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修订版)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电一、单元概述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作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与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修订版)目录使用说明教科书整体结构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主要材料清单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电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2课点亮小灯泡第3课简单电路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第6课做个小开关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四、教学案例五、参考资料新的生命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油菜花开了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第5课种子的萌发第6课动物的卵第7课动物的繁殖活动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食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一天的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第3课营养要均衡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第5课面包发霉了第6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评价建议五、教学案例六、参考资料岩石和矿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第3课岩石的组成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第6课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第7课岩石、矿物和我们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

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综合利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和描述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3.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并解剖浸泡的种子,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4.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

5.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教学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放大镜、镊子、浸泡一天的蚕豆、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谜语:一个小孩生得俏,头上戴顶红缨帽,衣裳穿了七八件,全身都是珍珠宝。

(打一植物)谜底:玉米。

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打一植物)答案:向日葵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种子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一起探索种子的奥秘吧。

二、聚焦试着说一说你都收集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各种植物的种子。

三、探索根据收集的种子,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1、提出问题我们收集到哪些植物种子?种子的外部有怎么的特征?2、观察提示用眼睛看:形状、颜色、大小用手摸:软硬、光滑程度用鼻闻:气味注意:有的种子有毒,在不了解情况下不要去品尝。

3、种子观察记录4、这里有几种植物种子,你认识它们吗?(展示蚕豆、黄豆、花生、白扁豆、赤豆、稻谷、绿豆、黑芝麻等的图片)5、你能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吗?(1)颜色不同蚕豆和绿豆:绿色花生和赤豆:偏红色黄豆和稻谷:黄色黑芝麻:黑色白扁豆:白色(2)大小不同黑芝麻比较小,蚕豆比较大。

(3)形状不同黄豆:圆圆的、饱满的蚕豆和白扁豆:扁扁的稻谷:细长的芝麻:有个尖尖角赤豆、绿豆和花生米:长圆形(4)光滑程度不同黄豆、赤豆、黑芝麻和绿豆:光滑花生、稻谷、蚕豆和白扁豆:粗糙6、种子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种子的外形都有种脐,有的在种子侧面,有的位于种子一端。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家园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简单的物理实验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的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地球上的自然现象4. 能量的转换常见的能量形式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能量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分类及生活习性。

2. 理解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

3. 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了解季节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4. 理解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地球的运动规律,能量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物质性质实验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分享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家园: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简单的物理实验。

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的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4. 能量的转换:常见的能量形式、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能量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2)简述物质性质变化的一个实例,并解释原因。

(3)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季节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4)举例说明能量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第1节《校园里的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

3. 第三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第2节《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基础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磁铁的性质、声音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电路的组成、磁铁的应用、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电路实验器材、磁铁、音叉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样本进行观察。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电路(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

3. 磁铁(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的吸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4. 声音(1)实践情景引入: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传播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过程、各部分名称。

2. 电路:组成、连接方法。

3. 磁铁:性质、应用。

4. 声音:产生、传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师用书】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师用书】

21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单元概述如同动物具有生命周期现象一样,植物也具有生命周期现象。

它们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使得它们的种族得以延续。

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繁殖后代的,种子中的胚,是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

也有一些植物可以直接由根、茎、叶发育成新植株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无性繁殖。

那么,绿色开花植物是如何由种子发育成一株植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生存、繁殖后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

本单元与一年级的《植物》、《动物》单元以及三年级的《动物一生》单元形成学习进阶。

内容的选择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生命世界的认识,共同承载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内容,即“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等,在此基础上,生物个体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从而使得这些生物类群得以延续。

植物能够制造营养物质,可供自身利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来自课程标准3-4年级年级的下列学习目标。

7.1.2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7.3.1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7.3.2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8.2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8.3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1 水的用途1.2 水的组成1.3 水的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2.1 常见的家畜2.2 动物的运动方式2.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第三章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器官3.2 植物的生长3.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力与运动4.3 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用途、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水的用途与保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用途、水的组成等知识。

结合教材,讲解相关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水的组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用途、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知识。

结合教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水、动物、植物的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列举水的三种用途,并说明原因。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4、灵活应对意外:在执行教学时,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摩擦并不产生静电。尽管同学 们的热情很高,使劲用塑料棒摩擦头发,摩擦衣服,或者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均不能吸起细 碎的纸屑或头发,我也感到意外,按照常规,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或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
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去接近头发,它们是会相互吸引。这到底是为什 么?同学们都感到茫然,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也是科学课的教学目标,面对这 意外实验现象,该如何解释,也是引导同学们进行探讨的大好契机。我决定根据同学们已有 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进一步的探究。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 今天摩擦过的塑料棒不能吸起碎纸屑,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也不能吸起头发,而在冬天却很 容易吸起它们呢?”孩子们面面相觑,“哪是不是与天气有关啊?冬天天气怎样,现在呢?” 这下同学们向炸开了锅似的,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冬天天气又冷又干,我脱衣服的时候会 发出啪啪的响声,经常被衣服电到,现在是夏天,天气闷热潮湿,头发衣服都被汗浸湿了, 在夏天脱衣服时从来没被电过;摩擦起电是不是与湿度有关?同学们的意见不一。建议用实 验来证明,只要用梳子摩擦干头发和湿头发,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同学们发现长发女孩的发 梢比较干燥,就用塑料梳子摩擦发梢,结果发现头发发梢随着梳子飘起来,而用同样的方法 去梳出了汗的湿发却没有随梳子飘起来,用塑料棒摩擦其他的干燥物体也会吸引碎纸屑。通 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干燥的物体相互摩擦更容易产生静电。
课后,对此课我进行了反思,在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中,面对教学意外,教师要 积极引导学生对意外现象进行反思,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发他们 的好奇心,其实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挖掘探究的深度,往往也能使学生获 得意外的收获。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2 课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 年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的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简单电路》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粒子携带的〕中,在摩擦力等外力作用下电子会发生转移,就会产生静电现象。

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概括的。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

3.电子在电路中持续定向流动就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电子在电路中持续定向流动就可以产生电流。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电荷种类的不同,认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教学准备:每组同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教师准备:静电现象的课件;动画:电荷。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本学期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我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他们都经历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只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首先用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然后通过摩擦起电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静电,进一步认识静电产生的原因,电流的形成。

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1.静电实验。

实验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橡胶棒和毛皮,一种是玻璃棒和丝绸。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物质的分类2. 生命的奥秘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人体的呼吸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天气的观察与预报宇宙的探索4. 电与磁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掌握动植物的生长、运动特点,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4. 学习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电路的组成与应用、地球自转与公转。

2. 教学重点:物质分类、动植物生长、天气观察、电流的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磁铁、导线、电池等。

2. 教学课件:包含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突出重点、难点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物质性质的判断题动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天气预报的制作简单电路的设计磁场方向的判断2. 答案:判断题:正确与错误选项分别给出解析观察日记:提供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简单电路设计:给出多种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创新磁场方向判断:给出磁场分布图,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小实验、制作科技作品,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课外阅读: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16——2017第二学期)科学教案四(1)班陈磊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电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就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
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就是初步的、概
括的。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其她电的知识的基础。
整个单元的安排就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就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就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就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与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巧物体,两个带不同种类电荷的物体会互相吸引。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多数学生对这样的现象能解释为就是由于静电的作用,或者能进一步解释到梳子与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学生的这些认识就是我们期望的。
接下来就是学生交流她们所知道的静电现象。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静电现象。教科书下面分别列举了“冬季里,女孩在摘掉毛线帽的瞬间,头发竖立起来”“在科技馆,一个长发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头发竖立”“闪电”三种静电现象。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静电现象存在于我们周围。
●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开关通过连接与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电就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与热。
过程与方法
●组装简单的电路。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与记录实验的结果。
●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与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瞧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她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就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她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与小灯座的使用将使她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作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就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与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就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目的就是整理学生的发现与认识,比较串联与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她们将知道静电现象就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就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与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发展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背景与目标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的金属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可能都经历过。她们
科学概念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
教师准备: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就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就是让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到电并不神秘,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她知识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与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再去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修订版)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一、单元概述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就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与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她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与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静电现象就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电荷有正电荷与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