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物体的平衡

合集下载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者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而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在力的平衡下,物体不会发生变形或者转动,保持稳定的姿态。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密切相关,下面将从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平衡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一、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情况。

静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的状态。

在静平衡下,物体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

合力为零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合成为零,即外力与物体本身受到的支撑力平衡。

合力矩为零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对物体一个点产生的力矩之和为零,即所有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只有当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平衡状态。

动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动平衡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合力矩为零。

合力不为零是由于物体受到的外力与物体本身的摩擦力相平衡,使物体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合力矩为零是由于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对物体一个点产生的力矩之和为零。

只有当合力矩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动平衡状态。

二、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在力的平衡下,物体不会发生加速度变化,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力的平衡可以分为平行力的平衡和力偶的平衡两种情况。

平行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多个平行作用力时,合力为零的状态。

在平行力的平衡下,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代数和为零。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出平行力的平衡方程:ΣF = 0,其中ΣF表示所有作用力的代数和。

力偶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一个力偶时,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的状态。

在力偶的平衡下,物体受到的力矩与力偶的力矩相平衡,使物体保持稳定。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出力偶的平衡方程:ΣM = 0,其中ΣM表示所有力矩的代数和。

三、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的应用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设计和建造高楼大厦需要考虑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平衡。

高中物理-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高中物理-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衡专题复习定位解决问题本专题主要解决各种性质力的分析及平衡条件的应用。

涉及到的力主要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

高考重点受力分析;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静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电学中的平衡问题。

题型难度以选择题为主,有时候在计算题中的某一问或者单独以计算题的形式命题,题目难度一般为中档题。

1.弹力(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kx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摩擦力(1)大小:滑动摩擦力F=μF N,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具体值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来求解。

(2)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电场力(1)大小:F=qE。

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与电荷所处的位置有关。

真空中点电荷间的库仑力F=k q1q2 r2。

(2)方向: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4.安培力(1)大小:F=BIL,此式只适用于B⊥I的情况,且L是导线的有效长度,当B∥I 时,F=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垂直于B、I决定的平面。

5.洛伦兹力(1)大小:F=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

当B∥v时,F=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不做功。

6.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3)常用推论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1.解题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力与物体的平衡之平衡的种类

力与物体的平衡之平衡的种类

力与物体的平衡之平衡的种类班级 姓名一、稳定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发生的合力或合力矩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做稳定平衡.如图1—1(a )中位于光滑碗底的小球的平衡状态就是稳定的.二、不稳定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发生的合力或合力矩能使这种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做不稳定平衡,如图1—1(b)中位于光滑的球形顶端的小球,其平衡状态就是不稳定平衡.三、随遇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在新的位置上仍处于平衡,这样的平衡叫做随遇平衡,如图1—1(c )中位于光滑水平板上的小球的平衡状态就是随遇的.从能量方面来分析,物体系统偏离平衡位置,势能增加者,为稳定平衡;减少者为不稳定平衡;不变者,为随遇平衡.如果物体所受的力是重力,则稳定平衡状态对应重力势能的极小值,亦即物体的重心有最低的位置.不稳定平衡状态对应重力势能的极大值,亦即物体的重心有最高的位置.随遇平衡状态对应于重力势能为常值,亦即物体的重心高度不变.四、数学 sinα ·cosβ=21 [sin (α+β)+sin (α-β)] sinα ·sinβ=—21 [cos (α+β)-cos (α-β)]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nniiisinsin212sincos)2sin3sinsin2sinsin(sin212sincos)2sin25cos2sin23cos2sin2(cos2sincos1、有一玩具跷板,如图所示,试讨论它的稳定性(不考虑杆的质量).2、如图所示,均匀杆长为a,一端靠在光滑竖直墙上,另一端靠在光滑的固定曲面上,且均处于Oxy平面内.如果要使杆子在该平面内为随遇平衡,试求该曲面在Oxy平面内的曲线方程.3、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杆,长为L,处于竖直的位置,一端可绕固定的水平轴转动.有两根水平弹簧,劲度系数相同,把杆的上端拴住,如图所示,问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何值时才能使杆处于稳定平衡?4、(1)如图所示,一矩形导电线圈可绕其中心轴O 转动.它处于与轴垂直的匀强磁场中,( )(2)图中每一系统的两个球都用一跨过滑轮的线联结起来,问每一种情况各属哪种平衡?5、一均匀光滑的棒,长l ,重G,静止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光滑碗内,如图2-16所示,R<l /2<2R.假如θ为平衡时的角度,P为碗边作用于棒上的力.求证:⑴P=(l /4R )G; ⑵(cos2θ/cos θ)=l /4R .6、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14光滑圆柱面放置在水平面上.柱面上置一线密度为λ的光滑均匀铁链,其一端固定在柱面顶端A ,另一端B 恰与水平面相切,试求铁链A 端所受拉力以及均匀铁链的重心位置.(A) (B) (C) (D) B B7、如图所示,两把相同的均匀梯子AC和BC,由C端的铰链连起来,组成人字形梯子,下端A和B相距6m,C端离水平地面4m,总重200 N,一人重600 N,由B端上爬,若梯子与地面的静摩擦因数μ=0.6,则人爬到何处梯子就要滑动?8、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面相接触.现有另一质量与A 相同,半径为r的较细圆柱B,用手扶着圆柱A,将B放在A的上面,并使之与墙面相接触,如图所示,然后放手.己知圆柱A与地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20,两圆柱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30.若放手后,两圆柱体能保持图示的平衡,问圆柱B与墙面间的静摩擦系数和圆柱B的半径r的值各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分析和解:假定物体偏离平衡位置少许,看其势能变化是处理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本题要讨论其稳定性,可假设系统发生偏离平衡位置一个θ角,则:在平衡位置,系统的重力势能为(0)2(cos )E L l mg α=-当系统偏离平衡位置θ角时,如图1一3所示,此时系统的重力势能为 ()[cos cos()][cos cos()]E mg L l mg L l θθαθθαθ=-++--2cos (cos )mg L l θθ=-()(0)2(cos 1)(cos )P E E E mg L l θθ∆=-=--故只有当cos L l θ<时,才是稳定平衡.2、分析和解:本题也是一道物体平衡种类的问题,解此题显然也是要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即要使杆子在该平面内为随遇平衡,须杆子发生偏离时起重力势能不变,即杆子的质心不变,y C 为常量。

力学中的受力与物体的平衡

力学中的受力与物体的平衡

力学中的受力与物体的平衡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力的作用和效果。

在力学中,我们经常涉及到受力与物体平衡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力学中的受力和物体平衡的概念、原理和相关应用。

一、受力的基本概念受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方向和形状等。

强度、方向和作用点是描述力的基本特征。

强度是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方向是力的作用方式,可以是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各个方向。

作用点是力作用的具体点位,也可以是物体的质心。

力可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传递的,如推、拉、摩擦力等;非接触力则是无需接触即可产生作用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二、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受力的干扰。

物体的平衡分为平衡在小尺度上的受力和平衡在大尺度上的受力。

在小尺度上,物体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合力为零。

合力是所有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矢量和,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求得。

只有合力为零,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在大尺度上,物体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合力矩是由力对物体某一点产生的力矩的矢量和。

当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状态。

三、物体平衡的应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示例:1.建筑物结构设计:在设计建筑物的结构时,需要保证各个构件处于平衡状态,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桥梁设计: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结构,设计桥梁时需要考虑桥梁的平衡条件,确保桥梁能够承受荷载并平稳运行。

3.机械设计: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机械装置的平衡条件,以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

4.物体悬挂和固定:在日常生活中,悬挂物体和固定物体都需要考虑平衡条件,以防止物体掉落或意外倾斜。

以上仅为一些力学中受力与物体平衡应用的简单例子,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力和物体的平衡

力和物体的平衡

力和物体的平衡力和物体的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平衡是指物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不会发生运动或变形。

而力是指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使其运动或变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力和物体的平衡,并解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力和物体的平衡是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关键。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它将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类型: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没有任何运动。

它是通过物体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平衡来实现的。

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合力为零。

物体的平衡状态取决于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果物体所受到的各种力相等且方向相反,它将处于静态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合力为零,它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将以匀速直线运动的方式移动,而不会改变方向或速度。

物体的平衡状态可以用力的图像来表示。

力的图像是一种用箭头表示力大小和方向的图形。

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力的图像将显示物体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将帮助我们确定物体的平衡状态,并计算出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和物体的平衡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建筑和工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物体的平衡状态,以确保建筑物和结构的稳定性。

他们必须计算出建筑物所受到的各种力,以确定它们是否处于静态平衡状态。

如果建筑物不处于静态平衡状态,它将不稳定,可能会发生倒塌或崩溃。

另一个例子是机械工程领域。

机械工程师必须考虑物体的平衡状态,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他们必须计算出机器所受到的各种力,以确定它们是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如果机器不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它将不稳定,可能会发生事故或故障。

总之,力和物体的平衡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1.2力与物体平衡

1.2力与物体平衡

(2)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明确研究对象→隔离物体分析→画受力示意图→验证受力合理 性。 (3)善于变换研究对象:若不能直接判断研究对象与接触的物 体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摩擦力,可以采用变换研究对象,
借助其他物体的受力判定。
【对点训练】
1.(2014·广东高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
当拉力F与水平面平行时,斜面体受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最大
值为F,选项C正确,D错误。
【解题悟道】
(1)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①整体法:当系统内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且需要求解系统
与其他物体间的作用时一般要用整体法,整体法不能求内力。
②隔离法:当需要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要用隔离法 ,
原则上隔离受力个数较少的物体。
【典题1·师生探究】如图所示,物体A恰 能在斜面体B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 面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 方向用力向下推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关于斜面体受地面的 摩擦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大小为零 B.大小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右 C.大小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其大小和方向
一条直线上。设三个圆柱体的质量均为m,则(
A.两支架对圆柱体b、c的支持力大小均为 3 mg
)
B.两支架对圆柱体b、c的支持力大小均为 3 mg
2
C.b、c之间一定有弹力
D.b、c之间可能无弹力
【解析】选A、C。以三个光滑圆柱体a、b、c组成的整体为研
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
作出两支持力的合力,由平衡条件及几何关系知,△abc为等边
下,可知B对A的作用力斜向左上方,因而A对B的作用力应斜向右
下方,因而B有水平向右滑动的趋势,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概念。

平衡是指物体处于稳定的状态,既不向任何方向倾斜,也不发生任何运动。

力的平衡则是指物体上施加的各个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物体保持平衡。

本文将探讨物体的平衡以及力的平衡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一、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之和为零,既不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也不受到任何外力的影响而发生运动。

物体的平衡可以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情况。

1. 静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的状态,并且不发生任何运动。

在静态平衡下,物体的受力之和为零,既不受到任何合力的作用,也不受到任何合力的影响。

2.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并且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在动态平衡下,物体的受力之和也为零,但是物体会保持一定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上施加的各个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物体保持平衡。

力的平衡可以分为平行力的平衡和非平行力的平衡两种情况。

1. 平行力的平衡平行力的平衡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平行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物体保持平衡。

在平行力的平衡下,各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之间需要满足平衡条件。

根据平衡条件,可以求解平行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

2. 非平行力的平衡非平行力的平衡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非平行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物体保持平衡。

在非平行力的平衡下,各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之间需要满足平衡条件。

一般情况下,非平行力的平衡需要通过向量分解和求解力矩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三、平衡条件和力矩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平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平衡条件。

1. 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条件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等于零。

即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力的平衡条件可以用方程表示为∑F=0。

2. 力矩的平衡条件力矩的平衡条件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矩等于零。

力矩是力对于某一点的转动效果的量度,力矩的平衡条件可以用方程表示为∑M=0。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没有受到外力的干扰。

在力学中,平衡被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情况。

本文将探讨物体的平衡以及力的平衡条件。

一、物体的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静平衡和动平衡。

1. 静平衡静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物体的位置和姿态不发生变化。

要实现静平衡,物体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合力为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等于零。

如果合力不为零,物体就会沿着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其状态。

(2)力矩为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物体中心的力矩之和等于零。

力矩是指力在物体上产生的转动效果,它由两个因素决定:力的大小和力的臂长。

当一个物体受到的力矩为零时,它不会发生旋转。

2. 动平衡动平衡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中,但没有受到外力的干扰。

在动平衡状态下,物体不会改变其速度和方向。

二、力的平衡条件要实现物体的平衡,力也必须满足一定的平衡条件。

下面是力的平衡条件:1. 合力为零合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的矢量和。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分力为零除了合力为零外,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分力的矢量和也必须为零。

分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单独力的矢量。

当每一个分力的矢量和都为零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3. 力矩为零力矩是指力在物体上产生的转动效果。

当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物体中心的力矩之和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三、力的平衡与物体结构的关系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对力的平衡起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示例:1. 杆的平衡当在杆的一侧施加一个重力或其他力,要使杆处于平衡状态,需要在相应的位置施加一个与之相等的力。

这是因为杆的平衡要求力矩为零。

2. 悬挂物体的平衡当悬挂一个重物时,需要使悬挂点和重力的垂直作用线重合,这样才能保持稳定。

如果悬挂点与重心不重合,就会产生一个力矩,物体将会发生旋转。

四、结论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条件密切相关。

专题一_力与物体的平衡_精讲

专题一_力与物体的平衡_精讲

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衡1.力的效果(1)力的静力学效应: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的动力学效应:a.瞬时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F=ma;b.时间积累效应:产生冲量I=Ft,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I=△p;c.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W=△Ek.2.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几种力3.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点、一个物体或物体系等.(2)按顺序找力:按一重力、二弹力(分析有多少个接触点,然后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是否产生弹力)、三摩擦力、四其他力(如电场力、磁场力等)的顺序来分析物体受力.防止多力或漏力.(3)画出力的示意图:每个力都要标明表示力的符号探究点一三力平衡问题1.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轻绳OA、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物体所受重力为G,求轻绳OA和OB所受的拉力.2.如图所示,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B=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双)3.如图所示,物体G用两根绳子悬挂,开始时绳OA水平,现将两绳同时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且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α不变(α>90°),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旋转过程中,设绳OA的拉力为T1,绳OB的拉力为T2,则( ).(A)T1先减小后增大(B)T1先增大后减小(C)T2逐渐增大(D)T2最终变为零探究点二多力平衡问题2.如图X2-2所示,A、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关于A、B()A.A受3个力,B受4个力B.A受4个力,B受3个力C.A受3个力,B受3个力D.A受4 个力,B受4个力C.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探究点三物体组的平衡问题1.如图1-1-5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面以速度v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2:如图1-1-6所示,倾角为θ的三角滑块及其斜面上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垂直作用在物块上,物块及滑块均未被推动,则滑块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A.0 B.F cosθC.F sinθD.F tanθ探究点四 动态平衡问题1.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保洁人员为执行保洁任务,必须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 )A .屋顶对他的支持力不变B .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C .屋顶对他的摩擦力不变D .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探究点五:电磁学中的物体的平衡问题1.如图所示,M 、N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 0为定值电阻,R 1、R 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 ,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 .调节R 1、R 2,关于F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保持R 1不变,缓慢增大R 2时,F 将变大B .保持R 1不变,缓慢增大R 2时,F 将变小C .保持R 2不变,缓慢增大R 1时,F 将变大D .保持R 2不变,缓慢增大R 1时,F 将变小变式.(双选)如图所示,A 、B 两带电小球,质量分别为m A 、m B ,电荷量分别为q A 、q B ,用绝缘不可伸长的细线如图悬挂,静止时A 、B 两球处于同一水平面.若B 对A 及A 对B 的库仑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A <FB B .OC 细线的拉力F TC =(m A +m B )gC .AC 细线对A 的拉力F TA =2g m A D .同时烧断AC 、BC 细线后,A 、B 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相同探究六:电磁感应中的平衡问题1.如图甲中abcd 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 的导体棒PQ 与ab 、cd 垂直且接触良好,回路的电阻为R ,整个装置放于垂直框架平面的变化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棒PQ 始终静止,在时间0~t0内,棒PQ 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 ( ) 思路:安培力方向?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1.如图1-1-1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1>F 2>F 3B .F 3>F 1>F 2C .F 2>F 3>F 1D .F 3>F 2>F 12.图1-1-4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 、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AO 、BO 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 、F B ,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FA 一定小于GB .F A 与F B 大小相等C .F A 与F B 是一对平衡力D .F A 与F B 大小之和等于G3.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在吊环项目中取得了冠军.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此时人静止不动,两根吊带对称并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根吊带受到环的拉力大小不等B .手对吊环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C .每根吊带受到环的拉力大小都等于人重量的一半D .两根吊带受到环的拉力合力一定竖直向下4.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 ,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 1 ,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 , 则( )A .F 1=G sin αB .F 2=G tan αC .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 1与F 2的合力变大D .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 1减小,F 2增大5.如图X 2-8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 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θ,则( )A .F =G cos θB .F =G sin θC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N =G cos θD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N =G cos θ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30.0 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用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X2-7甲所示,若本实验的和弹簧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________ N/m,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_.甲乙图X2-7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0×10-2kg,带电荷量为q=1.0×10-6C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假设电场足够大,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60°角.小球在运动过程电荷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求:(1)画出小球受力图并判断小球带何种电荷;(2)求电场强度E;(3)若在某时刻将细线突然剪断,求经过1s时小球的速度v.。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力和物体的平衡

力和物体的平衡

第一章力和物体的平衡第一单元力知识要点概述一.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2.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产生一个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顿第三定律力为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计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受到其它力的作用无关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者说产生加速度)力的积累效果:对时间的积累为冲量对空间的积累为功力的瞬时效果:产生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3.力的分类按性质划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按作用效果划分: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支持力,压力等按研究对象划分:内力和外力※效果和性质无必然联系: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

例如,支持力,压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相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不同。

例如,摩擦力,重力都可充当动力※对物体受力分析,必须找按性质命名的力二.重力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在地球表面附近(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效应)近似认为二者相等。

2.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重力加速度g值的特点:与物体所在的高度和纬度有关3.重力的方向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4.重力的作用点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三.弹力1.弹力的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和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和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和使物体产生弹性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弹力的方向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一定和摩擦力的方向垂直(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

力及物体的平衡之平衡的种类

力及物体的平衡之平衡的种类

力与物体的平衡之平衡的种类班级 姓名一、稳定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发生的合力或合力矩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做稳定平衡.如图1—1(a )中位于光滑碗底的小球的平衡状态就是稳定的. 二、不稳定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发生的合力或合力矩能使这种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做不稳定平衡,如图1—1(b)中位于光滑的球形顶端的小球,其平衡状态就是不稳定平衡.三、随遇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在新的位置上仍处于平衡,这样的平衡叫做随遇平衡,如图1—1(c )中位于光滑水平板上的小球的平衡状态就是随遇的.从能量方面来分析,物体系统偏离平衡位置,势能增加者,为稳定平衡;减少者为不稳定平衡;不变者,为随遇平衡.如果物体所受的力是重力,则稳定平衡状态对应重力势能的极小值,亦即物体的重心有最低的位置.不稳定平衡状态对应重力势能的极大值,亦即物体的重心有最高的位置.随遇平衡状态对应于重力势能为常值,亦即物体的重心高度不变. 四、数学 sinα ·cosβ=21[sin (α+β)+sin (α-β)] sinα ·sinβ=—21[cos (α+β)-cos (α-β)] 1、 有一玩具跷板,如图所示,试讨论它的稳定性(不考虑杆的质量).2、如图所示,均匀杆长为a ,一端靠在光滑竖直墙上,另一端靠在光滑的固定曲面上,且均处于Oxy 平面内.如果要使杆子在该平面内为随遇平衡,试求该曲面在Oxy 平面内的曲线方程.3、一根质量为m 的均匀杆,长为L ,处于竖直的位置,一端可绕固定的水平轴转动.有两根水平弹簧,劲度系数相同,把杆的上端拴住,如图所示,问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为何值时才能使杆处于稳定平衡?4、(1)如图所示,一矩形导电线圈可绕其中心轴O 转动.它处于与轴垂直的匀强磁场中,( )(2)问每一种情况各属哪种平衡?5、l R的半球形光滑碗内,如图2-16R<l /2<2R .假如θ为平衡时的角度,P为碗边作用于棒上的力.求证: ⑴P=(l /4R )G; ⑵(cos2θ/cos θ)=l /4R .(A) (B) (C) (D)B B6、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14光滑圆柱面放置在水平面上.柱面上置一线密度为λ的光滑均匀铁链,其一端固定在柱面顶端A ,另一端B 恰与水平面相切,试求铁链A 端所受拉力以及均匀铁链的重心位置. 7、如图所示,两把相同的均匀梯子AC 和BC ,由C 端的铰链下端A 和B 相距6m ,C 端离水平地面4m ,总重200 N ,一人重梯子与地面的静摩擦因数μ=0.6,则人爬到何处梯子就要滑动?8、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面相接触.现有另一质量与A相同,半径为r 的较细圆柱B ,用手扶着圆柱A ,将B 放在A 的上面,并使之与墙面相接触,如图所示,然后放手.己知圆柱A 与地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20,两圆柱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30.若放手后,两圆柱体能保持图示的平衡,问圆柱B 与墙面间的静摩擦系数和圆柱B 的半径r 的值各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分析和解:假定物体偏离平衡位置少许,看其势能变化是处理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本题要讨论其稳定性,可假设系统发生偏离平衡位置一个θ角,则:在平衡位置,系统的重力势能为当系统偏离平衡位置θ角时,如图1一3所示,此时系统的重力势能为()[cos cos()][cos cos()]E mg L l mg L l θθαθθαθ=-++--故只有当cos L l θ<时,才是稳定平衡.2、分析和解:本题也是一道物体平衡种类的问题,解此题显然也是要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即要使杆子在该平面内为随遇平衡,须杆子发生偏离时起重力势能不变,即杆子的质心不变,y C 为常量。

力物体的平衡

力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基本内容】:1、⼒学中常见的⼏种⼒重⼒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向竖直向下。

重⼒实际上是地球对物体引⼒的⼀个分⼒,另⼀个分⼒提供提供物体随地球⾃转所需的向⼼⼒。

弹⼒物体发⽣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的作⽤,这种⼒叫弹⼒。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与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缩短量)成正⽐。

F kx =-,k 为劲度系数,x 为形变量。

摩擦⼒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静摩擦⼒两种,当⼀个物体在另⼀个物体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所产⽣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向沿接触⾯的切线且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滑动摩擦⼒的⼤⼩由公式f N µ=计算,动摩擦因数µ是由接触⾯的情况和材料决定。

2、共点⼒作⽤下物体的平衡如果⼏个⼒作⽤在物体上,且交于⼀点或⼏个⼒的作⽤线交于⼀点,这⼏个⼒叫做共点⼒。

如果物体只受三个⼒作⽤,⼀般根据两个⼒的合⼒同第三个⼒等值反向做出平⾏四边形,解决问题,处理⽅法有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有时也根据根据相似三⾓形的关系列⽅程。

如果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共点⼒作⽤,⼀般可⽤正交分解法。

物体的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即有静⽌、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三种平衡状态。

3、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矩⼒与⼒臂(转动轴到⼒的作⽤线之间的距离)的乘积称为⼒矩,记为M Fd =,它是使物体绕轴转动状态发⽣改变的原因,单位为N m ?。

⼒偶与⼒偶矩作⽤在物体上的⼤⼩相等、⽅向相反、作⽤线平⾏的两个⼒组成的⼀对⼒偶。

⼒偶对物体只有转动作⽤,其转动作⽤的⼤⼩由⼒偶矩来度量。

⼒偶矩的⼤⼩等于⼒与⼒偶臂的乘积,⼒偶臂等于两个平⾏⼒的作⽤线之间的距离。

4、⼀般物体的平衡⼒对物体的作⽤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对物体的平动有影响,⽽合⼒矩对物体的转动有影响,当这两种影响都不存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受任意的(共点的)平⾯⼒系作⽤的物体,平衡条件为000()x y i F F M ?=??=??=??∑∑∑对任⼀转轴这三个⽅程组成平⾯内任意⼒系的平衡⽅程式。

高考复习——《力 物体的平衡》典型例题复习

高考复习——《力 物体的平衡》典型例题复习

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是一种作用,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实现(如弹力、摩擦力),也可以通过场来实现(重力、电场力、磁场力)⑵力的性质: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相互性(成对出现,遵循牛顿第三定律);矢量性(有大小和方向,遵从矢量运算法则);效果性(形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⑶力的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描述:描述一个力,应描述力的三要素,除直接说明外,可以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方法。

⑷力的分类:按作用方式,可分为场力(重力、电场力)、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接效果分,有动力、阻力、牵引力、向心力、恢复力等;接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按研究系统分,内力、外力。

2、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G=mg ,可以用弹簧秤测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无关。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测定方法:悬挂法。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的关系: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与物体形状有关,其几何中心就是重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除了跟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3、弹力(1)弹力的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的条件:两物体要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②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③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如果轻直杆只有两个端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例题: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解析:由于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在A 点,弹力F 1应该垂直于球面所以沿半径方向指向球心O ;在B 点弹力F 2垂直于墙面,因此也沿半径指向球心O 。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与力的平衡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物体的平衡以及力的平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各部分之间的力矩和力的合力为零。

根据力矩的定义,力矩是由作用力和力臂组成,力臂是指作用力相对于物体某一点的距离。

物体的平衡可分为两类: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

1. 稳定平衡:当物体受到微小干扰后,能够自动返回原来的平衡位置,即物体重心的垂直投影落在支撑点的范围内。

例如,摆放在平面上的杯子如果没有外力干扰,会始终保持直立的状态。

2. 不稳定平衡:当物体受到微小干扰后,不能自动返回原来的平衡位置,即物体重心的垂直投影不再落在支撑点的范围内。

例如,将一个笔立在桌面上,稍微触动一下,它就会倒下。

二、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我们可以利用力的平衡原理解析这些力。

1. 静力学平衡条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力的合力和力矩都为零。

首先,力的合力为零意味着物体受到的内力和外力平衡,没有产生加速度。

这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

其次,力矩为零表示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力矩相互抵消,物体不会发生旋转。

这可以通过力矩的定义和力的均衡条件来推导。

2. 动力学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力的合力为零。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通过合力的分解和合力为零可以推导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只有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三、平衡的应用平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 建筑物结构设计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平衡原理是保证建筑物稳定和安全的基础。

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和确定支撑点的位置,可以使建筑物达到稳定平衡的状态。

2. 车辆运动在车辆运动中,平衡原理也是重要的。

例如,汽车行驶时,驱动力和阻力相互平衡,使汽车能够匀速行驶。

同时,车辆转弯时,通过控制转向角度和速度,保持平衡,避免发生侧翻。

3. 机械系统在机械系统中,平衡原理对于机械结构的设计和运行也是至关重要的。

力 物体的平衡解题方法

力 物体的平衡解题方法

力物体的平衡解题方法1、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其中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等大反向(7)2、整体法和隔离法(1~5、8)3、跨过定滑轮或光滑挂钩两端的绳子拉力大小相等,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通过几何关系确定夹角,进而求解。

(6)4、相似三角形法:正确作出力的三角形后,如能判定力的三角形与图形中已知长度的三角形(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可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三角形中力的比例关系,从而达到求未知量的目的。

【往往涉及三个力,其中一个力为恒力,另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则此时用相似三角形分析。

】相似三角形法是解平衡问题时常遇到的一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寻找力三角形和结构三角形相似(9)例题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在它的两个粗糙的斜面上分别放置两个质量为m1和m2的木块,,如图1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 在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作用,但方向不确定;D. 以上结论都不对。

2.如图2所示,重为G的链条(均匀的),两端用等长的轻绳连接,挂在等高的地方,绳与水平方向成角,试求:(1)绳子的张力;(2)链条最低点的张力。

3.所示,人重600N,平板重400N,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人必须用多大的力拉住绳子?(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摩擦不计)4.如图12所示,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平面上的物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

拉力F1和F2方向相反,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线,且。

试求在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轻线的拉力。

5.如图13所示,叠放的a、b、c三块粗糙物块,其上面的接触处均有摩擦,但摩擦系统不同,当b物体受到一水平力F 作用时,a 和c 随b 保持相对静止,做向右的加速运动,此时( )A. a 对c 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B. b 对a 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C. a 对b 、a 对c 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 桌面对c 的摩擦力大于a 、b 间的摩擦力。

第二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

第二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

例如,一块铁板折成如图 2-1-1 所示形 状,光滑的球置于水平面 BC 上,铁 板和球一起 (1) 向右加速运动; (2) 沿 垂直 AB 斜向上匀速运动;试分析 AB 面对球有无弹力.
图2-1-1
3.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 上 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 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 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阻碍它相对滑 动 (2)产生条件:① 接触面粗糙 ; ② 有弹力 ;③ 有相对运动 .
垂直于支撑 ①支撑面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 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总是垂直于支 撑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 触面. 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 连线上. 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 公切面.
②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 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 向.其弹力可为拉力,可为压力. ③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 绳收缩的方向,即只为拉力. ④杆的弹力:既可沿杆向里(拉力), 也可沿杆向外 ( 推力或支持力 ) ,还 可不沿杆的方向.
4.静摩擦力 (1)定义: 存在相对运动的趋 互相接触的两物体 。 势 而又保持相对静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 止 的力,叫静摩擦力 . 阻碍相对运动趋 势 (2)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运动趋势强弱变化 0~最大静摩擦力Fm 而在 之间变化,跟 相对运动趋势强弱程度有关,但跟接触 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由受力物体 所处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 二定律来计算.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 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 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如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求摩擦力首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 滑动摩擦力. 1.若已知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动摩擦 因数μ及正压力FN,滑动摩擦力F可 以根据公式F=μFN直接计算出大小.

物体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力的平衡物体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力的平衡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物体的平衡以及力的合成的相关原理和应用。

一、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在作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力学中,平衡可以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恒定的位置,不发生任何位移。

在静态平衡条件下,物体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受到的所有作用力之间存在相互抵消的关系。

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作用力的作用下以恒定速度做直线运动。

在动态平衡条件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合力矩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合力产生的力矩和约束力产生的力矩相互平衡。

二、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方式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可以分为向量合成和分解两种方式。

向量合成是指将多个力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合成成一个力。

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于多个力的方向不同但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情况,而三角形法则适用于多个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情况。

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按照一定的方式拆分成多个力的过程。

分解可以分为正交分解和非正交分解两种方式。

正交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按照两个垂直方向的力分量的和进行分解。

非正交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按照两个非垂直方向的力分量的和进行分解。

分解后的力分量之间满足勾股定理。

三、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力的平衡可以用于分析物体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在静态平衡条件下,物体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正交分解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垂直于杆的力和平行于杆的力,然后使用力矩的平衡条件得出物体的平衡条件。

在动态平衡条件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合力矩为零。

通过合力的合成可以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使用力矩的平衡条件得出物体的平衡条件。

四、力的平衡的应用力的平衡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

在建筑领域,力的平衡可以用于分析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

第一章力物体的平衡

第一章力物体的平衡
A C
整体法和隔离法
正交分解法
提升物理思想
F
v
M
m
例5(98年上海卷)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是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OA上套有小环P,OB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AO杆对P的支持力FN和细绳上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A.FN不变,FT变大 B.FN不变,FT变小 C.FN变大,FT变大 D.FN变大,FT变小
解析:(1)先用整体法,以整个链条为研究对象,链条受重力G和两端轻绳的拉力F1、F2作用,根据三力汇交原理,此三力必相交于一点O。则有 。
(2)再用隔离法,以链条的左半部为研究对象,左半部链条受重力G/2,绳的拉力F1,和右半部链条的拉力F的作用,此三力必相交于一点O’,则有
θ
θ
G
F1
F2
θ
θ
O
G/2
A
B
O
P
Q
解析:选择环P、Q和细绳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FN的作用,而环动移前后系统的重力保持不变,故FN保持不变.取环Q为研究对象,其受如图示.FTcosα = mg,当P环向左移时,α将变小,故FT变小,正确答案为B。
B
mg
FN
FT
α
例6.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小球A、B带有同种电荷,用指向墙面的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B,两球分别静止在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将小球B向左移动少许,当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 ) A.推力F变大 B.地面对B球的支持力不变 C.竖直墙面对小球A的弹力变大 D.A、B两球之间距离变大

物体平衡与力的平衡

物体平衡与力的平衡

物体平衡与力的平衡主题:物体平衡与力的平衡教案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力和平衡的问题。

本节课将围绕物体平衡和力的平衡展开探讨。

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平衡的条件和力的平衡的原理。

并通过练习和讨论,加深他们对物体平衡和力的平衡的理解。

一、什么是物体平衡?在物理学中,物体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也就是说,物体没有受到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的作用。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平衡的条件在平衡状态下,物体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力的合力为零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必须为零。

也就是说,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应该抵消。

2. 力的合力矩为零物体所受的所有力产生的力矩的合力必须为零。

也就是说,物体所受的合力矩大小和方向应该抵消。

3. 物体的重心在支持点上方垂直下落物体的重心必须在支持点上方垂直下落的竖直线上。

这样,物体受到的重力才能绕着支持点产生一个力矩,与其他合力矩相抵消。

三、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是物体平衡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四、力的平衡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实现力的平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调整力的大小通过调整各个力的大小,使得各个力的合力为零。

这样就能实现力的平衡。

2. 调整力的方向通过调整各个力的方向,使得各个力的合力为零。

这样就能实现力的平衡。

3. 调整力的作用点通过调整各个力的作用点,使得各个力的合力为零。

这样就能实现力的平衡。

五、实验部分为了验证力的平衡的原理,我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力的平衡材料:一个木块,一个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 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2.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木块上下两个方向的力。

3. 记录测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计算它们的合力。

4. 分析合力是否为零,如果是零,则说明木块处于力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力 物体的平衡一、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 ……(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2.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3.按产生条件分场力(非接触力)、接触力。

二、弹力1.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⑶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如果轻直杆只有两个端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解:由于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在A 点,弹力F 1应该垂直于球面所以沿半径方向指向球心O ;在B 点弹力F 2垂直于墙面,因此也沿半径指向球心O 。

注意弹力必须指向球心,而不一定指向重心。

又由于F 1、F 2、G 为共点力,重力的作用线必须经过O 点,因此P 和O 必在同一竖直线上,P 点可能在O 的正上方(不稳定平衡),也可能在O 的正下方(稳定平衡)。

例2. 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解:A 端所受绳的拉力F 1沿绳收缩的方向,因此沿绳向斜上方;B 端所受的弹力F 2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

由于此直杆的重力不可忽略,其两端受的力可能不沿杆的方向。

杆受的水平方向合力应该为零。

由于杆的重力G 竖直向下,因此杆的下端一定还受到向右的摩擦力f 作用。

例3. 图中AC 为竖直墙面,AB 为均匀横梁,其重为G ,处于水平位置。

BC 为支持横梁的轻杆,A 、 B 、C 三处均用铰链连接。

试画出横梁B 端所受弹力的方向。

解:轻杆BC 只有两端受力,所以B 端所受压力沿杆向斜下方,其反作用力轻杆对横梁的弹力F 沿轻杆延长线方向斜向上方。

3.弹力的大小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

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

⑴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 ,还可以表示成ΔF=k Δx ,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⑵“硬”弹簧,是指弹簧的k 值大。

(同样的力F 作用下形变量Δx 小)⑶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度k 都比原来的劲度大;两根弹簧串联后总劲度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总劲度变大。

例4. 如图所示,两物体重分别为G 1、G 2,两弹簧劲度分别为k 1、k 2,弹簧两端与物体和地面相连。

用竖直向上的力缓慢向上拉G 2,最后平衡时拉力F=G 1+2G 2,求该过程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

解:关键是搞清两个物体高度的增量Δh 1和Δh 2跟初、末状态两根弹簧的形变量Δx 1、Δx 2、Δx 1/、Δx 2/间的关系。

无拉力F 时 Δx 1=(G 1+G 2)/k 1,Δx 2= G 2/k 2,(Δx 1、Δx 2为压缩量) 加拉力F 时 Δx 1/=G 2/k 1,Δx 2/= (G 1+G 2) /k 2,(Δx 1/、Δx 2/为伸长量) 而Δh 1=Δx 1+Δx 1/,Δh 2=(Δx 1/+Δx 2/)+(Δx 1+Δx 2) 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ΔE p = G 1∙Δh 1+G 2∙Δh 2整理后可得:()⎪⎪⎭⎫ ⎝⎛+++=∆22121212k G k G G G G E P 三、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条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

(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大小⑴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⑵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 N ,其中的F 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例5. 如图所示,用跟水平方向成α角的推力F 推重量为G 花板向右运动,木块和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力大小。

解:由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可得F N =F sin α-G ,因此有:f =μ(F sin 3.静摩擦力大小 ⑴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μF N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既F m =μF N⑵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 f ≤F m例6. 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相同木块,A 、B 间最大静摩擦力F m =5N ,水平面光滑。

拉力F 至少多大,A 、B 才会相对滑动? 解:A 、B 间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A 、B 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处于一个临界状态,既可以认为发生了相对滑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5N ,也可以认为还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因此A 、B 的加速度仍然相等。

分别以A 和整体为对象,运用牛顿G 1Δx 2 k 2 G 2 Δx 1 ΔΔk 1F 1 F 2 FO 第二定律,可得拉力大小至少为F =10N (研究物理问题经常会遇到临界状态。

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可以认为同时具有两个状态下的所有性质。

)4.摩擦力方向⑴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⑵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成任意角度。

通常情况下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成任意角度。

例7. 小车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恰好沿车后壁匀速下滑。

试分析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速度方向的关系。

解: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始终和小车的后壁平行,方向竖直向上,而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水平分速度逐渐增大),所以摩擦力方向和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可能取90°和180°间的任意值。

由二、三、的分析可知:无明显形变的弹力和静摩擦力都是被动力。

就是说: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无法由公式直接计算得出,而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的。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

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

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

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

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

在应用正交分解时,两个分矢量和合矢量的夹角一定要分清哪个是大锐角,哪个是小锐角,不可随意画成45°。

(当题目规定为45°时除外)2.应用举例 例8. A 的质量是m ,A 、B 始终相对静止,共同沿水平面向右运动。

当a 1=0时和a 2=0.75g 时,B 对A 的作用力F B 各多大? 解:一定要审清题:B 对A 的作用力F B 是B 对A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而A 所受重力G =mg 和F B 的合力是F =ma 。

当a 1=0时,G 与 F B 二力平衡,所以F B 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

当a 2=0.75g 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先画出重力(包括大小和方向),再画出A 所受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 B 。

由已知可得F B 的大小F B =1.25mg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o 角斜向右上方。

例9.已知质量为m 、电荷为q 的小球,在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后沿直线OP向斜下方运动(OP 和竖直方向成θ角),那么所加匀强电场的场强E 的最小值是多少?解:根据题意,释放后小球所受合力的方向必为OP 方向。

用三角形定则从右图中不难看出:重力矢量OG 的大小方向确定后,合力F 的方向确定(为OP方向),而电场力Eq 的矢量起点必须在G 点,终点必须在OP 射线上。

在图中画出一组可能的电场力,不难看出,只有当电场力方向与OP 方向垂直时Eq才会最小,所以E 也最小,有E =qmg sin 这是一道很典型的考察力的合成的题,不少同学只死记住“垂直”,而不分析哪两个矢量垂直,经常误认为电场力和重力垂直,而得出错误答案。

越是简单的题越要认真作图。

例10. 轻绳AB 总长l ,用轻滑轮悬挂重G 的物体。

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G ,将A 端固定,将B 端缓慢向右移动d 而使绳不断,求d 解:以与滑轮接触的那一小段绳子为研究对象,在任何一个平衡位置都在滑轮对它的压力(大小为G )和绳的拉力F共同作用下静止。

而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大小F 1、F 2的,它们的合力N 是压力G 的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

F 1、F 2垂直平分的性质,结合相似形知识可得d ∶l =15∶4五、物体的受力分析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按顺序找力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

例11.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A 固定在水平面上。

木块B 、C的质量分别为M 、m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下滑。

B 的上表面保持水平,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⑴当B 、C 共同匀速下滑;⑵当B 、C 共同加速下滑时,分别求B 、C 所受的各力。

解:⑴先分析C 受的力。

这时以C 为研究对象,重力G 1=mg ,B 对C 的弹力竖直向上,大小N 1= mg ,由于C 在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所以B 、C 间无摩擦力,即f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