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专题四 光学实验—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人教版)精品PPT(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课件(共49张PPT)
•
5、人生每天都要笑,生活的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放下心里的纠结,放下脑中的烦恼,放下生活的不愉快,活在当下。人生喜怒哀乐,百般形态,不如在心里全部淡然处之,轻轻一笑,让心更自在,生命更恒久。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
6、人性本善,纯如清溪流水凝露莹烁。欲望与情绪如风沙袭扰,把原本如天空旷蔚蓝的心蒙蔽。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不管乌云密布还是阴淤苍茫,但依然有一道彩虹,亮丽于心中某处。
球面镜
• • • • 1.概念: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2.分类: 凹面镜、凸面镜。
球面镜
• 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 (1)性质: • 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 • ②使焦点处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 (2)应用: • 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 • 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 • 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 (1)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 • (2)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 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 射。 • 2.特点: •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 面内。 •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 (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 增大(减小)。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 课件(共40张PPT)
3、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理想模型法
光线是由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
迹和方向。★★★
光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
实验方法: 模型法
(磁感线)
s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_自__身__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为 ___人__造_光__源__和_天__然__光__源__两类. 2、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
3、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去测量反射角的目的
:
便于寻找普遍规。律
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
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
__反__射__光__线__、__入__射__光__线__和__法__线__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__。__
几个重要概念
一面 一点 三线 二角
入 射 光 线
法线 N
入 射 角
反 射 角
r
反 射 光 线
i
分界面
O
入射点
(反射面)
考点二、光的反射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测量工具:量角器
纸板的作用:
入射 光线
1.显示光传播的路径 2.探究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 是否在同一平面
法线
E 入射
反射
角i
角r
o
F 反射 光线
10、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钟表和分针位
置,此时的实际时间是C(
)
A、8:20 B、4:20
C、3:40 D、8:40
方法:(1)逆时针读数。 (2)12:00-镜子读数=实际时间
2.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 3.应用: 成像 、改变光的 传播方向.
光线是由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
迹和方向。★★★
光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
实验方法: 模型法
(磁感线)
s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_自__身__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为 ___人__造_光__源__和_天__然__光__源__两类. 2、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
3、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去测量反射角的目的
:
便于寻找普遍规。律
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
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
__反__射__光__线__、__入__射__光__线__和__法__线__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__。__
几个重要概念
一面 一点 三线 二角
入 射 光 线
法线 N
入 射 角
反 射 角
r
反 射 光 线
i
分界面
O
入射点
(反射面)
考点二、光的反射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测量工具:量角器
纸板的作用:
入射 光线
1.显示光传播的路径 2.探究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 是否在同一平面
法线
E 入射
反射
角i
角r
o
F 反射 光线
10、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钟表和分针位
置,此时的实际时间是C(
)
A、8:20 B、4:20
C、3:40 D、8:40
方法:(1)逆时针读数。 (2)12:00-镜子读数=实际时间
2.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 3.应用: 成像 、改变光的 传播方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光现象【全章】》精品PPT优质课件
光的反射定律
N
ir
O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角相等)
光路是可逆的
把入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 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现象: 入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位置射
到镜面上,反射光线沿原入射光 线的位置射出。
【总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产生条件与特征
镜面反射:
平滑反射面
漫反射: 粗糙不平反射面
不改变光路聚散性 改变光路聚散性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判断正误: 1.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2.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3.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反射定律。
物理学中,自身把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的分类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 水母等。
人造光源:开燃着的的蜡灯烛、 、点 霓 虹灯等。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1.提出问题: 光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 2.猜想: 1.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3.光传播路线可能是折线。
(究竟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实验是研究物理 问题的基本方法。)
结论: 光路是可逆的
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A
B
OC
人眼是如何观察到平面镜所成像的?
例题: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画法:
1、过入射点画法线
aβ
2、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练习1: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 练习2: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三、光的反射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ppt课件
⑤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 不改变
空气 玻璃
入射角>折射角
N A
i
空气
O
水(玻璃)
γ
B
折射角>入射角 N
γ
空气 水(玻璃)
i N/
N/ 在空气中的那个角比较大?
A 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空气
0
水
C
光的折射规律
➢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一面
折射角r,并在图下面用符号写出两个角的关系
空 气
水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插入水中的筷子会怎么样?
法线
筷子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后进入眼睛
讨论:怎样才能叉到鱼
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折射
海市蜃楼
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光线发生了弯折。
S′
S
课堂小结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 偏折的现象。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PPT教学课件
二、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
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三:光在透明固体中是如何传播的?
用激光笔在有机玻璃里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有机玻璃 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有机玻璃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4.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
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
实验结论
法线 入射角 α N
反射角
β O 入射点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口诀: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
已知图中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N
O
步骤:1.先在反射面上标出入射点O; 2.过入射点画出反射面的垂线ON,即法线;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 出反射光线。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生活中绚丽多彩的光
同学们: 如果没有光能形成如此美丽的景象吗?
一、光源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
二、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一: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用激光笔在空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光速
阅读教材第 71 页;回答下列问题: 1 .打雷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为 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 .光和声音在传播方面有那些不同? 3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 4 .“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四章 微专题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共22张PPT)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前__侧___(填 “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 B 蜡烛 A 的像完全重 合 , 这 种 确 定 像 与 物 大 小 关 系 的 方 法 是 _等__效__替__代__法___( 填 “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A.甲同学 C.丙同学
B.乙同学 D.丁同学
解析:人看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因为反射光线 进入人眼.我们可以分别作出四个学生在平面镜中的像, 连接像和老师的位置,连线不通过屏风者,都能看到老师.
8.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 实 验 室 提 供 了 厚 薄 不 同 的 两 块 玻 璃 板 , 你 应 选 择 _薄___(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 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 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 确定_蜡__烛__A_的__像__的__位__置__,能比较蜡__烛__A__的__像__与__蜡__烛__B_的__大__小__.
(3)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 上__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9.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特点”的实验情景.
(1) 该小 组同学 应该选 取两根 _相__同___( 填 “ 相 同 ” 或 “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点燃蜡烛 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 B,直到看上 去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__等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共32张)PPT课件
A.立竿见影 B.镜花水月 C.坐井观天 D.海市蜃楼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 ,例如 光从空气进入水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实验:把一束光从空气斜入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 空气中和水中的传播径迹
比较下面两幅图:
光从空气斜 射入水中,光 的传播方向发生突变。 A
空气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 水 种介时,光路发生偏折的现 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么,它被折射后就会逆着
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空气
O
。
水
结论:在折射现象中 ,光路也是可逆的。
N'
B
放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为什么向上 偏折?
P´ P
从空气中观察水中物体的位置比实际浅
筷子上的光从水中射向
空气,在空气界面处发
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
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
P´
看见筷子的虚像,虚像
的B
N
A
入射角
空气
O
水
折射角
N'
B
基本概念:
入射光线:AO
法 线: NN´ 入射角: AON
折射光线:OB
折射角: BON ´
实验探究 光的折射规律
N
A
入射角
空气
O
认识经历1400多年。 (1)三线关系
水
折射角
N'
B
(2)两角关系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 ,例如 光从空气进入水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实验:把一束光从空气斜入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 空气中和水中的传播径迹
比较下面两幅图:
光从空气斜 射入水中,光 的传播方向发生突变。 A
空气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 水 种介时,光路发生偏折的现 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么,它被折射后就会逆着
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空气
O
。
水
结论:在折射现象中 ,光路也是可逆的。
N'
B
放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为什么向上 偏折?
P´ P
从空气中观察水中物体的位置比实际浅
筷子上的光从水中射向
空气,在空气界面处发
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
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
P´
看见筷子的虚像,虚像
的B
N
A
入射角
空气
O
水
折射角
N'
B
基本概念:
入射光线:AO
法 线: NN´ 入射角: AON
折射光线:OB
折射角: BON ´
实验探究 光的折射规律
N
A
入射角
空气
O
认识经历1400多年。 (1)三线关系
水
折射角
N'
B
(2)两角关系
第四章 专题四 光学实验—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PPT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第四章 专题四 光学实验—2020年秋季八年级物理 上册· 作业课 件(人 教版) PPT(共 19页)
第四章 专题四 光学实验—2020年秋季八年级物理 上册· 作业课 件(人 教版) PPT(共 19页)
(2)分析第2次至第6次的实验数折据射,角小于入射角 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2次至第6次的实验数据的变化,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______入__射__角__增__大__,__折__射__角__也__增__大__,__但__折__射__角__总__是__小__于__入__射__角_____。
6.小刚同学探究光从空气射入不同介质发生折射时的一些规律, 他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0° 10°
20°
30°
40°
50°
水中折射角β 0° 7.9° 15.4° 21.5° 26.3° 33.5°
(1)分析第1次的实验数据,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玻样璃沿板桌与面桌移面动不蜡垂烛直乙, 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 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___玻__璃__的__两__个__表__面__同__时__反__射__,__每__个__表__面__成__一__个__像__,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专题四 光学实验—2020年秋季八年级物理 上册· 作业课 件(人 教版) PPT(共 19页)
第四章 专题四 光学实验—2020年秋季八年级物理 上册· 作业课 件(人 教版) PPT(共 19页)
(2)分析第2次至第6次的实验数折据射,角小于入射角 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2次至第6次的实验数据的变化,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______入__射__角__增__大__,__折__射__角__也__增__大__,__但__折__射__角__总__是__小__于__入__射__角_____。
6.小刚同学探究光从空气射入不同介质发生折射时的一些规律, 他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0° 10°
20°
30°
40°
50°
水中折射角β 0° 7.9° 15.4° 21.5° 26.3° 33.5°
(1)分析第1次的实验数据,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玻样璃沿板桌与面桌移面动不蜡垂烛直乙, 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 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___玻__璃__的__两__个__表__面__同__时__反__射__,__每__个__表__面__成__一__个__像__,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复习精品PPT课件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 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 出法线。
6、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观察和确 定 像的位置;
②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 镜的距离关系;
③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 与物的大小关系;
④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的位置上放 一光凭,则光凭上不能 接受到蜡烛烛焰的 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 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 是光源。
注意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 括反射光的情况。如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自 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 银幕是靠反射射向它们的光以引起路人或观众的 注意,它们本身并不能发光,因此不是光源
3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 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 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 的距离有关
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 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5、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 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 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
反射光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 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6、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观察和确 定 像的位置;
②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 镜的距离关系;
③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 与物的大小关系;
④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的位置上放 一光凭,则光凭上不能 接受到蜡烛烛焰的 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 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 是光源。
注意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 括反射光的情况。如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自 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 银幕是靠反射射向它们的光以引起路人或观众的 注意,它们本身并不能发光,因此不是光源
3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 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 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 的距离有关
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 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5、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 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 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
反射光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 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四节 光的折射(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创设情境,实验引入
将一根细管子固定在铁 架台上,调整桌面上水槽的 位置,使眼睛通过细管子恰 好能看到水槽内的硬币,即 它们在“同一直线上”;保 持水槽和铁架台的位置不变, 用一根直铁丝穿过细管子去 叉硬币,结果会发现并没有 没有叉到。
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8.1021.8.1020:12:5020:12:50August 10,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0日星 期二下 午8时12分50秒20:12:5021.8.10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下 午8时12分21.8.1020:12August 10,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8月10日星期 二8时12分50秒20:12:5010 August 2021
N
A
入射角
入射光线
空气
α
法线
水O γ 折射光线
折射角
N/
B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8.1021.8.10T uesday, August 10, 2021
第四节 光的折射
创设情境,实验引入
将一根细管子固定在铁 架台上,调整桌面上水槽的 位置,使眼睛通过细管子恰 好能看到水槽内的硬币,即 它们在“同一直线上”;保 持水槽和铁架台的位置不变, 用一根直铁丝穿过细管子去 叉硬币,结果会发现并没有 没有叉到。
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8.1021.8.1020:12:5020:12:50August 10,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0日星 期二下 午8时12分50秒20:12:5021.8.10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下 午8时12分21.8.1020:12August 10,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8月10日星期 二8时12分50秒20:12:5010 August 2021
N
A
入射角
入射光线
空气
α
法线
水O γ 折射光线
折射角
N/
B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8.1021.8.10T uesday, August 10, 202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课件精品课件PPT
S'
如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 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光线转动问题
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作图说明: (1)入射角为多大?反射角又是多大? (2)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 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大?
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为400 ,则平面镜顺时 针转动1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1_2。00
(2)在图(2)中补出折射光线。
(3)如图(3)所示,是自行车尾灯的示意 图,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车时,从 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射到尾灯后, 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 意到前面有自行车。请大致作出汽车发出
的三条人射光线被反射回去的光路图。 (只需做出其中任意一条人射光线的光路
图)
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要使其反射光沿水平方 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20度或.70
结论:θ/2 或 900-θ/2
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
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
__反__射__光__线__、__入__射__光__线__和__法__线__在__同__一_平___面__内_。___
2、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
被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称:
一“点”: 入射点O 三“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法线ON 两“角”: 入射角i: 反射角r:
ri O
(2)光的反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律:
光在发生反射时,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 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 分别位于 法线 两侧;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全部课件 (共4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角i 角r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
记录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角i 角r
结论:
与镜面垂直的线ON叫做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实验一
E
N
F
O M
实验一
F
E
N
O M
实验一
F
E
N
O M
结论一: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实验二
E
N
F
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 播的。
二、光的传播
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
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 说明了什 么?
光在水中也 是沿直线传 播的。
二、光的传播
实验三:光在透明固体中是如何传播的? 用激光笔在半透明的果冻/玻璃砖里射出一束光,
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 后面便形成了影子
讨论: 人走过路灯过程中他
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
b. 小孔成像:
观察演示实验描述小孔成像的特点。
如果小孔成像中光源是太阳,小孔是方形
的,则成的像是
形的。
像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有关,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是由发光体本身的光所形成,而影子则是遮挡物阻挡光 线形成的。
c.日食月食
光线:光源
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 体?
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1、黑板反射灯光; 2、月亮反射太阳光; 3、地球反射太阳光; 4、水面反射光;
……………
结论:一切物体都能反光;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 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角i 角r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
记录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角i 角r
结论:
与镜面垂直的线ON叫做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实验一
E
N
F
O M
实验一
F
E
N
O M
实验一
F
E
N
O M
结论一: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实验二
E
N
F
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 播的。
二、光的传播
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
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 说明了什 么?
光在水中也 是沿直线传 播的。
二、光的传播
实验三:光在透明固体中是如何传播的? 用激光笔在半透明的果冻/玻璃砖里射出一束光,
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 后面便形成了影子
讨论: 人走过路灯过程中他
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
b. 小孔成像:
观察演示实验描述小孔成像的特点。
如果小孔成像中光源是太阳,小孔是方形
的,则成的像是
形的。
像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有关,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是由发光体本身的光所形成,而影子则是遮挡物阻挡光 线形成的。
c.日食月食
光线:光源
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 体?
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1、黑板反射灯光; 2、月亮反射太阳光; 3、地球反射太阳光; 4、水面反射光;
……………
结论:一切物体都能反光;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 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反射角 70° 60° 40°
3.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便像于特确点定”像的的实位验置。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这样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 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至蜡烛的要求是_____高__度__、__粗__细__相__同__。 (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 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
靠近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_不__能_(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____。
2.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 镜的位置关系是_垂__直_(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 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反射。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漫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 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 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 数 据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问 题 可 能 是 __把__反__射__光__线__与__镜__面__的__夹__角__当__成__了__反__射__角____ 。
(1)若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 则s1____(填“>”“<”或“=”)s2。
(2)小鹏之所以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迹,是因为他看到的燃烧的蜡烛A 实际上是蜡烛B通过薄玻璃板所成的等大的、正__立__、__虚__像。
6.小刚同学探究光从空气射入不同介质发生折射时的一些规律, 他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后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
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 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20° 30° 50°
B、D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填字母序号) 两图示实验。 (2)由A、D两图的实验___不_(能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 原因是____没__有__控__制__液__面__的__高__度__相__同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 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____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人教版
第四章 光现象
专题四 光学实验
1.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 E、F是两张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 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 则OB____(填“靠近”或“远离”)ON。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0° 10°
20°
30°
40°
50°
水中折射角β 0° 7.9° 15.4° 21.5° 26.3° 33.5°
(1)分析第1次的实验数据,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甲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玻样璃沿板桌与面桌移面动不蜡垂烛直乙, 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 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___玻__璃__的__两__个__表__面__同__时__反__射__,__每__个__表__面__成__一__个__像__,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2次至第6次的实验数折据射,角小于入射角 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2次至第6次的实验数据的变化,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______入__射__角__增__大__,__折__射__角__也__增__大__,__但__折__射__角__总__是__小__于__入__射__角_____。
5.小红为小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 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 两部分。小红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 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 乙区域一侧的某处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 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跟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 缝隙,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 燃烧了!
7.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 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 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 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换较薄的玻璃板
4.利用如图装较置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_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 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像__与__物__大__小__相__等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 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