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旅游道路规划设计探析

合集下载

道路设计新理念在旅游景区工程中的应用

道路设计新理念在旅游景区工程中的应用

2具体设计理念 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一26 .— 4要起到划分和引导的作 用。利用景区道 路划分 以及周边其他建筑物的搭配 , 创造和谐之美 。 第 道路不仅能美化景 区, 还能为游客游览提供 景点 , 是各个景点有体现出独特的韵味, 并且能 二 , 够引导游客 自主游览。这是道路设 计理念创新 方便 , 道路走向的设计应讲将景区划分规整 , 并

工程 科技 lI j
赵福 义 刘 琦
道路设计新理念在旅游景区工程 中的应用
(、 1贵州省交通科 学研 究院, 贵州 贵阳 5 00 2 黑龙江省远升公路 工程 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 司, 50 8 、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0 ) 50 0
摘 要: 旅游景 区的道路规划设计是交通工程 、 道路工程、 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 , 掌握 目前道路设计的一些新技术 , 而提 高设计水 从 平是非常必要 的。就道路 设计新理念在旅 游景 区工程 中的应 用做 了一个分点论 述。
道路是 交通的基 础 , 社会 经济活动所产 是 生 的人流 、 物流的运输载体 , 营造 良好的城 也是 市环境 及舒适 宜人 的生态体 系不 可或缺 的部 分, 对于旅游风景 区来说 , 道路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游客的游览兴趣和景区的规划 。 在道路设计与建 设时, 既要 考虑满足其功 能的要求 ,对材料的选择和铺装要符合地方特 色和人文特色, 又要贯彻以人 为本的原则 , 注重 经济建设 , 加强环境资源保护, 避免水土资源流 失, 促使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最 优化。 道路设计 的新理念不仅应用 十分广泛 , 而 且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 , 道路设计和建设 也越 来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 在旅游景区中, 区道路 景 作为导引游览的路线 , 联系着各个旅游景点 , 为 游客对各景点游览提供方便,所 以旅游景区道 路的设计就成 了造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 现代生活中,人们在景区道路设计上追求大胆 的创新 , 运用耀 眼的色彩、 独特的创意 、 张的 夸

山地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探析——以广西大明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例

山地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探析——以广西大明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例

e o o ia n ut r l o c p s a d e t b ih so e b la de g t o e . n p r t n pa nn , n c lg c l d c l a c n e t , n sa l e n e t n i h n s Byt s o a i l n i g l d a u s z m t o a
l r e s ae d v lp a g c l e eo me t Da i g Mo na n r s t x l r s n t r l e o r e a d L n mu c l r ,n e i n . r n u t i e or e po e a u a s u c n o g u t e i h r s n r u t
c mpe r i n mal uligc p c Ma ymo nanrs r r c lgc le ev sa dta rv ns o lx e r na ds lb i n a a i t a d  ̄. n u ti o t aee oo ia s re n t e e t e s r h p
民歌;三是民间工艺,如宾阳三宝 ( 壮锦 、竹 阳白切狗;五是历史人文,如上林的 “ 岭南状
:四是特色美食,如马山黑山羊、宾 要核心节点,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既是 编、瓷器)
要的陆路结合部,是~座以商务、会务、观光 和城市休 闲旅 游为主 的综合型旅游城市,客 的功能,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的开发是深化南
的 策 划 , 在 探 索 山 地 风 景 旅 游 区规 划设 计 方 面 进 行 了 实 践 。
[ 关键词]山地风景旅游 区;广西大 明山;总体规划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1 0 — 0 4 0 [ 1 0 — 0 2 2 1 ) 6 0 6 — 8 中图分类号] U 8 .8 [ T 9 4 1 1 文献标识码] B

景区交通设计分析方案

景区交通设计分析方案

景区交通设计分析方案景区交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道路、出行方式、停车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解决景区交通问题,应综合考虑景区地理环境、游客出行需求以及交通流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交通设计方案。

首先,需要根据景区的地理环境设计合适的道路路网。

考虑到景区可能地形起伏较大,可以考虑在需要时开设上下坡通行道路,以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景区内设置合理的道路标志和指示牌,方便游客在景区内的出行和导航。

其次,应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提供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针对景区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可以增加公交车、旅游巴士等交通工具的运营频次和车辆数量,以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再次,需要合理规划景区内的停车场。

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和需求情况,设置多个停车场,避免交通流量集中在某一地点,造成拥堵。

停车场位置要尽量靠近景点,方便游客出行,同时要保证停车场的容量足够,以满足游客和旅游车辆的停车需求。

此外,景区交通设计还需要考虑非机动车的出行需求。

可以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和步行道,鼓励游客以非机动车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停车点,方便游客停放自行车。

最后,为了解决景区交通问题,需要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

在景区的主要交通节点和道路上设置交通岗亭和监控摄像头,加强交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

同时,通过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总之,景区交通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景区地理环境和游客需求,合理规划道路路网、公共交通线路和停车场,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并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以提供便利高效的出行环境,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地域文化视角下旅游景点空间规划探析--以灵隐寺为例

地域文化视角下旅游景点空间规划探析--以灵隐寺为例

【城市旅游研究】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城市,也是一座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城市。

如今,杭州市已经拥有了十分成熟的城市管理机制,且未来杭州将会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向观光、度假、会展转型升级。

这就要求杭州市众多旅游景点要在景区区域保持现有品质稳步提升的势头下,对景区周边空间进行总体规划利用,使之与景区发展配套。

一、杭州灵隐寺空间规划布局(一)灵隐寺区位在对杭州灵隐寺空间布局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灵隐寺这一空间概念进行明确。

首先,灵隐寺在大多数人思维中,就是指灵隐寺寺庙建筑围墙中的空间。

这一狭义的灵隐寺寺院空间是指始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缮并保存至今的七大殿、十二堂、四阁、三楼、三轩等,共占地近87000平方米的灵隐寺寺院。

然而仅以狭义的灵隐寺空间布局探讨我们整体规划布局,显然是无法充分对其进行利用的,因此在笔者看来灵隐寺有一个广义的空间界定。

灵隐寺的广义空间定义应由灵隐寺的主体建筑、寺庙附近以及寺庙主体附近的其他相关区域组成。

该空间区域的范围是东临石莲亭,南临杨家塘,西临龙门山,北临北高峰。

该空间区域的文化遗产直接来源于灵隐寺,因此也可称为灵隐寺的文化辐射区。

(二)灵隐寺寺院建筑布局现存灵隐寺建筑结构主体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由政府资助陆续修复,清朝顺治年间灵隐寺再次开始重建,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建成之后形成大致今天的规模。

而如今的灵隐寺南部西经幢、西部大门与法云弄、法云古村的法云安缦度假酒店通过灵隐支路相连接,因而有了路径上的接触。

二、法云古村法云安缦空间规划布局(一)法云安缦区位法云安缦度假酒店位于栖霞路西侧的山谷之间,沿着这条竹林密布青草菁菁的路径开车约五分钟,即可到达天竺古村,而法云安缦就坐落在其另一侧,毗邻灵隐寺和永福禅寺。

法云安缦与当地村民合约承包周围茶园,总面积约140000平方米。

按照前文观点,法云安缦正好处于广义灵隐寺空间区位内,位于其西南部位,正好承接了来灵隐寺游览的游客,并在半开放式的布局内,在空间布局上与灵隐寺南部西经幢、西部大门进行充分的有机互动。

旅游景区规划中的景观创意与营造手法探析

旅游景区规划中的景观创意与营造手法探析
规 划 设讨’
旅游景 区规划 中的景观创 意与营造手法探析

要: 通过对已有旅游景观规划研究策略的解读 , 游景区景观设计 师们 提供 一 为旅
2 1空 间上 的 秩 序 ・ 陛 2 1 1确 定 空 间 序 列 .
个广 泛的思想平 台, 拓宽他们 的思维视野 , 使他们能够更加清 晰、 加准确地介入 设 更 计需要考虑 的各个 方面,有 的放矢地进行旅 游景区景观的创作研究。从视 觉的艺术
计 中使 得 旅 游 景 区的 设 计 具 有 明显 的 解 构 主 义 建 筑 的特 征 。
非理性 的美学思维 强调否定性 、 非中心性 、 破碎性 、 正统・ 非连 反 性、
续 性 以 及 多元 ・ 特 征 , 此 来 消 解 理 性 思维 中 的 抽 象 性 的 思 维 模 式 。抽 性为 以 象 - 思 维 体 现 着 一 种 理 性 的思 维 形 式 , 是 这 种 执 著 于 简 单 明 了 的 确 定 性的 但 性 和 秩 序 性 的思 维 定 式 干 扰 着 艺 术 家 的艺 术 想 象 力和 创 造 才 能 的 发 挥 。 而 艺 术 创 造 的脚 步 是 永 不 停止 的 , 本 华 (rh r c o e h u r 因此 提 出 了 叔 Atushpnae) 非理性的美学思维。 1 2抽 象 主 义 美 学 思 维 在 旅 游 景 区 中的 表 现 这 种 现代 艺 术 形 式 上 的 思 维 更 新 影 响 到 现 代 旅 游 景 区设 计 中 设 计 思 维 。传 统 旅 游 景 区中 的 模 仿 自然 已 不 再 是 设 计 思维 中 的 唯 一 设 计 手 法 , 从 巴黎“国际 现 代 工 艺 美 术展 ” 始 , 拉 兄 弟 (n rV 开 费 A d e e a和 P uIe a 与莫 r a r) V 劳 克 斯 (en h r so e u) 计 的“ 勒 斯 花 园 ” J a Ca e M ra x 设 l 瑙 的设 计 就 步 入 人 们 的

浅论风景旅游区道路规划设计

浅论风景旅游区道路规划设计

浅论风景旅游区道路规划设计作者:柴宏喜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风景旅游区的道路规划设计,除了满足道路交通功能与技术要求之外,必须重视研究如何使旅游区道路成为观赏景观的良好场所;道路空间及相关设施应当具有一定观赏性及景观效果,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旅游区形象与特色。

为此,必须从景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环境出发,对道路进行精心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风景旅游风景旅游区道路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7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工作等社交活动日趋频繁,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来自生活、工作方面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迫切的需求多种途径来释放各方面的压力,而观光旅游则是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风景旅游区以其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恬静、舒适景区环境,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之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景区观光旅游,参与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舒缓压力、放飞心情。

风景旅游区道路是景区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主动脉,是游客感受景观特色与社会风情的重要通道。

因此,做好风景旅游区道路规划设计工作,打造一条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景区道路,对于提升景区形象、吸引游客、促进景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景旅游区的道路规划与设计,除了必须满足道路本身的交通功能与技术要求之外,还必须考虑以下因素:首先,为了吸引游客,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重点研究如何使园区道路成为景区景观的重要载体,对游客视觉产生直接冲击,给旅游者形成良好的印象。

其次,应重视景区道路自身的观赏性,即道路空间尺度、界面、形态、序列等方面能给游客在视觉上产生即统一又富有变化的韵律感和秩序感,使道路两侧的环境小品、绿化、广告、标志、灯具等具有点缀、渲染气氛的作用,形成与景区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道路景观,使游客感受到该景区的文化特色和设施形象。

为此,必须从景区路网结构出发,精心规划道路平、纵、横断面,合理设计道路绿化、铺装、标志、照明、景观小品等设施,使其与道路沿线景观特色相适应。

森林公园游步道规划与设计研究———以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森林公园游步道规划与设计研究———以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森林公园游步道规划与设计研究———以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发布时间:2022-08-17T07:41:04.21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4月7期作者:陈俊橙[导读] 随着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进展,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陈俊橙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摘要:随着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进展,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森林生态景区建筑中占据了日益关键的作用,而游步道则是森林公园的重要主体要素,通过深入研究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步道规划设计的科学规律,并根据工程设计原则,从游步道布置、结构、宽度、边坡类型等角度作出了详细设计,对森林公园游步道建筑设计和施工产生了必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景区规划设计;游步道;玉苍山公园;森林公园中图分类号:TU986.5文献标识码:A0引言由于我国市场的发展,旅游观光已经形成了一个蓬勃的行业,游道体系的建设也成为了景区规划中的重点规划部门,但目前中国国内外的游道研究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 高华,吴亚娟. 浅析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J].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11):126-127+164.]],江海燕于2006年开始研究自然游憩地步道系统[[[]江海燕. 自然游憩地步道系统规划设计[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04):17-20.]]。

李瑞冬、胡玎在二零零三年最先在国内外提到了游步道的创新设计,并针对游步道的节点结构以及游步道段结构,开展了相应的探讨研究[[[]李瑞冬,胡玎. 一次游步道的创新设计[J]. 园林,2003(12):10-11.]]。

2009年,朱忠芳先生深入发掘了游走道的产业功能价值,重新定义了游走道产品的概念定义[[[]朱忠芳. 森林公园游步道产品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国外关于游步道设计的有关调查与研究较早,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设计理论体系,而且实际工程经验丰富[[[]许祯昱. 城市山地公园游步道景观设计研究——以青口千家山生态公园为例[J]. 城市建筑,2019,16(32):112-114.]]。

四川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3000字

四川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3000字

四川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3000字四川省是风景名胜资源大省,拥有1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已有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3处风景区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西北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与岷山山脉交界处,东与彭州、郫县、温江相连,南与崇州市接壤,西北与阿坝州汶川县交界,是成都平原通往川西北方向阿坝山区的咽喉要道。

都江堰市市成都核心区外围第三圈层的中等城市,距成都约50公里,在成都1小时范围圈内,是大九寨环线和大香格里拉环线的关键节点,是联系卧龙和阿坝地区的门户。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是紧邻都江堰市市区,沿山麓分布着6个城镇,城景关系十分密切。

岷江穿出宝瓶口即是平原,岷江水通过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着广阔的成都平原。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与都江堰市区的关系风景区划分为 7 个景区。

各景区应加强游览组织、景观环境控制、游览解说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

都江堰景区面积 10.05km²,7 个景群,56 个景点。

净化各类与游览无关的建设,充分展示水利文化;加强游览组织与管理,扩大游客容量。

修建游步道,加强都江堰景片和灵岩寺景片的联系,游步道建设以青石材料为主,维护其古朴风韵。

改造二王庙宾馆和四川出版社创意中心的景观环境。

整治都江村景观环境,保留农田,搬迁工厂,改造为川西传统民居特色村落。

实施拆除与景区保护无关,破坏风景名胜区环境的建构筑物。

如人字堤南海酒店、都江堰景区围墙与外江溢洪道之间的都管局高工楼等。

适时拆除灵岩寺的宾馆,维修灵岩寺并对外开放;修建灵岩寺至灵岩山顶的游步道。

适时改造道解都江堰用地为游览区。

青城前山景区面积 9.08km², 1 个景群,34 个景点。

限制各类建设,加强游览组织,充分展示道教文化。

于玉清宫所在山谷脚下开辟景区第二出入口,形成全山道观游览环线。

修建天然图画至月城湖游步道。

景区入口外移,现青城山门入口处停车场改为游人集散广场。

浅谈风景区道路设计_陈燕

浅谈风景区道路设计_陈燕
(1) 规划选线中考虑景观质量因素。 风景区道路规划不仅要确保道路本身的流畅、自然 及路面的质量,还要注意所经地区的视觉观赏效果,使 风景特征能够沿途展现出来,让游人感受道流畅的线形 美,流动的景观美。 自然地形决定了风景区道路规划的总体结构,道路 的规划选址应与自然景物特征、自然力相协调。风景区 内路线的选择首先要充分利用道路所处的位置和自然地 形坡度,使游人能从道路上欣赏到最吸引人的景观,让 游览车穿过茂密的树林、清幽的峡谷或河滨沙滩,充分 享受大自然的景观野趣。例如,在滨水地段规划道路, 使游人沿水边行进的同时,可形成开阔的视野。 在布置和路线时,应使道路流畅地穿越风景区,而 且要注意避免损害最美和最具有生态价值的景点,使道 路与自然地形和沿途自然景观保持和谐关系,保存自然 弯曲的河流、隆起的岩石、茂密的丛林和乡间植被群 落,以及因地壳造山运动而形成的自然轮廓线。 (2) 以曲线为主导的平纵线形设计。 相对于直线来讲, 曲线线形圆滑、平顺、富于变化,
(3) 人文色彩原则。每个风景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渊 源, 经过时间的沉积渐渐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背景, 道路设计思路应符合风景区的人文风格。
(4) 个性原则。张扬个性,体现与众不同的设计思 路,更能突出风景区的总体风格。
参考文献:
[1] 吴为廉. 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2] 潘兵宏,赵一飞,梁孝忠.动视觉原理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长
界联系的需要。其具体作用为:(1)连接景区内各个景点, 区内部道路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将其区别于风景区
构成道路网络骨架;(2)为游人以及风景区正常管理、生 内部道路来看待。
产活动产生的必要交通活动提供服务;(3)引导游览;(4)同
根据上述分析,将风景
沿线视觉资源一起,共同组成了风景区的景观特征。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道设计浅议_陈双玉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道设计浅议_陈双玉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33-0023-03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道设计浅议收稿日期:2009-07-23作者简介:陈双玉(1984-),女,湖南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128范俊芳(1969-),女,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410128易理明(1985-),男,工程师,湖南一建园林景观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128陈双玉 范俊芳 易理明摘 要: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入手,对其地形、地貌、分类、道路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其基本特征及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得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可持续游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道设计现状,可持续游道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T U 984.18文献标识码:A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从1982年以来,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特别是一些名山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众所周知,游道建设是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景区中,游道作为导引游览的路线,联系着各个景点,使游客能更有效便捷的进行游览;景区游路是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区的道路建设越来越注重与景区内环境的融合,道路的路面宽度、路面材料、色彩、道路灯光等都体现着景观的需求,通过景区道路有效的组织空间。

但是目前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游道建设仍然存在多方面问题,对环境、生态、经济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概况1.1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概念及分类山岳型风景区是以高、中、低山和各种山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以山地为旅游资源载体和构景要素的具有美感的地域综合体0。

山岳型风景名胜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与历史遗产。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按其地质地貌成因,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花岗岩地貌景观;2)变质岩地貌景观;3)砂岩峰林地貌景观;4)丹霞地貌景观;5)喀斯特(岩溶)山地景观。

国家级风景区的道路景观设计

国家级风景区的道路景观设计

刍议国家级风景区的道路景观设计摘要:本文以苏州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公路景观设计为对象,论述了国内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状况、国内外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风格的差别、以及西山岛环岛公路景观设计对于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主要论述了西山岛环岛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些特点和构思体会。

关键词:国家级风景区、太湖风景名胜区、道路景观、生态保护、山体保护、田园风光、湖岸景观1.引言苏州金庭(西山)环岛公路项目已获江苏省住建厅、太湖国家度假区经济发展局、苏州市规划局、园林局等相关部门批准,2012年开工建设。

旨在打造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路,建成后可作为西山镇交通骨干道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镇区的交通网络,拉动旅游经济,方便居民出行同时兼顾提升环湖地带防洪能力。

金庭环岛公路项目线路起于太湖大桥三号桥与庭山路交界处,将本着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风貌的前提下,选择线路,部分沿现有的旅游公路依山傍水而行,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

路面宽度16米;包括:大桥4座、中小桥29座,桥梁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涵洞60座,隧道1道/660米。

整个项目建设工期约24个月。

届时太湖边芦苇青青,太湖烟波浩渺将尽收眼底,同时,西山岛内的田园风光,村镇民居,名胜古迹,山峰飘渺,池塘果林等原生态风光也将零距离呈现。

设计单位经过方案竞赛其设计理念获得建设方和专家团队的初步认可,设计团队本着极其慎重的态度,尽最大的可能保留和还原这里的一草一木。

2.太湖国家级风景区的基本情况2.1国家级风景区的概念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重要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者保持历史原貌,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江苏苏州太湖风景名胜区就属于国家级风景区。

2.2太湖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的天然湖泊型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里的水域、岸线、岛屿、湿地和山林植被所构筑的自然景观,以及以吴越史迹为导线而串联起来的吴越文化古迹、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和珍贵的明清园林、建筑所构成的人文景观为资源要素,是长江三角地区独特而不可再生的重要生态、景观资源和城市经济资源。

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初探

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初探

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初探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风景区的快速发展,针对风景区的各项开发和建设规划不断开展,本文主要针对风景区的道路规划为重点,结合风景区道路的功能和特点,探讨人文交通特征、风景区设计方案。

关键词: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生活层次的质量要求也愈发严苛。

旅游产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在当前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推动着我国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由于旅游市场的兴盛,风景区的建设规划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对风景区道路的规划也发展了巨大的转变。

一、风景区道路交通特点风景区因其不同于其他道路的特点,公路交通以机动车为基础,设计的道路通行公路道路的道路设计主要以马路的实用和便捷为核心。

风景区内的交通主要包括人群、自行车、观光车、机动车等,其中人群是风景区交通的最主要构成。

风景区内的混合交通具有复杂性,多种交通内容交叉,在交通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

具体说来风景区的交通具有以下特点:1、风景区内的机动车少,风景区内往往是人车公用道路;2、以观光人群为主要交通构成;3、交通密度小;4、交通流速度慢,通行速度较缓慢;5、交通状况较为混乱,呈现出无序状态,行人在道路上自由穿梭,在风景区内部很少有交通管制。

二、道路和景观配合的原则1、避免路线穿过有较高视觉价值的地区,比如在由挺拔山峰、清澈湖水的视觉景观中,最佳的道路设计是靠近或者俯瞰,而不是从中间穿过,这就防止了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2、尽量使风景区的道路从相邻风景单元交界处通过,从而增加游客对每个单元的兴趣和新鲜感。

3、道路的地形和横断面设计要和风景单元协调一致,换言之,即是要在环境景观中增加道路设计和景观的配合性,通过设置曲线或者路面宽度,展示不同的组合效果。

4、适当选择能够在游客中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和吸引力的地形、景观。

5.适当改造道路沿线容易影响游客情绪的不良视觉资源。

风景区规划设计

风景区规划设计

风景区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是指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以打造一个旅游景点。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风景区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一、背景分析本风景区位于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

该地区是一个名山区,以其壮丽的山峰和清澈的溪流而著名。

同时,该地区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因此,我们需要对该地区进行规划设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概念与设计思路该风景区的设计理念是“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将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保护和巩固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目的地。

三、具体规划设计1. 入口区入口区的设计需要突出风景区的特色,同时便于游客的进出。

入口区可以设置一个大型雕塑作为标志,表现风景区的特色。

同时,在入口区可以设置停车场、服务区等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2. 主要景点分布主要景点分布采用环状布局,以便游客可以依次参观每个景点。

主要景点包括山峰、溪流、瀑布以及古建筑等。

我们将通过标示牌、指示牌等方式来引导游客,以便游客更好地了解每个景点的特色和历史背景。

3. 步道设置风景区内将设置多条步道,以便游客能够轻松地观赏自然景观。

同时,我们还将在步道上设置小型亭子和长椅,以供游客休息。

4. 酒店和餐饮区风景区将设置酒店和餐饮区,以便游客能够方便地休息和就餐。

酒店将按照山区的特色,采用木质建筑和大面积的窗户,以便游客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餐饮区将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和饮品,以满足游客的不同口味。

5.文化活动区为了丰富游客的体验,风景区还将设置文化活动区。

文化活动区可以举办传统音乐会、艺术展览以及手工艺品展销等活动,以展示当地的文化底蕴。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个剧院,举办戏剧和舞蹈表演,以给游客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

四、管理与保护为了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我们将加强管理与保护工作。

首先,设置保护区和禁止区,以禁止游客破坏自然环境。

其次,加强巡逻和监控工作,以保障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浅谈风景区道路规划建设

浅谈风景区道路规划建设

浅谈风景区道路规划建设摘要:风景区道路是供游客和车辆使用的道路,属于园林型道路。

风景区道路要求以安全、通畅、美观、舒适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达到以上基本要求以后,景区自身人文色彩、历史渊源也应赋予在景区道路之中。

我司负责开发的古剑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綦江区主要旅游景点。

但其现有景区道路系统存在部分不足,会影响游客体感。

本文以古剑山风景区为点,浅谈风景区道路规划建设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风景区道路;规划建设;古剑山风景区引言景区道路是以旅游车辆和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担负交通和景观功能,因而在功能和规划上应有别于普通公路。

景区道路应该以保障车辆行驶安全为前提,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术标准,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达到景区交通系统的完整性。

风景区道路系统一般由旅游干支道、游步道、停车场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构成。

1 綦江区古剑山景区道路概况:古剑山位于重庆綦江区,是西南地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山上自然风光奇绝,人文景观丰富,海拔700-1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8℃,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市之首,常年层峦叠翠,气候宜人。

这里有罕见的丹霞地貌景观带,千年古刹净音寺、古剑鸡鸣、三佛岩、三镜湖、洗剑湖等40余个大小景点。

古剑山交通系统发达,到达各处景点均有公路或人行步道,主公路綦鸡路10km,古剑大道12km,连接路1.8km,名山环线16km,环湖路1.8km,1号游步道2.7km,2号游步道1.8km,3号游步道1.6km,特色小道若干构成了较完备的道路系统,但配套辅助系统仍有不足,例如监控系统、网络系统、自动灌溉系统还须完善。

2 景区道路安全、通畅、美观、舒适以及人文色彩的问题和建议2.1 景区道路安全规划设计、安全施工建设、安全运营养护安全是景区旅游道路的首要问题,旅游景区的地质情况复杂多样且不容易探明情况,但景区旅游道路的规划布局应尽可能避开地质不良地带。

必须穿越地质不良地带时,尽可能不扰动或少扰动自然地貌,即要因地制宜,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规划路线。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重视道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合理规划绿化带;(3)加强城市道路绿 化景观的长期规划,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4)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与市民 的沟通和反馈。
本次演示从研究现状和不足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发展趋势,旨在完 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然而,由于研究的局限性,尚有许多问 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未来研究可以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城市气候和 土壤条件下,适合的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城市 规划、交通规划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3)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目录
01 引言
03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 的原则
02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 的需求分析
04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 的步骤
目录
05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 案例分析
07 参考内容
06 总结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大家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风景区作 为旅游业的支柱,其道路景观设计对于游客的旅行体验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提升 景区道路景观质量提供参考。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以某山区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为例,该景区的自然环境优美,山峦叠嶂、溪 流潺潺,但原有的道路狭窄、崎岖不平,给游客的游览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提 升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的游览体验,需要对景区道路进行景观设计。
1、问题分析:景区内原有的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存在安全隐患;缺乏停 车设施和休息区;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的表现。
1、生态保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避 免砍伐树木、占用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行为。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基于生态旅游的桂林市天湖风景区开发规划探讨

基于生态旅游的桂林市天湖风景区开发规划探讨

基于生态旅游的桂林市天湖风景区开发规划探讨作者:李琼莹唐世斌刘云鹏谢腾霄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7期李琼莹唐世斌刘云鹏谢腾霄基于对生态旅游的思考,通过对天湖风景区资源进行简要分析,结合景区的溪流体系,将景区整体结构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确定景区的中心水库为重点规划区域,并将中心水库重点区域开发成一心三式九区的空间结构,得出“全面保护、重点开发”的系统分析结论以及一些对该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为当地政府在景区的旅游开发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天湖风景区生态旅游现状分析(一)天湖风景区概况天湖风景区地处广西越城岭山脉、全州县与资源县交界处的全州县境内,距桂林市区138 km,距湘桂交界的广西北大门——全州县县城35km(均指中心景区的距离);景区是一个以天湖水库和海洋湖水库为核心,共由13个大小不一的中小型水库组成的相互联系、上下贯通的水库群;水库群位于海拔1400 m以上的高山区,四季景色迷人(如图1),是广西区内最高的高山水库湖泊群,属湘江水系驿马河上游。

(二)天湖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现状目前,天湖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基本良好,空气质量常年维持在一级的水平;水库水质良好,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水体清澈,杂质少,经简单处理即可饮用;景区植被覆盖率很高,整体保护状况好,未见滥砍乱伐、火烧开荒的现象。

天湖风景区现处于一种半开发状态,直达景区的道路刚刚修建不久,电源方便。

我们在规划设计中以原道路为基础,根据该地的地形情况加以改造,把规划范围内的路线设计为环路;而在交通工具上,以旅游区的入口为界限,限制自驾游游客的小车出入,设立停车场,游客将有选择地决定自己在旅游区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游览电瓶车。

第二,现有的天湖度假村选址在天湖风景区中心水库附近,目前已开始营业,周边道路四通八达。

但度假村条件简陋,空间浪费较大,环境保护意识欠缺,不时可见游客所丢垃圾,没有充分利用地形地势进行合理用地的规划,需在原有的基础上,以生态环保为基础,加以改造设计。

浅谈生态游步道的建设构思

浅谈生态游步道的建设构思

浅谈生态游步道的建设构思摘要:以武汉市江夏梁子湖风景区南北咀规划区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景区游步道设计原则,提出了生态景观道路设计理念,并对其功能作用进行剖析。

关键词:生态;游步道;梁子湖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有力的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道路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景观割裂等负面影响日益凸现,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发生了严重威胁。

国内旅游业不断升温,对风景区道路沿线进行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成为我国道路建设中的迫切任务。

自然生态和谐优美的道路景观对于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增加司乘人员的舒适性,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武汉市江夏梁子湖风景区南北咀规划区为例,对生态景观游步道的构建提出了初步建设理念,为国内景观性游步道建设提供参考。

1.梁子湖风景区简介武汉市江夏梁子湖风景区位于市区的东南部,以梁子湖风景区为中心,50公里半径范围内,包括了以下5个城市---武汉、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其中武汉为特大城市,黄石为大城市),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优越性为南北咀规划区的旅游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江夏风景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梁子湖畔,依托梁子湖清新的水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湿地景观,美丽的传说,以及湖周边凝结厚重文化的宋代古窑址,着力打造别具一格的湖泊生态旅游。

江夏梁子湖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北有京珠高速公路,西有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区域交通条件极为优越。

规划区地处江夏区梁子湖生态区的核心地带,也是江夏区着力打造的度假休闲区。

根据现状风景资源的特征和赋存的旅游功能,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分区分期高标准建设,形成在湿地生态资源下,融自然、历史、现代于一体,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人居相协调统一的环境体系,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天然大氧吧。

2. 游步道设计理念游步道是一个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

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

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初探

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初探

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初探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风景区的快速发展,针对风景区的各项开发和建设规划不断开展,本文主要针对风景区的道路规划为重点,结合风景区道路的功能和特点,探讨人文交通特征、风景区设计方案。

关键词: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生活层次的质量要求也愈发严苛。

旅游产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在当前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推动着我国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由于旅游市场的兴盛,风景区的建设规划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对风景区道路的规划也发展了巨大的转变。

一、风景区道路交通特点风景区因其不同于其他道路的特点,公路交通以机动车为基础,设计的道路通行公路道路的道路设计主要以马路的实用和便捷为核心。

风景区内的交通主要包括人群、自行车、观光车、机动车等,其中人群是风景区交通的最主要构成。

风景区内的混合交通具有复杂性,多种交通内容交叉,在交通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

具体说来风景区的交通具有以下特点:1、风景区内的机动车少,风景区内往往是人车公用道路;2、以观光人群为主要交通构成;3、交通密度小;4、交通流速度慢,通行速度较缓慢;5、交通状况较为混乱,呈现出无序状态,行人在道路上自由穿梭,在风景区内部很少有交通管制。

二、道路和景观配合的原则1、避免路线穿过有较高视觉价值的地区,比如在由挺拔山峰、清澈湖水的视觉景观中,最佳的道路设计是靠近或者俯瞰,而不是从中间穿过,这就防止了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2、尽量使风景区的道路从相邻风景单元交界处通过,从而增加游客对每个单元的兴趣和新鲜感。

3、道路的地形和横断面设计要和风景单元协调一致,换言之,即是要在环境景观中增加道路设计和景观的配合性,通过设置曲线或者路面宽度,展示不同的组合效果。

4、适当选择能够在游客中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和吸引力的地形、景观。

5.适当改造道路沿线容易影响游客情绪的不良视觉资源。

6、有选择性的清楚或者预留原有的地表植被,适当增加保护措施,减少道路建设过程中对风景区景观和自然环境资源造成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区旅游道路规划设计探析
摘要: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是风景区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道路系统规划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状况、资源分布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和游客心理等诸多要素。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福建省主要旅游项目。

但其现有旅游道路系统存在类型单一、主题模糊、冷线路多、热线路少等诸多不足,影响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发挥。

本文以武夷山风景区为例,探析风景区旅游道路系统规划模式。

关键词:道路系统规划、武夷山风景区、创新性道路规划
一、风景区旅游道路含义及其规划原则
1、风景区旅游道路含义
风景区旅游道路是指供游人游览同时兼顾景区内外生产、安全、消防等运输作用的道路,属于园林型道路,由对内交通和对外交通两部分组成。

风景区道路在景区内主要担负交通和景观功能,与此同时还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共同营建景区交通系统的完整性。

风景区旅游道路系统一般由旅游干支道、游步道、停车场、桥梁、索道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构成。

2、风景区旅游道路设计原则
(1)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舒适、快捷是旅游道路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但是其前提是必须保证交通安全。

如果不能保证交通安全,不管道路本身多么优美都是毫无意义的。

除此之外,便捷也是旅游的关键要素,合理的旅途时间是游览者选择旅途地点的先决依据。

(2)市场向导,经济效益
旅游道路设计的关键是适应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游览者的需要,路线设计必须符合旅游者的意愿和行为。

游览者对旅游路线选择的出发点是以最小的旅游时间和旅游费用来获取最大的游览欲望。

(3)地域特色,季节变换
旅游道路设计一定要突出特色,形成有别于其他路线的鲜明主题。

根据地理和文化特征,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交通系统,才能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使游览者感受旅途中有张有弛、富于节奏、高潮迭起的沿路景观。

除此之
外,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旺季、平季和淡季特点,不同季节的游客流量相差悬殊。

旅游道路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游览活动的季节性特征,以旺季时的游客量最大波动率来指导旅游道路的设计,保持客流平衡。

(4)以人为本,综合配套
旅游道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理念,如设置无障碍通道。

旅游是一个感受地域文化、自然风光心情愉悦的过程,因此在道路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游览者和驾驶员的心理感受,通过道路景观的设计来增加旅途乐趣,缓解旅途疲劳。

除此之外,要保证游步道、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以及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各个需求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二、武夷山风景区的道路系统分析
1、现状资料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位于我国福建省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包括东部风景名胜区、中部九曲溪生态区、西部生物多样性区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4个保护区,平均海拔1200米,中山地貌,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随着武夷山风景区在国内外知名度的上升,游客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图1),从而给风景区旅游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带来巨大的压力,针对旅游道路合理规划的研究迫在眉睫。

2、道路系统情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其道路系统联
系着各大景点,包括九曲溪、流香涧、玉女峰、大王峰、三仰峰、天心岩、虎啸岩、鹰嘴岩,水帘洞、桃源洞、云窝、慧苑,天游观、万年宫,一线天、九龙寨、卧龙潭、芙蓉滩、武夷精舍等。

其道路系统主要分为公路和山区游览路两个层级(图2)。

图2 武夷山风景区道路系统
在武夷山风景区内,沿公路乘车可以到达各个景区的入口处,但想要深入各个景点内部,则还需漫长的步行(图3)。

图3 武夷山风景区乘车游览线路
3、现存问题分析
武夷山风景区旅游道路的设计与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1)景区、景点之间交通不畅,影响旅游线路的安排与组合。

武夷山景区不少地段为外公路,公路等级较低,旅途消耗时间长,安全性稍差。

另外,自驾车从上饶进入武夷山风景区仅为二级公路,缺乏一条高速公路。

2)热线路少,冷线路多。

武夷山风景区内较成熟的旅游道路85%以上集中在主景区内和部分自然保护区内,其余部分旅游线路为不成熟或待开发的冷线路,进而影响了游客在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停留时间。

3)道路无主题提炼,缺乏针对性。

武夷山风景区旅游道路没有进行目标细分,没有针对各类人群而提炼出若干主题,进而设计出相应的旅游线路(如休闲游、背包游、健身游等)。

三、武夷山风景区旅游线路的创新性规划建议
1、整修道路,实现交通工具多样化
在武夷山风景区内建立景区专用游览车服务系统,景区内禁外来大型客车、货车通行。

对各景群内部游览道路进行道路划分,设计自行车游览专线,供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活动。

各个景点内的游步路和山区游览道路应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其他景点相区分。

2、整合交通,形成主题旅游带
整合武夷山风景区的内部交通,将一些具有相同美学风格或类似性质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组合在一起,推出某项专题旅游线路,并设置明确的旅游线路标识系统,引导游客更好的进行游览活动。

加强各景点之间的协作关系,创建更为系统的特色景观。

3、注重差异性,形成针对性设计
旅游道路的风格、特色、主题等设计方面要具有差异性,以强调自己的独到之处。

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游览线路内容,使游览者心理上产生差异,满足旅游者在心理及生理上对旅游道路的需要。

如设计老人漫游路、健身探险路等。

4、结合文化内涵及景观生态性
旅游道路的设计应该遵从当地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旅游是一种体验,消费者不仅要求在旅游过程中得到娱乐享受,也希望能够体验不同民族
带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在武夷山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中应结合闽南文化、妈祖文化、佛教文化、畲族文化、茶文化等,形成特色文化道路,让游人在欣然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景观生态性在道路规划设计中也极为重要,要充分体现道路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总之,风景区旅游道路设计应该贯彻道路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术标准、选用合理的道路设计指标和技术参数,注重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的设计与运用,切实保护好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来创建满足游览者各项需求的景观旅游道路系统。

参考文献:
[1]龚军姣. 核心——边缘理论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2):133 -1341
[2]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81 -390
[3]姚亦锋. 风景区道路的美学意义[J]. 规划师,2005,05:73-75.
[4]凡丹. 旅游线路的创新探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 年 3 月.
[5]陈燕,吴志欢,陈飞. 浅谈风景区道路设计[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10:164-166.
[6]刘忠伟,等.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2001,(2):
208-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