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合集下载

放射医学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放射医学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放射医学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一、大型X射线设备(含常规X线设备和CT)状态检测达标率定义:状态检测性能评估符合WS 76—2011和GB 17589—2011中状态检测各项性能参数标准的X线设备占同期所有X线设备的比例。

计算公式:大型X射线设备状态检测达标率=意义:大型X射线设备(含常规X线设备和CT)的状态检测是法定检测项目,其性能达标是保证X线设备诊断图像质量的最基本条件,反应了X线设备的总体性能情况,是图像质量的基本保障。

二、大型X射线设备(含常规X线设备和CT)稳定性检测达标率定义:稳定性检测性能评估符合WS 76—2011和GB 17589—2011中稳定性检测各项性能参数标准的设备占同期所有设备的比例。

计算公式:大型X射线设备稳定性检测达标率=意义:大型X射线设备(含常规X线设备和CT)的稳定性检测是确定X线设备相关参数稳定性的基本检测手段,是图像质量稳定的基本保证。

三、医用核磁共振设备(MRI)稳定性检测达标率定义:稳定性检测是指核磁共振设备(MRI)法定质保期以后,按每月、每季度、每年对磁体、梯度、射频、图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稳定性评估(与出厂时和安装调试正式使用时各项参数为标准)的一种检测手段。

稳定性性能评估符合相关参数标准的MRI 设备占同期所有MRI设备的比例。

计算公式:MRI设备稳定性检测达标率=意义:医用核磁共振设备的稳定性检测是确定MRI设备相关参数稳定性的基本检测手段,是磁共振图像质量稳定的基本保证。

四、大型设备开机率定义:大型设备(X线、CT、MRI)年正常开机使用天数(节假日除外)占一年总工作日(节假日除外)的比例。

计算公式:大型设备开机率=意义:大型医疗设备开机率是设备稳定性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稳定的设备开机才能提供质量稳定的临床诊断图像。

五、大型设备使用率定义:大型设备(X线、CT、MRI)年正常开机检查人次与院内同期设备平均检查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大型设备使用率=意义: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率是体现设备管理和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放射治疗质控检查标准

放射治疗质控检查标准
放射治疗场所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缺一处扣0.5分,扣满1分止。
放射工作止。
工作人员佩戴个人放射剂量计。
每一人扣0.5分。扣满2分止。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辐射水平检测,并有记录。
无记录扣2分。一处不及时扣0.5分。
有放疗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记录。
无记录扣2分。一处不及时扣0.5分。
有放疗计划的讨论记录
抽查,缺一份扣0.5分,扣满2分止。
有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放疗计划的相关记录
抽查,缺一份扣0.5分,扣满2分止。
有放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的评价记录。
抽查,缺一份扣0.5分,扣满2分止。
有根据评价提出的防范毒副作用、改善疗效的措施。
抽查,缺一份扣0.5分,扣满2分止。
有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
无记录扣1分。
有放射治疗后的患者随访记录。
无随访记录扣1分。
有对工作人员的制度培训记录
无记录扣1分。
放射治疗设备管理及辐射安全管理。
具有设备管理的相关制度,辐射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
无制度扣1分
设备维护维修检测有相关记录。
无记录扣1分。记录不及时扣0.5分
有放疗设备的操作指南、程序规范的上墙设置。
没有设置扣1分
设备配置符合要求。
没有达到扣1分。
无超核准的诊疗项目。
有超核准诊疗项目扣1分。
放疗技术管理
有放射治疗的技术管理制度
无制度扣1分。
有放射治疗医师的分级管理授权
缺一人扣0.5,扣满2分止。
有放射治疗基本技术目录
没有目录扣1分。
有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放疗基本技术的培训记录
无培训记录扣1分。
放疗相关制度的执行
检查药品、器材,不齐全扣1分。

放射科质量控制指标

放射科质量控制指标

放射科质量控制指标放射科质量控制指标在医疗设施中,放射科是一个重要的部门,负责进行放射性检查和治疗。

放射科质量控制是保证放射性检查和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一些放射科质量控制的指标。

硬件指标1. 显示器分辨率:放射科的显示器分辨率要足够高,以保证图像显示的清晰度,常用的分辨率为1920x1080或更高。

2. 显示器亮度和对比度: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要能够满足医生对图像细节的要求,常用的参数为250 cd/m²的亮度和1000:1的对比度。

3. 放射科设备校准:放射科设备要定期校准,确保其能够提供准确的图像信息。

4. 辐射剂量计:放射科设备应配备辐射剂量计,用于监测辐射剂量,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5. 冷却系统:放射科设备的冷却系统要能够稳定控制设备的温度,以防止设备过热。

软件指标1. 图像重建算法:放射科设备的图像重建算法要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重建效果,以显示患者的解剖结构。

2. 图像后处理算法:放射科设备的图像后处理算法要能够增加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

3. DICOM传输:放射科设备要支持DICOM(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传输,以便图像能够方便地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和共享。

4. 影像存储系统:放射科设备要有可靠和安全的影像存储系统,以便将图像和相关信息存档和检索。

质量控制流程指标1. 设备定期维护:放射科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 质控测试:放射科设备要进行定期的质控测试,例如模头、校准和线性性测试,以检查设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图像质量评估:放射科设备的图像质量要进行定期的评估,通过使用像质量评估工具(如MTF曲线)来评估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4. 人员培训和监督:放射科人员要接受规范的培训和监督,以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

放射科质量控制是保证放射性检查和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上述指标为放射科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一、放射学科组建的基本要求二、放射质控中心诊断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办法三、放射质控中心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办法四、正位胸片常规摄片质量控制标准五、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常规摄片质量控制标准一、放射学科组建的基本要求1 、从事放射诊断及投照人员素质要求:放射诊断医师必须为本专业或者临床专业大中专毕业,经过临床及本专业培训 (1 年以上) ,且要求有医师执照及执业注册证书方可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工作,技术投照人员原则上要求为本专业毕业人员,特殊情况医学相关专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 (1 年以上) 如能胜任工作可适当放宽;三级医院必须有副主任及副主任以上职称的诊断医师和主管技师及主管技师以上的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必须有主治医师及主治医师以上的诊断医师和技师及技师以上技术人员;一级医院至少有一位中专或者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学专业人员。

CT 诊断医生和技术员必须有相应的CT 上岗证;MRI 诊断医生和技术员必须有相应的MRI 上岗证。

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开展CT 检查必须开展增强检查,并要求有相应的抢救设备及抢救程序。

CT 或者MRI 开诊时相应的医生及技术员必须在上级或者同级医院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有进修合格证。

2 、仪器设备及场地要求:二级医院:①全身各部位摄影:应备有多台普通拍片机;②胃肠道造影、泌尿系造影、支气管造影设备,应备有胃肠造影专用X 线机;③透视设备:应备有X 线透视机。

机房及机房要求:根据放射防护要求:100mA 及100mA 下X 线机机房面积应大于25m2 ,100mA 以上X 线机房应大于36m2,双机头X 线机房应以两台X 线机作要求,机头距墙体距离应大于2m,带有多功能床及其他附属设备,如快速换片机,高压注射器等,应适当扩大机房面积,机房内不应有非相关家具及器物,机房四周X 线防护应大于0.5mPb 当量,控制室面积应能满足日常工作及机器维护要求,周边防护应大于1mmPb 当量。

3 、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①各级岗位责任制度(主任、副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医士、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及技士),有考勤薄;②透视工作制度;③诊断报告书写制度;④X 线机操作及保养制度;⑤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有登记分析薄;⑥储片室工作制度,借片、还片制度;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⑧科室会议和学习制度;⑨交接班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等等。

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100分
项目
评审要求
评审方法
分值
扣分
扣分理由
得分
1.科室组织管理和人员准入要求
(10分)
放射科常规X线统一管理
各自独立扣3分,有轮转计划但未实施扣2分
5
从事人员应经上岗培训,符合准入要求
查资料,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从事放射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已取得技师资格
5
科室放射技术质控每周一次,包括X线摄片体位是否符合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图像放大比列统一,图像放大比列统一,前后一致。
查资料,未开展,无记录扣4分,缺少一次扣1分.胶片大小前后一致,到病房实地查看老病人片5份。胸片正位11*14以上,正侧位14*17,1份不符扣1分。
5
参加放射质控活动。
不参加质控活动缺一次扣1分
查相应证书,1人不符合扣1分
5
2.科室规章制度(35分)
建立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每周不少于3次。
查记录(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可以合并,允许电子文档)。未开展,无记录扣5分,不完整扣1-2分。
5
建立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随访制度
查记录;未开展无记录扣5分,不完整扣1-2分。
5
X线摄影机房设有暴光条件表。建立机器操作规程,并上墙
2
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随访符合率二甲≥90%,二乙≥88%
查记录,下降1%扣1分
4
X线摄片质量:优良率≥80%,CR、DR≥90%,CT、MR符合CT、MR诊断质量要求。
查X线片、CT、MR各20份,分别按照CT、MR要求,按照X线摄片质量分级标准,每下降2%扣1分。
4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2024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2024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概述: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部门,负责各种放射诊断和治疗工作。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疗的准确性,放射科需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标准。

正文:一、设备质量控制标准1. 设备日常巡检:定期检查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性能表现是否符合要求。

2. 设备定期校准:按照规定的周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3.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记录和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二、辐射防护质量控制标准1. 辐射防护设备检查: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完整性和性能,例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2. 辐射防护培训: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和辐射防护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3. 辐射防护区域管理:确保辐射防护区域的合理布局和标识,以及必要的辐射预警装置。

三、图像质量控制标准1. 图像质量评估:对每个成像设备的图像质量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图像清晰、准确。

2. 曝光指数管理:监控曝光指数,避免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以保证成像的合理剂量和质量。

3. 重复率监控:统计重复图像的频率,定期评估重复率过高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四、信息安全质量控制标准1. 数据备份与存储:定期对放射图像和相关患者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培训与认证: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确保他们能正确操作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

3. 访问权限管理:建立合理的访问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敏感信息。

五、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标准1. 质量评估与监控: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2.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以持续改进诊疗服务质量。

3. 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总结: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设备质量控制、辐射防护质量控制、图像质量控制、信息安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五个方面。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本文档旨在为放射科质量控制提供标准,以确保医疗机构的放射科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了详细的章节细化。

本文涉及到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1、质量控制计划
1.1 质控计划编制
1.2 质控计划更新
1.3 质控计划的落实与评价
2、人员资质和培训
2.1 放射科人员资质要求
2.2 放射科人员培训
2.3 放射科人员继续教育
3、设备管理
3.1 设备验收及放射安全许可证申请
3.2 设备定期检测与校准
3.3 设备维护与保养
3.4 设备故障处理与备用设备
4、质量控制指标与措施
4.1 图像质量指标
4.1.1 分辨力
4.1.2 噪声
4.1.3 对比度
4.2 辐射剂量指标
4.2.1 最大允许充盈流率
4.2.2 衶射量指标和限值
4.2.3 探测器响应指标
5、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5.1 日常设备启动与关机操作规程 5.2 放射照射参数设定与校验规程 5.3 影像采集及处理规程
5.4 辐射安全操作规程
5.5 放射剂量记录与管理规程
附件:
2、放射科人员资质要求表
3、放射科设备定期检测与校准记录表
4、质量控制指标记录表
注释:
1、放射安全许可证:指医疗机构放射科必须取得的许可证,规定了放射科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安全要求。

2、辐射剂量:指接受放射照射的人所接受到的辐射量,用于评估患者的辐射风险和保证辐射安全。

3、衶射量:指患者在放射照射过程中将接受到的总辐射量,用于评估放射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病人风险。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标准。

二、设备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a. 确保放射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每年进行一次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b. 校准内容包括:暴光剂量、图象分辨率、暴光时间等。

c. 校准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并记录校准人员的姓名和日期。

2. 设备维护a. 定期检查设备的外观和功能,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b. 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机械部件、滤光器等,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c. 设备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内容、维护人员和日期。

3. 辐射防护a. 确保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完善,包括防护屏、防护衣、防护手套等。

b. 定期检查辐射防护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者修复。

三、图象质量控制1. 暴光指数a. 定期进行暴光指数的测量,确保暴光剂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b. 测量结果应记录在质量控制记录表中,包括测量日期、测量结果等。

2. 图象分辨率a. 定期进行图象分辨率的测量,确保图象清晰度和细节表现能力。

b. 测量结果应记录在质量控制记录表中,包括测量日期、测量结果等。

3. 噪声水平a. 定期进行噪声水平的测量,确保图象的信噪比符合要求。

b. 测量结果应记录在质量控制记录表中,包括测量日期、测量结果等。

四、放射剂量控制1. 病人剂量监测a. 对每位患者进行剂量监测,确保剂量在合理范围内。

b. 监测结果应记录在患者剂量监测表中,包括患者信息、剂量值等。

2. 剂量报告a. 对每位患者的剂量进行报告,包括剂量值、参考范围等。

b. 剂量报告应由专业的放射科医师编写,并记录医师的姓名和日期。

五、质量控制文件管理1. 质量控制记录表a. 建立质量控制记录表,记录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测量结果。

b. 每次质量控制活动后,应及时填写记录表,并由质控负责人审核。

2. 质量控制报告a. 定期编制质量控制报告,总结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结果和改进措施。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是为了确保放射科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疗机构的声誉而制定的。

本标准适合于所有放射科技术操作,包括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

二、设备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1.1 定期校准放射科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1.2 校准包括但不限于:暴光剂量、暴光时间、图象分辨率等。

1.3 校准记录应详细记录校准日期、校准结果和校准人员。

2. 设备维护2.1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2 维护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洁、部件更换、系统升级等。

2.3 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日期、维护内容和维护人员。

3. 设备故障处理3.1 浮现设备故障时,应即将住手使用,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3.2 故障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修、备用设备替代等。

3.3 故障处理记录应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日期、故障描述和处理结果。

三、操作质量控制1. 操作培训1.1 所有放射科技术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和相关安全知识。

1.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操作流程、辐射安全防护、患者安全等。

1.3 培训记录应详细记录培训日期、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

2. 操作规范2.1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放射科技术操作。

2.2 操作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准备、设备设置、暴光参数选择等。

2.3 操作规范应经过科室负责人审核,并定期更新。

3. 图象质量控制3.1 每张图象应具备足够的诊断信息,以满足临床需要。

3.2 图象质量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对照度、分辨率、噪声等。

3.3 图象质量评估结果应记录,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四、辐射安全控制1. 辐射防护1.1 放射科技术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辐射防护装备,如铅衣、护目镜等。

1.2 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辐射防护措施。

1.3 辐射防护设施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2. 辐射剂量控制2.1 严格控制放射剂量,确保患者接受最低剂量的同时获得足够的诊断信息。

放射科质量检查标准

放射科质量检查标准
3.对患者反映意见能及时调查、处理;
4.主动为临床科室服务
10
13
总分
100
科室填表人:
报表日期:
填表日期:
注:每月5日前报表,一式二份,一份科室自评存档,一份交质控科。
保存期限:长期
发现一例不及时扣5分,遗漏扣5分,不准确扣5分
5
8
不用废片发报告
一例违反扣10分
10
9
不按医师要求检查
遗漏或者擅自增加部位收费每例扣10分
10
10
每月及时报表
超过5号扣5分
5
11
完成体检等各项工作任务
不配合、工作折扣、延离岗位;
2.主动热情服务,使用文明用语;
放射科质量检查标准
年月
序号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标准分
扣分原因
院评分
1
甲级片<40%
<40%扣20分
20
2
丙级片<10%
>10%扣10分
10
3
废片率<3%
>3%扣5分
5
4
器械清洁,保养有制度
不清洁扣5分无制度扣10分
10
5
检查项目登记齐全
发现遗漏一例扣5分
5
6
借阅、保管制度完善
制度不完善扣10分
5
7
报告及时(一般照片12小时内发报告)、准确

放射科质量检查标准

放射科质量检查标准

10
12、医疗设备完好率
10
评价标准(100分)
评分标准 得分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一分。扣完为止。
查记录,得分=实际值/标准值×分值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除一分。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除一分
查资料,发生1次扣2分。
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有医疗差错事故当月医 疗质量考核不得分。
查设备维护情况
放射科质量检查评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100分)
项目 内 容 分值
1、科室各项管理制度齐全,能积极开展质控工作并有 记录,各种记录本齐全并及时记录工作情况。 管理质量10分
6
2、及时传达贯彻上级的各项会议精神,配合业务主管 部门的各项工作
4
1、交接班合格率100%
5
2、疑难病例讨论率100% 3、医疗行为执行时间达标率100%
5
5 4、病情告知制度执行率100%。 5 5、X光摄片甲片率>40% 7
6、X光放射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0%
8
医疗质量90分
7、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5
8、报告单书写及时、准确、规范,合格率>95%,签 名率100%
10
9、技术操作规范,缺陷发生率 0
10
10、有效投诉发生率0
10
11、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0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放射科质量控制目标一、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控制为了保证诊断报告的质量,需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书写:1.按照报告单上的项目逐项填写,确保“一般资料”齐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X线号/CT号/MRI号、摄片序号、摄片日期、报告日期、临床诊断等信息。

2.具体说明“检查名称和检查方法或扫描技术”,包括扫描及投照的确切起止范围、层厚、层间距、扫描方式、增强情况等。

3.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种种表现或征象,“检查结果”要全面观察,重点描述,按器官分级,分别描述。

有病变时,详细确切描述,说明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与毗邻关系、有无特征性改变,描述与结论应保持原则性一致。

追踪复查,病例要作详细前后对比,有影像及临床特征的病例,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书写影像报告结论。

4.“影像学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结论要求定位基本准确,定性不强求,但要有层次。

诊断学意见包括:①肯定性诊断意见;②参考性诊断性意见:如考虑几种诊断的可能,应依可能性大小按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3个;③建议性意见: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观察的建议。

5.报告必须签名,包括书写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签名。

报告单一式两份(复写),一份交病房或门诊,一份同照片一起存档。

审核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6.诊断报告发出时间:普通诊断报告:①急诊一般要求:半小时内出报告,急诊报告注明检查时间(时、分)和报告时间。

②门诊2小时内出报告,遇有特殊情况,应向患者说明原因,③特殊检查24小时内取报告。

CT、MRI诊断报告:①门、急诊病人检查完一小时内取诊断报告单;②一般病人24小时内出诊断报告;疑难病例24小时内通知患者取报告的时间。

二、CT检查质量控制为了保证CT检查的质量,需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操作:1.CT检查是放射诊断的一种方法,其管理组织体系应统一归属影像(放射)科管理范围。

CT质量保证、控制和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是影像(放射)科主任。

2023修正版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2023修正版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引言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放射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放射科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应当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本文将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探讨。

标准概述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旨在保证放射科影像获得高质量的临床结果,确保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操作规范、人员培训和持续质量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标定和校验:放射科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标定和校验,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影像质量评估:通过评估影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和噪声水平等指标,来判断影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 辐射剂量监测:对患者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剂量在安全范围内,减少患者的辐射风险。

4. 培训和教育:放射科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标准内容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设备维护和校验- 定期检查设备的机械性能和电子性能,如曝光时间、焦点位置等。

- 清洁设备表面和过滤器,确保影像质量不受污染物影响。

- 保持设备周围环境的干净和整洁,避免干扰设备的因素。

影像质量评估- 每日进行暗室质量控制测试,包括黑暗辐射测量、空气管道泄漏检测等。

- 定期评估影像的质量指标,如分辨率、对比度、噪声等。

- 按照图像质量评估标准的要求,记录和分析评估结果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辐射剂量监测- 根据影像检查类型,确定合理的辐射剂量目标值。

- 使用剂量测量仪器对患者进行剂量监测。

- 对剂量超标的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并采取措施减少辐射剂量。

培训和教育-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 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放射科工作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提升专业水平。

标准执行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的执行需要有专门的质控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范本1.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质量控制组织2.1 质量控制委员会2.2 质量控制团队3.设备质量控制3.1 设备校准3.1.1 校准周期3.1.2 校准方法3.2 设备维护3.2.1 定期维护3.2.2 预防性维护3.3 设备质量保证3.3.1 新设备评估 3.3.2 设备更新 3.4 设备故障处理3.4.1 故障排查3.4.2 故障修复4.人员质量控制4.1 人员培训4.1.1 培训计划 4.1.2 培训方法 4.2 人员认证4.2.1 认证标准 4.2.2 认证流程 4.3 人员绩效评估4.3.1 绩效指标4.3.2 评估方法5.测量准确性控制5.1 测量设备校准5.1.1 校准周期5.1.2 校准方法5.2 测量准确性验证5.2.1 定期验证5.2.2 问题解决6.图像质量控制6.1 图像质量评估6.1.1 图像质量标准 6.1.2 评估方法6.2 图像质量改进6.2.1 问题解决6.2.2 参数调整7.检查和测试质量控制7.1 检查和测试计划7.1.1 计划制定7.1.2 计划执行7.2 检查和测试结果分析7.2.1 结果评估7.2.2 不符合项处理附件:1.设备校准记录表2.设备维护记录表3.人员培训记录表4.人员认证记录表5.测量设备校准记录表6.测量准确性验证记录表7.图像质量评估记录表8.检查和测试计划表9.检查和测试结果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质量控制:指一组活动和措施,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既定要求的过程。

2.校准周期:设备校准的时间间隔,通常根据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频率确定。

3.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预防性维护: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采取预防性措施,以防止故障发生或减少故障的影响。

5.新设备评估:对新引进的设备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6.人员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和执行工作任务。

《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一、学科5实行统一管理扣1~3分。

建设和设4服务项目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与查服务项目,医院诊疗科目许可登记。

置、布局、医院诊疗科目和功能任务一致设备设施3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时限规定现场查看,急诊检查半小时内出具报告,普通检查2小时内符合《放出具报告。

射诊疗管3提供24*7天x线摄片、床边摄片和查pacs资料。

理规定》,ct服务服务项目2提供24小时介入诊疗服务查登记(二级医院可缺项)。

满足临床2普通报告时间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查诊断报告。

诊疗需要确到分(30分)三级医院科主任具备主任医师职称得4分,具备副主任医师8根据医院规模和任务配备医疗技术得2分,二级医院科主任具备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得4分,人员,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具备主治医师职称人员得2分。

从事介入治疗医师至少有1名副主任医师得2分。

(二级医院可缺项)。

三级医院甲等医院具有3名以上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

(二级医院可缺项)。

按照系统设立专业组,三甲医院应由副高以上负责得1分,(二级医院可缺项)。

三甲医院放射科为国家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3分,省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2分,市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1分。

3重点学科建设三乙医院放射科为省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3分,市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2分。

(二级医院可缺项)。

1评审项目应得分评审内容评审方法扣分得分扣分理由3介入技术、介入诊疗项目符合准入要查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

二、技术、求人员和设3介入诊疗人员取得准入资格介入诊疗人员准入取得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2分,医院对介备符合放(二级医院可缺项)入诊疗操作人员实行授权1分。

射诊疗管3从事放射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查相应证书,1人不符合扣1分。

理规定4从事ct、mri医技人员及dsa技师应三甲医院ct、mri 上岗证医技各8本,dsa技师上岗证2本,(15)经上岗培训三乙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6本,dsa技师上岗证2本。

综合性医院临床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综合性医院临床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综合性医院临床放射质控检查标准医院:
合;放射科技术人员需具备中专学历或已经取得放射科技士资格,独立操作CT、MRI或DSA 等乙类大型设备需具有相应的《能力考评合格证书》或其他能力证明材料;放射科护士需具有执业护士资格证。

备注二:由主治或以上职称医师签发;对于正常工作时间外(节假日或夜间),可由医院或放射科主任授权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签发诊断报告。

备注三:有亚专业设置并结合临床工作开展得2分,有亚专业方向得1分,无亚专业相关工作得0分。

备注四:由临床放射质控中心提供医院上报数据,作为实地检查的依据。

备注五:“云影像”是指影像检查时生成的无损压缩DICOM格式图片储存在“云端服务器”上,可通过授权下载浏览的影像,具体参照《数字影像服务专家共识》。

备注六:如设备与临床其他工作共用,应有相关消毒的操作流程和记录。

备注七:参照《健康体检胸部CT检查技术与诊断报告指南》。

备注八:科室主导开展CQI或PDCA工作,近3年来每开展一项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查看PDCA项目书;上报不良事件一项得1分,查看相关记录,总分上限为4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第一章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放射科质量控制提供详细的标准和指导。

通过严格遵守本文档的要求,可以确保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包含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标准的所有必要信息,并细化了各个方面的要求。

第二章设备校准与质量保证1.设备校准1.1 X射线机校准1.2 CT设备校准1.3 MRI设备校准1.4 核医学设备校准1.5 超声设备校准2.质量保证2.1 设备性能巡检2.2 设备故障处理2.3 质量保证文件管理2.4 隐患排查与预防第三章辐射安全管理1.工作人员辐射防护1.1 辐射防护培训与考核1.2 辐射防护设备使用与管理1.3 辐射剂量监测与记录2.患者辐射防护2.1 术前辐射防护指导2.2 辐射防护装备2.3 放射剂量控制和优化第四章图像质量管理1.影像质量要求1.1 分辨率与对比度1.2 噪声和伪影控制1.3 图像几何失真校正2.重复图像率管理2.1 重复率统计与分析2.2 重复图像率控制措施3.影像质量评价3.1 效果因子评价3.2 临床相关性评价附件:________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放射科:________医疗机构中进行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的科室。

2.质量控制:________通过一系列规定的标准和步骤,确保工作质量符合预期并达到一定的标准。

3.校准:________对设备进行准确性检查和调整的过程,以确保其满足特定的要求和标准。

4.质量保证:________通过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活动,确保实验室或工作室的质量和性能持续达到规定的标准。

5.辐射防护:________对人员和环境进行保护以减少辐射的损害和危险的措施和方法。

6.图像质量:________主要指影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噪声和几何失真等方面的表现。

7.重复图像率:________在放射检查中,由于多种原因需要重新拍摄或重复检查的比例。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是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设备校准、图像质量评估、剂量控制等方面。

二、设备校准1. 设备校准目的设备校准的目的是确保放射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提供可靠的检查结果。

设备校准应定期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2. 设备校准要求(1)放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持有有效的检定证书。

(2)设备校准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校准方法和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厂家要求。

(3)设备校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曝光时间、电压、电流、曝光器的几何位置等。

三、图像质量评估1. 图像质量评估目的图像质量评估的目的是确保放射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准确性,以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2. 图像质量评估要求(1)图像质量评估应定期进行,并记录评估结果。

(2)评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图像清晰度、对比度、噪声、几何失真等。

(3)评估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四、剂量控制1. 剂量控制目的剂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放射检查过程中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最小化,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

2. 剂量控制要求(1)放射科应制定合理的剂量控制策略,并确保实施。

(2)剂量控制策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优化曝光参数、合理选择曝光方式、使用辐射防护装置等。

(3)放射科应定期评估剂量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记录评估结果。

五、质量控制记录1. 质量控制记录目的质量控制记录的目的是记录放射科质量控制的过程和结果,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2. 质量控制记录要求(1)质量控制记录应完整、准确、可追溯。

(2)质量控制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备校准记录、图像质量评估记录、剂量控制策略评估记录等。

(3)质量控制记录应保存一定的时间,并定期进行归档。

六、总结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设备校准、图像质量评估、剂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总 200 分(二级医院除缺项外,计应得总分),扣分分,得分分,得分率 %评审项目应得分评审内容评审方法扣分得分扣分理由放射科诊断(包括常规X线、CT、MR)查任命书,排班表,各自独立扣5分,有轮转计划但未实施一、学科5 实行统一管理扣1~3分。

建设和设 4 服务项目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与查服务项目,医院诊疗科目许可登记。

置、布局、医院诊疗科目和功能任务一致设备设施 3 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时限规定现场查看,急诊检查半小时内出具报告,普通检查2小时内符合《放出具报告。

射诊疗管 3 提供24*7天X线摄片、床边摄片和查PACS资料。

理规定》,CT服务服务项目
2 提供24小时介入诊疗服务查登记(二级医院可缺项)。

满足临床 2 普通报告时间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查诊断报告。

诊疗需要确到分(30分)三级医院科主任具备主任医师职称得4分,具备副主任医师 8 根据医院规模和任务配备医疗技术得2分,二级医院科主任具备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得4分,人员,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具备主治医师职称人员得2分。

从事介入治疗医师至少有1名副主任医师得2分。

(二级医院可缺项)。

三级医院甲等医院具有
3 名以上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

(二级医院可缺项)。

按照系统设立专业组,三甲医院应由副高以上负责得
1分,(二级医院可缺项)。

三甲医院放射科为国家级质控
中心或重点专科3分,省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2分,市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1 分。

3 重点学科建设三乙医院放射科为省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3分,市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2 分。

(二级医院可缺项)。

1
评审项目应得分评审内容评审方法扣分得分扣分理由 3 介入技术、介入诊疗项目符合准入要查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

二、技术、求人员和设 3 介入诊疗人员取得准入资格介入诊疗人员准入取得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2分,医院对介备符合放(二级医院可缺项)入诊疗操作人员实行授权1分。

射诊疗管 3 从事放射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查相应证书,1人不符合扣1分。

理规定 4 从事CT、MRI医技人员及DSA技师应三甲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8本,DSA技师上岗证2本,(15)经上岗培训三乙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6本,DSA 技师上岗证2本。

缺1人扣1 分。

查配置许可证,缺1份扣分。

2 大型乙类设备具有配置许可证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工作人员知晓情况,缺1项扣1分。

3 建立放射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三、影像按《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工作人员 3 建立放射科管理制度质量控制知晓情况,不完善扣1~3分。

与持续改抽查X线、CT、MRI报告各20份,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影15 诊断报告质量进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1份不符合扣1分。

(50分)图像质量抽查X线、CT、MRI报图像各20份,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15
影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1份不符合扣1分。

建立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每周不少于3次,查记录(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可 5 以合并,允许电子文挡)。

未开展,无记录扣5分,不完整扣1~3分。

5 建立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随制度与随访记录不完整扣1~3分。

访制度有随访分析评价,改进诊断工作,提高诊断质量 2 分。

4 建立机器操作规程,并上墙。

现场考核工作人知晓情况,回答不全扣1~4分。

2
评审项目应得分评审内容评审方法扣分得分扣分理由建立介入诊疗管理制度,介入诊疗术查资料并了解落实情况,未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扣1~2分,四、介入5 后随访制度,导管室管理制度等,非实施不完善扣1~3分。

诊疗质量本科病人,应有术前会诊制度控制与持 2 导管室纳入医院院感管理和检测范查记录续改进围。

定期检测记录。

(15分)导管室布局合理,符合院感要求现场查看 3 开展血管内介入诊疗应具备800mA现场查看 2 (二级医以上DSA机院可缺每年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00例,其中开展三项) 3 开展介入诊疗工作(心脏介入除外)级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30例,每缺少10例扣1分,或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3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50例,每缺少20例扣1分 1.有专职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和维护2分。

2.每件设备的定期校正和维护均落实到人2分。

五、设备6 建
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3.设备运行完好率≥95% 2分。

管理与信息化管理实地查看,有全院PACS 6分;仅有放射科PACS 4分;部分科室信息化建设:(20分) PACS 2分。

仅有RIS 1分。

建立RIS、PACS 6 调阅PACS图像 2 PACS 至少具备 3年在线查询,3年以上离线查询现场检查 2 各类影像检查统一编码,实现患者一人一个唯一编码管理。

实地查看,随机调阅图像,不能查看扣2分,信息化资料完整;诊断报告修改设置 2 权限,报告修改后可查阅原报告信息未设置权限扣1分查PACS 2 医技科室实验室项目完全达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3
评审项目应得分评审内容评审方法扣分得分扣分理由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时5分。

六、医疗5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信息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通过网络平台报告,安全与病有语音或醒目的文字提醒4分。

通过电话报告并有登记3分。

人隐私保未开展不得分。

护查资料,问询相关人员。

(30分)无预案扣5分。

建立放射科危重病抢救应急预案 5 有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2分。

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有演练,急救药品器材具有可及性和质量保证2分。

患者发生紧急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开展紧急抢救,并对抢救过程有记录和讨论2分。

2 建立网络信息故障应急预案现场考核相关人员知晓情况实地查看,包括:氧气、吸引器、简易呼吸气囊、注射器、
3 CT室、X线造影室配备急救药品和急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硷、多巴胺、非那根、阿托品等。

救用品急救药品和急救用品不完整扣1-3分,有过期药品扣3分 5 对比剂过敏反应的处理能力实地考核医务人员3名,回答要点不完整酌情扣1-5分 2 使用对比剂前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查记录,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扣2分 2 质量与安全培训每年至少2次,有记录2 有对比剂中度以上不良反应、大型设查登记备不良事件、医疗纠纷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放射科检查室设更衣室(处) 2 现场查看,有1处未设置扣1 分病人检查资料隐私保护 2 查看取报告流程 4
评审项目应得分评审内容评审方法扣分得分扣分理由X 线机房、CT机房符合辐射防护规定,配备必要的辐射防护用品,检查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七、环境5 室门口设置辐射警告标志和X线辐保护与辐射的告知射防护(15分)建立辐射防护管理制度;X线检查过实地查看,未建立制度扣5分,辐射防护措施未落实扣1~3 程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确需陪5 分同,应采取预防辐射措施。

工作人员按规定佩戴放射计量仪,定3 现场查看及查看记录期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有专人负责辐射安全管理,负责放射2 查记录计量仪收发和监测结果反馈每月对诊断报告质量进行检查,总结5 查记录分析,落实改进措施。

八、科主任负责,PACS系统能为影像诊断提供诊断格2 查PACS 组成质控式、流程以及审核、质量监
管支持管理小每月对技术质控进行检查,总结分 5 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影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组,根据析,落实改进措施。

未开展扣5分,每缺一次扣1分核心制参加放射质控活动,按时上报规定的 5 查省、市放射质控中心记录,不参加质控活动或不上报规定度、岗位统计数据的统计数据,每缺一次扣1分职责、质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随访符查记录,每下降2%扣1分量安全指合率:三甲≥94%,三乙≥92%,二甲2 标,定期≥90% 进行质量影像质量:X线片CT、MRI图像优良2 查X线片、CT、MR各20份,按照X线摄片质量分级标准,控制活率≥80%,CR、DR≥90%;每下降2%扣1分动,CT、MRI检查阳性率≥60% 2 查记录,每下降2%扣1分(25分)介入诊疗术后随访率≥90%。

2 查随访记录,未开展扣
4分,不完善扣1~3分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