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_第四版_答案_孙钟秀主编 - 第四章

合集下载

孙钟秀操作系统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孙钟秀操作系统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20.在一个分页虚拟存储系统中,用户编程空 间为32个页,页长1KB,主存空间为16KB。 如果应用程序有10页长,若已知虚页0、1、 2、3,已分得页框4、7、8、10,试把虚地 址0AC5H和1AC5H装换成对应的物理地址。 解:32=25 用5位表示页号 1KB=210B 用10位表示页内偏移 0AC5H=0000 1100 0101B 1AC5H=0001 1010 1100 0101B 缺页中断 物理地址:0010 0010 1100 0101 =22C5H
7.一个进程以下列次序访问5个页:A、B、C、 D、A、B、E、A、B、C、D、E;假定使 用FIFO替换算法,在主存储器重有3个和4 个空闲页框的情况下,分别给出页面替换 次数。 解:3个页框:页面替换次数为9 4个页框:页面替换次数为10
8.某计算机有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来实现虚拟存储器。如果数据在缓存中, 访问数据需要Ans;如果数据在主存但不在 缓存,需要Bns将其装入缓存,然后才能访 问;如果数据不再主存而在辅存,需要Cns 将其读入主存。最后用Bns再读入缓存,然 后才能访问。假设缓存命中率为(n-1)/n, 主存命中率为(m-1)/m,则数据平均访问时间 是多少?
请求(1)
12K 10K 剩余 删除 删除 8 8 9K 空闲 剩余 18 9 15 9 9 删除 6 删除
空闲 剩余 空闲 首次适应 最佳适应 最差适应 下次适应 20 12 20 20 8 删除 8 8 10 10 18 18
10K、4K、20K、18K、 4K、7K、9K、10K、12K、15K、18K、20K 20K、18K、15K、12K、10K、9K、7K 、4K
1.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 个程序运行的页面走向是: 1,2,3,4,2,1,5,6,2,1,2,3,7,6,3,2,1,2,3,6 分别用FIFO、OPT、LRU算法,对于分配 给程序3个页框、4个页框、5个页框和6个 页框的情况,求出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 断率。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执行和终止进程,并管理它们的资源分配。

-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

- 文件系统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包括文件的存储、读写和保护等。

-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3.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指令集来运行任务。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对任务的响应时间要求非常高,用于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 分布式操作系统:在多台计算机上分布式地管理和调度任务。

第二章1.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而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

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内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可以处于以下状态:-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

- 就绪状态:进程准备好执行,等待分配CPU资源。

- 运行状态:进程占用CPU资源执行。

- 阻塞状态:进程等待某种事件发生。

- 终止状态:进程完成执行或被终止。

3. 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使用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被执行。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

- 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调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注:课本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操作系统教程》孙仲秀第4版习题及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孙仲秀第4版习题及解答
抢占式共用去190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ms,节省70ms
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非抢占式):
非抢占式共用去180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ms,节省80ms
2)(略)
7.
单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90-80)/190=%
多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40-30)/140=%
11.
应时钟中断频率为60HZ,所以时钟频率为:1/60 = 50/3ms.在 每个时钟周期CPU花2ms执行中断任务。所以CPU用于时钟中断处 理的时间比率为:2/(50/3) =12%
习题二(处理器管理)
二.应用题
1.下列指令中哪些只能在核心态运行
(1)读时钟日期;(2)访管指令;(3)设时钟日期;
(4)加载特殊寄存器;(6)改变存储器映象图;(7)启 动I/O指令。
答:(3), (4), (5), (6),(7).
8.对某系统进行监测后表明平均每个进程在I/O阻塞之前的运 行时间为To一次进程切换的系统开销时间为So若采用时间片长 度为Q的时间片轮转法,对下列各种情况算出CPU利用率。
《絲作樂必获程》対龜及解备
习题一(操作系统概论)
二.应用题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 个进程各占用200KBo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若 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的百分比为P,则n个进程同时等待I/O的概率是P",当n个进程同时等待I/O期间CPU是空闲的,故CPU的 利用率为1-P«.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个用户 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故:
=30
ms

操作系统教程 孙钟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   孙钟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孙钟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教程-孙钟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作者:佚名来源:网络1.有一台带有IMB内存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用户进程占用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80%的I/O,那么如果添加1MB内存,CPU利用率会增加多少?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的百分比为p,则n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的概率是pn,当n个进程同时等待i/o期间cpu是空闲的,故cpu的利用率为1-pn。

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故:cpu利用率=l-(80%)4=0.59如果再添加1MB内存,系统中可以同时运行9个用户进程。

此时,CPU利用率=L-(1-80%)9=0.87故增加imb内存使cpu的利用率提高了47%:87%/59%=147%147%-100%=47%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

两个现有程序投入运行,程序a先启动,程序B后启动。

程序a的运行轨迹是:计算50ms,打印100ms,再次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

程序B的运行轨迹是:计算50ms,输入80ms,然后计算100ms,结束。

尝试解释(1)当两个程序运行时,CPU是否空闲并等待?如果是,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要等?(2)程序a和B正在等待CPU吗?如果是,请说明等待时间。

答:绘制两个程序的并发执行图如下:(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至150ms之间(见图中有色部分)(2)程序a不等待,但程序B等待。

程序B的等待时间在180rns到200ms之间(见图中彩色部分)3设有三道程序,按a、b、c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uo操作时间由图给出。

尝试绘制多通道操作的时间关系图(忽略调度执行时间)。

完成这三个程序需要多长时间?比单通道操作节省了多少时间?如果处理器调度器每次执行程序转换时都使用LMS,请尝试绘制每个程序状态转换的时间关系图。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可表现在哪⼏个⽅⾯?答:(1)OS作为⽤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先在裸机上覆盖⼀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层次抽象;在第⼀层软件上再覆盖⽂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答:主要动⼒来源于四个⽅⾯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计算机资源的利⽤率;(2)⽅便⽤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装⼊纸带输⼊机或卡⽚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到磁带上。

该⽅式下的输⼊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的。

⽽联机I/O⽅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更好地满⾜⽤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机交互能⼒使⽤户能直接控制⾃⼰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户能同时使⽤同⼀台计算机,独⽴地处理⾃⼰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户在⾃⼰的终端上键⼊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户。

解决⽅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户从各个终端上输⼊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户键⼊的命令或数据。

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四章

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这是因为:a.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的硬件能并行工作。

b.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

c.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

增加CPU中寄存器的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的压力。

2. 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将程序装入内存可采用的方式有:绝对装入方式、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中,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中。

3. 何为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动态链接?a.静态链接是指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自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的链接方式。

b.装入时动态链接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一种链接方式,即在装入一个目标模块时,若发生一个外部模块调用事件,将引起装入程序去找相应的外部目标模块,把它装入内存中,并修改目标模块中的相对地址。

c.运行时动态链接是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程序执行时才进行链接,也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当发现一个被调用模块尚未装入内存时,立即由OS去找到该模块并将之装入内存,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块上。

4. 在进行程序链接时,应完成哪些工作?a.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b.变换外部调用符号6. 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a.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要在内存中移动位置,为了保证这些被移动了的程序还能正常执行,必须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加以修改,即重定位。

引入重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程序的这种需要。

b.要在不影响指令执行速度的同时实现地址变换,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17.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方便用户使用,保证文件安全性。

18.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程的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可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即每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

20.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答:C/S 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⑴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

⑵便于集中管理。

⑶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⑷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孙钟秀 OS习题讲解资料

孙钟秀  OS习题讲解资料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 作业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T=(10+11+13+14+19)/5=13.4 W=(1+11+6.5+14+3.8)/5=7.26
采用RR算法调度作业,若令时间片长=1,各作 业执行情况为、1、2、3、4、5、1、3、5、1、 5、1、5、1、5、1、1、1、1、1。
作业 执行时间 提交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作业 进入内存时间 运行结束时间 A 10:00 11:10 B 10:20 10:50 C 11:10 12:00 D 10:50 12:20 各作业周转时间为:作业A 70,作业B 30, 作业C 90,作业D 90。平均作业周转时间 为70分钟。


第27题 (1)作业调度选择的作业次序为:作业1、作 业3、作业4、作业2和作业5。 (2)全部作业运行结束的时间9:35。 (3)周转时间:作业1为30分钟、作业2为60 分钟、作业3为40分钟、作业4为40分钟和作 业5为60分钟。 (4)平均作业周转时间=56分钟。 (5) 最大作业周转时间为60分钟。
只要把表中缺页中断次数除以20,便得到缺页中断率。




4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下,按地址排列的内存空闲区为: 10K、4K、20K、18K、7K、9K、12K和15K。对于下列的连 续存储区的请求:(1)12K、10K、9K,(2)12K、10K、15K、 18K试问: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 法和下次适应算法,哪个空闲区被使用? 答:(1) 空闲分区如图所示。 分区号 分区长 1 10KB 2 4KB 3 20KB 4 18KB 5 7KB 6 9KB 7 12KB 8 15KB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注:课本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

故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月^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女?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最新《操作系统(四版)》习题解答

最新《操作系统(四版)》习题解答

《操作系统(四版)》习题解答12第1章习题答案3一、填空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452.按功能划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63.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首7次扩充。

84.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处理机(包含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9理和文件管理。

105.在分时和批处理系统结合的操作系统中引入“前台”和“后台”作业的概11念,其目的是改善系统功能,提高处理能力。

126.分时系统的主要特征为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和及时性。

137.实时系统与分时以及批处理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实时性和可靠性。

148.若一个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则它应该是15分时操作系统。

169.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只追求计算机资17源的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它应该属于批处理操作系统。

1810.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 CPU 和外部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

11. 计算机网络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相结合的产1920物。

12. 在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仍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由它管理自身的2122资源。

只有各计算机间进行信息传递、以及使用网络中的可共享资源时,23才会涉及到网络操作系统。

13. 如果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其处理和控制功能被分散在系统的各个计算2425机上,系统中的所有任务可动态地分配到各个计算机中,使它们并行执行,实26现分布处理。

这样的系统被称为“分布式系统”,其上配置的操作系统,被称27为“分布式操作系统”。

28二、选择291.操作系统是一种 B 。

30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312.操作系统是对 C 进行管理的软件。

32A系统软件B.系统硬件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333.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A 。

34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354.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机的 B 和方便用户使用。

《操作系统教程》 孙仲秀 第4版习题及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 孙仲秀 第4版习题及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及解答习题一(操作系统概论)二.应用题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进程各占用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若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的百分比为P,则n个进程同时等待I/O的概率是n P,当n个进程同时等待I/O期间CPU是空闲的,故CPU的利用率为1-n P.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故:CPU利用率=1-4(=80%)若再增加1MB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个用户进程,此时:CPU利用率=1-980(=%)故增加1MB内存使CPU的利用率提高了47%:87%/59%=147%147%-100%=47%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 ms,打印100 ms,结束.程序B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 ms,输入80 ms,再计算100 ms,结束.试说明(1)两道程序运行时,CPU 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2)程序A,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答:(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 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至150ms 之间(2)程序A 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程序B 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 至200ms 间.3.设有三道程序,按A,B,C 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I/O 操作时间由图给出.A B C11C =30 ms 21C =60 ms31C =20 ms12I =40 ms 22I =30 ms32I =40 ms13C =10 ms 23C =10 ms33C =20 ms试画出按多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完成三道程序共华多少时间比单道运行节省了多少时间若处理器调度程序每次进行程序转换花时1 ms,试画出各程序状态转换的时间关系图.答:(图略)1)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抢占式):抢占式共用去190 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 ms,节省70 ms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非抢占式):非抢占式共用去180 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 ms,节省80 ms 2)(略)7.单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90-80)/190=%多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40-30)/140=%11.应时钟中断频率为60HZ,所以时钟频率为:1/60=50/3 ms. 在每个时钟周期CPU花2ms执行中断任务。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1.为什么说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来自百度):答案一: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

对终端型作业用户而言,由于他们所提交的大多属于交互型作业,作业通常比较短小,系统只要能使这些作业在第1级队列所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便可使终端型作业用户感到满意;对于短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他们的作业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仅在第1级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便可以获得与终端型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对于稍长的作业,通常也只需要在第2级队列和第3级队列中各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对于长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它们的长作业将依次在第1,2,…,直到第n级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时间片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答案二:(惠州学院操作系统课后题)与答案一基本相似,可看做精简版。

答:(1)终端型作业用户提交的作业大多属于较小的交互型作业,系统只要使这些作业在第一队列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终端作业用户就会感到满足。

(2)短批处理作业用户,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在第一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段即可完成,便可获得与终端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

对于稍长作业,通常只需在第二和第三队列各执行一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

(3)长批处理作业,它将依次在第1 ,2 ,…,n个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所以,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满足多用户需求。

2.分别对以上两个进程集合,计算使用先来先服务(FCFS)、时间片轮转法(时间片q=1)、短进程优先(SPN)、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时间片q=1)、响应比高者优先(HRRN)及多级反馈队列(MFQ,第1个队列的时间片为1,第i(i<1)个队列的时间片q=2(i-1))算法进行CPU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及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注:课本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

故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月^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女?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 semaphore : = m ; / *控制读进程数信号量,最多mW : semaphore : = 1 ;begincobeginprocess readerbeginrepeatSP ( L , 1 , 1 ; W , 1 , 0 ) ;Read the file ;SV ( L , 1 ) ;until false ;endprocess writerbeginRepeatSP ( W , 1 , 1 ; L , rn , 0 ) ;Write the file ;SV ( W , 1 ) ;until false ;endcoendend .上述算法中,SP ( w , 1 , 0 )语句起开关作用,只要没有写者进程进入写,由于这时w = 1 , 读者进程就都可以进入读文件。

但一旦有写者进程进入写时,其W = 0 ,则任何读者进程及其他写者进程就无法进入读写。

sP ( w , 1 , 1 ; L , rn , 0 )语句表示仅当既无写者进程在写(这时w = 1)、又无读者进程在读(这时L = rn )时,写者进程才能进行临界区写文件。

第四章作者:佚名来源:网络1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程序运行的页面走向是:1 、2 、3 、4 、2 、1 、5 、6 、2 、1 、2 、3 、7 、6 、3 、2 、1 、2 、3 、6 。

分别用FIFO 、OPT 和LRU 算法,对分配给程序3 个页框、4 个页框、5 个页框和6 个页框的情况下,分别求出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只要把表中缺页中断次数除以20,便得到缺页中断率。

2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共有5 页,执行时其访问页面次序为:( 1 ) 1 、4 、3 、1 、2 、5 、1 、4 、2 、1 、4 、5( 2 ) 3 、2 、1 、4 、4 、5 、5 、3 、4、3、2、1、5若分配给该作业三个页框,分别采用FIFO和LRU 面替换算法,求出各自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1 )采用FIFO 为9 次,9 / 12 = 75 %。

采用LRU 为8 次,8 / 12 = 67 %。

( 2 )采用FIFO 和LRU 均为9 次,9 / 13 = 69 %。

3 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FIFO 、OPT 和LRU 页面替换算法,如果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l ) 2 、3 、2 、l 、5 、2 、4 、5 、3 、2 、5 、2 。

( 2 ) 4 、3 、2 、l 、4 、3 、5 、4 、3 、2 、l 、5 。

( 3 ) 1 、2 、3 、4 、1 、2 、5 、l 、2 、3 、4 、5 。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3 和4 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发生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l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 块,使用FIFO 为9 次,9 / 12 = 75 %。

使用LRU 为7 次,7 / 12 = 58 %。

使用OPT 为6 次,6 / 12 = = 50 %。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 块,使用FIFO 为6 次,6 / 12 = 50 %。

使用LRU 为6 次,6 / 12 = 50 %。

使用OPT 为5 次,5 /12 = 42 %。

( 2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 块,使用FIFO 为9 次,9 / 12 = 75 %。

使用LRU 为10 次,10 / 12 = 83 %。

使用OPT 为7 次,7/12 = 58 %。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 块,使用FIFO 为10 次,10 / 12 = 83 %。

使用LRU 为8 次,8/12=66%。

使用OPT为6次,6/12=50%.其中,出现了Belady 现象,增加分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使缺页中断率上升。

4、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下,按地址排列的内存空闲区为:10K 、4K 、20K 、18K 、7K 、9K 、12K 和15K 。

对于下列的连续存储区的请求:( l ) 12K 、10K 、9K , ( 2 ) 12K 、10K 、15K 、18K 试问: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和下次适应算法,哪个空闲区被使用?答:( 1 )空闲分区如图所示。

答1.首次适应算法12KB 选中分区3 ,这时分区3 还剩8KB 。

10KB 选中分区1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1 。

9KB 选中分区4 ,这时分区4 还剩9KB 。

2 )最佳适应算法12KB 选中分区7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7 。

1OKB 选中分区1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1 。

9KB 选中分区6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6 。

3 )最差适应算法12KB 选中分区3 ,这时分区3 还剩8KB 。

1OKB 选中分区4 ,这时分区4 还剩8KB 。

9KB 选中分区8 ,这时分区8 还剩6KB 。

4 )下次适应算法12KB 选中分区3 ,这时分区3 还剩8KB 。

10KB 选中分区4 ,这时分区4 还剩8KB 。

9KB 选中分区6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6 。

( 2 )原始分区情况同上图。

1 )首次适应算法12KB 选中分区3 ,这时分区3 还剩8KB 。

10KB 选中分区1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1 。

15KB 选中分区4 ,这时分区4 还剩3KB 。

最后无法满足18KB 的申请,应该等待。

2 )最佳适应算法12KB 选中分区7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7 。

1OKB 选中分区1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1 。

15KB 选中分区8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8 。

18KB 选中分区4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4 。

3 )最差适应算法12KB 选中分区3 ,这时分区3 还剩8KB 。

10KB 选中分区4 ,这时分区4 还剩8KB 。

15KB 选中分区8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8 。

最后无法满足18KB 的申请,应该等待。

4 )下次适应算法12KB 选中分区3 ,这时分区3 还剩8KB 。

1OKB 选中分区4 ,这时分区4 还剩8KB 。

15KB 选中分区8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8 。

最后无法满足15KB 的申请,应该等待。

5 给定内存空闲分区,按地址从小到大为:100K 、500K 、200K 、300K 和600K 。

现有用户进程依次分别为212K 、417K 、112K 和426K , ( l )分别用first-fit 、best-fit 和worst-fit 算法将它们装入到内存的哪个分区?( 2 )哪个算法能最有效利用内存?答:按题意地址从小到大进行分区如图所示。

( 1 ) 1)first-fit 212KB 选中分区2 ,这时分区2 还剩288KB 。

417KB 选中分区5 ,这时分区5 还剩183KB 。

112KB 选中分区2 ,这时分区2 还剩176KB 。

426KB 无分区能满足,应该等待。

2 ) best-fit 212KB 选中分区4 ,这时分区4 还剩88KB 。

417KB 选中分区2 ,这时分区2 还剩83KB 。

112KB 选中分区3 ,这时分区3 还剩88KB 。

426KB 选中分区5 ,这时分区5 还剩174KB 。

3 ) worst-fit 212KB 选中分区5 ,这时分区5 还剩388KB 。

417KB 选中分区2 , 这时分区2 还剩83KB 。

112KB 选中分区5 ,这时分区5 还剩176KB 。

426KB 无分区能满足,应该等待。

( 2 )对于该作业序列,best-fit 算法能最有效利用内存6、一个32 位地址的计算机系统使用二级页表,虚地址被分为9 位顶级页表,11位二级页表和偏移。

试问:页面长度是多少?虚地址空间共有多少个页面?答:由于32-9 -11 = 12 ,所以,页面大小为4KB ,页面的个数为220个。

7、一进程以下列次序访问5 个页:A 、B 、C 、D 、A 、B 、E 、A 、B 、C 、D 、E :假定使用FIFO 替换算法,在内存有3 个和4 个空闲页框的情况下,分别给出页面替换次数。

答:内存有3 个和4 个空闲页框的情况下,页面替换次数为9 次和10 次。

出现了Belady 即现象,增加分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使缺页中断率上升。

8、某计算机有缓存、内存、辅存来实现虚拟存储器。

如果数据在缓存中,访问它需要Ans;如果在内存但不在缓存,需要Bns 将其装入缓存,然后才能访问;如果不在内存而在辅存,需要Cns 将其读入内存,然后,用Bns 再读入缓存,然后才能访问。

假设缓存命中率为(n-1) / n ,内存命中率为(m -1) / m ,则数据平均访问时间是多少?答:数据在缓存中的比率为:( n - 1 ) / n数据在内存中的比率为:( 1 -(n - 1 ) / n )×( m - 1 ) / m = ( m - 1 )/nm数据在辅存中的比率为:( 1 -(n -1 ) / n )×( 1-(m -1 ) / m )1/nm故数据平均访问时间是=( ( n- 1 ) / n ) × A + ( ( 1 -(n - 1 ) / n ) × ( m-1 ) / m ) × ( A + B ) + ( ( 1-(n -1 ) / n ) ×( 1-(m-1)/ m ) ) × ( A + B + C ) = A + B / n + C / nm9、某计算机有cache 、内存、辅存来实现虚拟存储器。

如果数据在cache 中,访问它需要20ns ;如果在内存但不在cache ,需要60ns 将其装入缓存,然后才能访问;如果不在内存而在辅存,需要12us将其读入内存,然后,用60ns 再读入cache ,然后才能访问。

假设cache 命中率为0 .9 ,内存命中率为0.6 ,则数据平均访问时间是多少(ns )答:506ns 。

10 有一个分页系统,其页表存放在主存里,( 1 )如果对内存的一次存取要1.2 微秒,试问实现一次页面访问的存取需花多少时间?( 2 )若系统配置了联想存储器,命中率为80 % ,假定页表表目在联想存储器的查找时间忽略不计,试问实现一次页面访问的存取时间是多少?答:(1) 2.4 微秒(2 )0.8 × 1.2 + 0.2 × 2.4 = 0.76 + 0.45 = 1.24 微秒11 给定段表如下:给定地址为段号和位移: 1 ) [ 0 , 430] 、2 ) [ 3 , 400 ]、3 ) [ 1 , 1 ]、4 ) [ 2 , 500 ]、5 ) [ 4 , 42 ) ,试求出对应的内存物理地址。

答:1) 649 2) 1 727 3) 2301 4)越界 5) 199412、某计算机系统提供24 位虚存空间,主存为2 18 B ,采用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页面尺寸为1K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