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批准立项时间:2011.9.16

2、立项级别:省级

3、课题类别:自筹青年专项课题

4、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一)提出的背景

1、各国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及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整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更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2、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题目开放性、灵活性大大增强,研究性学习则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重要目标,这恰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的变革相吻合。

3、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我校学生大多为中下等生,相当数量的学生因地理学习难度较大,成绩不理想而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不仅增加地理教学的难度,也影响到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对地理课堂教学起到非常积极、有利的推动作用,也是改变学生地理学习现状的理想途径。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新课标

新课标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的简称,新教材按照新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力图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适应现阶段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套崭新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验教材。

2、研究性学习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以及理论研究,给下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定义,而国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简洁具体、便于操作。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研究目的:

1、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地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中学地理课堂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研究,推动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地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2、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研究,探索它的最佳方案,以便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

3、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研究,可以带动一批科研型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地理教师的素质。

4、可为中学地理课堂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少走弯路进一步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主要的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内容:

(一)调查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研究,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找准现实基础。

(二)构建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主要研究两大类:一类是“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另一类是“课外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

研究过程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如何指导学生选择确定研究课题的研究

2、研究性学习环境中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3、建立合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机制的研究

创新点: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

2、教学方式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建立了高中地理课堂自我评价模式

5、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或方法论体系

研究的基本方法:

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搜集尽可能多的教学设计论著、论文及其相关理论材料,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界定课题、设计、论证课题。

行动研究法:每位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积极贯彻课题研究思想,把自己的实践过程按一定的格式编写成案例,做好课题过程资料的积累工作。

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测评等形式对中学地理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分析,理性思考。

经验总结法:鼓励广大研究人员(包括感兴趣的学生)针对研究中的成功体验及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方法论体系:

教育心理学理论:

1、新课程理论:明确提出教学实践中要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这一理论对于教与学的整合、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杜威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其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动手实践、重视让学生自己尝试和体验、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3、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强调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必须尊重的独特个体;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强调学生参与教育的决策过程,允许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自由;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4、“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在教学时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动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

5、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T.S.Bruner)提出了发现学习,认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发现新问题,并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新的结论。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信息的加工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取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课题研究的结论

1、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喜欢新课改理念下研究性高效学习,同时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2、形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理论得到提升,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发展。

提出的主要观点

1、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锻炼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

2、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3、使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集体备课的制度。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