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以人为本

合集下载

马原论文:以人为本

马原论文: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当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但是,民本思想的本质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维系古代社会思想基础的仍然是“君权神授、君权至上。

”传统的民本思想仍然是以君主地位的稳固和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而服务的,民众只不过是达到其统治的工具,他们不可能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的价值。

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都是在吸取中国两千年来的民本思想的基础的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以人为本”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不仅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更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同时他也认识到了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程度,社会结构有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现实生活中的以物为本,以钱为本,把物和钱放到核心的的地位,人只是作为物和钱的附庸而存在的,人的作用是靠物来反映出来的,衡量人的标准成了占有物的多少,占有钱的多少,物化的多少成了个人的作用的标准。

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强调物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必须靠占有物的多寡区分出人的作用的大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则是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大于人的实践作用,我们不能否认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才能凸显出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只有重视了人在创造财富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不至于偏失方向,处于合理的发展轨道上。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浅析为何“以人为本”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浅析为何“以人为本”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浅谈为何“以人为本”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更甚者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以人为本”。

这一切并不无道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发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以人为本可以更大限度实现人的价值,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提出此要求的最好证明。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的价值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那么,我们的党为什么要如此坚持“以人为本”呢?为什么“以人为本”会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呢?从马克思基本原理出发,相信会有所收获的。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但是,社会从何而来?社会的组成如何?我们不难发现,“人”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没有人,社会将不成其为社会,因此,马克思并没有忽略人在社会的作用,并且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等极为肯定“人”的地位与价值的说法。

这些说法并不难于验证:从古至今,人民群众都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新中国得以成立,除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杰出才能与领导外,在技术不及日本等法西斯力量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无限支持与奋斗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战斗胜利,新中国得以建立的根本。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内容提要】“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首先体现在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上,体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上。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上,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上。

【关键词】“以人为本”/实践/本体论意义【正文】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而在当前的“以人为本”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主要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谈论“以人为本”。

从我们党的事业来讲,“以人为本”是我们要贯彻的发展理念和党的执政理念,所以从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谈“以人为本”是必须的。

但马克思主义讲“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以人为本”中的“本”首先应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没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当然也就不会有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从理论上说明白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态度、方式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一、实践范畴的引入使“以人为本”具有了本体论意义哲学上的本体论,主要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是一切哲学流派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但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避开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本源,它固守旧哲学的思辨传统,幻想达到对世界的绝对完满的解释。

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对世界的本源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与一切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抽象地谈论一般本体论问题,它反对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提出“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1] 8。

马原论文---以人为本

马原论文---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社会发展观n101201109季静叶论文摘要:以人为本是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进步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就是以人为本。

正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使这一科学理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演绎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彩篇章。

执政为民的理念,亲民的形象,爱民的情怀,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提示我们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人民群众1.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标志,从“人类的本质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条分外鲜明的红线。

2.马克思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的依据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唯物史观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也从主体的角度的回答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1、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因而,在唯物史观中,人也应该以主体的身份出现。

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创立自己的新哲学的标志性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由此可见,从创立唯物史观起步始,对人类社会历史,马克思就非常强调要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和把握,并把这一点视作自己的新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

马原论文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以人为本

马原论文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以人为本

马原论文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以人为本题目:今年3月份刚刚结束的“两会”讨论了很多民生问题,请结合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以人为本。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吃的放不放心、有没有房子住、孩子能不能上好学、能不能找到工作、养老有没有保障等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花上磊花的虚功,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民生领域需求日益复杂多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

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眼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生建设的总体水平离人民群众的心里期待和现实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民生邻域还存在不少短板。

如“有学上”已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仍然突出等。

要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

要坚持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老百姓的饭碗,是天大的事。

面对结构性就业压力,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需完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需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不断优化就业结构。

各级党委和政府需不断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矛盾调处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建立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强调将人的解放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即以人为本。

它关注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反对压迫和剥削,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本文将从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平等和人的价值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的解放首先,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不平等和剥削的现象,劳动人民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需要通过革命手段实现其解放。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解放,即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使劳动人民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人的解放不仅仅是指政治上的解放,还包括经济上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受到剥削和压迫,他们失去了对于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而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建立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劳动人民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自己的经济解放。

二、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还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能够创造社会的力量。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不仅仅关注经济上的发展,还包括人的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马克思主义追求共同富裕,即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消除贫富差距,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

在文化方面,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它反对唯物主义和拜金主义,倡导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文化品味。

在教育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它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公平,提倡素质教育和素质平等,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人的平等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平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社会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差别,导致了人们的不平等。

它强调消除阶级差别和实现人的平等。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上的平等。

它主张按劳分配原则,即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回报,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差距。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摘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认为人的解放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提倡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应当符合人的根本利益。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框架,引领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通过不断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指导实践的理念,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人的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主观能动性,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辩证统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主义,人的根本利益。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根本力量和价值所在,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即个人的自由发展应当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而整个社会的发展又应当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当人们的生产、生活、教育、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解放和发展被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主义提倡实现人的解放,让人摆脱剥削和压迫,实现自由和平等。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即人的意识和行动可以对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还提倡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应当符合人的根本利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通过实现这些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以人为本”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以人为本”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以人为本”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价值主体和根本目的,认为“以人为本”理念在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下应以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为本,以人民生活水平尤其是弱势群体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为本。

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时代变迁,正确把握尺度。

标签: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科学内涵;根本目的;贯彻措施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可以说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生成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从未使用过“人学”或“以人为本”的概念,人学思想仍然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学术界的解冻,我国学者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热情高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出现了几次争论的热潮。

直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开始作为一个正式的、官方的概念出现在党的文件和人们的观念中。

从十七大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到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并在报告中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各界对于“人”的关注有增无减,“以人为本”也一直作为焦点为学界广泛关注。

新时期新境况,“以人为本”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独特的涵义,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以人为本”,并与当今中国的实际相联系探讨相关现实问题。

“以人为本”理念本身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

[1]前者是要求弄清该理念的价值主体,后者则是要求明晰该理念要达到的目的,即要做到使“人”这个价值主体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要真正做到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首先要正确解读“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必须把上面提到的两方面的问题都解决掉。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主体:以“什么人”为本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动物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而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动物,则是由于其社会属性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论文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论文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论文推荐文章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热度:当今欧美关系两重性探讨论文热度:探讨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热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探讨当今住宅景观设计热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热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过去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这种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为本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全文如下:【摘要】论文论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在理清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与以以自我为本;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这三个关系的基础上,科学深刻地理解人是真实的社会人;是实践的人;是价值主体这三个规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完满落下帷幕,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并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期,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总原则,才不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迷失道路和跑偏方向。

改革体现了我国领导人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重点明确、力度空前,改革是义无反顾的,但是理论指导实践,如果在理论上仅仅停留于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据此提出的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法也很难有质的变化。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

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人为本-毛概论文

以人为本-毛概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变化的,先辈们根据中国的根本国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地大物博,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国家的主人。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人类文明的发展也需要人这一客观主体,因此,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否则只是错误地舍本逐末。

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是迅速地,其中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更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各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这个理念的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中国发展据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

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以人为本,背离这一理论只会造成畸形的城市化发展。

现在高等教育的大本营都是在城市中,因为城市能够提供更加完备的教育资源,各方面都有优势。

不仅是教育方面,经济的发展,其主阵地也是城市。

总的来说,城市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城市化有利有弊,我们应该理性对待。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但如果不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循序渐进,城市化就难以健康发展,不仅损害农民利益,也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说到底是人的市民化,而不是土地的城市化。

城市化的真正标志是进城农民有充分的就业和完全的市民权益。

然而许多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还有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

有学者把这种城市化称作“半城市化”、“浅城市化”。

我认为这是一种亚状态的城市化,这种不完全的城市化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而且会引起种种社会问题。

可见,城市化这个大主题依旧是人的发展,同样,社会公正这个问题也是对人的思想进步的一种发展,仍围绕着永恒的主体:人。

社会公正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评判,其实质是要求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其所应得的;各种义务由社会成员合理承担,每个人都应承担其所应承担的。

马克思探讨_以人为本_的方法与启示

马克思探讨_以人为本_的方法与启示

马克思探讨“以人为本”的方法与启示贺祥林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就人的问题的理论探讨,包括近年来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一旦有人运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总是受阻甚至遭禁。

马克思基于实践的辩证的思维方法中,研究得最深入、运用得最熟练的莫过于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直接而明确地运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探讨了“以人为本”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

研究一般本性或抽象的人,依据青年马克思的论述就是指人是基于实践的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人具有二重抽象本质。

研究特殊本性以至个别本性或具体的人,依据中年马克思的有关思路,针对人的具体生命及其本质的具体培育、具体生成、具体展开与具体实现,可作五层具体规定:生命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性规定,“以人为本”的准备性规定,就业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生存性规定,能力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关键性规定,权益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始终性规定。

〔关键词〕马克思;“以人为本”;抽象的人;二重抽象本质;具体的;五层具体规定 〔作者简介〕贺祥林,1954年生,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62)。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8)06-0008-05 一、马克思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诉求 青年马克思在探讨“以人为本”的思想之初,就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来入思,并将人的实践本质和人的价值实现与“以人为本”的内涵结合起来,由此体现出理论视域的广阔性与理论内容的一致性。

这一以实践为基点来阐明“以人为本”思想的做法,贯彻于马克思的中年直至老年。

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思维方式,是基于实践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形式的统一,其中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形式具有不同的类型与层次。

本文所用的方法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选择的形式是基于实践的感性认识形式与理性认识形式,而且这一重要的思维方法与这两种认识形式又具有内在统一性。

马克思论文浅谈中国经济发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马克思论文浅谈中国经济发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中文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要如何把握好国民经济的动向,使其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就是“以人为本”。

面对复杂的经济状况,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做到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可持续经济发展【正文】“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2正因为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质上是把“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合规律性统一起来,把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

坚持以人为本成为科学发展观区别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标志。

3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克服了传统的“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局限性,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强大的动力,把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在发展中不仅重视物的增长,而且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解决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公民收入,提高福利水平,促进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健全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把维护人的发展权利、提高人的生活福利、拓展人的发展空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内容提要】“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首先体现在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上,体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上。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上,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上。

【关键词】“以人为本”/实践/本体论意义【正文】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而在当前的“以人为本”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主要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谈论“以人为本”。

从我们党的事业来讲,“以人为本”是我们要贯彻的发展理念和党的执政理念,所以从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谈“以人为本”是必须的。

但马克思主义讲“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以人为本”中的“本”首先应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没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当然也就不会有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从理论上说明白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态度、方式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一、实践范畴的引入使“以人为本”具有了本体论意义哲学上的本体论,主要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是一切哲学流派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但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避开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本源,它固守旧哲学的思辨传统,幻想达到对世界的绝对完满的解释。

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对世界的本源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与一切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抽象地谈论一般本体论问题,它反对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提出“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1] 8。

以人为本论文-“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阐释

以人为本论文-“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阐释

以人为本论文-“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阐释摘要:“人”是研究“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人”提供了钥匙;实践的动因——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科学分析“以人为本”的“本”的关键;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我的实践关系为正确实现“以人为本”指明了路径。

关键词:以人为本;实践;需要;利益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本质的观点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人”的钥匙“人”是研究“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而人的问题离不开人的本质。

以往的哲学家们指出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物或是理性的存在物,却不能以合理的形式把人的各种属性统一起来,往往把人理解为一种抽象的存在。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才使人的本质得以科学地说明。

马克思认为,人是从事自由自觉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

以往人本主义的错误并非在于从人出发,而在于作为这一出发点的是“一般人”,是抽象的“类”,而不是具体的、现实的,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进而把人的属性当作人的本质,造成了人的感性与人的理性、人的自然性生命活动与人的意识性社会活动、人的个体活动与人的群体活动的对立思维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喷尔巴哈把感性对象物的感性理解为一种感性直观的活动,而不是看作人类实践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不仅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且进一步认为人进行的是“感性的活动”,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人的本质,在人本主义只看到人的自然的、抽象的、共同的地方,看到了人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现实本质,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强调人是生活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历史的、具体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马原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马原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T外包一班姓名:王继学学号: 1642160123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专业班级:16级计科外包一班姓名:王继学学号:1642160123摘要: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把人看成是现实的人、历史的主体、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在这新时期,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全面而自由发展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过去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这种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其实质就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为本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二)人与本的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

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

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

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

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

“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源”,一种是事物的“根本”。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

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

提出以。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论文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论文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论文摘要: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与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一脉相承的。

它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中的科学理论,并依据新阶段新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发展,是对我们党在新时期和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理论全新的认识和概括,从而为“以人为本”思想注入了新思想和新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一、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以人为本”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理论体系之中的命题,虽然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没有直接运用“以人为本”这一术语,但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却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在中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首次将这一思想用“以人为本”四个字形象而精准地概括出来,并赋予其明确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是相对于传统发展观的“以物为本”的“物”而言的,这里的“人”主要是指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本”在这里是根本之意,主要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肯定。

从地位上来说,人在社会发展中处于支配和核心的地位;从作用上来说人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价值上来说,指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因此“以人为本”可以理解为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把人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作为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不断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二、适用于新的世情国情党情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产生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性。

“以人为本”思想要想继续指导实践就必须以历史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资源、环境人口、生态平衡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必须面对的、共同解决的问题。

论以人为本

论以人为本

论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班级:姓名:学号:论以人为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已有一段时间,当得到这个话题时,却不知从何说起。

在学习中知道,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扬弃和变革,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过程中,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同时被创立的,摒弃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

在马克思手稿中讲到:“社会是人同自然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

”他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实践的人本主义的生成,共产主义就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中介的人本主义。

换言之,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达到以人为本。

那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呢?首先是“人”这个概念。

“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

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

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

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

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

“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

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

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

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

马克思论文——以人为本

马克思论文——以人为本
一、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之本
哲学承不承认“以人为本”,这要从“本”的含义说起。哲学上的“本”首先具有本 体论的意义,指的是世界的基础和本原。在哲学史上,物、心、神都曾被当作“本”, 并由此而演化为唯物、唯心、神学等流派。在马克思以前,本体论不仅是一种观点和流 派,而且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任何一种哲学都必须回答世界的终极本质问题,把本 体论作为哲学构成的基本板块。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本体论,与形而上学是同义语 。但本体论思维方式具有严重的缺陷,它避开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始基 ,得出的答案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只是一种思辨的信念,怎么说都行,不具有公认 的确定性。因此,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的矛头一开始就指向本体论,把对世界终极本 质的追问回归到人及其实践中。
马克思以前的一切本体论都是与人无涉的,它们形态各异,内容不同,但有其共同点 ,即不理解世界的属人性质,都是在人的实践和创造之外去设定世界的终极原因和构成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把对世界之本的追寻置于人的生活实 践中。马克思首先确定了世界的存在前提,即我们所说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 活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讨论这种世界之本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 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 代代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页)至于“先于人类历史而存 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 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同 上,第77页)。所以,我们必须把人的生活世界作为讨论的基点,去追寻什么是现实世 界之本。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看思想政治教育[大全五篇]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看思想政治教育[大全五篇]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看思想政治教育[大全五篇]第一篇: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看思想政治教育【摘要】马克思主义将人的本质概括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从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历史发展性几个不同侧面来解释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及内涵关于人的问题,其核心便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问题历来是先哲所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见解,但总的来说并未科学地解决此问题。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超越前人的哲学,在于它总结了人类认识史的成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解释了人的存在,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人的本质观。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点最初体现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

他针对黑格尔把国家职能归于国家观念的唯心主义观点,从唯物主义立场明确指出:“特殊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征。

”[1]之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异化理论时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探索。

他把劳动看成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并对其作了历史的考察。

文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有生命的个人首先必须能生活下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3]马克思在将人理解为进行物质生活活动的人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揭示到:“人的本质体现在人的需要上。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生产。

”[4]即是说,人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是因为人在求生存的劳动中,需要靠联合起来的力量和集体协作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

论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本体论思想

论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本体论思想

论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本体论思想【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引起广大学者的探讨和研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诠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流派。

其中以以人为本的社会本体论最为合理,以人为本的社会本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合理归结。

【关键词】本体论;以人为本;马克思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有无之辩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这个问题,一直在学术界是争论不休的。

他们发表着各自不同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有本体论,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以本体论的方式写下他的哲学全书,未曾在阐发其哲学立场上的意义上使用“本体论”,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断定马克思没有社会本体论思想,相反,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他对社会本体的思想的探讨无处不在。

有的学者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否认马克思有本体论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自己的本体论,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正在于对本体论所进行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有没有本体论呢?在我看来,是有的。

本体论问题是任何一种哲学形态所必须具有的,其依据在于哲学的本性。

然而,对世界的探究往往离不开人,世界是人的生存世界,是与人相关相统一的世界。

无论是研究人还是研究世界,总要对其存在的一般性质加以判断,而这种对一般本质的判断就是本体问题。

二、马克思有什么样的本体论(1)物质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即我们的思想观念,都是发展变化的。

物质本体论的经典依据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就有一个问题,即人们以恩格斯的语言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用恩格斯的观点来证明马克思哲学是物质本体论。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写道:“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当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但是,民本思想的本质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维系古代社会思想基础的仍然是“君权神授、君权至上。

”传统的民本思想仍然是以君主地位的稳固和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而服务的,民众只不过是达到其统治的工具,他们不可能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的价值。

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都是在吸取中国两千年来的民本思想的基础的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以人为本”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不仅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更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同时他也认识到了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程度,社会结构有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现实生活中的以物为本,以钱为本,把物和钱放到核心的的地位,人只是作为物和钱的附庸而存在的,人的作用是靠物来反映出来的,衡量人的标准成了占有物的多少,占有钱的多少,物化的多少成了个人的作用的标准。

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强调物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必须靠占有物的多寡区分出人的作用的大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则是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大于人的实践作用,我们不能否认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才能凸显出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只有重视了人在创造财富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不至于偏失方向,处于合理的发展轨道上。

现实生活中则是处理好GDP的增长和人的幸福指数的关系,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十足的发展,GDP每年保持了10%的增长率,但是与此同时人民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随着GDP的增长出现跨越式的增长,人均GDP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应该在重视GDP增长的同时,聚焦民生,重视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增强。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生产的过程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而生产,“在一定意义上他们只是为了‘交换价值’而生产, 而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生产。

”在反对以物为本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异化形式,比如以官为本。

以官为本和以钱为本犯了同样的错误,以官为本就是在社会发展中,人的作用的判断标准是权力的大小,强调权力的至上地位,一个人作用的大小即是做的官的大小。

长期的封建社会使对权力的大小,官的大小处于迷信的境地。

一个人只有做上了高官才能体现出其作为独立的个体的重大作用,而忽视了人的独立性,个体的价值被狭隘的理解为当官的大小了。

以官为本的风气就是错误的把官放于一种主体性的地位,官是至尊的、神圣的,官始终处于民之上,是民之主宰,民只不过是宁邦固本的工具和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发展,社会中的分层越来越细,社会主体的也更趋多元化,因此面临的矛盾也就比较多。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力
水平还不够高,生产的物质财富还是有限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由于这些特殊的国情,我国在发展到人均GDP1000美元的关键时期容易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

曾庆红同志曾经言简意赅的说过:“我们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

这个论断简洁明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又提出了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因此可以看出,以人为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是要解决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

不论是世界发展观的变迁上还是中国现实中首要目标都是经济的增长,而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根本的得到确立。

科学的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作为其核心而存在的,要重视以人为本,以人的物质需要为本,以人的社会发展需要为本,以人的精神需要为本。

只有在发展的同时,克服过去单纯的以经济的增长,克服用占有物、钱和权力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标准,才能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理,真正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