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第二章)分析
《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论
第二章人际沟通相关理论
第三节人际认知理论
2、人际认知的特征
1)知觉信息的选择性 2)认知行为的互动性 3)印象形成的片面性
第三章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二) 人际认知的内容
1、自我认知: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对 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以及 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进行认知。 2、他人认知:是指对交往对象的正确 认识。
认经验。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二)认知形成的心理效应◎
7、投射效应: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着相同特性的
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典型的投射效应 就是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认为别人与自己一样有着相同 好恶、相似的观点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谓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应的就是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三)赞许动机 ◎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 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所谓赞许动机,是指交际 的目的能得到对方的鼓励和称赞,从而获得心理 上的满足。赞许动机实质上是 一种取得成就而得 到他人或组织的尊重、承认和赞扬的需要。赞许 动机对于人际交往行为的成效是有直接影响的。 我们在实际交往中,要诚恳、不失时机、恰当地 使用赞誉,强化人的交际动机,激励人的积极行 为。
人们对别人做评价时。常喜欢从好的坏的局部印象出发,
扩散出全部的好货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
点组建扩散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也称月晕效应。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二)认知形成的心理效应◎
3、人的外表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对恋爱
的双方其更明显的作用,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晕轮效应所产生的认知偏见从已知推及未知、由片面 看全面,往往导致不正确的评价。人际交往中应避免, 但同时也可利用这一点增加自身的吸引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篇一」一、问题提出人际交往通常指除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作为刚刚走出家门的大学生,减少了与亲属(主要指父母)之间交流的机会,人际交往就显得更为重要。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源泉。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在88—92年左右出生的,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校园问题,偶尔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大学生在校面对的主要是同龄人,因此,调查也针对这方面展开,就大学生的交往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调查工具问卷形式三、调查对象外语系xx级部分同学,总人数:200人四、结果分析(一)、大学生目前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及现状首先,我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作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超过70%的同学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现状感到不满意。
其中1/3的男生不知道应该怎样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而女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比例达到了1/2。
另外,在对朋友数量的调查中,有50%左右的只有4-6个较好的朋友,其中男生的朋友数量普遍多于女生。
由此可见,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存在问题的,他们的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大致如下:大学生以专业分班级、以学科分院系,班级和院系是他们生活的团体,一个单纯的高中学生上大学后,若不小心被别人鄙视或被拒绝于团体活动之外,而他又不善于交往,不在改变中得到提高的话,就有可能进入孤独、压抑的状态,进而困扰大学四年的生活,甚至影响未来的行为。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第二章人际交往从认识自我和他人开始
2.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性动 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有团体归属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友谊、 合作与奖赏。这种需要促使人们结交朋友,寻 找支持,参加群体活动,因而形成交往动机。
3.交往方式
交往方式是指人际交往的形式。在传统社会里, 人们的交往空间和范围非常有限,人的交往方式 有局限性。在现代社会里,信息化交往手段使人 类社会交往的范围和空间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 表现出虚拟化、多元化、便捷化特征,导致人们 的交往方式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
处世的态度。待人接物三原则 :
⑴尊重他人 。 ⑵热情待人 。 ⑶真诚做人 。
三、自我形象管理
(一)自我了解,自我悦纳 (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一)自我了解,自我悦纳
(1)照镜子。 (2)利用录像审视自己。 (3)自审和自省。 (4)以人为镜。
服饰是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 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 阳伞、发饰等。
服饰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在社交活动中, 人们可以通过服饰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 位、涵养。
5.谈吐
谈吐指言语应对,是人类交流的一种能力表现。在日 常生活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在语言上却有美丑之分、 文野之别。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 寒。”可见择言选语是何等的重要。
二、自我评价时高时低
在现实中,人们很难很正确地认识自己,有些时候 人们的自我评价会过高,有些时候会过低。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是与其自信心的强弱有关的, 自信心强的人能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潜力,而自卑 的人则会对自己有所贬低。
三、自我的概念稳中有变
自我概念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人的成长或者是遇到重大人生事件,例如,
(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 第二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其次,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个性发展。 最后,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节 增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技巧
8
一、克服人际认知的偏差
通俗地讲,人际认知就是对人的认识。人们在交往中彼此的感知、理解、判断往往直接影响 对被认知对象的印象和好恶感觉,从而进一步影响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人际认知是彼此之间人际 关系建立的起点。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人际认知有利于协调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错误的、片 面的、歪曲的人际认知阻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协调。在人际认知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种现象:
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意义
5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管属于哪一种类型,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渴求交往 2.希望与异性交往 3.希望与社会交往,扩大交往面
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意义
6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交往观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第二节 增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技巧
11
四、注意交谈对话艺术
交谈是人类语言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对话是交谈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 发话者、受话者和对话内容三个方面。交谈对话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可以沟通信息、联络感 情,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交谈对话的主要方式有:
1.商讨式交谈对话
2.说服式交谈对话
第2章
大大学学生生人人际际交交往往
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意义
4
大学生由于年龄、性格、气质、阅历等不同,人际交往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以下三 类:一是积极型,这类大学生大都性格开朗,行动积极,对交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热心参 与集体活动。二是被动型,这类学生在观念上比较开放,主张积极交往,但在行为上不主动,怕 耽误课程学习,多是被动卷人交往。三是沉静型,这类学生多数性格内向、孤僻、少言寡语、不 善交往,只保持和少数人交往和接触。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通用8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通用8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通用8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及意义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记得一位叫做戴尔,卡耐基曾的名人说:一个人的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
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们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
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
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
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因此,我们小组开展了此次调查,目的在于大致地了解我校蔡家关校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情况,并针对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借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优雅、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寝室文化,并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调查内容1、人际交往的概念及分类2、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2、网络调查法3、文献法四、调查对象1、南通大学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以及已从事工作的校友。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6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6篇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 (1) 细致分析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经验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果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
人们不单可以减少与别人发生冲突,亦可以令自己和别人有更愉快的交往经验。
有些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或属性。
譬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较外向、善于交际。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人际交往能力实比移山更为艰难。
多数的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
反之,他们认为只要能辨认出可以预测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便可以设计一些课程来培训这种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二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对环境的辨析能力要有效地达到社交目标,便要因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
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非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不可。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
这种"因时制宜"的说法,并非只是近代西方心理学所提倡。
其实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亦常被提到。
例如《中庸》说:"国有道,共言足以兴国;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这便说明了进谏及保持缄默都是合宜的处事方法,但朝臣采取哪种方法才可产生较理想的后果,却取决于他们身处的国家是有道还是无道之国。
又以本章开头提及的杨修为例,他是个机智的才子,但他所服侍的主公曹操是个性格多疑的人。
杨修自恃聪明而多次道破曹操的心意,故招来杀身之祸。
若他的主公是个宽宏大量,知人善用的人,杨修不但不会被杀,反而会被委以重任。
虽然有人会慨叹杨修生不逢时,但若以"因时制宜"的说法,杨修似乎只顾一时言语之快,却忽略对方(曹操)的思想性格,因而说出一些合乎事实但不合对方心意的话,白白地把性命断送了。
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精品文档3页
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一)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不与谐1、理想与现实落差,导致学生心理失衡。
有大学生发现现实中大学并非自己想象得那么完美;有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老师、家长左右,上了并非自己所愿大学。
导致他们对学校一切不满,这个陌生又不满环境使他们心理失衡,致使他们不愿与同学交往。
2、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
一方面,大学新生离开了家乡、父母、朋友,面对新校园环境,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寂寞感与恋旧感;另一方面,同学大多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处世风格、个性脾气。
并且特长爱好也千差万别,因此在人际交住中,难免会产生矛盾与冲突。
(二)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不与谐由于父母对独生子女关心体贴有余,培养锻炼不足,导致子女对父母、家庭依赖性较大。
父母长辈娇生惯养使得他们中一些人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人分享与合作坏习惯,一旦进入高校,远离父母,他们各种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很不利于他们人际关系形成与培养。
(三)毕业班大学生人际关系不与谐研究表明毕业生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些毕业生在回顾几年大学生活时,往往觉得收获不多。
自我评价较低,容易产生失落感。
2 临近毕业时,同学之间依依惜别导致情感失落;同时严峻就业形势,给众多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精神压力,引发出自卑、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
此外还有少部分毕业生,平时就有积怨,临近毕业时一下发泄出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四)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不与谐一部分贫困生,他们往往因自己家境贫困、经济拮据而自卑、痛苦,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常常自惭形秽,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心理上缺乏信心,行为上采取逃避、退缩应付方式。
有贫困大学生总是害怕被别人瞧不起,怀疑对方在恶意中伤自己,固而自我封闭,不愿与同学进行交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贫困大学生经济上不独立与消费欲望、消费需求之间产生尖锐矛盾,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一个重要障碍。
《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论
第三章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 首因效应 • 近因效应 • 晕轮效应 •移情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 • 经验效应 • 自我投射效应 •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 论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一)认知形成的心理效应◎
《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 论
第三章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1)对他人的认知包括五个方面
• 对他人情感的认知
• 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 对他人能力的认知
•对个人倾向的认知
•对他人个性的认知
《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 论
第三章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2)对他人认知的作用包括八项:
《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 论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二、认知印象的形成与心理效应 ◎
(二)认知印象的形成 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迹象或形象。“首因效应”又叫 “第一印象效应”。 1、第一印象的形成 (1)何谓第一印象:是指人与人之间初次接触后留下的对客 体的感性迹象,又叫初次印象。
《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 论源自《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 论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
(一)认知形成的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 用,使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对人或事所特 有的反应。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多数是 由于心理效应造成 的。
交际心里的复杂性,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
机和意向作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包括 感知、判断、适宜。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优秀5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优秀5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篇一大学应该学什么?除了知识外,较重要的是培养个人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
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源泉。
大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中更是如此。
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那么,目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到底如何呢?90后的我们能否适应大学生活并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呢?他们遇到问题纠纷后会如何解决呢?我们在交往中是否存在隐患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人专门作了此次调查了解情况。
二、调查目的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们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因此,本人开展了此次调查,目的在于大致地了解我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情况,并针对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措施。
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调查过程(一)调查时间: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6月一叁日(二)调查对象:各高校在校本科生(三)调查方式:网上发布调查问卷,共回收60份四、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一共调查了60人,其中男生24人,占总人数的40%;女生36人,占总人数的60%。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报告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结果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式我们采用的是不记名的随机网上问卷调查,主要为天津天狮学院学生。
网上共发出100份,收回100份(答题人数:100,有效答题人数:100),并从中随机抽取了10份作为参考样卷。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3.您的学历是?()A.专科B.本科C.硕士D.其他分析:由这三道题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男生和女生所占比例相差不是很大,可专科和本科的大一新生所占比例较大,达到了85%到95%。
4.您的性格是否内向?()A.是B.否5.在您的人际交往中,您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如何?()A.关系不错,很满意B.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C.关系很差,自己很失败D.不清楚分析:分析以上两题,性格外向并且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表示很满意的同学还是占大多数的,所占比例在65%到67%;相反,性格较内向的同学则大多觉得关系一般,勉强还过的去;除此之外还存在一少部分同学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很差或者不清楚。
6.经历了中学时代,您觉得大学同学或者朋友之间的关系与中学时代相比?()A.更深刻,更理性化B.和中学差不多C.有所倒退,更虚伪D.不清楚分析:此题把中学时代与当今的大学时代做了一个对比,有51%的同学认为现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刻更加理性化;21%的同学认为和中学差不多;23%的同学认为与中学相比,现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虚伪;还存在5%的同学不是很清楚。
7.您认为大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吗?()A.很重要B.一般重要C.无所谓D.一点都不重要8.您认为您和同学相处怎么样?()A.很融洽B.一般C.较差,经常有矛盾D.和他们不怎么说话分析:这两题对大学生对建立人际关系的认识与人际相处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到78%的同学认为大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很重要并且与人相处得很融洽;20%到25%的同学认为一般,相处也一般;极少数同学认为无所谓而且相处较差。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六、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包括了赞许、 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以及心理财富的交 换。个体在进行社会交换时,付出的是代价,得到的是 报偿,利润就是报偿与代价的差值。个体在社会交往中, 如果给予别人的多,他就会试图从双方的交往中多得到 回报,以达到平衡。如果他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却很 少,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终止这种社会交往。相 反,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总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却 多,他就会希望这种社会交往继续保持,但同时也会产 生内疚感。只有当个体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收益达到平 衡时,或者自己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时,自己的报偿 与代价之比相对于对方的报偿与代价之比是同等的时 候,个体才会产生满意感,并希望双方的社会交往继续 17 保持下去。
5
6
二、人际交往的社会需求理论 马斯洛的人际关系理论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 是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 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爱和归属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包括对友谊、 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 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 现,或是发挥潜能。
31
曾仕强的人际关系理论
成功的人际关系 民间流传已久的做人十要 一表人才 两套西装 三杯酒量 四圈麻将 五方交友 六出祁山 七术打马 八口吹牛 九分努力 十分忍耐
3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指导语本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 指导语本量表共 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 个问题 回答。 (打√)或“否”(打×)回答。请你认真完 然后参看后面的记分方法, 成。然后参看后面的记分方法,对测验结果做 出解释。 出解释。 关于自己的烦恼有苦难言。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苦难言。 是 否 和生人见面时感觉不自然。 2、和生人见面时感觉不自然。 是 否 过分羡慕和妒忌别人。 3、过分羡慕和妒忌别人。 是 否 与异性交往太少。 4、与异性交往太少。 是 否 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是 否 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是 否 33
第二章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㈡人际关系破裂的五个阶段
◆为使一种相互关系继续,当事双方必须共同 维系和发展。如果一方不能以对方满意的方式 行事,那么这种相互关系就会破裂。人际关系 的破裂与失败也经历五个步骤: 差别 划界限 停滞 回避 终止
1 差别
随着时间的飞逝,可能出现习惯不同、价值观不 同, 慢慢会导致行为差异,如对看电影这样的 小事会存在分歧,有的人在电影首映就要去看, 而有的人等有了光碟时再去看。这些矛盾使他们 陷入了差别阶段。
人际关系的三个构成因素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彼此互相感知识别和理解而建立起来人际关系总是从对人的认知开始的彼此根本不认识毫无所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
第二章 人
际
关
系与 人 际 沟 通
座右铭
做人难,难在 处理人际关系;
难做人,难在 不懂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关系
1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以物质形 态为主的关系。
它是其他形态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他形 态关系的性质。
2 社会意识形态关系
社会意识形态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关系基础 上,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意识形态 方面的关系, 即政治、道德、法律、宗 教等方面的关系。
3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各种心理形态和行为 关系;它属于微观关系, 与个体及社会行为直接联系, 以感情心理为基础。
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认识过程。人际关系的 发展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相当有规律的阶段或顺序。
如果一种关系没有按照预料的顺序发展, 就会 引起当事人人惶恐不安。
如果初次见面同某人见面, 就想求爱结婚, 对 方显然不会作出积极的反映。同样,如果某种关 系在没有出现任何征兆而突然结束时,双方都会 感到震惊和莫名其妙。
2、第二章 人际沟通
21
22
从上图可以看出:为什么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就是
因为输入的信息,经过“自我世界”的 加工后,再经传达,就会走样。
8
间接沟通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方式
尽管间接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比例不 是很大,但这种沟通方式正日益增多, 并大大拓宽了人际沟通的范围,远隔千 万里两个人之间,通过电话、电报、电 子信件,可以面对面一样地交流信息。
如QQ视频聊天等。E-mail这种间接沟 通是人际沟通的延伸和拓展。
(如人们私下交换意见,议论某人某事,沟通小道消息 等,都属于非正式沟通。)
13
(四)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从沟通信息有无反馈的角度看,人际沟通又可分为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1、单向沟通 指单向信息流动的人际沟通。在沟通时, 沟通双方的地位不变,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 收信息而不向对方反馈信息。
(如作报告,大型演讲等。但这里要说明一点,即严格 意义的单向沟通是罕见的,即使是在会场上,接收者 会以各种形式—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或多或少将 信息反馈给沟通者) 2、双向沟通 指双向信息流动的人际沟通。在沟通时, 发送信息者与接收信息者之间的地位不断变换,信息 沟通与信息反馈多次往复,
例如:护士选择支配患者的方式,这可能是因为护士 喜欢控制患者的方式,或者因为护士从患者那儿感到 患者愿意服从。
17
(四) 情境性 人际沟通是发生在一定场合中的信息沟通行为, 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参与者、话题等各种 因素中进行的,这些构成了沟通的情境。 (人际沟通方式受情境制约。在通常情况下,人 们总是根据时间、空间、双方关系等不同的情形 来选择不同的话题,进行适当的沟通。) 例如:当司马懿的大军逼迫空城之下,诸葛亮表 现泰然自若,坐在城楼上饮酒抚琴,此即有名的 “空城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
3、晕轮效应和泛化印象
• 泛化印象:在人际认知中,往往会因为对方某个特点比较突出,从而将这特点泛化到其他方面,形 成一种夸大的印象。
• 晕轮效应: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的心理效应。
4、刻板印象和定势效应
• 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共同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它不是 一个个体现象,而是一个群体现象,所反映的是群体的共识。
3、谈判
谈判的一个首要理念“双赢”。
谈判的原则: 目标坚定。 目标底线。 双赢沟通。 绝不动怒。 寻求一致。
4、电话礼仪
(1)自报姓名。 (2)接电话不要一心多用。 (3)当对方讲话时,要做出回应 。 (4)给对方留姓名和电话号码。 (5)在任何严肃或高雅的公众场所 ,要轻声讲电话。
• 课堂互动
3、人际沟通的具体类型
(1)谈话的技巧:
★进入正式谈话正题之前的“热身运动” ★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学会有效倾听 ★力避引起争论 ★引起共鸣
2、应聘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归结六大类。 (1)你是谁?你的真实情况如何? (2)为什么来求职? (3)你的特点、特长? (4)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 (5)你希望能得到多少报酬? (6)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 人际冲突的特征:
(1)客观性: (2)自觉性: (3)对立性: (4)递增性:
二、人际冲突的过程
• 人际冲突是一种人际互动的方式,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
五个阶段: (1)潜在阶段:
• 导致冲突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客观上双方在某种方面存在差异、矛盾,而且难以兼容,但双方还 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
★人际吸引: 在国外社会心理学中称为人际魅力,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 相互亲和的心理现象。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例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例分析(篇1)【案例5】一天,老师收到小明的谈心日记,上面写着:“高老师,我认为妈妈是世界上最讨厌的人,我不喜欢她,恨她。
真希望她不要在我面前出现。
”看了他的谈心日记,老师很震惊,小明的妈妈其实是一位非常慈祥的母亲,为什么小明会讨厌她,恨她呢?下课后,老师找小明谈了一次。
原来小明的妈妈每天总是不停地叮嘱他应该做作业了,应该吃饭了,应该睡觉了,不应该吃零食,不应该到外面去,应该干这,不应该干那……整天不停地重复这些话,唠唠叨叨。
昨天妈妈为让小明早点睡觉,催他睡觉就催了十几次。
小明对于妈妈罗嗦的表现特别反感,她越叫,小明就越不听,恶性循环。
就因为这些,小明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差。
【案例6】强强进入三年级了,总觉得妈妈太唠叨,每天反复叮咛做作业、看书……就这几句话要讲上半天,觉得烦人不想听。
爸爸又不通情理,每次考试不进行具体指导,但要求考到前五名,达不到指标就给脸色看,轻则骂,重则打。
强强考试多次失败,也不以为然,反正骂过打过,一切照旧。
于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自行其是,弄得父母很生气。
【案例分析】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心理渐趋成熟,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
他们会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但由于他们的年龄还相对较小,再加上父母的特殊地位,使得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父母的约束,于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会经常发生一些冲突。
对于父母而言,他们总觉得孩子还小,出现冲突是孩子太不听话,所以父母还得“事事操心”。
而孩子对父母的“严加干涉”起初是反感,当他们意识到他们还无法摆脱父母的约束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采取逃避的态度,我行我素,对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不加理睬。
像上述案例中的小明和强强就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作为教师,在遇到学生与父母的冲突问题时该怎么办呢?(1)教师首先要主动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家庭的表现和父母的教养方式。
如果问题的根源在家长而不在学生身上,教师要劝说家长转变观念,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告诉家长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满足孩子的独立欲望;不要强求孩子听话,也不要一味地溺爱娇宠,要多给予建议和希望,孩子在宽松的气氛中自然会听话。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例分析10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例分析10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例分析 (1) 美国有位谈判专家想在家中建一个游泳池,建筑设计的要求非常简单:长30英尺,宽15英尺,有水过滤设备,并且在6月1日前做好。
谈判专家对游泳池的造价及建筑质量方面是个外行,但这难不倒他。
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不仅使自己从外行变成了内行,而且还找到了质量好、价格便宜的建造者。
谈判专家先在报纸上登了个想要建造游泳池的广告,具体写明了建造要求,结果有A、B、C3位承包商来投标,他们都交给他承包的标单,里面有各项工程的费用及总费用。
谈判专家仔细地看了这3张标单,发现所提供的温水设备、过滤网、抽水设备、设计和付钱条件都不一样,总费用也有差距。
接下来的事情是约这3位承包商来他家里谈,第一个约好早上9点,第二个约好早上9点15分,第三个约好早上9点30分。
第二天,3位承包商如约而来,他们都没有得到主人的马上接见,只得坐在客厅里彼此交谈着等候。
10点钟的时候,主人出来请第一个承包商A先生到书房去商谈。
A先生一进门就宣称他的游泳池一向是造得最好的,好的游泳池的设计标准和建造要求他都符合,顺便还告诉主人B先生通常使用陈旧的过滤网,而C先生曾丢下许多未完的工程,而且他现在正处于破产的边缘。
接着主人同B先生进行谈话,从他那里了解到其他人提供的水管都是塑胶管,他所提供的才是真正的铜管。
C先生告诉主人的是,其他人使用的过滤网都是品质低劣的,并且不能彻底做完,拿到钱以后就不管了,而他则绝对保质保量。
谈判专家通过静静的倾听和旁敲侧击的提问,基本弄清了游泳池的建筑设计要求及3位承包商的基本情况,发现C先生的价格最低,而B先生的建筑设计质量最好,最后他选中了B先生建游泳池,而只能给C先生提供的价钱。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谈判终于达成了一致。
案例分析:在上述数例谈判成功,都是采取了以客观根据为公平的标准,结果是双方满意的。
运用客观标准的好处是,它将双方主观意志力的较量(这往往是两败俱伤的事)转换成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努力,变“对方是否愿意做”为“问题该如何解决”,变双方以各种方法竞争上风为彼此有诚意的沟通。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精选6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精选6篇)关于高校生人际交往篇1良好的人际交往潜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进展的必要条件。
高校生作为一个特别群体,应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熟悉和正确处理高校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好处,人际交往障碍会给高校生的学习、生活、心情、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透过对高校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缘由分析,说明白高校生如何持续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潜力。
同时构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也将有利于高校生构成和进展健康的共性品质。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进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潜力的综合体现。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
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高校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资料之一。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简单的社会交往,构成了高校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培育良好的人际效潜力,不仅仅是高校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个没有交际潜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久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同学,高校生的人际交往更为简单,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
个体开头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
高校生们开头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进展这方面的潜力。
而且,交往潜力越来越成为高校生心目中衡量个人潜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高校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进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进展、共性持续健康和具有平安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定要求。
然而,并不是每个高校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
认知、心情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
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逆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人际沟通》第二章第三节人际认知理论
04
CATALOGUE
人际认知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理论面临的质疑与反驳
主观性
人际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他人认知的 主观性,但不同个体对同一情境的认 知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理论在解释人 际互动时存在主观偏见。
缺乏实证支持
忽视社会文化因素
人际认知理论在解释人际互动时,未 能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认知 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普 适性。
思维
个体对感知和记忆的信 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
维活动。
想象
个体运用已有的感知、 记忆和思维成果,创造
出新的形象或意象。
人际认知的动态过程
信息获取
个体通过感官获取外部信息,并对这些信息 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处理。
信息加工
个体将初步处理过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处理,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概念
人际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会根据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交往对象 进行感知、判断和解释,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实现有效的沟通。
理论起源与发展
起源
人际认知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最初关注个体在 社会环境中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
发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际认知理论逐渐 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开始关注 人际关系中的认知过程和互动机制, 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对干预措施的指导有限
由于人际认知理论未能提供具体的干预措施,因此在指导人际沟通 实践方面存在局限性。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跨文化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文 化背景下个体对他人认知的差异 ,以检验人际认知理论的普适性 和适用性。
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进一步验证 人际认知理论在不同情境下的应 用效果,为理论提供更多支持。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第二章 正确对待交往、友谊与爱情
【要点提示】
人际交往的涵义、功能、原则、艺术 人际交往的涵义、功能、原则、 意义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交 往激发了人类语言、思维和智慧的火花, 往激发了人类语言、思维和智慧的火花,也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交往使人类社会 成为可能,使人生充满意义。 成为可能,使人生充满意义。人的一生几乎 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的, 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人在交往中 积累知识、掌握技能、成家立业。 积累知识、掌握技能、成家立业。与此同 时,人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培养了自 己的社会适应性。 己的社会适应性。
是人际交往的产物 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 会关系 反作用于人际交往(促进或阻碍)
• 以他人为镜,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认 识自己。 • 用它人之眼,通过别人对自己行为 的反应和评价,纠正自我认识的偏 差。
二、健康交往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个体社会化(发展功能) 、 发展功能) 2、有利于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自我认识功能) 、有利于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自我认识功能) 3、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保健功能) 、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保健功能) 4、有利于事业的成功(交流和协作功能) 、有利于事业的成功(交流和协作功能)
交流信息提供机会和机遇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优化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活泼开朗、幽默风趣、处事果断、充满自信
三、正确处理交往中的竞争与合作
正确地认识竞争,树立竞争意识
调整心态——竞争促发展(双赢)
遵循竞争规则——正确对待竞争,在竞争中增长才干
正确地认识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众人拾柴火焰高” 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
心诚则灵
——大学生人际关系
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特点:
开放、信任、稳定、诚实、深层次的 相互交流、互相关心、同感、谦恭地 面对矛盾冲突、耐心、相互尊敬、和 解的愿望……
20-2
人际交往的意义
85%快乐情绪的来源 无处不在的健康生存方式 生涯发展的基本能力
成功=(努力+机会)
20-3
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20-33
请思考下列的问题
人际关系好=被周围的所有人喜欢? 有求必应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拒绝别人=伤害别人? 称赞=奉承或虚伪?
20-34
4、赞美的艺术
赞美是人类最好的语言 正能量 让赞美进入人的内心
20-35
五、几条人际原则
20-36
1、自我成长
情绪调节的能力 阳光思维的能力 自我满足的能力
正确地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 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
20-8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
20-9
1、认识自我的“约哈里窗格”
•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透明窗格
•他人知道
不透明窗格
•他人不知道 隐秘窗格
未知窗格
20-10
“约哈里窗格”的启示
20-27
参考句式二
“你想说的是……” “你现在最希望的是……” “你的意思是……”
20-28
参考句式三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 “我能理解这种心情,我知道这种事处理起
来很难。
20-29
参考句式四
“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 “你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20-30
参考句式五
2、正确解读个性
内向和外向 你不能做我能做的事,我不能做
你能做的事,我们合在一起就能 做伟大的事
20-38
3、和谐关系准则
每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人没有问题,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没有挫败,只有回应信息 凳子理论 银行理论 平衡理论
20-39
•若干人际交往心理学效应
用良好的第一印象展 现自己最吸引人的品 质。如,第一次和陌 生人见面时,应穿着 整洁,谈吐自然,有 礼有节。
类语言: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 音,如语气词、叹息、叫喊等。
20-20
肢体语言
A、手势 B、体态 C、面部表情 D、触摸
20-21
目光接触
目光接触在社会沟通中是极为 重要的手段
20-22
无意识沟通训练
位置 距离 眼神 口头语 肢体语言
2、倾听的艺术
积极倾听包括三个方面(用三只耳朵听) ▲观察和了解对方的非语言行为 ▲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语言信息 ▲倾听整个人
“你的话有道理,不过我还有一点不同意 见……”
“你的观点挺新颖,不过,我有一点不 同看法……”
20-31
3、表达不满的艺术
空椅子技术--把椅子想象成你特别想 发泄自己不满的某个人,你对他说出你 的不满。
对事不对人; 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需要; 避免暗中期盼与猜测
20-32
解决人际冲突的沟通原则
20-24
全神贯注地听; 要求补充说明;
适当给予支持。•耐心 •虚心 •会心
20-25
倾听八不原则
不否定对方的知觉 不反驳对方的情绪 不毁掉对方的愿望 不嘲笑对方的行为 不轻视对方的观点 不损伤对方的品行 不贬低对方的人格 不怀疑对方的经验
20-26
参考句式一
“你现在的感受是……,因为……” “你感觉……,因为……” “你感到……,因为……”
20-12
3、关系元素
感动 新鲜
•关系元素
分享 喜悦
20-13
4、萨提亚家庭沟通模式
•讨好型
•超理智型
•和谐一致型
•责备型
•打岔型
20-14
5、人际沟通中的三种角色心态
• • •
•C 儿 童 心 态
•A 成 人 心 态
•P
家 长 心 态
•被接纳 被信任 有影响力 能协助 受欢迎
•耐挫
•兴趣 •爱心
20-16
6、爱情三元论
•(投入和奉献)
承诺
•(性激情和 激情
欲望)
圆满的爱
浪漫的爱
亲密
•(真诚、理解)
四、人际交往艺术
20热提出这样一个 公式:
相互理解= 语言(7%)+语调 (38%)+肢体动作(55%)
语音语调
辅助语言:声音的音调、音量、 节奏、变音转调、停顿、沉默;
平等诚信原则
平等相待不同的人 平等对待自己和他人 真诚和信用
宽容互助原则
宽厚待人、胸襟宽广 互助互利、“来而不往非理也”
重点诀窍: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了解对方的需要并给予他获得的希望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
语言艺术
适时、适量、适度
非语言艺术
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
注重社交礼仪
了解自我表露的现状 认识选择自我表露的意义与风险 知道自己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点 认识自我的路径是适度表达,以人为镜 改善自我的过程需要看见盲点,发掘潜
在的资源 有选择的开放自己的隐私,是健康人格
的特征之一
20-11
2、需要层次结构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基本原则
说出来 把感觉说出来 不可越界替对方话 不要用恶毒的话 在听当中学习了解
对方
避免用
暗示的方法 猜测 说你不想要的 发脾气不高兴 没有表达原因 自以为了解对方的想法
告诉对方该怎么做 用刻薄的话回答对方 用“可是” 闭耳不听只在话中找错
最好用
说你想要的 说你比较喜欢的 说你担心的 描述感受,帮助别人 了解你 使用我觉得 只说自己的想法 如果提对方的想法最 好事先征求他的意见 有技巧地答复对方 专注地听 让对方晓得你听到了 听对方要传达的言说
1.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 2.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3.人际交往与人生幸福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0-4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三个重点
20-5
一、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