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技术思考及作业题
粉末冶金技术思考题答案

粉末冶金技术思考题绪论1、试述粉末冶金的基本工序。
答:制粉: 加工、退火、分级、混合、干燥成形:制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压坯,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强度烧结:得到所要求的物理机械性能后处理:如精整、浸油、机加工、热处理2、近代粉末冶金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志是哪三个?答:第一是克服了难熔金属(如钨、钼等)熔铸过程中产生的困难。
钨丝。
硬质合金第二是本世纪30年代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取多孔含油轴承取得成功。
生产铁基机械零件,发挥了粉末冶金无切屑、少切屑工艺的特点。
第三是向更高级的新材料新工艺发展。
3、那些是粉末冶金常用的材料?(1)铁粉。
(2)低合金钢粉。
(3)不锈钢粉。
(4)工具钢粉。
(5)铜粉。
(6)铜合金粉。
(7)银粉。
(8)镍粉。
(9)镍合金粉。
(10)钴粉。
(11)锌粉。
(12)铝和铝合金粉。
(13)锰合金粉。
(14)钨粉。
(15)钼粉。
(16)钽粉。
(17)钛、锆及其他合金粉。
(18)碳化钨(WC)、碳化钛(TiC)和碳化钽(TaC)粉。
(19)铍粉。
(20)其他特殊雾化球形粉末(如用于太空梭、核燃料及过滤器等)。
3、述粉末冶金的优缺点。
答:优点:(1)可以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材质性重新设计材料成分和配方,获得独特组强结构和优异性能。
如:易实现多种类型的复合,充分发挥各组元材料各自的特性,低成本生产高性能产品;能利用金属和金属、金属和非金属的组合效果,生产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活性金属、高熔点金属等采用其它工艺困以制造(2)可加直接制成多孔、半致密或全致密的材料和复杂难加工的精密零件,是一种少无切削工艺。
可提高生产率,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缺点:(1)模具制作较困难,经济效果在大规模时才能表现出来,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精密零件(2)粉末成本较高,制品的大小和形状受到一定的限制(3)烧结件韧性较差总之,粉末冶金方法是一种既能生产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技术,又是一种大批量制造廉价优质精密零件的工艺。
开辟了研制新材料和零件的新途径。
粉体工程习题及答案(解题要点)

粉体第2章作业题1、证明:DnL·DLS=DnS2;DnL·DLS·DSV=DnV32、求:边长为a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片状颗粒的Feret径。
3、求边长为m的正方形片状颗粒的Martin径。
4、求底面直径为10,直径:高度=1:1的圆柱形颗粒的球形度。
5、用安德烈移液管测得某火力发电厂废气除尘装置所收集的二种烟灰的粒度分布情况如下表。
若服从R―R分布,试求:(1)分布特征参数De和n;(2)二种粉体何者更细?何者粒度分布更集中?第3章粉体的填充与堆积特性作业题1、将粒度为D1>D2>D3的三级颗粒混合堆积在一起,假定大颗粒的间隙恰被次一级颗粒所充满,各级颗粒的空隙率分别为ε1=0.42,ε2=0.40,ε3=0.36,密度均为2780kg/m3。
试求:(1)混合料的空隙率;(2)混合料的容积密度;(3)各级物料的质量配合比。
2、根据下表数据,按最密填充原理确定混凝土中砂子的粒径及各组分的配合比,并计算混凝土混合物的最大表观密度和最小空隙率。
(已知:D碎石/D砂=D砂/D水泥)粒径/mm 空隙率/% 密度/kg/m3物料名称碎石D1=32 48 2500砂子D2 42 2650水泥D3=0.025 50 31003、根据容积密度、填充率和空隙率的定义,说明:(1);(2);(3)4、某粉体的比重为m,在一定条件下堆积的容积密度为其真密度的60%,试求其堆积空隙率。
5、某粉料100kg,在一定堆积状态下,其表观体积为0.05m3。
求:该粉体的堆积密度、填充率和空隙率。
(ρP=2800kg/m3)6、已知:粉料(ρP=2700kg/m3)成球后ε=0.33,并测得料球含水量为13%(以单位质量干粉料计),试求料球的空隙饱和度ψs。
第4章作业题1、试计算直径为10、1.0、0.1、0.01、0.001μm的球形颗粒群形成的T孔隙和R孔隙入口在20℃水中的抽吸压力。
(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10-3N/m)2、二个直径为1mm的玻璃球相接触,接触点含水,钳角为600。
粉体工程思考题-2011级

粉体工程思考题
1、碳还原法制取铁粉的过程机理是什么?影响铁粉还原过程和铁粉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制取铁粉的主要还原方法有哪些?比较其优缺点。
3、还原法制取钨粉的过程机理是什么?影响钨粉粒度的因素有哪些?
4、雾化法可生产哪些金属粉末?为什么?
5、氢损法测定金属粉末氧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6、为什么粉末的振实密度对松装密度的比值越大时,粉末的流动性越好?
7、什么是粉末的成形性、压缩性、压制性?
8、选择成形剂的原则是什么?成形剂的加入方式有几种?
9、压制压力、静压力、外摩擦力、侧压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0、改善压坯密度的均匀性的压制工艺有哪些?
11、等静压制技术最适用于加工什么样的材料?与一般压制比较,它的特点是什么?。
粉体工程习题及答案(解题要点)

粉体第2章作业题1、证明:DnL·DLS=DnS2;DnL·DLS·DSV=DnV32、求:边长为a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片状颗粒的Feret径。
3、求边长为m的正方形片状颗粒的Martin径。
4、求底面直径为10,直径:高度=1:1的圆柱形颗粒的球形度。
5、用安德烈移液管测得某火力发电厂废气除尘装置所收集的二种烟灰的粒度分布情况如下表。
若服从R―R分布,试求:(1)分布特征参数De和n;(2)二种粉体何者更细?何者粒度分布更集中?第3章粉体的填充与堆积特性作业题1、将粒度为D1>D2>D3的三级颗粒混合堆积在一起,假定大颗粒的间隙恰被次一级颗粒所充满,各级颗粒的空隙率分别为ε1=0.42,ε2=0.40,ε3=0.36,密度均为2780kg/m3。
试求:(1)混合料的空隙率;(2)混合料的容积密度;(3)各级物料的质量配合比。
2、根据下表数据,按最密填充原理确定混凝土中砂子的粒径及各组分的配合比,并计算混凝土混合物的最大表观密度和最小空隙率。
(已知:D碎石/D砂=D砂/D水泥)粒径/mm 空隙率/% 密度/kg/m3物料名称碎石D1=32 48 2500砂子D2 42 2650水泥D3=0.025 50 31003、根据容积密度、填充率和空隙率的定义,说明:(1);(2);(3)4、某粉体的比重为m,在一定条件下堆积的容积密度为其真密度的60%,试求其堆积空隙率。
5、某粉料100kg,在一定堆积状态下,其表观体积为0.05m3。
求:该粉体的堆积密度、填充率和空隙率。
(ρP=2800kg/m3)6、已知:粉料(ρP=2700kg/m3)成球后ε=0.33,并测得料球含水量为13%(以单位质量干粉料计),试求料球的空隙饱和度ψs。
第4章作业题1、试计算直径为10、1.0、0.1、0.01、0.001μm的球形颗粒群形成的T孔隙和R孔隙入口在20℃水中的抽吸压力。
(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10-3N/m)2、二个直径为1mm的玻璃球相接触,接触点含水,钳角为600。
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计算题解答

答:(1)严格等步长法,在颗粒的投影轮廓线上给定起点、步长和计算方向,一等步长沿颗粒轮廓线行走,直至全部轮廓线走完。此法较麻烦,但是计算精度高。
(2)等点数法,在颗粒的投影轮廓线上给定起点和计算方向,步长由每步中跨过的点数决定,即每步跨国相同的点数,直至全部轮廓线走完。此法计算简洁,但是有一定误差。
2.什么是超微粉体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
答:前者指:随着尺寸的减小,表面原子数量占颗粒总原子数量的比例增加,而表面原子因一侧失去最邻近原子的成键力,引起表面原子的扰动,使得表面原子和近表面原子距离较体内原子大,并产生“再构”现象。同时随着尺寸的减小,颗粒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增加,使得颗粒表面的活性大大提高,由此产生所谓超细粉体的表面效应。
6.粉体层最大主应力的概念是什么?粉体层主动和被动侧压力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粉体层在压应力作用下达到极限应力状态时的主应力。
被动状态:
Kp=σhp/σvp=(1+sinφi)/(1-sinφi)。主动状态:Ka=σha/σva=(1-sinφi)/(1+sinφi)。
7.为什么说尺寸细微的颗粒,以休止角来表征流体性的意义以不明确?
两者具有相对性,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当粉体中流体介质增加到足以使颗粒间互不接触时,颗粒密集态就转化为颗粒离散态,如颗粒流态化、颗粒浸渍湿润和搅拌稀释。当分体中流体介质减少到足以使颗粒间相互接触时,颗粒离散态就转化为颗粒密集态,如颗粒沉积、浓缩和颗粒大范围的凝聚等。他们的重要区别是:颗粒聚集态是将所有颗粒同事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粉体性状和行为的研究,而颗粒离散态则是将每个颗粒分别作为单一对象进行粉体性状和行为的研究。
(2)当组分接近百分之百为细颗粒时,细颗粒形成空隙并堆积在粗颗粒周围,堆积体的表观体积为细颗粒的表观体积和粗颗粒的体积之和。
粉体工程习题答案

粉体工程习题答案粉体工程习题答案粉体工程是一门研究粉体的物理性质、流动性、分散性以及加工工艺的学科。
在实际应用中,粉体工程常常涉及到各种习题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一些粉体工程习题提供答案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 问题:一种粉体的粒径分布如下:10%的颗粒直径小于10μm,50%的颗粒直径小于20μm,90%的颗粒直径小于30μm。
请计算该粉体的平均粒径。
答案:根据给定的粒径分布,我们可以得知该粉体中90%的颗粒直径小于30μm。
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三角形的粒径分布曲线。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该曲线的顶点即为平均粒径。
根据给定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20μm(50%的颗粒直径小于20μm),高度为20μm(90%的颗粒直径小于30μm)。
因此,该粉体的平均粒径为(20+20)/2=20μm。
2. 问题:一种粉体的体积密度为1.5 g/cm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0μm。
请计算该粉体的堆积密度。
答案:堆积密度是指粉体在自由堆积状态下的体积密度。
根据粉体工程的知识,堆积密度一般为体积密度的60-70%。
因此,我们可以估算该粉体的堆积密度为1.5 g/cm³ * 0.65 ≈ 0.975 g/cm³。
3. 问题:一种粉体的比表面积为2 m²/g,颗粒的平均直径为5μm。
请计算该粉体的体积密度。
答案:根据粉体工程的知识,粉体的比表面积与颗粒的平均直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比表面积与颗粒的平均直径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表面积和颗粒的平均直径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该粉体的体积密度。
根据给定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比表面积与平均直径的平方的比值为2/5²=0.08m²/g。
根据这个比值,我们可以推算出该粉体的体积密度为1/0.08=12.5 g/cm³。
4. 问题:一种粉体的堆积密度为1.2 g/cm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5μm。
粉体工程试题与答案

粉体工程一、粉末的性能与表征1.粒径:粉末体中,颗粒的大小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表示,称为粒径。
2.粒径的表示方法:①几何学粒径②投影粒径③筛分粒径④球当粒径。
3.粉体粒径的分布常表示成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①粒径分布的表格、直方图、曲线可直观地反映粉体粒径的分布特征。
②数字函数表达式有: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Rosin—Rammler分布;RRB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工业上粉磨产品的粒径分布特征。
4.平均粒径:若将粒径不等的颗粒群想象成自由径为D的均一球形颗粒组成,那么其物理特性可表示为f(d)=f(D),D即表示平均粒径。
5.粉末的测量方法:显微镜法;激光衍射法;重力沉降光透法;筛分法。
平均粒径测量方法:比表面法。
6.粉末的性质:堆积性质;摩擦性质;压缩性质与成形性(压制性)。
安息角:又称休止角、堆积角,它是指粉体自然堆积时的自由表面在静止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所成的最大的角度。
(用来衡量与评价粉体的流动性)。
在0.2mm以下,粒径越小而休止角越大,这是由于微细粒子间粘附性增大导致流动性降低的缘故。
粉体颗粒形状愈不规则安息角愈大,颗粒球形愈大粉体流动性愈好其安息角就愈小。
二、粉体表面与界面化学1.粉末颗粒的分散:①在气相中,主要受范德华力、静电力、液桥力,分散方法,机械分散、干燥分散、颗粒表面改性分散、静电分散、复合分散;②在液相中,主要受范德华作用力、双电层静电作用力、空间位阻作用力、熔剂化作用力、疏液作用力,分散调控有,介质调控、分散剂调控、机械调控和超声调控。
2.颗粒表面改性:粉末颗粒表面改性:用物理,化学,机械方法对颗粒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的改变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晶体结构和官能团,表面能、界面润湿性,电性,表面吸附性和反应特性等,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3.改性方法:①表面化学改性:偶联剂表面改性、表面活性剂改性、高分子分散剂改性、接枝改性;②微胶囊包覆——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③机械化学改性;④原位聚合改性——无皂乳液聚合包覆法、预处理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
药剂学思考题(二)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3-4题,10分) 2.填空题(20空,20分) 3.选择题(10题,10分) 4.分析综合题(10题,50分) 计算 3 处方分析 3 简答题 4 5.处方工艺设计题(1题,10分)
考试时间:
暂定:2005.6.3 14:00--16:00 地点:法附302
⑾栓剂产生全身作用最好的给药是大肠的 部位,而蛋白类药物最好的吸收部位则 是大肠的 部位。 ⑿将林可霉素制成氯林可霉素的目的 是 、 。 ⒀⒂⒃⒁
32.哪些药物难于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
33.包合技术是指一种什么制剂技术?包合 物某药以100mg剂量给病人快速静脉注射, 初始血药浓度为8.0μ g/ml,16h后的血 药浓度为0.8μ g/ml,求该药的半衰期及 表观分布容积。
21、简述单冲式压片机主要组成部分、安装顺序及 各个调节器的作用及运行方式。
组成部分:冲模、转动轮、片重调节器、模圈、上下冲、饲 料靴。 安装顺序:先装下冲(下冲与模圈相平)→模圈→上冲(调 节上下,控制压力)→调试下冲(过高-会撞击饲料靴;过 低-片子顶不出来)。 具有三个调节器: 片重调节器用以控制加料,即下冲杆降到最低,上冲离开模 孔,饲料靴在模孔内摆动,颗粒填充在模孔内; 压力调节器用以控制压片,即饲料靴从模孔上面移开,上冲 压入模孔,开始压片; 推片调节器用以控制推片,即上冲上升,下冲上升,顶出药 片。
28.制备“关节炎片”1000片,每片含穿山 龙0.31g,老鹳草0.73g。请设计其处方 和基本制备方法。 提示:穿山龙含大量淀粉和皂甙;老鹳 草纤维性强、含黄酮和鞣质、用量大。 29.试设计一条注射用水的制备流程 并说明 注射用水的贮存要求。
30.由下列处方组成的制剂有什么特点?处方中
各味各有何用途? 处方 每片用量 呋喃西林 50mg 淀粉 25mg 淀粉浆 适量 硬脂酸镁 0.83mg 滑石粉 35mg 砂糖 35mg 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3mg 乙醇、丙酮 各适量
粉体技术与粉磨设备复习思考题

《粉体技术与粉磨设备》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颚式破碎机类型主要有:、、简摆式动颚上各点运动轨迹为。
2.颚式破碎机调整装置的作用是。
3.锤式破碎机为了减少轴承磨损,减少振动减少功耗,转子加工制造时和转子维修时应作。
4.颚式破碎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破碎效率降低,生产能力下降,此时应或。
5.锤式破碎机转子由、、、组成。
6.球磨机按转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按卸料方式可分、两大类。
7.干法水泥磨水冷却可分为、。
8.圈流粉磨工艺是指经后。
9.胶带输送机张紧装置有、、。
三种张紧方式,输送距离长时采用为宜。
10.斗式提升机按卸料方式分为、、三大类。
加料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11、增湿塔的作用是。
12、球磨机有、、。
13、选粉机的类型很多,常用的选粉机械有、、选粉机和新型高效选粉机。
14、隔仓板的主要作用为、、。
15、“饱磨”的征兆是磨音、磨机电流、磨中排料少,磨中卸仓可能。
16、物料的粉碎方法有:、、、、。
17袋式除尘器按清灰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分为和两类。
18袋式除尘器流体阻力随孔隙的增加而19煤磨袋收尘过滤袋所谓“三防”为、、。
20、管磨的循环负荷率一般为。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磨机没有停稳时,第二次启动易造成齿圈断裂。
()2、磨机烘干仓内扬料板主要是减少磨筒体的磨损而设置。
()3、安装隔仓板时,其篦板上篦孔的大端应朝向出料端,小端朝向磨机的进料端。
()4、旋风式选粉机的循环风量主要决定于通风机。
()5、磨机产量较高,但产品细度较粗,有可能是由于磨内风速太快,研磨体冲击能力强,而研磨能力不足造成的。
()6、加强干法磨的磨内通风,可以降低磨内温度,带走水蒸气,提高混合材掺加量。
()7、开路磨的平均球径比闭路磨应大一些。
()8、硬度大而强度不大的物料较强度大而硬度不大的物料易于粉碎。
()9、当电收尘入口温度越低时其电收尘效果越好。
()9、磨内的通风量越大,磨机台时产量越高,所以磨内通风量越大越好。
药剂学第十三章作业

药剂学第十三章作业学生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粉体及粉体学:有效径休止角空隙率堆密度临界相对湿度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为()A. 休止角小于30℃,物料的流动性好B. 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C. 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D. 休止角大于30℃,物料的流动性好E. 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2. 粉体粒子大小是粉体的基本性质,粉体粒子愈小()A. 比表面积愈大B. 比表面积愈小C. 比表面积无关D. 表面能愈小E. 流动性不发生变化3. 以下关于粉体润湿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接触角表示粉体的润湿性B. 粉体的润湿性与颗粒剂的崩解无关C. 接触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D. 用休止角表示粉体的润湿性E. 休止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4. CRH用于评价粉体的()A. 风化性B. 流动性C. 黏着性D. 吸湿性E. 聚集性5. 在一个容器中装入一些药物粉末,有一个力通过活塞施加于这一堆粉末,假定这个力大到足够使粒子内空隙和粒子间空隙都消除,测定该粉体的体积,用此体积求算出来的密度为{ }A. 真密度B. 粒子密度C.表观密度D. 粒子平均密度E. 以上四个都不是(二)多选题1. 粉体学的研究对象是()A. 粒子集合体中的每一个粒子B. 粒子集合体中的某一个粒子C. 粒子的集合体D. 由粒子组成的整体E. 粒子集合中的某一部分粒子2. 粉末状制剂需要控制粒子的大小,是因为粒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 溶解性B. 吸附性C. 附着性D. 粉体的密度E.空隙率3.下列关于粒子径的测定方法,正确的是()A. 显微镜法测定的是粒子本身B. 显微镜法测定的是比表面积径C. 显微镜法测定的是粒子的投影D. 显微镜法测定的是几何学径E. 显微镜法测定的是平均径4. 以下影响物料流动性的因素()A. 物料的表面状况B. 物料的溶解性能C. 物料粒子的形状D. 物料的粒径E. 物料的化学结构5. 表示物料流动性的方法有()A. 皱度系数B.流出速度C. 休止角D. 接触角E. 内摩擦系数6. 在实验中预测混悬剂中的粒子的粒径,可以选用下列哪些方法( )A 光学显微镜法B 筛分法C 库尔特计数法D 溶剂法E 沉降法7. 粉体的性质包括( ).A 粒子大小与分布B 空隙率C 比表面积D 流动性E 吸湿性三、简答题1.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有那些?2. 润湿性对药物制剂的影响及其表示方法有哪些?。
思考(作业)题.docx

思考(作业)题绪论1.原料、材料、原材料的含义有何差别?2.验证型实验、测试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的特点是什么?3.你认为本书所列的实验项目中,哪些实验是验证型,哪些实验是测试型,有没有设计型?4.你认为本书所列的实验项目中,哪些实验是原料(燃料)性质的测试研究,哪些实验是材料形成规律的实验研究,哪些实验是材料性质的测定分析?5.你认为在做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有没有用,为什么?6.你是否喜欢到实验室做实验?为什么?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1.误差是可以转化的。
如果一把尺子的刻度有误差,再用这把尺子做标准尺子去鉴定一批其他尺了,则什么误差转化为什么误差?2.对一组测量数据进行结果计算后,得到的结果是:X=l. 384 土0. 006;对这个结果有两种错误的解释。
①这个结果表示:测量值1. 384与真值之差就等于0. 006;②这个结果表示:真值就落在1. 378〜1. 390这个范围之内。
为什么说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3.对一种碱灰的总碱量(Na?。
%)进行5次测定,结果如下:40.02, 40.13, 40.15, 40.16 ,40.20o用三倍法(3 6 )和格鲁布斯法进行判定,40.02这个数据是不是应舍去的可疑数据?4.某钢铁厂生产正常时,钢水平均含碳量为4. 55,某一工作日抽查了5炉钢水,测定含碳量分别为:4.28, 4.40, 4.42, 4.35, 4.37。
问这个工作I I生产的钢水含碳量是否正常(P=95%)5.用一种新方法测定标准试样的二氧化硅含量(%),得到8个数据:34.30, 34.32 , 34.26,34.35, 34.38 , 34.28, 34.29, 34.23。
标准值为34.33%,问这种新方法是否可靠(当P=95%,有没有系统误差)?6.某厂生产一种材料,在质量管理改革前抽检10个产品,测定其抗拉强度(MPa)为164.2, 185.5, 194.9, 198.6, 204.0, 213.3, 229.7, 236.2, 258.2, 291.5;质量管理改革后抽检12个产品,测定其抗拉强度为210.4, 222.2, 224.7, 228.6, 232.7, 236.7, 238.8, 251.2, 270.7, 275.1, 315.8, 317.2=问企业质量管理改革前后的产品质量是否相同?7.某实验员用新方法和标准方法对某试样的铁含量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如下(%): 标准方法:23.44, 23.41, 23.39, 23.35新方法:23.28, 23.36, 23.43, 23.38, 23.30问这两种方法间有无显著差异,即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8.某实验室有两台光谱仪A和B,用它们对某种金属含量不同的9件材料进行测定, 得到9对观测值如下:A 设备: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B 设备:0.10, 0.21, 0.52, 0.32, 0.78, 0.59, 0.68, 0.77, 0.89 (%)。
粉体武科大复习题(2011)

《粉体工程》复习思考题1、何谓粉体?粉体化的目的?2、表示单一颗粒的方法有哪些?都是如何定义的?3、平均粒径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4、根据具体的测试结果,粉体的粒度分布怎样用图示方法表示?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5、粉体的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其测量基准和测量范围是什么?6、用光学显微镜测定粒度时,统计粒径的方法有哪些?7、试用斯托克斯定律说明用沉降法测定颗粒粒径的原理。
8、形状系数和形状指数的意义是什么?9、用等大球体的规则充填和不规则充填,及不等大球的充填试验研究结果,说明如何才能获得最紧密充填?10、试说明影响粉体充填的各因素。
11、颗粒密度是如何定义的?何谓真密度,表观颗粒密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12、何谓粉体的附着和凝聚?13、何谓休止角?休止角的测定的哪些方法?14、何谓内摩擦角、壁摩擦角和滑动角?15、何谓粉碎?粉碎的各个阶段如何划分?16、粉碎比是如何定义的?何谓公称粉碎比?破碎机的破碎比与公称粉碎的关系如何?多级破碎时的总破碎比如何计算?17、通常可用哪些技术经济指标来评价和对比粉碎机械的优劣?18、如何作粉碎产品的粒度组成特性曲线?它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用处?19、罗辛--拉姆勒--本尼特表达式的形式,特征粒径X和均匀性系数n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20、试说明粉碎的模型和粉碎产品2成份性。
21、何谓易碎性?影响矿物材料易碎性的因素有哪些?相对易碎性系数是如何定义的?22、何谓易磨性?易磨性如何表达?在实验室中有哪些测定易磨性的方法?何谓相对易磨性系数?23、试述提出四种功耗假说的物理依据和导出的数学公式,四种假说各自的适用范围?24、粉碎方法有哪些?耐火厂常用的粉碎机械有哪些?它们各自用什么粉碎方法工作的?25、圆锥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分类方法,圆锥破碎机的特点?26、试根据短头圆锥破碎机和辊式破碎机的粉碎产品的粒度特性说明当粉碎系统采用短头圆锥作主机时,宜采用什么样的流程?27、筛分效率是如何定义的?如何测定计算?何谓总筛分效率和部分筛分效率?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28、试述一级粉碎筛分作业流程的基本类型,试比较耐火厂常用的两种粉碎筛分作业流程的优缺点?29、常用筛面有哪几种类型?30、耐火泥料的混合质量要求和加料顺序?31、混合过程的机理。
粉体工程试题与答案

粉体工程一、粉末的性能与表征1.粒径:粉末体中,颗粒的大小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表示,称为粒径。
2.粒径的表示方法:①几何学粒径②投影粒径③筛分粒径④球当粒径。
3.粉体粒径的分布常表示成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①粒径分布的表格、直方图、曲线可直观地反映粉体粒径的分布特征。
②数字函数表达式有: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Rosin—Rammler分布;RRB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工业上粉磨产品的粒径分布特征。
4.平均粒径:若将粒径不等的颗粒群想象成自由径为D的均一球形颗粒组成,那么其物理特性可表示为f(d)=f(D),D即表示平均粒径。
5.粉末的测量方法:显微镜法;激光衍射法;重力沉降光透法;筛分法。
平均粒径测量方法:比表面法。
6.粉末的性质:堆积性质;摩擦性质;压缩性质与成形性(压制性)。
安息角:又称休止角、堆积角,它是指粉体自然堆积时的自由表面在静止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所成的最大的角度。
(用来衡量与评价粉体的流动性)。
在0.2mm以下,粒径越小而休止角越大,这是由于微细粒子间粘附性增大导致流动性降低的缘故。
粉体颗粒形状愈不规则安息角愈大,颗粒球形愈大粉体流动性愈好其安息角就愈小。
二、粉体表面与界面化学1.粉末颗粒的分散:①在气相中,主要受范德华力、静电力、液桥力,分散方法,机械分散、干燥分散、颗粒表面改性分散、静电分散、复合分散;②在液相中,主要受范德华作用力、双电层静电作用力、空间位阻作用力、熔剂化作用力、疏液作用力,分散调控有,介质调控、分散剂调控、机械调控和超声调控。
2.颗粒表面改性:粉末颗粒表面改性:用物理,化学,机械方法对颗粒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的改变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晶体结构和官能团,表面能、界面润湿性,电性,表面吸附性和反应特性等,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3.改性方法:①表面化学改性:偶联剂表面改性、表面活性剂改性、高分子分散剂改性、接枝改性;②微胶囊包覆——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③机械化学改性;④原位聚合改性——无皂乳液聚合包覆法、预处理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
粉体工程试题

1粉体工程发展趋势粉体的微细化与功能化、深加工与装备、程控自动化、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
2粉体指由大量的固体颗粒及颗粒间的空隙所组构成的集合体3粉体技术制备加工和计量粉体的方法和设备所组成的各单元操作4利用粉体解决水泥的问题水泥生产减排依靠先进的粉体加工设备才能实现要求过程自动化都依赖技术发展,另外在陶瓷生产中粉料的细度越小可以增加产品的强度,对某些粉体进行表面改性方便粉体运用5粒径分布函数正态分布使用于气溶胶和沉淀法制备的粉体,对数正态分布适用粉碎法制备粉体气溶胶中的灰尘颗粒,罗拉分布适用于粉碎产物粉尘的颗粒,水泥煤灰6形状指数颗粒外形的几何量的各种无因次组合7形状系数在表征粉末体性质具体的物理现象和单元过程函数关系时把颗粒形状的因素概括为一个修正系数8休止角又称安息角粉体自然堆积时的自由表面与静止平衡状态下的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角9表现密度颗粒的质量除以不包括含闭孔的颗粒体体积10摩擦角极限应力下剪应力与垂直应力关系11 颗粒测量方法观察法(光学显微镜粒径分部的形状参数),筛分法(电磁振动筛分粒径分布直方图),沉降法(光透过式沉降仪粒径分布),场扫描(激光衍射粒径仪),流体扫描(库尔特计数仪粒径分布个数计算),表面法(气体透过仪比表面积平均粒径)12 粉末颗粒表面改性方法物理表面改性超声、辐射处理,电化学改性,等离子表面改性,化学法固、液相包覆处理、化学气相沉积包覆,表面化学改性13 表面改性指用一定方法对颗粒表面进行处理修饰加工有目的的改变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满足粉体加工过程需要14 为什么表面改性可实现对颗粒亲水性、亲油性修饰,改变磁性电磁性改变光学性质增加耐久性能显著改善提高应用性能15粉碎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其内聚力使之破碎的过程。
16粉碎比物料粉碎前的平均粒径与粉碎后的平均粒径之比称为平均粉碎比。
17 多级粉碎几台粉碎机串联的粉碎18粉碎模型体积粉碎(冲击或挤压);表面粉碎(研磨);均一粉碎模型19粉碎方式(a)挤压粉碎(b)冲击粉碎(c)摩擦-剪切粉碎(d)劈裂-裁断粉碎20 开流流程不带检查筛分或选粉设备的流程圈流凡带21 理论强度不含任何缺陷完全均匀物料的强度实际强度实际物料的强度实际低于理论实际质点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存在某些相对薄弱的部位受力未到理论强度前已达到或超过极限强度发生破坏,与测量条件有关式样尺寸等22 粉碎机械力化学研究粉碎过程中伴随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学科,应用粉体材料的机械力化学改性制备无机颜料制备纳米金属非晶态金属及合金制备新型材料应用到水泥混泥土生产中23粉碎助剂的作用机理助磨剂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改变颗粒结构性质降低强度硬度减小了颗粒的表面力吸附于新形成的裂纹阻止裂纹愈合有助裂纹扩大。
粉体工程学试卷以及答案(1)

粉体工程学试卷以及答案(1)一、名词解释(2分/小题,共18分)1. 粉体:粉体是由大量的不同尺寸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群。
2. 三轴平均径:以颗粒的长度、宽度、高度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平均径。
(算法有三种:算术平均径、几何平均径和调和平均径)3. 球体积当量径:与颗粒体积相同的球的直径为球体积当量径。
4. 液体桥:粉体颗粒间隙之间存在的液体,称为液体桥。
(常见的是水。
)5.毛细管力:是指液体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将引起对两颗粒间的牵引力。
6.粉尘爆炸:可燃性物质细粉在空气中扩散形成尘云,起火后迅速燃烧的现象称为粉尘爆炸。
7.安息角:安息角是粉体粒度较粗的状态下由自重运动所形成的角。
8.偏析:粉体流动时,由于粒径、密度、形状等差异,组成呈现出不均质的现象。
9. 筛分法:筛分法是使物料通过一组有序的不同筛孔尺寸的(标准)筛子来测试粒度并进行大小分级的方法。
(求得相应的质量百分比。
)二、填空(1分/空,共60分)1.粉体中颗粒常见的附着力有范德华引力(分子间引力)、库仑力(电荷异性引力)、毛细管力、磁性力、机械咬合力等。
2. 昆虫能在水面上爬行,荷叶上的水滴呈圆球状,这是张力在起作用。
3. 影响一种材料强度大小的因素有_成分、时间(效应)、温度、水分等。
4. 分级(分离)的原理或方式有惯性式、重力式、离心式、湿法(水)、电式_等。
(*回答“磁”、“物理分离”、“超声波”或“迅速分级原理”、“减压分级原理”……;也给分)5. 根据颗粒间液体量的多少,有四种类型的液相静态:摆动状态、链索状态_、毛细管状态_ 、_浸渍状态_ 。
6.工业用筛按运动形式大致可分为振动筛_ 、摆动筛两类。
7. 防护粉尘爆炸的方法有_封闭_ 、泄爆、隔爆等。
8.粉尘爆炸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尘云、空气_、火源。
9.粉体在重力作用下自料仓流出的形式有质量流_ 和漏斗流_ 两种。
10.影响颗粒填充的因素有壁效应_、局部填充、形状、粒度大小等。
粉体工程与设备期末复习题

粉体⼯程与设备期末复习题粉体⼯程与设备思考题第⼀章概述1、什么是粉体?粉体是由⽆数相对较⼩的颗粒状物质构成的⼀个集合体。
2、粉体颗粒的种类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分为原级颗粒、聚集体颗粒、凝聚体颗粒、絮凝体颗粒原级颗粒:第⼀次以固体存在的颗粒,⼜称⼀次颗粒或基本颗粒。
从宏观⾓度看,它是构成粉体的最⼩单元。
粉体物料的许多性能与原级颗粒的分散状态有关,它的单独存在的颗粒⼤⼩和形状有关。
能够真正的反应出粉体物料的固有特性。
聚集体颗粒:由许多原级颗粒靠着某种化学⼒以及其表⾯相连⽽堆积起来的。
⼜称为⼆级颗粒。
聚集体颗粒的表⾯积⼩于构成它的原级颗粒的表⾯积的总和。
主要再粉体物料的加⼯和制造中形成。
凝聚体颗粒:在聚集体颗粒之后形成,⼜称为三次颗粒。
它是原级颗粒或聚集体颗粒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各颗粒之间以棱和⾓结合,所以其表⾯与各个组成颗粒的表⾯⼤体相等。
⽐聚集体颗粒⼤得多。
也是在物料的加⼯和制造处理过程中产⽣的。
原级颗粒或聚集体的粒径越⼩,单位表⾯的表⾯⼒越⼤,越易于凝聚。
絮凝体颗粒:在固液分散体系中,由于颗粒间的各种物理⼒,迫使颗粒松散地结合在⼀起,所形成的的粒⼦群。
很容易被微弱的剪切⼒所解絮。
在表⾯活性剂作⽤下⾃⾏分解。
颗粒结合的⽐较:絮凝体<凝聚体<聚集体<原级颗粒3、颗粒的团聚根据其作⽤机理可分为⼏种状态?分为三种状态:凝聚体(以⾯相接的原级粒⼦)、聚集体(以点、⾓相接的原级粒⼦团或⼩颗粒在⼤颗粒上的附着)、絮凝体4、在空⽓中颗粒团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作⽤⼒起主要作⽤?主要原因为颗粒间作⽤⼒和空⽓的湿度。
范德华⼒、静电⼒、液桥⼒。
在空⽓中颗粒团聚主要是液桥⼒造成的。
⽽在⾮常⼲燥的条件下则是由范德华⼒引起的。
空⽓相对湿度超过65%,主要以液桥⼒为主。
第⼆章粉体粒度分析及测量1、单颗粒的粒径度量主要有哪⼏种?各⾃的物理意义什么?三轴径:颗粒的外接长⽅体的长l、宽b、⾼h的某种意义的平均值当量径:颗粒与球或投影圆有某种等量关系的球或投影圆的直径定向径:在显微镜下按⼀定⽅向测得的颗粒投影轮廓的长度称为定向径。
粉体技术思考及作业题

一超细粉碎工程基础部分(一)思考与复习题1 什么是粉体、超细粉体与超细粉体技术?2 超细粉体有什么主要性能?3 理解并简述超细粉体在现代产业中的应用。
4 断裂开始和裂纹扩展受哪两个条件的控制?5 粉碎设备的主要施力方式有哪几种?6 如何根据被粉碎物料性质选择合适的施力方式?7 粉碎物料时外力所做的功主要消耗在哪几个方面?8 物料的强度与粉碎能耗、物料硬度以及可磨性之间的关系。
9 粉碎过程的机械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 按照助磨剂添加时的物质状态分为几种?11 选择助磨剂的原则是什么?12 影响助磨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3 什么是堆积密度、松动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14 什么是粉体堆积的空隙率?影响粉体堆积密度和堆积空隙率的因素有哪些?15 粉体的安息角、内摩擦系数和内摩擦角、粉体流动和临界流动的充要条件是什么?(二)其它需要记住和掌握的内容1 十种典型矿物的莫氏硬度2 表1-6中不同强度和硬度岩石或矿物名称3 表1-7中不同性质物料施力种类的选择4 重力和离心力分级原理及公式5 牛顿分级效率与细粉提取率计算公式6 常用的几种平均粒径计算公式7 颗粒群平均粒度和其它表征计算公式8 粒度度分布直方(矩形)图绘制方法9 粒度连续频率分布和累积特性曲线绘制方法10 在粒度分布图上求峰值粒径和中位径(三)作业题1 某分级机小时处理量Q=4t,分级粒度为10µm,原料中-10µm含量q=60%。
分级后得细产品产量F=2.38t,其中-10µm含量f=95% ;求:1)该分级机牛顿分级效率2)该分级机细产品提取率2 某粒群粒度分布测试数据表中已知测试数据,完成如下内容:1)完成数据表中计算内容2)分别画出该粒群粒度分布矩形图、微分分布曲线图、正负累积分布曲线图,在粒度分布图上标出峰值粒径和中值粒径3)设颗粒是边长为d的立方体,试求颗粒群体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总质量、比表面积和平均比表面积(ρ=2700kg/m3)4)分别求出以颗粒长度基准和质量基准的颗粒体平均粒径。
粉体技术答案A

《粉体技术》期末考试标准答案(A)一、名词解释(20分)1、粒径颗粒的粒径是指其在空间范围内所占据的线形尺寸,粒度和粒径是颗粒几何性质的一维表示,是最基本的几何特征。
2、Martin径又称为定向径,沿一定方向测得颗粒投影的两平行线的距离。
3、筛析又称为休止角,静止状态的粉体堆积体自由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休止角。
4、造粒按照生产工艺要求,把粉碎产品按某种粒度大小或不同种类的颗粒进行分选的操作。
5、过滤过滤是使悬浮液通过能截留固体颗粒并具有渗透性的多孔介质(过滤介质)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二、简答题(20分)1、构造平均粒径函数并计算总长平均粒径(4分)设颗粒群由一系列粒径的颗粒组成的集合体,其物理特性f(d)可用各粒径函数的加成表示:f(d)=∑f(dn),式中f(d)称为定义函数,若假定颗粒群由等径球组成,直径为D,且f(d) =f(D),则D表示系统的平均粒径。
2、制粉法有哪几种方法,其类型分别是什么?(4分)雾化法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制粉方法,是通过高压雾化介质,如气体或水强烈冲击液流,或通过离心力使之破碎、冷却凝固来实现的。
大的液珠当受到外力冲击的瞬间,破碎成数个小液滴,假设在破碎瞬间液体温度不变,则液体的能量变化可近似为液体的表面能增加。
液体颗粒破碎的同时,还可能发生颗粒间相互接触,再次成为一个较大的液体颗粒,并且液体颗粒形状向球形转化,这个过程中,体系的总表面能降低,属于自发过程。
液体颗粒冷却形成小的固体颗粒。
物理蒸发冷凝制粉是一种制备超微金属粉末的重要方法,采用不同的能量输入方式,使金属气化,然后再在冷凝壁上沉积从而获得金属粉末。
由于粉末的粒度很小,比表面积很大,因而化学活性很强。
为防止金属粉末氧化,在冷凝室内一般都要通入惰性气体。
这样在金属蒸气脱离熔体的很短时间内,会被周围气体迅速冷却,金属原子很快聚集成超微颗粒。
3、描述部分分级效率曲线(4分)设粒度d和d+Δd区间原料的重量为W1,同区间的筛上物的重量为W2,则W2/W1称为部分分级效率,由不同粒度的部分分级效率构成的曲线称为部分分级效率曲线。
粉体技术复习题(2)

粉体技术复习题(2)粉体技术与粉磨设备复习题1. 请推导出直径d与高度h相等的圆锥体的球形度φC。
2. 试用定义式推导h=0.5d的圆柱体的表面积形状系数φS,体积形状系数φv,和比表面积形状系数φSV各是多少?3. 简述粒度测定方法选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粒度测定方法的选定主要依据以下一些方面:1.颗粒物质的粒度范围;2.方法本身的精度;3.用于常规检验还是进行课题研究。
用于常规检验应要求方法快速、可靠、设备经济、操作方便和对生产过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取样问题。
如样品数量、取样方法、样品分散的难易程度,样品是否有代表性等;5.要求测量粒度分布还是仅仅测量平均粒度;6.颗粒物质本身的性质以及颗粒物质的应用场合。
1.粉磨产品的颗粒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可用RRB公式表示R其中De为( B )A. 均匀性系数B. 特征粒径C. 平均粒径D. 中位径?100exp[?(DpDe)n],2.根据流动-不流动判据,W.Jenlike粉体流动函数FF??0/fc处于什么范围时粉体可自由流动( D )A. FF<2B. 2?FF<4C. 4?FF<10D. FF≥10 3.下列破碎机械中可用于水泥原料细碎的破碎机是( C )A. 颚式破碎机B. 旋回破碎机C.锤式破碎机D. 反击式破碎机 4.锤式破碎机有何优缺点?适用于哪些场合?答:优点:生产能力强,破碎比大,电耗低,机械结构简单,紧凑轻便,投资费用少,管理方便;缺点:粉碎坚硬物料时锤子和箅条磨损较大,金属消耗较大,检修时间较长,需均匀喂料,粉碎黏湿物料时生产能力降低明显,甚至因堵塞而停机;应用:快速锤式破碎机兼有中、细碎作用,慢速锤式破碎机用于粗碎,在水泥行业,锤式破碎机被广泛应用于破碎石灰石、泥灰岩、煤和石膏等物料。
5.球磨机的主要有部件哪些?各部件起什么作用?答:主要有6个部件,如下所述:1.筒体。
作用:被粉磨物料是在筒体内受到研磨体的冲击和粉磨作用而成为细粉末;2.衬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超细粉碎工程基础部分
(一)思考与复习题
1 什么是粉体、超细粉体与超细粉体技术?
2 超细粉体有什么主要性能?
3 理解并简述超细粉体在现代产业中的应用。
4 断裂开始和裂纹扩展受哪两个条件的控制?
5 粉碎设备的主要施力方式有哪几种?
6 如何根据被粉碎物料性质选择合适的施力方式?
7 粉碎物料时外力所做的功主要消耗在哪几个方面?
8 物料的强度与粉碎能耗、物料硬度以及可磨性之间的关系。
9 粉碎过程的机械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0 按照助磨剂添加时的物质状态分为几种?
11 选择助磨剂的原则是什么?
12 影响助磨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3 什么是堆积密度、松动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
14 什么是粉体堆积的空隙率?影响粉体堆积密度和堆积空隙率的因素有哪些?
15 粉体的安息角、内摩擦系数和内摩擦角、粉体流动和临界流动的充要条件是什么?(二)其它需要记住和掌握的内容
1 十种典型矿物的莫氏硬度
2 表1-6中不同强度和硬度岩石或矿物名称
3 表1-7中不同性质物料施力种类的选择
4 重力和离心力分级原理及公式
5 牛顿分级效率与细粉提取率计算公式
6 常用的几种平均粒径计算公式
7 颗粒群平均粒度和其它表征计算公式
8 粒度度分布直方(矩形)图绘制方法
9 粒度连续频率分布和累积特性曲线绘制方法
10 在粒度分布图上求峰值粒径和中位径
(三)作业题
1 某分级机小时处理量Q=4t,分级粒度为10µm,原料中-10µm含量q=60%。
分级后得细产品产量F=2.38t,其中-10µm含量f=95% ;
求:1)该分级机牛顿分级效率
2)该分级机细产品提取率
2 某粒群粒度分布测试数据表中已知测试数据,完成如下内容:
1)完成数据表中计算内容
2)分别画出该粒群粒度分布矩形图、微分分布曲线图、正负累积分布曲线图,在粒度分布图上标出峰值粒径和中值粒径
3)设颗粒是边长为d的立方体,试求颗粒群体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总质量、比表面积和平均比表面积(ρ=2700kg/m3)
4)分别求出以颗粒长度基准和质量基准的颗粒体平均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