩盖与那一点相关联的一切。

微感言:1.时难得而易失也。

——贾谊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贾谊3.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

——贾谊4.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

——贾谊5.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贾谊6.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 第16课 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 第16课 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

第16课过秦论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及文言知识,积累文中名句。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探究文中的叙议关系,了解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及情感。

文本名句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7.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8.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文本导学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孝公既没.:②合从.缔交,相举.为一:③赢粮而景.从:④百有.余年矣: (2)一词多义①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②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金就砺则利.:③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3)古今异义 ①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 今义: ②宽厚而爱人.. 古义: 今义: ③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 今义: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今义: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 今义: (4)虚词归纳①因⎩⎨⎧蒙故业,因.遗策: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②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2.词类活用(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内.立法度:(3)外.连衡而斗.诸侯:(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5)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6)履.至尊而制六合:(7)执敲扑而鞭笞..天下:(8)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9)序八州而朝.同列:(10)流血漂.橹:(11)吞二周而亡.诸侯:(1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1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14)因利.乘便.:(1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6)尊贤而重.士:(17)会盟而谋弱.秦:(18)士不敢弯.弓而报怨:(19)以愚.黔首:3.特殊句式(1)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3)为天下笑者:(4)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5)威震四海:4.语句翻译(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四单元第16课+过秦论+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四单元第16课+过秦论+Word版含解析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务必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蒙:承受,接受C.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仰:(向上)攻打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费:耗费解析:选A。

务:从事,致力于。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③北.收要害之郡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选D。

①名词,险固的地方;②坚决;③名词作状语,向北;④溃败(的军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例:席.卷天下A.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内.立法度,务耕织C.东.割膏腴之地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解析:选D。

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16 过秦论 含解析

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16 过秦论 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十六) 过秦论[基础巩固层]1.对下面加点的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遗策:前代的策略B.西举.巴蜀举:拿起C.将.数百之众将:率领D.杜赫之属..为之谋之属:这些人【解析】B项,举:攻取。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合从缔交,相举为一B.振长策而御宇内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D.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解析】A项,“从”通“纵”,“举”通“与”;C项,“弊”通“敝”;D项,“景”通“影”。

【答案】 B3.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以为轮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C.却.匈奴七百余里D.既来之,则安.之【解析】B项中“南”是名词作状语。

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答案】 B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17140061】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北收要害..之郡D.宽厚而爱人..【解析】A项,古义,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今义,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B项,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D项,古义,爱护人民;今义,①指丈夫或妻子,②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答案】 C5.从句式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非我也,兵也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⑦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⑧大王来何操⑨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⑩身死人手A.④⑨/②⑩/⑤/①③⑦⑧/⑥B.①⑦/③④⑨/②⑤⑩/⑥⑧C.④⑨/②⑧⑩/⑤/①③⑥⑦D.①⑦/②⑧⑩/③④⑨/⑤⑥【解析】④⑨为判断句,②⑩为省略句,⑤为定语后臵句,①③⑦⑧宾语前臵句,⑥为状语后臵句。

【答案】 A[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贾谊论苏轼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2016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6课《过秦论》练习题2

2016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6课《过秦论》练习题2

(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过秦论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就是( )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举为一D、百有余年矣2、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就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

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就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就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就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的原因均在于她们不施行仁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铦:锋利B、非亢.九国之师也亢:抵抗C、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见D、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施:施行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就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5、下列语句中,对“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就是(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②北收要害之.郡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⑤焚百家之.言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当就是时也,商君佐之.⑧而迁徙之.徒也A、①②③/⑤⑦⑧/④⑥B、①③④/⑤⑦/②⑥⑧C、①②⑤⑧/③⑦/④/⑥D、①②④/③⑥⑧/⑤⑦二、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11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4第四单元第16课过秦论课时训练.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4第四单元第16课过秦论课时训练.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4第四单元第16课过秦论课时训练一、积累运用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B .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内立法度,务耕织D . 振长策而御宇内因遗策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两手在胸前相抱。

形容毫不费力气。

西河:黄河以西。

古代的“河”专指黄河。

B .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伏:倒下,指在战场上被打死的人。

橹:大盾牌。

C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以东、秦以外的东方诸国。

山,指崤山。

亡:逃跑,逃亡。

D . 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景:通“影”,影子,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3. 对下列各句划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A . ①②③④⑤⑥⑦B . ①⑦②⑥③④⑤C . ①⑦②③④⑤⑥D . ①⑦②③⑥④⑤4. 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孝公既没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而崛起阡陌之中⑥蹑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合而响应⑧百有余年矣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锄耰棘矜A . ①③⑧B . ①②⑤⑧C . ①③④⑨D . ⑥⑦⑧⑩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通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高中语文必修4(粤教版)习题:第四单元16过秦论+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必修4(粤教版)习题:第四单元16过秦论+Word版含解析.doc

16过秦论关中漫天的黄沙遮蔽不了你横扫六国的双眸,函谷关的险峻阻挡不了你包举宇内的步伐,渭水的汹涌湮灭不了你囊括四海的雄心。

在这偏安一隅的贫瘠土地上,始终有一个声音在空中盘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于是你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油然而生的是天高地阔的境界和对宏图霸业的信心。

但河水汤汤,烟尘漫漫,是什么让你亲手营造的帝国从辉煌到灭亡?很多英雄一生的失败在他出生时即已注定:生不逢时。

贾谊如果早生二三十年,能碰上秦皇嬴政,碰上楚霸项羽,碰上【课内挖掘】1.“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凭借谁的力量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拥有整个天下的强大秦朝却二世灭亡,这又是谁的原因?《过秦论》中贾谊在历数了秦统一天下的过程,分析了秦亡的原因后说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这是秦的教训,也应是世代为官执政之人的借鉴。

谁施仁政,谁得民心,谁有天下;反之,谁失民心,谁失天下。

任你有坚船利剑、雄兵百万、长江天堑。

秦王朝是个例子。

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2.高举反秦大旗的陈涉,是一个服苦役的人。

他出身低微,没有名望,也没有雄厚的财力。

他率领的是“疲弊之卒”,他的武器不过是截断的木棒,但当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时,却“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强秦。

强秦败于这些有罪而被征发的“谪戍之众”,原因令人深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强大统一的强秦帝国对人民施行的暴虐统治使它从强盛的顶峰跌入灭亡的谷底,强大之势与败亡之速形成强烈的对比,警醒后世。

[写作运用]可用于“得民心者得天下”“仁爱”“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勿以出身论英雄”等话题中。

【课外运用】示例一: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灭六国,一天下,震胡人,收南疆,建大秦帝国,欲百世千世而为王。

然而,天下已定,百废待兴,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始皇却不知改弦更张。

对百姓,只知刮,而不知养,他繁刑严诛,他赋敛无度,他沉徭重役,以致民难堪重命,遂揭竿而起,将其灭亡。

夺天下靠武力,治天下靠仁义。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6过秦论(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6过秦论(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6过秦论(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基础运用层]1.对下面加点的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遗策:前代的策略B.西举.巴蜀举:拿起C.将.数百之众将:率领D.杜赫之属..为之谋之属:这些人B[B项,举:攻取。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合从缔交,相举为一B.振长策而御宇内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D.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B[A项,“从”通“纵”,“举”通“与”;C项,“弊”通“敝”;D项,“景”通“影”。

]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以为轮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C.却.匈奴七百余里D.既来之,则安.之B[B项中“南”是名词作状语。

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北收要害..之郡D.宽厚而爱人..C[A项,古义,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今义,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B项,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D项,古义,爱护人民;今义,①指丈夫或妻子,②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 5.从句式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非我也,兵也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⑦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⑧大王来何操⑨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⑩身死人手A.④⑨/②⑩/⑤/①③⑦⑧/⑥B .①⑦/③④⑨/②⑤⑩/⑥⑧C .④⑨/②⑧⑩/⑤/①③⑥⑦D .①⑦/②⑧⑩/③④⑨/⑤⑥A [④⑨为判断句,②⑩为省略句,⑤为定语后置句,①③⑦⑧为宾语前置句,⑥为状语后置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B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C .焚百家之言.言:言论,此指记载言论的书籍 D .金.城千里 金:金属铸成的 D [D 项的“金”,应解释为像金属一样坚固的。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16过秦论巩固提升案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16过秦论巩固提升案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考察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棘矜 /姓芩召滑/呼吁逡巡/教唆......B.景从 /光景劲弩/干劲难处/一夫作难......C.氓隶 /流氓鞭挞 /青苔响应 /应答......D.藩篱/番邦翟景/墨翟挈带 /度长絜大......分析:选 B 。

A.qín/Qín,shào/zh ào,qūn/suō;B.yǐng/j ǐng,j ìng/j nì,nán/n àn;C.méng/máng,ch ī/t iá, yìng;D. fān,Zhái/d,íqiè/xi。

é2.以下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制其弊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而兴起阡陌之中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合而响应⑧百有余年矣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比权量力A .①③⑧B .②⑤⑧C.①④⑨D.⑥⑦⑩分析:选 A 。

①“从”通“纵”,③“弊”通“敝”,⑧“有”通“又”。

3.以下加点的词的分类、用法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⑥蹑①席卷天下.②云合而响应.③船载以入.④内立法度.⑤斗折蛇行.⑥与日俱增..⑦良庖岁更刀.⑧相如廷叱之.A.①②⑤⑦句名词作状语,表比喻,译为“像那样”B.④⑧句名词作状语,表地方,译为“在”C.⑥句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D.③句名词作状语,表工具,译为“用船”分析:选 A 。

⑦句不是表比喻,而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每年” 。

4.以下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百越之君②北收要害之郡..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⑤焚百家之言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⑦而迁移之徒也.A .①②③ /⑤⑥⑦ /④B .①③④ /⑤⑥ /②⑦C.①②⑤⑦ /③⑥ /④D.①②④ /③⑦ /⑤⑥分析:选 C。

2021—2022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16课 过秦论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16课 过秦论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过秦论学习目标1.归纳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文言学问。

2.学习本文纵横捭阖、气概磅礴的语言特点,以及对比论证的手法。

3.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见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培育“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识。

4.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重点段落。

预习检测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2.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一)记叙部分(第段 ):写第一层(第段):写其次层(第段):写(二)谈论部分(第段):写3.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文中哪一句话?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

课后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囊.括( ) ②墨翟.( ) ③翟.景( ) ④雍.州( ) ⑤逡.巡( ) ⑥陈轸.( ) ⑦膏腴.( ) ⑧乐.毅( )⑨鞭笞.( ) ⑩藩.篱( ) 瓮牖..( ) 猗.顿( )隳.名城( ) 合从.缔交( ) 百有.余年( ) 销锋镝.( )2.重点词(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3)东割膏腴..之地( )(4)蒙.故业,因遗策(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6)逡巡..而不敢进( )3.多义词(1)制①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④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2)亡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3)利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4)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②蒙故业,因遗.策( )③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5)因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蒙故业,因.遗策( )③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4.通假字(1)孝公既没( )(2)约从离衡( )(3)威振四海( )(4)而倔起阡陌之中( )(5)赢粮而景从( )(6)百有余年矣( )5.古今异义词(1)以为..桂林、象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过秦论(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黔.首(qián)合从缔.交(tì)鞭笞.(chī) 瓮牖.绳枢(yǒu)B.阡.陌(qiān) 逡.巡(qūn)猗.顿(yī) 赢粮景.从(jǐnɡ)C.隳.名城(huī) 崤.函(xiáo)钩戟长铩.(shā) 锄耰棘矜.(qín)D.谪.戍(zhé) 比权量.力(liánɡ)作难.(nàn) 良将劲弩.(nǔ)2.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而崛起阡陌之中⑥蹑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合而响应⑧百有余年矣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比权量力A.①③⑧B.①②⑤⑧C.①③④⑨D.⑥⑦⑧⑩3.对下列句中名词作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席卷天下②云合而响应③船载以入④赢粮而景从⑤内立法度⑥斗折蛇行⑦日积月累⑧吾得兄事之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A.①②④⑥⑧句表比喻,译为“像……那样”B.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D.③表工具,译为“用……”,译为乘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百越之.君②北收要害之.郡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⑤焚百家之.言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⑦而迁徙之.徒也A.①②③/⑤⑥⑦/④B.①③④/⑤⑥/②⑦C.①②⑤⑦/③⑥/④D.①②④/③⑦/⑤⑥二、类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过秦论(中)贾谊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返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

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

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强凌弱,众暴.寡 暴:欺凌 B .先.诈力而后仁义先:原来 C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易:容易 D .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恤:怜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①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②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B.⎩⎪⎨⎪⎧ ①以.暴虐为天下始②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 C.⎩⎪⎨⎪⎧ ①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②而盛德与.天下 D.⎩⎪⎨⎪⎧①莫不虚心而.仰上②虚囹圄而.免刑戮 7.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都能表现“二世之过”的一组是( )(2分)①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②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 ③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 ④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 ⑤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⑥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A .①④⑥B .②③⑤C .③④⑤D .①②⑥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天下的士人都顺服地慕风向往,这是因为长久没有统一的君主的原因,如果此时秦始皇实行仁政,天下就可以长久安定了。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烧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沿袭原来的老路,为灭亡埋下了隐患。

C.秦二世登上王位后,天下的百姓都期盼着他的政策改变,但秦二世非但没有改变秦始皇的做法,反而更加残暴。

可见不知变通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D.陈涉虽然没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也没有公侯那样的尊贵,他能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9.断句和翻译。

(8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2分)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①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2分)译文:②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2分)译文:③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2分)译文:三、语言运用(12分)10.仿照下面的句子,以“陈涉”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6分)秦朝灭亡了,然而我们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秦始皇统一华夏的丰功伟绩,多少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统一祖国、驱逐列强而不懈努力。

答:11.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上面一段文字提供了关于“战国四公子”的四点重要信息,请你提炼概括出来。

(6分) 答:答案精析16过秦论1.C[A项“缔”读dì。

B项“景”读yǐnɡ。

D项“量”读liànɡ。

]2.A[①“从”通“纵”,③“弊”通“敝”,⑧“有”通“又”。

]3.A[⑧句不是比喻句。

]4.C[①②⑤⑦为结构助词,译为“的”;③⑥为人称代词;④为指示代词,译为“这些”。

] 5.B[先:意动用法,“以……为先”。

]6.A[A项都是代词,他。

B项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

C项①连词,和;②动词,给予。

D项①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连词,表并列关系。

]7.C[①是写秦始皇的,②是从假设的角度写秦二世应该怎样做的,⑥是正确做法会出现的结果。

]8.C[“不知变通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表述错误,这不是根本原因。

贾谊认为“非义”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9.(1)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2)①现在秦皇面南称帝统一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

②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

这就是说劳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

③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

【参考译文】秦消灭周朝,统一天下,吞并诸侯,面南称帝,供养四海。

天下的士人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

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

现在秦皇面南称帝统一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

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

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烧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

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它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

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

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

所以夏禹、商汤和周武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

当秦二世登上皇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

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

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

这就是说劳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

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丧服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失;割地分民,封赏功臣的后代,封国立君,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把牢狱里的犯人放出来,免去刑戮,废除没收犯罪者妻子儿女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来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给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机会,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修养品行,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就归附了。

如果天下到处都欢欢喜喜安居乐业,唯恐发生变乱,那么即使有奸诈不轨的人,而民众没有背叛主上之心,图谋不轨的臣子也就无法掩饰他的奸诈,暴乱的阴谋就可以被阻止了。

二世不实行这种办法,却比始皇更加暴虐无道:损害国家和百姓,重新修建阿房宫;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

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理不过来;百姓穷困至极,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

于是奸险欺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欺骗;蒙受罪罚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连绵不断,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难。

从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到处都不得安宁,所以容易动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