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君子之风 教案2(1)

合集下载

六君子之风-语文版《论语》选读教案

六君子之风-语文版《论语》选读教案

六君子之风-语文版《论语》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君子之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通过阅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水平。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古代文化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君子之风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君子淡于言,而信于行。

5.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6.君子有恒而无休,小人无恒而有休。

2. 经典语句阅读学生将通过阅读《论语》选读中的章节,加深对君子之风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3. 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古代文化中的经,史,子,集四种文体,以及《论语》和其他经典著作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导读”+“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究各种问题和答案,达到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君子之风的定义和解释,让学生知道君子之风的基本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君子之风的重要性。

第二步:阅读经典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论语》选读中的各个章节,并适时点拨,让学生理解君子之风的内涵和重要性。

第三步:探究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教师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中的经,史,子,集四种文体,以及《论语》和其他经典著作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问题和答案的方式让学生探究这些概念和文化的价值。

第四步: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所学的君子之风和古代文化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建议和启示,让学生深刻理解君子之风和古代文化的价值。

五、教学评估1.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水平的提高。

2.对君子之风和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

六、拓展资源1.《中华经典藏书》2.《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3.《中国文化简史》4.《中华经典语文阅读》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和理解,但也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和引导。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中“君子之风”的含义,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君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君子之风”的含义。

(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君子之风”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查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 请学生选择一篇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分享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君子之风》原文2. 参考资料:关于“君子之风”的相关文章、视频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君子之风”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

3. 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典文学知识竞赛。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君子之风”。

九、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2课时。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第二课时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布置。

十、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 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教案中应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将“君子之风”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培养学生与人相处时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君子之风;(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公民;(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介绍“君子之风”的起源、发展及其含义;2.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风的体现,如礼貌用语、文明礼仪等;3.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风,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4.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运用君子之风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培养学生与人相处时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践行君子之风;(2)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风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5. 总结反思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激发他们对君子之风的热爱。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君子之风》课文;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视频、图片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语文《君子之风》教案

语文《君子之风》教案

语文《君子之风》教案《语文《君子之风》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君子之风一、导入提问:我喜欢兰花,喜欢它的清新淡雅的君子风姿。

春夏之交,是兰花盛开的时节,兰花又被称为君子之花,那究竟什么是君子呢?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在我们的原始印象里,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生:过渡:以上是同学们对君子的初步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孔子眼中的君子和我们眼中的有什么异同。

【板书】课题二、解题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文章的标题,“君子之风”,风是什么意思?(风范,作风)古代关于“君子”的解释,大体有以下几种,同学们认为本文讲的君子是指哪一类人?Ppt.(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2)指地位高的人(3)后来指道德高尚的人(4)对别人的尊称# 齐读第一章和第二章,思考:既然君子是指道德高尚的人,那么1、2章里,哪几个字简练地表达了道德高尚这个内在涵义呢?课文:(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明确:道德仁义【板书】所以周予同在他的《孔子》一书中说:Ppt. “君子”是一位人格圆满表现的理想人物。

“君子”的成分,以德行为最重要。

小结:可能有同学会说,老师,人格圆满这个词语太高大上了,离我们的世界太遥远了吧?哪里是太遥远了,反倒是近得不得了了,老师上个月才听了场高考作文的公开课,就有观点指出,浙江的高考作文似乎是在试图塑造中学生的理想人格。

这说的不正是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吗?三、文本解读过渡:同样有一位爱极了兰草的君子曾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这里的道德仁义,我们权且可以看作是内美,但是,道德仁义从来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又以哪些外在的表现形式来作为评判君子的标准呢?(一)请男生们来读一读1、2、12章,说说君子的风范有哪些外在的表现形式?(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游习六艺】【板书:艺】*什么叫“游”于艺?为什么要“游”于艺?游:游习。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学案 (1)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学案 (1)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学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义以为质.质:根本,基础 B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陋:破旧 C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愤:因困惑不能解除而感到憋闷 D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文:修饰。

这里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B.⎩⎪⎨⎪⎧ 何以文为.君子义以为.质C.⎩⎪⎨⎪⎧ 曲肱而枕之.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D.⎩⎪⎨⎪⎧ 不义而.富且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饭疏食,饮水B .而耻恶衣恶食者C .贤哉,回也D .曲肱而枕之4.下列各句与“贤哉,回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甚矣吾衰也B .岁不我与C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D .非尔所及也5.名句填空。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3)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者动,仁者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

君子之风一、导入新课。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只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

如《左传》:“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政治地位孔子:“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道德水平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

(板书:君子之风)看看孔子告诉我们有哪些法则可以让我们向君子靠近。

二、整体感知1、读第1章和第2章政治和道德素养:道、德、仁、义、礼、孙、信知识文化水平:六艺2、自由诵读课文第3—9章。

思考:其中哪些品质不是君子应该具有的?(具有这些特点的是小人)(板书)小人:求生害仁喻于利耻恶衣恶食患得患失三、解读1、杀身成仁。

(生命?仁义?)1)齐读第3章。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总结: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孟子也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这段文字,是对孔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思想的最好阐发。

后代许多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像汉代的苏武,宋代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于谦,清末的谭嗣同,在国家与民族的危急时刻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离不开传统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

3)(提问)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名人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文天祥传》2、见利思义。

(利?义?)(第4、8章)1)【读解】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君子之风》教案范文五份

《君子之风》教案范文五份

《君子之风》教案范文五份《君子之风》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3.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4.背诵重点章节。

教学课时:2课时教常设计与安排:1.释题何为君子?链接《论语》读本,《君子――人格圆满的理想人物》中第一段:君子就阶级的身份而言为“贵族”;李零《丧家狗》附录:君子为道德君子。

学生说说对“风”的理解风范、风度、作风君子之风谈的是君子的自我修养。

2.课文内容(1)君子应有怎样的内在修养a.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一个称为君子的人是全面均衡发展的人。

就高中生而言,你有什么启发?做人与读书b.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句式:介词宾语前置义礼逊信,是君子德性中所需要的成分。

链接《论语》读本,p73,二(李零《丧家狗》);p74,南怀勤《论语别裁》,c.喻于义理解孔子的义利观链接:《儒家的价值观》第三段。

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的__观。

d.杀生成仁仁道是君子最重要的德性e.不耻恶衣恶食耻,以。

为耻(意动用法)为什么说“这样的人不值得跟他讨论”?君子既以德行为重,所以要轻视世间的物质生活;君子考虑道的问题,不考虑食的问题。

f.不患得患失鄙,庸俗浅薄的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g.仁、知、勇延伸,仁者、知者;课本上的参考翻译,我倒赞同南怀瑾的。

(2)君子修养应该注意什么a.箪食陋巷回的生活条件如何?贫穷。

他如何对待?不忧,不改乐。

乐在什么?内在的道德修养。

孔子如何评价回的?有道德。

孔子为什么会如此高度评价孔子呢?是因为他在回的身上找到了他的影子。

与孔子的哪一点很像?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饭,名作动;枕,意动用法。

乐亦在其中矣,也是乐内在的道德修养。

于我如浮云,你读出什么?孔子对坚持道义的信念非常坚定。

浮云有怎样的比喻义:一是喻福贵短暂,二是喻与富贵无关,三是喻富贵无足轻重。

君子之风(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君子之风(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君子之风(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君子之风(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课程背景《君子之风》作为一篇传统文化经典,不仅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如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君子之风》的精神内涵,是一项关系到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教育任务。

本次课程以高二选修《君子之风》为例,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规划。

通过丰富的形式和手段,即演讲、讨论、阅读和写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君子之风》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君子之风》的文化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2.理解《君子之风》的主旨思想和基本内容,并运用汉语言表达出来;3.通过阅读体验、演讲和讨论等形式,感受《君子之风》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4.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水平。

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选修教材:《君子之风》教学时数:5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君子之风》概述1.文化历史背景2.创作背景及文学价值3.主体思想及文本结构4.名言警句第二课:《君子之风》第一篇1.学贵无怨无尤2.孔子的品德3.名言警句第三课:《君子之风》第二篇1.劝学2.治学方法和标准3.名言警句第四课:《君子之风》第三篇1.交友2.处世方法3.名言警句第五课:《君子之风》第四篇1.修身养性2.孝亲3.名言警句教学方法1.单元预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谈话、搜索网络等方式,了解《君子之风》的文化背景,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2.演讲和讨论: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个课堂问题,鼓励学生就自己对《君子之风》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讨论,并依据教材中的论述,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

3.阅读体验:将教材的内容以“公司化”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思考教材所呈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

4.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展开写作练习,既可以选用散文形式,也可以选择诗歌形式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对《君子之风》的理解与感悟。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的品质;(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如何通过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案、PPT等相关教学材料;(2)与课程相关的话题案例或视频资料;(3)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所需道具或器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或阅读材料;(2)准备与话题相关的个人经历或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君子之风”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君子之风”的理解和看法。

2. 授课:(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君子之风”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互动环节:(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展示“君子之风”的场景;(2)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风”,并分享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2.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君子之风”的体现,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合作性,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君子之风》教学设计

《君子之风》教学设计

《君子之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进一步强化理解重点词与重点句。

2、分类、归纳、总结本章节中所讲的“君子”,理解“君子之风”。

3、适当拓展,联系现实,让“君子”二字具有现代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读《论语》会发现,“君子”二字出现了一百多次;而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会用“君子”二字来评价一个人,说“某某很君子”这样的话。

那么,你心里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1、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几句话吧:➢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之议也。

理解重点词:饭、耻。

翻译句子。

思考:孔子、颜回师徒二人为什么“乐”?为什么“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之议”?小结:君子——精神层面2、给大家看一个熟人,他是不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有没有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进一步探讨“君子”➢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鄙夫可与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理解司马牛与孔子的对话,结合中国俗语和苏轼的典故,理解“不忧不惧”“内省不疚”的真正含义。

2、理解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的原因。

3、小结:君子——坦荡。

齐读。

一、怎样才能做到内心坦荡?(君子之风?)(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理解句子含义,了解成语“死而后已”“杀身成仁”的来历。

2、小结:君子?(仁)3、现实意义:善良(仁慈、仁善、仁厚、仁爱)4、齐读(二)➢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孔子主张的“君子之风”的内涵与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理解倡导“君子之风”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船沉没时,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的片段。

1.同学们,刚才在影片中生死抉择之际,男士们主动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之举,就是西方“绅士精神”的体现。

这种精神无疑是西方民族文化的外化,成就其民族集体人格的独特的文化标识。

而我们中国也有这种独特的文化标识,却在国际化的今天被长久地淡忘,只不过我们不叫“绅士”,我们称之为“君子”。

而我们谈论的“君子”是一种怎样的形象,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已对它有所描绘、设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论语》选读之六:《君子之风》,去探究中国文化中的“君子”形象。

2、君子画像1.君子的风范问1:孔子心中的君子是怎样的形象呢?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里胜过了表就显得粗野,表胜过了里就会浮华,表里协调如一,然后成为君子。

”明确:君子应文质彬彬(文质兼备)(板书)。

过渡:这好像和我们一般的想法不太一样。

一般我们都比较强调“质”(里),而忽略“文”(表),这和谁的观点一样?(棘子成)学习第13章(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贡子贡捍卫老师的观点,认为君子应文质兼备,即外在的行为表现应当与内在修养统一协调。

文:修饰,这里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

(外在的行为表现)质:指本质纯真朴实。

(内在的修养)明确:文质兼备与君子之称才相谐调。

反之,衣衫褴褛,佩饰粗糙,谈吐阻滞,举止小气,抬手野蛮,投足张扬。

这样就与君子之称极不对称。

2.君子的养成过渡:那么,文质彬彬的君子应如何培养?(齐读1、2两章)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6)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君子之风》教案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君子最初的含义是君之子,男性贵族,君在甲骨文是国君手握权杖发号施令的样子,子是男性的尊称。

君子的风范(形象)应该是怎样的?说说与君子有关的成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动口不动手。

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二、字词归纳 1. 通假字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女奚不曰女通汝知者不惑知通智 2. 词类活用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不义而富且贵义: 名词作动词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耻恶衣恶食者耻: 意动用法 3. 文言句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贤哉,回也!主谓倒装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 一词多义道志于道,据于德(正道)夫子之道也(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会天大雨,道不通(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以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何以文为(介词,用)三、课文解读(一)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是孔子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眼中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找出并朗读相关的句子。

1、六艺兼修(7.6) 孔子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博采众长。

2、仁以为己任(15.9)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君子之风》。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君子之风的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文明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君子之风》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审美鉴赏。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概念的具体化。

(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解读。

(3)诗歌情感的深入剖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君子之风》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对君子之风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韵。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君子之风。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学生通过举例,分析诗歌的美感。

5. 情感体验:(1)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质。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君子之风》。

2. 写一篇关于诗歌《君子之风》的读后感。

3. 选择一首类似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与鉴赏。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内容。

《君子之风》教学设计

《君子之风》教学设计

《君子之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君子之风》目标:通过学习《君子之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君子风度,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君子之风》的内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君子之风》中的道德准则,培养高尚的品德。

3. 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君子之风》的原则。

4. 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成为一位君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认同君子风度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促进和谐相处。

3. 学生能够培养正直、宽容、礼仪和谦虚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君子之风》的内涵和意义。

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君子之风》中的道德准则,培养高尚的品德。

教学准备:1. 《君子之风》中的例子和故事。

2. 板书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你们知道什么是君子风度吗?如果一个人具有君子风度,他有什么样的品质和行为表现?请简单描述。

第二步:学习(30分钟)1. 给学生讲解《君子之风》的概念和内涵。

引用一些《君子之风》中的例子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

2. 分小组讨论:你们身边有没有人表现出君子风度?请举例说明。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君子之风》的核心准则,如尊重他人、正直宽容、礼仪谦虚等。

4. 分小组或个人阅读《君子之风》中的一篇文章或小故事,然后回答问题:这个故事中,主人公表现出哪些君子风度的品质?这些品质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第三步:运用(20分钟)1.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君子之风》的原则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2. 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情景中运用君子风度的品质。

例如,模拟学校里的欺凌情况,让学生扮演被欺凌者和旁观者,分析他们应该如何运用君子之风来解决问题。

3. 学生完成个人或小组作业: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如何运用君子风度的经历或观察,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君子之风》教案:秉持高尚情操,启迪学生思想

《君子之风》教案:秉持高尚情操,启迪学生思想

《君子之风》教案:秉持高尚情操,启迪学生思想。

一、君子之风的基本内涵我们需要了解“君子之风”的基本内涵。

君子之风是指在行事举止上追求道德、智慧、修养、正直、善美等方面的文化品格,是一种高尚的生命境界和人格修养。

它具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以德为先,以德为本,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品德,注重道德的自我修炼和自我约束;二是注重实践,实干为先,追求实用与效益,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君子之风既是一个道德理念,也是一个文化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二、如何在教学中秉持君子之风了解了君子之风的基本内涵之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秉持君子之风,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提高其情操。

1、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石。

在教育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辨别是非、从容应对挑战、拥有正确的行为规范。

同时,倡导“德与学并重”的观念,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意义。

2、注重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给予引导,综合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善加地培养学生的修养。

学生的修养包括道德、智慧、艺术、体育、心理、劳动六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说话方式、与学生交往的方式、文化艺术活动、运动健身等方式,创造合理的培养环境和氛围,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

3、营造文化教育氛围文化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君子之风的重要体现。

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方面,增加文化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阅读、创作、表演等能力,增进学生对艺术、文学、历史等文化领域的认知,营造出以文化为本位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君子之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文化认知。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项城一高史明才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得君子自我修养得具体内容与要求。

2.正确理解孔子得义利观。

3.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得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4.背诵重点章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得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得用法与意义。

2、正确理解孔子得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得发展以及对后世得影响。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什么就是君子?什么就是小人?儒家文化就是以“人”为中心得伦理型文化。

《论语》把人细分成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又归并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大类。

“圣人”难做到,“小人”遭唾弃,“众人”虽就是主体,而最受推崇得就是“君子”。

《论语》中提到君子得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得地方有23次,可以说,君子就是《论语》一书得核心概念。

学习本课就告诉我们答案。

二、阅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重点词及一些句式三、成语积累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得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得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得生命。

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患得患失:未得时,担心不能得到;既得到时,又担心失去。

形容一昧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得利害。

无所不至:至:到。

没有达不到得地方。

后也指没有什么事就是做不出得(多指坏事)。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乐以忘忧:快乐起来而忘记了忧愁。

形容非常高兴。

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

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得生活。

发愤忘食: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至于忘了吃饭,形容十分勤奋。

任重道远:负担繁重,路途遥远。

比喻肩负重大得任务又要经历长期艰苦得斗争。

死而后已:直到死才罢休。

指把毕生得精力全部贡献出来。

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乐水乐山:原指有人喜爱水,有人喜爱山。

后比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学案 (2)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学案 (2)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学案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绥.(suí)之喟.(wèi)然卓.(zhuó)尔诲.(huì)人B.莞.(wǎn)尔箪.(dān)食瓢.(piáo)饮曾皙.(xī)C.侍.(shì)坐饥馑.(jǐn)哂.(xī)之以俟.(sì)D.舞雩.(yú) 户牖.(yǒu)哭恸.(dònɡ) 铿.(kēnɡ)尔【解析】A.喟:kuì,C.哂:shěn,D.恸:tònɡ。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D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夫子矢之曰。

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⑦莫春者,春服既成。

⑧唯求则非邦也与?⑨其人也而有斯疾也!A.①②⑤B.③④⑥C.⑦⑧⑨D.③⑤⑨【解析】①知通“智”,②矢通“誓”,④以通“已”,⑥希通“稀”,⑦莫通“暮”,⑧与通“欤”。

3.下列句子中的“尔”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①如有所立卓尔②夫子莞尔而笑③吾无隐乎尔④以吾一日长乎尔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⑥子路率尔而对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⑧作计乃尔立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B.①②④⑥/③⑤/⑦⑧C.①②⑥/③④⑤/⑦⑧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解析】形容词词尾/代词“你”/代词“这样”。

4.选出下面四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句( AD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宗庙之事,如.会同【解析】AD是或者,连词,B连词如果,C介词至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可使足.民。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B.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君子之风 课件(31张)2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君子之风  课件(31张)2

7.16 饭疏食:饭,名词作动词。
曲肱:使……弯曲。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 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 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 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 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 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 座永恒的纪 念碑。然而,有谁能考证出奠基于其间 的儒教精神及其潜移默化 的道德影响呢? 这应该是一个思想史的课题。 当然,杀身以成仁的“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 壮烈——“我 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应 作拘泥的理解。 至于说“成仁”不一定非要“杀身”,“杀身” 也未必尽是 “成仁”。
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15.18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孙”通“逊”
以:1、把;2、按照;3、用;4、凭借、依靠。 介词宾语前置
15.9 杀身以成仁: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 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 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 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 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 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 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 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 怀惠”一样, 把“义”与‘利”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 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 你选择‘义”还是“利”呢? 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 做小人。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于言利”的传统 心态。直到进人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人们才发现, 君子也要“不羞于言 利”,该做的贡献要做,该拿的 钱也照样要拿。也就是既要“喻于义”,也要“喻于 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之风》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3.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4.背诵重点章节。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常设计与安排:
1.释题
何为君子?
链接《论语》读本,《君子——人格圆满的理想人物》中第一段:君子就阶级的身份而言为“贵族”;李零《丧家狗》附录:君子为道德君子。

学生说说对“风”的理解
风范、风度、作风
君子之风谈的是君子的自我修养。

2.课文内容
(1)君子应有怎样的内在修养
A.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一个称为君子的人是全面均衡发展的人。

就高中生而言,你有什么启发?
做人与读书
B.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句式:介词宾语前置
义礼逊信,是君子德性中所需要的成分。

链接《论语》读本,P73,二(李零《丧家狗》);P74,南怀勤《论语别裁》,
C.喻于义
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链接:《儒家的价值观》第三段。

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的统一观。

D.杀生成仁
仁道是君子最重要的德性
E.不耻恶衣恶食
耻,以……为耻(意动用法)
为什么说“这样的人不值得跟他讨论”?君子既以德行为重,所以要轻视世间的物质生活;君子考虑道的问题,不考虑食的问题。

F.不患得患失
鄙,庸俗浅薄的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G.仁、知、勇
延伸,仁者、知者;课本上的参考翻译,我倒赞同南怀瑾的。

(2)君子修养应该注意什么
A.箪食陋巷
回的生活条件如何?贫穷。

他如何对待?不忧,不改乐。

乐在什么?内在的道德修养。

孔子如何评价回的?有道德。

孔子为什么会如此高度评价孔子呢?是因为他在回的身上找到了他的影子。

与孔子的哪一点很像?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饭,名作动;枕,意动用法。

乐亦在其中矣,也是乐内在的道德修养。

于我如浮云,你读出什么?
孔子对坚持道义的信念非常坚定。

浮云有怎样的比喻义:一是喻福贵短暂,二是喻与富贵无关,三是喻富贵无足轻重。

C.忘食、忘忧、忘老
把孔子对接受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的传神
有感情地朗读,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可敬又可爱的夫子形象。

三食三乐
君子考虑道的问题,不考虑食的问题。

君子应该注意内在道德的修养而轻视外在物质的享受。

(3)君子要有怎样的外在风度
A.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B.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4)如何去达到这样的自我修养?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追求君子之风任重道远。

3.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体验。

4.背诵规定的章节。

5.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