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7.ppt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3)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3)

芦 青森森一片 浩浩荡荡

荡 空气中满是芦叶清香
掺杂一缕一缕香草香
XXX美好
芦叶边飞着无数萤火虫
烘托畏惧
畏惧
反衬 恐慌
暴风雨
暴风雨是可怕的,同暴 风雨博斗,收获了成长, 造就了勇敢和坚强的性 情。
暴雨之后——见证了人物 心理变化的过程
问题七:读一读第47段景物描写,分析一下有什么作 用?
这段环境描写与前文暴风雨来临时的环境描写形成鲜 明的对照。
记笔记:小说中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
1.交代事情产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性情。 4.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埋伏笔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讨论题:
1、想象一下第21段描画的画面,体会杜小康 此时的心情。
一个“涌”字形象地将芦荡无边无际 的动态美表现出来。孤小的船、幼小的 杜小康,与广袤的芦荡,形成强烈的对照, 烘托出杜小康压抑、沉重、畏惧的心情。
问题一:小说的题目为《孤独之旅》,你能结 合你的读后感,谈谈题目有什么含义么?
(1)失学离开学校和村庄,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的孤独、 寂寞、恐慌; (2)杜小康的心灵变化过程: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 自信、自豪的人生之旅。
问题二:既然是杜小康的“孤独之旅”,你能找找文 中体现“孤独”的词句么?
读准字音
嬉xī闹
纯洁cuì
眺tiào望 觅mì食
旧茬chá
嗅xiù觉
锤chuí炼liàn 肥硕shuò
茫mánɡ然 兴xìnɡ致 树烟yān 撩liáo逗
犬吠fèi
驱qū除
撅juē断
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 情节。请你说说该篇课文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呢?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件21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件21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知人论世
冯至名句: 1.用急躁等待将来,用后悔回顾过去,都等于独立核算现在。 2.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的溪径,化成溪径上行人的生命。 3.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 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4.界限是一个可爱的名词,由此我们才能感受到自由的意义。 5.社会在变,许多人都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许多事物没变。 6.它们融容自得,仿佛与死和解了。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
课堂导入
《文心雕龙》有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余 秋雨先生在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 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 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自然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 悲喜,共哀乐,抒发幽思。
知人论世
冯至《山水》后记
十几年来,走过许多地方,自己留下的纪念却是疏疏落落的几篇散文。或 无心,或有意,在一些地方停留下来,停留的时间不管是长到几年或是短 到几点钟,可是我一离开它们,它们便一粒种子似的种在我的身内了:有 的仿佛发了芽,有的则长久地沉埋着,静默无形,使人觉得更是一个沉重 的负担。我最难忘怀的,譬如某某古寺里的一棵千年的玫瑰,某某僻静的 乡村礼拜堂里的一幅名画,某某海滨的一次散步,某某水上的一次夜 航……这些地方虽然不在这小册子里出现,但它们和我在这里所写的几个 地方一样,都交织在记忆里,成为我灵魂里的山川。我爱惜它们,无异于 爱惜自己的生命。
知人论世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自冯至的散文集《山水》。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 认为:虽然冯至在四十年代只有《十四行集》和《山水》两小本著作,但是在诗 和散文两方面,他都站住“一览众山小”的高峰。《山水》中的《一棵老树》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最为精纯,并将前者称为“白话散文诞生以来的杰作"。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共16张PPT)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共16张PPT)

当堂检测
1.下列标蓝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跌(diē)落
雍(yōng)
撩(liáo)逗
B.万重(chóng)山 蹲(dūn)
掺(cān)杂
C.扎(zā)成把
给予(jǐ yǔ) 稠(chóu)密
D.旋(xuàn)风
回应(yìng) 肥硕(shuò)
狗吠(fèi) 聚(jù)集 抠(kōu) 白嫩(nèn)
孤独之旅不仅指杜小康与父亲一起远离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 放鸭的这一旅程,更是指杜小康心灵成长的过程。
离家的孤独、离别母亲与伙伴的孤独、 空旷浩茫的环境的孤独、 单调乏味的生活的孤独、心灵寂寞的孤独都让杜小康感到恐惧和无助。 但最后他在孤独中长大了,坚强了。孤独之旅,正是杜小康从不成熟到 成熟的蜕变,是他获得心灵成长的成长之旅。
解析:B项“掺杂”的读音应为“chān zá”。
当堂检测
2.文章结尾写“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下蛋了”, 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这是写鸭群同主人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成长起来,并承接了上文杜 小康所经受的磨炼、坚强和成熟,来暗示人物杜小康的成长、成熟。
自主学习
夯基础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眺望( tiào ) 纯粹( cuì ) 兴致( xìng )
嬉闹( xī ) 撅断( juē ) 旧茬( chá )
撩逗( liáo ) 犬吠( fèi ) 掺杂( chān)
mì食 ( 觅 ) 肥shuò( 硕 )
xiù觉( 嗅 ) 锤liàn( 炼 )
máng然( 茫 ) qū 除( 驱 )
自主学习
1.杜小康是怎样逐渐成长起来的?找到相关语句,概括他的心理变化。
时间
语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17.小英雄雨来【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课件)北师大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17.小英雄雨来【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课件)北师大版

六、 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请选择。(只填序号)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外貌描写
1.铁头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B )
2.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
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A )
3.教夜校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
剪着短发。
(C )
七、 理解课文,然后填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一共
出现了三次,第一、二次是说明 雨__来__受__到__爱__国__主__义__教__育__,__这__是__雨__来__与__敌__人__作__斗__争__的__力___ 量__源__泉__和__思__想__基__础___,最后一次表明___这__句__话__是__雨__来___ _能__经__受__各__种__考__验__的__精__神__支__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面设伏后面照应。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爱憎分明、意志坚定、英 勇顽强、与敌人机智地作斗争的抗日小英雄。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写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到了深夜,他小心地把鸡毛 信取了下来,偷偷地跑了。鬼子很快就追了上来,用抢逼着 海娃带路。海娃把鬼子带到了八路军埋伏圈附近的山路上,
乘鬼子没有防备,拼命往山上爬去。身后响起了鬼子的枪声, 有一枪还打中了海娃的手。想到鸡毛信的重要,海娃忍着疼痛 继续向山上爬,嘴里还高声喊着:“八路军叔叔,快打鬼子啊 ……”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17孤独之旅 课件(共23张PPT)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17孤独之旅 课件(共23张PPT)

恶劣 烘托
推动 情节 发展

撅断千万支芦苇 吹、卷鸭栏、惊散鸭群
可怕
呈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 [被赶着] [被迫]
一路觅食,有时朝天空叫几声

[无家的漂流者]
[寂寞] 衬托
临睡时心理
群 动作和神态
[团团围住小船]
[恐惧]
[插 拔 重新放]
杜小康
羽毛:鲜亮 稠密
真正的鸭 公鸭蓝羽紫羽: [漂亮]
犹如软缎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杜小康终身难忘的六 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 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 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 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 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 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 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 离乡去放鸭。
1.体现了人的力量:人能克服困难,战胜 困难, 取得胜利走向成熟。 2.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孤独”是重要 的一笔。
3.人要战胜大自然,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
4.青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要躲避困难,努 力赢取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鸭群 环境: 芦荡
[长大]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 孤独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1)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 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 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框出文本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
的词语,并在旁边标注:产生这种心理的时 间及变化原因。
杜小康的心理轨迹
出发前 出发时 到达芦荡 安顿之后

记叙文阅读理解课件ppt

记叙文阅读理解课件ppt
=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立场
题目法:弄清题目的意思,找出中心词。 中心句法:理解中心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要情节法:理解主要情节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主要人物法:理解主要人物有什么思想品质和精神,作者是歌颂还是批评。
12
六、写作顺序及作用
• 1. (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1
本堂小结
(1)写人的文章 首先,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其次,分析典型事例,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最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2)记事的文章 抓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理清叙述顺序,抓住事件的重点 掌握分段方法(一种是按“发生、经过、结果”划分的“三分法”;一种是按
• 2.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 3.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4
七、概括人物特点
• eg.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 A. 借助故事情节分析 B. 借助描写方法分析:正面描写 及 侧面描写 C. 借助环境描写分析
24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变色龙》
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
1、用通俗的话把句子解释一遍
本义 + 文中义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一个小村庄发生山洪,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沉着机智指挥村民脱险,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 请问文中加点字"睁"能否换成"瞪"?为什么? 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立场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作文指导生活中的传统文化PPT分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作文指导生活中的传统文化PPT分解
5
第五页,共33页。
一、
6
第六页,共33页。
1、春节
春节的习俗 : 贴春联、放鞭炮、守岁、
压岁钱、吃团圆饭
春节的由来:春节的时间由来、它的
意义、及之相关的传说……
春节的活动:春节活动的种类、春节
活动的意义、具体的活动过程
过春节的感受:
7
第七页,共33页。
“压岁钱”的传说由来
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为什么会得到压岁 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20
第二十页,共33页。
21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22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23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2、中国风筝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 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 。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 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
毛,还装饰着舞动的花,可爱极了。只见它正皱着眉头奔跑着,似乎在
想:我怎样才能逃脱老虎的手掌心呢?

看着这张剪纸,我想: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丰富啊,人们居然能
把一张简单的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还栩栩如生。中国人民对自
己传统文化多爱惜啊,1500多年了,都还在传承着,真了不起!我以后也
要认真的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24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25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小提纲2
• 题目:民间工艺名称(剪纸、风筝、……)
• 第一自然段:介绍该工艺的历史。
• 第二自然段:介绍该工艺作用。
• 第三自然段:对该工艺品进行描述,或介绍其制作过 程(也可亲自体会制作或玩耍的过程)。

一个人的村庄书本赏析ppt课件

一个人的村庄书本赏析ppt课件
生活属于每个人,请学会不在敷衍自己
28
对一朵花微笑》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 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 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 欣和激动、、、
29
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 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 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23
“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 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只有以软弱的天性 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 妹。”
——周国平《直面苦难》
24
25
为许时生土我
自多间活,想
已不来再也,
。如,匆至即
意不忙少使
,慌,应我
但不工该不
我忙作把能
可地再借把
以做辛住举
做顿苦的目
一饭,这无
质朴醇厚的生命诗篇。
“一个人只有远离故 乡,才能深刻地感受 到故乡。
2
自述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放
牛的时间、背柴禾种地的时间,
在村人中闲呆的时间,远远超
过我在学校的时间。它们是我
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我这样一
个人的时间。
3
《一个人的村庄》
——给所有在孤单城 市中迷茫着奋斗着的你 们
4
5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既非纯 粹地写景也非直接抒发感情, 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情境 与情感联系起来。寒冷的冬天, 在光线暗淡的屋内围抱火炉, 回想一些人和事:从第一次寒 夜的经历;一个冻死的陌生人; 在冬天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抵 御寒风的母亲,至到黑夜。它 所传递的内涵是关于生命的体 验。
与沉思、、、
8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 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 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 被寒风吹彻。

传承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PPT课件

传承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PPT课件

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国旗的象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旗 形为长方形,长与高的比为三比二。旗面红色,似红 霞满天 ; 红色表达庄严热烈,象征革命; 红色易引起希 望、活跃、喜悦之感。五颗五角星居旗的左上方恉为 黄色,显示光明;黄色还表达中国人是黄种人的特征 ; 黄色往往让人和金色联系起来,能表达优美、温和与 珍贵。五星中,一星较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环拱于大 星之右的四星较小,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 点,这四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 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 级、民族资产阶级。五颗五角星的相互关系象征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红色故事和英雄告诉我们红色基因是什么
认识国庆节
国庆节的由来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 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 年 10月 1 日,在首都北 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新中国的建立,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 1949 年 12 月 2日,通过决定每年 10 月 1 日,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问答题
1
同学们,有谁知道我们的国歌是什么歌名? 答:《义勇军进行曲》
2
我国国旗的色彩是什么色?这种颜色象征了什么? 答:红色。 象征革命,象征国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
问答题
3
国旗上有五颗星,大星代表什么?小五星又代表什么? 答: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五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严密团结在党的四周。 什么场所应升挂国旗? (看谁说得多)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 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壮端庄的北 京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一方部是 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 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 心又系着两幅红绸,呈弧形伸向两边,而 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 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 热烈、美丽、崇高、庄严。

成语故事PowerPoint演示文稿

成语故事PowerPoint演示文稿
8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 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 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 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 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 脚,还没等他画好脚,
9
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 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 说完把酒喝了。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 没有喝上酒。
吕不韦非常得意,曾经把《吕氏春秋》 这本书挂在咸阳城门口公开展览,并且对天 下人士声称,如果有谁能修改其中的任何一 个字,他就赏给那个人千两黄金。他还把千 两黄金放在书旁边,表示他说话算话。但是, 由于吕不韦是那时的宰相,有很高的权力, 因此没有人敢去更改。
27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 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 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 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 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 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 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 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 什么福气呢。”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 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 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 反而把事情弄坏。有时也作“画蛇著 足”。
10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 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 要捕吃其它动物。
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 刚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狡猾 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 一个花招。它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 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 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 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老虎一 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
塞翁失马 28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 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 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 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 一匹匈奴的骏马。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孤独之旅》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孤独之旅》课件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 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通过写少年杜小康成长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 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 告诉少年们: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历练,需要在孤寂 中磨炼,这样才能成长。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示例一:我认为这篇小说体现了人的力量:人能够克服困难,战胜困 难,取得胜利,并且使自己在与困难的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示例二:我认为这篇小说启示我们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 要战胜自我。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了自己,就能战胜一切。
示例三:我觉得,困难是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当遭遇困难时,要 勇敢面对,绝不能逃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同时也会在 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拥有一份自豪感与成长感。
孤独
寂寞 痛苦
前途迷茫与未知的孤独 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
恐惧 磨难
精读细研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 坚强的孩子。
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 孩子。
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 爱大自然的孩子。
精读细研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自然 环境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 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精读细研
茫然和恐惧
第5段: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 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精读细研

17孤独之旅 课件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17孤独之旅  课件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⑨长大坚强
⑩ 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 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风雨过后是彩虹,孤独痛苦是成 长的催化剂。暗示主人公走向成熟。 这叫喊声里满是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心理变化过程: 刚刚出发时:茫然恐惧
杜小康 不成熟
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

芦荡安顿后:孤独单调
长 之
住段时间后:不再忽然地恐慌 旅 成熟
“茫茫”是一片白色,给人一种空而远的感觉。 这种空而远,不仅仅是因为外在熟悉的树木、村庄、 桥梁等已成为遥远之物,更是因为内心对前方的茫 然和恐惧。少年离开油麻地之初的心情正如眼前这 一片茫茫水色,迷茫与害怕暴露无遗。
对未知的向往,对前途的迷茫。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鸭子的乖巧。同 时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不安。鸭们“觉 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更是主人公心理 的写照。表面上写鸭们觉得“无家”,唯恐与小 船“分开”,不时“看一眼船上的主人”,实际 上写杜小康夜幕下的心理活动,体现了他孤独的 心情。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 形”“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 的小扇面形水流”,这里以“扇面形”比喻鸭 群前进的队形和水流的形状,准确形象,也象 征着杜雍和前行的决心。
句中的“蛋”既实指鸭蛋,也喻指父 子俩的劳动成果。杜雍和觉得自己带儿子放 鸭终于有了收获,内心的喜悦之情从言语中 充分流露出来。同时也暗示了杜小康在经受 了放鸭生活的艰辛与孤独的磨炼后,终于长 大了。
背景资料
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 奖”的《草房子》,是中国当代 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 说”。它以一座建在“草房子” 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 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 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 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 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共1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共1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

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自然环境中,幼小的
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③对未来的恐惧。
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段“孤独之旅”。
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句子:“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
旷”“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2、第46段,杜小康为什么哭了?说说你的理解。
精读细研
不成熟
成 长 之 旅 成熟
无家的漂游者——长成真正的鸭 其恐惧感衬托主人公的恐慌。它们长大,衬托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1.本文的题目是“孤独之旅”,杜小康的孤独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①情感世界的孤独。

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

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歇斯底里】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
平常。
勾画出自然段(52段);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开端(1):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2-27):芦苇滩上,开始放鸭。


高潮(28-49):雨夜寻鸭,坚强长大。
结局(50-52):鸭子下蛋,惊喜成熟。
精读细研
结合旁批,浏览课文,分析杜小康的心理发展过程。
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撅juē断 掺chān杂 振zhèn奋
眺tiào望
撩liáo逗
胆怯qiè
逃窜cuàn
伶líng仃dīng
犬吠fèi 戳chuō破
肥硕shuò 一缕lǚ
【一落千丈】 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朦朦胧胧】 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 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 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春天,他又筹借了一笔钱,从 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 东山再起,并且要求自己的独生子杜小康一起去遥远 的芦荡放鸭子。本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
生字词
旧茬(chá) 抠( ) 家底(
把“芦苇”比作“浪潮”,把“芦荡”比作“大 山”,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厚重。芦荡愈幽深繁茂愈 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 觉”才愈加真切,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环境带给杜小 康的压抑、沉重心理。
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 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 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这 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 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 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 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 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 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 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 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 光芒。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 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 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 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描绘了几个孩 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 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经历暴风雨后
坚强长大
第48段: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 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 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 地长大了,坚强了。
不同阶段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17孤独之旅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17孤独之旅
17 孤独之旅
基础积累巧记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mì( 觅 )食 嬉.闹( xī )
空旷.(kuànɡ) 撩.逗( liáo )
洼.地( wā ) 狗吠.( fèi )
胆怯.( qiè ) chān( 掺 )杂
肥硕.( shuò)
稠.密(chóu)
2.读准多音字
(1)挨.打: ái 其他读音: āi 组词: 挨家挨户
(2)咀嚼.: jué 其他读音: jiáo 组词: 嚼东西
基础积累巧记
二、重要词语 1.置之不理:__放__在__一__边__儿__不__理__不__睬__。__________ 2.纯粹:____不__掺__杂__别__的__成__分__的__;表__示__判__断__、__结__论__的__不__容__置__疑__。____ 3.撩逗:____挑__逗__,招__惹__。_____ 4.胆怯:____胆__小__,缺__少__勇__气__。_____ 5.掺杂:_____混__杂__,使__混__杂__。______ 6.肥硕:__(_果__实__等__)又__大__又__饱__满__;_(_肢__体__)大__而__肥__胖__。___ 7.歇斯底里: _形__容__情__绪__异__常__激__动__,_举__止__失__常__。__文__中__形__容__暴__风__雨__异__常__猛__烈__。____ 8.稠密:__多__而__密__。_________
课文探究精读
2.描写杜小康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探究。 点拨: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 的衬托作用。如:写父亲拼命赶鸭子,“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或嬉 闹的可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 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写 鸭们“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 的样子”。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慌, 更何况小小少年杜小康?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的鸭子,尚且感觉孤独 害怕,更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 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 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 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 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 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 消失在天空了。

的河水没有了,(
)的天空没有了,

)的空气没有了……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 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 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 何处。
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 清新甜润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造犁 黎明 裸露 扩大 咆哮 一栋 喘气 柴烟 盖房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 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 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 气清新甜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
林 郁郁葱,葱村前河水 清,澈天见空底 ,
空气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这是一个拥有 , ,

的小村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 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的森林没有了,(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 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 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家想
, 家想

家想
, 家想
(……)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
下来。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 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 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 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 消失在天空了。
小村庄里的人们为了得到美好的生 活,不断地砍伐森林,破坏了大自然, 最终却为后代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
洪水咆哮
冲毁公路
水土流失
土地干裂
沙埋房屋
沙埋公路
耕地减少
触目惊心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 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 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 气清新甜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