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优秀8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优秀8篇)教学过程篇一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篇二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公益活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三实验目的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重点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实验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培养其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滤纸、粗玻璃管(10mm×10mm),带导管的橡皮塞、铂丝、蓝色钴玻璃、铝箔、火柴、小刀、水槽、镊子、蒸发皿、细长玻璃管、脱脂棉、气球。
钠、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体及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澄清的。
石灰水。
实验形式单人单组实验过程[引入]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钠及化合物性质。
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
[板书]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一、钠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
2、钠在空气中燃烧。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与水的反应。
2、Na2O2与CO2的反应。
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1、NaHCO3的不稳定性。
2、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四、用焰色反应检验Na+、K+、Cu2+。
[提问]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烧杯,然后再熄灭酒精灯?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注意]: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探索未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参观科学博物馆。
(2)进行科学实验探究。
(3)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活动步骤:(1)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
(2)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二、活动主题:关爱环境,从我做起1. 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环境知识讲座。
(2)环境实践活动。
(1)邀请专家进行环境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三、活动主题:传承文化,弘扬传统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提高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2)传统艺术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邀请专家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艺术实践活动,如书法、剪纸、国画等。
四、活动主题:服务社会,锻炼自我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社区服务活动。
(2)实践活动总结与分享。
(1)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支教、扶贫、环保等。
五、活动主题:科技创新,引领未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科技创新知识讲座。
(2)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邀请专家进行科技创新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
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篇一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1、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1、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篇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案设计理念1. 结合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综合实践技能,如调查、采访、观察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课题一: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2. 课题二: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创新精神3. 课题三: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文化4. 课题四:走进职场,了解职业规划5. 课题五: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分析真实案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加实践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实践成果的质量,如报告、作品等。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案示例:课题一: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学会运用调查、观察等方法,分析生态环境问题。
3. 培养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3. 环保行动策划【教学方法】1. 调查法:学生分组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收集数据和信息。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实践法:学生制定环保行动策划,并进行实际行动。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走进自然,了解生态环境2.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调查、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2) 课堂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3) 课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公园、调查周边环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状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3. 学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后的成果,如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材2. 教辅:相关生态环境的资料、图片、视频等3. 设施: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教学设备4. 场地:户外实践活动所需场地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知识点:教师简要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现状以及重要性,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调查、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状况。
4. 交流分享:学生回到课堂,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自我1.1 课题:《我》1.2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1.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给予建议。
1.4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自己的特点和感受。
2. 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照片,并分享自己的特点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给予建议。
5.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1.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包括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第二章:理解父母2.1 课题:《父母的爱》2.2 学习目标: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学会理解和感激父母。
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亲情。
2.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倾听、体验,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
2.4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准备一张与父母的合影,并在照片背后写上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合影,并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
5.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2.5 作业:让学生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并尝试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亲情。
第三章:探索科学3.1 课题:《生活中的科学》3.2 学习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3.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综合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人与自然2. 活动名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3. 活动时长:2课时4. 教学资源:环保宣传资料、视频资料、讨论问题清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环保宣传资料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主题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4. 行动计划: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个人或小组的环保行动计划,并承诺付诸实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在分享与讨论环节的表述清晰度、逻辑性和创造性。
3. 行动计划:检查学生制定的环保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情况。
五、教学延伸2. 社区参与:学生组织或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将综合实践延伸到社区。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社会与发展2. 活动名称:我看社会变迁3. 活动时长:2课时4. 教学资源:社会发展相关书籍、视频资料、案例分析题目八、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社会发展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迁。
2. 主题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 案例分析: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研究案例,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最新-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精彩7篇】
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精彩7篇】“方”即方子、方法。
“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细致的帮家人们整理的7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篇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为基本特征、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为基本内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并在我区各个学校中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效果显著。
本学期,为了继续开展好此项活动,让语文教育开放而有活力,我校在认真学习《市北区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主要内容,把学生在校内的语文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兴趣和需要紧密结合,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全面的、有益的发展。
1.更新一个理念——"大语文观"笔者认为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之前,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更新理念,树立"大语文观",应该非常明确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
课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的重要途径。
可见语文实践活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
九年级综合实践课第一课创办校园刊物
创办校园刊物教案(一)活动目的:1、尝试创办校园刊物,学习办报常识;2、树立主动参与意识,体现主人公精神;3、发挥小组合力,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4、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活动准备,课前查阅有关校报校刊和其它有关报纸、刊物,体会其创办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课前自主分组分工,准备好办报的工具与资料(资料围绕校园生活进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㈠教者讲述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故事,并谈自己的想法。
、㈡学生就自己身边的《语文周报》《试翼》(校刊)等发表阐明自己的见解。
㈢学生阅读《如果我主办校刊》。
㈣学生讨论如何主办校刊后,屏幕显现:创办校刊的要点:依据内容设置栏目,栏目名称要讲究,要轻松、灵动、活泼,有情味(如“校) ) )长心语”,有诗意(如“青景线”,有新鲜感(如“好事回放”。
要组稿。
稿件从哪里来?自由组稿、约稿、自己动笔写稿。
还有封面设计、插图、排版、字形字号的选择和校对等环节。
㈤模拟对话:请校刊编辑进入课堂,学生向编辑老师发问,探讨办报技能。
㈥根据自己一周来对校园生活的观察、体验,想想看:如果让你创办一期校刊,你将如何创办?(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也可独立思考)㈦屏幕显示各组成果。
大家评出优胜者。
教者小结。
㈧探究与练习⒈若下期校报要设一个以“人与鸟”为主题的学生习作专版,作为主编的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得到这方面的稿件呢?⒉如果你主办一期校刊,有一个栏目专门登载反映校园生活的文章。
①你准备为这个栏目取一个什么好听得名字。
②如果为这个栏目配一段诗意的文字,你准备怎样写?⒊按照下面提供的材料和要求,做一个“×期校(班)报设计”。
备选栏目:新闻(国家、校内、班上)、评论、副刊、图片、文摘、小知识、小实验、小制作、学习方法、趣事趣闻、名人名言。
办报要求:①给小报取个名字,要能突出自己学校(班级)的特点。
②精选本期小报所要设置的几个栏目,做到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③设计好本期的版面,要求美观大方。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方式。
2.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的基本构成:家庭、学校、企业、政府等。
2. 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社交礼仪、公共安全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企业、政府部门等,了解它们的基本运作方式。
2. 举办社交礼仪讲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技巧。
3. 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作业与评价】2. 学生进行社交礼仪实践,观察并评价自己的表现。
第二章:探索自然,珍爱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珍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气候、地形、生物等。
2. 人与自然的关系:依赖、影响、保护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自然环境的特点。
2. 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进行环保实践,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作业与评价】2. 学生进行环保实践,记录并评价自己的表现。
第三章:品味文化,传承精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欣赏、理解、传承文化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书画、民间艺术等。
2. 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等。
【教学活动】1. 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
【作业与评价】2. 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实践,观察并评价自己的表现。
第四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锻炼习惯。
综合实践课教案(精选8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八章“综合实践与应用”,详细内容为“身边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发现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电磁铁、电池、灯泡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镜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的?2. 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电磁铁、电池、灯泡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实验,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2)实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解释的正确性。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题:为什么放在冰箱里的饮料比放在室温下的饮料更凉爽?答案:因为冰箱里的温度较低,饮料在冰箱里吸收了冷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饮料的温度。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请解释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2)为什么冬天用暖宝宝可以保暖?六、板书设计1. 板书身边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 板书内容:(1)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科学原理(3)实践与验证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煮熟的鸡蛋在冷水中浸泡后更容易剥壳?(2)为什么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2. 答案:(1)煮熟的鸡蛋在冷水中浸泡后,蛋壳与蛋白之间的空隙变大,使剥壳更容易。
九年级综合实践课第二课 发明并不神秘
九年级综合实践课第二课发明并不神秘九年级综合实践课第二课发明并不神秘《发明不神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活动内容:体验创造和发明的体验。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发明的经历,使他们感受到创造并不神秘,尝试创造发明的无穷乐趣。
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刻苦钻研的品质。
课前准备:收集小发明家的发明故事。
活动流程:一、用投影仪展示小发明家及他们的作品,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他们能做,我们也一定能!快行动起来,做个小发明家。
)二、实物:指甲钳,让学生用指甲钳剪指甲,讨论指甲钳的哪些方面更方便,哪些方面有问题,DD发明和创造主题,然后分组交流。
三、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给改造的指甲钳取个跟改进有关系的名。
四、分组交流谁的办法好,并奖励表扬。
五、按照改进指甲钳的方法来处理其他五个项目,比如胸卡。
6、自由发明可以扩展到课外活动。
7、学生活动评估。
课后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发明并不神秘》教案(二)活动目的:1.掌握几种发明创造方法2.完成发明创造课作业。
3.产生发明创造构想1-2项。
4.让每位同学成为小发明家。
活动准备:1.准备几本与科技发明有关的书籍,如科技发明方法、10万个理由等。
收集不同时期使用的钢笔或自行车的信息,了解产品的发明历史。
3.登录科技相关网站,下载、收集、整理科技发明方法相关资料。
4.准备绘图工具5、准备用与发明创造的相关材料,用具(钳子、螺丝刀等)6、聘请相关技术人员(电工技师、修理人员)等作为你的技术顾问。
7、积极搜集和记录平时积累的发明创意,为参加学校的科技活动做准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言:爱迪生一生中发明了1000多项发明。
我们可能听过他的故事100次,但我们不能像他那样发明。
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发明创造的方法。
今天,请加入我的创新课程。
这门课很有趣,绝对没有无聊和难以承受的学习压力。
只要你想一想,动动你的手,你的绰号就是小发明家!2、介绍本发明的方法:当然,要当发明家,也不是信手拈来地想当就当,你首先得学会发明的方法。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践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探索未知2.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科学现象,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活动内容:a. 观察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
b.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火山爆发、探究光的传播等。
c.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科学规律。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一起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2.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实践活动:学生按照活动方案进行观察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经验和收获。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实验药品等。
2. 资料:科学实验书籍、网络资源等。
3. 环境:实验室、户外观察场地等。
六、教学活动安排1. 活动一:观察天气变化,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2课时)2. 活动二:制作火山爆发,探究地质现象(2课时)3. 活动三:光的传播实验,了解光学原理(2课时)4. 活动四:调查校园植物,了解植物多样性(2课时)5. 活动五:环保公益活动,提高环保意识(2课时)七、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活动二:教师讲解火山爆发的原理,引导学生制作火山模型并进行实验。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章节一: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2. 章节二:调查与研究教学重点:教授调查方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
3. 章节三:实践与探究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如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 章节四:环境保护我参与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5. 章节五:服务与社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实现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施实地考察法,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如调查报告、实践作品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程》2. 辅助材料:相关调查问卷、实践活动指导手册等。
3. 实地资源:社区、企业、环保机构等实践基地。
4. 网络资源:相关学习网站、在线调查平台等。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全集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全集第一章:科学探究1.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观察和描述现象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结果评估和反思1.3 教学活动:观察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展示和讨论第二章:生活技能2.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日常生活技能(如烹饪、洗衣、打扫等)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3 教学活动:观察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习惯小组合作进行烹饪或打扫活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学习沟通技巧小组讨论和分享团队合作经验第三章:环境保护3.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培养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分析环保知识和行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境监测和保护方法环保宣传和倡导3.3 教学活动:调查和讨论当地的环境问题分组进行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学习环境监测方法,进行实地考察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或演讲,提高环保意识第四章:艺术鉴赏4.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和交流能力。
4.2 教学内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艺术创作和表达的方法(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艺术欣赏和评价的技巧4.3 教学活动: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生展示和评价,分享艺术欣赏心得第五章:社会探索5.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分析社会调查和观察的方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经历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倡导5.3 教学活动:调查和讨论当地的社会问题分组进行社会调查或观察,收集数据参与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项目制作社会问题报告或倡导活动,提出解决方案第六章:健康与生活方式6.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相关知识。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教案优秀5篇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教案优秀5篇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活动主题:我们身边的塑料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二[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
5V0。
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一、引入(5分钟)教师主导: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生物多样性,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种类。
(二)新课讲解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强调生物种类、遗传差异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重要性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维持生态平衡、提供食物、药物等资源、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3.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实践活动1. 观察植物组织学生到校园内或公园进行植物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等。
2. 植物标本制作学生分组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生态调查学生分组进行生态调查,了解校园内或公园的生态系统状况。
(四)实验探究1. 实验目的: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材料:土壤、植物、昆虫等。
3. 实验步骤:(1)收集土壤、植物、昆虫等实验材料;(2)观察并记录各种生物的数量、种类等;(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 学生分享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植物标本制作。
2. 撰写一篇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的小论文。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探究,使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篇1活动主题:学会担当责任,做负责的小公民活动教学目标:在进展课堂教学的根底上通过活动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熟悉,树立并增加责任意识;情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担当责任的人心怀感谢之情,有足够的士气为自己的选择担当相应的责任,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担当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活动教学方法:围绕成长中的“我”在责任意识领域的经受进展探究,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情感谢励法、争论法、小品表演法等开展教学。
教学以学生成长体验经受作引导,分“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三个局部完成教学。
总结性问题1.什么是责任2.中学生如何担当责任,学做负责人的小公民教学过程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问卷调查1. 什么是责任?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的?(可以通过详细事例作解释说明)2. 你从什么时候开头,熟悉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3.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渐渐增大呢?4. 你在家里常做的事有哪些?这些事情中那些是应当做的,哪些是不应当做的?爸爸妈妈是否满足,他们是怎么评价的?5. 你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中那些事应当做的哪些是不应当做的?教师和同学是怎样评价的?自己觉得怎样?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熟悉与理解。
明确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二、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1. 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被给予责任,应当担当相应的责任,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视屏,争论。
(1)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担当了责任(2)他们可不行以不去做?做与不做会产生什么后果?(3)假如你身处其中,你会怎样做?2. 只有人人都熟悉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立和谐美妙的社会,共享美妙的幸福生活。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社会,了解社会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发展现状。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注社会的情感。
引导学生学会与社会各界人士沟通交流。
1.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社会调查方法和社会实践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调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发展和社会责任。
第二章:关爱他人,温暖社会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2.2 教学内容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参与方法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
学生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收获,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教授与人沟通的技巧和关爱他人的方法。
第三章:探索科学,创新社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社会贡献力量。
3.2 教学内容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探索的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探究。
邀请科学家或工程师进行讲座,分享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经验。
第四章: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环保的方法和技巧环保行动的参与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查,了解当地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活动。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环保经验和成功案例。
第五章: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提高语言的组织及表达能力,主动交流,合作交流,增强自信,展示自我,尊重他人。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深化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热爱劳动及热爱平凡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
难点
学会制作彩蛋
课前准备
查阅、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介绍
1、导入: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已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
2、我国有哪些民间艺术?在世界闻名的有哪些?
3、观察书第1页的图,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4、我们当地最有名的民间艺术是什么?
4.了解风雨桥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通过感受我国风雨桥的悠久历史
2.如何探究名胜古迹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
难点
初步使学生形成对我国侗都文化兴趣;基本了解风雨桥结构赋予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中风雨桥的基本知识、作用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制成调查表,向大家讲解。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
学生根据研究方案,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手抄报,广告宣传,调查报告等形式举办展览办报,全面展开汇报宣传。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第二课时)
过程展示课
一、交流做法
师: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了解,观察和亲自体验,大家对乡村鸡场的了解,现在请你们说说你们都是怎样做的。
二、交流调查信息
2.风雨桥图片。
3.教师带队实地观察风雨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传说故事—风雨桥
古时候,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妇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下把女子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子而作怪。丈夫急得在河边大哭,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男子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击杀,救出了女子。恩爱夫妻终于重聚。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
染色
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五、教师讲解蜡染的制作方法
贵州蜡染: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它以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中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
二、制定研究计划:
关于风雨桥你有哪些想法?打算探索什么问题?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制定出研究计划。
制定计划:每小组民主推选组长,制定自己小组活动计划,调查相关问题。
分小组明确各小组的任务
(1)、信息组:查找有关风雨桥的书籍、咨询家长。
(2)、调查组:参观风雨桥、查找资料,了解的历史文化,结构特点
(3)、追踪组:拜访侗都老一辈历史文化传承者,收集资料
学生收获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收获颇丰。一方面,对鸡蛋题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自己的探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行为习惯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家从中领悟到活动的重要,作为小学生、小队员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合理膳食,健康成长。并且发现存在的环境问题,建议如何处理,进一步美化家园,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第二条本条例所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指:
(一)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二)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
(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技艺;
(四)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习俗和历史发展的民居、服饰、器具、用具等;
(五)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以及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使用的特定自然场所;
同学们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整理
(第三课时)
在上一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我们侗都风雨桥的构建特点,历史文化,并在课后收集了中国的文化遗产。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展示我们的成果吧!
六.展示与评价
1.学生根据研究方案,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手抄报,广告宣传,调查报告等形式举办展览办报,全面展开汇报宣传。
在活动中你收集了哪些资料,学会了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什么成果?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共享。
画蜡前的处理
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另外一些地区则不用花样,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画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第二课时)
三、活动:实地考察风雨桥
老师带队让学生观察风雨桥
四.让学生分小组交流收集到的风雨桥的知识,再上台交流,展示相关的知识、图片等。
1、你知道最长的一部风雨桥在哪里?
2、“双龙抢宝”、“丹凤朝阳”这有什么道理呢?
3、桥上有哪些独特的历史文化?
五.了解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加强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2)实践活动阶段:即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方法让学生亲历劳动与实践,采访调查、上互联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研究分析等,此阶段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活动来完成,活动时间跨度可一周或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3)汇报交流阶段:该阶段以成果展示汇报交流为主,在与同学们分享交流的同时,进行分析评价。展示活动可以通过举办成果汇报会,论文答辩会,设立作品展示台,开展技能大比拼,举行擂台赛等形式来汇报交流调查研究的结果,展示活动成果。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学
科
综合实践
年级
九年级
执教人
拟授课时间
第周
课题
3、养殖的探索
---走进乡村鸡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鸡蛋知识,使学生爱吃鸡蛋。
2、掌握科学养鸡的方法,使乡村鸡场管理更科学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
活动评议:
不挑食,合理膳食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留意自身,争做一个光荣的不挑食的好孩子。再加以宣传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本次研究,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学生在收获很多。
2、学生通过参与种植实验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在能力上、技能上、思想观念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看到它,你都想了解什么?板书课题并将问题分类,自由结成小组
3、分小组明确各小组的任务
(1)、信息组:查找有关鸡蛋的书籍、咨询家长。
(2)、调查组:参观鸡舍、查找资料,了解鸡场数量,产蛋的数量及销售情况
(3)、追踪组:拜访养殖专业户,了解科学养鸡的先进科学技术
2、制定计划:每小组民主推选组长,制定自己小组活动计划,调查相关问题。
(第三课时)
八、展示与评价
1、举办“小小民间艺术博览会”。
2、活动总结与评价。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学
科
综合实践
年级
九年级
执教人
拟授课时间
第周
课题
2.探寻多彩黔文化
-漫步侗都风雨桥
教学目标1.对风雨桥的来历的了 Nhomakorabea。2.感受到风雨桥的独特结构的文化内涵
3.了解历史上为风雨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知道今天风雨桥的成就凝聚着前人的努力与创造。
教学反思
1、本次研究,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学生在收获很多。
2、学生通过参与种植实验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在能力上、技能上、思想观念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学
科
综合实践
年级
九年级
执教人
拟授课时间
第周
课题
1.感受经典艺术
-走近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与技术实践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生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5、你喜欢哪一种民间艺术?想用什么方式来研究?作个计划吧。
二、小调查
1、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身边的民间艺术,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填在调查表里。
2、完成《我的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三、探究活动—民间艺术的秘密
1、走访民间艺术的传人,向他们求教。
2、查阅有关资料。
3、亲自动手学习实践。
四、活动过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