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李白诗二首《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
精品课件
齐读课文,整 体 感 知。
填空: •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精品课件
填 空:
•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
精品课件
一、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 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衬托,以虚衬实。 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 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二.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 山?有何作用?
明确:五岳、赤城、天台。 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精品课件
第一段内容 入梦的原因
精品课件
齐读第二段,疏通诗意,勾 画出重点字词。
精品课件
•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 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 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 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
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
精品课件
思考:“安能”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 性格和精神? 明确: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凌蒙初
3、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 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 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ppt课件-2024鲜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ppt课件-2024鲜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解读
Chapter
2024/3/28
7
诗歌整体结构与布局
01
02
03
梦游缘起
开篇交代梦游之由,展现 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 。
2024/3/28
梦游历程
详细描绘诗人梦游天姥山 的所见所闻,展现奇幻、 壮丽的景象。
梦醒嗟叹
诗人从梦中惊醒,对梦境 进行回味和感慨,表达了 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自由 的愿望。
2024/3/28
02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3
04
谈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 的理解和认识
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读后感或文学评论
25
下节课预习内容提示
01
作《将 进酒》
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思考《将进酒》与《梦游天姥 吟留别》在风格、手法等方面
2024/3/28
22
06
总结回顾与课堂作业布置
Chapter
2024/3/28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李白的生平及时代 背景介绍
02
《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创作背景及主 题思想
03
诗中运用的艺术手 法和表现技巧
04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 点和艺术成就
2024/3/28
24
课堂作业布置及要求
01
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全诗,并默写一遍
的异同点
准备在课堂上就预习内容进行 讨论和交流
2024/3/28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7
8
描绘手法和意境表现
夸张手法
李白运用夸张手法,将天 姥山描绘得高耸入云、气 势磅礴,增强了诗歌的艺 术感染力。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35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35张PPT)优秀课件
(《越中览古》)
李白诗名句欣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9 、只要你有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路就在你脚下,只要 走,就能到达远方。
内 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 手法
思想 情感

洞天 仙境
洞天雷 洞天门 洞天境
神 奇 壮
想象 夸张
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

洞天仙 丽


魂归
魂魄动 起长嗟
回 到
憎恨现实
枕席 惟枕席 现
痛苦惆怅
失烟霞 实
世间赏心乐事也像这样(虚幻),自古以来 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 你们东鲁诸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 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 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李白的诗,酒,剑。
• 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 酒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饮中八仙歌》 )
• 剑客:“他十七好剑术,曾经仗剑去国”,而且 写下了“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锦。” 。
• 对于李白的诗、李白的酒、李白的剑,: “酒 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 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诗名句欣赏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4张)-优秀课件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4张)-优秀课件

• 第三段 出梦之叹
李白梦醒后,面对现实感叹什么?
人生如梦 及时行乐 蔑视权贵,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
齐读第一段
一、开篇为何要谈“谈瀛洲”?
明确:以虚衬实。 二.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衬托天姥山的高峻。 (衬托、夸张)
第一段:入梦之因
第二段 梦中情景
第二段以什么为线索写梦境?组成了几幅画 面?
时间、空间 月夜剡溪 白昼半壁 黄昏深林 夜晚仙境
【赏析梦境】
从梦境的四幅画面入手,体会意境
缘景明情 ①景——寻意象 ②境——组画面 ③情——品情感
示范:
月夜剡溪 意象:湖、月、影、溪水、猿声 特点:静美、清幽
表述: (我因神奇的传说,而进入梦幻的世界。)那晚在月夜清 光的朗照下,我飞度过明镜似的镜湖。皎洁的月色衬着我 飞度的身影,伴我抵达剡溪。我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歇息的 地方,眼前清波荡漾,耳畔猿声清亮。这是一幅清丽恬静 幽美的画面,诗人沉浸其中,心驰神往 意境类答题步骤:※描图景
※点出氛围特点 ※析情感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二 单元《 梦游天 姥吟留 别》课 件(34张 )-精品 课件pp t(完美 版)
月夜剡溪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二 单元《 梦游天 姥吟留 别》课 件(34张 )-精品 课件pp t(完美 版)
静美 清幽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二 单元《 梦游天 姥吟留 别》课 件(34张 )-精品 课件pp t(完美 版)
意象:熊咆、龙吟、泉、深林、云、水 意境:阴森恐怖、昏暗诡谲 情感:惊悸。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二 单元《 梦游天 姥吟留 别》课 件(34张 )-精品 课件pp t(完美 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ppt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ppt课件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 子。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 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 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 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 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 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 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 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曹丕病逝后,继位的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 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 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 为“陈王”或“陈思王”。
题意 :
•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 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 “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 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 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 心的情感。
注音
• • • 樽 (zūn) 裘(qiú ) 恣 ( zì ) 馔 (zhuàn ) 烹(pēng ) 谑(xuè )
译文
•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 海,再也没有回来。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 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 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要让这金杯无 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 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 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食的豪 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 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 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 斗 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 钱不多? 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 千金狐皮裘, 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 我和你 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好处: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写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 丽的面纱,且产生了强烈的诱惑,勾起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天姥山为何会令诗人魂牵梦萦,有什么特点,诗歌是如何体现的?
FILL IN THE TITLE HERE
衬 托
正衬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二、梦游之 景(见)
依据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
清澈
凄清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天黑、夜晚
震响 使...战栗
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
使...震惊 黑沉沉
水波摇动的样子。闪电
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
天空
云彩
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
醒时
原来
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本自然段是如何描写梦游之景?请简要概括。
飞度镜湖 登山览胜 洞天仙境
幽(凄清幽静) 奇(奇谲瑰丽) 盛(盛大壮丽)
FILL IN THE TITLE HERE
解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梦境, 梦 有何用意?
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 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 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 的厌恶与不满,对自由的追求。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 求的理想境界
梦 境
现 实
一个( 憎恶现实、蔑视权贵、敢于反抗、向往自由 )的李白,
高大巍峨、
写下了一篇( 凄清幽静、 )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PPT
写作背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不到三年,就被排挤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解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翻 译
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越地人谈到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有时能够目睹。 天姥山直插云霄遮断天空,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那高达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对它象要拜倒,向东南方向倾斜。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电闪雷鸣,山峦崩塌。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课文赏析
随堂检测

学习目标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这首诗是李白的“发愤之作”。 “梦游”说明这首诗的内容。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像手法。诗题中的“吟”,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指的是留下这首诗与朋友告别。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天姥”是梦游的对象。“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作者借梦游表明自己的志向。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ppt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ppt课件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 理解诗歌情感和意境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李白其他作 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预习下一课内容,做好笔记和思 考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格。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想象和 象征手法,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
情感。
诗歌语言流畅自然,韵律悠扬,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02
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
全文概述及结构划分
引言部分
简要介绍诗人李白及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
创作背景。
梦境描绘
详细描绘诗人梦中的天 姥山景象,展现神秘、
壮美的自然风光。
情感抒发
表达诗人对现实世界的 无奈与对理想境界的向
• 游仙诗的特点:游仙诗通常描绘仙人、仙境和游仙活动,表达对长生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 避现实的情感。
• 游仙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游仙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题材 之一,它不仅丰富了古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 对长生不老、自由无拘的向往和追求。游仙诗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
中国古代文学中“游仙”题材探讨
• 游仙诗的起源:游仙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题材,起源于汉代乐府中的 《郊祀歌》和《仙人篇》。
• 游仙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仙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 秀的作品和代表诗人,如曹植、郭璞等。
往。
结尾部分
诗人告别梦境,回到现 实,留下无尽的遐想。
重点句子解读与赏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市一等奖精品ppt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市一等奖精品ppt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市一等奖精品ppt课件•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诗中描绘的天姥山风光目录•诗人情感表达与内心世界•《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知识拓展:唐代其他著名诗人及作品介绍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其诗歌飘逸、豪放,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一生创作丰富,现存诗歌九百多首,涉及山水、酒仙、人生等多个主题。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生平与成就唐代诗歌发展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诗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初唐时期,以王勃、杨炯等为代表的诗人,注重辞藻和对偶,开创了唐诗的先河。

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等诗人出现,他们的作品思想深刻、艺术精湛,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背景此诗为李白晚年作品,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离开长安后。

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开始寄情山水,追求心灵自由。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02文本解读与赏析全文大意概述梦游天姥山的奇幻之旅诗人李白在梦中神游天姥山,描绘了山中美景和神仙世界,表达了对自由、超脱现实的向往。

告别东鲁诸公的情感流露诗人在梦中与东鲁诸公告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伤。

重点段落分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通过对比瀛洲和天姥山的神秘、飘渺,突出天姥山的奇幻之美,为诗人的梦游之旅奠定基础。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诗人借助梦境,飞跃镜湖,来到剡溪,展现了诗人超脱现实的自由和浪漫情怀。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诗人从梦境中惊醒,发现一切只是虚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美好梦境的留恋。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描绘出天姥山的奇幻景象和神仙世界的美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张PPT教学课件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张PPT教学课件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课件(3 2张)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课件(3 2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课件(3 2张)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课件(3 2张)
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 复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做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 上有什么不同。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课件(3 2张)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课件(3 2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课件(3 2张)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课件(3 2张)
像这样夸张的手法,本诗中 还有哪几处?
“黄河之水天上来 ” “会须一饮三百杯 ” “斗酒十千 ” “与尔同销万古愁”
• 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 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 。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放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反客为主,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
“换美酒”——狂放!

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将进酒》精品课件(42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将进酒》精品课件(42张ppt)
人教版高 中语文 古代诗 歌散文 鉴赏《 将进酒 》精品 课件(4 2张ppt )
人教版高 中语文 古代诗 歌散文 鉴赏《 将进酒 》精品 课件(4 2张ppt )
课文赏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思考: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 曹植呢?结合曹植生平试做简要分析。 Tip: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 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的文学典故家喻户晓: 明确: 手法:用典、夸张。李白与曹植一样,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 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 以曹植自况,表达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 诉。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思考:(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哪两个字用的好?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必”和“还”,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并表达了作者有高度自信心。
(2)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它是一种真正的“乐”吗 ? 明确: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 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②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人教版高 中语文 古代诗 歌散文 鉴赏《 将进酒 》精品 课件(4 2张ppt )

李白《将进酒》精品课件

李白《将进酒》精品课件

初步感知
人生短促
以黄河起兴,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 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
初步感知 请按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脉络逐层赏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 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 三百杯。
初步感知
朋友欢聚
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 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 更为强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
。。。。
初读翻译
看啊!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从天上倾泄而来, 一去不回头直奔向烟波浩渺的东海;看啊!头上 的青丝转眼间成了雪一样的白发,高堂上对着镜 子只能是慨叹、悲哀!得意的时候,且自纵情欢 乐吧,莫使金杯空流月色,徒唤年华不再重来。 胸有雄才大略的人,必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失而 可得的黄金,抛撒千两又何足惜哉!杀羊呵,宰 牛呵!我们要玩它一个痛快,为这相聚,也该一 起喝它三百杯!
初步感知 请按照情感脉络逐层赏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 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 恣欢谑。
圣贤所指何人?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为何单举曹植? 孔子、孟子、屈原、贾谊等人,生平得不到重用,怀 才不遇,与己相似,自况。
初步感知
怀才不遇
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的 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 两句亦属愤语。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 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 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初步感知 这首诗中,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诗人感情的基调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