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储藏特性
稻谷储藏
稻谷储藏稻谷在储藏期间,由于其本身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与害虫生命活动的综合影响,往往会发热、霉变、生芽,导致稻谷品质劣变,丧失生命力,造成重大损失。
储藏特性:稻谷具有完整的外壳,能缓和稻米吸湿,对虫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过程中,稻谷有较高的储藏稳定性。
在正常储藏条件下,稻谷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强,呼吸旺盛,一年以后,则逐渐减弱,变化较小,储藏稳定性相应增高。
故存放一年以后,稻谷储藏性即比较稳定。
稻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
1)容易陈化,不耐高温,稻谷的胶体结构疏松,较大水分的稻谷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在强烈阳光下曝晒或在高温下烘干,都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率,降低食用品质和工艺品质。
水分为20%以上的高水分稻谷,如果进行高温快速干燥或干燥后又吸湿,都会导致米粒曝腰。
因此,潮湿稻谷最好进行自然干燥,如果采用人工加热烘干,就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烘干速度和水分变化,以免爆腰率升高,降低加工大米质量。
高温会促进稻谷脂肪酸增加,引起品质下降。
在35℃下储藏的各种水分的稻谷,脂肪酸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加工大米的等级也明显降低。
水分和温度越高,脂肪酸上升、品质下降就越明显。
但是,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却有较强的抵抗力。
2)容易发热、霉变、生芽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早中稻入库后粮堆内的积热难以散发,在一、二周内上层粮温往往会突然上升,超过仓温10—15℃,出现发热现象,即使水分正常的稻谷,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稻谷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稻谷水分大于安全水分,或者粮堆内温差较大引起水分转移,使稻谷水分增加到超过安全水分时,使灰绿曲霉首先生长,粮堆积累湿热,局限曲霉和青霉也随之大量繁殖,积累的湿热如不能及时散发,发热现象便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当粮温升高至35—40℃,水分超过15—15.5%时,白曲霉迅速生长,稻谷水分和温度继续增加,黄曲霉菌也大量生长,促使稻谷变色并发生霉味。
第三阶段:在白曲霉与黄曲霉的共同作用下,能使稻谷温度升高到55℃。
小麦、玉米、稻谷的储藏特点
小麦、玉米、稻谷的储藏特点(一)小麦的储藏特点(1)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没有外壳保护,吸湿能力较强。
(2)后熟期长小麦收获后处在后熟期,表现为呼吸强度高、生理代谢旺盛且发芽率低。
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
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
在此期间,会向粮堆内放出大量的湿热,并容易出现出汗、乱温、发热、结露、生霉等现象。
但只要控制好小麦的水分含量,一般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3)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并具有较高的抗温变能力。
在一定的高温和低温范围内都不致丧失生命力,也不致损坏加工的面粉品质。
小麦的这一特性,为采用高温日晒干燥及低温杀虫创造了有利条件。
(4)耐储性好小麦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储藏稳定性好。
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
正常的小麦,水分在标准以内(12.5%),在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
(5)易受害虫危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
除少数豆类专食性害虫外,大多数储粮害虫均可为害小麦,尤以玉米象、麦蛾等害虫为害最烈。
并且在小麦的收获、入仓过程中即可感染害虫。
(二)玉米的储藏特点1.原始含水量高成熟度不均匀玉米的生长期长,我国主要产区在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果穗外面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故原始含水量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往往在20~35%,在秋收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22%左右。
玉米授粉时间较长,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相差可达7~10天,因而果穗基部多是成熟籽粒,而顶部则往往是未成熟的籽粒,故同一果穗上籽粒的成熟度很不均匀。
未成熟的籽粒未经充分干燥,脱粒时容易受损伤。
因此,玉米的未熟粒和破损粒较多,这些籽粒极易遭受害虫与霉菌侵害,甚至受黄曲霉菌侵害而被污染带毒不能食用,造成很大损失。
稻谷常识
稻谷和大米的储藏一、稻谷稻谷属于原粮,原粮又称带壳(皮)粮、是收获后未经加工的粮食,系粮食储藏的主要对象。
原粮主要包括禾谷类和豆类两类。
我国储存的粮种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及豆类等。
一般来说,原粮均具有完整的皮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储藏期间有较强的抵抗温、湿、虫霉等不良影响的能力,其耐藏性较成品粮好。
但由于粮种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生理特点、形态特征及收获季节的不同,因而其储藏特性也就必然不同,这就要根据不同粮种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储藏方法,才能使粮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现安全储藏。
原粮的储藏,直接关系到加工品出率,成品粮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高低,因此,与人民生活,企业及国家利益密切相关。
对于种粮的储藏则主要影响到农业生产,如果储藏不当,损失难以估计。
因此做好原粮的储藏工作,可减少损失,利国利民。
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稻国之一,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占世界总产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
稻谷种植分布我国各地,但主要产区在南方。
全国人口中约有一半以上是以稻谷做为主食,稻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同时也是主要的出口粮种。
(一)稻谷的形态结构与类型1、外部形态稻谷一般为细长形到椭圆形,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谷粒长度分为四类:特长粒7毫米以上;长粒6--7毫米;中间型5--5.9毫米;短粒5毫米以下。
根据稻谷粒的长、宽比又可分为以下类型,籼稻:长为宽的3倍以上的称细长粒;2--3倍的称中长粒;2倍以下的称短粒。
粳稻:长为宽的1.8倍以上的称大粒;1.6--1.8倍的称中粒;1.6倍以下的称短圆粒。
我国通常采用根据稻谷的长、宽比来分类。
稻谷的最外层—稻壳常称作大糠或砻糠,包括内外稃和护颖。
内外稃表面有茸毛。
外稃上有五条脉,尖端称稃尖,稃尖延伸即成芒,内稃上面有三条脉,一般无芒。
内外稃是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
稃内含有大量粗纤维和硅质,质地粗糙而坚硬,水分低时较脆,易于破裂。
一般来说粳稻内外稃薄而组织疏松,籼稻稃厚而组织紧密。
最新稻谷储藏注意事项
稻谷储藏注意事项123一、稻谷的储藏特性41、稻谷有坚硬的外壳,一定程度上可抵抗虫霉的危害及外界温、湿5度的影响。
62、稻谷易生芽。
稻谷后熟期短,在收获时生理已成熟,具有发芽能7力。
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25%)。
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8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
保管中9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103、稻谷易沤黄。
在收获时,遇连阴雨,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或连11草堆垛,容易沤黄。
沤黄的稻谷加工的大米就是黄粒米,品质和保管稳12定性都大为降低。
据报道,气温在26--37℃时,稻谷水分在18%以上,13堆放3天就会有10%的黄粒米;水分在20%以上,堆放7天就会有30%左14右的黄粒米。
在储藏期间,早稻水分14%发热3次,黄粒米可达20%;水15分在17%以上,发热3--5次,则黄粒米可达80%以上。
由此可见,稻谷16黄变无论仓内仓外均可发生,稻谷含水量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米17的含量越高,黄变也越严重。
184、稻谷不耐高温。
稻谷不耐高温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陈化,19如粘性降低,发芽率下降、脂肪酸值升高。
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大米表面出现裂纹。
2021下表是稻谷储藏三年中相关指标变化情况22235、稻谷易结露。
新谷入仓不久,遇气温下降,在粮堆的表面出现一层24露水,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形成粮堆表面结露;不及时消除结露的后果25是:造成局部水分升高,稻谷籽粒发软,有轻微霉味,接着谷壳潮润挂灰,26泛白,仔细观察未熟粒有时可以发现白色或绿色霉点。
276、稻谷易受虫害感染。
危害储藏中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28谷蠢、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
二、保管方法。
29301、稻谷入仓前要做好备仓工作。
粮食入仓前一定要做好空仓消毒,空31仓杀虫,完善仓房结构(主要是仓墙、地坪的防潮结构和仓顶的漏雨)等。
粮油贮藏课件
白质等亲水胶体(30%-50%),种皮和子叶 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种皮透性好,所以吸湿性 强。
《粮油贮藏》PPT课件
(2)易浸油赤变
易浸油赤变:豆粒发软,两片子叶靠脐部 的颜色变红,随后子叶红色逐渐加深并扩大, 严重者有脱皮现象,子叶呈蜡状透明,称为浸 油。水分>13%,温度>25℃时就会发生。 原因:
《粮油贮藏》PPT课件
《粮油贮藏》PPT课件
.
(2)充氮:将大米用塑料薄膜密闭,抽出膜 内空气,接近真空状态,然后充入适量氮气。
保持幕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幕布漏气。 (3)充CO2 10kgCO2/万kg,粮用塑料薄膜密封储藏,
有抑制虫、霉、发热、脱糖、保持米质正常过 夏的效果。
《粮油贮藏》PPT课件
《粮油贮藏》PPT课件
(二)小麦的贮藏技术
1.常温贮藏:控制水分,清除杂质,提高入库质量,做 到“四分开”。
2.小麦热密闭贮藏法
高温暴晒,使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为50-52℃, 保温2h后,水分降到12.5%入仓, 入仓温度46℃左右, 密闭2-3周,达到杀虫的目的。
3.低温贮藏(长期贮藏的基本途径):一般要求水分低 于12.5%,含水大的小麦,冷冻温度最好不低于-4℃ 6℃
《粮油贮藏》PPT课件
《粮油贮藏》PPT课件
(二)大米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1.黏性变化 随贮藏期延长,陈化进展,米的黏度逐渐
降低,尤其经过高温过夏后,黏度下降更为显 著。 影响大米黏性的因素: (1)α-淀粉酶活性的降低; (2)蛋白质由凝胶变为溶胶; (3)陈米细胞壁坚固; (4)游离脂肪酸会包裹淀粉粒的细胞结构, 使膨化困难。
粮食保管特点与储藏方法
粮食保管特点与储藏方法作者:许丽丽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13期一、稻谷1.稻谷的保管特点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
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
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
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
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容易沤黄。
生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2.稻谷保管方法保证入库稻谷质量: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多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不耐久藏。
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健。
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
一般籼稻谷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
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
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过筛或风选清除杂质。
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
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
有条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二、大豆1.大豆的储藏特点大豆粒圆,种皮光滑,籽粒坚硬,抗虫、霉能力较强,但破损的大豆易于变质。
大豆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空气湿度大时容易吸湿,经夏季高温影响后,易变色变味,严重的发生浸油,同时,高温高湿还易使大豆发芽率降低。
在相对湿度为70%以下,大豆的吸湿性弱于玉米和小麦,但在相对湿度为90%时,大豆的平衡水分则大于玉米和小麦,因此,储藏大豆要特别做好防潮工作。
易走油、赤变。
大豆水分超过13%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首先豆粒发软,然后在两子叶靠胚部位的色泽变红,俗称“红眼”,以后豆粒内部红色加深并逐渐扩大,俗称“赤变”,严重时,子叶蜡状透明,有浸油脱皮现象。
稻谷的仓储特性与保管要点
呼吸作用
稻谷在储存过程中会进行 呼吸作用,消耗内部能量 并产生热量,导致温度的 升高。
氧化反应
稻谷中的油脂在储存过程 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 酸败和变质。
稻谷的储存环境要求
温度控制
储存稻谷时应将温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以避免变质和虫害的发生。一般来说,20℃以下 的温度可以保证稻谷的品质稳定。
湿度控制
稻谷的吸湿性使得其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控制湿度。过高的湿度会导致稻谷吸湿、发霉等问 题,而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稻谷失去水分、干燥变质。因此,储存稻谷时应将湿度控制在 适宜的水平,一般为50%-60%的相对湿度。
通风换气
由于稻谷具有多孔性,需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以避免内部水分的积聚和温度的升高。通 风换气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2
稻谷的保管要点
干燥防潮
干燥
稻谷的保管需要保持干燥,以防止水分进入,增加霉变的风 险。水分进入稻谷后,会导致微生物繁殖,影响稻谷的品质 和安全。因此,在保管过程中,应控制仓库的湿度,保持通 风良好,避免水分进入。
防潮
稻谷容易受潮,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受潮后,稻谷的品 质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霉变。因此,在保管过程中,应注 意仓库的湿度,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如使用防潮剂、控制 通风等,以保持稻谷的干燥。
度、湿度等。
孔隙结构
稻谷具有多孔性,这使得其在 储存过程中容易与外界环境进 行气体交换,导致内部水分和
温度的变化。
吸湿性
稻谷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容易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导致
水分含量的增加。
稻谷的生化特性
01
02
03
酶活性
稻谷中的酶具有较高的活 性,如淀粉酶、脂肪酶等 ,这些酶在储存过程中会 促进稻谷的品质变化。
主要粮食储藏方法
主要粮食储藏方法(一)稻谷1.稻谷的保管特点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
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
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
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
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容易沤黄。
生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不利储藏,应及时降低表层储粮水分。
2.稻谷的保管方法保证入库稻谷质量: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多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不耐久藏。
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健。
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
一般籼稻谷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
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
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过筛或风选清除杂质。
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
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
有条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二)小麦1.小麦的储藏特点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后熟期长:小麦后熟期较长。
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
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
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稻谷及大米的储藏特性与保管技术
稻谷及大米的储藏特性与保管技术摘要针对稻谷及大米的储藏特性,介绍几种常见的稻谷及大米储藏保鲜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稻谷;大米;储藏特性;保管1 稻谷的储藏特性1.1 谷壳保护稻谷有外壳保护,对虫霉的危害与湿热的影响有一定的抵抗力;稻谷水分分布不均,谷壳的含水量低于米粒,在保管过程中稳定性较高。
1.2 容易生芽稻谷萌发需水量较低,为23%~25%。
在田间以及在仓内保管过程中如遇结露、受潮、雨淋,只要含水量适合(达到25%),即可能生芽,稳定性大大降低。
1.3 容易黄变稻谷在收割后若没有及时脱粒晒干,就进行堆垛,堆垛内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米粒变黄,生成黄粒米。
试验表明,稻谷水分在18%以上、气温在26~37 ℃时,堆放3 d就有10%的黄粒米形成;稻谷水分在20%,气温在26~37 ℃时,堆放7 d黄粒米可达30%。
对于黄粒米形成的原因,有专家认为是生物化学反应(米拉德反应),即粮粒内出现还原糖后,即与游离氨基酸化合,形成棕黄化产物,使大米变黄、变褐。
但也有研究表明,我国的黄粒米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如黄曲霉、烟曲霉、构巢曲霉、黄绿青霉、桔青霉、岛青霉等,都可以引起大米变黄。
动物试验黄粒米尚未发现病毒。
与日本的“黄变米”不同,日本进口大米中的黄变米,发现有黄绿青霉、桔青霉、岛青霉污染。
从黄变米中提出的黄米霉素(黄天精)诱发了实验动物的肝癌。
1.4 容易结露夏季入库稻谷,呼吸作用较强,粮温高。
到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时,粮面冷却而使温差过大,在粮面以下30 cm左右处最易结露。
春暖以后,也会因温差而产生结露。
1.5 容易陈化稻谷收获时间正值高温盛夏,入库粮温高。
由于稻粒组织结构疏松,经过夏季高温或发热,往往陈化明显,品质下降,其中籼稻较粳稻稳定,糯稻稳定性最差。
收获1年以内的新谷,呼吸作用较强,而后由于酶的活性减弱,保管稳定性增大,这对长期保管是有利的。
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发芽力与品质均逐步降低,因此稻谷保管要注意推陈“储”新。
稻谷储藏特性
稻谷的储藏特性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稻国之一,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
稻谷在储藏期间,往往会发热、霉变、生芽,导致稻谷品质劣变,丧失生命力,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在保管工作中,要善于利用有利因素,压制不利因素,防止发热、霉变、生芽,确保稻谷安全储藏。
稻谷具有完整的外壳,能缓和稻米吸湿,对虫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过程中,稻谷有较高的储藏稳定性。
在正常储藏条件下,稻谷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强,呼吸旺盛,一年以后,则逐渐减弱,变化较小,储藏稳定性相应增高。
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
一、不耐高温,容易陈化稻谷的胶体结构疏松,在强烈阳光下曝晒或在高温下烘干,都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率。
因此,潮湿稻谷最好进行自然干燥。
高温会促进稻谷脂肪酸增加,引起品质下降。
加工大米的等级也明显降低。
水分和温度越高,脂肪酸上升、品质下降就越明显。
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却有较强的抵抗力。
稻谷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储藏后渐渐失去种用价值;米质变脆,加工易碎,出米率低;粘性降低,酸度增加,色泽不良,食味不好,失去新鲜感和固有的香气,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陈米味,这种现象称为“陈化”。
稻谷陈化的速度,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水分和不同温度的稻谷是不相同的。
通常籼稻比较稳定,粳稻次之,糯稻最易陈化。
水分、温度都较低时,稻谷陈化速度慢。
稻谷陈化是生理变化的自然规律,在储藏中除应积极努力创造良好的储藏条件(如低温干燥、合理通风密闭、严防虫害等)延缓和避免陈化。
二、容易发热、霉变、生芽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早中稻入库后即使水分正常,在一、二周内上层粮温往往也会突然上升。
稻谷发热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变质、生霉和霉烂事故。
稻谷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稻谷水分大于安全水分,或者粮堆内温差较大引起水分转移,使水分超过安全水分时,霉菌大量繁殖,使粮堆积累湿热,积累的湿热如不能及时散发,发热现象便开始出现。
稻谷储藏特性与技术要点
肪酸含 量就 高 , 而米糠 中富含 脂肪酶 , 它直接影 响到
米糠 的稳定性 。 因此 , 低脂肪 酶活性 的材料 可以减缓
般先从水分高 、 温度 高 、 杂质多或害虫聚集 的部位 开
始l 1 3 】 。霉菌在含水量 高于 1 4 . 4 %的糙米上开始生长 , 含 水量低 于 1 2 . 8 %的糙米无 霉菌生长 ,说 明含水量是影
增加 , 温度 升高 , 相 对湿度增 大 , 总淀 粉及支链 淀粉含
量降低 , 淀粉酶活力也降低 。 稻谷的发 芽率 、 脂肪酸值 、 非还原糖含量 、 粘度等 易受储 藏条件的影响 。因此 , 做
好稻谷 的储藏工作 , 保证稻谷品质和安全意义重大 。
l 稻谷储藏 中存在 的问题
1 . 1 易 陈化 变 质
品 种与 技术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7 . 0 5 . 0 3 3
中 国
米 2 0 1 7 , 2 3 ( 5 ) : 1 1 2 - 1 1 3
稻 谷储 藏 特 性 与 技 术 要 点
稻谷储藏过程 中容易生虫 ,虫害不仅损 害大量 的 粮食 ,影响粮食 的营养 价值 ,而且使 粮食带有不 良气 味, 降低品质 , 减少重 量 , 容 易使 粮食发 热和微生 物 的 进一步作用 , 造成粮食 腐败变 质。 害虫每年 4 — 5 月份繁 殖, 7 — 8月份 达高峰。防治害虫 与稻谷 的储藏 条件有直 接关系 。 低温储藏技术可确保新鲜稻谷保 质保鲜 。 虫 子 发生量大或仓库贮存稻谷 多时 , 可用氯化苦 、 敌敌畏等 熏蒸 。 另外 , 稻米生虫后不要暴 晒 , 应放 在阴凉处 , 让 虫
稻谷、大米的安全贮藏
稻谷、大米的安全贮藏
稻谷的贮藏稻谷虽然适宜长期贮藏,但一旦在强烈日光下暴晒或在较高温度下烘干,就会降低食用价值。
新收稻谷生理活性强,入仓后易产生自热,使粮食温度上升,导致上层结露发霉。
翌年春天气温上升,因水分增多,易引起霉烂。
稻谷的呼吸作用一般在贮藏的第1~2年较高,以后逐渐降低趋于平稳。
因此,稻谷在入仓库贮藏时,要控制水分含量在14%左右,温度在25℃以下。
大米的贮藏失去谷壳保护层的大米营养物质直接曝露于外,受外界温度、湿度和氧气的影响较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多,易遭受害虫和霉菌的危害,从而加速营养物质的代谢损耗。
糠粉中所含的脂肪易氧化分解形成脂肪酸,引起大米酸度增加。
在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下,大米的陈化和霉变速度会加快。
因此,大米宜低温贮藏,不宜直接吹风或骤然降温,也不宜高温烘干或阳光直接暴晒,而只可缓慢降温,在低温环境中缓慢除湿、干燥。
具体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控制大米含水量。
其安全水分含量可根据气温做适当调整。
夏秋季节气温不超过35℃时,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春季气温不超过20摄氏度时,含水量控制在14%以下;冬季气温在10℃以下时,含水量可放宽到15%~16%。
2.清除糠粉,防虫防霉。
大米贮藏期间要勤检查,发现有发热霉变的预兆,应及时摊晾。
应注意清除糠粉,对糠粉多的入库大米应重新清除,以提高大米贮藏的稳定性。
3.自然低温保管。
为使大米安全越夏,可利用冬季和初春的自然低温,对大米进行降温降湿,入夏之前密闭仓库,以减轻高温、高湿对大米的影响。
稻谷贮藏方法
稻谷贮藏方法1.稻谷的贮藏特性(1)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稻壳保护,对虫、霉的危害及对湿、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的贮藏稳定性要好。
(2)稻谷的后熟期短,容易生芽。
一般籼稻无明显的后熟期,粳稻的后熟期仅有4周左右。
稻谷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与其他粮食相比是最少的,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5%以上,只要温度适当,便能发芽。
因此,稻谷无论是在田头、晒场或入库后贮藏,只要受雨淋、粮面结露、受潮,其含水量达到25%以上时,即能发芽。
凡生过芽的稻谷,即使晒干,其耐贮性及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也都会下降。
(3)稻谷容易陈化。
稻谷经过夏季高温,往往陈化明显,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其中籼稻比粳稻稳定些,糯稻最差。
收获一年以内的新稻,呼吸作用较强,后来同于酶活性减弱,以及稻米胶体脱水浓缩,使其吸水性降低,硬度增加,所以贮藏稳定性增强,对长期保管有利。
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即逐年下降。
因此,稻谷贮藏要注意推陈贮新。
(4)对高温抵抗性较弱。
稻谷胶体结构疏松,每经高温或发热,就会引起品质劣变。
当稻谷收割后没有及时脱粒干燥就进行堆垛,垛温上升到60℃,谷粒开始变黄。
米粒呈黄色,亦称黄粒米、沤黄谷。
如果垛温上升到70℃,谷粒全部变黄。
稻谷在贮藏过程中,发热次数越多,黄变率增加越快。
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虽未发热霉变,也会加重变黄。
贮藏2年,黄变率5%以下,贮藏3~7年,黄变粒占5%~10%。
(5)危害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蠢、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
每年春暖以后,约在4~5月害虫便开始繁殖危害,虫峰期发生在每年高温季节。
(6)寄附在稻谷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中温、中生、好氧性微生物。
高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是由放线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中的根霉、毛霉所引起,低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则是由干生性的霉菌如灰绿曲霉群活动引起的。
2.稻谷的贮藏方法(1)严格控制稻谷入库质量新入库的稻谷,杂质不超过0.5%,水分不超过13.5%。
稻谷长期的保存方法
稻谷长期的保存方法稻谷长期保存的方法非常重要,因为稻谷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存好稻谷可以确保粮食的供应和食物的安全。
以下是稻谷长期保存的几种方法。
首先,适当的收获和处理是稻谷长期保存的基础。
稻谷应该在成熟后立即收获,避免过度脱粒或损坏谷壳。
同时,稻谷在收获后应该经过干燥处理,将水分降低到安全的水平,以防止稻谷发霉变质。
通常来说,稻谷的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14%以下,才能够安全地长期保存。
其次,适当的贮藏条件也是稻谷长期保存的关键。
稻谷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并且温度适宜的地方。
稻谷对湿气和高温非常敏感,所以必须保持干燥环境以避免潮湿。
另外,稻谷一般适合保存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最好是在15到18摄氏度之间。
此外,稻谷的贮存容器也非常重要,可以使用干燥、密封且耐酸碱的容器来贮存稻谷,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此外,稻谷保存期间的防虫和防霉也是非常重要的。
稻谷容易受到昆虫和霉菌的侵害,所以在长期保存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防虫和防霉方法,如熏蒸、吸附剂和防霉剂等,以确保谷物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定期检查稻谷的状态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适当的包装也可以帮助稻谷长期保存。
稻谷可以用防潮袋或密封容器包装,以保持干燥的环境并阻止空气和湿气的进入。
此外,包装也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止外部因素对稻谷造成损害的作用。
因此,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法对于稻谷的长期保存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稻谷长期保存的方法包括适当的收获和处理、适当的贮藏条件、防虫和防霉、适当的包装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确保稻谷的质量和安全,延长其保存期限,并确保人类的粮食供应和食物安全。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资源来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措施。
稻谷根据自身特点来贮藏.doc
稻谷根据自身特点来贮藏
根据稻谷自身的特点,贮藏时应采取以下方法:
1、清选除杂。
稻谷收获后一般都含有糠灰、稗粒、杂草、穗梗以及瘪粒等,这些杂质含水量大、吸湿性强,使粮堆孔隙度变小,内部湿热易积聚不易散发,病菌害虫易感染繁殖。
所以,应先采用过筛、风扬等方法清除这些杂质,把含杂量降低到0.5%以下。
2、干燥降水。
稻谷除杂以后,应立即通过晾晒、抽风、烘干等方法干燥降水,使之达到安全贮存水分以下。
稻谷的安全贮藏水分根据品种的不同略有区别,籼稻可高些,粳稻应低些,糯稻应更低,一般分别为15%、14%、13%。
3、双低贮藏。
稻谷堆积导热性不良,可利用秋凉以后气温渐低的有利时机,打开仓房门窗、容器口通风降温,有条件的可采用抽风机抽风降温降水,使粮温降低到15℃以下,并进行压盖密封,实行低温、低氧贮藏,减少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增强贮藏稳定性。
具体做法是,把仓内低温的稻谷粮面用塑料布密封起来,塑料布粘在墙上,造成稻谷内缺氧。
或者把仓房内、窗用塑料布封闭起来,造成仓内缺氧,减小稻谷呼吸强度,防止产生大量湿热气体造成结露,阻止病虫感染。
排矸场堆放情况说明
排矸场堆放情况说明1.稻谷堆放的主要方法一、储藏特性稻谷有稃壳保护。
在干燥和储藏过程中不耐高温。
新收获稻谷生理代谢强度大,呼吸旺盛,在储藏开始一段期间,容易导致发热,发芽甚至霉变。
稻谷的休眠后熟期短,萌发最低需水量约23-25%,具有良好的发芽能力,储藏期间如果发生严重的水分分层与结顶现象,就能引起发芽或霉烂。
在储藏期间保持微弱的呼吸作用,同时呼吸的热量和产物不能积累在种子堆中,这样才可以保证长期安全储藏。
种子的呼吸强度和水分温度有密切关系,如水分大,温度高,呼吸作用就显著增强,甚至引起发热霉变。
二、储藏方法1、进仓前的准备:包括收割、脱粒、干燥、清选、检验,分级以及仓库器材用具有检修和消毒等。
稻谷干燥后,须经筛选风选以清除秕粒杂质(含杂率应降到0.5%以下),减少病虫残留机会,提高种子品质和储藏期间的稳定性。
稻谷进仓前,检验分级,按品种、品质、水分等情况分批分级储藏保管。
仓库、麻袋及其他器材都应经过严格检查与消毒,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保证仓库无异种粮、无仓虫并无农药化肥污染等情况。
Word文档 12、稻谷的安全水分:达到安全水分标准,才可进仓。
稻谷安全水分的标准应随品种、保管季节与当地气候特点而定。
粳稻可高些,籼稻可低些,晚稻可高些,早中稻可低些,气温低可高些,气温高可低些,冬季较夏季可高些,北方较南方可高些(南方的安全水分标准不高于13.5%)。
籽粒饱满,杂质少无虫害及芽粒,安全程度高;反之,安全程度低。
种用稻谷的渡夏水分,低于所定标准1%左右,对生活力保持才有把握。
3、稻谷储藏技术要点稻谷储藏按堆存方式可采用散装或包装,散装适于大量保藏和长期储藏的情况;包装适于品种多、储藏量少和短期储藏的情况。
稻谷数量较少或为推广的良种准备调拨运往他地的以采用包装为宜。
如水分达到安全标准以下,则采用非字形或半非字型的实垛堆桩法,堆高袋数一般可达到10-12袋。
如稻种水分较高,又值秋冬降温季节,应采用通风垛或风凉桩,保持麻袋间留有较大空隙,便于通风散温散湿。
稻谷、小麦储藏条件、要求及注意事项
稻谷、小麦储藏条件、要求及注意事项1、稻谷的储藏特性是什么?稻谷具有完整的谷壳,它对防止虫霉危害与温湿度影响有一定作用,在储藏过程中稳定性较高,但稻谷后熟期短,不耐高温,易黄变和陈化,易发热、结露、水分超过25%即可发芽。
在正常储藏条件下,新谷的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变化较大,一年后逐渐减弱,继而趋于平缓,储藏稳定性增高。
早、中稻收获时气温高,便于干燥,入库水分低,但易感染害虫;晚稻秋后收获气温低,虫害较少,但不易干燥,入库水分较高,容易引起发热霉变。
稻谷储藏期不宜超过三年,即使不生虫发热,也要注意定期轮换,特别是长期储备的粮食要防止因陈化而降低品质。
2、稻谷储藏中有哪些注意事项?(1)控制水分。
使稻谷处于安全状态是安全储粮的根本宗旨。
稻谷发热霉变都与其所含水分有关,因此稻谷入仓时必须严格控制水分。
对超标准水分的粮食一定要抓紧降水工作。
(2)清理杂质。
稻谷中常混有稗子、杂草、穗梗及瘪粒等有机杂质,特别在机械进粮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会造成杂质在粮堆内积聚。
这些有机杂质带菌量多,呼吸强度大,加上细小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少,形成湿热积聚、不易散发,容易造成粮堆内发热霉变。
因此,稻谷入仓时,要清理过筛,严把质量关,把粮食含杂量控制在0.5%左右,提高粮食储备的稳定性。
3、晚稻应采取哪些主要储藏措施?根据晚稻水分大、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对超安全水分标准入仓的晚稻,应抓紧时间烘干或通风降水,逐步降低其水分含量。
待水分达到标准后,再利用低温季节进行通风,将粮温降至5-10℃以下。
在气温回升之前,利用稻谷的不良导热性,及时进行密闭储藏,减少外界条件的影响,可较长时间维持粮堆的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保持较好的储藏品质。
4、稻谷发热的规律是什么?散装稻谷发热的一般规律是:秋冬季节多从粮堆的中下层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夏季多从朝阳靠墙面的上层开始,以后再逐渐向内发展;因漏雨或吸湿而引起的发热,则多从粮面、仓墙四周、地坪等返潮部位开始,然后再向粮堆内部及中下层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谷的储藏特性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稻国之一,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
稻谷在储藏期间,往往会发热、霉变、生芽,导致稻谷品质劣变,丧失生命力,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在保管工作中,要善于利用有利因素,压制不利因素,防止发热、霉变、生芽,确保稻谷安全储藏。
稻谷具有完整的外壳,能缓和稻米吸湿,对虫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过程中,稻谷有较高的储藏稳定性。
在正常储藏条件下,稻谷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强,呼吸旺盛,一年以后,则逐渐减弱,变化较小,储藏稳定性相应增高。
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
一、不耐高温,容易陈化
稻谷的胶体结构疏松,在强烈阳光下曝晒或在高温下烘干,都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率。
因此,潮湿稻谷最好进行自然干燥。
高温会促进稻谷脂肪酸增加,引起品质下降。
加工大米的等级也明显降低。
水分和温度越高,脂肪酸上升、品质下降就越明显。
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却有较强的抵抗力。
稻谷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储藏后渐渐失去种用价值;米质变脆,加工易碎,出米率低;粘性降低,酸度增加,色泽不良,食味不好,失去新鲜感和固有的香气,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陈米味,这种现象称为“陈化”。
稻谷陈化的速度,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水分和不同温度的稻谷是不相同的。
通常籼稻比较稳定,粳稻次之,糯稻最易陈化。
水分、温度都较低时,稻谷陈化速度慢。
稻谷陈化是生理变化的自然规律,在储藏中除应积极努力创造良好的储藏条件(如低温干燥、合理通风密闭、严防虫害等)延缓和避免陈化。
二、容易发热、霉变、生芽
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早中稻入库后即使水分正常,在一、二周内上层粮温往往也会突然上升。
稻谷发热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变质、生霉和霉烂事故。
稻谷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稻谷水分大于安全水分,或者粮堆内温差较大引起水分转移,使水分超过安全水分时,霉菌大量繁殖,使粮堆积累湿热,积累的湿热如不能及时散发,发热现象便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当粮温升高至35—40摄氏度,水分超过15—15.5%时,白曲霉和黄曲霉菌迅速生长,稻谷水分和温度继续增加,促使稻谷变色并发生霉味。
第三阶段:当稻谷温度升高到55摄氏度。
这些霉菌活动所产生的水汽在稻谷中积聚,会使少量嗜热性霉菌或嗜热性细菌与放线菌大量繁殖,可使粮温继续升高,并使稻谷严重霉烂变质,不能食用。
新房式仓稻谷发热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局部发热、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和垂直发热几种类型,。
三、容易黄变
稻谷在收获期间,遇长时间连续阴雨,不能及时干燥,堆内发热,产生黄变。
黄变的稻谷称为黄粒米,也称为黄变谷、沤黄谷或稻箩黄。
黄粒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是晚稻比早稻严重。
稻谷在储藏期间也会发生黄变,这与它的温度和水分有着密切关系。
稻谷的储藏技术
保管稻谷的原则是“干燥、低温、密闭”。
稻谷储藏一般普遍广泛采用常规储藏方法,也可以采用“双低”储藏或“三低”储藏方法。
高水分稻谷在未充分干燥以前,要采用通风储藏或低温储藏方法。
稻谷常规储藏采取六项主要措施。
它们是:控制稻谷水分、清除稻谷杂质、稻谷分级储藏、稻谷通风降温、防治稻谷害虫和密闭稻谷粮堆。
一、控制稻谷水分
严格控制入库稻谷的水分,使其符合安全水分标准,
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随粮食种类、季节和气候条件变化
30摄氏度左右:早籼13%以下,中、晚籼13.5%以下;早、中粳14%以下,晚粳15%以下。
20摄氏度左右:早籼14%左右,中、晚籼14.5%左右;早、中粳15%左右,晚粳16%左右。
10摄氏度左右:早籼15%左右,中、晚籼15.5%左右;早、中粳16%左右,晚粳17%左右。
5摄氏度左右:早籼16%以下,中、晚籼16.5%左右;早、中粳17%以下,晚粳18%以下。
注:做种子用的稻谷,为了保持它的发芽率,度过夏季的水分还应低于表中的安全标准百分之一。
二、清除稻谷杂质
入库前要进行风扬、过筛或机械除杂,使杂质含量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稻谷的储藏稳定性。
通常把稻谷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到0.5%以下,就可提高稻谷的储藏稳定性。
三、稻谷分级储藏
入库的稻谷要做到分级储藏,即要按品种、好次、新陈、干湿、有虫无虫分开堆放,分仓储藏。
四、稻谷通风降温
稻谷入库后,特别是早、中稻入库后,粮温高,生理活动旺盛,堆内积热难以散发,容易引起发热,导致谷堆上表表层结露、霉变、生芽,造成损失。
因此,稻谷入库后要及时通风降温,防止结露。
在9—10月、11—12月和1—2月分三个阶段,利用夜间冷凉的空气,间歇性地进行机械通风,可以使粮温从33—35摄氏度,分阶段依次降低到10摄氏度以下。
五、防治稻谷害虫
稻谷入库后,特别是早、中稻入库后,容易感染储粮害虫。
因此,稻谷入库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防治害虫。
通常多采用防护剂或熏蒸剂进行防治。
六、密闭稻谷粮堆
在冬末春初气温回升以前粮温最低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压盖粮面密闭储藏,以保持稻谷堆处于低温(15摄氏度)或准低温(20摄氏度)的状态。
常用密闭粮堆的方法有:全仓密闭,塑料薄膜盖顶密闭,少量粮食也可以采用草木灰或干河沙压盖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