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的概况

合集下载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首先概述了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必要性以及现行中药材生产与管理的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关键步骤,包括种源与种质选择、种植环境与土壤条件、种植技术与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初步加工等方面,最后阐述了中药材规范化管理流程,其中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生产过程的监管、产品质量检测以及产品追溯体系的构建等内容。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生产;中药管理引言:随着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中药材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

规范化生产与管理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对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科学、有效的生产和管理方法,为中药材的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概述(一)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必要性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规范化生产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手段,包括规范化种植、采收和初步加工等环节。

规范化生产不仅可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提升中医药的疗效,而且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规范化生产还可以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二)现行中药材生产与管理的现状虽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必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规范化生产还面临许多困难[1]。

首先,中药材种植广泛分布在农村地区,种植户规模较小,种植技术和设备水平不高,规范化种植的推广和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中药材的品种繁多,对种植环境和技术要求各不相同,这给规范化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

再次,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给规范化生产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此外,市场需求波动大,价格波动对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稳定性也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如何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推广和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发展现状与建议

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发展现状与建议

冉懋雄: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发展现状与建议冉懋雄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究所(贵阳550002,E-mail:ranmoxiong@)摘要:我国中药材种植发展迅速,己将其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以发展,并己取可喜成效。

现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己约达100万公顷,种植品种约400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有200多个企业单位与品种。

至2007年底止,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认证并正式公告的有40多个企业单位与品种,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介绍了我国中药材种植与GAP实施发展概况,并对当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的发展提出了6条建议。

关踺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GAP基地建设发展现状建议近10年来,在中药现代化与中药产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广大中药材产区都将中药材生产(种植与养殖)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以发展。

中药材生产得到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开展中药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

现特结合笔者对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生产基地建设的了解与检查认证,结合笔者深入我省药材基地的调研与工作,以及长期从事中药民族药资源与中药材种植研究的实践体会,对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实施发展概况加以介绍,并对当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发展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以供参考。

1 我国中药材种植与GAP的实施发展现状近10多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重要进展。

以中药材生产为主体的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知识产业己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全国中药产业总产值己达1000多亿元,中药出口也突破10亿美元大关(2006年我国中药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8%;中药出口总额达到10.90亿美元,同比2005年增长31.32%,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1998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中药材GAP概念,并开始着手研究制订中药材GAP。

[医疗药品管控]中药材规范生产与产业化发展

[医疗药品管控]中药材规范生产与产业化发展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材规范生产与产业化发展中药材规范生产和产业现代化发展张跃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07第壹章中药产业发展简介第壹节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第二节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第三节中医药产业发展存于的问题和建议第二章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第壹节GAP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中药产业情况分析2.发展中药产业面临的问题3.企业实施GAP的紧迫性第二节实施GAP以来,中药材生产情况1.中药材种植更加理性化2.中药材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化3.中药材生产投入多元化4.国家更加重视中药材生产第三节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1.道地药材生产是当前药材生产主流2.中药材原料基地的建设3.建立中药材商品资源基地4.野生药材家种潜力大第四节发展中药材生产应注意哪些问题壹、慎重选择药材品种1.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2.根据市场信息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二、慎购中药材种子、种苗三、谨防虚假广告1.故意夸大药材生产的适宜地区2.故意“缩短”中药材的生长周期,以迎合人们致富心切的心理3.虚估产量或产值,以极高的亩产值哄骗购种者4.以包回收产品为诱饵,诱使种植者上当受骗,甚至谎称签订包回收公证合同5.出售伪劣或高价药材种子、种苗,以谋取不义之财6.以“免费供种、联合种植”等为名,实为变相收费第五节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GAP)壹、GAP和SOP二、GAP实施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六节规范化生产基地的运做模式壹、大型制药企业+基地公司+农户二、公司+农户三、药材加工运营公司+农户四、公司+农场第壹章中药产业发展简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取得了壹定的成绩,积累了壹定的经验。

然而,随着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的深入,壹些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药材现代化加工、新药品种研发和创新和开拓市场等,这些不足和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被发现、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影响中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会错过和国外同步竞争的大好时机,更谈不上赶超世界中药及天然药物的发展趋势。

第10讲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

第10讲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

4-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及其认证
• 我国中药市场现状
我国出口中药额约占世界中草药市场的 5%,主要出口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 药及药用植物提取物。

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的种子基源不清楚 栽培品种混乱 种植、采收加工技术不规范 产品质量不稳定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等超标


4-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及其认证
• 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材GAP目的
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中药材以及优质制药原料
现代中药的基本要求
安全、高效、稳定、可控

4-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及其认证
• 我国中药市场现状
2001年,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我国 17个药材市场的抽检调查→60%的药材质 量达不到《中国药典》的质量要求。
是对同一物种分布范围内不同地点所 收集的各种繁殖材料的统称。

栽培品种选定及良种繁育
• 优质种源
在质量、产量、经济学性状和抗性上 表现优良的地理和生殖隔离群体。

栽培品种选定及良种繁育
• 应用实例
人参、杜仲、天麻、丹参、芍药、附子

栽培品种选定及良种繁育
• 品种、品系及优良品种
人工选择培育属性分类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
• 中国政府
→ 2002年正式向国际卫生组织提出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
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1150万亩, 其中:木本药材600万亩 草本药材550万亩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GAP法规: 2002年6月1日起实施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

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发展现状(一)单种规模小,标准难统一1、零星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受传统小农经济影响,中药材仅仅是对传统经济作物的点缀和补充,集中连片的种植的较少。

2、结构不优,亩产量(值)不高材质优、疗效佳、具有地域特征的中药材统称为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亩产效益最高。

这与结构不优,特别与是否规范化种植有很大关系。

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的方向是取得GAP资格认证,药农普遍缺乏标准意识,种采不规范、农残超标、虫蛀霉烂等情况十分普遍,造成药材品相差、损耗大。

3、药材周期长,风险大在十年之内,山茱萸价格相差四五倍价,格波动大。

杜仲这类药材,必须5年后才能采收,生产周期长。

安康的中药材大多通过第三方收购,再由收购方给某些相对固定的企业客户,药农的信息闭塞,销售渠道狭窄,议价空间和实力有限,也有因无处可卖而撂荒药园的现象。

(二)产业链多处在中低端,跨界融合发展有难困难1、中药材加工能力弱中药材加工是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

中药材药的90%都是以初级原材料对外销售,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无论是温浸提取、渗漉提取,还是低温浓缩干燥技术都不易控制,无法为下游药企提供高品质原料。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物品,中药材的衍生产品少,没有摆脱特殊用品的局限性。

2、企业对中药资源消化不够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23家,其中中药提取加工中间体企业12户,主要开发提取葛根、杜仲、皂甙、桐油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5家,主要加工白芨、桔梗、杜仲、天麻、柴胡等,消化品种有限,大多数品种无法覆盖,大部分中药材产品雷同,独到性、差异性不明显。

3、产业融合发展不明显在高速沿线、机场两旁很少见到成片药园、整座药山;一些有特色的药山、药园、药谷没有进景点、旅游路线,缺少携带便、有特色、有文化的中药材旅游产品;系统化、体系化的中药材教育实践基地还是一块空白;中医药服务特色未充分彰显,中药材、中医在康养产业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1、服务保障跟不上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加工设备简陋,没有规模中药材交易市场,没有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缺乏高档次的中药材检验设备。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中药材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增加,中药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药材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药材产业的现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和消费国家,中药材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也逐年增长。

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方面,中药材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得到了有效管理和规范化。

另一方面,中药材的质量安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相关监管措施逐渐完善。

二、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尽管中药材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药材资源面临着严重的过度开发和滥采滥挖问题。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有些濒临灭绝。

这对于中药材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其次,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关注。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采用劣质原料或添加非法添加剂,导致中药材质量不合格甚至有毒有害。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中药材产业的形象和信誉。

另外,中药材市场存在着价格波动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由于市场缺乏统一的价格指导和信息公开透明,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波动较大。

同时,消费者对于中药材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容易被不良商家误导。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针对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

同时,加强对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监管,推广优质种植技术和规范化生产模式。

其次,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

中药材GAP概论-总论

中药材GAP概论-总论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概念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的缩写)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生产各环节及至全过程,以保证中药材的真实、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

本规范所指的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传统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草药(herbal medicines)、民族药(ethnic medicines)及引进的植物药(phy—to medicines)等。

矿物药(mineral medicines)本属于中药材的范畴,但因其来源于非生物,其自然属性和生产过程与生物药类殊异,故其生产质量管理暂不包括在本规范内。

中药材GAP的制定虽然是针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的,但由于药材来源于药用动、植物的,因此GAP的一大部分内容是针对生活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制订的,其中包括人类的干预如引种、驯化、栽培、饲养、野生药用植动物的抚育等。

中药材GAP既适用于栽培、饲养的物种,也包括野生种和外来种。

所谓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以植物药来说,就是从播种,经过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到收获,及至形成商品药材(经初加工)为止。

一般不包括饮片炮制。

但根据中药材生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就地加工饮片的有利因素,国家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按相关法规要求,在产地发展加工中药饮片。

第二节中药材GAP内容简介规范是阐明要求的文件。

中药材GAP是对中药材生产中各主要环节提出的要求,在GAP 中对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是:“宜”,反义词“不宜”,“应”与“不应”,“不得”或“必须”等字样。

GAP是管理体系,更确切地说就是中药材质量管理体系,它既注重过程控制,也注重产品终端检验。

GAP内容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程序与管理。

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材的健康功效。

但是,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伪劣的中药材,消费者很难辨别真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中药材的信任度。

因此,建立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立标准化的中药材种植管理要想建立标准化的中药材种植管理,首先需要确定中药材种植的标准。

在制订标准时,应考虑到中药材的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差异,根据不同的生长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以便管理者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科学地管理和监控中药材的生长过程。

在实践中,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管理。

例如,建立中药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现代遥感技术、GNSS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中药材的种植区域与土壤环境进行测绘分析,形成数据库,能够对中药材品质及产量提供参考,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中药材的种植环境,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在农业生产中,应使用优质农资和不含有害物质的农药,这要求监管部门对农资和农药的销售与使用进行严格管理。

此外,对于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也要有专业而有效的方法。

例如,采用生物防治,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二、推进规范化的中药材种植管理要想推进规范化的中药材种植管理,我们还需要完善中药材制品的审核和监控机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一些不合格的中药材制品,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建立起健全的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审查和检测,对生产过程中不符合标准的成分进行淘汰。

此外,要加强市场监管,明确中药材以及中药材制品的销售范围和渠道,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审核和监控的中药材制品要及时取缔并进行处罚。

同时,加强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科学认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流程,从而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

最后,中药材是中国特有的资源,应该珍惜和保护。

建立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也可以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中药材产业的长远发展。

中药材标准化

中药材标准化

中药材标准化是指对中药材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过程。

这是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以及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 中药材的种植: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如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等。

定期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药典标准。

2. 中药材的采收:
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药效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

采用传统的手工采收或现代的机械采收方式。

3. 中药材的加工:
加工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采用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如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

4. 中药材的贮藏:
根据中药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贮藏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定期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在贮藏过程中不发生变质。

5. 中药材的运输:
采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确保中药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6.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药典或相关标准,制定中药材的质量标准。

对中药材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稳定。

7. 中药材的标准化生产:
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

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8. 中药材的标准化销售:
建立标准化的销售渠道和管理体系。

对销售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总之,中药材标准化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种植、加工、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常用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化种植研究

常用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化种植研究

常用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化种植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和目的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特殊作用。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市场上存在大量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中药材,消费者面临着品质参差不齐的中药材选择。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常用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化种植研究,希望能够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规范化种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选择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常用中药材中的数种代表性草药,包括枸杞、黄芪、当归等。

这些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需求。

2. 数据采集方法为了确定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对市场上的中药材样本进行采集和购买,获取不同产地、不同生产工艺和不同存储条件下的中药材样本。

- 建立中药材质量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包括外观性状、色泽、气味等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包括干燥失重、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挥发油含量、非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等。

- 根据各种指标测定结果,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

3. 规范化种植研究为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并保证其安全性,本研究将进行规范化种植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 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技术。

- 优化种植管理方案,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 监测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状况,比较不同种植条件下中药材的质量差异。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和方差等统计指标,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条件下中药材的质量差异。

方案实施情况:本研究已完成采集常用中药材样本、建立中药材质量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化种植研究的各项工作。

下面将对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结论进行详细阐述。

数据采集和分析:1. 数据采集- 通过市场调查和样本采集,共采集了300份中药材样本,包括枸杞、黄芪、当归等。

- 建立了中药材质量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包括外观性状、色泽、气味等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

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

附件 1《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质量管理 (3)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3)第二节技术规程与标准 (4)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5)第四章设施、设备与工具 (6)第五章生产基地 (7)第一节选址要求 (7)第二节生产基地管理 (8)第六章种子种苗与种源 (8)第一节种子种苗或者种源要求 (8)第二节种子种苗与种源管理 (9)第七章种植与养殖 (10)第一节种植技术规程 (10)第二节种植管理 (11)第三节养殖技术规程 (12)第四节养殖管理 (14)第八章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14)第一节技术规程 (15)第二节采收管理 (16)第三节产地初加工管理 (16)第九章包装、放行与储运 (17)第一节技术规程 (17)第二节包装管理 (18)第三节放行与储运管理 (18)第十章文件 (19)第十一章质量检验 (21)第十二章自检 (21)第十三章投诉与召回 (22)第十四章附则 (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合用范围) 本规范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合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种植、养殖或者野生抚育中药材的全过程。

第三条(发展理念)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中药材生产,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第四条 (诚信原则) 企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五条(风险管理) 企业应当根据中药材生产属性开展质量风险评估,明确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质量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预防措施。

第六条 (规范管理) 企业应当对基地规划,种子种苗或者种源、农药与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田偶尔饲养管理措施,采收加工,包装储运和质量检验等各环节实行规范管理。

第九章.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第九章.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中药材GAP同GLP(药品非临床安全试验管理规范)、 GCP(药品临床试验规范)、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GSP(药品销售管理规范)共同组成了药品的5个配套规范, 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的国际标准。
中药产业中,中药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为中药工业和 中药商业提供原料的基础产业。在家栽中药材产业中,严 格按照GAP生产中药原料,在源头堵住或防止有毒、有 害物质污染,是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后续产 业—中成药品生产的前期保证。
(2)种质和繁殖材料。
应准确鉴定和审核中药材的物种,包括亚种、 变种或品种。对种子和动物的运输检验和检疫均 作了明确规定。并鼓励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引 进和选育工作,特别是“道地药材”的种质资源。 杜绝药农自繁自育、南种北移、北种南引,造成 混乱的现象,确保种质的道地性、区域性。
(3)栽培和饲养管理。 药用植物的栽培管理要求依种类制定生产技术标准操
3、丰富了祖国及世界医药学宝库 不仅13的政
府和人民都不约而同地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医药,由此可见, 中医药大步走向世界,并成为医疗主流体系,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药用植物的种植历史
2600年前,《诗经》即记载有枣、桃、梅的栽培。 2000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药材生产已初具规模,在长安建立了引种园。张骞出使
二、药用植物种植的意义
1、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 2、有益于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出口已达120多个国家,这是实现我国中草药现代化的一大 机会,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制药企业所拥有 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的较量。必须探索一条符合国情、以 弱胜强的战略方针,发挥优势,从中草药开发新药,参与国际竞争。
(3)药用部位与种植技术
由于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不同,栽培技术也不一样。

中药规范种植

中药规范种植
定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对各生产 环节提出要求。
5、采收和初加工 6、包装、运输、储藏 7、质量管理 8、人员与设备 9、文件管理:详细记录、保存5年 10、附则:补充说明、名词解释
GAP实施,与GLP、GCP、GMP、GSP构 成药品质量完整的监管体系。从源头上控 制中药的质量,真正做到“药材好,药才好”。
近年来,国家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和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对中药材的规 范化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也加大了扶 持和管理的力度。
科技部已经将四川、吉林、云南、贵州、江 苏、山东、湖北、河南等省列为中药科技产 业化基地,目国先后建立了120多个重点中 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研究示范基地
日本厚生省在1992年制订了《药用植物栽培 与品种评价》。
(二)国内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状
2002年6月1日起施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以此来规范和控制我国中药材质量。
2003年 11月1日起施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 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和《中药材认证检查 评定标准》。
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生量管理的认证工作,已 经于2003年春季启动。
第一节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及其认证
一、实施目的和意义
目的: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中药材以 及制药工业所需要的原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义
中药产业是我国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和优势 的产业领域之一。
保证人类健康,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实 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 展。
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强的技术壁 垒。
(三)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适宜地区发展地道药材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篇一: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一、我国中药材产业基本情况我国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改进栽培技术、引种驯化野生药材、引进国外中药材以及规范化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在600多种常用药材中,已有人工种植(养殖)的品种达到200多个,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约2100万亩。

发展中药材生产已经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产业。

特别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农产品生产更加注重质量、安全、生态、营养和保健,各地在生产中还将中药材种植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族传统、种植习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北药、南药、怀药、浙药、川药、云药等道地药材,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高,呈现出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

二、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野生濒危资源的保护和中药资源的收集整理尚待进一步加强自80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药用植物种类10000多种,尽管其中部分物种蕴藏量较大,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状况相比较,中药资源的保护还有差距,主要是投入不足,有的产品出现过度开发。

2.全国大宗药材和优势品种的种植区划尚待进一步完善中药材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由于人文地理、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市场的约束,形成了一些相对集中区域,部分地区在发展中药材生产时,不能有效地、科学地控制规模,个别地方还存在盲目引种的无序生产情况,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较大。

3.中药材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尚需进一步深化与其他农作物相比,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中药材生产还没有建立起良种繁育基地和推广应用体系。

多数药农还处在自行留种的自然状态,只种不选,自繁自用,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劣质种苗坑害药农的事件时有发生。

药用植物内含成分的变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的研究滞后。

中药行业发展现状

中药行业发展现状

中药行业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中药行业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近年来,中药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介绍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从市场规模、药材种植和养殖、研发创新、品牌建设、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法规完善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中药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的治疗效果,使得中药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中药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市场,如亚洲和非洲,中药市场的增长速度更是迅猛。

2.中药材种植和养殖规范化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加强了对中药材种植和养殖的规范化管理。

通过制定中药材种植和养殖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中药材的溯源体系建设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透明的信息保障。

3.中药研发创新不断加强为了提高中药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国家加大了对中药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动了中药行业的科技创新。

同时,中药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中药新药研发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中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中药品牌建设得到重视品牌建设是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越来越多的中药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品牌营销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些优秀的中药品牌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为中药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5.中药国际贸易持续增长随着中药行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中药国际贸易也得到了持续增长。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药类商品进出口额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一些传统中药出口市场,如日本、韩国等,中药类商品的进口量更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同时,国内中药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为中药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gap)方法及技术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gap)方法及技术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gap)方法及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一、对中药材的原料进行把关
重视中药原料把关工作,首先要确定中药材原料的质量,严格按照药典执行相关质量
规定,确保质量和安全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中药材原料把关体系,严格的核查原料的认
证资料,确保原料安全合格。

二、建立中药材检验标准
在当前中药材市场地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有必要建立严格的检验标准,根据药典的质
量标准,科学地识别中药材,并采用定性细度仪器和定量药效鉴定仪器进行质量评价,以
确保中药材质量及其安全性。

三、实行中药材追溯制度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应实行药品追溯管理,建立中药材追溯系统,从原材料进
厂到产品上市,都进行完整追踪记录,任何时候可以清晰的追溯中药材的生产情况及质量,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及安全性。

四、加强对中药材生产的监管
对企业的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求按照GAP生产标准生产,认真履行原料
把关、质量检验及质量保证的管理、追溯管理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保障中
药材的安全性及质量。

以上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的GAP方法及技术。

正确实施GAP,不仅可以有效控
制中药材质量,保证其安全性,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保证中药材的稳定发展。

中药材产业生产规模

中药材产业生产规模

中药材产业生产规模一、种植规模中药材产业的生产规模首先取决于种植规模。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需求的不断增加,种植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以中国为例,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由2010年的约750万亩增长至2020年的约1300万亩,十年间增长了近一倍。

种植品种也从传统的中草药如人参、黄芪、枸杞等扩展到珍稀濒危品种如沉香、铁皮石斛等。

二、采集规模采集规模受种植规模、气候变化、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中药材的采集量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由于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日益减少,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逐渐成为主流供应源。

这也导致了采集规模的逐年上升。

三、加工规模随着中药材产量的增加,中药材加工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中药材加工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加工技术也不断升级。

大规模、高效率的加工企业不断涌现,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同时,国家对中药材加工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GMP认证等,这都促进了中药材加工规模的规范化发展。

四、制造规模中药材的制造规模直接受限于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中药材制造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步增加。

这些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中药材的制造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国家对中药材制造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GMP认证等,这都促进了中药材制造规模的规范化发展。

五、销售规模中药材的销售规模受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认识的不断提高,中药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渠道的兴起,中药材的销售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此外,国家对中药材销售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GSP认证等,这都促进了中药材销售规模的规范化发展。

六、研发规模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中药材的研发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国家和企业投入中药材研发的资金和人力不断增加,推动了中药材研发规模的扩大。

同时,随着新药研发的日益激烈,中药材研发也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
第一节 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的概况 第二节 植物类药材的规范化生产 一、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二、植物类药材的规范化生产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 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的概况
中药制药业近20 年,以每年翻倍的速度飞速发 展。用中药材加工成的中成药、保健品、食品、化 妆品、兽用药, 已占据中国医药和保健品市场的50 %。国外使用中医药治病、保健的人群日益增多。 面对国内外的需求增加,中医药现代化成为中医药发 展的重要关键。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规范化和 规模化的中药材种植,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 路。
使中药材质量“ 真实、优质、稳定、可控”。 从质量的角度规范各个措施。国际化、现代化,质 量是核心, 在中药材生产中, 在保持产量的同时, 更要保证质量的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4月17日发布的2002年6 月1日起实行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 GAP,是Good Agriculturai Practice的缩写,直译为“良 好的农业规范(因为中药材栽培或饲养主要属于农业范 畴)”,在中药行业译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它 是我国中药制药企业实施的GMP重要配套工程,是药学和 农学结合的产物,是确保中药质量的一项绿色工程和阳光工 程。
(3)药用部位与种植技术
由于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不同,栽培技术也不一样。
党参、黄芪、山药等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时需选 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并要求深耕。为了获得 根或根状茎的丰产,必须首先长好地上部,有充足的叶面 积,适当施用磷钾肥,摘花疏果,秋季根或根状茎膨大时 期适当供给水分,并在根际培土。而栽培洋地黄、颠茄、 穿心莲等叶类和全草类药材时,应多施氮肥,适当配合磷 钾肥,合理密植,适时采收对产品产量和含量的影响较大。
还有的地方, 在种植药用植物时, 缺少对药用植物的 种源鉴定, 引种的不是原种药用植物, 种植出来的药材不能 入药, 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药用 植物栽培技术没有规范化。
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就是将药用植物栽培按 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 制定出药用植物栽培规范化 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在产地环境、品种鉴定、生产 技术、采收加工、储存运输及产品质量等都要做 出明确的技术实施方法和标准。
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SOP)的制定原则:
区域性原则:地道性药材 安全性原则: 无害化 可操作性原则:实用性 技术可靠性原则:以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为基础
中药材SOP的制定 1、基本格式:概述、封面、目次、前言(本规程
由××××××提出并归口。起草单位、主要起 草人、委托×××××× 负责解释。)
1992年,日本厚生省药物局就已修订了《药用植物栽培 和品质评价》这一类似于GAP的规范. 欧洲也相继出台了 《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种植管理规范》,当时被人们称之 为“欧共体的GAP”。
GAP是将传统中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按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是 中药现代化的第一步,也是我国传统中药迈向国际的基础 和先决条件.
中药材GAP内容涵盖产地生态环境、种质与 繁殖材料、栽培与种植管理、药用动物养殖管理、 采收与初加工、包装运输与贮藏、质量管理、人 员设备和文件管理等。
与欧共体药协会制订的《药用与芳香植物种 植管理规范(GAP)》和日本厚生省药物局编撰 的《药用植物栽培与品质评价》比较,内容更加 全面,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而且是第一个以国 家来颁布天然药物GAP的国家,走在了国际前列。
2、正文要求:内容与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 义、生态环境、优良品种、良种繁育、选地与整 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 质量标准、生产工程记录项目。
3、制定程序:起草、验证、实施
第二节 植物类药材的规范化生产
一、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种植技术复杂
(1)种类繁多 植物药源11146种,已鉴定 的可供药用的植物9000多种,常用500多种, 需求量大,主要依靠栽培的有250种。
(4)繁殖方法的多样性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也多种多样。约有35% 的药用植物采用无性繁殖,如分根、分株或用鳞 茎、块根、珠芽等繁殖,无性繁殖比用种子繁殖 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木本优良 性状,故多采用。但有时长期无性繁殖易引起退 化,如地黄、山药等,须注意随时去杂、去劣, 适时倒栽,防止退化。
中药的野生变人工种植,是实施中药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的重 要环节。中施用。对于种子的选择、种苗的培育与栽培技术等,都应按中药 品种的生长规律,采用规范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药的规模 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才能真正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药材认证取得的成果
自1998年以来, 我国已分别由重庆中药研究院等科研 院校所承担了天冬、黄茂、甘草、黄连等140余个中药材 品种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规范化生产标准操 作规程(SOP)的研究和制订工作, 到2004年底为止,已 经通过了70余个品种基地的验收。
目前已有陕西天士力丹参基地商洛、云南三七基地文 山特安呐、雅安三九鱼腥草基地四川雅安等8个品种基地 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认证。
3、丰富了祖国及世界医药学宝库 不仅13亿中国人及大量华裔应用中医药,而且包括欧美各国的政
府和人民都不约而同地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医药,由此可见, 中医药大步走向世界,并成为医疗主流体系,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药用植物的种植历史
2600年前,《诗经》即记载有枣、桃、梅的栽培。 2000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药材生产已初具规模,在长安建立了引种园。张骞出使
西域,引种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到内地栽种,丰富了 中草药种类。
公元6世纪,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曾记载了地黄、红花、吴茱萸、姜、栀 子、桑、胡麻、莲等多种药用植物栽培法。
到公元581-618年的隋代,在太医署下专设“主药”、“药园师”等职,掌管种 药。
在隋书中还有《种植药法》、《种神草》等专著。
二、药用植物种植的意义
1、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 2、有益于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出口已达120多个国家,这是实现我国中草药现代化的一大 机会,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制药企业所拥有 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的较量。必须探索一条符合国情、以 弱胜强的战略方针,发挥优势,从中草药开发新药,参与国际竞争。
至唐、宋时代,中草药栽培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唐代《千金翼方》中记载了百 合、大蒜等药用植物的种植法。
宋代,韩彦直在《橘录》一书中记述了橘类、枇杷、通脱木、黄精等数十种中草 药的种植法。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了180多种中草药的种植法。 有关本草学和农学的名著还有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徐光启的《农政全
2、产量与质量并重
更应重视质量。有效成分的高低是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因为有 效成分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又受到植物种类或品种、 栽培技术、栽种年限、采收部位、采收期、加工方法及贮藏条件等的 影响。
3、重视药用植物的道地性
药用植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及双向选择过程中,与产地生态环 境建立了相互适应的紧密联系,如果新引种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原产地 基本相似,植物横很快适应,生长发育正常,反之若环境差异悬殊则 会使品质受到影响。例如金银花在不同产地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差 异极显著。山东平邑所产为5.66%,河南新密市为5.18%,山西太谷 为3.88%,重庆为2.2%,云南大理为1.81%。又如不同产地的芍药, 化学成分种类不同。宝鸡、兰州、四川垫江所产芍药含芍药甙“C”, 而山东曹县、安徽毫县、浙江东阳所产则不含芍药甙“C”,各地所 产芍药其有效成分均随纬度的降低而下降。
书》,陈扶摇的《花镜》、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等对多种药用植物栽培 均有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四、药用植物种植的发展概况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开辟农民增收 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种植业的调整目标定位于药用植物 的种植, 药用植物栽培出现了不规范的混乱局面, 结果生产 出来的药材质量次、产量低, 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 达不 到无公害、无污染绿色药材的标准。
温度。如砂仁喜高温高湿的气候,花期要求气温在22-25℃以上, 若低于20℃则花不开放,干枯不能授粉,花期气温低,昆虫活动少, 结实率也低,故砂仁选地应选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0℃,春季(3-5月) 气温不低于22-25的地方。人参种子不经过15-20℃以上高温和0-5℃ 低温种子不发芽。
坡向。如广东种植砂仁多选择30℃以下三面环山,一面空旷,坡 向东南的缓坡地,修成梯田,保持水土,这种条件下砂仁开花多,传 粉昆虫多,结实率高。
一、中药规模化种植和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1、保证中医制品的安全 加强原药材的监控。只有无污染、中药含量高和有效成份合格的
中药材,才能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质量和疗效。据2000年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抽检结果,我国中药材的不合格率高达34. 6%以上。 2、 利于对中药质量的监控
规模化种、养植和规范化管理,是欧美立法强力推行的政策。 3 、人工种植的需要
海拔高度。当归原产高寒地区,其生长发育对气候有严格要求, 甘肃岷县产权都选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地育苗,云南丽江一带则选 择海拔2800-3200米的山地育苗,海拔低处育苗气温偏高,幼苗生长 不好。当归在生长的第二年比第一年需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甘 肃选海拔2000米以上的平川,云南选海拔2600-2800米的缓坡地栽培, 产量和质量较高,往低海拔处引种时产量降低,质量也差,抽薹增多, 海拔更低时夏季死亡。
中药材GAP同GLP(药品非临床安全试验管理规范)、 GCP(药品临床试验规范)、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GSP(药品销售管理规范)共同组成了药品的5个配套规范, 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的国际标准。
中药产业中,中药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为中药工业和 中药商业提供原料的基础产业。在家栽中药材产业中,严 格按照GAP生产中药原料,在源头堵住或防止有毒、有 害物质污染,是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后续产 业—中成药品生产的前期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