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喉科学考试复习资料
22.鼻腔炎性疾病既鼻炎(rhinitis):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症。
23.鼻出血(nosebleed):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单纯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疾病所致,但以前者为多见。
24.咽(pharynx):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上宽下窄,前后扁平略呈漏斗形。
25.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2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
27.喉阻塞(laryngeal obstruction):又称喉梗阻,系因喉部或其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阻塞,引起呼吸困难,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若不速治,可引起窒息死亡。
1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
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各个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鼻窦{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均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窦{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2 鼻骨骨折应在外伤后2~3h内尽早处理,此时组织尚未肿胀。
一般不宜超过10天,以免发生畸形愈合。
对闭合性鼻骨骨折的不同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闭合性骨折的不同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无错位性骨折无需复位;错位性骨折,可在鼻腔表面麻醉(必要时做筛前神经麻醉)行鼻内或鼻外法复位,注意进行入鼻腔用于鼻骨复位的器械不能超过两侧内眦的连线,以免损伤筛板。
对开放性鼻骨骨折,应争取一期完成清创缝合与鼻骨骨折的复位等。
3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症状与体征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间歇性,交替性持续性鼻涕略多,黏液性不多,粘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鼻嗅觉减退不明显可有闭塞性鼻音无有头痛,头昏可有常有咽干,咽痛可有常有耳鸣,耳闭塞感无可有下鼻甲形态黏膜肿胀,暗红色,表面光滑黏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样,鼻甲骨大下鼻甲弹性柔软,有弹性硬实,无弹性对麻黄碱反应有明显反应反应小或无反应治疗非手术以手术为主4 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知识1. 耳部解剖学: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半规管。
2. 鼻部解剖学:鼻腔包括鼻腔、鼻中隔、鼻甲和鼻窦。
鼻腔是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通道,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鼻窦是骨头的突出部分,有助于减轻颅骨的重量。
3. 喉部解剖学:喉部包括声带、会厌和气管。
声带是生产声音的部分,会厌是连接口腔和食道的部分,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二、常见疾病和问题1. 耳聋:耳聋是指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减弱或完全丧失。
耳聋可能是由于遗传、疾病、创伤或老化引起的。
2.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的感染和炎症。
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头痛和面部疼痛。
3.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的感染和炎症。
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烧、咽部肿胀。
4. 咽喉疾病:咽喉疾病包括扁桃体炎、喉炎、咽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喉咙痛、发烧、咽部肿胀等症状。
三、诊断和治疗方法1. 听力测试:耳鼻喉科医生通过听力测试来评估患者的听力水平。
确诊耳聋和其他听力问题。
2. 窥镜检查:耳鼻喉科医生通过使用窥镜来检查患者的鼻腔、咽喉和喉部。
确定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症状和程度。
3. 手术治疗:耳鼻喉科医生能够进行多种手术治疗,包括鼻腔手术、鼻窦手术、喉部手术等。
4. 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治疗耳鼻喉疾病通常包括使用药物、物理疗法、言语康复等方法。
四、预防和保健1.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家居和工作场所的清洁,避免引起鼻腔和喉部感染。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耳鼻喉疾病。
3. 注意听力保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的环境下,使用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
五、发展趋势耳鼻喉科技术在不断发展,包括耳鼻喉科医生使用微创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
另外,耳鼻喉科医生也在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期能够更好地治疗耳鼻喉疾病。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司听觉,主平衡。耳位于头面部,是清阳之气上通
之处,属“清窍”之一。由于全身各大脉络聚会于耳,使 耳与全身各部及脏腑发生密切联系。与耳有较为密切关系 的脏腑有肾、心、肝胆、肺、脾。
《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
肾
司听觉 宗脉 心
耳清窍
肝、胆
主平衡 所聚 肺
脾
1.耳与肾:
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出入清气,属清窍。
行呼吸
主嗅觉
鼻
协发音
司清化
肺 脾 鼻 →经络 胆 肾 心
1.鼻与肺 所属关系:肺主鼻,鼻为肺之窍、官。 生理关系:鼻窍通畅,肺气通利;
肺气清利,嗅觉灵敏。 病理关系:肺失宣肃(邪实、虚损)↔ 鼻
塞、鼻齆 诊断关系:鼻为肺窍,肺病反映于鼻。 治疗关系:从肺治鼻—疏风宣肺、益气固表、
晋代 唐代
晋代 葛洪所著《肘后方》记载用韭 菜取食道鱼骨等,首次提出了用药液 (或药末)滴耳治疗耳部疾病。
唐代 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医 科学校,其中开设有“耳目口齿科” (颇类今之五官专业)。
孙思邈在所著之《千金要方》、《千 金翼方》提出耳鼻喉局部用药,首次提 出用烧灼法治疗咽喉疾病。
宋代
《圣济总录》首次将咽与喉分属不同之 脏腑:“咽门者,胃气之道路;喉咙者, 肺气之往来,一身之中,气之升降出入, 莫急乎是”。 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颡叫子颇类 今之人工喉。 严用和《济生方》所载苍耳子散至今仍 广泛用于治疗鼻科疾病。
少阳胆经,支脉从目外眦,下行至大迎, 折行于出页。(出页:眼眶下沿至鼻旁 及上牙床的骨,相当于上颌窦的部位。) 少阴心经支脉挟咽,经面部,沿鼻旁上 联目系。 督脉,由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 到上唇。 任脉,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左右循 鼻旁到二目下。 阳跷脉,从颈外侧、上挟口角,循鼻外 侧到达目内眦。
医学资料-耳鼻喉考试
医学资料-耳鼻喉考试1、喉的解剖①位置:喉上通喉咽,下连气管,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
上端是会厌上缘,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
②喉的软骨:单块: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成对: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
共 9 块。
③韧带与膜性结构:甲状舌骨膜、环甲膜、甲状会厌韧带、环甲关节韧带、环杓后韧带、舌骨会厌韧带、舌会厌韧带、环气管韧带、喉弹性模。
④喉肌:喉外肌(升喉肌群: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降喉肌群: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和喉内肌(5 组;声带外展肌:环杓后肌;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杓肌;声带紧张肌:环甲肌;声带松弛肌:甲杓肌;使会厌活动的肌肉:1/ 4杓会厌肌、甲状会厌肌)。
⑤喉粘膜:由上皮层和固有层两层组成,喉弹性膜为粘膜固有层的一部分。
大多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声带内侧、会厌舌面的大部、杓会厌襞为复层鳞状上皮。
会厌舌面、声门下区、杓区及杓会厌襞处有疏松的粘膜下层,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从而引起喉阻塞。
Reinke 间隙:声带边缘粘膜上皮层和声韧带之间的潜在间隙。
过度发声或喉炎造成的水肿常发生于此。
⑥喉腔:声带为界: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裂、声带、前连合、后连合、杓状软骨)、声门下区。
⑦喉的血管:甲状腺上动脉的喉上和环甲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的喉下动脉。
⑧喉的淋巴:声门上区组淋巴管丰富颈深上淋巴结,少数颈深下淋巴结;声门区组淋巴管甚少;声门下区组淋巴管较少颈深下淋巴结;两侧淋巴分开引流,仅少数交流。
⑨喉的神经:喉上神经:内支-声带以上感觉;外支-环甲肌运动。
喉返神经:喉的主要运动神经;感觉支-声门以下感觉;运动支-环甲肌以外喉内肌运动。
⑩小儿喉部解剖特点:a 粘膜下组织疏松,淋巴丰富,b 喉腔、声门均较窄小,c 软骨较软, d位置较高, e 会厌卷叶状, f声带较短:6~8 ㎜。
生理功能:呼吸功能、发声功能、保护下呼吸道功能、屏气功能。
2、外耳的解剖①组成:耳廓和外耳道。
耳鼻咽喉科学复习资料及试题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资料及试题库名词解释:1.利特尔区:在鼻中隔的前下方粘膜内动脉血管丰富,交织成网,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称之。
2.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前颅底,中颅底或它处先天性或外伤缺损处流入鼻腔。
3.脑脊液耳鼻漏:中耳乳突天盖或咽鼓管骨部骨折,延的脑脊液经咽骨管流到鼻腔。
4.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漏斗为中心,包括中鼻甲、中鼻道、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额窦前筛、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区域,该区域解剖变异成病变可致鼻室炎引流障碍而引起鼻窦炎,称之。
5.克氏静脉丛:鼻腔的静脉主要汇入颈内静脉,鼻腔上部静脉则可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或经筛静脉汇入颅内的静脉和硬脑膜窦,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亦构成血管丛,称之。
6.利特尔动脉丛(little area):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
为鼻出血常见部位。
7.鼻-鼻咽呈氏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浅表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区。
8.听骨链:即锤骨、钻骨和镫骨,是人体最小的一组骨头,三者以关节连接成链。
9.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本病较常见,尤以冬春季多见。
10.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或感摇晃、升降或漂浮。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泠汗等症状。
11.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病):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其主要症状的特发性内耳疾病,常见于青壮年。
12.咽峡(faux):是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根、两侧腭舌弓和腭咽弓所围成的环行狭窄部分。
13.内耳(ioncr car):又称迷路(labyrinth),埋藏于颞骨岩部。
结构复杂而精细,依其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个部分。
从组织学上内耳又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
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含有味觉和听觉感受装置。
耳鼻喉复习必背终结版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绪论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定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研究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及头颈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
二、四炎一聋即中耳炎、鼻及鼻窦炎、咽炎及扁桃体炎、喉炎和耳聋。
三、鼻的应用解剖鼻分为外鼻、鼻窦、鼻腔。
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前组、后组)和蝶窦。
外鼻:支架骨:额骨鼻部鼻骨上颌骨额突和腭突软骨: 隔背软骨、大翼软骨、鼻副软骨皮肤 :鼻根和鼻背皮肤,薄而松弛,可以移动静脉回流: 内呲静脉和面静脉神经 : 三叉神经一,二支淋巴回流: 颌下及腮腺鼻腔:鼻前庭前界:前鼻孔后界:鼻阈固有鼻腔内侧壁、外侧壁(上、中、下鼻甲及上、中、下鼻道)、顶壁、底壁、前鼻孔、后鼻孔鼻腔粘膜嗅区粘膜 :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呼吸区粘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后2/3)鼻腔血管眼动脉:筛前动脉及筛后动脉颌内动脉在翼腭窝内分出蝶腭动脉、眶下动脉、腭大动脉静脉回流:颈内外静脉及眼静脉。
克、吴氏区。
中鼻甲及中鼻道:1中鼻甲基板2鼻丘3钩突、筛泡、筛漏斗4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邻近区域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半月裂、前筛、上颌窦自然口、鼻囟门★☆★鼻部生理 1 通气2 过滤3 清洁4 加湿5 加温6共鸣7 嗅觉8 反射鼻症状学:1鼻阻塞、2鼻漏、3嗅觉障碍、4鼻音、5鼻出血鼻阻塞原因鼻漏嗅觉障碍常见的嗅觉障碍有:1. 嗅敏感度降低—嗅觉减退2. 对某个或某些嗅素嗅觉丧失—部分性嗅觉缺失或失嗅;对全部嗅素嗅觉丧失—完全性嗅觉缺失或失嗅3. 嗅觉异常:嗅觉过敏、嗅敏感度提高、嗅觉倒错、错嗅、幻嗅嗅觉障碍按原因分类:1. 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2. 感觉性嗅觉减退和失嗅3. 嗅觉官能症★☆★鼻源性头痛特点:1一般都有鼻部病变2多为深部头痛3鼻腔粘膜收缩或使用表面麻醉剂后,头痛可以减轻4头痛有一定部位和时间鼻音闭塞性鼻音:鼻呼吸道被阻塞时开放性鼻音:发音时软腭不能关闭鼻咽部★☆★利特尔动脉丛Little’s area由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
耳鼻咽喉复习
面神经疾病1.面神经解剖-分段:运动神经核上段,运动神经核段,运动神经核下段(桥脑小脑角段),内听道段,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颞骨外段2.面神经解剖-分支:2.1 岩浅大神经:膝神经节→翼管神经→蝶腭神经节→泪腺及鼻腔腺体2.1 镫骨肌神经:经锥隆起到镫骨肌。
2.3 鼓索神经:出鼓室后入舌神经,感觉纤维司舌前2/3味觉;副交感纤维达下颌下神经节,司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功能。
3. 面神经解剖-分支:颅外分支3.1 面支上支:颞支:(额肌、耳前肌、耳上肌、眼轮匝肌、皱眉肌);颧支:(上唇方肌、颧肌)颊支:(口轮匝肌、颊肌)下支:下颌缘支:(下唇方肌、三角肌、颊肌)颈支:(颈阔肌)3.2 其他支: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枕肌、耳后肌,部分耳上肌、耳廓内肌4. 面神经解剖-纤维成分:运动纤维(自主运动和内脏运动),感觉纤维(特殊感觉和一般感觉)4.1 运动纤维:颜面上部(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接受来自两侧皮层的运动纤维;颜面下部(上唇方肌,颧肌,口轮匝肌,颊肌),接受来自对侧皮层的锥体束的运动纤维。
5.面神经麻痹:中枢性(少见),周围性(多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的迟缓性瘫痪,部位在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核以下。
6.周围性面瘫-病理生理:6.1外膜损伤:神经外膜损伤,神经成分未累及,传导正常,无面瘫。
6.2神经失用:髓鞘损伤,轴索正常,轻度、暂时性面瘫,去除病因后可在短期内恢复。
6.3轴索变性:轴索断裂,内膜完整,远端顺向变性(瓦勒变性,Wallerian’s degeneration),近端退行变。
3周后轴索可再生,部分或完全恢复。
6.4神经断伤:神经完全断离,近端形成神经瘤,远端变性,功能不能恢复。
7.临床表现:7.1 面肌麻痹(患侧面部随意运动障碍)额纹变浅或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7.2 面部运动障碍:不能表情;不能皱眉和闭目,眼球露白(Bell’s现象);口角下垂并向对侧歪斜,不能鼓鳃或吹口哨(漏气),食物存留于齿颊间,饮水外流,说话欠清晰、不能发“b”“p”等爆破音;张口时下颌偏向健侧(下颌缘支受累)。
耳鼻喉复习资料
耳鼻喉复习资料耳鼻喉复习资料耳鼻喉是人体中一组重要的器官,它们分别负责听觉、嗅觉和呼吸等功能。
在医学领域中,耳鼻喉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与这些器官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耳鼻喉方面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耳部疾病1. 耳聋:耳聋是指听力减退或完全丧失的病症。
它可以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等不同类型。
常见的原因包括耳道堵塞、中耳炎、耳蜗损伤等。
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助听器等辅助设备。
2. 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炎症,常见于儿童。
它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疼痛缓解和保持耳道通畅等。
3. 眩晕症:眩晕是指人感到头晕目眩、周围物体旋转的症状。
常见的眩晕症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行为疗法等。
二、鼻部疾病1.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炎症,常见于感冒后。
它的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头痛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鼻腔冲洗和鼻窦引流等。
2. 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黏膜的肿瘤样增生,常见于慢性鼻窦炎患者。
它会导致鼻塞、嗅觉减退和鼻出血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等。
3.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常见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
它的症状包括鼻塞、喷嚏、流鼻涕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避免过敏原、抗过敏药物和免疫疗法等。
三、喉部疾病1. 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声带黏膜的肿瘤样增生,常见于声带过度使用或声带炎症后。
它会导致声音嘶哑、声音疲劳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声带保护、声带功能训练和手术切除等。
2. 声带结节:声带结节是声带黏膜的结节状增生,常见于声带过度使用或声带炎症后。
它会导致声音嘶哑、声音疲劳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声带保护、声带功能训练和手术切除等。
3. 喉癌:喉癌是喉部黏膜的恶性肿瘤,常见于长期吸烟和饮酒者。
耳鼻喉科名解简答题集锦修订(温医12级易光)
耳鼻咽喉科学期末复习资料【去年题型】单选20*1多选5*2填空15*1名解5*3问答4*102012级临一(8)班《耳鼻咽喉科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危险三角区:将鼻根与上唇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此处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2.利特尔区: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在鼻中隔最前下部分黏膜内血管汇集成丛,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包括鼻腭动脉、腭大动脉、上唇动脉、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
3.嗅裂: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裂,也称嗅沟。
4.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5.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处或变薄处,流入鼻腔,称之为脑脊液鼻漏。
6.眶尖综合征:因病变影响到视神经孔和眶上裂,累及II、III、IV、VI脑神经出现眶周皮肤感觉障碍、上睑下垂、眼球固定、复视甚至失明等症状。
7.萎缩性鼻炎:一种以鼻黏膜萎缩或退行性变为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特征为鼻黏膜萎缩、嗅觉减退或消失和鼻腔多量结痂形成,严重者鼻甲骨膜和骨质亦发生萎缩,多有呼气特殊腐烂臭味,也称“臭鼻症”。
8.Ohngren线:Ohngren提出自下颌角至同侧内眦部作一假想平面,又称“恶性平面”,将上颌窦腔分为前下和后上两部分,然后再通过该侧瞳孔作一垂直平面,与恶性平面一起将上颌窦腔分为前下内、前下外、后上内、后上外4部分。
上颌窦癌起自于前下内者易早期发现,预后较好;起自后上外者易侵入眼眶、颞下窝,预后较差;来自后上内者,症状出现晚,易早期侵入眼眶、颅内,难以完整切除,预后最差。
9.咽峡:由上方的腭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10.会厌谷:在舌根与会厌之间有一正中矢状位的黏膜皱襞为舌会厌正中襞,左右各有两个浅凹陷称为会厌谷,常为异物停留处。
耳鼻喉复习资料
耳鼻喉复习资料第一章鼻科学第一节鼻的应用解剖1、鼻腔内侧壁,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和上颌骨腭突组成。
2、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劲外动脉系统的分支聚成血管丛,是青年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鼻腔的外侧壁,呈阶梯状排列的上、中、下鼻甲。
4、下鼻道顶端有鼻泪管开口。
5、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
6、鼻窦左右共四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及各个鼻窦的位置,分为第二节鼻的生理学1、鼻腔的功能: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嗅觉。
2、鼻瓣膜区,即鼻孔内区域,包括鼻中隔软骨前下、鼻外侧软骨前端和鼻腔最前部的梨状孔底部。
是维持鼻阻力的重要区域。
第三节鼻外伤鼻骨骨折应在2~3小时内尽早处理,此时组织尚未肿胀。
一般不宜超过10天。
第四节鼻各类疾病1、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鉴别2、变应性鼻炎,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本病发病机制为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
3、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阿司匹林耐受不良、支气管哮喘、鼻息肉4、鼻出血出血部位病因:⑴局部病因:外伤(如手术、挖鼻、剧烈喷嚏、鼻腔异物等)炎症(各种鼻腔、鼻窦的感染均可黏膜病变损伤血管而出血)肿瘤(鼻腔、鼻窦及鼻咽恶性肿瘤溃烂出血经鼻流出。
早期多变现为鼻涕带血、倒吸血涕或反复少量出血)其他(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⑵全身病因:凡可引起动脉压或静脉压升高(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均可致鼻出血。
局部处理方法:⑴烧灼法⑵填塞法:前鼻腔填塞、后鼻孔填塞(鼻腔纱条填塞是较常用的有效填充方法)⑶血管结扎法5、鼻窦炎性疾病即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
鼻及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疾病,慢性者居多。
前组鼻窦较后组鼻窦的发病率高,其中上颌窦最为常见。
鼻窦炎可发生于一侧也可发生于双侧。
耳鼻喉复习资料
1.咽扁桃体:鼻咽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聚集,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
2.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颌间隙。
位于咽外侧壁和翼内肌筋膜之间,形如锥体。
锥底向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内侧以颊咽筋膜及咽缩肌与扁桃体相邻;外侧为下颌骨升支与腮腺的深面及翼内肌;后界为颈椎前筋膜。
3.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4.腭扁桃体:习称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
5.咽淋巴内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6.腺样体面容:因腺样体肥大而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额骨高拱,牙裂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一种特征性容貌。
7.“病灶”扁桃体:慢性扁桃体炎视为引起全身其他系统感染的病灶,通过以下判断:1、询问病史:急性发作时,其他系统出现病变。
2、实验室检查:ESR、ASO、血清粘蛋白、心电图等,有异常结果。
3、切除后并发症得以痊愈,或症状减轻,或发作减少,或病情得以控制。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综合征(OSAHS):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9.呼吸暂停通气指数(HAI)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10.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泡为中心的区域,是筛窦,前筛窦及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通道。
这一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上半月裂,前筛房,筛泡,上颌窦自然口和鼻卤区。
这一区域为鼻腔疾病最易侵犯的部位,并易继发相邻区域的疾病。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
[解剖与生理] [耳] 1、试述外耳道的长度及分部。
(外耳道全长约2.5~3.5cm,分为软骨部和骨部,软骨部位于外侧1/3,骨部位于侧2/3。
二部的交界处较窄,称为外耳道峡部。
) 2、试述外耳软组织的临床特点。
(外耳道的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甚少,与软骨膜,骨膜粘连较紧,故炎症时疼痛较剧。
软骨部皮肤有毛囊,富有皮脂腺,耵聍腺,易发生炎症或疖肿。
)3、中耳包括哪几部分?(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四部分) 4、鼓室容物有哪些?(鼓室容物有听骨、肌肉、韧带和神经。
) 5、鼓室依据什么解剖标志分为哪三部分?(鼓室依鼓膜紧部上下缘水平,分为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三部分。
) 6、试述鼓室六壁的解剖标志。
(上壁有岩鳞裂;下壁借薄层骨板与颈静脉球分隔;前壁有鼓膜肌半管和咽鼓管半管;后壁有鼓窦入口;壁的中央隆起为鼓岬,其后上方有前庭窗,向与前庭阶相通,后下方有蜗窗,向通耳的鼓阶。
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面神经管突;外壁大部分为鼓膜。
) 7、为什么2岁以的婴幼儿患中耳炎容易引起颅并发症?(2岁以婴幼儿鼓室盖上的岩鳞裂未闭,故中耳炎可循此进入颅,引起颅并发症。
) 8、鼓膜的正常标志有哪些?(光锥、鼓脐、锤骨柄、锤骨短突、前后皱襞、松弛部和紧部) 9、听骨链是由哪几块听骨连结而成的?(由锤骨、砧骨、镫骨互相连结而成。
)10、鼓室的肌肉有哪些?(鼓膜肌、镫骨肌)11、试述咽鼓管的长度及分部。
(咽鼓管全长约35mm,外1/3段为骨段;2/3 段为软骨段。
) 12、婴幼儿的咽鼓管有何特点?(婴幼儿鼓口与咽口几近水平,且管腔相对较宽,较短,是易患中耳炎的重要解剖因素。
) 13、支配咽鼓管开放的肌肉有哪些?(腭帆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 14、根据乳突的气化程度,可分为哪三型?(根据乳突的气化程度可分为气化型、硬化型、板障型。
) 15、骨迷路分为哪三部分?(骨迷路分为前庭、半规管、耳蜗三部分。
) 16、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液在哪里相通?(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液在蜗孔相通。
耳鼻咽喉科学复习考点总结教案资料
耳鼻咽喉科学复习考点总结鼻科学一、目的要求1、掌握外鼻静脉回流特点:外鼻的静脉只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鼻腔外侧壁、鼻腔内侧壁、鼻腔顶壁的关系: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壁。
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利特尔区。
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该区即利特尔丛。
副鼻窦的毗邻器官:查找无果2、了解外鼻支架: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骨支架由鼻骨、额骨、额骨鼻突和颌骨颌突组成。
3、鼻腔的黏膜:包括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嗅区粘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呼吸区粘膜前1/2为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后1/2为假复层纤毛上皮。
4、鼻腔淋巴回流:鼻腔钱1/3的淋巴回流入耳前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及下颌下淋巴结。
鼻腔的后2/3淋巴汇入咽后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
5、鼻腔神经支配:鼻腔神经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1)嗅神经分布于嗅区粘膜,损伤嗅区粘膜或继发感染,可沿嗅神经进入颅内,引起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2)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
(3)自主神经:交感神经来自颅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
6、鼻腔鼻窦生理学:鼻腔、鼻窦及其被覆上皮结构赋予了鼻腔特殊的功能,(1)一定的鼻阻力是维持正常鼻通气的前提条件,进入鼻腔的气流分成层流和湍流两种,层流是鼻腔气流的大部分,也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分;湍流,是吸入气的小部分。
正常的鼻阻力的存在有助于肺泡气体交换。
鼻阻力存在规律和交替的变化,称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
鼻周期的生理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2)纤毛运动是维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机制。
粘液纤毛清除系统影响鼻腔及鼻窦正常生理功能的因素有三①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畅性②正常粘液纤毛传输功能③分泌物的质和量其中一项或多项不正常即可是鼻腔及鼻窦易于感染。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复习题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复习题一、名解1.旋耳疮:指环绕耳周而发的疮疡,多发于耳前或耳后缝间,也有波及整个耳廓,以局部耳部皮肤潮红、灼热、瘙痒、水泡、糜烂、渗液、结痂甚或脱屑、皲裂为其主要特征。
(西医学的外耳湿疹)2.断耳疮:指以耳廓红肿疼痛、溃烂流脓,甚至软骨坏死、耳廓变形为特征的疾病。
(西医学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3.利特尓区:鼻中隔前下部粘膜血管丰富,汇聚成网,称为利特尓区。
此处粘膜较薄,血管表浅,粘膜与软骨膜相接紧密,且位置靠前,易受外界刺激,是鼻出血最易发生的部位。
4.鼻疳:是指由于邪毒侵袭或湿热郁蒸及血虚生风化燥而致的以鼻前孔及其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或皲裂,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5.鼻鼽:是指由于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不任风寒,或禀质特异,异气侵袭所致的,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清涕如水、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6.鼻痔(鼻息肉):是指脏腑失调,湿热蕴结,或脏腑虚损,寒湿凝聚所致的以鼻塞、涕多、鼻内可见半透明之赘生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鼻病。
常并发于鼻鼽、鼻渊等。
7.鼻槁:是指由于燥邪侵袭,内灼肺鼻,或肺肾阴虚、脾气虚弱,鼻失滋养所致的以鼻内干燥感、肌膜猥琐,甚或鼻腔宽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
(西医学的萎缩性鼻炎)8.鼻渊:是指外邪侵袭、脏腑失调或脏腑虚损所致的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
本病有虚证与实证之分,实证起病急,病程短;虚证病程长,缠绵难愈。
(西医学的急性、慢性鼻窦炎)9.内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主要有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腭扁桃体及舌扁桃体,这些淋巴组织在粘膜下有淋巴管相连系构成咽淋巴环的内环。
10.慢喉喑(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以声音低沉、讲话费力、声音嘶哑、日久不愈为主要特征,主要由于病毒感染和用声不当引起,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和慢性萎缩性喉炎。
耳鼻喉科复习要点
• 了解:
– 常用的外治法
须掌握的专科方剂
• 耳科:消风散、地黄饮、牵正散、补阳还五 汤、通气散、通窍活血汤、托里消毒散、半 夏白术天麻汤、真武汤、耳聋左慈丸、清气 化痰丸
• 鼻科:苍耳子散、温肺止流丹 • 咽喉科:六味汤、清咽利膈汤、养阴清肺汤、
半夏厚朴汤
题型
• 选择题(单选、多选) • 填空题 • 判断是非题 • 名词解释题 • 问答题 • 病例分析题
愿您学会享受学习的 过程,而不单纯为了 追求考试的结果!
复习重点
• 总论
–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 – 耳鼻咽喉检查法
重点是与
– 耳科:耳眩晕、耳面瘫、外耳疾病
– 鼻科:鼻疔、鼻疳、鼻衄
– 咽喉科:喉痈、鼻咽癌、急喉风、梅核气
疾病篇复习重点
• 掌握:一个中心
– 疾病的概念及诊断(包括类似症状的鉴别诊断)
• 熟悉:两个基本点
耳鼻咽喉科习题复习资料
耳蜗的两种功能
①传音:由淋巴液完成 ②感音:由Corti器完成
Corti器(螺旋器)的功能
感受声音刺激 (将机械能转变为生物电能)
前庭系统的功能
维持体位平衡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的功能
感受直线加速度刺激
壶腹嵴的功能
感受正负角加速度刺激
耳廓挫伤血肿的处理原则
传导性聋 (重者或时久可为混合性聋)
耳源性并发症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循破坏、缺损的骨壁
耳源性迷路炎的主要表现
①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眼震
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
耳源性迷路炎的主要治疗
在足量抗生素等药物控制下,及时行乳突手术
较常见的4种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①硬脑膜外脓肿 ②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③化脓性脑膜炎 ④脑脓肿
①蜗神经,司听觉。②前庭神经,司平衡觉。
面神经全长分为哪8段?
1运动神经核上段 ②运动神经核段 ③小脑脑桥角段
④内耳道段 ⑤迷路段 ⑥鼓室段⑦乳突段 ⑧颞骨外段
面神经管在中耳分为哪两段?
①水平段 (鼓室段,在鼓室内壁上方)
②垂直段 (乳突段,在鼓室后壁即乳突壁内侧)
面神经颞骨外段面部分支有哪些?
上支(颞面支):①颞支 ②颧支
1皮下组织甚少,皮肤几与软骨膜和骨膜相贴,感染肿胀时易
压迫神经末梢致剧痛。
2软骨部皮肤有盯聍腺能分泌耵聍,富有毛囊和皮脂腺,易发
生疖肿。
牙痛时为何会外耳道痛?
外耳道前半部与牙所在上下颌同受三叉神经支配
挖耳时为何会咳嗽?
外耳道后半部与气管支气管同受迷走神经支配
中耳的组成部分
①鼓室 ②鼓窦 ③乳突 ④咽鼓管
耳鼻喉复习资料(重点)
耳鼻喉复习资料-名解:1.利特尔区:在鼻中隔的前下方粘膜内动脉血管丰富,交织成网,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称之。
2.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前颅底,中颅底或它处先天性或外伤缺损处流入鼻腔。
3.脑脊液耳鼻漏:中耳乳突天盖或咽鼓管骨部骨折,延的脑脊液经咽骨管流到鼻腔。
4.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漏斗为中心,包括中鼻甲、中鼻道、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额窦前筛、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区域,该区域解剖变异成病变可致鼻室炎引流障碍而引起鼻窦炎,称之。
5.克氏静脉丛:鼻腔的静脉主要汇入颈内静脉,鼻腔上部静脉则可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或经筛静脉汇入颅内的静脉和硬脑膜窦,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亦构成血管丛,称之。
6.利特尔动脉丛(little area):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
为鼻出血常见部位。
7.鼻-鼻咽呈氏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浅表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区。
8.听骨链:即锤骨、钻骨和镫骨,是人体最小的一组骨头,三者以关节连接成链。
9.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本病较常见,尤以冬春季多见。
10.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或感摇晃、升降或漂浮。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泠汗等症状。
11.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病):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其主要症状的特发性内耳疾病,常见于青壮年。
12.咽峡(faux):是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根、两侧腭舌弓和腭咽弓所围成的环行狭窄部分。
13.内耳(ioncr car):又称迷路(labyrinth),埋藏于颞骨岩部。
结构复杂而精细,依其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个部分。
从组织学上内耳又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
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含有味觉和听觉感受装置。
耳鼻咽喉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咽喉科学危险三角区(danger triangle of face):为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其下面静脉无静脉瓣,当此处感染时,细菌可逆行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
窦口鼻道复合体(OMC):是指由额窦、筛窦、上颌窦三个鼻窦开口及中鼻甲、钩突、半月裂、筛泡、鼻丘五个骨性结构构成,此处结构异常导致通气和引流障碍为鼻窦炎发病的关键。
利特尔动脉丛(易出血区):为鼻腭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层与筛前、后动脉的鼻中隔、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温和,构成丰富的动脉丛,鼻出血多在此部位发生。
生理性鼻甲周期(physiological turbinal cycle)或鼻周期(nasal cycle):是指正常情况下,两侧下鼻甲充血状态呈交替性变化,约间隔2~7h。
★鼻肺反射(nasopulmonary reflex):是指鼻腔阻力增高和化学气体对鼻粘膜的刺激均可引起支气管收缩,从而减少肺通气量,即鼻肺反射。
变态性鼻炎所致支气管哮喘即通过此反射引起,故鼻粘膜普鲁卡因封闭可阻止支气管哮喘。
鼻源性头痛(rhinogenic headache):是指由鼻病引起的头痛,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一般表现为钝痛和闷痛。
感染性鼻源性头痛往往伴有鼻及鼻窦的急性感染,且疼痛有一定部位和时间,如急性额窦炎可有前额部、眼眶内上方疼痛或全头痛,并可有晨重午轻夜无。
非感染性鼻源性头痛主要见于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及鼻内肿瘤等。
判断鼻源性头痛:1、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发生的时间、鼻部症状以及必要的鼻科检查。
2、以粘膜表面麻醉剂分别麻醉中鼻甲后端外方和中鼻甲前端的前方,头痛减轻甚至消失。
★喷嚏反射:为正常的鼻内保护性反射,为鼻内三叉神经末梢受刺激时,通过神经反射产生强大而突发的气流将刺激物喷出。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在变应原的作用下经免疫学机制产生的鼻粘膜变态反应性炎症,可有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类,并常伴有变应性鼻窦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名解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以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成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2、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从。
该区即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部向后延伸,其附着出逐渐发生方位的改变,由前部的前后位转向外侧附着在鼻腔外侧壁的后部,使中鼻甲的后附着部呈从前上向后下倾斜的冠状位,这部分中鼻甲称为中鼻甲基板。
4、窦口鼻窦复合体(OCM):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板,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为窦口鼻窦复合体。
5、利特尔动脉从: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从,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6、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
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7钩突: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嵴状隆起。
8、鼻阈:鼻翼侧弧形的隆起,也称鼻孔,一般所指鼻腔是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孔与鼻前庭交通。
9、鼻疖: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
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所致,也可继发于鼻前庭炎。
10、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
11、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以鼻痒、喷鼻、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其主要特点。
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2、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
1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
14、功能性镜鼻窦手术(FESS):手术以剔除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流和通气功能。
即通过小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窦阻塞性病变。
15、腺样体: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汇聚,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
16、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
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17、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颌间隙,位于咽外侧壁和翼肌筋膜之间,与咽后隙仅一薄层筋膜相隔,左右各一,形如锥体。
锥底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18、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
主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环。
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不交通,自成一环称为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19、腺样体肥大: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为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到成年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称为腺样体增殖或腺样体肥大。
20、腺样体面容:长期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颚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22、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消失≥10秒。
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型呼吸暂停。
23、中枢性呼吸暂停:是指无呼吸驱动的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发生时口鼻无气流,同时丧失呼吸能力,胸腹呼吸运动停止,这种欢喜暂停发生时一般血氧饱和度下降比较少。
24、阻塞性呼吸暂停:是指呼吸暂停发生时口鼻气流消失,但胸腹呼吸运动仍然存在,这种呼吸暂停发生时血氧饱和度下降相对较多,结束时一般伴有微觉醒。
25、混合性呼吸暂停:是指1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时表现为中枢性呼吸暂停,继而表现为阻塞性呼吸暂停。
26、低通气也称通气不足: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4%或微觉醒。
27、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是指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单位:次/小时)28、环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之下,第1气管环之上,形状如环。
该软骨时喉气管中唯一完整的环状软骨。
29、环甲膜:是环状软骨弓上缘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的纤维韧带组织,中央部分增厚,称为环甲中韧带。
30、喉阻塞:又称喉梗阻,是因喉部或其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阻塞,引起呼吸困难,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若不迅速治,可引起窒息死亡。
31、四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隙于吸气时向凹陷。
32、咽鼓管:位于颞骨鼓部与岩部交界处,颈动脉管的外侧,上方仅有薄骨板与鼓膜肌相隔,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全长约为34cm。
33、螺旋器:位于基底膜上,由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组成,是听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34、三凹征:吸气时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凹陷。
35、眩晕:是自身与周围事物的位置关系改变的主观上的错觉,70%以上的眩晕为外周性,即外周前庭病变所致。
一般表现为睁眼时周围事物旋转,闭眼时自身旋转。
周围性眩晕见于梅尼埃病、迷路炎、耳毒性药物中毒。
36、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
目前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等为其重要病因。
3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化脓性炎症病程超过6~8周,病变侵及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造成不可逆损伤,常合并存在慢性乳突炎,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8、胆脂瘤: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块,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故称为胆脂瘤,非真性肿瘤。
39、耳源性并发症:由于中耳、乳突解剖上的特殊性,急、慢性中耳乳突炎极易向邻近或远处扩散,由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颅并发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和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肿、耳下颈深部脓肿、岩尖炎、岩锥炎、迷路炎、周围性面瘫。
40、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耳疾病。
41、传导性聋:经空气路径传导的声波,受到外耳道、中耳病变的阻塞,到达耳的声能减弱,致使不同程度听力减退。
42、感音神经性聋: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器质性病变均可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的信息传递,由此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
43、混合性聋:中耳、耳病变同时存在,影响声波传导与感受所造成的听力障碍。
44、根治性颈清扫术:切除包括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颈静脉和副神经、颈外静脉等在的Ⅰ~Ⅴ区的所有淋巴结和结缔组织。
45、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或从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处或变薄处,流入鼻腔。
46、胶耳:患分泌性中耳炎时,由于病变长期不能愈合,中耳积液中的水分大部分被吸收,剩下的粘蛋白等成分极为粘稠,呈灰白色或棕黄色胶冻状。
47、慢性喉炎:是指喉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将其分为慢行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和萎缩性喉炎。
48、声带小结:歌者小结:典型的声带小结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
49、声带息肉:好发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边缘,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是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
50、咽峡:由上方的腭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的舌骨、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所形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51、空气传导:通常声波经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耳淋巴。
从听觉功能看,外耳起集音作用,中耳起传音作用,将空气中的声波传入耳。
52、骨传导:即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激动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
53、鼻源性头痛:是指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
鼻腔、鼻窦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第1支和第2支。
鼻部病变直接刺激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引起头痛,并可沿其分支反射到头部相应神经分布的其他部位。
54、眶尖综合征:蝶窦炎引起的可波及视神经和眶上裂引起眶尖综合征,即眶周皮肤感觉障碍,上睑下垂、眼球固定、复视甚至失明等症状。
55、袋装陷学说:由于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中耳腔逐渐形成负压,上鼓室的高负压作用使鼓膜松弛部逐渐陷入上鼓室,陷的鼓膜形成一囊袋,鼓膜上皮层的鳞状上皮及角化物质不断脱落,积于袋中,囊袋不断扩大,周围骨质破坏,形成胆脂瘤。
56、喉喘鸣:是由于喉与气管发生阻塞,患者用力吸气,气流通过喉或气管狭窄处发出的特殊声音。
问答题1.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1)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至少发作2次以上;常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可伴水平或水平旋转型眼震。
2)至少1次电侧听提示感音神经性耳聋。
3)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
4)耳胀满感。
5)排除其他可引起眩晕的疾病。
治疗原则:对初次发作或间隔1年、数年再次发作者,应予积极对症处理;对频繁发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2局部症状:1多脓涕2鼻塞3头痛4嗅觉障碍。
治疗原则:根除病因,通畅引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1、滴鼻药;2上颌窦穿刺冲洗3负压置换4手术5根治术;6、FESS。
3.鼻咽癌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病因:遗传因素、EB病毒、环境因素。
临表:①鼻部症状:早期出现回流涕中带血或擤涕中带血②耳部症状:肿瘤发生在咽隐窝者,早期可压迫、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鼻塞感和听力减退③颈淋巴结肿大,以此为首先症状者占60%④脑神经症状:出现偏头痛⑤远处转移:病情严重者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肝、肺、骨。
治疗:首先放射治疗,采用60钴或直线加速器高能放疗,在放疗期间可配合化疗、中医中药及免疫治疗,以防止远处转移,提高放疗敏感性和减轻放疗并发症。
①鼻咽癌放疗后3个月鼻咽部仍有残灶或局部复发可采用光辐射治疗或手术治疗②放疗后仍有颈部残存转移灶,可手术切除残灶③放疗后复发者或原发灶仍有残灶者也可以应用化疗。
4鼻窦的组成及开口部位: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各个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均为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5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