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科技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
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规定

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规定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规定(篇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针对工程特点,及时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2、在编制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在每个环节中贯穿安全技术措施,对确定后的方案若有变更,应及时组织修订。
3、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施工中涉及安全方面的技术性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4、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工艺管理规定,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5、组织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用过程中相应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工作,并组织实施。
6、参加因工伤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中技术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从技术上提出防范措施。
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规定(篇2)一、目的确保生产过程质量稳定,并求质量改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损耗,对生产和服务程序进行有效控制,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从未加工到加工成成品之间过程的控制、产品损耗的防护等。
三、职责1、技术部负责工艺文件及操作规程的制定。
2、生产部负责按生产任务单组织生产并实施生产过程的控制。
3、生产部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检修(肉机、冻库等)。
4、品管负责对产品质量,包装及标示等检验、验收、放行、交货等的监控。
5、销售部负责产品交货和服务过程的控制。
四、程序1、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1.1技术部负责产品工艺文件及操作规程的制定,主管批准后发放到生产部和品管处。
1.2生产部根据批准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2、生产过程控制2.1生产部根据相关的产品工艺文件及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工,确保产品质量。
2.2关键技术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3对生产运作实施监视。
生产中要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专检(品管),并做好相应记录。
2.4品管对生产过程实施监督检查。
2.5使用合适的生产服务设备,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产品质量检验一、检验管理制度(一)、产品进入公司的检验(查检疫票确保产品合格)1、凡进入公司的产品,在入公司前必须由品管进行抽样检验,填写检验记录,合格后方可办理进入。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拟制:审核:批准:0.1 目录0.1 目录0.2 前言0.3 公司概要1 术语和定义2 范围3 规范性引用文件4 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4.2.2 管理手册4。
2。
3 文件控制4。
2.4 记录的控制5 管理职责5。
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5。
3 管理方针5。
4 策划5。
4.1 管理目标5.4.2 管理体系策划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
5.1 职责和权限5.5。
2 信息沟通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5。
6。
2 评审的输入5.6.3 评审的输出6 资源管理6。
1 资源提供6.2 人力资源6。
2.1 总则6。
2。
2 能力、意识和培训6.3 生产设备设施6.4 工作环境7 产品的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2 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有关的过程7。
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3 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7.3 设计和开发7.3。
1 设计和开发策划7。
3.2 设计和开发输入7。
3。
3 设计和开发输出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7.3。
5 设计和开发验证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7.3。
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
4 采购7。
4.1 采购过程7。
4。
2 采购信息7.4。
3 采购产品的验证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
5。
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
5。
2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确认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7.5.4 顾客财产7。
5.5 产品防护7。
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7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7.8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
2 监视和测量8.2。
1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8。
2.2 内部审核8。
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5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8。
2。
6 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8。
质量手册(通用版)

质量手册(通用版)XXX质量手册XXXGB/T-2008 idt )编号:NJ-00-2010版本:第A版分发号:文件状态:编制日期:20××年06月20日审核日期:20××年06月20日批准日期:20××年06月20日发布日期:20××-06-30实施日期:20××-7-1目录0.1 颁布令………………………………………………………………………。
50.2 任命书………………………………………………………………………。
50.3 企业简介………………………………………………………………………。
50.4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1 范围 (6)1.1 总则…………………………………………………………………………。
61.2 应用…………………………………………………………………………。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 术语和定义……………………………………………………………………64 质量管理体系 (7)4.1 总要求………………………………………………………………………。
74.2 文件要求……………………………………………………………………。
75 管理职责……………………………………………………………………。
85.1 管理承诺……………………………………………………………………。
8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9)5.3 质量方针……………………………………………………………………。
95.4 策划……………………………………………………………………………。
9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9)5.6 管理评审 (10)XXX质量手册XXXGB/T-2008 idt )编号:NJ-00-2010版本:第A版发布日期:20××-06-30实施日期:20××-7-1目录0.1 颁布令………………………………………………………………………。
生物科技公司质量管理手册

生物科技公司质量管理手册【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目录一、颁布令二、企业概况三、任命书四、质量安全方针及安全目标五、组织机构及质量管理小组六、质量安全管理职责七、质量管理质量奖惩制度八、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九、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十、工艺管理制度十一、档案管理制度十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十三、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十四、储存管理制度十五、人员卫生管理制度十六、化验室管理制度十七、产品防护控制制度十八、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十九、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二十、不合品处理制度二十一、不符合情况管理办法二十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二十三、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二十四、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二十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信息收集制度二十六、食品生产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一、颁布令本手册是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10版》及《蔬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糖果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配制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对食品生产加工必备条件所作的有关规定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的玛咖深加工的生产加工过程。
本手册自2016年04月08日开始实施。
本汇编为本公司的质量管理基本制度,全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所有人员都必须遵照执行,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手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不得有违反本手册的行为。
经理:和家权云南三迤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4月10日二、企业概况我工公司是专业的玛咖加工企业,创建于2016年,占地面积1500m2,建筑面积1200m2,年设计能力100吨。
固定资产投资为200万元,现有职工10人,专业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3人。
我公司将本着求实创新的精神,继续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任命书一、质量负责人任命高政为公司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安全工作, 具有以下质量职责和权限:A、在最高质量负责人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公司质量管理的日常领导工作。
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手册(doc 62页)

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手册(doc62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XX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 LAYERSSCIENTIFIC CO., LTD. 編號:QBM001 版別:I名稱:品質手冊頁次: 1 / 33 文件審查制訂部門:擬案:審核:核定:發行日期:年月日校修記錄版別原頁次校修日期內容摘要新頁次核准E 7/27 87.2.7 修訂5.2公司組織圖6/27 -----8/27 87.2.7 刪除6.8生技,增訂工程6.8及6.9財務8/27 ----- F 89.04.01 配合QS-9000要求,新增條文於各章節中------G 5 / 30 89.05 新增1.3條文 5 / 307 / 30 89.05 新增6.3.4條文及修改6.5.6 7 / 308 / 30 89.05 新增6.8.5條文 8 / 3019 / 30 89.05 增修3.3及3.13、3.14、4.8條文 19 / 3027 / 30 89.05 修訂3.1條文 27 / 3028 / 30 89.05 新增3.7條文 28 / 30H 6/30 89.11 修改部門6/30I 91.07 將大陸子公司之組織納入XX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 LAYERSSCIENTIFIC CO., LTD. 編號:QBM001 版別:I名稱:品質手冊頁次: 2 / 33品質手冊目錄章節名稱相對ISO9001/QS 9000條款頁次文件審查 1 / 30品質手冊目錄 2 / 30品質程序文件索引3-4 / 30 第 0 章通則 5 / 30 第一章管理階層之責任 4.1 6-10 / 30 第二章品質系統 4.2 11-12 / 30 第三章合約審查 4.3 13 / 30 第四章設計管制 4.4 14 / 30 第五章文件與資料管制 4.5 15 / 30 第六章採購 4.6 16 / 30 第七章客戶供應品之管制 4.7 17 / 30 第八章產品之識別與追溯性 4.8 18 / 30 第九章製程管制 4.9 19 / 30 第十章檢驗與測試 4.10 20 / 30 第十一章檢驗量測及試驗設備之管制 4.11 21 / 30 第十二章檢驗與測試狀況 4.12 22 / 30 第十三章不合品之管制 4.13 23 / 30 第十四章矯正及預防措施 4.14 24 / 30名稱:品質手冊頁次: 3 / 33品質文件索引條款品質系統要項台灣廠大陸昆山廠文件編號文件名稱文件編號文件名稱4.1 管制階層之責任QBP003 管理審查規定Q1BP003 管理審查規定ABP001 經營管理作業規定SFP003 客戶滿意度調查規定4.2 品質系統QBM001 品質手冊Q1BM001 品質手冊RGP002 先期產品品質管制計劃規定RGP003 生產性零組件核准管制規定RGP006 品質管制計劃規定QMP003 品質持續改善作業規定EBP001 管制圖運用作業規定4.3 合約審查SFP001 銷售規定S1FP001 銷售規定SFP002 合約/訂單審查規定S1FP002 合約/訂單審查規定4.4 設計管制RGP001 工程變更規定P1JP001 工程變更規定RGP004 新產品設計管制規定RGP005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管制規定4.5 文件與資料管制QAP001 文件管制規定Q1AP001 文件管制規定名稱:品質手冊頁次: 4 / 33質文件索引條款品質系統要項台灣廠大陸昆山廠文件編號文件名稱文件編號文件名稱4.6 採購MEP001 供應商評估規定A1EP001 採購作業管理規定MEP002 供應商管理規定A1EP002 供應評估規定MEP003 採購作業規定A1EP003 供應商管理規定MEP004 材料承認規定A1EP004 材料承認規定RKP001 線圈進料/出貨管制規定4.7 客戶供應品之管制QKP001 進料品質管制規定Q1KP001 進料品質管制規定CIP001 倉儲管理規定4.8 產品之識別與追溯性CJP001 產品之識別與追溯性規定P1JP003 標籤使用規範P1JP004 產品識別與追溯性規定4.9 製程管制PJP001 製程管制規定P1JP002 製程管制規定PMP001 設備保養作業規定P1MP003 設備保養作業規定EBP001 管制圖運用作業規定4.10 檢驗與測試QKP003 成品品質管制規定Q1KP003 成品品質管制規定PJP001 製程管制規定P1JP002 製程管制規定QMP002 實驗室管理作業規定。
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手册

稱:品質
稱:品質
稱:品質手
稱:品質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
美的需求
需求
的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的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的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需求
持續、成長、滿足客戶完美的需求。
质量管理手册

XXX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目录一, 岗位职责1,质量主管职责2,办公室职责3,采购岗位职责4,车间主任职责5,生产员工职责6 ,质检部职责7,检验员职责8,成品车间职责9,销售岗位职责10,设备管理岗位职责11,原辅材料库职责12,成品仓库职责二,控制制度1,采购控制2,生产过程控制3,不合格品控制4,纠正及预防措施5,文件资料控制6,检验控制7,仓储(de)控制8,产品包装控制9,销售、运输控制10,缺陷产品追溯制度11,问题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一、质量主管岗位职责1、对公司(de)质量安全体系(de)完善和实施全面负责,制定公司加强质量管理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2、制定和发布有关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及相关文件.3、定期组织体系内部检查,使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安全体系保持有效.4、以身作则,带头学习质量安全知识,不断对员工进行质量安全教育.5、制定不合格纠正方案和预防措施并督促实施.6、监督各部门职能(de)实施,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批准实行各种质量活动.二、办公室岗位职责1、管理质量安全体系所需文件;2、对质量文件(包括质量记录)进行控制;3、制定本公司人员质量知识培训计划,培训要求、组织培训;4、进行员工(de)人事和健康(de)管理;5、考核质量目标;6、督促公司环境卫生清洁;三、采购岗位职责1、采购原辅材料时,应向供应商了解原料(de)生产工艺、相关参数,所有产品在初次采购前必须向供应商索取质量保证书复印件和相关证明文件,并要求提供每批产品应附带产品检验报告;2、货物订购,必须按择优、价廉(de)原则和舍理协作关系选定供货单位并签订供货合同;3、各项采购工作,必须在经理(de)指导和同意下,按材料采购计划,由有关部门按先后慢急安排采购;4、各仓库应及时上报各物料存量,由经理安排采购计划;5、订货合同中,应对物资名称、型号规格、计量单位、质量要求、结算方式等提出明确要求,有特殊要求(de)应在合同中加注说明,合因签订时,要认真审核防止错订、漏订、重订,确保采购计划顺利实施;6、订货执行中,如发现与合同内容不符,拒收并与供货商协商解决;7、建立物资采购台账,物资分类入账,做到有据可查;8、所有原辅材料入厂后必须马上通知品管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仓;9、所有未经检验或不合格(de)原辅材料不准入仓.四、生产车间主任职责1、编制工艺操作规程,质量记录表格等文件,处理现场(de)工艺及质量问题,作好生产记录.2,定期组织车间召开质量会议;共同商议解决质量问题与生产操作(de)矛盾;提出解决方案,上报质量主管负责人.3、确保质量安全体系对生产车间(de)要求得到执行;组织车间生产,并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4、编制生产技术改造计划和产品开发计划.5、保证车间及责任区内环境卫生.6、协助设备管理人员建立设备档案及维修、保养记录等资料.五、生产员工岗位职责1、上班前,对车间要进行清洁;2、生产人员及其它人员在进入生产车间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非生产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生产车间;3、所有上岗人员都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注意安全操作;4、车间要保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车间实行定置管理,保持清洁整齐、严禁吸烟、吃东西、不准随地吐痰、乱丢杂物;5、员工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剪指甲,不得佩带各种首饰;6、下班后对车间要进行清洁卫生.六、质检部职责1、对公司产品质量标准(de)各项质标检验,填写各项检验记录,出具检验报告,对合格产品签发合格证,对不合格产品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报废单)提出整改意见.2、检验检测工具仪器(de)定期校准,维护质检部(de)工具仪器、设施.3、阻止不合格原料(de)入厂,监督各部门、各环节对不合格品(de)处理.4、对质量间题提出改进措施,向质量负责人反映存在(de)间题.七,检验员职责1,负责进货、半成品、成品(de)检验、试验和验证工作.2,根据生产计划安排,负责产品主附部件(de)进度跟踪与整理工作,要求将合格产品分门别类摆放,便于装配人员取用.质量检验部门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不允许简化工艺违规操作,偷工减料,防止产品质量事故(de)发生3,负责外协产品回厂检验、清点数量和签收.不合格品和不符合签收标准(de)产品拒绝签收.4,负责工量夹具监督测量和送检.5,提供相应(de)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质量检验文件.6,定时召开品质例会,了解产品(de)质量情况和发展趋势,收集顾客意见和其它关于产品质量方面(de)信息,并决定采取必要(de)防范措施7,参与生产、质量技术攻关、改进计划(de)实施8,参与现场重大质量事故(de)分析.9,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八,成品车间(de)职责1、按生产任务和计划安排生产.2、负责生产过程中成品(de)质量验收,负责工艺要求(de)贯彻和操作过程中(de)正确实施并作好记录原始记录.3、认识岗位(de)重要性:是产品出厂前经过检验按标准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产品符合不同等级技术质量要求;合格产品出厂(de)重要工序.4、负责设备(de)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de)完好无损;5, 查验检测报告,检验包装材料,做好产品(de)包装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6,保持生产车间清浩.九,销售岗位职责1,销售人员应具备较强(de)业务拓展和公关能力,对厂产品(de)用途特点生产过程有透彻(de)了解;2,建立良好(de)销售服务网络,有关用户来信、来函及产品质量(de)意见销售部门全面负责整理上报;3, 对于用户意见由销售部门组识三天内予以答复,对于因质量问题,用户要退回(de)产品必须及时处理.十,设备管理岗位职责1、设备操作人员(de)素质要求:通过岗位培训,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才能单独操作;2、操作人员工作岗位要求: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心维护,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3、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作好记录;4、健全设备档案、建立设备台帐、保管好相关记录.十一,原辅材料库职责1,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要严禁烟火,防火、防热、防潮,采光,通风设施良好,保浩、整齐、干燥;2,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存放必须符合其性质要求,材料来源清楚,进仓必检,做好标识;3, 各种材料(de)名称、生产厂家、质量规格、进厂时间与数量、车间何时领用、领用多少、库存尚有多少,要明确记录,做到账物相符;4, 材料贮存必须防潮、防霉、要按先进先出(de)原则发货;5,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管人员必须熟悉所采管(de)原料性质.十二,成品仓库职责1, 成品库环境要满足产品技术标准要求,要防火、防高温、防潮、采光、通风要良好,保持清洁、整齐,堆放必须安全规范;2, 合格成品入库时,必须查验检验报告,应开列产品进仓单车间仓库各持一份; 3, 合格成品入仓后,仓管员必须每日对仓库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4, 由销售部开出提货单到仓库领取产品,仓管员凭单发放,任何人不准直接到仓库领取产品;5, 成品库要防霉烂、防潮,严格按先进先出(de)原则;6, 仓管人员每日进行账物相符;对己变质(de)成品不得出厂,作报废处理.控制制度一、采购(de)控制1,采购原辅材料时,应向供应商了解原料(de)生产工艺、相关参数,所有产品在初次采购前必须向供应商索取质量保证书复印件和相关证明文件,并要求提供每批产品应附带产品检验报告;2、货物订购,必须按择优、价廉(de)原则和舍理协作关系选定供货单位并签订供货合同;3,各项采购工作,必须在总经理(de)指导和同意下,按材料采购计划,由有关部门按先后慢急安排采购;4,各仓库应及时上报各物料存量,由经理安排采购计划;5,订货合同中,应对物资名称、型号规格、计量单位、质量要求、结算方式等提出明确要求,有特殊要求(de)应在合同中加注说明,合同签订时,要认真审核防止错订、漏订、重订,确保采物顺利进行;6,订货执行中,如发现与合同内容不符,拒收并与供货商协商解决;7,建立物资采购台账,物资分类入账,做到有据可查;8,所有原辅材料入厂后必须马上送品管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仓;9,所有未经检验或不合格(de)原辅材料不准入仓.二、生产过程控制1,生产管理部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销售需求计划,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经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发送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作为安排生产(de)依据.2 ,生产单位根据月计划,编制周计划日进度.3 ,销售部门当月增加新(de)销售需求计划时,生产管理部门用临时生产作业计划下达,当月不能完成作业计划时,应编制到下月(de)生产作业计划中.4,生产前准备状态检查5,检查内容:a生产用图样、工艺文件应协调一致、完整清晰、现行有效.b原材料、外协件.c生产用设备(de)完好性.d操作人员(de)技能培训和适应情况.e生产现场和工作环境条件符合性.6,产品投产前,各有关单位应对本部门负责(de)生产前准备状态进行自查,对自查结果形成生产前准备状态检查表,报生产管理部门.7,生产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各职能部门检查结果进行核查,对核查结果和存在(de)问题形成生产前准备状态检查报告,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下发各责任部门.8,对核查过程中发现(de)不合格,责任部门在限期内采取措施,整改到位.9,技术部门根据顾客和产品要求组织编制产品图纸、工艺文件,为生产提供指导文件.生产单位应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10,监视和测量装置质量部门和生产单位应保持监视和测量装置配备齐全,在检定合格周期内处于完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1,生产过程中(de)监视和测量12, 工艺流程、过程参数(de)监视生产单位按工艺流程安排生产,由质检员对各工序(de)完成情况和质量问题作判定.发现质量问题后,质检员通知操作者或班长,由操作者进行整改,质检员再次确认合格后,方可放行.13工艺纪律管理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de)主管领导和技术人员要加强现场指导,检验人员要检查生产过程中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并做好纪录.14,工作环境a 生产现场管理应做到物流有序、摆放合理整齐、道路畅通、生产现场温度、照明满足装配加工和测量(de)要求;b 做到操作安全和搬运安全;c 正确使用适当(de)工位器具,防止零部件磕碰划伤;d 按工艺规定认真做好防锈涂油工作,防止零件生锈.三、不合格品控制(一)不合格品控制原则1, 一旦发现不合格品、以<不合格品处理单>通知相关部门、要做好标识;2,做好不合格品(de)记录,确定不合格品(de)范围;3,由检验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提出处理意见;4,检验员监督对不合格品隔离存放,贴好标识,防止在处理前被误用(二)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合格品(de)控制1,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接不合格品通知后,要单放做好标识;2, 采购员接到不合格品通知后,通知供应商退换或索赔;3, 质检部对不合格品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审供商依据之一;4,不合格品严禁进入生产流程.(三)不合格半成品(de)控制1, 半成品不合格品严禁进入下道工序,由品管部下达处理通知书,相关部门协调处理.2,仓库对不合格半成品单放并做好标识;(三)包装工序不合格品(de)控制1,对包装工序不合格品,生产操作工人要及时进行返工处理直到合格为止.(四)成品不合格品(de)控制1,车间接到不合格品通知后,按处理意见对可以返工(de)进行处理,对不能返工(de)作报废处理(填写报废单),并要查明原因;2,返工(de)成品必须重新检验;3,不合格品不准入仓、出厂.(五)其它不合格品(de)控制因设备或其它原因中断生产时,应严格检查该批产品,如不符合标准按不合格品处理.四、纠正及预防控制1,及时纠正不合格质量管理行为,就要注重企业管理信息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2,各部门要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好各项工作;3,来料须要检验合格入仓,不合格由采购员负责退资;4,生产过程,由检验员负责监控,成品送验合格入仓,不合格及时处理;5,销售部应随时收集用户(de)意见,并反馈到有关部门及时处理;6,对质量信息管理工作必须重视,认真负责,对因失职造成(de)信息中断、资料失散、处理不及时要严厉处理;7,加强职工培训,是预防不合格行为发生(de)有利措施,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是完成质量管理任务(de)根本保证.8,企业每年总结一次质量管理工作,制定下年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五、文件资料控制1,文件管理要保证文件(de)适用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完整性;2,技术文件具有保密性,末经批准,不得实施影印或外借;3,技术文件由主管负责保管,总经理批淮后才能发放;4,检验记录、检验计量仪器(de)记录由检验负责人保管.原始记录、检验报告保持整洁、齐全,年未装行成册;5,每年未进行文件清理,归案工作;6,文件保管员更换必须交接清楚.六、检验控制I 原辅材料(de)检验1,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厂时,由仓管员收货后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2, 质检员应根据包装材料(de)有关技术文件或标准对每批材料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验报告单,及时将结果抄送相关部门;3, 对不合格品要严禁使用,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控制.II 半成品检验1, 半成品制造完成后,应及时通知化验员抽验,并如实填写检验报告;2, 对不合格品,严禁使用,按不合格品控制执行;III 成品检验1,生产成品后,车间通知质检员进行抽验;2,质检员应根据成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验报告,不合格产品不入库. 3,检验员对所属承担(de)检测数据(de)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有关记录应完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4, 检验记录分类保管一年以上.七、仓储(de)控制(一)原辅材料库(de)管理控制1,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要严禁烟火,防火、防热、防潮,采光,通风设施良好,保浩、整齐、干燥;2,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存放必须符合其性质要求,材料来源清楚,进仓必检,做好标识; 3, 各种材料(de)名称、生产厂家、质量规格、进厂时间与数量、车间何时领用、领用多少、库存尚有多少,要明确记录,做到账物相符;4, 材料贮存必须防潮、防霉、要按先进先出(de)原则发货;5,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管人员必须熟悉所采管(de)原料性质.(二)成品库(de)管理控制1, 成品库环境要满足产品技术标准要求,要防火、防高温、防潮、采光、通风要良好,保持清洁、整齐,堆放必须安全规范;2, 合格成品入库时,必须查验检验报告,应开列产品进仓单车间仓库各持一份; 3, 合格成品入仓后,仓管员必须每日对仓库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4, 由销售部开出提货单到仓库领取产品,仓管员凭单发放,任何人不准直接到仓库领取产品;5, 成品库要防霉烂、防潮,严格按先进先出(de)原则;6, 仓管人员每日进行账物相符;对己变质(de)成品不得出厂,作报废处理. 八、产品包装(de)控制1, 严格管理包装材料,验收必须索证,必须取得检验报告或生产许可证证书. 2, 必须取得产品检验合格证书伙同批次(de)检验报告并证明为合格产品,方能进行包装.3, 包装过程前必须效验计量器具,保证产品净重,符合要求.4, 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撕开包装,严禁将不合格产品或退货产品重新包装.九、销售、运输(de)控制1, 销售人员应具备较强(de)业务拓展和公关能力,对厂产品(de)用途特点生产过程有透彻(de)了解;建立良好(de)销售服务网络,有关用户来信、来函及产品质量(de)意见销售部门全面负责整理上报;2, 检验部门负责产品质量问题(de)调查分析,凡属本厂责任应制定处理方案及上报;3, 对于用户意见由销售部门组识三天内予以答复,对于因质量问题,用户要退回(de)产品必须及时处理.4, 司运人员必须保证车辆整洁,产品管理严密,不得在送货途中擅离职守,脱离岗位,切实保证产品安全.十、缺陷产品追溯制度(一)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产品标识与追溯(de)归口管理;2,综合管理部负责检验状态(de)标识;3,仓管人员负责对物资进货与贮存(de)标识;4,各生产环节人员负责实施生产过程辖区内产品(de)标识与追溯;5,出厂包装人员负责对成品(de)标识与追溯;6,销售人员负责对客户所有信息进行记录.(二)产品(de)状态标识:在产品实现以及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为了区别不同状态(de)产品,对产品(de)测量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判定)及加工状态(已加工、待加工)所作(de)标识.(三)标识(de)方式:可采用挂牌、贴签、分区域等方式,并配合表格记录.公司可追溯(de)标识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原材料(de)标识统一称为"原材料批号";过程加工(de)标识统一称为"生产批号";成品标识统一称为"出厂批次号".1,采购品(de)标识(1)原材料、外协外购产品到公司后,采购人员或需采购部门相关人员根据供方(de)送货单进行清点收货,进行初步验货;(2)验货根据各部门对产品具体(de)标准要求和方法实施检验和试验;验货后检验合格(de)入库在指定区域存放,分区域存放无法达到识别要求是,配合进行产品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批次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入库数量、入库日期、生产厂家等.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做好退货或者交换良品(de)工作准备,必要时进行"不合格"标识,分区域存放、处理;(3)仓管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入库处理.2,生产过程中(de)标识(1)生产过程半成品标识:按生产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生产人员代号标识及相关生产质量控制表格(de)填写;生产中相关配件上均表明生产人员编号(用黑色记号笔写在相应位置),严格遵守生产规程要求,如果下道工序人员发现产品没有编号及时返回.(2)产品生产时填写(de)相关表格输入电脑,做成产品出厂原始记录,便于查询.(3)各个工序(de)检验和测试状态及加工状态,可通过放置于不同区域反映出来,必要时配合进行产品标识.对于经检验为返工/返修(de)产品,直接返回上道工序,或放入返工/返修区表明情况.对于经检验为不合格(de)废品,放置于不合格区.(4)生产完工(de)产品送至测试区,测试后须返工(de)产品放入指定区域写明情况,返工之后(de)产品,重新检验.(5)当计量检测设备失准导致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流出厂时,发现部门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相关人员,转回上道工序或按发货批次进行追回、检验和返工/返修.(6)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各种标识资料必须随产品一起交接,确保追溯时(de)准确性.3,成品标识(1)成品(de)产品标识是规格型号、编号、加工日期、数量等.(2)最终检验、测试不合格(de)成品,应放置于有不合格标识(de)区域;(3)包装人员在装箱以后在箱外进行标识(含顾客名、品名、规格、数量等),顾客要求(de)特定产品要照定单要求执行.(4)产品出厂时封装好相关资料,并将产品出厂时间填写到原始记录表中.(四)标识(de)保护1, 产品标识应清晰牢固,不因产品流转中诸因素(如搬运、移置、管理不善或雨淋等)(de)影响而损坏或消失,保持其可追溯性.2,在产品实现和生产运作过程中,产品在未出厂前,各有关部门必须对所用(de)各种标识认真保护,严禁涂抹、撒毁,保证标识整洁、醒目、完好地保持原有状态,防止误用产品或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3,各有关部门按规定做好标识,无状态标识(de)产品不得使用、转序或出厂;发现标识不清或无状态标识(de)产品立即向标识(de)责任部门报告,产品暂停流转,直到重新正确标识后方能流转(五)产品(de)可追溯1,公司产品(服务)(de)追溯要求可以追溯到生产历史,根据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客户名称、生产日期以及各工序(de)相关作业人员和工序质量、检验记录、入库有关记录等.2, 当顾客要求或公司产品出现批量不合格时,销售部应当会同工程部、生产部部等有关人员查阅产品各种记录进行分析和处理.3,对让步接收、紧急放行、特别处理产品,流转部门进行书面记录、标识中注明如"让步接收"等字样,以便进行追溯性验证.4,用户使用产品时,根据用户安装位置,填写指导安装记录(本公司人员参与情况下),表格包括:安装产品编号,安装地点,使用环境(井下、室内、野外等),产品安装时间.十一、问题产品召回管理制度一.目(de)对因产品设计上(de)失误或生产线某环节上出现(de)错误而产生(de),已经流入市场(de)缺陷产品,及时从市场召回,防止大批量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或危害环境(de)事件发生,使产品召回工作规范化.二.范围适用于发现存在产品缺陷且已流向市场(de)产品.三.内容:1.营销部负责外部相关信息(de)收集,是召回工作(de)具体实施部门,负责通知相关方并及时反馈质检部;2.质检部负责召回信息(de)评估,召回范围(de)确定;制定召回计划;3.生产技术部是负责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制定和实施(de)部门.四.工作程序:1.召回(de)分类:严重损害消费者(de)生命、财产安全或环境污染;一般性消费者(de)生命、财产安全或环境污染;不损害消费者(de)生命、财产安全或环境污染;2.召回信息收集渠道:A.内部信息:由各相关部门提供与缺陷产品有关(de)各种信息.一是当发现制造相关缺陷(缺陷部件或工艺问题)时,通过识别特定编号,减少产品需要召回或返回(de)数量;二是通过提供缺陷产品在组装过程中所涉及(de)设备、部件、岗位、班次和操作工(de)相关报告,尽量防止产品返回.B.供销部负责外部信息收集:——官方通知:明示或法律法规变化;——客户通知:顾客(de)需求及反馈;——新闻媒体:报纸、电视、电台等;——有关组织:如消费者协会等;——同行(de)信息.C.召回信息(de)评估,根据内、外部(de)信息来源,由质检部对信息进行评估,根据其危害消费者健康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召回以及召回(de)范围,制定召回方法.3.产品(de)召回A.根据评估结果,确需召回时,由营销部通知相关方(如:立法和监管部门、顾客和(或)消费者),由质检部指定专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填写产品召回通知单,经质检部。
公司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依据GJB 9001B-2009 编制)受控状态:____________ 分发号码:批准:审核:编制:XXXXX为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XXXXX有限公司航空航天军工产品生产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需求,根据国军标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的特点编写了Q/GZHY-SC-2014XXXXX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现予以发布。
本《质量手册》描述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公司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并向顾客提供了质量保证,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过程中遵循的法规性文件,也是公司内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依据,是向顾客和第三方证实具备提供合格产品和优质服务的质量保证能力;是各部门各类人员从事质量活动时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同时,明确公司具备稳定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能力。
各部门全体员工应认真贯彻执行本《质量手册》,加强科学管理,坚持持续改进,努力实现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长期稳定地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望及法律法规要求。
XXXXX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根据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加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公司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特授权公司副总经理XXX 任公司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XXXXX有限公司所需过程的建立、实施与保持。
XXXXX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20200901XXXXX有限公司于XXXX年X月成立以来,经过X年的发展,己经从一个单纯的零件加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能加工生产相应部件的企业,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公司地址:XXXXXXXXXXXXXXXXXX法人代表:XXX邮政编码:X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联系人:XXX为进一步满足顾客要求和适应的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公司的质量宗旨、公司对社会的承诺及公司的奋斗目标,现将公司质量方针发布如下,希望全体员工理解其含义,并认真贯彻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质量管理制度手册A/0编制:审核:批准:20 - - 发布 20 - - 实施XXX股份有限公司质量部发布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目录修订记录手册说明1 .目的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激励优秀员工,减少人为损失,健全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形象。
2 .范围适用于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及与质量活动相关的部门及人员。
3.职责3.1质量部ISO体系管理:3.1.1 负责本质量管理制度手册、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3.1.2 负责对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质量奖励的核实和重大事故争议裁决以及报告工作。
3.2总经理:3.2.1 负责本制度之核准;3.2.1 负责对奖励与处罚实施的最终方案的批准。
3.3 质量部:3.3.1 负责对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判责质量事故的归口管理;3.3.2 负责跟进批量性事故的纠正预防措施;3.3.3 负责按本制度手册执行质量奖励与处罚处置工作执行。
3.4行政部:3.4.1 负责核准质量奖励与处罚的具体落实工作;3.4.2 负责质量奖惩通报文件的下发工作。
3.4 售后部:负责客户投诉信息收集、整理、信息传递和信息真实性查证。
3.5 各责任部门:负责对本制度手册的宣贯工作及相关质量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和纠正改进具体落实、保障工作。
程序性文件、资料、记录管理制度一、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公司所有管理活动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质量管理需要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实施。
为了加强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全体职工质量工作行为,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追溯性及完整性,保证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质量控制全过程,公司所有质量控制文件、资料、记录均适用本制度。
三、规定:(一)文件管理1.编码说明公司所有质量文件均为“YYY/XX-ZL-XX-20XX”标示:YYY代表公司名称,ZL代表质量管理,20XX代表文件编制年度。
(1)质量管理制度中编号“YYY/QM-ZL-XX-20XX”:QM代表“制度”英文字母;XX代表各制度的顺序编号;(2)质量管理职责中“YYY/QD-ZL-XX-20XX”:QD代表“职责”英文字母;XX代表各职责顺序编号;(3)质量管理程序中“YYY/QP-ZL-XX-20XX”:QP代表“程序”英文字母;XX代表各程序顺序编号;(4)质量管理作业文件“YYY/ZY-ZL-XX-20XX”:ZY代表“作业”英文字母;XX代表各作业文件顺序编号;(5)质量管理记录文件“YYY/JL-ZL-XX-20XX”:JL代表“记录”英文字母;XX代表各记录顺序编号;2.有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地区性有关实施办法规定文件,统一由质量部负责收集整理,交于行政人事部保管,并由行政人事部有计划地打印分发员工学习和掌握。
3.有关外部相关机构对我司质量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票、凭据等,统一由财务部收集并管理。
4.公司所属真空离子镀膜设备产品及其从属产品的质量标准、授权书、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等文件的电子版、以及文字性的文件正本,统一由行政人事部保存管理、发放。
5.文件须分类成套装订,文字标注,要求一目了解,存取便捷。
发放文件须实行领取登记,及时回收。
文件原件发放范围仅限于公司经理人员。
(二)资料管理1.产品宣传资料由高管团队设计、出样安排印刷、保管与发放。
2.质量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由质量部从外部学术会、培训会获取,并按规定存档保管。
3.有关真空离子镀膜机、零部件及其从属产品的市场行情资料,由市场部负责收集,整理,保存。
4.产品合同文件、装箱单、产品报告书、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由相关职能部门存档、管理;保密文件按总经理指示受控管理。
5.公司人事档案资料、培训资料等相关资料由行政人事部整理、保存。
(三)记录类管理1.相关外部质量管理机构的重要电话、邮件发放等,由公司总机转接后通报高管、管代或质量部。
2.各类评审会议、专题会议、质量会议等要有专门记录,由行政人事部负责建立、整理、保存。
3.设备产品附属件及零部件(含外协件)采购记录,由采购部建立并记录,要求注明日期、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供应商名称及电话、采购人等。
4.售后服务记录由售后部负责建立并保管,记录以设备安装运行日为起始日,用户质量反映情况和维修情况以及维修后用户信息反馈等。
5.记录应由实际岗位人员负责填写,由各部门经理按月、年整理,需要形成电子文件的记录,应严格履行输入核对,严防差错导致失误。
6.记录填写应清晰整洁、准确、认真、及时,不能事后补写;统一使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不得使用其他颜色或铅笔。
7.记录应完整,不可任意涂改;需要更改时应划线后在旁边填写,并在划线处加盖个人印章或签名,以示负责。
8.形成电子文件的记录,应定期转成PDF格式保存。
9.公司各部门经理对各自部门所属的记录应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向质量管理部门提出改进意见,采取改进措施。
10.公司外部提供的凭证、票据、证照复印件,应由相应分管部门的相关专职人员进行验收和鉴定真伪,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配合上级领导解决问题。
11.所有购进和销售的票据、凭证、记录必须合法、规范,做到帐目、票据、货物相符。
12.对记录和凭证进行标识、汇集、编目和归档成册,便于查询,移交时应有交接记录,防止损坏、变质、丢失。
注:1.如有图片形式的信息文件,需重新建立WORD文档保存;2.记录所属部门均需有专人做记录保管,不可丢失;3.到销毁年限的资料,由行政人事部按相关程序和规定销毁。
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一、目的:为完善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确保零部件产品满足技术文件及装配要求,确保整机设备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所有对零部件产品(或整机设备)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活动及人员。
三、职责3.1对生产部员工的质量奖惩,根据《不合格评审表》,由IPQC检验人员或生产部经理开出《质量奖惩申请表》,经质量部经理核准确认,提交质量副总审批通过后转交行政人事部;3.2对部门经理以下人员(含各厂长)的质量奖惩,由各部门负责人开出《质量奖惩申请表》,经质量部经理核准确认,提交质量副总审批通过后转交行政人事部;3.3对各部门经理级别的质量奖惩,统一由质量部经理负责提交质量事件、事故调查报告,提交质量副总审批通过后转交行政人事部;3.4行政人事部依照质量副总批准的《质量奖惩申请表》,在相关人员当月工资发放时予以奖惩兑现、协助质量相关职能部门做通报表扬、批评;3.5奖惩最终表格由行政人事部保存,发扫描件发至质量部备案;3.6《质量奖惩申请表》可作为各部门人员工资升降调整的参考依据。
四、规定4.1 质量事故分类:一般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4.1.1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质量事故:a) 违反本公司己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检验SIP、操作SOP及相关管理制度等)中任何一项规定,造成损失金额累计<1000元的;b) 生产过程中以次充好、弄虚作假,或故意隐瞒质量问题,不按权限和程序规定私下放行或处理不良品的;c) 生产加工中,因人为造成产品返修、报废损失金额累计<1000元的;e) 质量异常未及时反馈上报,造成问题处理不及时的;f) 制程中,由后工序发现的明显低级错误,如磕碰、损毁、材料用错、混乱等状况的;g) 半成品IPQC抽检时发现有工艺错误、尺寸错误等情况的;h) 部门(所属厂)负责人,对发生在本部门(本厂)诸如本规定的质量事故,听之任之、隐瞒不报,对责任人员也不主动开具《质量奖惩申请表》进行处罚的;i)同一质量问题在月度内连续发生3次以上(含3次,情节严重度无论大小)的。
4.1.2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质量事故:a) 因产品质量问题或未经检验发货等原因造成重大客户投诉的;b) 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客户批量退货、索赔或取消订单的(注:凡与客户有争议的退货,在经质量部及公司相关领导核实,如责任确实不在本司的,可免予处罚);c) 出现4.1.1情形,造成经济损失累计≥1000元的,或数量≥50件的。
4.2 质量处罚4.2.1 一般质量事故处罚:a) 对直接责任人处罚,按首次20元,再犯50元,第三次起按100元进行处罚;b) 对存在4.1.1中“h”条款现象的管理人员,经调查属实的,对每人按100-200元进行处罚,相应给予举报者每人100-200元奖励;c) 造成经济损失≤200元的,以通报批评为主;4.2.2较严重及重大质量事故处罚:a) 造成经济损失>200、<500元的,处罚直接责任人50元/人;b) 造成经济损失≥500、<1000元的,处罚直接责任人100元/人、直接领导50元/人;c) 造成经济损失≥1000元,处罚直接责任人200元/人,处罚直接领导100元/人,处罚间接领导50元/人;4.2.3 一般质量事故处罚和重大质量事故处罚,单次或月度对各责任人累计处罚金额以不超过该员工月工资的20%作为上限;如有超出,可按月度分期处罚,直至处罚结束。
4.2.4 因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在1万元以上的,由公司高层另行决定处理。
4.2.5对于内部批量质量事故或外部客户质量投诉与退货的,统一由质量部负责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日内完成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分送至质量副总及总经理处。
4.3市场部4.3.1产品在与客户交接过程中无交接记录,发生丢失、损坏的,交予客户的产品与产品合同4.3.2未按体系要求对顾客财产进行登记管理,造成顾客财产丢失、损坏的按照损失金额的30%进行处罚。
4.4技术部4.4.1技术文件:作为加工、检验的唯一的权威参照依据,图纸、工艺的编制人、审核人必须对文件的正确性负责;其奖惩亦适用于4.2质量处罚和4.3质量奖励;4.4.2凡涉及图纸及工艺的更改,必须有技术部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或经技术人员签字确认,技术部门应与使用部门进行新旧文件的交换,如有因交换不及时(不彻底)而造成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对相关责任人处罚200元,造成重大损失的由质量部调查原因报质量副总处理;4.4.3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图纸、工艺问题,主设计师最迟在一个工作日内解决给予明确答复,超过时限未予回复的,对技术部相关设计师处罚20元;4.5.4客户相关产品的设计临时更改的,相关设计师接收后要及时通知各相关职能部门,因延迟或没传递到相关部门造成质量后果,处罚责任设计师200元;4.5采购部4.5.1 物料采购奖惩亦适用于4.2质量处罚和4.3质量奖励;4.5.2.采购物流因防护不当造成损毁、丢失的按损失成本价值的10%处罚。
4.6生产部4.6.1多次送检不合格(连续三次,每次3个轻微不合格点以上者),作业者应负有不自检或自检不到位责任,处罚20元;4.6.2批量质量异常,每次按损失成本10%价值处罚;4.6.3未接到生产计划通知擅自加工生产的,或者不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及图纸、工艺要求生产的,罚款50元;造成批量不良由加工者负责80%责任,厂长负20%责任,每批次按损失成本价值的30%处罚;4.6.4产成品管理防护不当、锈蚀严重等造成损失的,按损失成本价值的20%处罚;4.6.5质量检验人员在正常工作中作出的正确判定,拒不执行的,视情节给予罚款50-100元不等;拒不执行情节恶劣的,经质量部经理核实后上报,由质量副总进行处理;4.6.6对故意将不良品混入良品中的行为者,一次性处罚100元;4.6.7在各工序加工的过程中操作者损坏或报废品超出规定的标准(折合材料价格≥200元以上),由厂长折合计算并向质量部提交报告,按所有已产生的成本价格50%赔偿;私自藏匿、销毁报废品,一经查实,除按所有已产生的成本价格赔偿外,另处罚200元;对擅自决定特别放行的责任人处罚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