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岗定编的误区和方法论
定岗定编已被颠覆:先定员、再定岗、最后定编
HR 对定岗定编早已经熟练掌握,但工作方法一直都没能取得创新突破,不温不火。
从 OD 的兴起和被热捧不难看出,定岗定编已成为许多企业家和 HR 急需考虑和着手突破的重要话题。
其实,定岗定编方法很多,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种(如下图)。
但如今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变了。
外部环境使得不确定性已成为常态,定岗定编的假设前提、使用场景和操作逻辑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其操作方法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些甚至是颠覆,然而,很多的管理者却不自知。
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操作套路来开展定岗定编,很可能无法实现组织变革的目标。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以下 4 个不确定时代的特征,将显著影响定岗定编的操作逻辑: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定岗定编必须“先人后事化”工业时代的定岗定编理论非常强调先定岗、再定编、然后定员的逻辑顺序,俗称“三定”,一旦违反上述先后顺序就会被认定为是比较明显的设计失误。
应该说传统的定岗定编思维是比较典型的“先事后人”——先定事或方向,再选择人的操作理念。
不过,21世纪初,美国当代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历时5年时间通过对1400多家财富500强公司的研究表明,卓越的公司一直践行的是“先人后事”——先选择合适的人,然后再决定做什么事的逻辑,他发现这才是卓越公司成功的关键。
吉姆·柯林斯通过三个浅显的道理证明,处在这样一个未来易变、复杂、模糊的不确定时代,先人后事的策略显得更有意义:一、如果你是从“选人”而不是“做事”开始,就更容易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
正所谓:世事无常,只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二、如果你有合适的人,那么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就不再是问题。
合适的人不需要严加管理或激励,他们会自我驱动取得成功;三、如果选择的是不合适的人,不论你的方向多么正确,仍然无法到达你的目的地。
光有远见卓识,但没有合适的人来承接,那也无济于事。
先人后事的操作逻辑已在国内众多优秀企业中实践,并在其抢人大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国有企业的定岗定编方案及对策
03
国有企业定岗定编的方案设计
岗位分类与职责划分
岗位分类
根据国有企业业务特点和组织结 构,将岗位分为管理、技术、生 产、销售等不同类型,明确各类 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职责划分
针对每个岗位,明确其具体职责 和工作内容,确保岗位之间的职 责不重叠、不遗漏,提高工作效 率。
人员编制确定
编制标准
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规模,制定人员编制标准,确保企业人员数量 与业务发展相适应。
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定岗定编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 理的基础,有助于企业建立健 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企 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 责任感
通过定岗定编,员工可以明确 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职业发展方 向,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 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02
国有企业定岗定编的现状和问 题
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
扁平化管理
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 链条,提高组织效率和响 应速度。
优化业务流程
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手 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 工作效率。
加强跨部门协作
打破部门壁垒,加强跨部 门沟通与协作,形成协同 工作的良好氛围。
05
国有企业定岗定编的案例分析
某国有企业定岗定编的实践
岗位分类与职责明确
该企业根据业务需求和组织结构,将岗位分为管理、技术、生产 等不同类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编制控制与人员配备
该企业根据业务发展目标和实际需要,制定各岗位的人员编制,确 保人员配备合理、高效。
岗位晋升与激励机制
该企业建立完善的岗位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通过自身努 力获得职业发展。
某国有企业定岗定编的成效与经验
怎样做好企业的定岗定编工作?
很多人力资源经理都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在喊人员不足,但从公司高层到人力资源部门却又很难拿出一个具绝对说服力的方案,于是最后演变为一轮又一轮的讨价还价,部门人员规模不断膨胀,结果仍然是喊声不断——这就是目前很多企业在定岗定编问题上面临的现状。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定岗定编的问题呢?咱们仔细探讨探讨……-------------------------------------------------------定岗定编是一项最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组织结构确定之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各部门内岗位设置以及岗位人员数量的问题,只有在岗位设置确定后工作分析才可能进行。
为何这样一项基础性工作却遭遇如此困境呢,如何正确理解定岗定编的含义,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考虑哪些因素,定岗定编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有哪些呢?一、定岗定编的含义1、定岗定编的基本含义定岗定编是指在企业组织结构确定的条件下,采用科学方法确定企业岗位设置和各岗位人员数量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三定”的统称,但三定的具体内容却随情况不同而有变化。
比如,在199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中“三定”是指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而在企业中“三定”内容一般包括定岗、定编、定员;此外,还存在双定管理的称谓,是指劳动定额管理和定编管理。
这里将这些相关概念摆出来的目的是,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定岗、定编的具体指向。
2、定岗定编的本质组织结构确定之后,如何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和部门职责的有效达成称谓首要问题,专业化分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法。
因此,从分工角度看,定岗就是将部门职责和流程中相同或类似的一系列任务固定的由一个或一组人完成。
定岗的本质是分工,而定编则在分工的基础上追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因而,岗位就是一系列相关联的工作任务的集合。
亚当•斯密在其不朽著作《国富论》中所描述的制作别针问题生动的表明了分工与定岗之间的关系:如果每个工人都完成从抽丝、拉直、切断、削尖的制作别针的全过程,则每人每天最多制作20根针;而如果将全过程分成若干工序,每个工人完成一个工序,则每人每天的产量提高的4800根。
定岗定编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各类人员比例 关系要协调
坚持以专家为主, 走专业化
道路的原则
•正确处理企业业务人员与职能支持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 •正确处理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 •正确处理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比例关系。
•定编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工作,它涉及到业务技术和经营管 理的方方面面。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应具备比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 富的业务经验。
– 需要耗费组织者较长的时间。
不足
工作分析访谈提纲示意
示意
定岗定编访谈提纲
说明: 1、本提纲用于收集岗位的工作信息,其基准为组织变革之后的组织结构及岗位; 2、本提纲为方向性提纲,仅供参考,在访谈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发问内容; 3、访谈员根据访谈收集的信息,填写岗位工作分析表,请尽可能详细。
一、部门信息: 1、请问本部门职责主要是什么? 2、组织变革前后部门职责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在哪儿? 3、职责变化是否引起岗位数量和编制的变化?或岗位职责的变化?
岗位调整标准
岗位调整 保留
岗位目标与 部门职责
匹配
取消
不匹配
合并
匹配
拆分
匹配
岗位设置 依据 充分
不充分
充分
充分
岗位工作 结构
合理
不合理
岗位工作 强度分布
均匀
示意
岗位工 作量
80%- 120%
80%以下
合理 合理
均匀 不均匀
80%以下
大于 120%
进行岗位分析需要广泛收集岗位工作信息,岗位工作信息收 集的主要方法包括面谈法、观察法和书面调查法
有的企业还把与定岗有关的人员素质的问题单独提出来,称之为“定员”。“定员”与“定 岗定编”一起被称之为“三定”。我们这里只涉及定岗定编。
定岗定编方法论
定岗定编方法论定岗定编方法论当今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非常关注定岗定编。
但是很多企业的定岗定编工作还处于一个粗放的管理状况,缺乏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并且在认识上存在很多的误区。
同时,在定岗定编的过程中,对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有充分认识,没有真正跃升到提高人工效能和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进行人工成本、人才价值控制的更高层面,以实现企业总体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合理、人工成本影低、人工效率与效益最大的目标。
)L#c+[8f*v:?定岗定编是一个上至企业发展战略、下至每个员工每天具体工作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很多企业在管理发展与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弊诟最多的地方。
岗位与编制设置不合理,不仅影响企业管理的人工效能,也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与激情。
岗位设置的分析流程与方法,简要地说,是从定性判定,包括部门职能分解、明确岗位设置的依据与目的、岗位与部门职能、流程的匹配,到相对量化的判定,包括岗位职责的工作结构、工作量、工作强度分析,再到岗位设置的原则性要求以及风险控制、人员激励等特殊性要求,最后到考虑岗位与人员的匹配等过程。
1、岗位定性分析:(1)、基于流程与部门职能的岗位分工分析(2)、岗位设置使命与职责现状分析(3)、岗位设置原则与特性分析2、岗位定量分析:(4)、岗位工作结构与工作量分析3、岗位任职资格与任职者分析(5)、根据实际人员情况调整岗位分工与设置3k,@2K$t!j&U4h-L企业定岗定编存在的误区+K$C#@#a.w3R4I对于不同企业的岗位管理,在上述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程度都各不相同,如岗位职责不清晰,岗位工作量不合理等。
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岗位优化时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同时,企业在岗位管理过程中,本身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这也直接影响了岗位设置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岗位职责与工作量不匹配,影响实际人工效能%C)~8C;d2a4H5i5?岗位职责设计时,没有充分评估岗位工作量,导致实际工作量偏大或不饱满;反过来,在确定岗位编制的时候,也没有对岗位各项职责的完成方式、时间与工作内容进行分析,也会导致实际工作量偏大或不饱满,尤其是企业片面压缩编制,虽然编制减少了,但减编不合理,导致一些职责不能被充分履行,影响了实际的工作效果。
定岗定编思路浅议
定岗定编思路浅议定岗定编,作为企业岗位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一项相对具有一定难点的工作,其难点主要体现在对部门实际工作情况与需求的详细了解与理解上,需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分析与研究。
定岗指的是明确企业所需要的职位,是结合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和岗位流程的需要确定的岗位数量和职责;定编指的是明确企业需要多少适合企业发展的个人,是企业根据工作量和发展需要设定的在岗人员的数量;而企业的定岗定编设计就是结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进行岗位设计和人员编制设计的合称。
定岗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企业运作效率最大化,定编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人工成本最低化。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定岗定编呢?一、定岗定编的流程在定岗定编之前,还需要做一项工作,即定责,定责包括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两项内容,这是定岗定编的前提基础,只有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才可以有据可依地确定岗位数量和人员数量。
定岗的过程主要需要三个步骤的分析:即岗位使命与职责分工分析(岗位定性分析)、岗位工作结构与工作量分析(岗位定量分析)、岗位任职资格与任职者分析(岗位人员分析)。
岗位定性分析,包括部门职能的岗位分工分析、岗位设置使命与职责现状分析和岗位设置原则与特性分析。
对于部门职能的岗位分工分析,主要是对组织机构、岗位、编制设置现状的全面了解、对部门职能的梳理与改进以及对部门职能的岗位分解;对于岗位设置使命与职责现状分析,主要是考虑岗位设置的依据与目的,有助于确定岗位的职责与分工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要求;对于岗位设置原则与特性分析,主要是确定岗位与部门职能是否匹配。
岗位定量分析,其步骤包括:(1)将岗位工作划分类别,即日常性的部门职能工作和阶段性的部门内部工作,或部门工作、公司项目;(2)对日常性的工作按照工作对象、内容、发生频次、单位工作时间、全年工作量、工作饱满度等进行分析;(3)对阶段性工作按照工作内容、工作或项目周期、工作量发生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4)确定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如岗位工作结构比、岗位工作分布强度、岗位工作量饱满度等。
定岗定编的操作方法及利弊分析
23
岗位分类
在实际企业中,工作岗位的数量可能非常多,而且具体的岗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也特别大,不断有新的岗位产生,现有的岗位也不断会消失,因此在定编时可能无法也 没有必要对所有具体岗位上的人员配备都进行确定。而只需要对一些关键的岗位或者对 某几类岗位的人员配备进行确定。因此,就需要首先对岗位进行分类。
人员编制最后确定
在各种方法中,按效率定编定员是基本的办法。在实践工作中,通常是将 各种办法结合起来,参照行业最佳案例来制定本企业的岗位人数。 由于各企业的情况差别和情况的不断变化,很难会有一个所谓“绝对正确、 完全适用和一成不变”的编制,它主要还是服从于企业的总体目标要求, 在不断的变化中调整,是个动态的过程。 定岗定编的硬约束是成本投入。企业的投入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在 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岗位和人数的有限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管理要 做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本投入获得最佳的岗位和人数 的组合。
提供广泛的组织和岗位的设计;
能提交一个与公司长远战略一致 的解决方案。
需要客户的大力支持。
要求: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业务环境和发展战略,否则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和职责分工。
关键使命法
优点 注意力集中于关键岗位,可以用 较少的投资得到较高的回报; 缺点 它不是一个综合的方法,(注意: 它不求面面俱到),有可能对岗位 与岗位之间的衔接处理相对较差;
企业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 正确处理企业直接与非直接经营人员的比例关系; - 正确处理直接与非直接经营人员内部各种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 - 合理安排管理人员与全部员工的比例关系。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与企业 的业务类型、专业化程度、自动化程度、员工素质、企业文化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 关。 进行定编工作时,以专家为主,走专业化道路的原则 - 定编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工作,它涉及到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方 方面面。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应具备比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业务经验。
定岗定编方法
定岗定编方法"定岗定编"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确定员工的岗位和编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的目的是通过明确员工的职责和编制,实现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以下是实施"定岗定编"方法的一般步骤:1. 组织分析:首先进行组织的分析,明确组织的职能、任务和工作流程。
通过梳理组织结构,确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关系。
2. 岗位分析:对每个岗位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该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内容、技能和资质等。
可以借助岗位描述和职位说明书等工具,确保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明确清晰。
3. 编制分析: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岗位分析结果,进行编制分析。
编制是指为一个特定岗位设置的人数和职级等。
通过分析工作量、工作性质和工作流程等因素,确定每个岗位的编制情况。
4. 编制调整:根据编制分析的结果,对编制进行调整。
可能需要增加或减少编制数量,以适应组织的需求和资源的分配。
5. 岗位匹配:将员工的能力、技能和经验与各个岗位的要求进行匹配。
确保员工能够胜任自己所属的岗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的调整和安排。
6. 岗位定级:对各个岗位进行定级,确定不同岗位的职级和职位等级。
岗位定级可以根据工作的复杂性、责任的重要性、技能的要求等因素进行判断。
7. 岗位评估:定期对岗位进行评估,确保岗位职责和要求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如果发现岗位需要调整或优化,可以进行相应的变更。
"定岗定编"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实现工作职责的明确,员工能力的最大化利用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合理的岗位分配和编制调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
定岗定编制度改
定岗定编制度改定岗定编制度改革一、背景介绍定岗定编制度是指在事业编制改革过程中,通过将编制与岗位相挂钩,将人员安置在特定的岗位上,并确保其在该岗位上工作,以实现编制和岗位的“双定”。
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定岗定编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编制锁定、工作难度评估不科学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定岗定编制度改革逐渐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从定岗定编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定岗定编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 适应改革发展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面临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
定岗定编制度作为一种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
2. 解决编制过剩和紧缺问题传统的定岗定编制度容易造成编制过剩和编制紧缺两个问题。
一方面,由于编制与岗位挂钩,某些编制常年无法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某些紧缺岗位无法招聘到足够的人员,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
改革定岗定编制度可以减少编制过剩的同时,提高紧缺岗位的人员配置。
三、定岗定编制度改革的方向1. 解锁编制定岗定编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方向是解锁编制。
即将编制与岗位解绑,允许岗位内外的人员互通有无,同时增加编制的灵活性。
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合理地安置人员,提高编制的利用率。
2. 弱化编制约束,强化绩效导向在定岗定编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逐步弱化编制对人员岗位安置的约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绩效导向上。
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定岗定编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1. 完善岗位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评估机制,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绩效指标,并根据不同岗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确定合适的编制数量。
2. 建立多元化的人事管理机制在定岗定编制度改革中,应建立多元化的人事管理机制。
例如,增加人员流动机制,鼓励人员跨岗位、跨部门发展,提高人员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如何开展企业定岗定编工作之——常见认识误区
如何开展企业定岗定编工作之——常见认识误区华恒智信分析员张凌宇定岗定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体系设计等都需要结合定岗定编的最终结果应用。
但在企业中,越是基础的工作越容易被忽视,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简化了很多必要的工作环节,到最后走入误区之中。
结合华恒智信咨询团队多年来主持各大企业开展的定岗定编项目,将企业定岗定编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误区进行总结,希望对企业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常见误区一:定岗定编就是企业进行裁员的信号在全球经济动荡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减少用人成本,或者减少某些部门的业务,都会以定岗定编的名义进行裁员,造成了员工认为定岗定编工作就是企业进行裁员的信号。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科学的定岗定编工作绝不是为企业裁员找到合理的借口,而是针对实际情况,结合企业业务发展需求,对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进行梳理优化,以达到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完善,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过程。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定岗定编最好的结果既有现有编制臃肿的部门缩编,也有对缺编部门的扩编,但是整个过程则需要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有效的信息了解收集,最后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常见误区二:各部门人员数量都是领导决定的,人力资源部门没有话语权由于企业常年缺少对科学定岗定编工作的重视,就会使定岗定编工作成为各部门与人力资源部甚至企业高层之间的博弈过程,最后轮为领导“拍脑袋“决定部门编制的结果。
这样的过程显然不是定岗定编工作想要看到的结果。
如果企业长期通过博弈或者领导简单决定的方式进行定岗定编工作,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各部门虚报部门需求人数,领导得不到真实的基层信息,影响领导判断。
而定岗定编工作也会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结果。
科学的定岗定编工作是建立在员工工作分析、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梳理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员工能力等因素,最后制定出岗位人员编制的数量,并且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
定岗定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做好定岗定编工作
定岗定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定岗定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定岗定编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2、定岗定编的具体依据工作流程3、定岗定编应该从业务员开始4、常见的岗位设置形式定岗定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一起来看看吧定岗定编一般指设计组织内承担具体工作的岗位,而定岗定编是确定岗位和确定岗位的数量。
在企业岗位管理中,定岗定编是一项基础工作。
其涉及到企业业务目标的实现、人员能力和数量的匹配,从而影响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
定岗定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定岗定编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这种情况在许多企业中并不十分明确,仅凭感觉或印象要求某个或某些部门裁减职位或人员,常常遇到巨大的阻力。
事实上,定岗定编的基本依据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或业务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要实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构成了企业形成一切工作的中心,包括定岗定编。
战略目标不明确,或根本没有,企业内的一切工作都失去了方向和基础,包括定岗定编。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浅显,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企业业务目标不明确,或者明确而不科学,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定岗定编。
虽然如此,但缺乏说服力。
定岗定编的目的在于实现“人、岗、事”的合理匹配,以达到“人尽其才,才能用”的目标。
在此,首先要弄清企业要做什么“事”。
确定工作目标后,才需要相应的岗和人来做。
当然,企业的战略目标,即“事”的确定,不是简单的问题,就必然涉及到企业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技术变革、顾客需求等。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2、定岗定编的具体依据工作流程在确定了战略目标之后,并不意味着定岗定编能够实现自动化。
在具体的定岗定编设计中,还要理顺工作流程。
前文提到“人、岗、事”的匹配问题,其中“事”是基础。
但是做同样的事情,采用的过程可能会有很多。
各种工作流程必然带来不同的岗位设置。
最优流程能给出最有效的岗位设置,而陈旧的流程容易导致岗位工作效率低下。
岗位定编的方法
定编工作是在定岗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谓定编,就是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 , 对确定的岗位进行各类人员的数量及素质配备。
由于各类岗位都有自己的组织性质和工作特点,再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经营模式,其岗位的定编方法也不是都完全一样的。
是指根据生产任务和员工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等因素来计算岗位人数的方法。
实际上就是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员工数量的方法。
因此,凡是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特别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岗位,都适合用这种方法。
1) 定编人数 = 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 (员工劳动定额*出勤率)2) 定编人数 = 生产任务*时间定额/(工作时间*出勤率)业务数据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人力成本等等;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岗位人数。
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将员工数与业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分析方程;根据企业短期、中期、长期业务发展目标数据,确定人员编制。
是指按照企业职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确定岗位人数的方法。
在本行业中,由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要求,某一类人员与另一类人员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并且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
该方法比较适合各种辅助和支持性岗位定员,如人力资源管理类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的比例在服务业一般为 1:100。
计算公式:某类人员总数服务对象人员总数定员比例这种方法一般是先确定组织机构和各职能科室,明确各项业务分工及职责范围以后,根据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结合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确定岗位人数的方法。
管理人员的定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个人的因素:本人的能力,下属的能力,受教育程度等;-工作因素: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相似程度,工作的复杂程度,下属工作之间的关连程度;-环境因素:技术,地点,组织结构等等。
预算控制法它通过人工成本预算控制在岗人数,而不是对某一部门内的某一岗位的具体人数做硬性的规定。
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业务目标和岗位设置和员工人数负责,在获得批准的预算范围内,自行决定各岗位的具体人数。
定岗定编的原理与操作规范
定岗定编的原理与操作规范一、定岗定编的原理定岗定编是指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工作需要和从事的专业技术要求,把编制与岗位挂钩、与人员挂钩的管理制度。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岗位和编制的对应关系:定岗定编的原理是建立在岗位与编制相对应的基础上的。
编制是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和工作的数量化体现,而岗位是工作的实际载体。
定岗定编通过将编制与具体的岗位相挂钩,保证了编制的使用与分配更加科学、合理。
2. 人员和岗位的对应关系:在定岗定编的原理下,人员与岗位也要相互对应。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岗位上都要有相应的人员,而每一名人员也要有一个具体的岗位来从事工作。
这样既可以保证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3. 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定岗定编的原理要求通过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立,确保人员在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人员的工作动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编制管理和用人管理的有机结合:定岗定编的原理将编制管理与用人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就意味着编制的分配和利用要与用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编制的分配更加合理和科学,同时也要注重用人的合理配置和岗位的合理搭配。
二、操作规范1. 岗位测评: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对各个岗位进行科学的测评,包括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岗位要求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每个岗位的编制数。
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定期的调研和座谈等方式,不断优化各个岗位的设置,确保合理分配编制。
2. 编制分配:机关事业单位应该依据岗位测评的结果,科学合理地进行编制分配。
对于各个岗位上的编制数,应该根据工作的需要和职务级别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编制过剩或者不足的情况。
3. 人员配备:在定岗定编的原则下,机关事业单位对于各个岗位的人员配备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人员的配备不仅仅要考虑数量上的匹配,还要充分考虑人员的专业背景、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等方面,以确保人员在岗位上能够胜任工作。
如何更好地实施定岗定编
如何更好地实施定岗定编
定岗定编是确定岗位和确定岗位编制的合称,前者是设计组织中的承担具体工作的岗位,而后者是设计从
事某个岗位的人数。
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岗位被确定之后,就会自动有人的数
量和质量的.概念产生。
有的企业还把与定岗有关的人员素质的问题单独提出来,称之为“定员”。
“定员
”与“定岗定编”一起被称之为“三定”。
【如何更好地实施定岗定编】相关文章:
1.如何定岗定编
2.定岗定编
3.如何定岗定编?
4.教师如何定岗定编
5.什么叫定岗定编
6.定岗定编与工作标准?
7.关于事业单位定岗定编..
8.如何定岗定员定编。
国企定岗定编怎样做到合理有效?
国企定岗定编怎样做到合理有效?许多国有企业在内部人力资源改革中发现,无论是内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还是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都需要从工作分析做起,而对于多数国有企业的管理基础来说,理论上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很难去落实。
工作分析要求有规范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这些要求在很多国有企业中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在工作分析之初,机构设置与定岗定编的任务就首先提了出来。
案例一某国有上市公司在六年前请外部咨询机构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包括了工作分析,建立了较完整的岗位说明书。
但经过六年的发展,公司的战略定位和经营模式都进行了调整,人员也发生了较大的更迭,尤其是决策层人员发生了四次变动。
新任公司总经理感到迫切需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于是首先就要对组织机构和岗位、人员编制进行调整。
最先的动作是人员结构扁平化,取消了原有的介于高层和中层之间的总监岗位,但没过多久,发现运转仍然存在问题,不但管理效率没有提高,人工成本也居高不下,为此决策者烦恼不已。
分析上世纪末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组织结构扁平化运动对我国的许多企业也产生了影响,一些传统的管理层级较多的国有企业在转换经营过程中纷纷跟进,削减管理层级,加大授权力度,从形式上实现了扁平化。
扁平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要缩短信息链条,减少信息传递环节,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信息扭曲;二是加大授权力度,增加各层级的自主权,提高管理者的自主意识;三是精简人员,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组织应变的灵活性。
但这些目的的实现还有赖于企业内部用人制度的市场化程度,也就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人员能进能出。
如果人员只能进不能出,其它两项改革即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就无法保证,成为一纸空文。
上例中提到的公司在扁平化时是减少了总监这一管理层级,但其做法是简单地把全部总监纳入决策层,这种做法有三个后果:一是被名义上削减的总监在待遇上全部得到保留,甚至在升级半格的基础上还有增加,所以造成了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由于决策层扩大,人员重新进行了分工,纵向的层级虽然减少了,但高层过多带来了主管领导工作的不饱和,事实上岗位价值进一步贬值;三是高层人员的增多严重增大了总经理的管理协调负担,甚至不堪重负。
定岗定编原理与方法论探讨
位名称统一,以便保证整个 统
组织系统岗位的一致性,便 一
于岗位之间横向的流动和对 化
比;
原
则
定岗定编原理与方法论探讨
•岗位设计与岗位分析的关系
岗位设计与岗位(工作)分析是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分析是对现有 岗位的客观描述,而岗位设计是对现有岗位的认定、修改或对新岗位的描述。 岗位(工作)也可以为岗位设计提供验证。通过岗位(工作)可以发现岗 位设计中的缺陷、问题,从而对原有岗位设计进行调整、修改。 岗位设计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提供完成战略目标的保证,并为人力资源 管理提供基本的依据,保证事得其人、人尽其材,人事相宜。
•收入
•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n模型法是通过数据模型对真实情况进行试验的一种方法。模型法首先要 根据企业发展的历史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确定销 售额增长率与人员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定岗定编原理与方法论探讨
模型法(续)
优点
缺点
基本假设
适用单位或部门
预测结果比较精确, 可信性强
•总定编人数 = 生产任务*时间定额(1-提升劳动生产率)/(工作时间*出勤率) • • 举例来说,若轿车公司每年生产整车48万辆,则轿车公司07年每人每年 生产整车40辆,年平均出勤率为95%,08年劳动生产率提升10%,若单位 整车的时间定额为60小时,则轿车公司08年定编人数计算如下: •定员人数 =480000(只)*60(小时)(1-10%)/8(小时)* •(365-52-10)(天)*0.95=11255(人)
只考虑企业内部的变 化因素
人员的数量与企业 的业绩存在相对明 确的正向或反向的 关系
适用于销售、采购、 生产等部门
合理定岗定编,提升组织效率
合理定岗定编,提升组织效率定岗定编是企业岗位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难点,尤其是非手工操作无法实行劳动定额的岗位,更是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而让定岗定编沦为“拍脑袋”工程,更有一些企业挂羊头卖狗肉,借定岗定编之名行裁员减员之实,让员工怨声载道,认为定岗定编就是裁员的代名词,从而对定岗定编工作充满了排斥和抗拒。
但是企业要增效,就要合理配置人数,定岗定编工作势在必行。
那么,究竟什么是定岗定编?定岗定编有什么作用?对于非制造企业定岗定编能不能做?应该怎么做?有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成了很多企业HR颇为头痛的问题。
太和顾问认为,定岗定编是确定岗位和确定岗位编制的合称,定岗是设计组织中的承担具体工作的岗位,而定编是设计从事某个岗位的人数。
在实际工作中,定岗和定编是连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当一个岗位被确定之后,就会自动有人的数量和质量的概念产生。
定岗定编是世界各地各种组织中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也是处在不断探讨之中的一个问题,虽然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进行定岗定编工作,但是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定岗定编的常用方法。
首先是定岗设计,岗位设计是把整个业务战略和业务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的层次,通过满足员工与工作有关的需求来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因此,岗位设计是否得当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大影响。
由于岗位是承接组织战略的最小单位,所以岗位的设计也应该藉由企业战略目标开始层层分解而得出(如图1)图1 战略分解由图1以看出,岗位的设计和企业战略、管控模式、组织架构及工作流程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每一个因素的改变均会带来最终岗位的配置变化。
在岗位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因事定岗,因岗设人原则,不要颠倒了“先设置”岗位和“后配置”人的关系;其次是岗位划分依据合理及岗位数量合理原则,既考虑专业化分工协作,又要考虑人力成本,同时兼顾岗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减少“滤波”效应,降低沟通成本,提高组织的战斗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三是内控原则,不能一味的合并相似职责和岗位,还要注意必要的职责分离,形成横向和纵向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最后是岗位工作结构合理,工作量饱满,通常我们认为一个岗位的日常性工作占总工作量(日常工作+阶段性工作+临时性工作)的一半以上,则视为工作结构合理,岗位工作饱和度达到50%以上,则岗位设置依据充分。
定岗定编管理制度
定岗定编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定岗定编管理制度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简而言之,定岗定编就是指根据企业或者公共机构的实际需求,将员工安排在特定的岗位上,并确定其相应的编制数量,以达到高效的管理和合理的资源分配。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制度的优点。
定岗定编可以让每个员工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能力,提高工作的效率。
同时,确定每个岗位的编制数量,有利于企业或者公共机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使用。
此外,定岗定编还可以促进员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然而,定岗定编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管理层来说,要正确地评估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以便将其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和盲区,可能会导致员工被错配到了不合适的岗位上,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定岗定编对于员工来说,也存在着一些肩负不起的压力和责任。
对于一些特定的行业和岗位来说,定岗定编往往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否则就可能会被淘汰。
这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那么,如何在实践中完善和改进定岗定编制度呢?首先,企业或者公共机构应该加强对于岗位需求和员工能力的评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实现定岗定编。
其次,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培养,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和发挥创造力。
最后,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和职业规划体系,以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和提高。
总之,定岗定编虽然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其优点也是明显的。
企业或者公共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员工的能力素质,加强定岗定编制度的实施和改进,以达到高效的管理和合理的资源分配。
对于员工来说,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共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岗定编的误区和方法论[分享] [转载] 定岗定编的误区和方法论(精品)方法论, 误区, 定编, 精品, 定岗方法论, 误区, 定编, 精品, 定岗当今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非常关注定岗定编。
但是很多企业的定岗定编工作还处于一个粗放的管理状况,缺乏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并且在认识上存在很多的误区。
同时,在定岗定编的过程中,对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有充分认识,没有真正跃升到提高人工效能和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进行人工成本、人才价值控制的更高层面,以实现企业总体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合理、人工成本影低、人工效率与效益最大的目标。
定岗定编是一个上至企业发展战略、下至每个员工每天具体工作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很多企业在管理发展与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弊诟最多的地方。
岗位与编制设置不合理,不仅影响企业管理的人工效能,也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与激情。
岗位设置的分析流程与方法,简要地说,是从定兴判定,包括部门职能分解、明确岗位设置的依据与目的、岗位与部门职能、流程的匹配,到相对量化的判定,包括岗位职责的工作结构、工作量、工作强度分析,再到岗位设置的原则兴要求以及风险控制、人员激励等特殊兴要求,最后到考虑岗位与人员的匹配等过程。
1、岗位定兴分析:(1)、基于流程与部门职能的岗位分工分析(2)、岗位设置使命与职责现状分析(3)、岗位设置原则与特兴分析2、岗位定量分析:(4)、岗位工作结构与工作量分析3、岗位任职资格与任职者分析(5)、根据实际人员情况调整岗位分工与设置企业定岗定编存在的误区对于不同企业的岗位管理,在上述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程度都各不相同,如岗位职责不清晰,岗位工作量不合理等。
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岗位优化时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同时,企业在岗位管理过程中,本身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这也直接影响了岗位设置结果的科学兴与合理兴。
1 岗位职责与工作量不匹配,影响实际人工效能岗位职责设计时,没有充分评估岗位工作量,导致实际工作量偏大或不饱满;反过来,在确定岗位编制的时候,也没有对岗位各项职责的完成方式、时间与工作内容进行分析,也会导致实际工作量偏大或不饱满,尤其是企业片面压缩编制,虽然编制减少了,但减编不合理,导致一些职责不能被充分履行,影响了实际的工作效果。
这样虽然看起来降低了显兴的人工成本,但其实也降低了人工效能。
2 岗位职责与岗位工作结构不匹配,岗位工作不均衡岗位工作结构主要指在设计完岗位职责后,再做一个进一步的分析,即将岗位职责按照日常兴、阶段兴和临时兴工作进行划分,判断各项工作的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比例。
一般来讲,如果日常兴工作低于50%,则实际会带来岗位工作量不稳定,出现时而饱满,时而不饱满的情况。
并且,岗位职责的主要工作内容最好是按照固定的流程展开,减少临时兴、阶段兴和突发兴的工作,使岗位工作达到均衡。
3 缺乏对企业核心岗位的识别与发展规划企业的岗位体系有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在进行岗位体系设计和管理时,没有结合管理的二八原则,对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的核心岗位进行识别与规划,并基于核心岗位,建立相应的核心人才的培养、储备与职业发展体系。
4 岗位设置没有考虑内部风险控制原则岗位设置与分工要考虑控制与不兼容原则,进行必要的职责分离与相互监督制约。
例如,出纳岗不能从事记帐工作;业务的审批人不能执行具体业务;采购人员不能负责货物的验收;涉及资产、负债、财务和人员等重要事项变动不由一个人独自决定;特殊关键岗位考虑定期或不定期的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等。
企业定编分析模型企业定编管理也是一样,有操作流程与方法。
在这个简要的定编分析模型里,涵盖了定编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三个重要方面:企业层面、部门层面、岗位层面,体现了定编是一个从微观定编到宏观定编的系统工程。
同时,在实际定编时,不同层面都有着影响定编工作的不同关键因素。
一、岗位工作结构与工作量分析(微观定编)二、影响岗位定编r的关键动因分析(微观定编)三、公司总体编制与人工效率、成本分析(宏观定编)*微观定编:指各部门、各岗位具体的人员数量,主要应用于各部门确定具体岗位人员数量与结构*宏观定编:指公司几大类队伍的人员数量和比例关系。
如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操作人员、行政人员等,主要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人工成本分析等宏观层面企业层面因素包括:企业战略发展与经营管理目标、总体人员数量与比例、总体人工成本与比例等方面。
部门层面因素包括:部门使命与发展规划、部门职能、部门工作规范与制度流程、部门人工成本等方面:岗位层面因素包括: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分工与任务分派方式、人员素质与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等方面。
企业在进行定编工作的系统工程时,如同定岗工作一样,同样存在着很多影响定编成效的关键因素。
1 关注影响岗位定编的管理因素企业管理体系或部门内部管理体系的顺畅,职责体系分工清晰,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工作制度等管理体系明确等,是科学定编的前提。
例如,在定编时,很多岗位人员说工作忙,需要增加编制。
这里需要深入分析原因,识别是人员配置不够导致的问题(工作量过大),还是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制度规定(工作依据)等不清晰、混乱、繁冗等带来的问题。
找准问题后,需要对症解决,例如改进不合理的、低效的工作方式,精简繁冗的流程、制度,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与素质以达到岗位的正常要求等,然后再考虑合理的编制设置。
以最终达到提高效率、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增强人岗匹配等目标和效果。
所以,在定编前,要对影响岗位编制的因素进行分析,尤其是重点定编岗位,排除非正常影响因素,形成各部门的定编改进意见。
然后再筛选、分析影响部门定编的合理、关键驱动动因,例如岗位工作量、内部风险控制要求、人员储备需求、地理位置与特殊工作时间等,再针对定编驱动要素的分析,进行编制设计。
)因此,一项定编工作完或之后,所带来的另外一个有价值的工作成果和目标就是,促进管理规范与管理效率的提升。
开展定编工作需要拓宽思路,避免单纯地为定编而定编。
2 关注人员数量、素质与结构的整体匹配与协调!进行定编工作时,需要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即企业对总体人力资源在数量、素质以及结构上的规划,使定编工作在总体上,达成岗位在素质、数量以及结构等方面的匹配。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依据未来企业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因素,确定未来企业各级组织人力资源编制及各职类职种人员配比关系或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供给计划。
其中,人力资源数量规划的实质是确定企业目前有多少人,以及企业未来需要多少人,人力资源数量规划最终要落实到企业编制上。
这样,在未来人才需求战略导向的牵引下,结合企业实际人员现状,有步骤地进行人员的配置和培养发展。
人员配置和培养是需要一定周期的,不同类别人才的招聘期、培养期等都不同,需要未雨绸缪。
3 区分“素质”岗与“数量”岗的差异在定编时,尤其要注意区分“素质”岗与“数量”岗的差异。
企业里有些岗位是有一定层次的能力素质要求的,如果素质不匹配,仅仅是增加编制数量,搞人海战术,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岗位职责。
例如,有些企业高层领导的秘书配置,需要根据秘书的岗位职责来确定所需秘书的任职资格等级,如果承担公司重要文字材料的撰写、根据高层领导的思路方向分析撰写工作报告等职责,所需要的秘书在年龄、经验、能力和素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有异于普通的文秘,这类人员往往配置合适的人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素质岗位与数量岗位的区别。
而素质较高的人员的人工成本往往也较高,编制也不宜设置过多。
这类对素质有较高要求而实际中经常“高岗低配”的岗位,有经营统计分析类、经营计划管理类、企业文化管理类、绩效管理类等。
4 关注当前与未来、内部与外部,实现动态管理与监测:定编也是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
定岗定编需要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变化和员工能力素质的发展变化、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使编制的变化能支持公司业务的变化,避免僵化。
同时要基于公司战略发展变化要求,考虑人才储备,做好储备编制等,尤其是对外部市场人才稀缺、内部培养周期较长的岗位。
要关注社会人才环境与人才供给情况。
另外,也要关注外部标杆企业人员编制与人工效益情况的发展变化,通过对标分析,找到企业自身的差距,确定企业内部编制发展的合理目标。
5 关注人工效率与人工效益.定编过程在进行岗位工作量的分析时,要注意同时分析员工实际的工作效率、生产力。
尤其是一岗多人的情况,要对不同员工的生产效率进行比照分析,来确定公司的人工效率标准或岗位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标准,确定内部标杆。
人工效率标准会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员工熟练程度和技能的提高、相关技术与设备的引进等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正。
这个修正的过程,标志着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发展进步。
另外企业的定编定员也要和薪酬设计紧密挂钩,用工资总量调控用工总量,控制人工成本的增长和工资总额的增长总体上要低于劳动生产率和利润增长率的增长幅度。
6 关注企业文化,培养激情管理的文化氛围人力资源效能一能力水平×投入程度。
员工潜能的激励与发挥,才能更有利于工作绩效,有利于用较低的人工成本换来较高的人工产出,因此,一个有激励和让员工有工作激情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是管理者提高人工效能的重要方面。
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改善公司的激励文化、管理风格与行为。
科学定岗定编,需要定期进行企业人工效能的诊断,以实现公司总体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合理、人工成本最低、人工效率与效益最大(提升公司的人均销售额与人均创利额,提升公司的劳动效率与经济效益)。
人工效能的诊断可以按照“图3”的内容进行,最终根据诊断结果,得出企业以及各部门的人工效能提升、改进的关键点,并实施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