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课件

4.辨明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Aa→1AA∶2Aa∶1aa ①2∶1⇒_显__性_纯__合__致__死__,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存活。 ②全为显性⇒隐__性__纯_合__致__死_,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存活。 ③1∶2∶1⇒不__完__全__显_性___,即AA、Aa、aa的表型各不相同。
显性性状 显性基因
隐性性状 隐性基因
测交、杂交、自交等方法 自交
一对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Ⅰ后期
产前诊断
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猫叫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
边 角 扫 描————全面清 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必修2 P4 正文)(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C A.人群中乙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Ⅰ1的体细胞中基因A最多时为4个 C.Ⅲ6带有来自Ⅰ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6 D.若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理论上生育一个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为 1/208
7.[2022·广东卷]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 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 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C
A.染色体病在胎儿期高发可导致婴儿存活率下降 B.青春期发病风险低更容易使致病基因在人群中保留 C.图示表明,早期胎儿不含多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D.图示表明,显性遗传病在幼年期高发,隐性遗传病在成年期高 发
9.[2022·山东卷]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 控制蓝色。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 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 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

4-2专题四_第二讲_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_课件_Hooker

4-2专题四_第二讲_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_课件_Hooker

高频考点·命题示例
2.汇总遗传基本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
第2讲
①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 3∶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②若 F1 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 9∶3∶3∶1 ,则符合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 ①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1∶1 ,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1∶1∶1∶1 , 则符合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
解析 由 9∶6∶1 比例可推出:扁盘状、圆形、长形南瓜分 别为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对单显性个体测交,后代无 双显性个体,圆形与长形比为 2∶1。
高频考点·命题示例
第2讲
必考点 1 遗传基本规律技巧总结 1.巧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1)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显性 性状 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 隐
解析
Aabb 和 AAbb 两种类型个体自由交配,交配类型有
四种,1/2Aabb 和 1/2Aabb;1/2Aabb 和 1/2AAbb;1/2AAbb 和 1/2Aabb ; 1/2AAbb 和 1/2AAbb 。 后 代 纯 合 体 为 : 1/4× (1/2×1/2)+1/4×1/2+1/4×1/2+1/4=5/8。 2×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③杂交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 本①和②、①和④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所得的 F1 的花粉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预 期结果有四种,比例为 1∶1∶1∶1 (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应选择亲本①和

遗传学第二章遗传基本规律课件.ppt

遗传学第二章遗传基本规律课件.ppt
证实F1的♀ 蝇w和B连锁,W和b连锁。
通过两个测交结果的分析, 摩尔根证实了:
在上述相引组中,w和b进入同一配子,W 和B进入同一配子。在上述相斥组中,则是w 和B进入同一配子,W和b进入同一配子。
至此,摩尔根证实了上述两对基因在传递 时是连锁的,他对性状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 是成立的。
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
电镜下染色质结构
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
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被认可的是Bak(1977)等人提出的四级结构模型
由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染色质结构的核小体模式图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核小体呈念珠状排列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一级结构:是核小体组成的串珠式染色质线;
二级结构:直径为10nm的染色质线过螺旋化, 每一圈6个核小体,形成了外径30nm,内径 10nm,螺距11nm的螺线体;
aaBB X AAbb
(聋哑) ↓ (聋哑)
AaBb(正常)

9A_B_ 3A_bb 3aaB_ 1aabb
9正常
7聋哑
积加作用:
两种显性基因分别存在时,具有相同的性状决定作用;两种显性 基因共同存在时,积加出新的性状;无显性基因时表现隐性性状。积 加作用的F2 表现型有三种,分离比例为9:6:1。
2.5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染色质和染色体
• 染色质(chromatin)又称为染 色质线(chromatin fiber), 细胞间期;
• 染色体(chromosome), 细胞分裂期。
• 二者组成一致,由DNA、组蛋 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
能被碱性染料染色,是同一
复合物在细胞周期的不同存在形 式
摩尔根对性状连锁遗传的解释: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基因,以该染色体为 单位进行传递。上述解释得到他以下实验的验证。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四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四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时,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无论是在性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
体上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典例 1】(2012 年广东高考· 双选)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 于 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 可预测,下图中Ⅱ—3 和Ⅱ—4 所生子女是( BB 男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Bb 秃顶 非秃顶 ) bb 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 C.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 [名师点拨]假设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 A、a,根据题意可 以推出,Ⅱ-3 的基因型为 BbXAXa,Ⅱ-4 的基因型为 BBXaY。两对性状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 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秃顶的几率是 1/2;后代关 于色盲的基因型为 1/4XAXa,1/4XaXa,1/4XAY,1/4XaY;由于两种 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可以推出后代中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4,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 [答案]CD
D.位于Ⅲ片段上,为隐性基因
[名师点拨]只有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导致的遗
传病,女性患者才会多于男性,因为女性有两条 X 染色体,
无论哪条 X 染色体上带致病基因都会导致患病,而男性只有
一条 X 染色体。Y 染色体上没相应的基因,所以发病率女性
高于男性。 [答案]B
遗传规律在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 1.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 (1)口诀:
(XBY)婚配,子女中有可能出现色盲儿子(XbY),故 A 项错
误;该女子的两条 X 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了染 色体和基因,揭示了遗传信息 的载体和传递机制。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双螺旋结构,为现代遗传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 划启动,旨在测定人类基因组 的全部DNA序列,为疾病诊断 、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深入的见 解。
02
遗传物质基础
DNA的结构和功能
转基因技术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有益基因导 入作物中,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转 基因作物。
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和修饰,实现定向进化、基因表 达调控等功能。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组织中,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引起的疾病 。基因治疗在某些遗传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总结词
解释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 遗传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基因是染色体上携带遗传信息的片段 ,它们通过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来 发挥功能。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结构 ,负责储存基因。
03孟德尔遗传定律 Nhomakorabea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总结词:科学先驱
详细描述: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 传定律。
05
遗传与环境
遗传与环境对表型的影响
遗传因素
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分子,影 响个体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征,即表 型。
VS
环境因素
环境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或者直接作用 于个体,也影响表型。
表型可塑性和进化
表型可塑性
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 表型特征。
进化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适应环境的表型得以保 留并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实现物种的进化。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

解析 (1)根据 F2 的性状分离比,可以推断果形的 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 (2)由实验 1、2、3 的 F1 及 F2 的表现型可知,当同 时具有基因 A 和 B 时,南瓜才表现为扁盘形;只具 有 A 或 B 时,表现为圆形;不具有 A、B 时,表现 为长形。即圆形南瓜的基因型为 A__bb 和 aaB__ (AAbb、Aabb、aaBB、aaBb),扁盘南瓜的基因型 为 A__B__(AABB、AABb、AaBB、AaBb),长形 南瓜的基因型为 aabb。
传,因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的男性患者的母
亲和女儿全部是患者;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 A、a,
则Ⅱ-3 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为 2/3,题目已经给出 Ⅱ-4 基因型为 AA,则Ⅲ-1 为 Aa 的概率为 1/3,同 理可推导出Ⅲ-2 为 Aa 的概率也是 1/3,那么Ⅳ-1 与Ⅳ-2 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3×1/3× 1/4)2=1/1 296;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 Y 染 色体遗传,Ⅳ-1 患甲病的概率为 1/36,患乙病的 概率为 1,则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1/36;女 孩(Ⅳ-2)不可能患乙病,所以Ⅳ-2 不可能同时患两 种病。
的概率是
,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
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Ⅰ-3 和Ⅰ-4 正常而女儿
Ⅱ-8 患甲病,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从Ⅰ-3 男性患者有一个正常的女儿Ⅱ-9、
男性患者Ⅱ-5 有三个正常的女儿而其母亲正常分析
得出,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
(3)分析实验 1,F2 中扁盘个体基因型为 AABB、 AABb、AaBB、AaBb,其比值为 1∶2∶2∶4,其 中 AABB 的测交后代均表现为扁盘,占 1/9;AABb 和 AaBB 的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1∶1,占 4/9;AaBb 的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比为 扁盘∶圆∶长=1∶2∶1,占 4/9。

遗传的基本规律2PPT课件

遗传的基本规律2PPT课件

一个显性基因抑制另一个显性基因的表达 ,使杂合子只表现出某一显性基因控制的 性状。
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连续性变异
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性的变异,即个体间在性状上存在差异 ,且差异程度不等。
多基因控制
数量性状通常受多个基因的控制,每个基因对性状的影响较 小,但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可产生较大的表型效应。
限制
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病毒;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即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如 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适用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
03
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0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统计分析
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 围及限制。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范围及限制
应用范围
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可以解释生物界中许多复杂的遗 传现象。
限制条件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受到一些限制,如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与环境的互作等 因素可能会影响自由组合定律的准确性。此外,某些生物可能存在特殊的遗传方 式,如细胞质遗传、基因连锁等,这些情况下自由组合定律可能不适用。
分离定律的验证实验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通过人工控制的豌豆杂交实验,观察 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验证分 离定律的正确性。
测交实验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观察并统计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进一步验证分离 定律。
分离定律的应用范围及限制
应用范围
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核遗传,即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辅导与训练四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辅导与训练四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年高考生物专题辅导与训练四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2. 苏格兰牛的耳尖V 形与非V 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以下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V 形耳尖公牛 □非V 形耳尖公牛 OV形耳尖母牛O 非V 形耳尖母牛A. V 形耳尖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 由川2的表现型可推断1山为杂合子C. 1113中控制非V 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D. 1112与川5生出V 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33. 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 : 1B. 5 : 1C.9 : 6D. 1 : 1■rr912345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11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 Ils 和Ils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 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4•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 和a )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 实南瓜杂交,子代(FJ 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R 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 图甲所示。

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 豌豆杂交实验,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示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图甲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白果是显性性状O 正常女□正常男■I 患病男B. 图甲P 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F 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 : 3C. 由图乙可知花的着生位置和茎的高度各由一个基因控制,都遵循基因分离泄律D. 图乙中F,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该实验中亲代的腋生花都需进行去雄处理5. (xx •南京模拟)下图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 病。

专题四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四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栏 目 链 接
G 内
H 归
D 新
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F 解
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
解析:(1)a 为隐性基因,因此若要表现为有香味性状,
必须使 a基因纯合 ( 即为aa),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
酶缺失,从而导致香味物质累积。 (2)根据杂交子代抗 病 ∶ 感病= 1∶1 ,无香味 ∶ 有香味= 3∶1 ,可知亲本
栏 目 链 接
G 内
H 归
D 新
F 解
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 ①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
定律。
②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或
栏 目 链 接
G 内
1∶1∶1∶1的变式比例),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花粉鉴定法。
H 归
D 新
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 ( 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
栏 目 链 接
G 内
H 归
D 新
F 解
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 对位训练 2 . (2014· 揭阳二模 )( 双选 ) 下图表示一对近亲 结婚的青年夫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及受精产生 后代的过程,图中的 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着白
栏 目 链 接
G 内
H 归
化病的基因, b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控制着色盲的基
栏 目 的基因型为:Aabb、AaBb,从而推知子代F1的类型有: 链 接
G 内
H 归
1/8AABb、 1/8AAbb、 1/4AaBb、 1/4Aabb、 1/8aaBb、
D 新
1/8aabb,其中只有1/4AaBb、1/8aaBb自交才能获得能
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 (aaBB) ,可获得的比例为 1/4×1/4×1/4+1/8×1×1/4=3/64。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
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 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

基因控制。
.
10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
株的基因型是
,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
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可能会出现9∶3∶4;
9∶6∶1;15∶1;9∶7等比例,分析时可以按两对相
对性状自由组合的思路来考虑。
.
8
3.伴性遗传符合遗传规律
(1)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也会分离,同样遵
循分离定律;同时与其他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
此性别这种性状也会和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1)单基因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先天聋哑 常染色体显性: 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X染色体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 X染色体显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Y染色体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唇裂、无脑儿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
.
4
2.监测和预防
(1) 遗传咨询 (内容与步骤)
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 种遗传病
↓ 分析遗传病传递方式,判断类型
↓ 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 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如是否适于生育,选择性生育)等
羊水检查 (2) 产前诊断 (检测手段) B孕基超妇因检血诊查细断胞检查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 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 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________班________组姓名:___________一、本专题知识内容与要求:1.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Ⅱ)(3年3考)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年21考) 3.伴性遗传(Ⅱ)(3年26考) 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和预防(Ⅰ)(3年5考) 5.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3年0考) 6.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3年2考)二、本专题基础知识检查清单: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______性状。

2、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_______ 。

3、F1(杂合子)与_________进行的杂交,叫测交。

4、在____对_____染色体的______位置上的,控制 ______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一对等位基因通常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D与____可看作一对等位基因。

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试验现象P: DD高茎× dd矮茎↓F1: Dd 高茎(性性状) F1配子: _______↓F2:高茎∶矮茎(现象) F2的基因型:3 ∶ 1 (比)∶∶ = _______测交Dd高茎× 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__________(表现型)___________(分离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试验现象:P:黄色圆粒YYRR X 绿色皱粒 yyrr↓F1:黄色圆粒 F1配子: __________↓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比)测交:黄色圆粒×绿色皱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比)6、生物的表现型是_______和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遗传基本规律ppt课件

第二章遗传基本规律ppt课件
率。
解: 重组值的定义是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所以可通过统计测交子代
中重组类型所占的百分率,求得重组值。
两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例如Sm Sm Py Py×smsm py py,然后对所得F1 杂合体 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子代Ft中重组类型所占的百分率 。
Ft中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regions, NORs) 核糖体RNA基因(5SrRNA基因除外) 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区,但并非 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s。
随体(satellite) 位于末端称端随体,位于两个 次缢痕中间的称中间随体。
端粒(telomere)
染色体端部,由高度重复的短序 列串联而成,进化上高度保守,不同 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哺乳类的 序列为GGGTTA,500-3000次重复。 作用是: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 防染色体融合;为端粒酶提供底物, 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与寿命有关。
vg vg
灰体、长翅
Bb Vg vg
Ft 黑体、残翅 灰体、残翅 黑体、长翅
bb
Bb
bb
vg vg
vg vg
Vg vg
比例: 41.5% 41.5%
8.5%
8.5%
对不完全连锁的解释
3.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交换(crossing over)与交叉(chiasma) 遗传学上把在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联会的同源染色
体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互换称为交换。交换导致 在双线期—终变期表现染色体的交叉现象。交叉是发生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4.估算重组值的常用方法:可反应交换基因间距离
(1) 测交法
例:玉米绿色花丝(Sm)对橙红色花丝(sm)为显性,正常植株(Py) 对矮小植 株(py)为显性,已知这两对基因连锁,求它们之间的重组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9精品课件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9精品课件

½ h
1/4Hh 有毛 1/4hh 无毛 概率分别是3/4和1/4
½H ½ h
表现型: 2种(有毛和无毛)
基因型: 3种( HH 、Hh、 h h ) 概率分别是1/4、1/2、1/4
巩固练习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B)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1、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什么?
单击画面继续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 1、试验材料

豌豆 {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
相 关 概 念
思考:孟德尔选 用豌豆作为实验 材料的优点是什 么?
单击画面继续
*概念:什么是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
6、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
病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a、Aa,这对夫妇再生 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1/4
6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试验, F1产生 2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 比为 1:1 。 F2的基因型有


种,其比为
F2的表现性状有
种,比例为
1:2:1 3:1
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 型是 Dd 。

单击画面继续
5、右图是一个遗传病家庭系谱,该 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基因, (1)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是 性基因,在 隐常 染色体上。 (2)3号的基因型是 AA或Aa 。 (3)7号是纯合体的几率是 1/3 。 ( 4 ) 8 号与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 所生男孩患遗传病的最大几率是 50% 。 ( 5 ) 4 号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生 一个患病的女孩的几率为 1/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