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

合集下载

君子之风作文

君子之风作文

君子之风作文
《论语》中说“君子之风,自强不息”。

这句话包含着一种精神,即“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是指一种高尚、正直、坦诚、宽厚、慷慨、温柔、体贴、好学、有担当的道德风范。

“君子之风”不仅体现在人们的外表和行为上,也应当体现在意志力、思想上。

君子的仁爱之心是这种风气的核心,它不仅是以真爱服务于
社会的理想,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是一种令人心润的精神。

只有具有“君子之风”的人,才能在众多的生活竞争中脱颖而出,成
为优秀的教育者、公民、社会主义者和伟大的领袖。

要培养“君子之风”,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作为
一个有道德标准的“君子”,坚持做到真诚善良、宽容大度、品德高尚、勤奋努力,为人活得明白、自律性强,并努力培养自身的精神风貌。

其次,有“君子之风”的人应当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以和顺的
态度和文明的言谈举止,尊重他人,理解和体贴他人,帮助他人,主
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慈悯怜爱,在社会中发挥出正能量,做
一个真正有“君子之风”的人。

“君子之风”既是我们行为规范,更是我们道德修养的追求。

只有融
入“君子之风”的人,才能活得更加灿烂、精彩,以及最终实现内心
的完美。

高考论语选读复习——君子之风

高考论语选读复习——君子之风

难点突破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 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 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 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 犹质也,质犹文也。 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 犹犬羊之鞟。 犹犬羊之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质朴多于外在的文 那么就会粗鄙野蛮, 采,那么就会粗鄙野蛮,如果外在的文采 多于内在的质朴, 多于内在的质朴,那么就会虚浮,惟有两 惟有两 者协调,才能称得上君子。 者协调,才能称得上君子。
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 如果不“ 没有意思,相反, 如果不“义”,就是再富贵也 没有意思,相反, 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只要心中有“ 就是吃粗茶淡饭, 只要心中有“义”,就是吃粗茶淡饭,睡觉连枕 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叫颜渊。 颜回乐什么? 头都没有,那也是快乐的。 头都没有,那也是快乐的。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颜回,真贤者啊!他住 在荒僻的巷道里,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他乘饭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箪,舀 水用的器具是木头做的瓢。这要是落在别人头上,则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 当然不应该是乐竹篮子装饭,瓜瓢喝水, 当然不应该是乐竹篮子装饭,瓜瓢喝水 颜回始终感到满足、快乐。颜回确实是个十分贤德的人啊!,也不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 应该是乐那贫民窟里面的小巷子, 应该是乐那贫民窟里面的小巷子,而是另有所 孔安国说,这是“安于贫而乐于道”。 至于到底乐什么,孔子在这里没有说。 乐还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3千多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 。至于到底乐什么,孔子在这里没有说。 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颜回 最爱学习。他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随发随化,从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有了错误就改,决不重犯。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过 述而》篇里, 在《述而》篇里,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 颜回29岁头发尽白,32岁就死去了。孔子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 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不仁义的富有和尊

《论语选读》主题2 第6课 君子之风

《论语选读》主题2 第6课 君子之风

第六课君子之风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和山东嘉祥县两说,尚无定论)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参,又传授给孟子。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

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着君子应有的风度。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君子依义而行,因而“坦荡荡”,小人唯利是图,则“长戚戚”。

君子既要重视内在品质德行的修养,还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得体合礼。

君子之风在儒家学说中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5.1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志.于道,据.于德志:________据:________游.于艺游:________(2)君子义以为质.质:___________________(3)礼以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4)孙.以出之孙: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追求执守广泛涉猎(2)根本,基础(3)实践(4)通“逊”,谦逊[要义探究]2.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哪些?点拨:(1)符合礼仪;(2)态度谦逊;(3)有诚信。

论语君子之风

论语君子之风
可以,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 要所取之利并不害义,那便是合宜的、正当的。 君子主张的是“见利思义”,利字面前,坚守 正义,甚至能舍生取义。
君子的修身除了守义、求知并具有自强 不息的精神外,还包含什么?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6】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 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18 】
——朱熹:
《君子之风》
君子具有了这些内涵和并实践之 后,将体现出怎样的特性来?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读解】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 深刻。
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评论:没 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 出这样的形容。
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 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 故乐山。
《君子之 风》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大学》
《君子之风》
1、孔子的安贫乐道是否有“酸葡萄”心理? 2、如何真正理解颜渊和孔子的“乐” ?
《君子之风》
1、孔子的安贫乐道是否有“酸葡萄”心理?
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 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弦歌鼓琴,未尝绝 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孔子曰: “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 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 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 ,霜雪 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君子之风》
2、如何真正理解颜渊和孔子的“乐” ?
乐,并非以箪食、瓢饮、在陋巷或疏食、 饮水、曲肱枕之而乐,乐是因为作为君 子能够坚守自己心中的信念——道义, 而不以贫累其心、改其乐。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

孔子的义利观:
“人之所喻,由于所习,所习由于所志”——宋·陆象山 孔子主张的是见利思义,利字面前,坚守正义,即利要服
从义,要重义轻利,甚至能舍生取义(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 的道德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所取之利并不害 义,那便是合宜的、正当的。
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 非此即彼的义利观。(课后练习三)
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 愧。” ——(《宋史·文天祥传》)
三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当生命与仁义冲突时)
勇者不惧!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思考:君子可以获利吗?
(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 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 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修中和之德,即在气貌之间,而可以窥见其心地修养之所至。学者当 内外交修,即从外面气貌上,亦可验自己的心德!——钱穆《论语新解》
君子的具体要求:
一要道德仁艺,全面发展;(12·8、14·28、7·6) 二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15·18) 三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15·9) 四要见利思义,重义轻利;(4·16、4·12) 五要安贫乐道,发愤好学;( 4·9 、17·15、6·11、 7·16、7·19) 六要心胸广大,意志坚毅。(8·7)
弘,广大。 毅,坚毅。 任重道远:负担繁重,路途遥远。比喻肩负重大的任务又要经历长期艰苦 的斗争。
思考:作为读书人,我们平时该如何要求自己?
一要“弘”,就是要有宽广的胸襟,宏大的气度,目光远大而包容一切。二要“毅”, 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拔的毅力,果敢的决断,目光犀利而处事利索。有了这两个 条件再追求正义、持之以恒,或许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而称为君子了。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子曰:“君子周①急不继富。”
【注释】①周:救济、接济。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救济别人穷困,而不是帮助富人更 富。”
子曰:“君子坦荡荡①,小人长戚(qī)戚②。”
【注释】①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②长戚戚:经常忧愁、 烦恼。”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开阔,小人经常忧愁烦恼。”
子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①喻:懂得,领悟。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
爱莲说
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 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 花。从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 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 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 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 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 却不能贴近它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 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 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 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 的喜爱,像我一样的人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 了。
子曰:“君子欲讷(nè)①于言而敏②于行。”
【注释】①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②敏:机敏,积极。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不亦君子②乎?”
【注释】①愠:生气、恼怒。②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译文】孔子说:“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抱怨,不也是道德高 尚的人吗?”
君子之风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
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释】①质:人的本质纯朴。②文:礼节、仪表。③野: 粗野。④史:浮华、华丽。⑤文质彬彬:礼仪和质朴搭配得
很合适。
【译文】孔子说:“品格质朴而不重视礼节仪表,人就会显 得粗野;但是只注重礼节仪表,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 虚浮。礼仪和质朴搭配适中,这样才是君子。”

中华文化的君子之风

中华文化的君子之风

中华文化的君子之风
中华文化的君子之风,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的是人的品德、行为和气质等方面的修养。

君子之风包括许多方面,例如:
1. 追求正义与道德:君子明白大义,注重正义与道德的价值,不以个人利益为重,而是追求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

2. 文质彬彬:君子追求文雅和优美,注重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展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

3. 心怀坦荡:君子心胸开阔,坦荡荡,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

4. 成人之美: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5. 追求自我完善:君子追求自我完善和进步,不断进行自我修炼和提升,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风也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面对他人时展现出宽容和善意,在面对责任时能够勇于承担等等。

这些行为方式都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君子风范。

总之,中华文化的君子之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它强调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语文《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君子之风》

高考语文《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君子之风》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君子之风》君子之风——高尚的道德修养[内涵解读]1.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以“道”“德”“礼”“义”“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

具体有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等。

这些品质对我们今天重视个人的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2.“浮云”的比喻义(《〈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用“浮云”来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

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们凭借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

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孔子的“义利观”与韩非子的“义利观”(《〈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3题)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反对以正当手段求利。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可见孔子倡导诚信经商。

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排斥个人私利,会打消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发展。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

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

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

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4.“仁者”和“知者”孔子所说的“仁者”和“知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孔子希望人们能做到“知”与“仁”,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概述】1.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

具体有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这些品质对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2.“浮云”的比喻义:“浮云”的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

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把富贵比做浮云,因为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3.孔子的义利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只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4.孔子的苦乐观:孔子说“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

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

【相关练习】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课外选文)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2分)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

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2分)参考答案:1、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

2、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

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中的君子之风

论语中的君子之风

孔子的君子观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务治,小人务力”。

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拥有身份和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

在孔子看来,儒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那么到底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

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

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

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

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

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法畏法守法。

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

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清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说:“志于道德, 圣贤之徒也。志于功名,豪杰之士也。志于富贵, 即鄙夫也。圣贤非不事功名也,可为则为,不可为 则不为,不害于道德也。豪杰非恶富贵也,视功名 为重,则富贵为轻也。鄙夫则富贵而外,他无所志, 故其得失之患至于如此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6•11)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君子喻于义,小人呢? 君子喻于义,小人呢?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小人求什么利? 小人求什么利?
生命、财富、权位…… 生命、财富、权位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探究:君子可以获利吗? 探究:君子可以获利吗?
可以,孔子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可以,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 要所取之利并不害义,那便是合宜的、正当的。 要所取之利并不害义,那便是合宜的、正当的。 君子主张的是“见利思义”,利字面前,坚守 君子主张的是“见利思义” 利字面前, 正义,甚至能舍生取义。 正义,甚至能舍生取义。
子曰: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 多于文采 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 浮夸。 虚伪、 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 才是个君子。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1)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 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箪: 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 (3)饮: 冷水 ) 忍受。 (4)堪:忍受。 )
颜回亦称颜渊,字子渊。 颜回亦称颜渊,字子渊。他一生大半时间跟 随孔子生活和学习, 随孔子生活和学习,极深地理解并履践了孔子 的思想学说,以谦虚敏学、德行出众而著称 而著称, 的思想学说,以谦虚敏学、德行出众而著称, 被后人推居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尊为儒家 被后人推居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尊为儒家 复圣” 的“复圣”。 君子之乐,乐在安贫乐道。 君子之乐,乐在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君子之风)系指正直的人,令人尊敬的人;生活上可以深交往的人;生意上可以放心的人;语言方面和做事方面正派。

君子之风,就是在我们现实社会中,要形成这种风气。

无论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为人处事都要形成这种风气。

这是我们人类所要追求的一种做人的品质。

愿世界上没有罪恶,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愿全人类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诚实守信,只有知名度还远远不够,有了美誉度才是值得骄傲的。

现在人,很多时候都不理智;钱只是生活中的一个交换品。

够用就好,任何人不要贪。

钱多了更不要飘飘然然。

美誉度,我相信品牌的力量,愿美誉度化妆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化妆品品牌。

即便看似寻常的谦虚,礼让,隐忍,宽谅甚至只是一种善解人意,又何尝不是一种“君子之风”呢!君子之风(2010-01-07 19:00:52)论语杂谈分类:语文上课资料君子之风一、教学目标基础要求:1.背诵l5.9、4.16、6.11、7.16、7.19、6.23、8.7章。

2.掌握“游”、“喻”、“鄙”、“奚”、“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4.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5、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发展要求: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知识储备君子的人格标准是:上达仁义、克己复礼、慎言敏行、文质彬彬等。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质朴多于外在的文采,那么就会粗鄙野蛮,如果外在的文采多于内在的质朴,就会虚浮不实,惟有两者协调,才能称得上君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二、一词多义:(每词1分,共38分) 一词多义:(每词1 38分 :(每词 孙以出之, 信: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诚信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确实 足食,足兵,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信任,相信 信任, 信手把笔, 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随便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副词,诚然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 副词, 鄙: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庸俗浅薄 蜀之鄙有二僧 边远的地方 子路性鄙, 子路性鄙,好勇力 粗野 我皆有礼,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哉 轻视
⑴德才兼备。 德才兼备。
3.质的具体表现应该怎样? 3.质的具体表现应该怎样? 质的具体表现应该怎样 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 以成之。君子哉! 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 注意义、 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 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 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 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 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 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 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 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 信人。 信人。 ⑴德才兼备。 德才兼备。? 质的具体表现应该怎样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 认为有理想、 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 饭疏食饮水, 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 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 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⑶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

《君子之风》教案:以德为师,熏陶学子

《君子之风》教案:以德为师,熏陶学子

《君子之风》教案:以德为师,熏陶学子。

君子之风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在孔子的《论语》中,他曾经说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表明君子应该以自己的德行来塑造别人的形象,而不是去夸大别人的长处或诋毁别人的缺点。

这种处事态度,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十分必要。

正所谓“言之有物,行之有据,身为范本,人人效仿”,只有让我们自己先做到了,才能够成为师傅榜样,乃至能够将君子之风从人的心中传递出来,传承至其他人。

在道德教育中,君子之风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过去,君子之风是教育的核心和理想,没人不知道《弟子规》书,在家庭和社会中,教育者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加注重德育,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懂得怎样做人、做好自己。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改变,但是君子之风基本教育意义仍然是不可忽略的。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字里行间注入人格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知识的启迪下,真正领悟做人的道理。

君子之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熏陶学子。

君子之风的榜样,大家不仅可以看到身体中散发出的优美气质,更多的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这种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形成良好的指导和鞭策,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也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处事态度,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思路,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使得他们能够以符合社会潮流的方式,做出其必须有的选择。

与君子之风紧密相关的,还有一种德育思想,那就是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强调的是圣人的品德,在这种思想下,教育并不局限于学科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

道德修养是从教育者身上散发出的一种气质,只有做到自己践行,才能够发挥道德修养的最大价值,在学生心中留下深远的印象,成为教育的切实内涵。

君子之风的传承让人们能够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强调礼节、尊重他人,而不是强调权利和权力。

人们从君子之风中取得启示,领悟到惟德是通、不惟利是。

君子之风衍生出的道德规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能够感知到的现象,它对我们做人做事有很大的启示和引导作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有君子之风的名人名言和事例

关于有君子之风的名人名言和事例

关于有君子之风的名人名言和事例名人名言: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宋·苏轼2、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

——宋·胡宏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

——清·宋缍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5、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唐·吴兢6、君子的时如水,小人的时如火。

——汉·刘向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宋·朱熹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论语事例:1、《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是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王献之依缸习字》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

3、司马迁写出名传万古的《史记》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历史,广泛积累资料,受父亲临终嘱托,开始研读整理资料,谁知一场飞来横祸使他入狱受酷刑,惨遭宫刑,但他克制自己,发奋写作,耗尽一生心血,终于完成了史书。

《君子之风》教案:践行仁义礼智信,实现全面发展

《君子之风》教案:践行仁义礼智信,实现全面发展

《君子之风》教案:践行仁义礼智信,实现全面发展。

践行仁义礼智信,是君子之风的核心所在。

仁是指有情感的关怀,关注他人的需要并关心他人的利益。

义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标准,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礼是指遵从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和一定的仪式规矩。

智是指广泛而深刻的学识和对事物的见解,以及在行动和决策中的智慧。

信则是指诚实和恪守自己的承诺,不言而信,言行一致。

践行这五个准则,有利于全面发展,不仅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协同努力,实现更为进步的社会。

践行仁义德行,能够推动人们从自我意识向社会意识的转变。

对他人关心和尊重,关注别人的需要和幸福,不仅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而且也能够促进自我发展。

在社会中,我们经常会面对许多不同的人,如果我们都能够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去待人,那么我们的交往就会更加融洽。

当我们遵从义务和道德标准时,我们在实现公正和正义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尽力做到公正,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努力,不会随意针对任何一个人。

我们也要尊重每个人的努力和成果,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的团队可以更加紧密地协作,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礼节和仪式的遵循,并不是空洞的象征,而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承。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的行为和言语会决定我们的印象。

要展现出素质和修养,就需要遵从习俗和礼貌。

只有遵从规范,才能够在协作和商业交流中更加流畅地运作。

在学识和见解上,智慧也是君子之风的一部分。

学识和见解可以强化对长期抱怨的批判洞见,有助于有效引导我们的行动和决策。

在持续学习和思考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可以更加机智灵活,也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有助于获得更大的成功。

信的价值在于基本的人品品质和可靠性。

对于有关方面的承诺,我们必须谨言慎行。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有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也才能够带领我们自己和他人更加成熟的全面发展。

在实现君子之风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自律和冷静。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ppt16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ppt16

小学生优美句子摘抄大全本人学生优美句子摘抄大全1、每个人的这双手,都是美丽的。

如果你每天让这双手直不断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造幸福,这才是真正的美!勤劳的农民胭脂利用这双手在田野里耕出自己的片地来;工厂里的工人借由双手来做出更的产品;老师们借助于这双手来教育自己的学生。

这些人都是拥有灿烂了双美丽的手。

2、在千姿百态的道路中会,你会选择哪条呢?“我会选择条崎岖北流平坦的道路。

”这是我心底最深的感受。

我喜欢刺激喜欢挑战。

崎岖蜿蜒的道路可以给人新鲜与刺激磨炼和挑战。

诸如此类,我成长的历程让我忧伤尝到了人生四大喜悦。

3、从本人草身上,我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坚强默默无闻。

它们只是棵棵路边的无名草,但却以它们的高姿态充分演绎了生命价值的凯歌。

4、都市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并不是帆风顺的,我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都市型有阴天下雨的时候,当眼见面对生活当中的这些时候时,我们不要悲观,要用羞涩来面对生活,那样我们就会获得快乐。

5、可爱的雨,滴滴落在脸颊上,痒痒的,不用穿雨衣,便可以漫步在雨中。

在户外排便泥土的芳香,踯躅漫步。

奔放的雨,如刚出世的婴儿,哇哇大哭,将对世界的美,股脑全洒了出来;温柔的雨,如位沉默的学遗孀,无声胜有声;纯洁的雨,嗒嗒地下着,倾诉着自己的自认秘密;狂暴的雨,吐露出心里所有的不满,任电光如银蛇挥舞着,吞噬着那酷辣的天王星。

--本人学生优美语段摘抄选6、幸福是许多人都追求的,而且很多人花了老大的寻找幸福都没有找到,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前,是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的,我的感受就是感触幸福就在我身边,天都没有搬出过我,甚至在我生病的时候。

7、走条崎岖蜿蜒的道路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路上难免磕磕碰碰的。

可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经历过跋山涉水的辛苦,哪能领略返回目的地的喜悦呢!有人说走平坦的路北多呀,直走下去,路风雨无阻。

没错,走平坦的二路确实轻松,但就像白开水样,淡而无味,毫无乐趣。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兰,深山幽谷,芳华自赏。

竹,亭亭玉立,坚韧挺拔。

菊,与世无争,清高隐逸。

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

古人谓之为四君子,合而观之,皆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是以世人将其喻为君子,取其不趋俗,不媚世之风骨。

所以君子之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坚持,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迈,是“我自横刀立马”的豪气,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孤傲。

做事,要有君子之风。

只有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成功时得意骄矜,失意时怨天尤人。

要有自己的主见,做自己的主人。

古人云:“君子合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

”就是教人们在吸收别人意见时有自己的主见。

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比尔·盖茨哈佛中途退学,为许多人所不解,以为他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然而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他开创的事业令所有人仰望羡慕。

他没有像哈佛大学里的那些学子一样努力地学习,然后一步步走在常规的路上,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不为世俗的眼光所左右,却开辟自己的天空,他成功了。

纵观中外成功人士,只有让自己的思想凌驾于众人之上,方可开辟天地。

做人要有君子之风。

古人云:“宽以待人,严于律已。

”有自己的人品,不媚俗,不趋俗。

古往今来,那些默默无闻者大多是随波逐流,所以历史的烟云湮没了他们。

留名千古的必是那些特立独行与世俗背道而弛的人,细数历史的烟云,你会发现魏晋的风骨,竹林七贤的不羁,五柳先生的隐逸,你会发现汉唐的高风,李白的潇洒,你还会明白宋代的气节,苏轼的大江东去,清照的梧桐冷雨,稼秆的挑灯看剑,你还会找到明清的不俗,板桥的洒脱,曹雪芹的悲歌。

唯有以君子之风的卓尔不群,方能尽显名士风流。

君子之风是不趋俗不媚世的行为,是一种孤洁傲岸的境界。

“识时务者为俊杰。

”真名士自风流,唯有用超拔的思想方能达到君子之风的境界。

古人云:当然,识时务为识时务,但不能随波逐流,否则丧失了自我那是一种悲哀!君子之风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凌驾于万物之上,真正做到远离人云亦云,远离世俗是非,让我心做主!。

金石为质君子之风

金石为质君子之风

金石为质君子之风传统的中国文化倡导君子之风,即君子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行为操守。

古代人们常将金石与君子相比,意在表达君子应该像金石一样坚定不移、永恒不变。

金石为质体现了君子之风,它不仅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

金石为质的君子,首先应具备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们相信道德是永恒不变的,是人类共同的准则和底线。

他们守信用、守正道、守公德,不为任何权势所动摇。

金石虽能被时光侵蚀,但它们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无法被动摇。

君子亦如此,无论面对任何利益诱惑或者风险威胁,他们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永远不会偏离正确的道路。

金石为质的君子还应当具备高尚的行为操守。

金石虽然没有感情和思维,却具备坚定的品质和不朽的价值。

君子如金石,也应当具备相应的品格和行为修养,以身作则,塑造高尚的社会风尚。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以正直、诚实和宽容的態度对待他人,从而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们。

金石之永恒和稳定给人带来安慰与信心,君子之风也应当成为社会的精神支柱,引领着人们朝着正义、公平和和谐的目标前进。

金石为质的君子,不仅要求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还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人雅士,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著作,传播和推广君子之风。

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君子在行为上做到身体力行,并利用文字和言辞去影响他人。

金石可以储存信息和传承历史,君子之风也应当通过文化和教育的方式,代代相传,影响子孙后代。

从孔子的论语到朱熹的《四书集注》,儒家经典都是君子之风的重要体现和传承。

君子应当学习、参透并传承儒家经典,通过对经典的思考和研究,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更加合乎正道,发扬君子之风。

金石为质的君子之风需要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弘扬。

政府应当设立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对君子之风进行保护和宣传,同时加强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引导和培育。

教育机构应当加大对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力度,培养出更多有志于当君子的年轻人。

媒体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宣传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倡导君子之风。

论语中的君子之风

论语中的君子之风

孔子的君子观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务治,小人务力”。

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拥有身份和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

在孔子看来,儒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那么到底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

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

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

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

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

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法畏法守法。

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

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君子之风》注译析【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7•6)【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

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5•18)【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

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

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9)【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

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

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7•15)【译文】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

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

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评析】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

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

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

贤哉回也。

”(6•11)【注释】(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

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7•19)【注释】(1)叶公:叶,音shè。

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

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28)【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评析】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

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23)【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注释】(1)弘毅:弘,广大。

毅,强毅。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原文】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12•8)【注释】(1)棘子成:卫国大夫。

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

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

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

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

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

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38)【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评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

“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与文言练习详解·君子之风<课文理解>本章选择的几段论述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

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这些,对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课文解读>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孔子表达自己这一志向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用“曲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随便的生活细节,尤给人以深刻印象。

所以后世许多文人都特别欣赏,在诗文中引用。

而“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正如陈毅所写,对于非法钱财富贵“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

李白也有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辛弃疾《水龙吟·瓢泉》:“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

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

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

”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士之品,大概有三。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朱熹认为:“志于富贵者,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由于古文的简约,引起不同理解。

对于“患得之”,从字面上看,是害怕得到它(功名富贵),这样理解又与整段话中写的“鄙夫”相矛盾,因此引出不同的说法。

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成一家之言。

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8226;六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