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规章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范围、责任、流程和评估等方面。
二、质量控制的目的放射科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放射科成像、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可以规范放射科工作流程,减少误诊误治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三、质量控制的范围放射科质量控制的范围包括设备质量控制、图象质量控制和剂量质量控制。
设备质量控制主要针对放射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进行监测和维护;图象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成像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剂量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放射剂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患者接受合理的放射剂量。
四、质量控制的责任1. 放射科质量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2. 放射科质量控制管理员:负责协调和组织质量控制活动,监测和分析质量控制数据,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放射科医师和技术人员:负责执行质量控制制度,保证操作规范和流程的正确性。
五、质量控制的流程1. 设备质量控制流程:a.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b.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c. 对设备进行故障排除和质量问题的处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图象质量控制流程:a. 定期进行图象质量评估,包括分辨率、噪声、对照度等方面的检测。
b. 根据评估结果,对图象质量进行改进,如调整参数、优化成像技术等。
c. 定期进行图象质量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3. 剂量质量控制流程:a. 确定适当的放射剂量参考水平和限值,以保证患者接受合理的放射剂量。
b. 定期进行剂量监测和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c. 提供放射剂量的信息和教育,提醒患者和医务人员注意剂量的合理使用。
六、质量控制的评估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定期进行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放射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
放射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规范放射治疗工作,提高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放射治疗工作的相关人员。
3. 放射治疗工作应当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隐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放射治疗科室,并配备专业的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师和医学物理师。
2. 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和外部学术交流,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3.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进行放射治疗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标准和流程,确保治疗质量。
三、患者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档案,完整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病情和治疗方案等资料。
2. 放射治疗医师应当在治疗前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释治疗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3. 放射治疗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监测治疗效果。
4. 放射治疗医师应当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
5.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
四、放射治疗安全1. 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师和医学物理师应当严格遵守放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治疗安全。
2.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确保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3. 放射治疗设备应当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辐射防护检测,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放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处置能力。
五、处罚规定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终止合同关系。
六、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实施,并不断完善。
2. 对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
以上规章制度经医疗机构管理部门讨论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医疗机构: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署名:__________以上是放射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旨在确保放射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希望所有医务人员能够切实遵守,做好相关工作,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诊断的准确性而制定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放射诊疗的各项工作流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对放射诊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放射诊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工作,包括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等相关工作。
三、术语和定义1. 放射诊疗:指利用放射性物质和设备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2.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指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质量管理活动,确保放射诊疗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放射诊疗人员:指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生、技师和护士等相关人员。
四、设备管理1. 设备购置与验收医疗机构应根据需要购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的放射诊疗设备,并进行验收。
验收包括设备的性能测试、安全性能评估和操作培训等。
2. 设备维护与保养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设备校准与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
校准包括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的检验,质量控制包括设备的图像质量评估和剂量控制等。
五、操作规范1. 放射诊疗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应制定放射诊疗操作规程,明确放射诊疗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包括设备的操作步骤、剂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等。
2. 操作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对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3. 操作记录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放射诊疗操作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每次放射诊疗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操作过程和结果等。
六、质量管理1. 质量评估和监控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放射诊疗的质量评估和监控,包括设备性能的评估、操作流程的监控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等。
2. 不良事件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放射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诊疗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为了确保放射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适合范围、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相关指标。
二、目的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放射诊疗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诊疗效果,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保护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放射诊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适合范围本质量控制制度适合于所有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影像中心等。
无论是临床诊断还是治疗,都需要遵循本制度的要求。
四、组织架构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组织架构应包括以下部门和职责:1.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监督和评估质量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2. 医务部门:负责放射诊疗设备的选购、安装和维护,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培训医护人员,监督设备的日常运行。
3. 放射科:负责放射诊疗的具体操作和技术实施,包括设备的校准、质量控制测试、图象质量评估等。
4. 质控科:负责制定放射诊疗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指标,开展质量控制测试和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五、工作流程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工作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1. 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测试: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测试,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图象质量评估:对放射诊疗图象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分辨率、噪声、对照度等指标的检测和评估。
3. 辐射剂量监测:对患者接受放射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辐射剂量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 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对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指导。
5.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对放射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放射治疗安全工作制度
放射治疗安全工作制度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来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医疗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放射治疗的安全、有效进行,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特制定以下放射治疗安全工作制度。
一、放疗设备管理1、设备选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选购具有合格证书和良好性能的放射治疗设备。
在选购前,充分评估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2、设备验收新设备安装完成后,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验收,包括设备性能测试、防护设施检测等,确保设备符合国家规定和临床需求。
3、设备维护与保养(1)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校准和维修。
(2)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维修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4、设备检测(1)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和防护检测,确保设备的输出剂量准确、防护设施有效。
(2)对检测不合格的设备,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二、放疗人员管理1、资质要求从事放射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关的资质证书,如放疗医师、物理师、技师等。
2、培训与考核(1)定期组织放疗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最新的放疗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放疗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3、健康管理(1)为放疗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2)对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
三、放疗流程管理1、患者评估(1)放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诊断、身体状况、放疗适应证和禁忌证等。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放疗方案,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方法、风险和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放疗计划制定(1)由放疗医师、物理师和技师共同参与放疗计划的制定,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科室,使用放射线技术进行影像诊断和治疗。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放射影像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制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放射科的质量控制制度。
二、质量控制目标1.确保放射科的设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2.保证放射科的操作符合医疗行业的规范;3.提高放射科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4.提高放射影像的质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准确的结果;5.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三、质量控制内容1.设备质控(1)设备的选购:选择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的放射设备。
(2)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符合技术要求,并经过验收。
(3)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4)设备的质量控制测试:定期对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测试,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
2.人员培训(1)医师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放射防护和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2)培训的记录和考核:记录工作人员的培训情况,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3.操作规范(1)制定操作规程:制定放射科的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的要求和程序。
(2)操作流程的审核和更新:定期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和更新,确保操作规程符合最新的技术要求。
(3)操作的监督和指导:设立专门的质控岗位,对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影像质量控制(1)影像设备的校准: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校准,保证影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影像的评价和质量控制指标:制定影像质量控制指标,对影像进行评价和质量控制,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3)影像质量反馈和改进:建立影像质量反馈机制,对影像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改进。
5.放射防护(1)设立放射防护措施:建立放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放射防护培训和培训记录:对工作人员进行放射防护培训,并记录培训情况,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诊疗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为了确保放射诊疗的安全性、准确性和质量,制定和实施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制度目的、适合范围、责任和权限、质量控制流程等。
二、制度目的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放射诊疗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机构的声誉。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流程,提高放射诊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所有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放射科技师、医学物理师、质控人员等。
四、责任和权限1. 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放射科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协调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工作,确保质量控制流程的有效实施。
3. 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工作,遵守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放射诊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放射科技师:负责放射影像的采集和处理工作,遵守质量控制流程,确保影像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医学物理师:负责放射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校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6. 质控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放射诊疗质量控制流程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五、质量控制流程1. 设备质量控制a. 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b. 建立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制度,及时修复和更换有问题的设备。
c. 定期进行设备的质量控制评估,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
2. 影像质量控制a. 建立影像采集和处理的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对影像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像质量问题。
c. 建立影像质量的评估指标,对影像质量进行定量化评估。
3. 诊断质量控制a. 医生应遵守相关诊断标准和规范,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放疗科放射治疗规章制度
放疗科放射治疗规章制度一、前言放疗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负责癌症患者的放射治疗工作。
为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制定本规章制度,以规范放射治疗的流程和操作。
二、患者接诊和评估1. 患者接诊1.1 患者首次到达放疗科时,接待护士应核对患者的姓名、身份证件、住院号等信息,并录入电子病历系统。
1.2 根据患者的诊断和病情,安排相应的医生进行初步评估。
2. 放疗计划制定2.1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放疗计划,包括放疗剂量、照射部位、照射方案等。
2.2 放疗计划应经过科内放疗专家组审核,并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
三、治疗设备操作和质控1. 治疗设备操作1.1 治疗师在进行治疗前,需熟悉治疗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说明书。
1.2 治疗师应每天对治疗设备进行开机自检,并记录检查结果。
1.3 治疗师在治疗时应确保患者的定位准确,并按照放疗计划进行照射。
2. 质量控制2.1 治疗师应按照规定的频率对治疗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
2.2 医学物理师应定期对放疗设备进行质量保证,并保存相关的记录。
四、辐射防护1. 人员防护1.1 医院应为放疗科人员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衣、手套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1.2 人员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应使用个人剂量计,定期测量辐射剂量,并记录在个人剂量监测卡上。
2. 设备防护2.1 放疗设备应具备辐射防护功能,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测。
2.2 放疗科应设置辐射预警器,并定期进行测试和校准。
五、紧急情况处理1. 治疗中急性反应1.1 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急性症状,治疗师应立即停止照射并通知医生处理。
2. 设备故障2.1 如放疗设备出现故障,治疗师应立即停止照射,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六、放疗效果评估和记录1. 放疗效果评估1.1 医生应每周对患者的放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1.2 如患者出现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信息管理和记录2.1 放疗科应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记录患者的所有放疗相关信息。
放射科规章制度
放射科规章制度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准确、高效,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工作人员职责(一)放射科医生职责1、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认真书写诊断报告,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放射检查结果,做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负责对本科室的医疗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放射科技师职责1、熟练掌握放射设备的操作技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2、做好患者的体位摆放和防护工作,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和舒适。
3、负责设备的日常清洁和消毒,保证设备的卫生状况良好。
4、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工作,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三)护士职责1、做好患者的接待和登记工作,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项目。
2、为患者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如注射造影剂等,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3、向患者讲解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4、负责科室的药品和器械管理,定期进行盘点和补充。
三、工作流程(一)登记预约1、患者持医生开具的检查申请单到放射科登记处进行登记预约。
2、登记人员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项目,安排检查时间,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二)检查前准备1、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到达科室,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2、技师根据检查项目,为患者进行体位摆放和防护,准备好检查所需的设备和用品。
(三)检查过程1、技师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检查,医生在旁观察图像,必要时进行现场指导。
2、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四)图像后处理与诊断1、检查完成后,技师对图像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将图像传输至诊断工作站。
2、医生对图像进行仔细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诊断报告。
(五)报告发放1、诊断报告经上级医生审核签字后,由护士发放给患者或其家属。
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放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放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放疗质量安全的全面管理工作。
2. 放疗科主任为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3. 放疗科护士长为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副组长,负责日常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
4. 放疗科全体医护人员为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小组成员,按照本制度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
三、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内容1. 设备管理(1)确保放疗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2)严格执行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3)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测,确保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患者管理(1)严格患者准入制度,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确保患者符合放疗适应症。
(2)详细记录患者病史、治疗计划、剂量等资料,确保资料完整、准确。
(3)对患者进行放疗前、中、后全程跟踪,确保治疗过程安全、有效。
3. 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放疗剂量、照射野等参数的设置,确保治疗剂量准确。
(2)定期进行放疗质量检查,包括剂量、照射野、患者位置等,确保治疗质量。
(3)对放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4. 应急处理(1)制定放疗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对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改进应急预案。
四、奖惩措施1. 对在放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放疗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个人或集体,依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罚款等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放疗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4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医疗影像检查和治疗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应用。
由于放射科工作的特殊性,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质量控制1. 质量目标和指标(1)影像质量目标:针对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制定相应的影像质量目标,确保影像清晰、准确。
(2)质量指标:包括射线输出量、曝光剂量、图像分辨率、噪声等指标,以及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的相关参数。
2. 设备质量控制(1)设备定期检修:按照规定的检修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校准和调试: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输出量和曝光剂量满足要求。
(3)设备评估: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图像质量评价、分辨率测试、噪声测试等,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要求。
3. 操作质量控制(1)操作规范:建立放射科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流程、曝光参数调整、患者位置等,确保每一步操作规范执行。
(2)影像评价:定期对放射科影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定期对医学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图像分辨率、噪声等参数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二、安全防护管理1. 放射性物质的管理(1)放射性物质购置和使用审批: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放射性物质的购置和使用审批手续,确保合法、规范使用。
(2)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保管:建立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保管制度,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存放。
(3)放射性物质的追踪和核算:对放射性物质进行追踪和核算,确保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量和余量准确。
2. 辐射防护(1)个人防护装备:为医务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衣、护目镜、手套等,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2)放射源防护:建立放射源防护措施,包括设备防护装置、防护墙体、辐射区域标识等,确保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安全。
(3)辐射剂量监测:对医务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定期检查个人辐射剂量,确保不超过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安全限值。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诊疗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它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放射诊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规范的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放射诊疗的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诊疗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设备。
三、质量控制组织架构1. 质量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质量控制相关政策和流程。
2. 质量控制主任:负责协调和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3. 质量控制小组:由放射诊疗科的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质量控制工作。
四、质量控制流程1. 设备维护与校准: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 操作规范:制定放射诊疗操作规范,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防止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
3. 质量控制指标:建立放射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包括图像质量、剂量控制等方面的指标,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4. 质量控制培训:对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5. 质量事故管理:建立质量事故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和纠正质量事故,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1. 质量控制记录:对每次放射诊疗过程进行记录,包括设备使用情况、操作细节、剂量数据等,以备查档和追溯。
2. 质量控制报告:定期编制质量控制报告,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六、质量控制监督和评估1. 内部监督:由质量控制委员会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外部评估: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外部评估,对放射诊疗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提供改进建议。
七、质量控制改进1. 改进措施:根据质量控制报告和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放射诊疗质量。
2. 经验分享: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放射诊疗单位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制度(5篇)
放射诊疗单位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制度一、本单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放射诊疗影像质量控制:1、人的因素:要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定期培训,提高影像诊断操作技能。
2、定期检查检测设备的运转程度、性能的情况。
3、各种材料的选择要严把质量关(包括对____线检查所选用的各种材料、胶片、显、定影液、造影剂的类型及厂家)。
4、根据摄影位置的不同选用最优的摄影方法。
5、暴光条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型等进行选择,但要以高TV、低MV、短时间及使用最优滤线器为原则。
6、工作环境的质量控制、气候、地理位置、水的质量。
二、本单位的安全防护制度如下:1、医用诊断____线机属于射线装置,使用不当具有一定危险性,操作人员首先要在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使用机器。
2、医用诊断____线机应由专人操作,操作前须参加本市专业机构举办的放射防护基础知识和相关法规的专门培训并经过考核取得上岗证后方可操作,未取得上岗证人员不得随意操作机器。
3、为使医用诊断____射线机拍摄准确清晰,操作人员应学习并掌握人体相关部位解剖结构,了解不同部位与相邻组织的关系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投射角度加以避免。
4、操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能采用临床诊断方法确诊的受检者尽量避免采用放射诊断,以减少射线摄入量。
5、保证门灯连锁运行正常,机房曝光前必须关闭机房门并开亮工作指示灯,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候诊人员必须在候诊处依次候诊。
6、操作人员进机房前须随身佩带个人剂量仪,每三个月送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部门进行检测,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7、医用诊断____射线机拍摄前应向受检者做简要的交代,使其了解基本的辐射防护常识并取得其配合,对不适宜做放射诊断的受检者应做相应调整。
8、掌握并熟悉本医用诊断____射线机操作程序和意外情况的处理,使用前应在机器完成相关程序的正常自检后才能让受检者进入机房。
9、医用诊断____射线机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撤离受检者并保护现场,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维修人员进行检查。
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制度
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质量掌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保障医疗影像和放射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工作,涵盖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放射治疗设备管理以及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掌控。
第三条质量掌控的原则质量掌控的原则是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规范、全员参加。
第四条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医院成立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质控委员会,负责订立和监督质量掌控工作,并设立质量管理机构。
质量管理机构由质控专业人员构成,贯彻执行质量掌控制度,帮助医院管理部门进行工作监督和质量评估。
第二章医学影像设备管理第五条设备采购与验收管理1.医院设备采购过程中,应订立采购标准和采购程序,明确设备选择和性能要求。
2.采购设备前,必需进行严格的供应商考察和设备性能评估,确保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设备验收工作由医学影像科负责,验收标准和程序应科学规范合理,确保设备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并配备相应的维护和修理和维护设备。
4.定期组织设备验收工作,对新引进设备进行巡检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第六条设备管理和维护1.医学影像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指标满足国家和行业要求。
2.每台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落实设备维护记录和巡检计划。
3.严禁未经医学影像科批准,私自拆卸、更换设备元件。
4.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刻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负责人和维护和修理部门。
第七条辐射安全管理1.医学影像科应订立科学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安全。
2.工作人员应依照规定佩戴放射防护用品,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辐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3.医学影像科应定期对辐射源和工作环境进行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放射治疗设备管理第八条设备采购与验收管理1.医院设备采购过程中,应订立采购标准和采购程序,明确设备选择和性能要求。
放射治疗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放射治疗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1. 引言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方法,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本文档旨在规范放射治疗技术的管理,并提出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
2. 放射治疗技术管理制度2.1 申请与审查任何放射治疗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申请和审查流程。
患者和医生应在申请单上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病史、检查结果等。
放射治疗科应设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审查治疗计划,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和治疗效果。
2.2 设备配备与维护放射治疗科应配备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设备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定位准确性、剂量测量等,以确保患者接受的治疗剂量符合规定。
2.3 治疗计划制定与审核放射治疗计划是治疗的核心,应由经验丰富的放射治疗医师制定。
治疗计划包括照射体位、照射方向、剂量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解剖结构和剂量限制等因素,并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4 治疗执行与监控放射治疗应由专业的治疗团队执行,并进行实时监控。
在治疗过程中,应确保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及时处理意外情况,并记录治疗的关键参数,如剂量、时间等。
对于复杂或高风险的治疗,应有专家进行监督和指导。
2.5 储存与保管放射治疗相关的影像资料和治疗记录应进行妥善的储存和保管,以备日后查阅和审查。
存储设备应定期备份和检查,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3. 质量保障措施3.1 质量管理体系放射治疗科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指南。
同时,应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和内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3.2 培训与持续教育放射治疗科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持续教育活动,包括放射治疗技术、安全操作、辐射防护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3.3 质量指标与评估制定放射治疗相关的质量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对治疗效果、剂量准确性、安全记录等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背景介绍放射诊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由于放射诊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疗的准确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制度目的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放射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引,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放射诊疗的质量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制度内容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设备管理放射诊疗设备是放射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正常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制度应规定设备的选购、验收、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测等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操作规程放射诊疗操作规程是指医务人员在放射诊疗过程中应遵循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标准。
制度应规定放射诊疗的操作规程,包括患者信息采集、放射剂量计算、设备操作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质量评估质量评估是对放射诊疗过程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制度应规定质量评估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对设备性能、图像质量、放射剂量和医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评估,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4. 事故管理事故管理是指对放射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和的过程。
制度应规定事故管理的程序和责任分工,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影响。
5. 培训和考核放射诊疗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制度应规定医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及相关人员的考核标准和程序,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制度执行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关键。
制度应明确责任人和执行人,并规定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措施,以确保制度的实施和落实。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对于确保放射诊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可以提高放射诊疗的质量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放射治疗规章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治疗规章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它通过放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但是,由于放射治疗涉及到放射线等辐射危害,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就放射治疗的规章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规章制度1. 放射治疗前准备工作的规定:治疗前必须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总体状况和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及深度。
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骨骼造影、CT、MRI等检查,确定治疗的目标。
在治疗前必须告知病人治疗的内容、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并征得其同意。
2. 放射治疗设备的规定:放射治疗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
同时还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进行检修和维修。
3. 放射治疗剂量的规定:放射治疗剂量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调整,不能盲目增加剂量。
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动态监测病人的反应和剂量,及时进行调整。
治疗剂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能超出国家规定的剂量极限。
4. 放射治疗期间的安全措施:放射治疗期间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免受辐射危害。
必须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铅衣、手套、护目镜等。
治疗期间必须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放射剂量,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制度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制度是保障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如下几点:1. 治疗计划的制定: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必须根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等多方面数据制定治疗计划。
同时,治疗计划必须经过多位放疗专家审核后才能执行。
2. 治疗剂量的监测:由于放射治疗的剂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治疗剂量必须动态监测,确保每次治疗剂量准确无误。
此外,医护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治疗设备,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治疗后反应的评估:在治疗完成后,必须对病人进行严格的复查和评估。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一、背景介绍放射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进行放射学检查和治疗。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确保患者接受放射学检查和治疗的安全性。
3. 降低辐射剂量,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三、质量控制内容1. 设备质量控制a. 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b. 检查设备的辐射剂量输出,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c.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
2. 影像质量控制a. 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对照度,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b. 定期检查影像设备的性能和参数,确保其满足质量要求。
c. 建立影像质量评估指标,对影像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3. 安全控制a. 制定放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辐射防护和事故应急处理等。
b. 提供辐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c. 定期开展辐射剂量监测,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4. 质量管理a.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等。
b. 制定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c. 开展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四、质量控制流程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放射科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内容。
2.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根据质量控制计划,对设备、影像和安全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其符合要求。
3. 监测和评估:定期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影像的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监测结果。
4. 改进和优化:根据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五、质量控制的意义1. 提高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降低辐射剂量的风险。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诊疗是现代医学中一种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放射诊疗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实施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流程和指标等内容。
二、目的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放射诊疗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患者的权益,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流程和指标,提高放射诊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三、范围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包括放射科医生、技师、护士等。
同时,也适用于放射诊疗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和维护等环节。
四、责任1. 放射科主任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制度,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改进。
2. 放射科医生负责确保放射诊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包括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 放射科技师负责操作放射诊疗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的准确性。
4. 护士负责协助放射科医生和技师进行放射诊疗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1. 放射诊疗申请:患者需要通过医生的诊断,提交放射诊疗申请。
申请中需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诊断要求等内容。
2. 放射诊疗安排:放射科主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申请要求,安排具体的放射诊疗时间和设备。
3. 放射诊疗操作:放射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放射诊疗方案,并指导技师进行操作。
操作过程中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4. 放射图像获取:技师按照医生的要求,操作放射设备进行图像获取。
图像质量的准确性对于诊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5. 放射图像评价:放射科医生对获取的图像进行评价,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如有必要,可要求重新获取图像。
6. 放射诊断和报告:放射科医生根据图像评价结果,进行放射诊断,并编写诊断报告。
报告中需包含诊断结论、建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7. 放射诊疗质量评估:放射科主任对放射诊疗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图像质量、诊断准确性、操作规范性等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放射治疗规章制度一、放射防护三级责任制度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落实放射防护的安全责任,制定放射防护三级责任制度:放射防护实行医院(医务科)、科室、使用及维护人员,并定期对放射诊疗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进行教育和指导,并对直线加速器室的放射防护工作、放射机房现场等定期或经常进行督查,检查防护装置,配合有关部门检测防护效果。
二、放射物理室工作制度1.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院内及科内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工作中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3.计划设计,由医生填好《治疗计划单》并经上级主管医生确认靶区签字后方可执行。
计划设计按《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实施规范》来执行。
治疗计划实行三签字制度:《治疗计划单》上有计划设计人(剂量师)、计划组负责的物理师和主管医师的签字。
4.特殊照射,应由医师与放射物理师和技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5.物理室人员必须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保证完成。
如应按时完成计划设计和放射治疗技术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以及放射防护监督等工作。
6.保持工作环境及机房整齐、清洁,在机房内禁止吸烟。
7.各机房保持安静,不得在机房内会客,未经院领导批准不得私自带人参观。
8.操作各放疗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严肃、认真、负责,爱护设备。
9.每周做一次机器维护,保养。
各机器负责人必须认真填写工作记录。
10.科室财产和设备,专人保管。
11.注意防火防盗,下班时应关闭用电设备,关好门窗。
三、CT模拟定位室工作制度定位室工作人员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根据医生对病人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正确的定位。
1.负责定位室设备器材的保管及常规维护;2.掌握机器的性能和熟练应用;3.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病人的定位技术;4.加强对各室的联系,每一项工作的衔接,减少差错的发生率;5.加强周围环境管理,减少意外照射事故的发生;6.加强定位室的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7.搞好定位室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工作。
四、体模室工作制度1.按医院规定作息时间正常上下班。
2.工作中衣帽整洁、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3.熟练掌握模室各种技术和应用,各种体模的制作,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4.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5.保持工作环境及机房整齐、清洁。
6.负责体模室设备器材和医疗废物的管理。
7.搞好日常开机、训机工作。
8.搞好工作环境卫生,减少有毒物质对人体的损害和环境污染。
9.每天下班后关好水电、门窗,注意防火、防盗。
五、医用直线加速器室工作制度加速器治疗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健康,为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及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特规定以下条例:1.每日严格按有关规定开机检查机器各项指标,物理人员检查输出剂量,各项指标有关数据填写清楚,签字确认后交技术员投照。
2.技术员在投照过程中,严格按照“放疗技术人员守则”及“加速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3.为保证机器正常运行,除每日开机前的例行检查外,病人治疗期间应对机器经常巡视,另外经常及定期维修均严格按照维修工作规程办理。
4.各类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填写各项使用记录,严禁在交班不清的情况下接机操作。
5.加速器除常规治疗外,开展新技术或使用特殊投照方式,应经科主任批准,首次治疗必要时医师应与技术员共同摆位。
六、放射治疗技术室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按放射工作条例规定工作。
2.定期参加业务学习。
3.保持工作环境及机房整齐、清洁,不准在机房内抽烟。
4.各机房保持安全,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带人参观。
5.各放疗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严肃、认真、负责。
6.每星期1~5为病员治疗时间,星期五下午为各机器维护,保养时间。
各机器负责人必须认真完成好维护,保养工作,认真填写工作日记。
7.科室设备,备件由专人保管。
8.维修人员必须作好各机器维修工作及另备件修购工作,保证机器正常使用,减少停机率。
9.物理人员必须保证放射治疗质量,按《关于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学问题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的要求,定期做好各机器剂量测量工作,配合医生作好特殊治疗计划的制定和作好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监督工作。
10.改进服务态度、避免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做到三对、三正确(三对:对照射野、对治疗方式、对治疗角度,三正确:摆位正确、剂量正确、时间正确)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基础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及安全核查等三大方面控制:一、房屋的基本要求1、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诊疗室,普通或特制防护的病房(有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单位)。
2、有放射治疗机房、定位设备机房、型模室、物理室。
二、放射治疗配置设备的基本要求1、深部病灶外部照射治疗机:医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治疗机;2、浅层病灶外照射治疗机:医用电子线(加速器产生)或千伏级X线治疗机;3、模拟定位设备和治疗计划系统(TPS)4、型模制作设备5、头、胸、腹、四肢等固定装置6、电离室型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其中三级医院需增配:1、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2、专用模拟定位机3、近距离后装治疗机4、有条件的单位配置三维水箱三、放疗医技人员的基本要求人员配备:放疗医师、临床放射物理师、放疗技师、维修工程师及护师。
四、放射治疗病人安全核查标准(一)放疗前核查1、技术人员按放疗技术条件安排通知病人到加速器室排队:2、摆位前,查对排队治疗卡与放疗单、查对治疗机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摆位条件、固定方式。
3、摆位时,核对体膜上的科室、床号、姓名,查患者体表标志线〔或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患者请主管医生共同摆位。
(二)放疗时核查1、放射治疗时,查对患者治疗计划号、对姓名〔或ID号〕、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照射中心及射野剂量、对累积剂量、治疗部位、射线种类、射线能量、治疗角度、射野大小、附件情况。
2、确认上述各项正确无误后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摆位签名、抄单签名〕。
3、新病人首次摆位须医生、物理师、摆位技师、共同参与。
4、放疗患者治疗单的确认(三查五对):一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二查治疗单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签名,三查患者体表标志线〔或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患者请主管医生共同摆位。
对病人姓名〔或病人ID号〕、性别、诊断及医嘱、照射中心及射野剂量、累积剂量。
5、确认上述各项正确无误后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摆位签名、抄单签名〕。
(三)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放疗注意事项及时间安排五、放射治疗安全防护标准(一)根据卫生部令46号文件《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标准。
(二)医院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辐射安全防护小组,负责放射治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工作。
(三)放疗设备机房选址必须经省、州环保和卫生监督部门论证审批,机房图纸须经省卫生防护部门论证同意方可修建。
机房竣工后应向省环保和卫生主管部门等申请机房及设备安全防护验收,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与《放射诊疗许可证》,并向卫生行政执业部门办理相应的诊疗科目登记手续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四)放疗设备购进必须经过有关放疗设备投入运行前论证,并经有关专家按规定项目对放疗设备性能、机械物理参数、剂量及分布等逐一验收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临床应用。
(五)放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测,发现偏离应及时修正,保证其经常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若因机器故障、维护保养或更换重要部件后,需重新检测有关参数,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机器搬迁、机房新建或改扩建后,需请省州环保和卫生监督部门验收检查,符合条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正式使用后应按规定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射线泄漏。
(七)按时申请办理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与《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换证登记手续。
(八)医院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九)凡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并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健康体检合格、持《放射工作人员证》者方可上岗,无放射资质人员不得上岗。
(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及对周边环境防护,以保证治疗环境安全。
并按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如发生放疗意外事件应及时进行讨论和解决相关问题。
(十一)建立、建全QA、QC体系制度及措施,保证放射诊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十二)对放射治疗剂量的检测,监测仪表应定期送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比对检测,以保证所测剂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三)对放疗病人应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严格控制受照剂量,严格遵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尽量减少重要器官及邻近组织的剂量和体积,对确需进行放射治疗的病人,必须制定周密科学的治疗计划。
(十四)放射治疗过程中应有两名技师参与摆位,并密切注视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
(十六)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放射治疗操作规程、规范实施照射,不得擅自修改治疗计划。
(十五)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应当验证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离治疗计划现象时,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十六)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