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扩展(2)

合集下载

动物遗传学 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动物遗传学 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2020/10/14
❖分离定律的验证
1) 测交——杂合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使杂合体 所带的基因和数量得以表现 Cc ×cc → Cc 和 cc 比例为1:1
2020/10/14
2) 自交——本株植物自花授粉 CC × CC → CC Cc × Cc → CC :Cc :cc =1:2:1 cc × cc → cc
2020/10/14
P RRYY
rryy
生殖细胞 R Y
F1
Rr Y y
ry Rr Y y
RY RY
Ry
RRYY
rY
RRYy
Ry
ry
RrYY
RRY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y
RrYy
r rYY
Rryy
r rYy
r rYy
F2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r ryy
315 : 101 :108 : 32 9: 3 :3 : 1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姊妹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 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中只有2条发生了交换,产生 2种重组型配子;另2条染色单体未发生了交换,产生2种亲本 型配子。
2020/10/14
交换模式图
2020/10/14
二、交换率测定及基因定位
(一)交换率的概念
❖交换率: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直接测定,只
❖猪的阴囊疝遗传——由两对基因 的
S1s1
、S2s2
决定
❖Fs21…s1…s2s…2 ×s1♀s1Ss12Ss12S(2S12/→16)F1 S1s1S2s2 → ❖s1s1 s2s2 ♀ 正常;♂ 阴囊疝 (1/32)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 2 变异3遗传学二、思考题1 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一、名词解释:1 染色质 2染色体 3染色单体 4 同源染色体 5异源染色体 6常染色质 7异染色质 8妹妹染色单体 9染色体组型 10核型 11双价体 12着丝点与着丝粒 13 联会 14端粒 15等臂染色体 16有丝分裂 17减数分裂 18核小体 19 C值与C值矛盾 20 卫星DNA 21小卫星DNA 22 微卫星DNA 23基因簇 24 基因家族 25 开放阅读框 26 基因组 27 信号肽序列 28 Chargaff当量定律二、思考题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极其论点?2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3 基因的一般结构特征。

4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5 DNA分子中A-T和C-G碱基对中,那一种碱基对较易打开?为什么?6 DNA的二级结构和特点。

7如何解释C值矛盾。

8 一个含有转录位点上游3.8kbDNA的基因,其mRNA的转录活性比仅含有3.1kb上游DNA的基因转录活性大50倍,这表明什么?9染色质的类型及其特点?10试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1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分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分开,分别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12 家猪细胞染色体数2n=38,分别说明下列细胞分裂时期中有关数据:⑴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数。

⑵减数分裂前期Ⅰ、后期Ⅰ、期Ⅱ和后期Ⅱ的染色体数。

⑶减数分裂前期Ⅰ、后期Ⅰ、末期Ⅰ的染色体数。

13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中A、B、C、D来自父本,A′、B′、C′、D′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 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14 人们对基因的概念认识和发展过程。

15 mRNA, tRNA和rRNA各自的作用是什么?16 从4种不同物质分离出的核酸中各种碱基的比例(%)如下:物种 A T U G C 备注1 2 3 4 17302617183416332125333136(A+T)/(C+G)=2.1 (A+T)/(C+G)=1.0⑴每个物种的核酸是DNA还是RNA? 是单链还是双链?⑵填补物种4 中缺少的碱基百分比。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2 优秀课件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2 优秀课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 对性状。
豌豆茎的高茎和矮茎
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
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狗的卷毛和长毛
孟德尔经过仔细的观察,选择了豌豆的7对性状做杂交试验。他 还注意到一棵植株或种子上同时有多对相对性状。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你是如 何思考的? 简单
复杂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高茎: DD 矮茎: dd
相同基因
等位基因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 B· 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 卡内基]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 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 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 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 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 纳森· 爱德瓦兹]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 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 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 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 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 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 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 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 C· 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 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 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 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 皮沙尔· 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阿萨· 赫尔帕斯爵士] 115.旅行的精神在于其自由,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去感觉.去行动的自由。――[威廉· 海兹利特] 116.昨天是张退票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凯· 里昂] 117.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浪费金钱是愚蠢的事,浪费健康则是二级的谋杀罪。――[B·C·福比斯] 118.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迈可· 汉默] 119.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奥古斯汀] 120.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史迈尔斯] 121.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C·H·K·寇蒂斯] 122.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就像波浪般奔向茫茫的大海,或是成为不会孵化的蛋。――[乔治桑] 123.未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要靠你创造。未来的路不会静待被发现,而是需要开拓,开路的过程,便同时改变了你和未来。――[约翰· 夏尔] 124.一个人的年纪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样不重要。如果他对生活的兴趣不受到伤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时间使他成熟而没有了偏见。――[道格拉斯· 米尔多] 125.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老子] 126.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27.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 鲁斯金]

畜牧兽医专升本资料1

畜牧兽医专升本资料1

第五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1.现代遗传学是建立在粒子遗传理论的基础上的,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互换定律)三大定律。

2.孟德尔实验的方法和特点(1)孟德尔选用了适宜遗传的豌豆来做他的实验。

采用人工方法分别进行相互交配。

(2)特点:①实验材料都是能真是遗传的纯种②选择有明显区别的单位形状作为观察对象③对各代性状的表现进行??记载④应用统计方法确定相同性状的植株是否总是按相同比例出现⑤构思创建理论时表现的独创性3.性状:是生物体外观结构形态及内在生理生化特征的统称单位性状:每一种能被具体区分的性状统称单位性状相对性状: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4.纯合杂交:在遗传学上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体之间的交配5.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后代所表现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后代自交既出现了显性性状又出现了隐形性状的现象6.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解释:①P表示亲代。

红花品种豌豆细胞中有两个红花基因,白花品种中有两个白花基因。

产生的配子分别含有一个R或一个r基因,而配子受精并形成F1。

其细胞中为Rr基因组合,由于R对r为显性,因此F1(Rr)表现为红花性状。

②然后再让子代F1自交,F1形成配子时Rr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且雌雄两种配子中含有R和r的配子数相同。

由于受精是随机的就形成了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组合形式。

即RR,Rr,Rr,rr. 所以红花与白花的比例在F2中为3:1验证:用白花亲本与杂合一代红花进行测交,所得子代中开红花与开白花的比例为1:1。

充分证明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正确的7.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位点并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复等位基因: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基因型:由于配子随机受精形成的基因组合基因座:基因处于染色体上的固定位置表现型:生物体的外在特征表现(基因与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8.杂合体: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形成的合子,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纯合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形成的合子,自交后不发生性状分离测交:由隐形纯合体作亲本与杂合体交配,使杂合体所带有的基因种类和数量得以表现等显性:一对等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假显性:如果带有显性的基因的一段染色体缺失了,同源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得到表现9.镶嵌型性状:显性现象来自两个亲本,两个亲本的基因作用,可以在不同部位表示出非等量的显性10.共显性:如果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表现出来,即等位基因同时得到表现,这种显性称为共显性完全显性:子代的表现型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型完全一致不完全显性:子代的变现不同于两个亲本,而介于两亲本之间11.法国遗传学家L·Guenat用小鼠作杂交实验。

第五章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五章遗传的基本规律





图1 雄果蝇的完全连锁
1
图2 雌果蝇的不完全连锁
雄果蝇的完全连锁(1912年)
灰体残翅 × 黑体长翅 ♂ 灰长×黑残 ♀ 50%灰残 : 50%黑长
1
雌果蝇的不完全连锁(1912年)
灰残 × 黑长
♀ 灰长 ×黑残 ♂
灰残 黑长
实际 1552 1315
82.94%
★课后仔细阅读教材125页
两点测验图示
+ bi + bi
×
w+ w+
+ bi w+
×
w bi w bi
+ bi w bi
w+ w bi
94.6%
1
++ w bi
w bi w bi
5.4%
不能确定三个位点的顺序
yw
(1)
1.5
5.4
6.9 ?
wy
bi
(2)
1.5 3.9 ?
bi
?
?
需要再做一次黄体和粗翅脉两点测验才能确定:
1.比两点测交方便、准确,一次测交可以得到 三次两点测交的结果,并且更准确。
2.能获得双交换的数据。 3.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直线排列的。
1
五、干涉和并发系数
★当有双交换发生时,一个单交换会影响附近的
另一个单交换。
★实际发生的双交换比预期发生的概率要小的现
象叫干涉 。 如:理论上的双交换值=1.3%×32.8%
可见用两点测验必须经过3次杂交和3次测交 才能确定3个位点的距离,用三点测交法只需要 进行一次杂交即可达到上面的目的,并且测定 的准确性高。
1

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2)

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2)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遗传的基本规律非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1.互补基因:不同对的两个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的性状,这两个互作的基因叫做互补基因。

(1)鸡冠形状的遗传P 玫瑰冠×豌豆冠RRpp ↓rrPPF1 胡桃冠RrPr↓F2 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单冠9R-P- ︰3R-pp ︰3rrP- ︰lrrpp其遗传特点是:①子代F1的性状不像任何一个亲本,而是一种的类型。

②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四种类型,其比例为9︰3︰3︰1,子二代出现两种的类型。

(两个性状之比为9︰1)(2)香豌豆花色的遗传P 白花×白花CCrr ↓ccRRF1 红花CcRrF2 红花白花白花白花9C-R- ︰3C-rr ︰3ccR- ︰1ccrr其遗传特点是:①子代F1的性状不像任何一个亲本,而是一种类型。

②子二代有两种表型、其比例为9︰7(即性状与亲本性状比为9︰7)。

2.修饰基因:P 显性白茧×黄茧Iiyy ↓iiYYF1 白茧IiYy↓F2 白茧白茧黄茧白茧9I-Y- ︰3I-yy ︰3iiY- ︰1iiyy有些基因可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这些基因称修饰基因。

据其作用,有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强化基因;有减弱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限制基因;有完全抑制其他基因的表型效的称为抑制基因。

下面以抑制基因为例——家蚕茧色遗传。

其遗传特点是:子一代表现为一个亲本的性状,子二代出现两种表型,其比例为13︰3。

3.上位效:某对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上位效。

(1)隐性上位(家兔的毛色遗传)P 灰色×白色CCGG ↓ccggF1 灰色CcGg↓F2 灰色黑色白色白色9C-G- ︰3C-gg ︰3ccG- 1ccgg其遗传特点是:一对位基因(Cc)中隐性基因(c)可掩盖另一对非位基因的显性(G)和隐性基因(g)的表现。

F2有三种表型,其分离比为:9 3 4。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6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6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答案 B
第16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栏目
步步高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28/61
考点50
解题技能提升——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解题指导
典例引领 2.(2011·新课标全国卷,3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 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 个体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 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 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 例如下:
答案 B
第16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栏目
步步高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13/61
3.验证(测交的遗传图解)
yyrr
1
1
1
1
想一想 提示
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杂交,则其 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何? 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练一练 (2010·北京理综,4)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 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 小鼠的比例是 ( ) A.1/16 B.3/16 C.7/16 D.9/16
第16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6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栏目
步步高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29/61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⑴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4对。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 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 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 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 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 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高三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高三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科学探究——领悟方法 提升能力】 1. AaBb 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产 自生 交配 后子 代:表 性 基4状型 因种分: 型离:4种比9种:9∶3∶3∶1

表 性型 状: 分离4种比:1∶1∶1∶1
测交后代
AaBb
基因型:4种aAaaaabBbbbb
产生配子:2种 表型:2种 自交性状分离比:3∶1 ⇒后代基因型:3种121AAaaAabBBbbB
【基础小题】
1.判断正误
(1)F1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 YR 的雄配子
数量之比为 1∶1。
(×)
(2)在 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 F2 中,与 F1 基因
型相同的个体占 1/4。
(√)
(3)F2 的 9∶3∶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
机结合。
(√)
[解析] (1)由于表中数据显示,甲组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 二∶红多∶黄二∶黄多≈ 9∶3∶3∶1,该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 同源染色体上。乙组 F2 的表现型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比例 都符合 3∶1,即圆形果∶长形果=3∶1,单一花序∶复状花序= 3∶1。而圆单∶圆复∶长单∶长复不符合 9∶3∶3∶1 的性状分 离比,其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的相对性状表现型分 离比可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所以用“长复(隐性纯合子)”分别与乙组的两个 F1 进行杂交, 不会出现测交结果为 1∶1∶1∶1 的比例。
(2)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但 比例为 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 可能原因是什么? 提示: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 型配子,其比例为 42%∶8%∶8%∶42%。

遗传的基本规律(二)—独立分配幻灯片PPT

遗传的基本规律(二)—独立分配幻灯片PPT
– F2表现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
– F2基因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
• 掌握分支法的要点是:记住只有一对相对 性状的差异时,在下列情况下的孟德尔比 率分别为:F2基因型分离比1:2:1,表型 分离比3:1,测交分离比为1:1。在思考 一对基因独立分配的基础上再考虑另一对 基因的分离。
三、多基因杂种的分离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设计试 验证明F2代中有9种基因型。
二、分支法分析遗传比率
• 1.分枝法:首先分别算出每对基因的基因型 和表型概率,然后把这些概率相乘。由此, 可以推算出许多独立分离的不同基因型的 亲本杂交后代中某一特定基因型的概率。
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
• 例如在RrYy × RrYy 杂交中
例如大豆果荚的颜色:

P GGyy × ggYY

绿色 绿色



F1 GgYy

绿色


• F2 15绿(9G-Y-+3ggY-+3G-yy)∶1黄(ggyy)
• 4. 显性上位基因(epistatic dominant gene)(12∶3∶1)
• 当性状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时, 一个基因对另一个非等位基因的显性 称为显性上位。
F1的配子
亲本植株的 配子yr
测交后代表 型
测交1 测交2 总数 比率
黄圆 YyRr YR
YyRr
黄圆
31 24 55 1:
×
Yr Yyrr
yR yyRr
黄皱 绿圆
27 22 49 1:
26 25 51 1:
绿皱 yyrr yr yyrr
绿皱
26 26 52 1
总数
110 97 207

遗传的基本规律2PPT课件

遗传的基本规律2PPT课件

一个显性基因抑制另一个显性基因的表达 ,使杂合子只表现出某一显性基因控制的 性状。
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连续性变异
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性的变异,即个体间在性状上存在差异 ,且差异程度不等。
多基因控制
数量性状通常受多个基因的控制,每个基因对性状的影响较 小,但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可产生较大的表型效应。
限制
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病毒;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即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如 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适用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
03
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0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统计分析
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 围及限制。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范围及限制
应用范围
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可以解释生物界中许多复杂的遗 传现象。
限制条件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受到一些限制,如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与环境的互作等 因素可能会影响自由组合定律的准确性。此外,某些生物可能存在特殊的遗传方 式,如细胞质遗传、基因连锁等,这些情况下自由组合定律可能不适用。
分离定律的验证实验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通过人工控制的豌豆杂交实验,观察 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验证分 离定律的正确性。
测交实验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观察并统计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进一步验证分离 定律。
分离定律的应用范围及限制
应用范围
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核遗传,即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动物遗传学(总结)第一章绪论1、遗传(heredity):后代和前代的相似性。

2、变异(variation):子代与亲代或子代与子代之间的不相似性。

3、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与遗传有关的细胞器1、线粒体:由双层膜围成的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主要作用是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2、内质网:由单层膜围成一个连续的管道系统。

粗面内质网,表面附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光面内质网表面没有核糖体,参与脂类合成。

3、核糖体:为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40%)和rRNA(60%)构成,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中心体:中心粒加中心粒周边物质称为中心体。

或指动物真核细胞质中由两个中心粒组成的物质。

5、核仁:核仁是真核细胞细胞核内的生产核糖体的机器。

二、染色质与染色体1、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期,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具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结构的的杆状体。

3、染色质的类型P23: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染色质。

其中异染色质又分为结构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4、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分类P25:(1)形态结构:通常由长臂、短臂、着丝点、次缢痕、随体及端粒几部分组成。

(2)分类:A、B染色质、巨大染色体。

其中巨大染色体又分为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5、染色体的超微结构P26: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双链。

:6、一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X)。

7、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2n)8、单倍体: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

(N/2)9、单体:指比正常二倍体缺少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2n-1)10、缺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2n-2)11、三体:指比正常二倍体多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目录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二》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0)3、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机械化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7)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信息化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0)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5)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四》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7)7、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工程制图》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34)8、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环境工程领域《环境学概论》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35)9、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食品科学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1)10、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物领域第四单位考试《作物育种学》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2)1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园艺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9)1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植物营养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0)13、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植物保护概论》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1)1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动物营养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8)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草业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草地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2)1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鱼类生态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3)17、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4)18、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7)1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农业信息学概论》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0)20、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1)21、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兽医临床诊断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一、适用领域: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草业领域二、考试科目(考生可任选其中三部分作答,每部分50分):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 《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植物学》郑湘如、王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北京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绪论一、植物及其多样性二、植物学与农业的关系第一章植物细胞一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原生质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特点二细胞外被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三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纹孔和胞间连丝四细胞质及其细胞器,各类细胞器的主要功能五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功能六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及其贮藏方式七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第二章种子和幼苗一种子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二幼苗的类型及幼苗形态学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第三章植物组织一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及特点二维管组织、维管束和组织系统第四章营养器官——根一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二根尖的分区,根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三侧根的发生四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五根瘤与菌根第五章营养器官——茎一茎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二芽的类型及叶芽的结构三茎尖的结构四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五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六禾本科植物茎节间的结构特点七茎的生长特性与农业生产第六章营养器官——叶一叶的生理功能及其组成二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三叶的衰老与脱落四叶的生长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第七章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一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功能的协同性及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二营养器官的变态的概念、类型,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第八章生殖器官——花一花的组成及其基本形态二花芽分化三雄蕊的发育和结构四雌蕊的发育和结构五开花与传粉六受精,双受精的过程、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第九章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一种子的发育二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第十章植物类群及分类一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概述1低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2高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第十一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一双子叶植物纲二单子叶植物纲三被子植物的起源及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选择题;4、填图及绘图题;5、问答题遗传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普通遗传学》(第二版),杨业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新教材】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卷)+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新教材】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卷)+

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卷)1.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两种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为1:1:1:1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D.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82.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开黄花。

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F2中基因型为Aa_ _的杂合子致死B.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C.亲本蓝花植株和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D.F1产生的配子中,Ab雌配子或Ab雄配子致死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

若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B.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C.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D.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4种4.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蓝色两种。

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父本植株数目(表型)母本植株数目(表型)F1植株数目(表型)F2植株数目(表型)Ⅰ10(紫色)10(紫色)81(紫色)260(紫色)61(蓝色)Ⅱ10(紫色)10(蓝色)79(紫色)270(紫色)89(蓝色)2B.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1C.取杂交Ⅱ中F2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D.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2紫色植株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6:55.某研究小组研究小麦子粒颜色的遗传时发现如图所示情况(设相关基因为A、a,B、b,C、c…),结合图示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F2发生性状分离,所以F1一定是杂合子,亲本最可能是纯合子B.小麦子粒颜色的遗传可能由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基因控制C.据图分析,第Ⅱ组的F2红粒个体中,纯合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D.第Ⅲ组F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其测交后代中纯合体占1/86.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控制,基因E和F 的作用相反,E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颜色的深浅与E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F基因淡化色素的颜色(淡化的程度与F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

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独立分配、连锁遗传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独立分配、连锁遗传规律)
遗传因子假说及 遗传因子仅是一个理论的、抽象的概念。 其分离能够解释 当时孟德尔不知道遗传因子的物质实体是 豌豆杂交试验中 什么,如何实现分离。 观察到的性状分 离现象。 遗传因子分离行为仅仅是孟德尔基于豌豆 7
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所观察到的F1 、F2 个体表现型及F2性状分离现象作出的一种 假设。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五、分离规律的意义与应用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
相关背景知识


单位性状与相对性状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豌豆花色杂交试验 (二)、七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 (三)、性状分离现象
供测个体×隐性纯合亲本 Ft 测交子代。
40
(二)、自交法 F2植株个体通过自交生成F3株系,根据F3株系的性状表现 ,推论F2个体的基因型。
P 红花× 白花 CC ↓ cc F1 红花Cc ↓ (自交) F2 红花 红花 白花 CC Cc cc ↓ ↓ ↓ F3 红花 分离 白花 1:2:1
41
F1

?
红花

F2(杂种二代)有两种类型 的植株,一种开红花,一
种开白花;并且红花植株
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接近3:1。
F2 株数 比例
红花 705 3.15
白花 224 1
18
3. 反交(reciprocal cross)试验及其结果

孟德尔后来用白花亲本作为母本、红花亲本作为父本进行 杂交试验,即:白花(♀)×红花(♂)。 通常人们将这两种杂交组合方式之一称为正交,另一种则 是反交(reciprocal cross)。 反交试验结果:

必修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细胞的分裂与遗传1. 细胞的分裂:- 有世代交替的生物的细胞分裂包括生殖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和体细胞分裂(有丝分裂)。

- 生殖细胞分裂产生配子,体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

- 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三个阶段。

2. 有丝分裂的过程:- 纺锤体形成:通过微管的重组形成纺锤体,纺锤体由中央纺锤体、间接纺锤体和极体纺锤体组成。

- 核分裂:核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

- 细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是细胞膜内凹,最终形成两个细胞。

3.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分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胞质的输卵管和精子营养少。

4. 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与蛋白质的结合体,它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

- 染色体的结构包括染色色体、着丝粒和着丝点。

- 人类细胞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配子有23条染色体。

5. 染色体的变异:- 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是指染色体数目不是整倍数的情况。

- 染色体变异可以包括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色体易位等。

6.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隐性性状、显性性状、纯合和杂合等概念。

-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结果支持了两条基本规律:每个个体都有一对隐性和显性因子,隐性因子可以被显性因子所掩盖;遗传性状是以一定的比例遗传的。

7. DNA的结构与复制:- DNA是双链结构,由磷酸、五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鳌合嘧啶、胞嘧啶)和脱氧核糖组成。

- DNA的复制是指将一个DNA分子复制为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的过程,包括解旋、合成、连接三个步骤。

8. DNA的转录与翻译:- DNA转录是指将DNA信息转化为mRNA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启动子、终止子和RNA 聚合酶等。

- RNA翻译是指将mRNA上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和密码子-反密码子的互补对应关系。

第五章遗传基本定律与扩展

第五章遗传基本定律与扩展
三点定位:一次确定3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和 距离。
基因定位的步骤
1)互换率的测定 两点测交:指在一次测交试验中,同时测
定两个连锁基因的互换率。 三点测交:指在一次测交试验中,同时测
定三个连锁基因的互换率。
2)基因定位
基因连锁图:将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 置和顺序关系作成图谱。
5.4.5连锁定律的意义
④进行各世代的谱系 记载。
孟德尔收集了34个豌豆品种,从中选出了2
2个纯系作为试验的材料。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从 中选择了7对相对性状进行试验。它们是:
种子形状
圆和皱型
子叶颜色
黄色和绿色
成熟豆荚形状
饱满和凹陷
花色
红花和和白花
未成熟豆荚颜色
绿色和黄色
花的着生部位
叶腋着生和顶端着生
茎的高度
高(6-7)和矮(3-4英尺)
3)农作物配子育种 4)遗传试验材料须用纯种或纯系。
5.2 自由组合规律
5.2.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P:
园黄
×
皱绿
F1:
园黄 ×
F2观察值:315 108 101 32 Σ558
比例: 9园黄 3园绿 3皱黄 1皱绿Σ16
5.2.2 自由组合假说
(1)基因彼此独立,互不融合,配子形成时, 成对(等位基因)基因彼此分离,各自独立地进 入配子,而不成对(非等位基因)的基因发生自 由组合。
F2代是最好的选择时期,F2代中会出 现“2n”种表型,有利于利用表型来进行选择。
5.3 规律扩展
5.3.1 显性的相对性
1) 普遍存在的完全显性
2) 共显性:指等位基因之间的显性作用相等,各 按其自身对性状的影响能力去决定性状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狗毛色的显性上位
鸡的抱窝性 猪的阴囊疝
基因互作小结

有的单位性状是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决定的。 几对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单位性状时,称
为基因互作。包括: 互补作用

上位作用

显性上位 隐性上位

重叠作用
问题

在实验室培养的果蝇中,黑檀体与黑体的
杂交后代是灰体,F1互相交配产生的后代
混花毛马(红毛与白毛掺杂在一起)
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家鼠黄色基因的致死(2:Leabharlann )黄鼠 × 非黄鼠
黄鼠 × 黄鼠
1/2黄鼠: 1/2非黄鼠
2/3黄鼠 :1/3非黄鼠

致死基因(lethal allele)——是指当其发
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有显性致
死和隐性致死。如黄色小鼠的致死:
家鼠黄色致死基因的遗传
隐性上位作用—家鼠毛色(122页 )
棕色(bbCC) × 白化(BBcc) 黑色(BbCc)
×
9B-C- : 3bbC- :3B-cc:1bbcc
9黑色 : 3棕色 : 4白化
重叠作用—猪的阴囊疝(15:1)
阴囊疝公猪 正常公猪
h1h1h2h2
× H1H1H2H2
正常母猪
H1H1H2H2 × h1h1h2h2 外表正常的母猪 H1h1H2h2正常 ×
, Ch Ca
灰色
喜马拉 雅白化
Ca
Ca Ca
白化
兔子毛色的复等位基因
三、自由组合规律的扩展 (基因互作 121页)
1.互补作用—鸡冠型的遗传(李宁121)
玫瑰冠 × 豆冠
胡桃冠
×
9胡桃冠 : 3玫瑰冠:3豆冠:1 单冠
互补作用
棕色(AAbb) × 棕色(aaBB) 红色(AaBb)
×
9A-B- : 3A-bb : 3 aaB-:1aabb 9红色: 6棕色 : 1白色
杜洛克求赛猪毛色的遗传
杜洛克求赛猪毛色解释
只要显性基因A或B存在时,都有产生棕
色毛的效果,而它们同时存在时,由于二者的
互补作用,可以产生红毛。当两者都不存在
时,则表现白毛。
互补作用—鸡的抱窝性(A与C互补)
不抱(AAcc) × 不抱(aaCC) 抱窝(AaCc)
×
9A-C- : 3aaC- :3A-cc:1aacc
Incomplete dominance
不完全显性—紫茉莉
红花 ×白花
粉红花
×
1/4红花:2/4粉红花:1/4白花
分离规律的扩展 不完全显性—金鱼体色
透明 × 不透明 半透明
× 1/4透明 2/4半透明 1/4不透明
Incomplete dominance
Incomplete dominance
显性上位—鸡的毛色(13:3)
白来航(IICC) × (iicc)白洛克鸡 白色(IiCc)
×
9I-C- : 3I-cc : 3iiC- : 1iicc
9显白 : 3显白 :3有色: 1隐白
人ABO血型系统的表型和基因型
血型 A
B AB
基因型 IA IA 或 IA i
IB IB 或 IB i IA IB
O
ii
兔子毛色的复等位基因(徐67)
等位基因
C+ Cch Ch
基因型
表型
C+ C+ , C+ Cch , C+ Ch ,C+Ca 野鼠色 Cch Cch , Cch Ch , Cch Ca Ch Ch
中出现9份灰体7份黑色的,这是为什么?
互补作用—果蝇的体色
黑檀体(++ee) × 黑体(bb++) 灰体(+b+e)
×
9+-+- : 3+-bb : 3ee+- :1eebb
9灰体 : 7黑色
问题

当白来航鸡与白洛克鸡杂交, F1也是白色
,但在F1互相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13
份白色鸡和3份有色的,这是为什么?
黄鼠 AYa
1AYAY :
×黄鼠AYa
2AYa : 1aa
死亡
二、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
概念 :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 点3个或3个以上的基因。如人的ABO血型。
人的ABO血型有A,B,AB和O四种类型,由 三个 复等位基因决定,它们是: IA ,IB,i 。 IA 和IB表现共 显性, IA 和IB对i 都是显性,所以组成6种基因型,表型 只有4种见下表:
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 及其扩展(2)
一、显隐性现象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
如豌豆花色
2.不完全显性
3.共显性
如紫茉莉,金鱼的体色
如MN血型
几种特殊显性的区别
不完全显性--- F1的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表现。 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 同部位表现出来。
9 H1- H2- : 3 H1- h2 h2 :3 h1 h1 H2 – :1 h1h1h2h2
15正常 1阴囊疝公猪
两大规律的扩展小结

1: 2: 1
2: 1 9: 3: 4
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
致死基因 家鼠毛色的隐性上位
9:3:3:1 鸡的冠型(互补) 12:3:1
9: 7 15:1
9抱窝 : 7不抱
2、上位作用
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的发 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 有抑制作用,称为上位作用。分为:

显性上位

隐性上位
显性上位—狗毛色(122)
白色(BBII) × 褐色(bbii) 白色(BbIi)
×
9B-I- : 3bbI- :3B-ii:1bbii 12白色 : 3黑色 : 1褐色
不完全显性—鸡的卷羽
P
F1 F2
卷羽FF × 正常羽ff
轻度卷羽Ff 1/4卷羽:2/4轻度卷羽:1/4正常羽 Ff Ff ff
共显性—MN血型 LM L M × LN LN
LM LN
×
1/4
LM LM
:2/4 LM LN :1/4LN LN
短角牛的毛色遗传
红毛牛×白毛牛
沙毛牛 ×
1/4红毛牛 2/4沙毛牛 1/4白毛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