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一、井穴治疗(zhìliáo)与肝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井主心下满
“井主心下满”,阴井属木,内应(nèiyìng)于肝,肝主疏泻。
肝气郁结(yùjié),横犯脾胃,可见心下满闷;阳井属金,内 应于肺,金可制木,肺可调气,故阳井有抑木调气之
功。故肝气郁结于心下满闷、胁肋胀满、急躁易怒、 头胀头痛等可取井穴治之。
气上逆之呕吐,肾不纳气之气喘等,均可取合穴以调
理肠胃,调补肾气。 文献记载如:尺泽:《甲已经》主咳逆伤气、咳嗽,
唾浊。足三里:《甲已经》主善呕、肠鸣腹痛泄。阴 陵泉:《针灸大成》主水胀腹坚,喘逆不得卧,遗精。
第十八页,共56页。
五输穴子母(zǐ mǔ)补泻
子母(zǐ mǔ)补泻法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
合主逆气而泻:
阴经合穴属水,内应(nèiyìng)于肾,若肾气虚则下元不固, 精血下泄(xià xiè);阳经合穴属土,内应于脾,脾与胃相表里,
若胃气不降则上逆,脾气不健则下泄。“逆气而泄” 指气机上逆,病变部位主要在六腑和肾及前后二阴, 以消化系统、肾病为主。如遗尿、泄泻(包括五更 泄)、遗精、阳痿、早泄、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胃
行间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冲
间使
灵道 商丘
中封
曲泽 少海 阴陵泉
曲泉
穴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第五页,共56页。
经脉
五输穴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阳 手阳明(yánɡ mínɡ商)大阳肠(s经hānɡ二y间ánɡ) 三间
经 手少阳三焦经
经
手太阳小肠经
脉
五 足阳明胃经
浅谈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艾 艾 经气 出人 , 血 交 流 , 阳交 会之 处 , 以在 临 床 倒 之 中风 闭症 及休克 , 灸大 敦 控制 癫痛 发作 , 气 阴 所 艾灸 至 阴矫 正胎位 等 。 在辨证 补 上 有着特殊 的疗 效 , 为历代 医家所 重视 。 早 子午 流 灸 隐 白治 疗崩 漏 , 由于 考 虑到 井 穴 部 位 肌 肉浅 薄 , 易 施术 , 不 注针 法 , 就是 运 用 五输 穴 , 合 阴 阳 五行 、 配 天干 地 泻 中 ,
要 的位 置 , 为历代 医家所 重视 。 1 五输 穴 的分布与 意义
・
二 十七气 , Hi T所 出为井 , 留为荥 , 所 所注 为俞 ,
所行 为经 , 所人 为合 , 十七气 所行 , 二 附表 十二 经脉 五输 穴表
五输穴 出 自《 灵枢
九针十 二原篇 》 《 、本输 篇 》《 、 影 之 疗 效 , 到 祛 除痫 疾 之 目的 达
李光 华
在针 灸 临床上 , 将某 些具 有 特殊 治 疗作 用 的 穴位 , 称之 为特 定穴 。其 中 , 子午 流注针 法所应用
【腧穴应用】刘冠军、纪青山:五腧穴的主病规律及其临床运用
【腧穴应用】刘冠军、纪青山:五腧穴的主病规律及其临床运用订阅话题精华文章专家简介刘冠军(1929-2001),男,吉林辉南人。
弱冠承舅父田润周先生亲授,后就学于辽源市伤寒论专家洪哲明先生,六年寒暑不辍,尽得两家之学。
1956年被聘执教于长春,曾先后讲授《金匮》、《诊断》、《温病》、《各家学说》、《方剂》以及《针灸》等课程。
主张“继药物之妙,取针法之巧,综百家之长,走创新之路”,有《脉诊》、《子午流注易通》、《现代针灸医案选》、《针医心悟》、《中医针法集锦》以及《经穴命名汇解》、《针挑疗法》等专著。
在景伯舒主任协助下,研制了人体经络智能模型,被选送到日本参加万国科技博览会展出。
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全国针灸学会理事,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省针灸学会主任委员,长春中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院长等职。
纪青山,1938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现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出诊,从事中医针灸与教学工作五十余年,擅长治疗面瘫、耳鸣耳聋、痹症、郁症、痛症、不寐、脱发、中风、呃逆等症。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参加全国名老中医药高徒带教工作。
共参与编写23部专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加研制的科研项目有:一、多道电针机的研制,二、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三、经络腧穴智能模型的研制。
其中经络腧穴智能模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腧穴的主病规律及其临床运用刘冠军纪青山五腧穴的名称,散见《内经》,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述:“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也。
”《本输》:“五腧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
这些腧穴临床应用广泛,如能配伍,施术恰当,则收效迅速,疗效可观。
本文仅就五腧穴的主病规律及其临床运用论述如下:五腧穴的主病规律,分别见《灵枢·寿天刚柔》、《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及《难经》中。
如“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这说明脏病在脏经的荥穴、俞穴;腑病取足三阳经上的六腑合穴;筋骨有病可适当配合藏经的经穴同治。
特定穴位之五输穴的应用
五输经脉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相火)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足少阳胆 (木)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水)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气出入之所,因此具有主治五脏六腑经脉病变的作用。《灵枢经.顺气一日分四时》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满而血者,病生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素问.痿论篇》中,岐伯回答黄帝对治痿的方法时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等等。都是古人对五输穴的应用方法,值得我们重视。因为经脉和五输穴各有所属之阴阳五行,我们就可以利用阴阳五行的相关知识,对各种疾病采取不同的选穴、刺法。如肝经实证,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理,可以选行间用泻法。因为肝属木,行间在五输穴中属火,为肝经的子穴,这就是“实则泻其子”的一种应用方法。若肝经虚证,就应该选曲泉用补法,曲泉属水,为肝经之母穴。这就是“虚则补其母”的一种应用方法。各五输穴在临床的应用时,以此类推。
手少阳三焦(相火)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手太阳小肠(君火)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阳明胃 (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少阴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二)、阳经五输穴
五输经脉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手阳明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临床如何运用五输穴治疗痛症
临床如何运用五输穴治疗痛症在临床实践中,作为一位深谙五输穴之妙的针灸医师,我深知如何将传统医学的精髓融入现代医疗之中。
本文将透过我的第一人称视角,细腻铺陈我在临床中如何巧妙运用五输穴来缓解各种痛症。
作为一名针灸医生,我深刻理解痛症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双重折磨。
中医学认为,疼痛的产生多与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有关,而五输穴作为六条主要经络的起点,它们如同一把钥匙,能够开启经络的门户,疏导阻塞,调和阴阳,是缓解痛症的关键。
在具体操作上,我会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质,精心挑选适合的五输穴进行治疗。
例如,面对患者的手臂疼痛,我会运用轻柔的手法在对应的手太阳小肠经的五输穴——少泽穴上进行针灸,以温和地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
治疗过程中,我根据疼痛的急性或慢性属性,调整针刺的深浅和强弱。
面对急性疼痛,我可能会使用较强烈的刺激以快速达到缓解的效果;而对于慢性疼痛,则更倾向于采用细腻温和的针刺方法,以达到舒缓并调养身体的目的。
我还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适当地结合拔罐、艾灸等其他中医疗法,以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我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情绪的波动往往会加剧疼痛感。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总是耐心地与患者交谈,倾听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紧张,引导他们进入一个更加放松和平静的状态,这对疼痛的减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还会根据患者的日常习惯和生活环境,给出相应的饮食和生活建议。
比如,我建议他们避免过量摄入辛辣或油腻的食物,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等,这些都有助于加速恢复过程。
总而言之,将五输穴与针灸、心理辅导及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是我为患者提供全面治疗策略的关键。
作为一名针灸医师,我将继续深化我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我的临床技能,以期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享受到减轻痛楚的喜悦。
现代穴位临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现代穴位临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1.命名、含义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
历代医家把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用自然界的水流现象做比喻,对经气流注由小到大,由深入浅,分别用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来说明经气运行过程中每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2.部位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
《难经·六十四难》:'《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
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
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
余皆仿此。
”由于五输穴又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备注:表里经:阳克阴、阳合阴。
本经:五行相生。
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首载于《灵枢·本输》篇。
但该篇在列举五输穴时,凡属阴经井穴下皆加一木字,阳经井穴下皆加一金字,其余阴经或阳经的荥、输、经、合诸穴,均无明确的五行属性。
《难经·六十四难》记述了五输穴的全部五行属性:”《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由此可知,五输穴的五行配属是由阴井木,阳井金开始,按相生规律依次排列的。
既说明五输如水流的连续性,又说明阳经对阴经的五行排列是相克的。
这种制中有生,刚柔相济的关系,是符合阴阳交泰观点和阴阳互根道理的。
阴、阳五输的不同五行配属演化的五门十变,进一步密切了阴、阳经五输穴之间多种联系,对五输穴的主治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性能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
井穴适用于与脏有关的病证,求、输及经穴适用于与脉有关的病证,合穴适用于与腑有关的病证。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五输穴的临床应用知识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五输穴的临床应用知识五输穴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是远部选穴的主要穴位。
十二经脉中每条经各有5个穴位属于五输穴。
今天整理关于五输穴的临床应用知识。
五输穴分布在肘膝关节一下,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为五输穴。
在《灵枢九针十二原》里面首次提出,曰: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这是按经气的由小到大,由浅而深所作的排列。
五输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
临床上对五输穴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一、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其后,《难经六十八难》补充道: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综合近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的荥穴内庭可清泻胃火。
二、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将五输穴配属五行,然后按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补泻。
五输穴配属五行,以阴井木,阳井金的原则,即阴经的井穴属木,荥穴属火,输穴属土,经穴属金,合穴属水;而阳经的井穴属金,荥穴属水,输穴属木,经穴属火,合穴属土。
在具体应用时,分为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1、本经子母补泻法即本经患病,先辨虚实,再根据本经五行属性及本经五输穴五行属性,依据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选取腧穴。
例如肺经实证,应泻其子,肺在五行中属金,因金生水,水为金之子,故选取本经五输穴中属水的五输穴,即合穴尺泽。
2、他经子母补泻法即一经患病,先辨虚实,再根据该经五行属性、其他经脉属性及五输穴属性,依据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选取腧穴。
例如肺经实证,应泻其子,肺在五行中属金,金之子为水,肾属水,肾经为肺经的子经,选取子经上的属水的腧穴,即属性为金之子的腧穴,合穴阴谷。
五输穴的应用
五输穴的应用第一节五输穴之意义五输(输同腧)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以下五个特点输穴,简称五输穴,就是井、荥、输、经、合五个穴,因五输穴各其有特定五行属性,所以又有人将之称为五行穴,它是古人用做气血运行盛衰的比喻,因此每个穴位也就是其不同的作用。
关于五输穴的意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六六三十六输;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
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灵枢本输篇还有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
这是说五脏(同臓)即肝、心、脾、肺、肾,每经各有五个输穴(井、荥、输、经、合)合计二十五输穴(此外还应包括心包手厥阴经亦有五输,实际六腑应有三十输穴)。
六府(同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每经各有六个输穴(即井、荥、输、原、经、合),合计三十六穴(六脏没有原穴,以输代原,但因原穴与输穴在五行中为同一属性,所以虽有人另立章说明,但仍有人将之列入五行穴述说)。
至于“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它的意思是说:经气所出,如地所出,水的源头,故称井,形容脉气浅小,其穴位位于四肢爪甲之侧;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微流(溜即流也),故称荥,脉气稍大,其穴位于指(趾)、掌(跖);经气所灌注之处(输有输注之意),如水流由浅入深,故称输,脉气较盛,其穴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经气所行部位(经有流行经过之意),像水在通畅的河道中流过,故称经,脉气流注,其穴多位于腕踝附近及经部;经气最后汇集,如百川的汇合入海(合有汇合注入之意,故称合,脉气深大,其穴位于周膝关节附近。
但不超过肘膝关节而言,其穴位“手不过肘,足不过膝”,取穴方便安全,而且实用有效。
第二节五输穴属性与原理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阴经与阳经的配合次序是不同的,其和临床应用的关系最大,必须熟记,难经六十六难说:“阴井木,阳井金,阴荧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在针灸疗法中,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在阴经中分别配木、火、土、金、水。
阴经指心、肝、脾、肺、肾、心包经;即井穴属木,荥穴属火……;在阳经中分别配金、水、木、火、土。
阳经指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经;即井穴属金,荥穴属水……如治疗肝虚证,根据“虚则补其母”,肝之母为肾、为水,故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治疗。
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肝之子为心、为火。
故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荥”,如果碰到井穴为母穴时,则改针合穴;如果碰到井穴为子穴时,则改针荥穴。
又如:胃经属土,其经穴(解溪)属火,火生土,故解溪为胃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解溪治疗胃经虚证。
井穴(厉兑)属金,土生金,故厉兑为胃经子穴,“泻井当泻荥”,胃经实证泻荥穴内庭。
本穴:指“五输穴”中与本经的五行相配一致的穴位。
如:胃经属土,其“五输穴”中合穴(足三里)属土,故足三里又称为胃经的本穴。
本穴虚证、实证兼治(另:原穴也是虚实证兼治的穴位)五输穴歌(顺序为:井荥输经合穴)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五输穴各有所主病症。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难经·六十七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治疗相乘病变,调节平衡。
详细描述
通过相乘配伍,可以治疗因五行相乘 引起的各种病变,调节机体平衡,缓 解症状。
五输穴的相侮配伍
总结词
治疗相侮病变,调节平衡。
详细描述
通过相侮配伍,可以治疗因五行相侮引起的各种病变,调节 机体平衡,缓解症状。
04
五输穴的治疗原则与技巧
五输穴的治疗原则
调和阴阳
补虚泻实
五输穴的分布与作用
总结词
五输穴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作 用。
详细描述
五输穴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每条经脉各有一个井、荥、输、经、合穴。这 些穴位能够调节相应经脉所主脏腑的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治疗相应 脏腑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五输穴的特性与功能
总结词
五输穴具有五行属性,对应五脏,可以调节气机升降、促进气血流通等特性与功能。
详细描述
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对应五脏,具有调节气机升降、促进气血流通等特性与功能。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 输穴可以用来调节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同时,五输穴还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调节人体的 阳气和阴气,以保持身体健康。
五输穴对胃痛具有显著疗效
详细描述
胃痛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证之一,五输穴因其 特定的经络联系和调节作用,在胃痛治疗中 具有显著疗效。根据胃痛的证候类型和疼痛 部位,选取适当的五输穴进行针刺或按摩, 可有效缓解胃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案例四:五输穴在腰痛治疗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五输穴对腰痛具有良好调节作用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五输穴因其特有的经络联系 和调节作用,在腰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针 刺或按摩相关五输穴,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同时,五输穴的应用还可根据腰痛的证候类型和 疼痛部位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得临床应用五输穴得临床应用五腧穴在临床上得应用非常广泛,就是远部选穴得主要穴位。
五输穴就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5类腧穴得简称,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得部位,其分布特点就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得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十二经脉中每经有5个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个。
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而且具有自身得五行属性。
按照“阴井木”、“阳井金”得规律进行配。
附:十二经脉五输穴穴名及其五行属性表,根据古代文献与临床实际,五腧穴得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按五输穴得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指出了荥穴与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得病证,这就是与下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特点相对而言。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其后《难经·六十八难》又做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综合近代临床得饿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质量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得荥穴内体庭可清泻胃火。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五输穴得五行属性与脏腑得五行属性相合,五行之间存在“生我”、“我生”得母子关系。
因而,《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得选取适当得五输穴治疗疾病得方法。
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
它包括本经子母补泻与她经子母补泻两种取穴法。
例如,肺在五行中属金,肺经得实证可取输穴中属水得合穴(尺泽)以泻之。
因“金”生“水”,“水”为“金”之子。
取尺泽合“实则泻其子”之义。
若肺得虚证,刚按“虚者补其母”得方法取穴,“土”生“金”,“土”为“金”之母,故选取肺经五输穴中属土得腧穴(大渊)以补之,这即就是本经子母补泻取穴。
五腧穴的主治及临床应用
五腧穴的主治及临床应用五腧穴是中医学里的重要穴位之一,主要包括太阳穴、耳尖、人中、足三里和合谷。
太阳穴位于额部两眉中央,是阳明经的起始穴,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癫痫等病症。
临床应用中,太阳穴可用于缓解偏头痛、牙痛、鼻炎等疼痛症状,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耳尖位于耳廓尖部,是全身其他部位的反射区域,主治眩晕、面瘫、耳鸣等病症。
临床应用中,耳尖可以通过针灸、穴位按摩等方法,起到调理内分泌、提高免疫力、舒缓压力的作用,并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人中位于上唇与下唇之间的深沟中,是任脉的起始穴,主治中风、抽搐、口臭等病症。
临床应用中,人中穴可用于治疗中风后的肌肉萎缩、口臭以及改善面容神情等方面。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是阳明经的经络关键穴位,主治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临床应用中,足三里穴可用于调理消化系统功能,改善胃腹部不适,而且对于失眠、疲劳、腹部肥胖等问题也有一定疗效。
合谷位于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的连线处,是手阳明经的起始穴,主治头痛、口干舌燥、高血压等病症。
临床应用中,合谷穴是治疗头痛、偏头痛的重要穴位,通过针刺或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部疼痛,并具有调节血压、舒缓紧张情绪的效果。
除了以上的主治病症之外,五腧穴还具有其他广泛的临床应用。
例如,五腧穴可以用于调理气血循环,改善血液循环问题,起到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此外,五腧穴也可以用于美容护肤,通过刺激穴位来改善肌肤问题,如祛斑、减少细纹等。
总的来说,五腧穴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针灸或按摩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技巧,并由专业的医师指导和监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五腧穴的作用。
杨维杰五输穴应用经验
杨维杰五输穴应用经验五输穴为针灸临床既广泛又特效之穴道,此固为针灸医师所熟悉并乐用,但有关之系统性专门著作及全面之经验论述,却不多见。
在此特就我个人综合时间关、空间关、象数关、同气相求等观念与理论,并融入古法经验,在临床应用验证后之心得及体会,对五输穴之应用经验作一提要说明,希望能有助于针灸医师之临床及中医之发扬。
一、肺经1. 尺泽(合水穴)(LU.5)本穴是肺经合水穴,为常用要穴。
此穴「合主逆气而泄」, 理气作用甚好, 因此对肺经之气逆病如气喘、咳嗽等疗效颇佳。
本穴为金之水穴, 能肺肾双治, 肺:金:主肃降,肾:水:主受纳,治疗咳喘当然有效。
临床治疗胸口苦闷,呼吸困难,气喘、发热等症与并发的肺、支气管、心脏等病效验显著。
治哮喘针感麻到手掌,疗效尤佳。
亦为治疗扁桃腺炎常用之卓效要穴。
本穴自古即为刺血要穴及常用穴。
点刺出血治疗胸闷、胸痛、心脏病变及肩痹痛 ( 五十肩 ) ,气喘皆极有疗效。
善于治上焦之病,如实证性的眼病鼻病等,以及其他由血压亢进而发生的各种病变等均常取用。
余治一例口腔癌在此处及太阳穴放血数次而愈。
临床经验以尺泽治疗胸闷、呼吸困难、气喘,病例甚多效果极佳,治疗心脏病变,肩周痛及不举亦有极大功效。
当狭心症发作之时,在尺泽泻血,去除肺中之瘀血,可以使其缓和舒适。
心痛以三棱针刺尺泽出血甚效,这是因为尺泽泻血能泻除上焦瘀血及郁热。
本穴刺血治急性胃炎之吐泻,腹痛亦甚效。
古人常配委中治霍乱:急性吐泻:。
刺血还能治狂躁型精神病、降血压。
在此刺血还可治阳霍乱,肝霍乱,心脏麻痹。
古代文献,诸如《甲乙经》、《肘后歌》、《玉龙歌》都记载本穴能治手臂拘挛筋急,肘臂疼痛,手臂不能上举等。
针本穴尤其是泻法甚为有效,盖本穴为金之水穴为子穴,泻金当泻本穴,使其不能克木,木不受克,则筋紧可松而挛急可舒, 治运动系统病甚效。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也说肺为肝之主。
尺泽穴在大筋旁,根据《灵枢〃官针篇》及《素问〃刺齐论》,所言,刺入筋中,或贴筋而刺,治疗筋病甚效,对于肢体之拘挛,牵扯,弛缓,强直等均有疗效。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五输穴(属于针刺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穴位,具有广泛的临床运用。
以下是五输穴的临床运用的一些示例,以便帮助您了解其用途和效果。
胸部疾病:五输穴对于胸部疾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例如,对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可以选择刺激肺经的五输穴。
通过针刺五输穴可以调节气机、扩张支气管,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五输穴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可以选择刺激心经的五输穴。
通过针刺五输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调节心律,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五输穴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也非常常用。
例如,对于胃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可以选择刺激脾经的五输穴。
通过针刺五输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缓解胃痛等症状。
妇科疾病:五输穴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经期不调、月经痛等疾病,可以选择刺激肾经的五输穴。
通过针刺五输穴可以调节月经、缓解经痛、平衡内分泌,从而改善妇科疾病的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五输穴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对于头痛、失眠等疾病,可以选择刺激胆经的五输穴。
通过针刺五输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舒缓紧张、促进睡眠,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总结起来,五输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胸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针刺治疗之前,必须确保穴位选择准确,并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输穴在治病中的辨证运用
五输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腧穴,分别各为井、荥、俞、经、合,并称为“五输”。
五输穴是一组具有重大意义、作用大、疗效高、主治规律性强及运用范围广泛特点的腧穴,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五输穴按井、荥、俞、经、合的顺序,以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体含义的,经气是发于五输,并如水流自源而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状况。
也就是说,“井”穴多位于手足上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尚未成大流,是经气所出的部位;俞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的部位;“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宽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的部位;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的部位。
五输穴这种经气浅深出入的特点,尚有用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比喻的。
如将“井”穴喻为春天,东方是经气初出和萌发的部位。
同时,为了在五行生克之中的方便应用,五输穴一般和五行相互配合起来,凡属于阴经井穴下皆加一木字,阳经井穴下均加一金字,并以此类推出现:“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这种按相生规律依次排列的,制中有生、刚柔相济的关系,是符合阴阳交泰和阴阳互根的道理的。
现将十二经的十二经的五输穴(井、荥、俞、经、合)与五行相配表五输穴的主治作用由于五输穴在部位的依次分布和脉气流注的深浅上体现着明显的规律也就有共同的规律可循。
《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从而在治疗疾病的方面,有了大的准则:1.井穴主治肝之疾患:“井主心下满”是指心窝部痞满,郁闷而言。
肝属于木而主疏泄,如果疏泄不利,则肝气横逆可见“心下满”,如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疑善虑、急躁易怒、小儿惊风、乳蛾、癫狂、头痛头胀、呃逆、嗳气,这些都可以取用井穴,以疏肝理气。
g五输穴中经穴之临床应用
《内 经 》中 关 于 经 穴 应 用 的 论 述 可 见 于 《灵 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在论述季节时间与所刺五输 穴的相应关系中记载: “冬刺井; 春刺荥; 夏刺输; 长 夏刺经; 秋刺合。”即长夏季节之病可取“经穴”。《灵 枢·咳论篇》云: “浮肿者, 治其经。”说明经穴可用于 治 疗 浮 肿 。 《针 灸 甲 乙 经 》 在 提 出 五 色 配 五 输 时 有 “溺青赤白黄黑 , 青取井 , 赤 取 荥 , 黄 取 输 , 白 取 经 , 黑取合”之说, 即小便色白者可用经穴治疗。《难经· 六十八难》指出: “经主喘咳寒热”。这些论述揭示了 经穴的主治规律, 成为后世医家应用经穴的指南。 2 分布及主治特点、
综上所述, 经穴的作用不仅是 “主喘咳寒热”和 “治 肿 ”, 而 且 其 对 脑 源 性 疾 病 、头 面 病 和 疼 痛 的 疗 效亦不容忽视。同时经穴内通外达, 既可祛外经病, 又可治脏腑病。将经穴纷杂的主治病症进一步规律 化, 目的在于让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使五输 穴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在五输穴中, 井穴多分布于四肢末梢, 荥穴、输 穴分别分布于 掌 ( 跖 ) 指 关 节 前 、后 , 合 穴 分 布 于 肘 膝关节周围, 只有经穴分布规律不似其他五输穴那 样强, 它们或位于腕踝关节处, 或位于臂胫部。六阳 经中除手足少阳经的经穴分布于臂胫部外, 其他四 阳经均在腕踝关节处; 而六阴经只有足少阴和手厥 阴之经穴位于臂胫部, 其他四阴经之经穴均未远离 腕踝关节。分布的不规律也揭示了其主治作用的多 样性。经穴流注特点为“所行为经”, 显示气血经过 经穴时已初现洪大之势, 相应也就具有较强调整经 脉气血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 “荥输治 外经, 合治内府。”经穴前承荥输, 后通合穴, 是连接 输合之桥梁, 因而既能疏外经又可调内府, 内外病
五输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教学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 五输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教学课件+ 五输穴是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的总称,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
+ 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 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只提出了五输穴的理论,并未有具体穴名的部位) + 《灵枢本输》详载十一条经脉的五输穴,缺手少阴五穴,心经五输以心包经穴取代。
《灵枢邪客》少阴,心脉也。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客也。
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
+ 至《甲乙经》十二经五输穴始臻完备。
1 / 3五输穴手足三阳经手足三阴经井穴手足的末端手足的末端(足少阴涌泉外)荥穴多位于指掌或跖趾关节之前多位于掌骨部(手经)足经则在跖趾关节之前(大都、行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阳经在腕踝部则多为原穴)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或跖趾关节之后,如太白)经穴位于前臂及小腿部位于前臂及小腿部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或以下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或以下 + 五输穴所在的部位与其涵义息息相关,有其象则有其位。
从五输所在的部位既可理解井荥输经合穴脉气变化的精义。
井为水之源头,故在四肢末端的最微小之处;荥穴为经气流动之处,水流尚微,萦迂故在掌跖骨骼细小之处;输为输注之义,其穴多在腕踝关节附近,脉气由小至大,由浅入深,向深部灌注;经为经过,脉气畅通无阻于旺盛之处,故穴在前臂及小腿骨骼悠长宽大,毫无阻滞之处;合穴则为汇合之处,百川入海,由此深入脏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 脉气较盛,穴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
❖ 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 “经”,穴多位于腕踝附近及臂胫部。
❖ 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象
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穴多位于肘膝关
节。
精选课件
3
五输穴从井到合,依次由四肢 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表明五输 穴是人体根部的腧穴,为十二经脉 之气血出入之所,属于人体根部穴、 本部穴,除了能够治疗四肢局部的 病症以外,对经脉循行远端部位 (头面、躯干、内脏)乃至全身性 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文献记载如:后溪:《甲已经》主肩脑肘臂痛, 头不可顾。三间:《甲已经》主目急痛,齿龋痛。 太白:《甲已经》主身重骨酸。神门:《外台秘要》 治手肩臂寒痛。
精选课件
13
三. 输穴治疗与脾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2.治疗脾胃病 输穴属土,内应于脾,脾胃之疾故可取输穴治之。 文献记载如:陷谷:《大成》主面目浮肿,肠鸣腹 泻。太白:《大成》主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脓血, 霍乱,腹中切痛,肠鸣。
的发热、咽喉肿痛;肝火上炎引起的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热 伤津液导致的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尿少、便秘;心火下移小 肠导致小便黄赤、尿道涩痛或尿血;热伤血络引起的吐血、鼻 出血、大便下血以及心、肺、肠道热毒壅盛引起的肌肤痈肿疮 疖等,则取用诸经荥穴清热泻火。如鱼际清肺热,少府清心火, 内庭泄胃火,侠溪泻胆火等等。
穴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精选课件
6Leabharlann 五输穴的作用《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 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 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精选课件
7
一、井穴治疗与肝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井主心下满 “井主心下满”,阴井属木,内应于肝,肝主疏泻。 肝气郁结,横犯脾胃,可见心下满闷;阳井属金,内 应于肺,金可制木,肺可调气,故阳井有抑木调气之 功。故肝气郁结于心下满闷、胁肋胀满、急躁易怒、 头胀头痛等可取井穴治之。 文献记载如,涌泉:《素问·缪刺论》治无故 善怒,气上贲门。少冲:《备急千金药方》治太息烦 满,少气悲惊。商阳:《铜人》治胸中气满。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精选课件
5
经脉
五输穴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阳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经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经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脉
五 足阳明胃经
厉兑
输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二间 液门 前谷 内庭 侠溪
三间 中渚 后溪 陷谷 足临泣
阳溪 支沟 阳谷 解溪 阳辅
曲池 天井 小海 足三里 阳陵泉
精选课件
10
二.荥穴治疗与心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荥主身热
“荥主身热”,阴荥属火,内应于心,心属火,火为热之甚,
故凡心或热病均可取荥穴治之。阳荥属水,水可以制火,故阳 荥亦可用于火热之病。“身热”一方面是指心火亢盛,另一方 面也包括其他脏腑、经脉的多种热症(包括阴虚火旺之证)在 内。
诸如:热伤神明引起的心悸、心烦、狂躁不安;热伤肺卫导致
精选课件
1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 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 合”五种腧穴的总称。古人把气 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以自然界 水流的动向作比喻,表示气血的 流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从表 到里,从远到近。
精选课件
2
❖ 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其脉 气浅小,穴位多位于四肢爪甲之侧。
❖ 经气所留——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 其脉气稍大,穴位在指(趾)掌(跖)部。
精选课件
4
五输穴每经五穴,共计60穴:
经脉
五输穴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经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经
手少阴心经
少冲
脉
五 足太阴脾经
隐白
输 足厥阴肝经
大敦
劳宫 少府 大都 行间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冲
间使 灵道 商丘 中封
曲泽 少海 阴陵泉 曲泉
穴 足少阴肾经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热病发热。二间:《甲已经》
主身热,喉痹如梗。内庭:《甲已经》主厥热,热病汗不出。
少府:《千金方》治掌中热。
精选课件
11
二.荥穴治疗与心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2.治疗神志病 心主神明,由于热伤神明而引起的心烦、心悸、失眠及神昏 谵语、狂躁不宁可取荥穴。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喜笑不休。液门:《大成》 主惊悸妄言。大都:《大成》主烦心闷乱。
3.治疗血脉证 心主血脉,由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以及热壅气滞、血脉郁 阻之诸疮红肿热痛可取荥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溺赤,大便血,衄血不止。 二间:《甲已经》主鼻衄赤多血。内庭:《大成》主鼻衄不 止。行间:《大成》主经血过多不止。
精选课件
12
三. 输穴治疗与脾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输主体重节痛 “体重节痛”主要是四肢肌肉和大小关节疾病。 阴经输穴属土,内应于脾,脾主四肢,主运化,故 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而见体重等症;阳经输穴属木, 肝属木,若肝气郁滞则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故输 穴可用于止痛。
精选课件
9
一、井穴治疗与肝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3.治疗出血证
肝藏血,若功能失职可见出血证。 文献记载如:厉兑:《甲已经》主鼻衄。大敦:《针灸大成》 主妇人血崩不止。 4.治疗急性热病 高烧、中暑、肝风内动之惊厥、神志病(昏 迷、癫狂),有泻热开窍、镇惊宁神的作用。 但也有用于治疗虚证的情况,如隐白治疗脾虚崩漏(灸法), 涌泉治疗肾阴不足的咽干喉燥、声音嘶哑。 癫痫:双商阳、关冲、少泽、少冲井穴点刺放血,能调整阴 阳,激发经气,醒脑开窍,以平息抽搐,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风急性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有良性调整作 用,可明显改善缺血组织的急性缺氧状态,降低脑水肿,保护脑 细胞,阻止脑内不可逆损伤的发展。 脑梗塞后头痛:取健侧肢体井穴少泽,关冲,商阳,至阴, 足窍阴,厉兑,点刺放血。
精选课件
8
一、井穴治疗与肝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2、治疗风证 井穴在阴属木,内应于肝,肝主风;在阳经属金, 内应于肺,肺主皮毛。故内风、外风之疾如惊风抽搐、 癫痫等均可取井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大敦:《甲已经》治小儿痫瘈。少商: 《针灸滋生经》治咽喉肿塞,谷粒不下;《杂病穴法歌》 治小儿惊风;关冲:《针灸大成》治喉痹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