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通用版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450e68f78a6529657d5324.png)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32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目的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使有害、有毒等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维护校园环境和公共安全,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化学废弃物的范围第二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各类化学废液、残渣、废旧化学试剂、废旧空瓶等。
三、化学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第三条按要求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分成以下几类:①有机废液: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油脂类等;②无机废酸: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酸性液体③无机废碱: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碱性液体④含重金属废液:实验室中产生的含铬、铜、锌、镍等重金属的废液⑤固体废弃物: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渣、过期失效的固体药品、废旧固体试剂等第四条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液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分别装入25L的塑料桶中(废液量少的可使用10L或5L塑料桶),废液面与桶口间距必须保留至少10厘米的空间以防溢出,并贴上相应的分类标签。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范本(二篇)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88ae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6.png)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范本危险废弃物是指因其特性和组成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具有潜在危险的废弃物。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制定和执行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的范本,详细规定了各种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危险废弃物的处置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产生的、属于危险废弃物范畴的废弃物的处置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合理、安全、经济地处置危险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部门是本单位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第五条:危险废弃物按照其特性和组成物质,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在容器上进行标示。
第六条:危险废弃物的分类标准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每类废弃物应有专门的容器进行收集和储存。
第七条:危险废弃物的容器上应标明该废弃物的类别、危险特性、储存期限等信息,以确保正确的处理和储存。
第三章:危险废弃物的处置流程第八条:危险废弃物的处置流程包括收集、储存、转运、处理和监督等环节。
第九条:收集环节应设立专门的收集点,收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证书和培训,确保安全和正确收集。
第十条:储存环节应将危险废弃物分类储存,并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完好性和标识是否清晰。
第十一条:转运环节涉及危险废弃物的运输,应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设施的运输公司,并确保过程中不泄漏或污染。
第十二条:处理环节包括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和方法,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监督环节是对危险废弃物处置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由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以确保处置符合要求。
第四章:责任和处罚第十四条:本单位的领导应重视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工作,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六条:对于对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有特殊贡献或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3篇)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88e0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5.png)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实现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所称的危险废弃物,是指公司在生产、检测活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
第二章管理第三条危险废弃物处置包括收集、暂存、转移等环节工作。
公司各部门将危险废弃物统一暂存至指定暂存场所。
第四条各部门建立健全本部门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的组织体系。
各部门必须安排相关负责人负责部门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工作;环境安全科具体负责危险废弃物的收集、暂存与转运等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必须服从环境安全科的领导、指导与监督;具体负责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服从本部门领导的领导、指导与监督。
第六条各部门必须严格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不得私自处置。
对于违规人员,公司将予以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因违规操作而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由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承担责任。
第三章危险废弃物的收集与暂存第九条产生危险废弃物的部门按废弃物类别配备相应的收集容器,容器不能有破损、盖子损坏或其它可能导致废弃物泄漏的隐患。
废弃物收集容器应粘贴危险废弃物标签,明显标示其中的废弃物名称、主要成分与性质,并保持清晰可见。
第十条危险废弃物应严格投放在相应的收集容器中,严禁将危险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第十一条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存放在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的专门场所及室内特定区域,要避免高温、日晒、雨淋,远离火源。
存放危险废弃物的场所应张贴危险废弃物标志、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危险废物储存库房管理规定等。
第十二条不具相容性的废弃物应分别收集,不相容废弃物的收集容器不可混贮。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范文(3篇)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f1fb8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c.png)
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范文危险废弃物是指对人类和环境产生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由于其中包含了有毒、有害或具有生物危害性的物质,不当的处理和处置很容易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风险。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成为迫切的任务。
下面是一份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概述危险废弃物处置制度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加强对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确保其安全有效处置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南。
二、责任主体1. 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2. 企事业单位:负责生成、收集、储存和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单位。
3. 处置企业:负责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工作。
三、危险废弃物分类与标识1. 按性质划分:将危险废弃物分为生物医疗废弃物、化学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等。
2. 标识要求:危险废弃物容器应明确标示废物的分类、性质和处理方式。
四、危险废弃物生成与收集1. 企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人员负责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封装和暂存等工作。
2. 收集容器要求:应选用符合标准的密闭容器,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更换。
五、危险废弃物储存1. 储存场所:应设立单独的危险废弃物储存场所,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
2. 储存要求:储存应符合危险废弃物特性的需求,如温度、湿度等要求。
3. 安全措施:储存场所应设有监控和报警系统,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六、危险废弃物运输1. 运输资质:运输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运输资质,并执行运输规范。
2. 运输工具:应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保证危险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和污染。
七、危险废弃物处置1. 处置场所:危险废弃物处置场所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和备案。
2. 处置工艺:选择适当的处置工艺,如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热处理等,确保危险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
3. 监测与排放:处置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和排放控制,确保处置后的废物对环境和人员健康没有危害。
八、事故应急处置1. 事故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危险废弃物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危险废弃物处理操作规程
![危险废弃物处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d6e6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b.png)
危险废弃物处理操作规程1. 概述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 安全要求2.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必要的培训,确保安全操作。
2.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
2.3 废弃物处理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风机、喷淋装置和灭火器等。
2.4 废弃物应存放在符合安全规定的中,不得溢出或外露。
2.5 废弃物处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不得偷排、倾倒或违规处理,遵循环保和安全的原则。
3. 废弃物分类处理3.1 危险废弃物应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2 分类处理包括储存、转运、处置和终端处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3.3 储存环节:应将危险废弃物存放在符合安全规定的存储场所,分类储存,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
3.4 转运环节:应选择合格的运输工具和驾驶人员进行危险废弃物的转运,确保安全可靠。
3.5 处置环节:应选择合格的处置单位进行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如焚烧、填埋或化学处理等。
3.6 终端处理环节:应将处理后的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或合理利用,达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应急措施4.1 应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队伍和责任人,并进行演练和培训,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紧急情况。
4.2 应准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如急救箱、防护服和吸泄装置等。
4.3 应及时报告和处置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和泄漏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扩散和污染。
5. 监测与评估5.1 应定期对废弃物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包括废弃物的储存、转运、处置和终端处理环节。
5.2 应定期对废弃物处理的影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根据相关法规进行报告和公开。
5.3 监测与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和优化废弃物处理操作的依据,提高处理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6. 处罚措施6.1 对不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危险废弃物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整改。
危险废弃物的处置规程
![危险废弃物的处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d4bf0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e.png)
危险废弃物的处置规程
1、目的
进行废弃物处置,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2、适用范围
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及实验室的所有废弃物。
3、职责
3.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配制消毒液,熟知并遵守本SOP,严防污染发生。
3.2本SOP 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4、操作步骤
4.1废弃物处置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4.2从艾滋病实验室出来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培养物和其它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的密封防漏容器中,安全运至消毒室,并在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处理或废弃。
4.3要对感染性物质及其包装物进行鉴别并分别进行处理,相关工作要遵守国家和国际规定。
废弃物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4.3.1可重复或再使用,或按普通“家庭”废弃物丢弃的非污染(非感染性)
废弃物;
4.3.2污染(感染性)锐器--皮下注射用针头、手术刀、刀子及破碎玻璃;这
些废弃
物应收集在带盖的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并按感染性物质处理;
4.3.3通过高压灭菌和清洗来清除污染后重复或再使用的污染材料;
4.3.4高压灭菌后丢弃的污染材料;
4.3.5直接焚烧的污染材料。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863d8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c.png)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危险废物的处置安全是保障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为了规范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管理责任1. 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置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废物处置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2. 危险废物处置管理部门要制定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案,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3. 危险废物处置操作人员要接受危险废物处置的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三、操作规程1. 确定危险废物类别: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和级别,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
2. 确定危险废物的特性:在处置前,要对危险废物进行化验,确定其具体的特性,以便选择适当的处置方法。
3. 选择适当的处置方法: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处置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4. 制定操作流程:根据危险废物的特点和处置方法,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装卸、运输、储存和处理等环节的操作要求。
5. 严格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在进行危险废物处置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或省略任何环节。
6. 使用防护设施:操作人员在接触危险废物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施,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7. 特殊物品的处置:对于特殊的危险废物,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爆炸品、易燃品等。
8. 废物的后续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完毕后,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后续处理,包括废物的处理记录和报告的编制等。
四、应急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企业要制定危险废物处置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
2. 预防事故的发生:在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危险废物处置的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对能力。
4. 应急设备的准备:保证应急设备的完好使用,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以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adf7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7.png)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规程旨在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适用于所有从事危险废物处置工作的人员。
二、安全操作规程1. 接收危险废物1.1 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等。
1.2 对危险废物的清点、验收、确认应由专人负责,并在相关记录上签名。
1.3 若要对危险废物进行初步分类,应按照相应的标准和分类方法进行,并在标识上进行明确标注。
2. 转运危险废物2.1 危险废物的转运应按照相关法规及操作规程进行,并且应由持证的专业公司负责。
2.2 转运过程中,应避免搅拌、振动、碰撞等可能导致废物泄漏或扩散的行为。
2.3 转运车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处理危险废物3.1 进行危险废物处理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
3.2 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不得擅自修改或跳过步骤。
3.3 废物处置工作应在封闭的设施内进行,确保废物处理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4. 废物储存与包装4.1 危险废物的储存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并且应在指定的储存区域进行。
4.2 废物包装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并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4.3 储存区域应设有相应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危险性。
5. 废物运输5.1 危险废物的运输应由持证的专业公司负责,并且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
5.2 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3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急刹车、突然转弯等行为,防止废物泄漏或扩散。
6. 废物处置后的处理6.1 完成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后,应对处理设施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
6.2 废物处置后的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3 废物处置后的记录应进行准确记录,并保存一段时间,以备查阅。
7. 废物紧急事件处理7.1 发生废物泄漏、溢出等紧急事件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和清除废物。
危险废物处理制度范本
![危险废物处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073fb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a.png)
危险废物处理制度范本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生物激活性等危害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危险废物的处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制度。
以下是一份危险废物处理制度范本。
一、危险废物的分类与鉴别1.危险废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并确定相应的处理方式。
2.对于未知废物或不确定是否为危险废物的废物,应进行鉴别,确保正确处理。
二、危险废物的收集与包装1.危险废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在产生点进行临时储存,并按规定时间将其收集至专门的储存设施。
2.危险废物应采用符合规定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确保包装完好、密封可靠。
三、危险废物的储存与运输1.危险废物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设施中,设施应具备防漏、防爆、防火等安全设施。
2.危险废物的运输应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外溢。
四、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1.危险废物的处理应采用环保、高效、安全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2.废物处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采取防护措施,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
五、危险废物的监测与记录1.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应进行监测,确保操作符合规定。
2.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资料,备案备查。
六、危险废物的责任和处罚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废物分类、包装、储存、运输、处理等。
2.对于违反危险废物处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七、危险废物处理制度的培训和宣传1.对于从事危险废物处理工作的人员,应进行相关培训,了解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2.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危险废物处理的认识和意识,促进环保行动的开展。
八、危险废物处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危险废物处理制度的执行应受到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定期对危险废物处理制度进行评估,优化制度的内容和执行效果。
危险废弃物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废弃物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2c4b33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f.png)
危险废弃物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危险废弃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正确处理危险废弃物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危险废弃物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2. 规范2.1 知识准备在处理危险废弃物前,必须了解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废弃物按照危害程度的分类•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方法•不同危险废弃物的存储要求2.2 废物收集危险废弃物收集首先要将不同种类的危险废弃物进行分类,在存储前进行初步处理,对集合、分装作出初步计量,并制定记录。
以避免混淆和订单错误。
注意,收集应在安全区域内进行。
2.3 废物包装和标记所有危险废物都必须在包装前进行分类,并打上类别的标识。
这些标签应包括废物的名称和危险等级,以及是否属于特别监管品种。
废物包装要求必须符合国际规范。
2.4 废物运输危险废弃物必须在特定容器中运输,并在运输过程中仔细监控。
此外,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将相关规范、证书和清单带上,在每次的换车过程中进行交接。
注意安全距离,确保在遇到意外情况的情况下,不会对道路用户造成影响。
2.5 废物处置废弃物的处置要严格遵守规格要求。
如将有害物质处理为无害物质,分类分质处理,减少废物污染。
废物的处置必须在指定的处置设施进行。
2.6 废物管理废弃物的管理包括台账管理和汇总表的设计。
废物的汇总表应反映处置的废物类型、数量、处置方式、处置人员、处置时间等信息。
管理操作要求进行一定时间的记录。
反馈轮廓要及时。
存放危险品的企业必放在专门的库房里。
3. 应急措施发生了不能预计的危险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你自己和周围的人及周围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如果眼部接触到危险物质,应用水大量冲洗,确保物质不残留于眼睛;•如果口鼻直接接触到危险毒物,应立即远离现场,并进行呼吸理疗。
麻痹的肌肉需要按摩;•如果皮肤接触到危险物质,应及时用大量的清水或中和剂洗涤皮肤,并进行身体清洗。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8fa1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6.png)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危险废物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废弃物质。
为了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遵循危险废物处置的规范和操作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危险废物的处置过程,确保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二、危险废物分类:危险废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有毒废物、腐蚀性废物、易燃废物、爆炸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三、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3.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危险废物的性质、特点及处置方法,并能正确使用处置设备和工具。
四、危险废物处置步骤:1. 预处理:对危险废物进行初步处理,如分类、包装、封存等。
保证危险废物处置过程的安全性。
2. 运输:将预处理后的危险废物进行运输,采取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方式,并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露和污染。
3. 中间存放:将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废物暂时存放在专门的中间储存设施中,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和密封。
4. 处置: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热处理等。
在处置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废物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排放,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操作要点:1. 在进行危险废物处置操作时,操作人员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 废物处置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在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加强现场监控和安全防范。
4. 废物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要进行有效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动操作流程和步骤。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在危险废物处置中,如发生事故、泄露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等。
2. 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危险废弃物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废弃物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12bf6e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1.png)
危险废弃物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危险废弃物是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本文档旨在制定危险废弃物安全操作规程,以规范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的保护。
2. 安全责任2.1 废弃物产生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废弃物的产生、储存、运输和处置负有直接责任。
2.2 废弃物产生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3 废弃物产生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的内部评估和检查,以确保规程的有效执行。
3. 危险废弃物的分类与标识3.1 危险废弃物根据其危害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有害物质、易燃物质、爆炸品、放射性物质等。
3.2 废弃物产生单位应根据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进行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3 危险废弃物的标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标志、标签、颜色等。
4. 危险废弃物的储存4.1 危险废弃物的储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储存时间、储存容器、储存场所等。
4.2 危险废弃物的储存容器应选择符合规定的特定容器,并保持容器的完整性,以防止泄漏和扩散。
4.3 危险废弃物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场所,场所应设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标识、物理隔离等。
5. 危险废弃物的运输5.1 危险废弃物的运输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时间等。
5.2 运输过程中,危险废弃物应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固定措施,防止倾斜、破损和泄漏。
5.3 运输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设备,以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6. 危险废弃物的处置6.1 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处置方式、处置场所、处置许可等。
6.2 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应由经过培训和持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负责进行,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的保护。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639bda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5.png)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危险废弃物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废弃物。
在处理危险废弃物时,必须严格遵守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以确保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危险废弃物按其各自的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有机危险废弃物、无机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危险废弃物等。
有机危险废弃物:包括有机溶剂、有机酸、有机碱等。
无机危险废弃物:包括酸性废液、碱性废液、重金属废液、废酸、废碱等。
放射性危险废弃物:包括放射性矿物、探矿废料、放射性医疗废物等。
医疗危险废弃物: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包括注射器、药瓶、口罩、手套等。
二、危险废弃物处理的方法1.减量化和源头治理减少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是最重要的减排途径,有效的减量化措施有:经济手段(节约用水、用电、用气)、技术手段(改善生产工艺、研发新型产品)、管理手段(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等,使危险废弃物在源头得到有效控制。
2.化学、物理、生物处理方法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化学、物理、生物处理方法。
其中,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通常用于处理无机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危险废弃物和一些有机危险废弃物,生物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有机废弃物的处理。
3.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的选择与操作针对危险废弃物的不同类型,需要选用不同的处理设备,如烧结炉、焚烧炉、化学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等。
在处理危险废弃物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且在操作时应该佩戴好防护用品,以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安全。
三、危险废弃物的运输和储存1.危险废弃物的包装和标识危险废弃物的包装、标识和储运应符合有关国家和地方的规定。
对于危险废弃物的包装,一般要求在包装中间放置消防水带、灭火器等应急设备,以应对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2.危险废弃物的运输和驾驶危险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坚固的车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运输,并对运输途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6aafb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6.png)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危险废物处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危险废物处置活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处置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安全操作规程第四条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设有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置设备和安全设施;(三)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危险废物的分类、标识和储存;(四)设有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置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第五条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操作人员的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二)设施的日常巡检和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三)废物的正确储存和分类,避免混合存放导致产生危险反应;(四)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的操作规范,严禁擅自更改工艺参数和操作程序;(五)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措施。
第六条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应设有专门的执法人员,负责监管和检查设施的安全操作,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和整改。
第七条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第八条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应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第三章危险废物处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第九条危险废物处置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熟悉有关危险废物处置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二)具备相关技术资格和证书,经过专门培训;(三)了解危险废物的性质和危害,并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
第十条危险废物处置人员应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二)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程序进行处置活动,严禁擅自更改;(三)注意危险废物的包装和储存,避免产生危险反应;(四)及时清理和处理危险废物产生的污染物,保持工作环境清洁;(五)了解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措施,遇到危险情况及时报告。
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模版(四篇)
![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7702e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7.png)
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模版【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行为,保护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或组织内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的处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危险废弃物是指因化学性质、放射性性质或其他性质,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或生物危害性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第四条本单位或组织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合规、有效处理,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条本单位或组织应建立健全危险废弃物的监测、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环节的安全可控。
第六条本单位或组织应加强对危险废弃物处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处理能力,确保危险废弃物处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第七条根据危险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危险废弃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标明相应的标识。
第八条本单位或组织应制定相应的标签和标识样式,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正确标识和标记,确保识别清晰和准确。
第九条危险废弃物标识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危险废弃物的类别;(二)危险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三)危险废弃物的来源和产生单位;(四)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要求;(五)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人员的联系方式。
第十条危险废弃物的标识应明确可见,并在危险废弃物的包装上粘贴或刻画,保证易于识别和辨别。
第三章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储存第十一条本单位或组织应设立专门的收集点,收集危险废弃物,并专人负责,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及时收集和集中存储。
第十二条危险废弃物的收集点应与普通垃圾收集点分开设置,且设置明显的标识,避免混淆和错放。
第十三条危险废弃物的集中储存区域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固体危险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防火、防爆的储存间或储存柜中;(二)液体危险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防腐蚀、防渗漏的储存槽、容器或专用储罐中;(三)气体危险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防爆的容器或专用储罐中。
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范本
![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10fc3a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6.png)
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存储、运输和处置的要求,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预防环境污染和事故发生。
第二章危险废弃物分类第四条危险废弃物根据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危害性质,分为有害废弃物、易燃废弃物、易爆废弃物、腐蚀性废弃物和其他危险废弃物等。
第五条有害废弃物包括重金属废弃物、有机化合物废弃物、农药废弃物等,应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
第六条易燃废弃物包括可燃物、可燃气体等,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第七条易爆废弃物包括爆炸品、火药等,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第八条腐蚀性废弃物包括酸性废物、碱性废物等,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第九条其他危险废弃物包括放射性废物、传染性废物等,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第十条本单位应建立危险废弃物分类管理制度,分类储存、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配备专门的危险废弃物分类储存区,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区,储存在专用容器内。
第三章危险废弃物存储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危险废弃物存储标准和规程,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存储。
第十三条危险废弃物应进行严格的包装,包括固体废弃物的包装袋、液体废弃物的密封容器等。
第十四条危险废弃物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区内,禁止与其他物质混存,防止交叉污染和事故发生。
第十五条危险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标识和标记,包括危险废弃物的名称、危险性标志、警示语等。
第十六条危险废弃物的储存区应定期检查和清洁,保持整洁有序。
第十七条发现危险废弃物的泄漏、破损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四章危险废弃物运输第十八条危险废弃物的运输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危险废弃物的包装、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确定等。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4246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a.png)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1. 定义危险废弃物是指由工业、医疗等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其含有或可能含有毒害、腐蚀、爆炸、易燃等危险性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 归类根据废物的危险程度和物化特性,危险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危险废物:强酸、强碱、易爆炸物、有毒有害物等。
•第二类危险废物:二恶英、苯、多氯联苯等。
•第三类危险废物:废油、废溶液、废水等。
•第四类危险废物:有机溶剂废弃物、污泥等。
3. 处理对于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
3.1. 收集和贮存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贮存必须设置专门的容器,分门别类贮存,严禁混存和交叉污染。
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收集和运输记录,保留原始记录和备份,以便后续的监管和追溯。
3.2. 中转和运输运输危险废弃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规定,采取专门的车辆和装置,制定严格的运输计划,确保安全可靠。
中转站必须设置标准化设施,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分类、贮存、转运等处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不危害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3.3. 综合利用和处置对危险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理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技术和经济因素,采用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化学稳定化、物理固化、热解热裂解、生物降解等。
同时,也可以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和再利用,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经济。
3.4. 废弃物监测和报告危险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必须对其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整个处理过程符合环保法规。
同时,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处置情况、废弃物产生量、处理方式等有关信息。
4. 监督和管理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遵守规范化操作。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监督机制和追溯体系,加强对废弃物产生、收集、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5. 总结危险废弃物的治理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2304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5.png)
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危险废物的处置是一个关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人员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危险废物处置的操作流程,提供安全的工作指导,并确保所有人员在处置过程中遵循统一的标准。
二、工作准备1.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掌握危险废物处置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安全设备必须齐全,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并应时刻保持完好。
3. 危险废物处置场所必须符合相关环保要求,确保周围环境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三、危险废物的分类与标识1. 危险废物应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并在容器上做好明显的标识,以便于辨识和区分。
2. 标识应包括危险废物的类别、危险性等级、处置方法等信息,颜色应符合国家标准。
四、危险废物的储存1. 危险废物的储存区域应设立在单独的场所,远离可燃物、易爆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2. 危险废物应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并确保容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保持整洁,并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状态。
五、危险废物的运输1. 危险废物的运输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
2.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牢固固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和泄漏。
3. 运输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控温度、压力和其他关键参数,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六、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1. 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必须在专门的设施或场地中进行。
2. 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能随意倾倒或排放废物。
3. 处理和处置过程中需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七、事故应急处理1. 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2. 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应急处理预案应明确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3. 发生事故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的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八、安全监控与评估1. 对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控和评估。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b7d043aaea998fcc220ec9.png)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一、目的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使有害、有毒等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维护校园环境和公共安全,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化学废弃物的范围第二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各类化学废液、残渣、废旧化学试剂、废旧空瓶等。
三、化学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第三条按要求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分成以下几类:①有机废液: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油脂类等;②无机废酸: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酸性液体③无机废碱: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碱性液体④含重金属废液:实验室中产生的含铬、铜、锌、镍等重金属的废液⑤固体废弃物: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渣、过期失效的固体药品、废旧固体试剂等第四条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液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分别装入25L 的塑料桶中(废液量少的可使用10L或5L塑料桶),废液面与桶口间距必须保留至少10厘米的空间以防溢出,并贴上相应的分类标签。
学校将根据需要适当备用一些25L和10L的塑料桶。
第五条不同废液在倒进废液桶前要了解其相容性,再分门别类倒入相应的废液收集桶中,禁止将不相容的废液混装在同一废液桶内,以防因发生各种反应而造成化学伤害与危害等事故。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60e7165ef7ba0d4b733be9.png)
审核
制作
5。1.1。2识别标识:生产部各班组将生产中产生的废弃溶液进行分类标识,将不相溶的危险化学
废弃溶液分罐存放,并且清晰标明溶液的名称。
5.1.1。3处理:生产部各班组按分类不同的溶液装入大铁桶内,并且盖紧,进行重量计量,填写记
录。由人事行政部联络合格的回收厂家进行回收处理。
5。1.2。危险废弃物:废油、废油漆的处理.
6。2.1防止静电产生。
6。2.2不可地面上滚动装有废危化品的包装容器.
6.2。3轻拿轻放.
7、应急处理
7。1。危险废物的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理:
7.1.1。危险废弃物不得随意抛弃,严禁倒入水渠内。
7.1.2。贮存场所保持空气流通。
7.1。3。如泄漏或渗漏的废弃危化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转换到好的包装容器内,并且转移至安全区域,泄漏出来的危化品溶液用干沙吸附,大量泄露筑围堤收容,包装好,待处理.
7。1.4。必须佩带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眼罩等,避免皮肤直接与危险化学品、油品接触.
7.1。5.脱掉受到污染的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迅速脱离现场,就医。
7.1。6。用干粉、抗溶泡沫、干沙、土灭火。
7。1.7.危险废物处理者进食前应将手清洗干净.
7.2.人事行政部对危险废弃物的回收机构进行评审认证,危化品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回收处置。
5.1。2.1收集:生产部各班组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油漆用铁桶、罐进行收集,并且盖紧
,标识清晰贮存。
5.1。2.2搬运标识:生产部人员将车间内收集的废油、废油漆搬运至指定的处理点贮放,进行重
量计量,填写记录,包装盖紧。
5.1.2。3处理:人事行政部根据生产部各班组收集的废油、废油漆联系具有危化品处理资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336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目的
对公司产生的危险废弃物进行控制,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并对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点。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产生的所有危化品废弃物管控。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可回收危险化学品废物的贮存、标识及保管。
人事行政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废物回收处理站的联系及回收过程的监督。
3.2.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发生相关危险废物的收集、标识及搬运.人事行政部负责选择不可回收废物供应商。
3.3.生产部负责按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并且列出危险废弃物的数量及其清单。
3.4.因发生事故,造成危险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时,公司安全部门应采取措施清除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或居民,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4、定义:
危险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5、作业程序:
5.1. 可回收危险废物的处理,详见《危险废弃物清单》。
5.1.1.危险废弃物:废液的处理。
5.1.1.1.收集:生产部各班组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溶液进行收集,并用容器罐装好,封闭紧,分类存放。
5.1.1.2识别标识:生产部各班组将生产中产生的废弃溶液进行分类标识,将不相溶的危险化学
废弃溶液分罐存放,并且清晰标明溶液的名称。
5.1.1.3处理:生产部各班组按分类不同的溶液装入大铁桶内,并且盖紧,进行重量计量,填写记
录.由人事行政部联络合格的回收厂家进行回收处理。
5.1.2.危险废弃物:废油、废油漆的处理。
5.1.2.1收集:生产部各班组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油漆用铁桶、罐进行收集,并且盖紧
,标识清晰贮存。
5.1.2.2搬运标识:生产部人员将车间内收集的废油、废油漆搬运至指定的处理点贮放,进行重
量计量,填写记录,包装盖紧。
5.1.2.3处理:人事行政部根据生产部各班组收集的废油、废油漆联系具有危化品处理资质的
机构,据列表清单上的数量进行处理及登记。
5.2. 不可回收危险废物的处理
5.2.1. 生产部各班组将生产过程中的不可回收的废物进行收集、整理,将散装的废物用胶袋封
装好,同时分类存放,并且标识清晰。
5.2.2.生产部杂工将废弃物存放在标有"不可回收危化品废物"、"不可回收普通废物"的大开口
铁桶内。
5.2.3.生产部杂工将不可回收的危化品废物搬运至指定的存放地点贮存.由人事行政部负责联
络有资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6、危险废物搬运贮存注意事项:
6.1. 危险废物包装容器是否安全可靠。
6.1.1 大铁桶避免倒置。
6.1.2 防止渗漏。
6.1.3 大铁桶容器的盖要拧紧。
6.1.4 防止不相溶的废物混存,避免与氧化剂相接触。
6.1.5 贮存的环境必须是良好的通风的条件。
6.1.6 散装的必须用胶袋包装好。
6.1.7 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及防护用品。
6.1.8 远离火源、热源。
6.2 危险废物搬运注意。
6.2.1 防止静电产生。
6.2.2 不可地面上滚动装有废危化品的包装容器。
6.2.3 轻拿轻放。
7、应急处理
7.1. 危险废物的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理:
7.1.1. 危险废弃物不得随意抛弃,严禁倒入水渠内。
7.1.2. 贮存场所保持空气流通。
7.1.3. 如泄漏或渗漏的废弃危化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转换到好的包装容器内,并且转移至安全区域,泄漏出来的危化品溶液用干沙吸附,大量泄露筑围堤收容,包装好,待处理。
7.1.4. 必须佩带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眼罩等,避免皮肤直接与危险化学品、油品接触。
7.1.5. 脱掉受到污染的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迅速脱离现场,就医。
7.1.6. 用干粉、抗溶泡沫、干沙、土灭火。
7.1.7. 危险废物处理者进食前应将手清洗干净。
7.2. 人事行政部对危险废弃物的回收机构进行评审认证,危化品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回收处置。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