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01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 第一讲

变态心理学 第一讲
• 探究原因:考察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 等影响因素; • 治疗:不同疗法的途径和效果等。
常见概念的区分
• • • • 神经病 neuropathy 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mental illness 精神病 psychoses 心理障碍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与群体相关的变态行为
• 一、在人群中研究变态者的分布时,不同 人群对具体病种的发病率有所不同。
• 二、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经历,对心理障碍 的表达也不同。 • 三、由于不同群体的规范不同,可能在这 个群体中很普通的行为,在另一个群体中 则很古怪。
• 文化差异:心理障碍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伤 害是不同的。美国重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是台 湾人的四倍,新西兰几乎是美国的三倍。 • 特定文化恐惧症。 • 性别差异:性别同样影响心理障碍的表达。抑 郁的男性可能远离人群;抑郁的女人可能是依 赖人的。性别也影响对心理障碍的易感性。 Kohn,Dohrenwend和Mirotznik(1998)发现 抑郁、饮食障碍、焦虑在女性中更为常见;滥 用药物、反社会、偏执狂更多地存在于男性之 中。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个案研究 • 实验研究 • 调查研究
• 近代:对精神病人的管理。 • 早期精神病院:第一家只为发狂这服务的医院 始于5世纪的西班牙。大多数本着良好的宗旨, 但臭名昭著。 • 神病院的改革:第一次大范围提高综合性医院 的治疗效果是在18世纪后期。所有这些措施以 道德疗法为名流传开来,获得巨大成功。 • 到了19世纪后半叶,道德治疗逐渐被监督管理 所取代,并持续到20世纪40、50年代。在此期 间,一些残忍的方法被使用:前额叶切除术。
变态行为的标准
• 社会标准:以社会准则来判断行为的变态 与否。缺陷: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社会标准。 同样的行为在某一文化中被视为变态可能 在另一文化中被视为正常。

《变态心理学》讲义(1)

《变态心理学》讲义(1)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第一章概述一、变态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内容。

(一)、含义:1、佩奇:是心理学的分支,它主要研究变态的精神行为过程。

2、科里曼:是心理学的特殊领域,主要通过发展和综合的心理学原则来分析变态行为。

3、基斯卡:是特定研究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学科。

4、罗森、福克斯、戈里高里:试图了解和解释在常态和普通人格结构中的变态行为。

总结: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规律及其矫治的学科。

对定义的理解:1、是一门特殊学科;2、都强调研究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3、在研究变态的时候需要参照常态;4、既是理论研究,又是应用研究,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原则,应用研究更注重预防、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既研究主观世界(主观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客观的环境。

(二)、研究内容。

以上方面出现问题时,就是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二、变态心理学研究范畴。

1、发展历史、研究方法;2、划分变态和正常心理的标准;3、介绍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原因(病因学)。

4、症状和综合征;5、预防和治疗。

三、变态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历史回顾。

1、早期阶段(迷信时期,奴隶制之前)。

(1)、考古学的发现;(2)、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印度、中国、古巴比伦)认为精神病的病因是魔鬼附体,治疗者是神父或者巫师,治疗方法:烧屎尿、鞭打、饥饿等,治疗原则:对身体的侮辱,使善良的精灵不忍呆在这儿,使恶鬼不愿呆在这儿。

2、中世纪前的光明时期(自然主义时代,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1)、古希腊、古罗马的贡献希波克里特(气质体液说:黄黑、胆汁、血液、黏液),古希腊医学之父。

①朴素唯物主义:首次提出病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模式,用大脑疾病解释大脑的变态疾病。

②对病因的解释:遗传、情感、环境、肌肉和神经紧张;③病因分类:a、躁狂症;b、抑郁症;c、谵妄症。

(谵妄:由高热、中毒以及其他疾病而引起意识模糊、短时间内精神错乱的症状。

如说胡话,不认识熟人等)总结:他是病理学和人道主义的丰碑。

1变态的定义与历史

1变态的定义与历史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一章 变态的定义与历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变态的界定 认识变态的历史 当代变态心理学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思考题与作业
1. 请举一例你生活中的熟悉的一种变态行 为,进行描述。形成假设,留备以后章 节学习使用。
2. 选择一位研究变态心理学领域的历史人 物,扩展阅读,整理其主要生平、重要 贡献或主要观点等,形成500字以上的 介绍性短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Dorothea Dix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Dorothea Dix’s presentation to Congress
三、判别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
I. 判断的误差 II. 观察者之间的分歧 III. 观察者和行为者之间的分歧 IV. 不要轻易下诊断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四、心理障碍的发病状况
在发展中国家,人们精神卫生问题加剧、 恶化。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二、专业的研究队伍
变态心理学领域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分工 与细化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080001_061034) >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一门学科,又称异常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本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形式进行。

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适当引进新理论、新技术。

旨在使学生通过本科目的学习,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常见表现形式,了解其心理学成因和生物学基础,能初步诊治常见的心理障碍,掌握心理治疗技术,了解药物及物理治疗技术。

为方便学生掌握系统的、牢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和实践知识,我们依据卫生部推荐的教材编写本大纲。

本课程计划在第6学期开设,理论课64学时。

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1.概述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发展史、相关学科及研究方法。

2.概述变态心理形成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病因的相互作用。

3.概述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及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

4.简述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5.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心境障碍、自杀与自伤、进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与性功能障碍、分裂症与其它精神病性障碍、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6.掌握各种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

7.了解心理健康行业与道德问题、患者的权利、心理障碍与法律相关问题。

(二)基本技能1.熟练掌握各种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2.熟练掌握对异常心理进行认识和处理的技能。

(三)基本素质1.培养自学能力。

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重点引导学生自学。

2.培养综合分析、思考、表达能力,达到能独立解决常见问题的水平;同时培养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单元学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4第三章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4第四章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4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4第七章应激相关障碍4第八章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4第九章心境障碍4第十章自杀与自伤4第十一章进食障碍4第十二章睡眠障碍4第十三章人格障碍4第十四章性心理与性功能障碍4第十五章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4第十六章分裂症与其它精神病性障碍4第十七章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2第十八章相关的行业、法律和伦理问题 264合计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单元绪论目标1.掌握变态心理学的概念。

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ppt课件

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ppt课件
超自然的解释: 魔鬼附体、神灵惩罚
13
二、古代中国和希腊 1、中国 – 《黄帝内经》——“天人合一” – 内伤七情:
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 惊恐伤肾
14
• 2、西方
– Hippocrates (希波克拉底)的观点 – 他认为:所有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在内,都是由于自
然性原因造成。 ①提出关于心理障碍的第一个生物原因理论,即体液病
是否变态的基本元素。
• 3.不合理 • 当一个人的行为没有适当的理由时,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变态。 • 4.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7
• 5.少见的和非传统性
• 6.观察者不适
• 7.违背标准 • • 总结: • 这些元素存在得越多、越清晰,我们就越能
确定一个人是否变态。
• 但是,没有任一元素是必需的;同样的,也
• (2)功能损伤 • • 3.非典型性反应,即行为反应是不被一定文化所期待。 •
9
三、判断变态时应注意事项
• 1.判断的误差 • 判断变态是具有社会性的,判断标准会随社会的变
化而不断变更。
• 2.观察者之间的分歧 • 3.观察者和行为者之间的分歧 • 4.不要轻易下诊断 •
10
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22
• 治疗
– “驱魔” (exorism) – 冒险式治疗 (heroic medicine ) – 其他治疗 – 医学的治疗
23
24
25
• 对于精神病人的管理
– 囚禁 – 收容 – 解放精神病人的运动 – 心理卫生运动
26
27
• 超自然解释:①神灵支配论 ②天体作用说 • 生物学原因:①希波克拉底 ②克雷培林 • 心理学原因:①盖伦 ②梅斯梅尔 ③弗洛伊德

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ppt课件

02
变态的定义与分类
变态的定义
变态一词的来源与演变
变态一词最初来源于生物学,用于描述生物在发育过程中 的异常变化。后来,该词被引入心理学领域,用于描述心 理功能的异常。
心理学对变态的定义
变态心理学中,变态通常指的是心理功能的异常,这种异 常可能导致个体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异 常。
变态的判定标准
其他治疗
如电击疗法、深度脑刺激等, 用于某些特定的患者和情况。
变态心理的预防与康复
一级预防
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 心理素质等方式,预防变态心
理的发生。
二级预防
对于已经出现变态心理症状的 患者,及早诊断和治疗,防止 病情恶化。
康复治疗
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 会技能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 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社会矫正与康复
针对罪犯、吸毒者等特殊人群的变态 心理问题,开展社会矫正和康复工作 。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
整合多元研究方法
未来变态心理学将更加注重整合多种研 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注跨文化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态心理现象可能 存在差异,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跨文
化比较和分析。
拓展应用领域
长期随访
对于已经康复的患者,进行长 期随访和关注,及时发现并处
理复发的情况。
06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个体的行为、情绪等进行系统观察, 记录并分析其异常表现。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关于 变态心理现象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变态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研 究,以揭示其发生、发展规律。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含义:1.胚胎发育期内动物外形、内部结构和生长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昆虫的幼虫变成蛹或蝌蚪变成青蛙)2.人的生理、心理的不正常状态3.心理与行为的机能性紊乱▲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的几个观点:1.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2.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13.47‰;(1993年17地区精神障碍调查结果)3.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

变态心理学(abnormalpsychology)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具体研究如何界定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与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的影响等。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1.大概在公元前400年,西方人开始关注和解释心理异常现象。

2.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用“体液学说”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3.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4.随着神经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1.两个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2.基于两个命题的推断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libido)。

2)幼年期人的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和生殖器欲阶段。

★幼年期人的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性心理发展阶段表现口腔欲阶段快感来自吸吮、吞嚼、撕咬等活动(0~1岁)肛门欲阶段快感来自排泄过程(1~3岁)生殖器欲阶段从换衣和淋浴中知道性器官,触摸生(3~5岁)殖器(手淫)产生快感基于两个命题的推断(续)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课件

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课件

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心理健康与发展》的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具体涉及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历史。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科学,包括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定义,认识变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其主要里程碑和代表人物。

3.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变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预防心理疾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心理健康与发展》第四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某位同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扰,引导同学们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历史。

2.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讲解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强调其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变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3.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其主要里程碑和代表人物,如德国医生康德、法国医生布洛卡等。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及危害,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2.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3. 心理疾病的实例分析4. 预防心理疾病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简要描述一个你了解的心理疾病,包括其症状和危害。

2. 查找一位变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简要介绍其贡献。

3. 思考一下,如何在生活中预防心理疾病,并简要列出你的方法。

变态心理学—绪论

变态心理学—绪论

心理障 碍
1、心理功能紊乱
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问题
痛苦 痛苦的对象—本人或别人 痛苦的情景—事由、程度和持续时间
2、功能性损害
与现实联系能力的丧失
正常功能和情感的丧失 反过来推定心理的健康问题
3、行为反应不被一定文化所 期待
“偏离正常范围”?
“社会规范”如何定义?
*(了解) 异常心理
常见的异常心理
一、焦虑障碍
二、抑郁障碍
三、躯体形式障碍
四、人格障碍
五、性心理障碍 六、睡眠障碍 七、进食障碍 八、自杀行为
第一节 变态的定义及含义
三、判别变态是应注意的几点
1、判断的误差
判断变态是具有社会性,而社会又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社会的时间性 社会的空间性
社会的多样性(地区、民族文化)
同时涉及社会、心理、生物等多学科因素和变量。 需要同时掌握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手段。
研究方法
一.方法学的特殊性
(二)量化方法 (1)描述: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特征进行语言的 记载,以便读者理解。 (2)序量化:是指在现象学观察基础上,由被试或研 究者对某些心理行为现象作等级评估。 (3)间接定量:是指采用各类心理调查问卷和评定量 表对某些心理现象定量的分析。 (4)直接定量:是指对某些心理物理变量作直接测定。
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所有的心理活动(正常和异常),
都是和脑部结构有关。
从基因到行为的假设路径
基因类型
微分子变异
异常信息处理 (生物内表现型) 伴随复杂的功能相互作用和突发现 象的行为 (症状内表现型)
*(了解)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神经的结构的概述
*(了解)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 PPT

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 PPT
希波克拉底指出心理障碍可以像其他疾病一样得到 治疗,因为心理障碍可能是由大脑病变或头部受伤 引起的,并且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体液理论(humoral theory):正常的大脑机制涉及 4种体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和粘液,血液来 自心脏,黑胆汁来自脾,粘液来自大脑,黄胆汁来 自肝脏,疾病是由某种体液过多或过少引起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变态心理学
第一章 变态的定义及 其历史
变态心理或者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
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 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持生物学观点的人们相信变态具有身体上的原因。

变态心理学课程设计

变态心理学课程设计

变态心理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掌握变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同时,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掌握变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与变态心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辨别和理解常见的变态心理现象,分析变态心理学的应用案例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变态心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关注度,培养对人类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观念和现代的观点,以及变态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

2.变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异常行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并介绍主要的理论框架,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

3.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法、实验法等,并强调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变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介绍变态心理学在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强调变态心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1.讲授法:教师将进行系统的讲解,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讨论法: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变态心理学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

第一章第一节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1、概念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译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研究异常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2、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现象(what):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

(2)发现原因(why):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

(3)治疗干预(how):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

3、对象▲广义概念:变态心理学是探索所有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包括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偏移,即不同学科称谓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精神病。

补充: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1)神经病:神经病学的研究范畴,神经系统的不同疾病。

(2)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有时也译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含义大致相同,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3)精神病:广义的概念类似于精神疾病,狭义概念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基础的一组情况。

(4)心理障碍:(psychologicao disorders)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广义概念与精神障碍相似。

狭义概念指除重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外的那些更多地由心理原因所致的障碍,例如神经症或焦虑障碍。

(5)精神病性症状与非精神病性症状精神病性症状指精神病所特有的一类症状,主要指严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其共同特点是严重脱离现实并缺乏症状自知力,使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非精神病性症状除精神病性症状以外的各种心理症状,亦可称之为“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智力低下,以及焦虑、恐惧、强迫、疲劳等。

(6)内源性与外源性内源性又称“内因性”,主要是指由躯体内在因素所致的心理障碍;外源性是形容那些与主体以外的各种刺激因素有关的心理障碍。

变态心理学01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

变态心理学01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
变态心理学
.
第一章 变态的定义及 其历史
.
第一章 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
补充知识 第一节 变态心理的界定 第二节 认识变态的历史 第三节 当代变态心理学
.
补充知识
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二、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关概念
的比较
.
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变态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异常心理现 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 学。
.
(七)违背标准
一个人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行动,没有 很好地照着标准去做的人就会被认为是变 态的。
.
二、变态心理的定义
变态心理或者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 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 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
变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 ①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
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 ②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
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③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
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
.
二、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 关概念的比较
1.神经病(neuropathy):属于临床医学 中神经病学(neurology)研究的范畴,当个 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 系统的不同的疾病。
.
有专家列出7个元素来判别一个行为或一个人是否 是变态。这些元素是:
痛苦(suffering) 适应不良(maladaptiveness) 不合理(irrationality)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unpredictability) 少见的和非传统性(rareness and unconventionality) 观察者不适(observer discomfort) 违背标准(violation of standards)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第一章变态心理学:历史上的观点变态行为的定义⏹违反社会标准(norm violation)准则(norm):告诉我们何为对错、何时何地应与谁在一起的规则被接受和不被接受的行为,其分界线在哪里什么样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才被认为是“失调(disorder)”准则是十分可变的,但在定义变态中又相当重要⏹统计标准(statistical rarity)正态分布曲线,处于“黄金平均数”(大多数人)之外的就是变态;E.g. 精神发育迟滞缺陷:没甚价值。

无法区分优劣,分数论本身也是危险的,不应以分数完全评判一个人⏹个体不舒适感(这条标准应用最广泛)E.g. 判断青年吸毒成瘾者个体会被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所折磨,故可以让人们自己判断是否变态缺陷:评估行为时没有标准⏹行为适应不良一个人能否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他的生活,与违反社会标准有所重叠关注实际中的行为,故很有效,但应适用范围广就意味着价值不高⏹综合标准(要全面考虑)注重价值(value):norm violation & 个体不舒适感注重事实(facts):统计标准、行为适应不良与群体有关的变态行为不同群体间1)失调的分布不同;2)对心理失调的经历和表达方式不同;3)参照的准则不同会影响诊断⏹文化和种族之间的差异美国的抑郁率是台湾农村的4倍,是新西兰的三分之一⏹性别差异抑郁的男性—远离人群;抑郁的女性—依赖人女性:抑郁、饮食障碍、焦虑更普遍;男性:滥用药物、反社会、偏执狂变态行为的解释⏹医学模式(治疗变态行为最好由医生来进行;要住院、服药,而且所有术语都是医学的)变态行为是一种病,每种行为都有具体的病因和一系列症状变态行为是生物原因的,由身体功能损害而造成批判:1)大多数变态行为仍未找出生物原因;2)医学模式助长了严重的恶习发展成神经科学⏹心理学的方法把异常归于个人在和环境互相作用中的心理过程起因:忽视教育、创伤经历、社会知觉偏差、太多压力等1.心理动力学:变态行为来源于童年的潜意识心理冲突2.行为主义:来源于不良的学习,适应不良的行为得到强化,适应良好的行为却没被强化3.认知理论:变态行为是对自己和环境的知觉和想法不适应所导致的4.人际关系理论:是人际关系混乱的结果5.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关注影响到诊断的歧视变态行为的治疗:最好是综合治疗影响因素:1)社会的性质(大v.小);2)如何解释这样的行为(不同解释引向不同治疗模式)变态行为的预防:许多精神障碍(disorder)一旦发生,几乎不可能治好一级预防:面对所有人群营造心理健康的环境,加强个人自身的力量来避免心理疾病,教给人们应对危险因素的技巧二级预防:特定疾病的高危人群减少某一特定精神障碍的发生可能性⏹预防的目标:1)防止发生;2)减轻程度;3)延缓发生变态行为(abnormal behavior, AB)概念简史⏹古代社会:AB是异常和超自然的产物⏹古希腊及科学兴起时期:Hippocrates: 观察并记录了精神失调⏹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心理异常和流血有关⏹18世纪及其后:精神病院的出现与改革、与医院的关系,并最终脱离医院预防运动的兴起:为了控制治疗变态行为的费用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基础⏹对变态行为的实验研究(Kraepelin)⏹生物起源理论:心理疾病可以分类,各疾病可以通过不同的综合征来识别⏹Mesmer和催眠⏹Nancy学派:与Paris学派展开对癔症的辩论,导致人们对情绪状态更注意⏹Breuer和Freud:谈话疗法,自由联想,心理分析变态心理学领域的法律、伦理问题⏹变态行为和法律如果变态行为是违反社会规范,那么其可能是违法的刑法的职责就是惩罚道德、社会层面不被容许的行为Insanity defense: 实际犯法,但精神层面却不愧疚,是否应该赦免罪责?对精神病的法律诊断:Naghten rule(1943): 针对一方面:自我控制及认知对Naghten test的批判:人脑是一个整体,不可以仅根据认知能力(还有情绪什么的)对insanity defense的批判:辩护者的精神状态不一定良好;通过精神病辩护的人可能犯下更严重的罪⏹民事关禁55%的精神病院患者都不是自愿的关禁的判断标准:1970年之前[有心理疾病即住院],之后[还要有危险性才住院]关禁相关的问题:门诊病人可能被迫被关禁⏹病人的权利得到治疗的权利[以下为法律进程,个性化的治疗、非限制性的住院条件]Wyatt v. Stickney, 1972; O’Connor*大法官之一!] v. Donaldson, 1975; Youngberg v. Romeo, 1982拒绝被治疗的权利: Washington v. Harper, 1990隐私权、尊严、宗教信仰、充足营养、私人寝所、独立卫生间、收发信件…太杂了没意义背不知什么意思→行为治疗、操作、违背自由意志⏹伦理及精神健康职业规范心理学家的伦理守则及行为法典(APA, 2002)BJ-FIR, Beneficence, Justice, Fidelity & responsibility, Integrity[正直+, Respect for people’s rights and dignity 保密原则:保护私人的、敏感的信息;例外(HIV阳性、自杀、虐待儿童者)知情同意,不要发展处多重关系(一定要保持只是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第二章诊断和评估心理评估心理健康专家的首要任务:观察人们所说所做,发现有价值的内容数据收集、组织、解释信息,把人们分入不同类别为什么要评估1)描述:对人格、认知、行为、情绪进行准确描述2)预测:现实应用,病人应该被再次评估,检查治疗效果精神障碍的诊断⏹变态行为的分类Kreapelin系统、DSM-IV-TR、ICD(10th edition)⏹诊断的应用决定哪个疾病可能性最大,找出相应诊断标准,看病人符合哪些标准,如果符合某个具体疾病的某些标准,而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很小,那么病人就确诊为该病⏹对诊断的批判1.歪曲了事实,暗示变态行为与正常行为有本质区别2.不同疾病之间不好区分3.提供了错误的解释,所谓疾病的术语都不是对疾病提供的解释4.诊断标签可能伤害个人解决方案:用因此分类(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代替绝对分类,更关注量而不仅质,将不同群体、不同信息来源具体化,诊断过程复杂化⏹维护诊断DSM-IV-TR的特点1.具体的诊断标准:疾病的基本特点以定义疾病、相关特点、罗列症状以作为诊断标准、不同诊断标准的信息以区分不同疾病和类似疾病2.诊断的五个轴:临床症状、人格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通常的药物问题、社会心理和环境问题、全面的功能评估3.避免暗示任何病因,除非原因明确对评估标准的评估:信度和效度⏹信度:代表这个结果可以重复测量的程度内在一致性、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效度:测量工具在不同的环境下测量的一致性描述效度(保证某种疾病的典型症状不会出现在其他疾病中)、预测效度评估中的问题⏹评估员1)个人态度和表现会影响被试;2)对证据的解释会直接影响评估结果;3)其他实际情况的干扰⏹改进办法诊断标准具体化、每个疾病建立强制的要求、更多依靠统计方法或事实判断而非临床判断评估方法⏹面谈法面谈人员对某一具体群体或职业的偏见结构化面谈:限制面谈人员的反应和直觉(SADS, SCID)MSE(mental status exam):对病人外表、语言、情绪、感知觉、思考内容、认知加工定等级⏹心理测验结构性更强,可以勾画潜在的稳定的特征或特质IQ测验、投射测验、人格自陈问卷、检查神经心理损坏的心理测验⏹实验室测验EEG、MRI、GSR(galvanic skin response, 皮肤电反应)、EMG(肌肉电波图)⏹自然环境观察法关注情景变量而非个人变量缺点:耗时、可能会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评估中的文化歧视⏹黑人更容易被贴上精神病或酒精中毒的标签看,白人的诊断则是抑郁症之类较轻的诊断病人在诊断中使用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会戏剧性地导致不同的诊断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怀疑的态度:行为是复杂的,由许多因素引起⏹科学研究的客观态度: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步骤⏹科学的过程:假设、操作性定义、控制的方法(自变量因变量,操作/平衡,减少期望效应,统计推断)⏹伦理问题:被试必须是自愿参与、知情同意(解释目的、解惑、随时可退出、数据机密性)⏹相关研究:包括个案对照设计、纵向研究、前瞻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应随机抽样):研究在某一特定群体中研究精神障碍发生的频率和分布发生率:在一段时间内(如1年)新发生的疾病个案数患病率:某一时间点,群体中精神障碍人数的百分率⏹实验设计模拟实验:创造一个类似于真实情境的实验情境——相对于人工环境设置,更符合伦理⏹个案研究:基线阶段—治疗阶段;ABAB(Baseline Stage-Treatment Stage-BS-TS)设计,多基线设计(不同行为样本的基线);——外部效度太弱Oct. 17th, 2011, 情绪与行为障碍✍焦虑障碍⏹焦虑:一种可怕的、令人痛苦的担忧感,它的对象是模糊的、未被认识的威胁和困难。

1-第一章-变态的定义及历史

1-第一章-变态的定义及历史
心理障碍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功能性损伤非典型性反应行为第一章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第一节变态心理学的界定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判断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心理障碍的发病状况第二节认识变态的历史早期的认识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第三节当代变态心理学系统综合的研究途径专业的研究队伍判定标准的社会性判定标准的主观性判断者的不同角度不要给自己贴标签12第一章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第一节变态心理学的界定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判断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心理障碍的发病状况第二节认识变态的历史早期的认识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第三节当代变态心理学系统综合的研究途径专业的研究队伍13年轻的成年人与老年人在精神障碍流行状况上的比较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其他类型人格障碍诊断的患病率诊断类型偏执型分裂偏执型2342507848428135948429778分裂样4693753118894281531188156分裂型59344437333185333593296111反社会型278565644433355616711100边缘型32062938236130936134021表演型28648799555654031730248自恋型359141141156469531359266109回避型39221520338443253291405165依赖型292921233150829226249292强迫型2172171300087130304565261第一章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第一节变态心理学的界定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判断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心理障碍的发病状况第二节认识变态的历史早期的认识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第三节当代变态心理学系统综合的研究途径专业的研究队伍16超自然的解释
• 老年期精神障碍
– 痴呆和遗忘症
• 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与伦理 问题
– 精神疾病带来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
阅读P1三个案例并思考:王某、张某、李 某是变态吗?为什么?
有专家列出7个元素来判别一个行为或一个人是否 是变态。这些元素是:
痛苦(suffering) 适应不良(maladaptiveness) 不合理(irrationality)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unpredictability) 少见的和非传统性(rareness and unconventionality) 观察者不适(observer discomfort) 违背标准(violation of standards)
年性痴呆,这一类障碍是因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 了异常的心理与行为而归类于精神疾病的范畴的。
3.精神病(psychoses):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 病学的研究范畴。
广义: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
狭义: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 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 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妄 想障碍)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 碍。
(七)违背标准
一个人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行动,没有 很好地照着标准去做的人就会被认为是变 态的。
二、变态心理的定义
变态心理或者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 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 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心理功能紊乱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3方面 功能的损伤
精神病有三个特点:①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损; ②社会功能严重受损;③缺乏症状自知力。
4.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s): 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 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广义:与精神病学中的精神障碍所涉及的 内容相似。
狭义:除掉重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 以外的那些更多地由心理原因所致的障碍, 例如神经症或焦虑障碍。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障碍的发 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并采用以医学手 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治 疗;
变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不同障碍从心 理学的角度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采用心 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干预。
第一节 变态心理的界定
一、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 二、变态心理的定义 三、判断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
(三)不合理
当一个人的行为没有适当的理由时,我们 倾向于认为这是变态的行为。
(四)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我们预期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一致性, 可以从一个情景预测下一个情景,并且可 以很好地控制自己。在一个可以预知的世 界里,我们可以维持控制感;在一个不可 预知的世界里,我们会感到易受攻击和威 胁。
对于某个个体或者某种行为是否应该被判 定为变态,有时会基于做出判断的人的不 同而存在不同的意见,即做出判断的人是 出现行
①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 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
②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 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③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 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
二、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 关概念的比较
1.神经病(neuropathy):属于临床医学 中神经病学(neurology)研究的范畴,当个 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 系统的不同的疾病。
(五)少见的和非传统性
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 去衡量别人是否变态:自己愿意做的或接 受的,就认为是合适的、正常的;罕见的 和不受欢迎的行为,就认为是变态的。
尤其是既少见又不受社会欢迎的行为往往 容易被视为变态。
(六)观察者不适
依赖性过强、过分讨好或过分敌视的人都 会使别人感到不舒服。他们的行为通常使 他们自己感到舒适,但却给别人造成了心 理冲突。
变态心理学—01变态的定义及 其历史
第一章 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
补充知识 第一节 变态心理的界定 第二节 认识变态的历史 第三节 当代变态心理学
补充知识
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二、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关概念
的比较
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心 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异常心理现 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 学。
(二)观察者之间的分歧
两个观察者可能在任何一个判断变态的元 素上存在分歧。
产生分歧的原因是:判断变态的方法既不 精确,又不可测量,它不足以使每个人都 同意某种行为或某个个体符合某种分类。
需要将行为与各种变态元素联系起来,并 且,这种联系越清晰越好。只有这样,才 会产生更多的共识,减少分歧。
(三)观察者和行为者之间的分歧
想要在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功能之间划一条 清晰的界限通常是很困难的
功能损伤(impairment) “偏离正常范围”
三、判断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
(一)判断的误差 (二)观察者之间的分歧 (三)观察者和行为者之间的分歧 (四)不要轻易下诊断
(一)判断的误差
判断一个行为或一个人是否变态具有社会 性。观察者不适、适应不良、非传统性和 违背标准等判别变态的元素都属于社会判 断。而社会又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其判断 标准也是随之不断变更的。
2.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有时也译心理 障碍,与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的含义大致相 同,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psychiatry)的研 究范畴。精神疾病内容包括了精神障碍的所有内
容,例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 (neuroses)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 也包括了脑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例如老
这些元素存在得越多,越清晰,我们就越 能确定一个人是否是变态。但是没有哪一 个因素是必需的,同样,也几乎没有哪个 案例包括所有的元素。
(一)痛苦
痛苦,是变态性质的一个基本元素。 它既不是变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变态的
必要条件。
(二)适应不良
一种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使个人能够达到既 定目标,是决定此行为是否变态的基本元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