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PPT
布衣天子朱元璋ppt

苦难 童年
放牛为生 丧亲之痛
出家为僧,
游方乞讨
军事斗争
初露锋芒 攻占集庆 决战陈友谅 扫荡江南 北伐
初 露 锋 芒
受同乡汤和之邀, 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 兴部。 英勇善战,才能出 众,被郭子兴招为婿。 南攻定远,兵克滁 州、和州
攻占集庆
接纳巢湖反元武装 首领廖永安、俞通海 率军渡长江,克太 平(今当涂)。 次年挥军进克集庆 (今南京), 改集庆路为应天府, 以此为中心建立基地
布衣天子朱元璋
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 朱重八 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政 治家 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执正31年
享年71岁,死后葬于明孝陵
朱元璋大事纪年表
• 1328年,出生于濠州钟离
• 1344年,父母长兄死于疾疫。出家为僧,游方乞讨
南京古城
以朱元璋为题材的电视剧
《传奇皇帝朱元璋》《朱元璋》 《大脚马皇后》
决战陈友谅
龙湾大捷 诱敌深入 、伏兵围歼之策, 大败陈友谅军于龙湾(今南 京下关一带)
决胜鄱阳湖 火攻挫其锐气,继扼湖口, 水陆伏击,歼灭汉军60万。 创造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 的著名范例
平定江南
• 攻占苏州
先取淮东,再占浙西,剪除两 翼,后攻平江(今江苏苏州), 俘张士诚
• 迫降割据浙东的方国珍
北
伐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 旋师河南,断其羽翼; 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 槛,然后进兵元都
应天称帝 国号大明
朱元璋成功之道
军纪严明
谋略得当
人才鼎盛 个人卓越的军事眼光 贤妻相助
一、军纪严明
• 不殺人 • 不擄掠 • 不燒房屋
大明王朝

隆庆新政
弘治中兴
1487年明宪宗去世,其子朱祐樘继位, 即明孝宗,年号弘治。明孝宗在位期间“更 新庶政,言路大开”
中兴明朝的弘治帝朱佑摚,使得自明英 宗以来的陋习得以去除,被誉为“中兴之令 主”。明孝宗先是将明宪宗时期留下的一批 奸佞冗官尽数罢去,逮捕治罪。并选贤举能, 将能臣委以重任。明孝宗勤于政事,每日两 次视朝。明孝宗对宦官严加节制,锦衣卫与 东厂也谨慎行事,用刑宽松。明孝宗力行节 俭,不大兴土木,减免税赋。明孝宗的励精 图治,使得弘治时期成为明朝中期以来形势 最好的时期,明史也称明孝宗“恭俭有制, 勤政爱民”,被称为弘治中兴。
大明王朝
1368-1644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明成祖朱棣像
明仁宗朱高炽画像
明宣宗朱瞻基像
明英宗朱祁镇像
明代宗朱祁钰像 明宪宗朱见深像
明孝宗朱祐樘像
明武宗朱厚照像
明世宗朱厚熜像
明穆宗朱载垕像
明神宗朱翊钧像
明光宗朱常洛像
明熹宗朱由校像
明思宗朱由检像
南宋灭亡五十年后, 元朝统治者日益残暴黑暗, 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 朱元璋参加了当时的濠州 大帅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 分支,经过多年的南征北 战,1364年,朱元璋自 称吴王独霸一方,史称西 吴政权。1368年,朱元 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 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 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 璋即为明太祖。不久他又 命徐达、常遇春等北伐, 攻占大都(北京),蒙元 统治者首领北逃,结束了 在中原98年的统治,中 国再次回归到由汉族建立 的王朝——明朝的统治之 下。
仁宗朱高炽上台以后,一反乃父的所作所
仁宣之治 为,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史称“恤民之政”。 明宣宗继位后,继续执行仁宗的休养生息政策。 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的清明政治,称为“仁宣之 治”。
10-11,朱元璋,明成祖

史载洪武一朝,无一日无过之人。 ①“空印案” :主印官员为之一空。 ② “郭桓案” ③极度恐怖的刑罚产生出极度恐怖的气氛。
明代 监狱 (山 西洪 洞)
• ④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的刑罚主要有凌迟、 族诛、杀头、剥皮等。此外还有刷洗、抽 肠、黥刺、剕、劓、阉割、挑膝盖以及锡 蛇游等名目繁多的附加刑。最惨的是凌迟, 要杀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十刀一歇一吆 喝。刷洗,把犯人光着身子放在铁板上, 浇开水,用铁刷刷去皮肉。 明代象 牙算盘
2、方孝孺不屈十族诛
“方卿何必如此,吾欲效法周公辅成王。” “成王安在?” “伊自焚死。” “何不立成王之子?” “国赖长君。” “何不立成王之弟?” “此朕之家事,先生勿操劳矣。诏天下,非先生不可。” “燕贼篡位!” “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尔焉能速死!即令尔不畏死,岂不畏诛九族乎?” “便灭十族,又奈吾何!”
第十讲 掰刺反贪成泡影,恐怖统治奠皇基 ——朱元璋
一、朱元璋事迹简述 1、从行僧到帝王 朱元璋幼称重八, 初名兴宗,祖 上几代都是庄稼汉。 打仗机智勇敢,又 粗同文墨,很快得 到郭子兴的赏识。
• 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40岁的朱 元璋终于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大明,年 号洪武,以应天为南京。八月,攻克元朝 首都大都,元朝灭亡。 • 十五年后,明军攻破大理,基本上完成了 南方的统一。 • 又五年,即洪武二十年(1387),明军 平定辽东。这样,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 外,全国基本归于统一。
⑥这种贪污社会风气形成的四点原因: 第一,是社会教育。 第二,是社会环境。 第三,是政治环境。 第四,是政治制度。
明 代 青 花 海 水 云 龙 纹 扁 瓶
• 2、诛杀大臣 • 为了防止文臣武将对朱家皇权的觊觎,朱 元璋对文臣武将实行无情诛杀的恐怖统治, 只要他稍有不满,便找出种种借口滥杀一 气,并大肆株连。 •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68岁 • ①“胡惟庸”案:朱元璋终于将军国大权 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4张PPT)

三、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制瓷业和棉纺织业发展。
3.商业:出现了商业城市、商业中心,出现了 有名的商帮。
长知识
花生,原产南美洲。 15、16世纪传入我国。 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 史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玉米,原产美洲大陆。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最初传入欧洲(哥伦 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布)。 向日葵,原产北美洲。 (哥伦布)。 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 16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 世纪传入我国。
①考试范围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 《四书》《五经》 《中庸》;五经:《诗经》《尚 ②答题标准 朱熹《四书集注》 书》《礼记》《周易》《春秋》
③文体
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 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 部分组成。
隋朝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创立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将其当作观赏植物。
入我国。
明清手工业的发展表现:
棉织业
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 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开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的 青花瓷,明朝已达极盛。清 代质量最好的青花瓷,则是 康熙年间的民窑产品,有 “五彩青瓷”之称。
丝织业 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花瓷
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丝织业(苏州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
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丝织业(苏州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 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明代青花扁
景德镇青
朱元璋ppt总结

朱元璋ppt总结一、背景介绍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朱元璋出身农民家庭,由于他的毅力和智慧,最终建立了明朝,并成为其第一位皇帝。
在本次PPT中,我们将对朱元璋的生平事迹、才能和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朱元璋的生平事迹朱元璋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挑战,但他的领导能力和才干使他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实现了他的目标。
1. 出生和成长朱元璋于1328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目睹了许多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景象,这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抗击元朝统治朱元璋在崛起之前经历了多年的军事斗争。
他领导了起义军对抗元朝的统治,并最终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3. 建立明朝随着元朝的覆灭,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并成为其第一位皇帝。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为明朝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4. 统一中国在位期间,朱元璋成功统一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结束了长时间的混乱和分裂。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5. 文治胜于武功除了他的军事才能,朱元璋还以他的文治才能而闻名。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包括土地改革、税收改革和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等。
这些改革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三、朱元璋的才能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卓越才能和领导力。
以下是一些朱元璋的杰出才能:1. 战略眼光朱元璋有出色的战略眼光,他能够看到大局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他善于利用地理和政治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战略。
2. 领导能力作为一个领导者,朱元璋具有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他能够有效地管理他的军队和官员,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 调适能力朱元璋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了出色的适应能力。
他能够灵活地调整策略和计划,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
4. 统筹能力朱元璋擅长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他能够有效地协调军队、民众和政府的合作,实现国家的整体发展。
朱元璋

❖ 功绩四:
❖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借鉴汉初经验,实行轻 税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天下百姓的利 益精心谋划与勤奋工作,使生活在明初的平 民百姓在生灵涂炭的战火之后过上了幸福安 康的好日子。
❖ 功绩五:
❖ 大力整治官场,打击和处死了一大批贪官污 吏,其反腐反贪的坚强决心和铁血手段既矫 正、震慑了洪武一朝和有明一代,也为后世 书写了官员应该怎样为官的准则。
谢国桢 《明清笔记谈丛》
明朝的建立
“小明王”与“大明皇帝”
1351年,颖州白莲教首领刘福通起义。
1352年,25岁的朱元璋投靠郭子兴部下为卒,提 升很快,并成为郭子兴的女婿。
1355年,韩林儿称“小明王”。是年,郭子兴病 亡,小明王命朱元璋任元帅。
1356年,朱元璋攻克江南重镇集庆(今江苏南 京),继续尊小明王之正朔,行“高筑墙、广积 粮、缓称王”之策略,发展生产,积蓄力量。
朱元璋,大明王朝第一任皇帝。汉族, 原名朱重八。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九月 十八日丁未时濠州钟离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 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 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 入皇觉寺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 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 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 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因 其友汤和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 “朱元璋”意为诛(朱)灭蒙元的璋(璋, 古代的一种玉器)。
6.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治国
1、发展生产,阜民之财 2、节约开支,省民财力 3、节省工役,减轻负担 4、宣传教化,加强法治 5、打击贪官,澄清吏治宫廷成员
明太祖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鞑虏,除暴乱,
拯救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于水火,雪中国近百年之亡
历史课讲义(明朝)PPT课件

•
17
拓展
而这却造成了
靖难之役
18
再见!
19
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 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 险。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 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 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 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 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
10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 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 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 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 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
谷王:明太祖子,初建藩国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县),后改建藩国于长沙。后阴谋政变,获罪削去谷王爵位, 废除封国。 韩王:明太祖子,初建藩国于开源,后改建藩国于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县)。 沈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开源潞州府(今山西长治市)。 安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甘肃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市)。 唐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河南南阳府。 郢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湖广安陆府。 伊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河南洛阳府,明世宗时削去伊王爵位,废除封国。 靖江王(明太祖朱元璋侄子):建藩国于广西桂林府。 徐王:允(火熙),懿文太子标第五子。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30张PPT)

③讨论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造成 什么样的负面影响?(P69课后活动)
消极: 教育: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 利于社会的进步。 选官: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 死背“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 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新农作物的引
进(哪些新的农作物?)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辣椒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P69课后活动)
•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 朝的统治,社会比较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 造了有利环境。
•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没有独 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 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明 朝统治埋下危机。
结果: 皇帝通过锦衣卫加强了对臣民的监视
问题思考(教材P68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设立丞相。臣下敢 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 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里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 在?
答案提示:从维护皇权 的角度出发
目的:巩固统治
明朝机构设置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结果
(1)地方组:
①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 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 分散;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中央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结果: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 收归中央
(2)中央组:
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 书省
C)
C.锦衣卫 D.内阁
4.明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朱元璋---小学生PPT精选全文

这就是十六岁时的朱重八对未来生活的幸福向往。
1344年-1347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研究性学习
姓名:朱元璋 别名 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民族:汉 职业:皇帝 庙号:太祖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 生卒:1328—1398 活了70岁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 (皇帝都喜欢)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1328年-1344年:放牛
朱重八的童年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 破茅草屋里度过,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他 曾经很想读书,可是朱五四(朱重八父亲)是付不起学费 的,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没有杨素那 样的大官来赏识他,于是,他很老实的帮刘德放了十二年 的牛。
1347年-1352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撞钟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 依,入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 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 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
1352年-1368年:造反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 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 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1367年)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 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 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 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 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 起来反元。
历史人物之 ——朱元璋共16页PPT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人物之朱元璋15页PPT

人物大记事
1328 年-1344 年放牛 1344 年-1347 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
去讨饭(这个……) 1347 年-1352 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 年-1368 年造反(这个猛) 1368 年-1398 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出生
大凡伟大的人诞生,总是充满了鬼怪 离奇,朱元璋也不例外,在一个刮风 星星 闪的夜晚,朱重八诞生了,他出生之时, 满屋红光(明史录中记载,当然我们现在 是不信的)。原本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可放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一切都 是毫无意思的。为什么呢?
梦想+破灭
十六岁前的朱元璋,只想娶个老婆,生几个孩子,继 续给地主的儿子(懂么)放牛、种地。
事与愿违,明朝的政权荒诞无比(各种税收高的离 谱),老百姓生活基本是勉强活着,可偏偏坏事一堆堆 来——黄河决堤了!不巧的是朱元璋老家就在黄河边,这 下问题大了,庄稼冲没了,拿什么吃?吃野菜,吃树根, 吃树皮,吃白土……(吃完了!)——饿死
朱重八
名字由来:明代(应该说大多数朝 代),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 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 期命名,所以,朱元璋=朱重八,是不是能 想到些什么呢?
为什么?
嘴巴问题。朱元璋上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父 母双亲=7人+朱元璋=8人。 给地主种地1亩收成=400斤X0.4=160斤÷8=20斤 ÷360=0.05斤(正常人一天要0.3斤粮食) 如果肚子都填不饱,还能想别的事情么?何况朱 重八也不可能知道将来自己是个皇帝,朱老爹 (朱五四:豆腐店老板)也不会知道自己生了个 皇帝。所以,朱重八的童年就在地主家放了十二 年的牛。
整理,并组织语言表达。 提示:(造反一旦被抓,就是掉脑袋的事)
正常点人,不会做那事。
朱元璋PPT

四大案---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 是指朱元璋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後大肆 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 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 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 学士丝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 宦官,再由其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 一职。
有司不理送赴京来以除不理送赴京来以除大诰续编再明游食第六洪武四年户帖洪武四年户帖洪武时期的重典统治洪武时期的重典统治特务政治与文化专制特务政治与文化专制不许说人民有尊贵的地位和权利不许说人民有尊贵的地位和权利不许说人民对于暴君污吏报复的话不许说人民对于暴君污吏报复的话不许说人民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权利不许说人民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权利不许说人民应有生存的权利不许说人民应有生存的权利不许说统治者的坏话不许说统治者的坏话不许说反对征兵征实同时并举不许说反对征兵征实同时并举不许说反对捐税的话不许说反对捐税的话不许说反对内战不许说反对内战不许说官僚黑暗的政治不许说官僚黑暗的政治不许说行仁政救人民不许说行仁政救人民不许说君主要负善良或败坏风俗的责任不许说君主要负善良或败坏风俗的责任孟子孟子一书中一书中间词气之间抑扬太过间词气之间抑扬太过者八十五条
《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
北伐残元
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后针对北元的八次军事行动。
明北伐灭元 明太祖第
之战
一次北伐
1367年— 1370年
1369年
明太祖第五 次北伐 1387年
明太祖第 六次北伐 1387年— 1388年
明太祖第二 明太祖第
次北伐
三次北伐
1372年
1380年
明太祖第四 次北伐 1381年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明初创卫所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军,分配在 各卫所。…中叶以后卫军废弛,又募民为兵。军和 兵成为平行的两种制度。
朱元璋明太祖

教学设计:
1、回顾知识。
2 、新课导入 3、简单的介绍明朝建立 4. 明朝的发展历程 5.重点讲解明朝明太祖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 突出表现君权的加强。 6.拓展延伸明朝的知识
7.教师对本堂课的总结
课堂实录:
导入: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乱 世出英雄,朱元璋在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建立了明朝。我们来了解一下朱元璋,哪 位同学知道朱元璋最初的身世?(乞丐)朱元璋在封建社会里由社会的最底层走到了社 会的最顶层,除了他自身的才干以外,也是当时的社会造就了他。 讲授新课: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1 、改革行政机构, 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 中央: 废丞相,权分六部。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3、 实行八股取士。
明朝中央集权
刑礼吏 部 部 部 中央 工兵户 部部部
军 政
皇帝
按 刑 察 狱 司
锦衣卫(明太祖) 东 厂(明成祖)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 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 查,加强了君权 .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 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 部就搬,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 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 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 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 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 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 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课堂练习:
1、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八股取士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这种考 试制度曾经为隋唐等朝代选拔了不少有识 之士,辅佐皇帝执掌朝政,不仅成功地加 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出现了大治的局面。 但是到了明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上控制 知识分子,强化君权,规定科举考试只能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人员不能发 挥个人见解,它要求文章必须分成死板的 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
传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然成汤革夏, 乃资亳众;武王伐纣,爰赖西师。至于汉 高,虽起徒步,尚藉亭长徒众所附。上不 阶寸土一民,呼吸响应,以有天下,方册 所载,未之有也…… 《明太祖实录》
1、元明嬗变
朱元璋北伐战略: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 旋师河南,断其羽翼; 拔潼关而守之,据其 户槛。天下形势,入 我掌握。然后进兵元 都,则彼势孤援绝, 不战可克。既克元都, 鼓行而西,云中、九 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 下…
一、明朝的建立
斯世 寒之 微寒 之微 至有 极能 也过 !我
者 乎 ?
朱 元 璋
1344年17岁 父母长兄死于疾疫。出家 为僧,游方乞讨
1352年25岁 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 1356年29岁 占领集庆(今南京),受龙
凤大宋政权官爵,任江南行省平章 1361年34岁 被封为吴国公 1364年37岁 自立为吴王 1368年41岁 称帝,建立明朝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思经原考济因:政:明策朝的初原年因朱是元什璋么采?取“休养生息”
(1)、经过元末的长期战乱,明朝初年社会经济衰落
凋敝,出现大量抛荒土地的局面。 (2)、朱元璋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知道官逼民反的
道理以及农民起义的力量。 (3)、朱元璋出身农民,知道下层农民的疾苦。
影响
积极: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休养生息”经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明初创卫所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军,分配在 各卫所。…中叶以后卫军废弛,又募民为兵。军和 兵成为平行的两种制度。
军是一种特殊的制度,自有军籍,…不受普通 行政官吏的管辖,在身份、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 和民不同。军和民是截然地分开的。兵恰好相反, 任何人都可应募,在户籍上也无特殊的区别。
八股取士影响
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 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 才智,阻碍了文化的发展,阻止了人才 的培养,危害极大。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 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 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 奴仆。
二、洪武时期的重典统治
1.四起大案 2.《大明律》与《大诰》 3. 强化社会控制 4. 特务政治与文化专制
四大案---胡惟庸案
从胡惟庸被杀以后,胡案成为朱元璋进行政治斗争的方便武器。凡是
心怀怨望的,行动跋扈的,对皇家统治有危险性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
都陆续被罗织为胡党罪犯,处死抄家。胡惟庸的罪状也随着统治阶级内
部矛盾的发展而发展,随时扩大,…发展为串通李善长谋反,把淮西集
团的主要力量完全摧毁。最后是蓝玉案,则连淮西集团中的军事贵族也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元代军屯……已经从单纯的边镇屯田,发展为全面的内外 屯田。它已经从“为守边之计”,发展成为镇压内部人民的有 效手段。它已经从局部补助军食的作用,发展成带全国性
的“以供军储”的措施。它已经从
且佃且守的戍军兼屯军,发展成为
专职的屯田军。
明代卫所遍设全国内外各地。
每卫必拨军屯种,且有一定比
帝性沈鸷,果于屠杀,微类汉高,逊美唐宋,或以此耳。虽然,…
矫枉之不妨过正,或亦英雄之善识时务也。诗云:“虽无老成人,
尚有典型。”观其开国,规模宏远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顺治:其自汉高以下,明代以 前,何帝为优?
范文程等:汉高祖、文帝、光 武、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俱 属贤君。
大部分消灭了。
吴晗《朱元璋传》
胡惟庸事件正像一个在传说中的故事,时间越后,故事的范围便越扩
大。…在时代较前的记载中,胡惟庸私通外夷的范围,仅限明代一代所
视为大患的“南倭北虏”。稍后便加上一个三佛齐,随后又加上一个卜
宠吉儿,最后又加上一个高丽。…东西南北诸夷,无不与胡惟庸之叛逆
发生关系。
吴晗《胡惟庸党案考》
—— 朱元璋
资料1
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掉专权独揽、 且欲谋反的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中书省及丞相,提升 六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 六部是中央政府中最重要的机构。六部各有尚书、侍 郞,但尚书之上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 列,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一切大权都集中到皇帝 手中,建立起绝对君主专制的独裁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史
朱元璋与明朝
有关朱元璋画像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源自传至今,但形态各异。如今这两张画 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 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
朱元璋画像之谜
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何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故事。相传朱元 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 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 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 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 酷凶狠的光芒。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 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 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 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 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将朱元璋的 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去斩首了。
《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
北伐残元
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后针对北元的八次军事行动。
明北伐灭元 明太祖第
之战
一次北伐
1367年— 1370年
1369年
明太祖第五 次北伐 1387年
明太祖第 六次北伐 1387年— 1388年
明太祖第二 明太祖第
次北伐
三次北伐
1372年
1380年
明太祖第四 次北伐 1381年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亲 自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 由皇帝直接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是特务机构。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 面厚1厘米、通高4厘 米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
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 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 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 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 五 年 ( 公 元 1382 年 ) , 专 门 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 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 相伴始终。
明太祖第七 次北伐 1390年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1396年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昔秦皇…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 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君 国者。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 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 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 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 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 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 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 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例……督比屯种,组织严密,有屯
田则例,有红牌事例,有样田比较
法。在法制上,在实施上,整齐划
一,远远超过了元代的和元代以前
的屯田制度。
王
毓
铨
先 生
著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明祖有国,当元尽紊法度之后,一切酌古准今,扫除更始,所定制
度,遂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损益百代,以定有国之规,足与汉、
唐相配……
四大案---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 是指朱元璋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後大肆 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 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 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 学士丝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 宦官,再由其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 一职。
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前两位画师被杀的奥秘,在描摹时只 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朱元璋,但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 得威严沉稳。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 摹写了许多本子,分赠给诸王和公主。
另据《明史》本传记载: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贯顶”。应说这 是一副奇特古怪,长相不雅的容貌
四大案---蓝玉案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 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 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 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皇权的潜在威 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随后,他分大都 督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 约,以分其权。五军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不能直 接指挥军队。只有到战时才有皇帝临时任命总兵官, 战后总兵官须立即归还将印,所统军队则归驻其原来 卫所。从此,诸将奉命惟谨,军权皆出于朝廷,不敢 有所专擅。
孟森《明清史讲义》
观其惩宦寺之失而禁内官预政,惩女宠之祸而戒母后临朝,惩外戚 之乱而不令封后家,惩藩镇之变而制武臣不预兵食,祸本乱阶,防 维略尽。至于著律令,定典礼,置百官,立宗庙,建军卫,设学校, 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求其网罗前哲,范围后王,概乎未之 逮也。观其官制、典礼、律令、宝训、女诫、卧碑、木铎、祖训, 大言炎炎,金声玉振。所以吴札初来,必观周礼,武王下车,不改 商旧。盖集大成者难为毁,继至善者难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