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科学论文——原子结构
《原子的结构》粒子世界的奥秘
《原子的结构》粒子世界的奥秘《原子的结构:粒子世界的奥秘》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中,万物皆由微小的粒子构成。
而原子,作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隐藏着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想象一下,原子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内部有着各种不同的“天体”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而中子则呈电中性。
原子核虽然体积很小,但却占据了原子绝大部分的质量。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
比如说,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而氧原子的原子核内则有 8 个质子。
这就好像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证号码”,而这个号码就是质子数。
中子的数量则可以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元素,也可能因为中子数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同位素。
同位素在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围绕着原子核,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其中有着电子在高速运动。
电子带有负电荷,它们以特定的轨道分布在原子核周围。
这些轨道并不是像行星绕太阳那样有着清晰的路径,而是以一种概率的方式存在。
这有点像在一个大广场上,你知道舞者们大致会在哪些区域活动,但无法精确地指出他们在某一刻的确切位置。
电子的分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最内层的轨道能够容纳的电子数量较少,而外层轨道则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
当原子处于稳定状态时,电子会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
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比如原子吸收了能量,电子就有可能跃迁到更高能量的轨道上。
原子的结构还与物质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
当原子相互靠近时,它们的外层电子会发生相互作用。
例如,在形成离子键时,原子会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然后通过静电引力相互吸引。
而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之间会共享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理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到汤姆逊发现电子,再到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们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化学概论原子结构
魅力科学论文题目化学概论|——原子结构姓名刘兵专业交通运输学号 201334018指导教师张志强郑州科技学院辆与交通工程系二○一六年六月学习是一种信仰——超星是个很不错的学习软件,在这个软件上通过对《魅力科学》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丰富了阅历,使我们对这个世界又充满了更多的求知欲,更加坚定了要在求知路上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化学概论——原子结构”课题很感兴趣。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原子的结构组成,以及电子的发现,电子发现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电子是一切元素的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但通常情况下原子是呈电中性的,这表明原子中还有与电子的电荷等量的正电荷,所以,研究原子的结构首先要解决原子中正负电荷怎样分布的问题.从1901年起,各国科学家提出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一、汤姆逊的原子模型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原子模型,是J.J.汤姆逊于1904年提出的“电子浸浮于均匀正电球”中的模型.他设想,原子中正电荷以均匀的密度连续地分布在整个原子中,原子中的电子则在正电荷与电子间的作用力以及电子与电子间的斥力的作用下浮游在球内.这种模型被俗称为“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逊还认为,不超过某一数目的电子将对称地组成一个稳定的环或球壳;当电子的数目超过一定值时,多余电子组成新的壳层,随着电子的增多将造成结构上的周期性.因此他设想,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或许可用这种电子分布的壳层结构作出解释.汤姆逊的原子模型很快地被进一步的实验所否定,它不能解释α射线的大角度散射现象.二、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从1904年到1906年6月,做了许多α射线通过不同厚度的空气、云母片和金属箔(如铝箔)的实验.英国物理学家W.H.布拉格(Bragg,W.H.1862-1942)在1904-1905年也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发现 ,在此实验中α射线速度减慢,而且径迹偏斜了(即发生散射现象).例如,通过云母的某些α射线,从它们原来的途径约偏斜2°,发生了小角度散射.1906年冬,卢瑟福还认识到α粒子在某一临界速度以上时能打入原子内部,由它的散射和所引起的原子内电场的反应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结构.而且他还预见到可能会出现较大角度的散射.1907-1908年间,在卢瑟福指导下盖革也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研究,发现α粒子射入金属箔时散射角与材料的厚度和原子量有关;又发现大多数粒子散射角度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偏角很大.卢瑟福敏锐地认识到精确地观察大角度α粒子散射对于了解原子内部的电场和结构非常重要.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盖革和青年研究生马斯顿(Marsden,E.1889-?)于1909年3月用镭作放射源,进行α粒子穿射金属箔(先后用了金箔和铂箔)的实验,精心测量数量极少的大角度散射粒子.结果发现约有八千分之一的入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平均为90°,其中有的甚至反弹回来.α粒子的这种超过90°的反常的散射现象,使卢琴福十分惊讶,虽然他事前对大角度散射做过一些推测.多年以后,他在1925年的一次讲演中曾讲到1909年3月这次实验后的心情.他说:“如果将一张金叶放在一束α射线的径迹上,某些射线进入金的原子并被散射,那只是所期望的.但是,一种明显而未料相想到的观察是一些快速的α粒子的速度和能量之大,那是一张极其惊人的结果.……正好象一个炮手将一颗炮强射在一张纸上,而由于某种其他原因弹头再弹回来一样”.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盖革和马斯顿对实验进行总结并写成论文,交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三、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建立有核原子模型盖革和马斯顿由于对自己的发现的意义了解不深,论文发表后又回到小角度散射实验方面.卢琴福则不同,他1909年讲学时谈到大角度散射时说:“这一结果对于了解原子周围或原子内部的电场强度,带来了巨大光明.”又说:“原子处于一个强电场中的结论是不可避免的,否则α粒子通过象一个分子直径这样小的距离而改变方向是不可能的.”此后一二年内,卢瑟福以他敏锐的直觉和深邃的洞察力,紧紧抓住这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反常现象,从原子内存在强电场的观点,探索α粒子大角度散射的原因,从而发现了原子的有核结构.1910年12月,卢瑟福对大角度散射过程的受力关系进行计算,得出一个新的原子结构设想.经过反复思索、研究,于1911年4月下旬写出论文《α和β粒子被物质散射和原子结构》,于5月发表.他认为α粒子是在同作为靶的金属箔的原子一次碰撞中改变其方向的,因此原子中有一个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它对带正电荷的α粒子的很强的排斥力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其直径约为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核外是很大的空的空间,带负电的、质量比核轻得多的电子在这个空间里绕核运动.卢瑟福在论文中提出他的原子有核模型可从几个方面验证,盖革和马斯顿1912年所做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的存在.1913年莫斯莱定律的发现以及1919年阿斯顿(Ast-on,F.W.1877-1945)用质谱仪测定各种元素的同位素进一步证实了卢琴福的原子模型.但是,卢瑟福原子模型由于同经典电磁理论存在着尖锐矛盾而遇到困难,所以发表后没有很快引起国内外的重视.1913年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与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结合起来,使它发展成为卢瑟福-玻尔原子模型,迅速受到各国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大大提高了卢瑟福和玻尔的声誉.从1898年发现镭到1911年发现原子核和原子有核结构,出现了根本变革以往的原子论的划时代科学硕果.原子有核结构的发现意味着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出现,也是现代结构化学即将诞生的前奏.参考文献:《化学概论》————张英珊2005版《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边运版《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化学院版《量子化学》————徐光宪黎乐民版《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版。
《原子的结构》范文
《原子的结构》范文原子的结构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原子的发现历史、原子的组成以及现代原子模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原子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提出了“原子”这一词汇,并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微小颗粒组成。
然而,古希腊时期的科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和发展,直到19世纪初,科学家开始通过实验证据来研究原子的结构。
最早的原子实验证据可以追溯到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ohn Dalton)提出的质的剧集原子论。
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小颗粒,并且由于每种元素原子的不同,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
这一理论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并且得到了后来的实验证据的支持。
随后,20世纪初的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进行了著名的金箔散射实验,通过射入金箔的阿尔法粒子,观察它们的路径和散射情况,提出了原子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小而带正电的原子核的观点。
这一观点被称为卢瑟福模型,它认为原子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然而,卢瑟福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电子在核外围能保持稳定运动不falling进入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波尔(Niels Bohr)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量子力学模型,即波尔模型。
根据波尔模型,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能量级(能级)上运动,并且在吸收或发射能量时,电子会跃迁到不同的能级。
这个跃迁过程解释了光谱现象,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证据的积累,现代原子模型逐渐建立起来。
根据现代原子模型,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部,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以云的形式分布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约为1.67x10^-27千克,而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约为9.11x10^-31千克。
在原子的结构中,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4米,而整个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因此原子核的直径只占整个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左右,可以说相当于一个小球在足球场内的中心位置。
原子结构的讲解范文
原子结构的讲解范文原子结构是关于原子内部组成和构造的科学领域,它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由于科学家们探求事物奥秘的好奇心和研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逐渐深入,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奥秘。
最早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众多哲学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德谟克利特。
他提出了原子论,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然而,这个观点并没有经过实验证实,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接受。
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原子理论,被称为道尔顿原子论。
他认为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且不可再分割。
道尔顿还提出了一些方法来解释不同元素的结合方式,即化合物的化学式。
这个理论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随着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原子并不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他的实验表明,原子内部存在着带有负电的粒子。
这为原子结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随着更多实验和研究的进行,科学家逐渐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最著名的是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的卢瑟福原子模型,也被称为行星模型。
他认为原子由一个带正电的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
这一理论解释了很多当时无法解释的实验结果,是原子结构研究的重要突破。
然而,由于卢瑟福模型无法解释原子内部能级和光谱现象,科学家们不断完善和改进原子结构模型。
最终,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了量子力学理论,建立了量子力学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中不是按照经典轨迹旋转,而是被描述为概率波函数的粒子。
量子力学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和能级结构等现象,成为现代原子理论的基石。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原子内部除了正电子和电子外,还存在中子,它是没有电荷的。
中子质量与质子相当,但没有电荷。
这个发现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在1932年提出的,并且为原子核理论和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不断地实验和理论研究,现代原子结构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和全面。
探秘原子结构的构造
探秘原子结构的构造原子结构是宇宙间最微小的构建单元,它的神秘之处远超我们的想象。
通过强大的科学技术,人类逐渐揭开了原子构造的面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秘原子结构的构造之谜吧!原子的基本构成在我们平时所熟知的物质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就是原子。
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三种基本粒子组成。
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是中性的。
质子和中子组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则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量子力学的奇妙世界原子结构的构造牵扯到量子力学领域,这是一门探讨微观世界行为的科学。
量子力学揭示了原子结构中的种种奇特现象,如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等。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原子的构造,发现其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
原子层级结构原子的组织结构并不是一团混沌,而是有层级分明的构造。
原子的外层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而内层电子则更为稳定。
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原子层级结构,这也决定了它们的特性和行为。
原子核的奥秘原子核是原子的中枢,其中包含了质子和中子。
在核内部,强核力与电磁相互作用使得核子紧密结合,同时又存在着核衰变等现象。
原子核的稳定性影响着元素的放射性和核反应性,是原子构造中的关键部分。
最新原子结构研究进展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原子结构研究的新篇章。
通过高能粒子加速器、电子显微镜等设备,科学家们不断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奥秘。
新材料的开发、核能利用等领域都离不开对原子结构的深入理解。
原子结构的构造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奇迹的领域,它引领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向前迈进。
通过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必将揭示出更多原子结构的构造之谜,拓展人类对宇宙的理解与想象。
在这个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中,让我们怀揣着好奇心,探寻原子结构的构造奥秘,与科学同行,开启更加辉煌的未来!原子结构的构造深奥而精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将助力人类理解宇宙本质,挑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促进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科普习作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就如公园里的花坛,草坪一般.不过,这不知是把那极其微小的原子结构放大了多少倍呢!在原子中,原子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原子核,一个是电子.可是,这两位又给原子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麻烦.因为原子核带正电,而电子却带负电.这可难住了原子,为了公平起见,原子就成了一名"公正员",显电中性.原子的问题解决了,原子核又有了新的麻烦,原来原子核内也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质子,一个是中子.质子带正电荷,而中子却不带电,怎么办呢不过,谁好动,谁的影响力就大,谁就是"主宰",所以原子核就随质子的习性,带正电荷了.谁知质子很快与电子又成了一对好朋友,形影不离,我有多少你就有多少.这样它们就成了一个"大家庭".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就是如此,外表看起来很平凡.如果你用自己的慧眼去细细观察,仔细体会,你会有更多,更大的新发现.它们正等着我们通过努力去探索它们,揭开一个又一个神秘的"百宝箱".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结构,所以原子性质上应与物质相似。
我认为原子是不规则的球体。
为什么是不规则呢?因为我们知道分子之间是不断运动着的,因为运动,所以有摩擦,摩擦可以去掉原子身上的棱棱角角。
于是原子的基本形状就像小河里的鹅卵石,大海中的沙石,是光滑的不规则球体。
我还认为原子外分布着诸多球体,当然这些球的体积为原子的好几万分之一。
这些细球体由无形的绳索系在了该原子表面,并作毫无规则的碰撞运动,由此产生了原子相互间的能量转换。
由于这些细球体只是因为该原子本身具有的无形的能量束缚着,这能量可以是类似于磁力一类的“粘力”,使这些细球体均为稳定的“粘”在原子上。
而在作高速运动时,这些细球体之间的相互运动,对于原子来说总量的得失,就是宏观上能量的转化。
而原子对这些细球体的引力束缚的能力是一个固定值,这个值被平摊作用在这些细球体上,因此由于细球体摆脱原子逃离时,就得看这个“分力”有多大了。
原子结构范文
原子结构范文原子结构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
了解原子结构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探讨原子的组成和结构,揭示原子内部的神秘世界。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分别是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旋转。
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电子的电荷为负电荷,而中子是电中性的,没有电荷。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质子和电子的质量比约为1836:1,即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约1836倍。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可以用类似于太阳系的模型来描述。
原子核类似于太阳,电子绕核旋转,类似于行星绕太阳旋转。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米,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是非常小的。
在原子核的周围,电子以不同的能级分布存在。
这些能级以层次结构排列,用来描述电子在原子内部的运动状态。
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电子的数量是由原子的原子序数决定的。
例如,氢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因此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氦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有两个电子。
量子理论量子理论是用来描述原子结构的最重要理论之一、根据量子理论,电子绕原子核的轨道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的。
电子只能在这些特定的能级上存在,而不能在之间的空间上存在。
量子理论还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即粒子既可以表现为粒子,也可以表现为波动。
对于电子来说,它们既像粒子一样呈点状存在,又像波动一样在空间中传播。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结构和微观世界的理论框架。
量子力学引入了波函数的概念,用来描述粒子的状态和运动。
波函数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来求解,从而得到粒子的能级和波函数的形式。
量子力学还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即不能同时准确测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这是因为在粒子的波函数中,位置和动量存在其中一种不确定性。
原子结构的应用了解原子结构对于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化学领域,原子结构可以解释元素的周期性表现和化学键的形成。
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原子结构可以解释物质的导电性、磁性和光学性质。
原子核直观结构论文
原子核直观结构论文原子核是构成任何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原子核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围绕着原子核直观结构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原子核的基本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分别具有相同大小的正电荷和质量。
质子和中子呈小球状结构,相互紧密结合,在原子核内部形成稳定的结构。
然而,单纯地将质子和中子视为独立的小球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原子核的组成。
实际上,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强相互作用进行交换。
这些相互作用力直接决定了原子核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利用现代物理学的技术手段,科学家们可以探测到原子核内部的其它微观结构。
例如,原子核可以在电磁场中发生共振,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通过核磁共振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原子核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而推断出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此外,科学家们也研究了原子核的球形形态、扁平形态、三角形态等等。
这些原子核的形态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物理现象,它们也反映了原子核内部的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强度。
例如,一个近乎球形的原子核意味着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强,而一个扁平的原子核则意味着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弱。
除此之外,原子核的直观结构还可以通过核衰变的方式来研究。
核衰变是指原子核内部的成分对崩解或者转化的过程。
通过核衰变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原子核内部成分发生变化的原因,推断出原子核的微观结构。
总之,原子核的直观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原子核的直观结构,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原子核内部的形态、成分和相互作用,进而推断出原子核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这项研究对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原子结构解释范文
用原子结构解释范文原子结构是描述原子组成和性质的模型。
在原子结构的理论框架下,原子被认为是由原子核和绕核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而绕核电子则通过与核中带正电荷的质子相互吸引,围绕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具有正电荷,这是因为原子核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质子。
质子具有相对质量和正电荷,以质子数目表示,记作Z。
在原子核中,质子之间受到强核力的吸引作用,使得原子核保持稳定。
而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例如,氢原子的核只有一个质子,因此其原子序数Z为1;氧原子的核中有8个质子,原子序数为8除了质子之外,原子核中还有中子。
中子是没有电荷的粒子,其质量和质子相似。
中子的数量不同,可以使得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种类增加。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可能有些许差异。
绕核电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绕核环绕原子核运动。
电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和中子,在计算中通常取为零。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电子分布在一组适定的轨道中,这些轨道受到核对电子的引力和电子之间的电子排斥作用的影响。
电子的分布遵循一系列量子化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泡利原理和能级填充原理。
泡利原理指出,同一轨道上的电子自旋是相反的,即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这是因为电子具有自旋角动量,其自旋可以为正或为负,通过自旋量子数ms表示。
能级填充原理则指出,电子在填充轨道时,会按照能级的顺序,先填充低能量轨道,然后填充高能量轨道。
这意味着,相同能级的电子最多只能放入一对,且填充轨道的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
根据上述的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性质的差异可以通过解释其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和排布。
例如,质子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化学反应是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而质子和中子的总数则决定了原子的质量,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总之,原子结构理论提供了解释原子组成和性质的框架。
原子结构:微观世界奥秘
原子结构:微观世界奥秘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无法直接看到原子,但它们却隐藏着许多奥秘。
本文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的组成和性质,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
一、原子的发现历程原子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如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
然而,直到19世纪末,科学家们才通过实验证据确认了原子的存在。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分割性原理,开创了现代原子理论的先河。
随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原子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原子的组成原子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带正电荷,质量约为电子的1836倍;中子不带电荷,质量与质子相近;电子带负电荷,质量极轻。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构成原子的核,而电子则围绕核壳层运动。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内,核外的电子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三、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可以用波尔模型来描述。
波尔模型认为电子围绕原子核以特定的轨道运动,且只能在特定的能级上存在。
当电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会跃迁到不同的能级,发出或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子。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元素发出的光谱具有特征性。
四、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性质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和外部电子排布。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外层电子的数量和排布决定,如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
原子的物理性质则与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有关,如原子的质量、密度等。
此外,原子还具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之分,不稳定的原子会发生放射性衰变。
五、原子的应用原子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还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核能领域,原子核裂变可以释放巨大能量,用于发电和核武器;在医学领域,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在材料科学领域,通过控制原子结构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六、结语原子结构是微观世界的奥秘,它的发现和研究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技术的发展。
12_原子结构范文
12_原子结构范文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粒子。
它由一个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具有稳定的电中性。
在20世纪初,沿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汤姆逊的"西瓜布丁模型"已经无法解释一系列新的实验结果,原子结构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新阶段。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拉瑟福进行了著名的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
根据拉瑟福的实验,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占据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具有正电荷。
原子核的质量大约是原子质量的99.9%,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具有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数值相等而异号,中子不带电荷。
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分布在原子的轨道上。
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电子不会处于所有可能的轨道上,而是只能处于特定的能量级别,即能级。
每个能级最多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相同能级的电子必须具有不同的自旋,即自旋量子数不同。
自旋量子数有两种取值,分别为+1/2和-1/2、这意味着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一个自旋向上,一个自旋向下。
根据这些规则,我们可以推导出电子的排布规律,即电子配置。
电子按照能量从低到高的顺序填充轨道,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通过填充不同的轨道和不同能级的电子,可以构成不同元素的电子结构。
虽然电子结构的描述是一种极为抽象的方式,但它可以解释和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反应活性和物理特性。
例如,当原子接受或捐赠电子时,其电子结构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元素的化学活性。
不同元素的电子结构的不同也是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基础。
除了质子、中子和电子,原子还包括其他粒子,例如光子、中微子等。
这些粒子对于原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角度看,原子通过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相互作用形成分子和晶体,构成了物质的基本结构。
从微观角度看,原子之间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以及核力和电子云的相互作用保持着稳定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揭秘原子内部
《原子的结构》揭秘原子内部当我们提及“原子”这个词,或许会联想到化学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元素周期表,或者是物理学中深奥的微观世界。
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同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想象一下,原子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微观宇宙,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运行规律”。
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它是原子的核心部分。
原子核非常小,但却拥有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
比如说,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而氧原子的原子核中则有 8 个质子。
围绕着原子核旋转的是电子。
电子带负电荷,它们以极高的速度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
这些轨道就像是一条条无形的高速公路,电子在上面飞驰。
电子的数量和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等,这样才能使原子整体呈电中性。
电子的运动轨道并不是像我们平常想象的那样有明确的界限。
实际上,它们遵循着一种叫做“概率分布”的规律。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某个时刻电子会出现在哪个位置,只能知道它出现在某个区域的可能性有多大。
原子的大小通常用“埃”(Å)这个单位来衡量。
一埃等于 01 纳米,而纳米已经是非常小的尺度了。
一个典型的原子直径大约在 01 到 05纳米之间。
相比之下,原子核的直径只有约 10^-15 米,简直是微不足道。
那么,原子内部的这些粒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强大的相互作用,被称为“强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把质子和中子紧紧地束缚在原子核内。
而电子和原子核之间则存在着电磁相互作用。
带正电的原子核吸引着带负电的电子,使电子保持在原子核周围运动。
但电子并不会因为这种吸引力而直接坠入原子核。
这是因为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它们只能在特定的能量状态下存在,这些能量状态就对应着不同的轨道。
当原子吸收能量时,电子会跃迁到更高能量的轨道上;而当原子释放能量时,电子又会回到较低能量的轨道,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原子的结构范文
原子的结构范文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它们是非常微小的,通常只有几个纳米的大小,但它们却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
原子通常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的核心,电子则围绕核心旋转。
原子的核心是非常小而紧密的。
质子和中子几乎全部集中在核心内部,它们之间通过强力相互作用力而相互吸引。
核心的直径大约为10^-15米,这是原子直径的近一万倍。
电子则围绕着核心的轨道(或能级)上旋转。
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电子不可以沿着给定路径无限制地旋转,而是在一系列离散的能级上跳跃。
这些能级以数字1、2、3等表示,较靠近核心的能级具有较低的能量,较远离核心的能级具有较高的能量。
电子的数量取决于原子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例如,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所以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
铁原子有26个质子,所以铁原子有26个电子。
电子在能级之间跳跃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这解释了为什么原子可以吸收和发射特定的能量光线。
当电子从较高的能级跳到较低的能级时,它会释放出能量,这就是发射光线。
相反,当电子从较低的能级跳到较高的能级时,它会吸收能量。
电子的位置不能被精确地确定,因为在任何给定的时刻,电子可以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被找到。
而且,电子还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具有粒子的特点,也具有波的特点。
这个模型被称为波恩-海森堡模型,也是现代量子力学的基础。
除了质子、中子和电子,原子核还可以包含其他类型的粒子,如反质子、反中子等。
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新的粒子,如波色子、夸克等。
总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电子围绕核心旋转。
原子的结构是微观世界的奇妙之处,在我们理解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子结构与性质范文
原子结构与性质范文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物质的各种现象和性质具有重要作用。
原子结构主要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带中性。
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分别指的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
质量数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和,用字母A表示。
原子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用字母Z表示。
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和化学特性。
原子的电子分布按照能级分层次排列,其中能级较低的能容纳的电子数量较少,能级较高的能容纳的电子数量较多。
常见的原子结构是基于泡利不相容原理、阻塞性原理和玻尔模型等规律得出的。
原子中的电子的分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规定,同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在同一个轨道上的数量不能超过两个,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原子中的电子也遵循阻塞性原理。
阻塞性原理规定,当电子占据一个轨道时,其他的电子不能进入该轨道。
泡利不相容原理和阻塞性原理决定了原子中电子的层次性质。
原子的电子能级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不同数量的电子。
第一能级最靠近原子核,能容纳最多2个电子;第二能级离原子核较远,能容纳最多8个电子;第三能级能容纳最多18个电子;第四能级能容纳最多32个电子;以此类推。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决定了原子的质量数,而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标示。
原子中的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原子内层的电子云紧密包围着原子核,几乎不参与化学反应,而外层的电子云更加松散,并且容易与其他原子进行共享、接受或转移电子,从而发生化学反应。
原子的性质还与原子核的结构有关。
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会影响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的稳定性。
当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量相等或接近相等时,原子是相对稳定的。
质子和中子的数量不平衡会导致原子不稳定,从而发生衰变。
原子的性质还与原子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原子的大小通常用原子半径来表示。
《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揭秘日
《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揭秘日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里,原子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
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脚下坚实的大地,从闪耀的星星,到我们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离不开原子的存在。
那么,原子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就像是一个神秘的谜题,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面纱。
想象一下,原子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微观宇宙。
在这个微观宇宙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它是原子的核心部分。
原子核非常非常小,但却包含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则是电中性的。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
比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而氧原子的原子核则有 8 个质子。
这就好像是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证号码”,而这个号码就是质子数。
中子的数量则可以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也可能因为中子数的不同而被称为同位素。
比如说,碳元素就有碳-12、碳-13 和碳-14 等同位素。
围绕着原子核,是一片空旷的区域,这里高速运动着电子。
电子带负电荷,它们以极快的速度在原子核周围的特定轨道上运动。
这些轨道就像是一条条无形的高速公路,电子在上面飞驰。
电子的分布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这些规律是由量子力学来描述的。
简单来说,电子会按照能量的高低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
离原子核越近的轨道,能量越低;离原子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
电子的数量和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相等的,这样才能保证原子整体呈电中性。
如果电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原子就会变成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离子。
那么,原子的结构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要追溯到很久以前。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开始思考物质的本质。
但真正对原子结构有了科学的认识,还是在近代。
19 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阴极射线。
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电子的存在。
这就像是打开了原子世界的一扇窗户,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原子内部的一部分。
后来,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他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发现大部分α粒子都能直接穿过金箔,但有少数α粒子会发生偏转,甚至有的被反弹回来。
材料科学中的原子结构
材料科学中的原子结构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结构、性质和性能的学科。
在材料科学中,原子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材料的各种性质和特征。
本文将从原子的组成和结构、晶体结构和非晶体结构以及原子的排列和间距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则绕着原子核运动,带负电荷。
原子的基本特征由它的原子序数表示,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也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原子的结构可以通过原子模型来描述。
在传统的玻尔模型中,原子被看作由电子云和原子核组成。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确定,因此我们使用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电子的位置。
根据电子在能级上的分布,原子可以分为不同的壳层和亚壳层。
除了玻尔模型,现代的原子模型还包括薛定谔方程和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原子中电子的能级和概率密度。
波函数则用来描述电子在空间中的分布和运动。
在晶体材料中,原子排列成周期性的结构。
晶体结构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
最简单的晶体结构是立方晶体,它的基本单元是一个立方体。
其他常见的晶体结构有六方晶体、正交晶体和单斜晶体等。
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来确定。
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通过射线与晶体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衍射图样。
通过分析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和间距。
除了晶体结构,还存在非晶体结构,也叫做无序结构。
在非晶体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是无规则的。
与晶体材料相比,非晶体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
非晶体结构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行观察和确定。
无论是晶体结构还是非晶体结构,原子之间的排列和间距对材料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子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材料的密度和硬度。
原子之间的排列可以影响材料的光学性质、热导率和电导率等。
总之,原子结构是材料科学中重要的概念。
通过研究原子的组成和结构,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行为。
原子结构的探究
原子结构的探究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三种粒子构成的。
原子内部结构复杂,电子园的排布及其数量、质子与中子的秩序排列直接影响着原子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从电子、质子、中子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子电子是最轻的粒子,它们的质量非常小,约占原子质量的1/1836。
电子的运动状态是描述原子性质的核心问题之一。
与质子不同,电子是带负电荷的,在原子内,电子分布在轨道中,且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电子的运动不是沿着轨道运动,而是存在于能级中。
能量不同的电子所处的能级不同。
更高的能级意味着更高的能量,电子处于更高的能级时,运动速度更快,距原子核更远。
能级之间的间隔平均相差10倍左右,每个能级可以容纳的电子数目是有限的,第一能级最多容纳2个,第二能级最多容纳8个,第三能级最多容纳18个。
二、质子质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千克,质子带正电荷,数量与核内电子相同。
与电子比较而言,质子是一个相对来说较稳定的粒子。
质子通过质子数来决定化学元素的性质。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决定了原子所对应的元素,由于质子具有相同的的正电荷,原子核内的质子之间会互相排斥,但在核力作用的维持下定位在一起。
三、中子中子是中性粒子,与质子构成原子核。
中子的质量约为1.67x10^-27千克,与质子质量相当。
不同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目不同,同位素的分布也根据中子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有些同位素是放射性的。
中子有中子衰变现象,可发生变形,毒性强大,一般工业防辐射都采用防护措施。
总之,原子结构的探究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子数量、能级分布、质子数量、中子数量等原子内部构成与结合方式直接影响着物质的性质,因此,深入探究原子内部结构,对于物质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原子结构的奥秘
原子结构的奥秘纳米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揭示了原子结构的奥秘。
通过观察和研究微小至纳米尺度下的物质,科学家们逐渐了解了原子的构造和行为。
本文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的奥秘,以及它对我们生活和技术的影响。
一、原子结构的发现在19世纪,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首次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概念。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尔顿的原子理论,他认为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小粒子组成,这些小粒子被称为原子。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怀疑原子是否真的是不可分割的。
通过实验,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这个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并提出了“酒桶模型”,即电子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球中。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
劳伦斯通过他的阱实验,在氦气中发现了质子,证明了原子核中包含正电荷。
稍后,查德威克通过他的金箔实验发现了中性粒子——中子。
二、原子的结构在20世纪初,随着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原子结构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根据量子力学模型,原子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而电子则分布在原子的外部轨道上。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则是中性的。
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数,而质子的数量则决定了原子的原子序数,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
电子通过各自的能级和轨道环绕着原子核运动。
每个轨道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第一层能容纳最多2个电子,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能容纳8个电子。
三、原子结构的影响原子结构的研究对我们的生活和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物质性质的基本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原子的电子结构来解释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开发新的化合物和材料。
例如,通过控制原子层的排列和组合,我们可以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
其次,原子结构的研究对理解核能和核反应也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分裂和聚变核反应来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为核能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同时,核能的研究还推动了放射性同位素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魅力科学》课程论文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一班
姓名:
学号: 201315016
魅力科学论文——原子结构
摘要:生命过程本质上是化学过程,认识生命现象的内在本质必然要求进一步在微观层次上学习和认识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变化规律,这也是从事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必要知识基础。
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合而成,要认识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就必须了解原子的结构组成及性质变化的内在结构规律。
【关键字】原子模型波函数量子数薛定谔方程能级交错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是化学概论的基础,在申泮文院士的火箭模型中,化学概论又处于顶端,因此,对于原子结构的学习和理解是深入化学世界的知识前提。
笔者作为文科生,无法对其中理论做出深刻分析理解,只将《魅力科学》视频中车云霞教授讲解的原子结构知识归纳概括,以期成为一篇小小的科普文章。
一、早期原子模型概述
人们对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有感性至理性,由片面到整体的发展过程。
原子学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提出,在此,笔者只针对19世纪末以后的原子学说加以描述。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原子学说和元素周期律的提出和广泛流行也促成了量子理论的发展和现代物理学的进步。
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逐步揭示了原子内部组成和结构的秘密以及与元素化学性质紧密相关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变化规律,并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微观世界。
早期原子模型正是在这个时期得以相继提出。
1、Rutherford原子模型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Thomson通过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发现了电子,确认带负电荷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likan 通过测定油滴的电荷,确定了电子的电荷数,并据此计算出电子的质量大约只占氢原子质量的二千分之一。
那么原子中的质量是如何分布的呢?电荷的正负如何平衡呢?Rutherford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给出了问题的可能答案。
1910年,Rutherford用快速α粒子流轰击一张约4x10-7m厚的金箔,发现尽管绝大部分的粒子都毫无阻碍地通过了金箔,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散射,极个别的α粒子甚至被反弹回来。
这使他认识到:极个别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必定是因为他们和金箔原子中某种极小体积的坚硬密实的核心发生了碰撞,这个核心应该是带正电,而且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这便是著名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占原子大部分质量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就像行星沿着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行。
2、Bohr原子模型
Rutherford的行星模型虽然解释了α粒子散射现象,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原子能够稳定的存在。
1913年丹麦的Bohr在Rutherford的行星模型基础上,借鉴M.Planck的量子论和A.Einstein的光子学说的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氢原子结构模型假设,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结构和氢原子光谱,即Bohr理论。
其要点如下:
1.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
2.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 h/2π的整数倍决定;
3.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而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由 E=hν给出。
3、现代原子模型理论
1923年法国的L.de.Broglie提出电子等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这成为了探究核外电子运动的崭新阶段。
接着1926年奥地利的E.Schrodinger 建立了电子波动方程,运用波动力学建立了全新的模型:除原子核近似看成不动外,核外电子的运动并不是绕着原子核旋转,而是遵守不确定原理和统计学规律。
电子在核外不同区域出现的概率大小不同,可以用“电子云”形象地描述。
这个原子结构模型被认为是相对完整、科学的原子结构理论。
二、原子内粒子的运动与分布
原子内粒子的运动依据量子力学和统计学规律,主要反映在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原理。
粒子(核外电子)的分布以电子云形式存在,有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
各层电子还存在着能级交错、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三、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化学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它是化学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周期性变化的外在反映,其表现形式通常汇总为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把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个元素分占一格,电子一次填入的顺序遵从Pauling近似能级图并根据其能级组的划分排成7个横
行,并将外层电子组态类似的对齐成一列,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四、我的总结和学习后的感想
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和研究,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变得逐渐深入。
对于今天物理和化学的发展,毋庸置疑,我们心存羡慕和惊叹。
但是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曾经轰动一时的重大理论,在后续理论未被阐述前,都具有不可反驳的创新性和突破性。
而对于后续的理论,又多少暴露了其局限性。
没有哪个物理学家或者化学家是最伟大的,也没有哪个物理学家或者化学家是次要的,因为在物理和化学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成就和理论的得出都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这就像是一个建房子的过程,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罗瑟福、波尔、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堡、普朗克、波林、洪德?最后终将建成最宏伟的建筑!
原子结构的揭秘过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科学家们敢于大胆假设、敢于类比借鉴。
在科技水平较为低下的时期,科学家无法通过实验验证一些原子结构的问题,这时敢于大胆假设并进行严密论证就显得格外重要。
大量的原子理论正是在合理的假设下最终得以验证。
同样,善于类比借鉴也是科学家取得进步的重要因素。
例如: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就是类比借鉴了光的波粒二象性而得出的。
物理和化学的发展史是最激动人心的历史,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科学家们正在前赴后继,为的是解开世界留给我们的一个又一个的谜。
毫无夸张地说,现在人们享受的所有科技成果都是建立在原子结构得以相当发展的基础之上。
学完《魅力科学》之后,我确实被科学的魅力征服了。
在一个文科生眼中,我也总结了学习好物理化学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质:
1、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2、特别研究某一方向。
3、把握物理化学史发展脉络。
4、将抽象形象化和形象抽象化。
5、专注执著不怕苦不放弃。
6、敢于大胆假设异想天开。
7、善于类比借鉴。
8、激情。
参考文献:
1、《原子结构、碰撞与光谱理论》方泉玉、颜君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
2、《原子结构》E.U.康登、H.奥达巴西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0
3、《基础化学》第二版张欣荣、阎芳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4、百度百科
5、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