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来了教学内容1.听:木琴独奏《小松树》2.唱:《再见吧,冬天》、《小小雨滴》、《我和小树来比赛》3.动:歌词创编《冬天与春天》、节奏创编《小雨点》、集体舞《小树快长高》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2.能熟练地演唱《再见吧,冬天》、《小小雨点》、《我和小树来比赛》;能体验到三拍子和二拍子歌曲不同的节拍感;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认识并会书写简单的节奏谱。
3.能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并在尝试、实践的过程中,初步领悟到音色、音高、力度、速度等要素在塑造不同音乐形象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4.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得到增强,与伙伴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意识更为明确。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2.能体验到三拍子和二拍子歌曲不同的节拍感,用不同的声音演唱不同的情绪的歌曲。
3.能领悟到音色、音高、力度、速度等要素在塑造不同音乐形象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再见吧,冬天》2.歌词创编《冬天与春天》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再见吧,冬天》体验三拍子的节拍感,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
2.能尝试创编歌词,激发创作欲望。
3.通过欣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1.学唱歌曲,体验三拍子的节拍感。
2.创编冬天与春天的歌词并填入歌曲唱一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师:春节后我们这儿下了大雪,那雪花一片片大的象鹅毛一样,给地上、屋顶上、树上都穿上了厚厚的雪白色的棉袄,周围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了,真是美极了啊!(图片展示)2、学生说说下雪天的趣事3、让我们动起手来堆雪人吧(弹奏《堆雪人》音乐)师:漂亮的雪花从天空慢慢的落下,美的好像是在跳舞,我们也来学学小雪花跳舞的样子!(播放《再见吧,冬天》的伴奏)(三)新授歌曲1.听范唱听完你要告诉我小雪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老师范唱,2 、学唱歌曲师:是啊,迎春花不舍得小雪花走,说了三遍再见吧,你们看这三句“再见吧”在颜色上一样吗?那“冬天”呢?生:三个“再见吧”的颜色一样,“冬天”的颜色不一样。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春来了》第一教时教学目标: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1、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2、指名请学生回答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4、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独奏《小松树》2、唱《小小雨点》3、节奏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教案(通用5篇)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教案(通用5篇)苏少版一年级篇1一、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1、课前的沟通交流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一定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模仿一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吗?请小朋友模仿一种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节奏走进我们的音乐乐园!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夏天师:对,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气温很高,不过可以吃到甜甜的大西瓜和美味的冰淇淋啊,今天老师要邀请大家去夏天的池塘走一走,看一看,那儿的景色可美啦!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已经来到了池塘边上了,深深的闻一下,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了吗?2、出示多媒体展示池塘画面师:让我们闻着荷花的香气,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倾听优美的歌曲吧!(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3、欣赏后提问师:你从这首歌中听到了什么?生:夏天来了、夏天来了……4、启发学生根据歌词设计律动师:看着这么美的景色,听着这么好听的歌曲,我真想变成一棵柳树,对着池塘梳洗我的长发,你们呢?你们有没有好的想法把池塘装扮得更美丽?生:我想变成……5、全体听歌表演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闻着荷花的香气》,并请“岸边”的小朋友表演柳树,“池塘”里的小朋友表演荷花,“蜻蜓”、“蝴蝶”绕着荷花飞舞。
小朋友,跟着旋律翩翩起舞吧!(师生共同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二、听辨高低音《青蛙合唱》1、导语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呀,引来了池塘里的两只青蛙。
它们正要唱歌给我们听呢!谁能模仿他们唱歌的声音呀?师:小青蛙和大青蛙的歌声有什么不一样呢?(小青蛙的歌声清脆嘹亮,大青蛙的歌声低沉浑厚。
)2、欣赏《青蛙合唱》师:现在老师播放一首曲子,小朋友们仔细听,你们能从中分辨出小青蛙和大青蛙不同的歌声吗?你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3、再次欣赏,并用肢体语言表现出高低音师:我们再来听一遍,但有个要求:听到小青蛙的歌声就站起来,是大青蛙的歌声就蹲下去。
(老师用钢琴弹奏)最后一句再仔细听一下,是谁在唱歌?(两只青蛙一起唱)师:听了这首钢琴曲,你能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生:夏夜音乐会、青蛙音乐会、青蛙合唱……4、动作表演师:取得都不错,这首歌曲的名字叫《青蛙合唱》,这首乐曲表现了大青蛙和小青蛙一起愉快唱歌的情景。
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嘛?我们来一起认识了解一下西洋打击 乐器木琴。请看大屏幕。 3.介绍主奏乐器:木琴 多媒体课件提供木琴相关资料和图片 谈谈木琴的音色特点?学生听后回答木琴音色特点(清脆, 柔美,悦耳) 4.分段欣赏 (1)第一乐段,引子部分: 首先,请同学们闭眼来听一听乐曲的第一乐段,你都听 到了什么声音,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出示图形谱:鸟,河水,水滴,树叶等卡片。师生合作 模仿听到声音。 (2)第二乐段,主题部分:出示主题谱例,旋律记忆 提问:第二乐段你都看到什么场景了?(… …) 出示谱例:模唱记忆主题。 教 第一遍 看歌谱,听旋律,并拍手 第二遍 用的轻而有力的声音“啦”试唱 学 第三遍 加个词,拍手演唱 (3)变奏部分: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 再次听赏第二乐段,边听边想。 提问:主旋律部分在第二乐段一共出现了几次?边听边 程 举手示意。 6 次第几次完全是你所学过的旋律?第一次。其 他 5 次旋律是变奏旋律。 (4)再听全曲: 完整聆听,整体把握乐曲情绪。巩固整首乐曲的内容? 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全曲情绪。优美舒展?活泼欢快?伤心 难过? 四、拓展延伸 加入双响筒、三角铁、手串铃等打击乐器为《小松树》伴奏。 五、课堂小结 教 学 反 思
学
三、感受体验 1.初步聆听歌曲《再见吧,冬天》随着音乐自由的做出体
过
态反应,体验音乐情绪。 2.教师弹琴范唱,熟悉旋律。
程
3.用正确的歌唱姿态,放慢速度,跟老师模唱歌曲旋律。 (“啦”或“噜”模唱,注意把握音准) 4.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5.采用听唱法,分句学唱歌曲。 注: 利用高低不一样的小雪花表示不同的音高和时值, 用色 块表示相同的部分, 并用手势模唱歌曲前三句, 感受音高的 变化、旋律的递增。
学
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春来了》单元总目标: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咱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育爽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硕多彩,感受活泼、轻巧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爱好。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会吧冬季》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进程一、温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和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适合的方式给歌曲伴奏(《再会吧,冬季》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二、温习几首有关冬季的歌曲1、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轻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如何的。
三、歌曲《再会吧,冬季》1、冬季,咱们能够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此刻冬季已经渐渐离开咱们了,教师要对冬季说一句话:“再会吧,雪花”;你能对冬季说一句话吗?2、指名请学生回答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会吧,雪花》4、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独奏《小松树》2、唱《小小雨点》3、节拍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进程中取得愉悦的体验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冲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进程一、温习歌曲《再会吧,冬季》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会吧,冬季》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演出。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咱们能看到一些什么?1、桃花开了咱们就明白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咱们就明白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恍如看到了春天的……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别离请学生讲一讲3、指名请一些学生依照教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演出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适合,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转变。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春来了》第一教时教学目标: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1、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2、指名请学生回答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4、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独奏《小松树》2、唱《小小雨点》3、节奏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来了》单元总要求: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1、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2、指名请学生回答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4、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独奏《小松树》2、唱《小小雨点》3、节奏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来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再见吧,冬天》2、动:①和着音乐律动②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目的:1、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世界中,体验音乐的美妙以及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2、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旋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3、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演唱。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学会有优美柔和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难点:能用此旋律创编歌曲,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歌曲《再见吧,冬天》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1、师:小朋友们,刚过完寒假,相信你们都过得特别开心,而且今年的寒假里下了一场雪,把这个冬天点缀的更加美丽了。
你们在雪天都做了些什么啊?学生回答:堆雪人、打雪仗2、让我们跟着歌声一齐来回忆堆雪人的快乐情景吧。
(老师带领学生在“堆雪人”的音乐声中边唱边律动。
)二、节拍练习1、师:这种快乐只有冬天才能够带给我们,看!那翩翩的雪花多美啊!2、雪花有大,有小,纷纷飘落,让我们来学一学雪花飞舞的样子,跟着音乐来翩翩起舞吧。
(播放《再见吧,冬天》伴奏音乐,在音乐声中跟着老师做三拍子律动,感受三拍子的起伏感。
)3、感受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出示雪花代表的三拍子图。
说说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
4、再次跟着音乐边打节拍边感受。
(教师示范后,学生可自行创编。
)三、歌曲教唱1.寒假一过,冬天即将远离,我们来和冬天轻轻说一声:(点击出示歌曲题目)“再见吧,冬天!”2、播放歌曲,学生静静聆听。
3、说一说唱歌的小朋友的冬天告别时候心情如何?(依依不舍、难过)4、听到最多的是什么?“再见吧,冬天!”5、带领学生念“再见吧!”这三个字,并且跟着三拍子的节奏,再歌曲中的位置。
6、看着课件出示的歌词,学生念“再见吧”其余的老师念(边打节拍)7、跟着音乐一起念念。
8、学生跟着老师学唱“再见吧!”仔细聆听每行的旋律是否一样!9、学生唱“再见吧”老师唱其余的。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春来了》第一教时教学目标: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 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 1、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 2、指名请学生回答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4、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独奏《小松树》2、唱《小小雨点》3、节奏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1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春来了》第一教时教学目标: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1、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2、指名请学生回答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4、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独奏《小松树》2、唱《小小雨点》3、节奏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音乐,人类的灵魂,只有懂得音乐的人才懂得生活。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教学内容: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学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学歌》2、让学生感受上学时心情愉悦心情。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4、能用身边的材料模拟大雨和小雨的音效,与小组同学合作编创表演。
教学重难点:了解并能够掌握2/4拍的强弱规律。
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准备:CD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歌曲《上学歌》,感受歌曲情绪。
2、学唱歌曲《上学歌》(1)聆听歌曲范唱(2)老师分句教唱歌曲3、聆听、辨别声音老师播放雨的音效,请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4、表现歌曲(1)请学生注意分辨大鱼和小雨的声音又什么不同。
(2)老师提示学生:注意曲谱上方的雨滴图示,大雨的声音应该怎么唱?小雨的声音应该怎样唱?(3)学生分组边唱边模拟音效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模拟音效或编创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2、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3、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4、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教具准备:录音机,小奖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唱一些熟悉的幼儿歌曲。
2、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5、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春来了》单元总目标: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1、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2、指名请学生回答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4、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独奏《小松树》2、唱《小小雨点》3、节奏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歌曲《小小雨点》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2、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3、教师演唱,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6、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7、指名请学生演唱。
8、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9、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10、完成课后练习“我的创造”。
四、结束教学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唱《我和小树来比赛》2、动集体舞《小树快长高》3、拓展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一、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一、参与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1、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2、指名请学生进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1、教师导入2、初步熟悉旋律(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音乐告诉老师小树在干什么)教师结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弹奏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并请学生讲一讲。
3、创设情景,教师可以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可以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把《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4、教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5、出示歌词,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7、反复练习8、集体演唱歌曲9、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11、指名请学生演唱四、律动、集体舞《小树、小树快长高》分别请学生扮演小树,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课堂小结第二单元花儿拍手笑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拍手唱歌笑呵呵》拓展《拍手唱歌笑呵呵》的比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并能用唱名模唱歌谱。
2、能用嗓音模仿动物的叫声,并能随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
3、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设计简单的动作。
教材分析《拍手唱歌笑呵呵》是一首欢快风趣的儿童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表达了小朋友天真活泼、纯洁美好的心境以及与小伙伴和睦共处的美好品格。
全曲短小精悍,由四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结构方正,易学易唱,适合表演。
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唱名模唱歌谱。
比较两首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
教学方法模唱和听唱相结合教学过程一、音乐律动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初步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学唱新歌教师导语:(在《拍手唱歌笑呵呵》的音乐声中)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你的眼睛里有个我,在我的眼睛里有个你,不信我们对面坐,看看是不是?1、师生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朗读歌词,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2、反复听赏歌曲。
3、用整体模唱法学唱歌曲。
4、表现歌曲要求大家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小组进行表演。
5、跟着老师用唱名魔模唱歌谱。
6、比较歌曲欣赏另一位作曲家颂今为相同歌词谱写的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提问:这两首歌曲情绪是否相同?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五、课堂小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gazigazi拉大锯》2、四川民歌《数蛤蟆》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节奏感。
2、通过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以前学过的儿歌指名朗诵课外活动时所学过或听过的一些儿歌。
二、节奏游戏《gazigazi拉大锯》1、初步学习儿歌《gazigazi拉大锯》,师范读一遍,学生仔细聆听儿歌歌词;2、学生试读歌词,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及时给予鼓励;3、学生小小组合作练习,边读儿歌,边拍节奏(拍腿、拍胸、拍手均可)三、歌曲《数蛤蟆》1、教师绘声绘色范唱歌典导入;2、带领学生朗诵歌词;3、教师边弹奏边唱歌,学生轻声附唱,教师相机正音;4、学生齐唱歌曲;5、指导学生表演唱;6、创编歌词: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乒乒乒乒跳下水呀,蛤蟆不吃水。
太平年,蛤蟆不吃水。
太平年,荷儿梅子合,水上漂,荷儿梅子合,水上漂……7、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唱《颠倒歌》,动:我的创造:《颠倒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通过跟读歌谣,使学生的口齿更加伶俐,动作更加协调。
教学过程:1、语言导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师:今天,老师从大森林里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它们特别希望赶快见到你们,与咱们一起参加今天的音乐活动,想不想让它们马上出现呀2、出示图片,吸引注意,做好铺垫师:在狮子大王的指挥下,动物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向小朋友问好呢:老鼠:5 5 3 1 5 5 3 1 6 6 5 —小朋友呀小朋友呀你们好狮子:6 6 6 5 6 5 3 1 2 3 2 —蚂蚁:3 3 2 1 6 1 2 3 5 6 0大象:6 5 3 6 5 5 3 2 2 3 2 1 03、范唱歌曲师:如果小动物不听狮大王的指挥,森林里会发生什么事呀?听范唱。
4、学唱歌曲(1)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
(2)一句句学唱歌词。
(3)随琴声完整地哼唱全曲,及时指导唱得不对之处。
(4)随伴奏音乐唱全曲。
5、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在每句歌曲后加上合适的语气词,或一些合适的动作。
(1)讨论加语气词及动作。
(2)用各种形式唱一唱。
6、学说颠倒谣(1)跟着老师念一念。
(2)用踏脚、拍手、捻指的动作为歌谣伴奏。
(3)用《颠倒歌》的旋律唱一唱《颠倒谣》。
7、试一试,师生共同创编《颠倒谣》。
8、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滑稽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来表演唱该歌2.通过学唱该歌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颠倒歌》1.集体齐唱歌曲2.分角色表演唱歌曲二.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每早上起来。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衣服,对吗?我们穿的整整奇奇的去上学现在,有个小朋友他把袜子穿到耳朵上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出事画面)三.歌曲《滑稽歌》1.听录音机唱该歌(让学生对该歌的旋律有一定了解)2.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唱3.跟琴完整的哼常全曲并及时纠正错误4.随伴奏齐唱5.引导学生用风趣幽默的风格来演唱该曲6.在歌曲的“0 0”处加上动作或声音7.通过对旋律的熟记,进行歌词的创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8.集体表演唱9.结束教学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游戏《两只老虎》2、欣赏歌曲《天黑黑》3、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做等活动,体验童谣中蕴涵的乐趣。
2、按不同的节奏说唱童谣,感受和声的魅力,并用形体动作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感受童谣的欢乐。
教学难点:音乐游戏中歌曲与数板的速度要稳,音色要统一和谐。
教具准备:录音机及有关音响资料插图小老虎头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1、导入(可介绍与童谣有关的内容)2、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出示与童谣相关的画面,让学生进行猜歌名,并进行演唱,可指名演唱也可集体演唱)三、音乐游戏《两只老虎》1、导入(采用画面导入)2、学唱歌曲《两只老虎》采用听琴声学唱歌曲。
3、为歌曲加入数板(1)为歌曲加入数板a。
(放两遍歌曲,教师为第二遍加入数板)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数板奇—怪—真呀真奇怪—(2)学生说一说两种演唱有什么不同。
(3)学生练习(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演唱歌曲,一组学生念数板。
注意:歌曲的速度与声音的强弱要和谐)(4)为歌曲加入数板b。
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数板没有尾巴0 没有耳朵0(5)学生练习(方法同上)基础好的班级可多个声部一起进行。
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数板奇—怪—真呀真奇怪—没有尾巴0 没有耳朵04、表演歌曲《两只老虎》(1)教师指导学生按歌词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2)学生集体表演。
四、欣赏歌曲《天黑黑》1、教师讲解歌词意思。
2、学生欣赏。
五、延伸展示学生课后收集的童谣。
第四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内容:1唱《劳动最光荣》《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2听《铁匠波尔卡》3动《粉刷匠》《悯农》教学目标:1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创造财富的愉快,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