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
优品课件之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4

课时
20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2、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拓展介绍伦巴、恰恰,动一动,学唱恰恰。
教学重难点
3、介绍相关的印第安代表音乐作品:
1、学唱歌谱:分句读、分句唱、整体唱、自由练唱、连起来唱。
2、介绍歌曲:拉库卡拉查在当地语言中是“蟑螂”的意思,在这里借用来作为墨西哥一种民间舞蹈的名称。找到典型节奏“xx xx xx��x x -�颉�,节奏的加入使歌曲情绪活跃、欢快,具有舞蹈之动感,在歌曲中找一找。
2、复习唱词:注意歌曲情绪活跃、欢快,具有舞蹈之动感。
3、用轮唱的形式唱一唱:
二、欣赏乐曲《钢鼓音乐》:
1、初听作品,猜猜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钢鼓音乐的历史及其音色:p54
击奏体鸣乐器。流行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洲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打击乐队。 钢鼓是一种用汽油桶加工而成的具有不同音高的低、中、高新型敲击乐器,用橡皮包头的木锤击奏,高音的边框较矮,称为钢盘,中、低音的边框较高,称为钢鼓。钢盘音色明亮,中音钢鼓音色柔和,低音钢鼓音色低沉。钢鼓极少单独使用,常以乐队形式演出,用钢鼓乐队可以巧妙地模仿管风琴、木管、钢管及弦乐器的音响效果。
2、难点:会唱《拉库卡拉查》的歌谱。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 学 过 程
一、欣赏《安第斯排箫》:
1、介绍安第斯排箫:p53
排箫,也称排笛,又一个迷人的古老乐器,跟风笛一样,很多国家都有,但名称、用法、音色等等有所不同,这是一种古老的,以芦杆制成的乐器,曾是南美印地安人早期的通讯工具。这种取自大自然的乐器,充满了大自然奔放、和谐的意境,又具有一种太空般虚幻、飘渺的音色。简介印第安音乐的特点ht
最新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

最新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新学期课堂常规、听赏《滚核桃》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的过程中,感受“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的风格。
2、进一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积极参与“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教学要点1、感受、体验鼓乐的魅力2、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节奏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民族打击合奏《丰收锣鼓》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乐器二、初识“鼓乐”1、说一说师:“鼓”是打击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作用于人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
(可以说说带有“鼓”字的成语)2、看一看师:鼓的种类繁多,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上百种,你能说出这些鼓的名字吗?学生:看图片说出认识的鼓名(堂鼓、八角鼓、战鼓、长鼓、象脚鼓、板鼓、太平鼓……)三、感受“鼓乐文化”1、讲讲在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鼓乐演奏情景2、播放几段民族鼓乐的音乐片段,在欣赏过程中分析、观察、比较,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的鼓乐特点,感受鼓乐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四、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1、听第一遍,分析乐曲——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的喜悦心情2、简介《滚核桃》集中“花敲鼓”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晾晒的场面。
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击奏法,变化多端,繁简有序,质朴而不失优美,好似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沿坡而下,坠地有声,乒乓作响,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喜悦的心情表现的活灵活现。
3、再次欣赏,说说你听出了哪些击奏方法?乐曲分几个部分?4、学生创造——分小组尝试击鼓表现下列主题:滚板栗舞龙舟(每小组可任选其一)5、想一想,你还可以用鼓来表现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节奏听辨与表现教学目标:1、掌握好歌曲多变的节奏2、能设计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各个难点节奏2、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节奏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滚核桃》,渲染课堂气氛二、学习新歌1、初听歌曲第一遍说一说对歌曲的最初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节奏紧密2、复听歌曲分析歌曲结构:歌曲分两个部分,在音乐中称作为——单二部曲式两段在节奏、旋律、力度上有何不同》3、再听第三遍说一说歌曲中的难点并解决,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乐句学一学4、随琴慢速哼唱曲谱,逐句解决难点5、哼唱歌词三、拓展活动学生活动(一)待歌曲熟悉后,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2、1、5”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学生活动(二):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学生活动(三):选择歌曲中的一句用小鼓拍击节奏,让同学听辨。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整理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安排,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本册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唱歌、听赏、创作、音乐知识等。
2. 课程安排:每节课40分钟,每周两节。
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歌曲、故事、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第二章:唱歌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唱歌技巧。
教学内容:1. 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站立姿势、腹部呼吸等。
2. 音准和节奏感训练:音阶练习、节奏练习等。
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唱歌技巧。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唱歌水平。
第三章:听赏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培养音乐审美。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欣赏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作品。
2. 音乐情感体验:感受音乐的喜怒哀乐,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教学方法:1. 采用播放音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
2. 分析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四章:创作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2. 让学生学会简单作曲,培养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创作:学习简单的作曲技巧,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创作短小简单的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1. 讲解创作原理,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音乐创新精神。
第五章:音乐知识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阶、节奏、和声等。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整理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2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歌曲、民乐、交响乐等,既有中国音乐,也有外国音乐。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1.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实践、创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第二章:音准与节奏训练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准确的音准和稳定的节奏感,为歌唱和演奏打下基础。
2.2 教学内容音阶练习、节奏练习、和弦练习等。
2.3 教学步骤(1) 音阶练习:引导学生按照音阶顺序唱出每个音,注意音准。
(2) 节奏练习: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拍子,练习稳定的节奏。
(3) 和弦练习:教授简单的和弦,让学生试着弹奏。
第三章:歌曲学习3.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
3.2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茉莉花》、《小星星》等。
3.3 教学步骤(1) 教唱歌曲:老师示范,学生跟唱。
(2)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歌唱。
(3) 表演展示:学生上台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4.2 教学内容欣赏民族音乐《梁祝》、《步步高》等。
4.3 教学步骤(1) 介绍民族音乐:讲解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欣赏音乐: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第五章:音乐创作与实践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5.2 教学内容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儿歌、民谣等。
5.3 教学步骤(1) 启发创意:让学生发挥想象,构思音乐作品。
(2)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创作,老师指导。
(3) 作品展示: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
第六章:音乐与舞蹈6.1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17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二、学唱《在灿烂阳光下》:
1、读歌词:注意歌词的美和意。
2、整体学唱:模糊美。
3、带着感恩的心情来唱或配乐朗诵歌词:
三、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导入: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想和你来分享。
/u79/v_MjE5MjExMzI.html《少儿拉丁舞表演》
5、再次听赏拉丁舞音乐:
三、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1、介绍阿根廷:
/ziliao/2003-07/03/content_952681.htm
2、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2、自由读歌词:注意歌词美。
3、分句学唱歌曲:注意切分音型、休止符、大跳音程。
4、整首连唱:注意休止符、连音。
5、教师范唱:体会与自己唱得有什么不同?
6、讲解顿音记号:说说有顿音记号与无顿音记号的不同,有了顿音记号后使歌曲增添了怎样的气氛?试着唱一唱。
7、加入顿音记号后完整地唱一唱:注意切分音、顿音记号、大跳音程、休止符。
歌词
/f?kz=94223688感受阿根廷的团结、勇敢、奋进……
4、巩固唱:唱出阿根廷儿童第一天去上学时调皮、可爱的形象。
四、整理下课: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
课时
20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明亮、饱满的声音唱好歌曲《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在灿烂阳光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歌,用声音表达出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整理版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兴趣。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自信心和表现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教学难点:音乐技能的提高,如唱歌、演奏、舞蹈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实践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教学准备音乐教材、音响设备、乐器、舞蹈道具等。
5.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音乐欣赏:播放一首优美的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音乐知识讲解: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5)实践环节:学生进行唱歌、演奏、舞蹈等实践活动。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第一章:歌曲《小池》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池》,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唱歌技巧。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音高的掌握。
3. 教学方法:欣赏法、实践法、互动法。
4. 教学准备:音乐教材、音响设备、钢琴。
5.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唱一首欢快的歌曲。
(2)新课导入:介绍歌曲《小池》的背景及作者。
(3)音乐欣赏:播放歌曲《小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
(4)乐理知识讲解: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基本知识。
(5)唱歌实践: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练习唱歌,教师指导发音、节奏等。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
三、第二章:乐曲《茉莉花》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乐曲《茉莉花》,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乐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小学六(下)音乐教学计划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比较一般,识谱能力也较弱,但上课气氛不太活跃,课堂纪律比较松散。
二、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各种音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2、加强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教材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渗透德育。
2、能和谐准确的演唱二声部。
3、音高听辩。
四、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领会课标精神2、多搞竞赛,激发兴趣3、加强情感体验,多做课后练习,强化自主学习五、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研究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3. 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知识- 音符和乐谱的基本认识- 音乐节奏和节拍的概念- 声音的高低和音阶的理解2. 歌曲研究- 学唱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 研究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进行简单的合唱练3. 乐器演奏- 简单乐器的认识和演奏方法- 研究乐器合奏和独奏的基本技巧- 练乐器演奏的节奏和准确度4. 音乐欣赏- 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分析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学会表达对音乐的个人感受和理解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音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歌曲研究: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经典儿童歌曲,进行歌词研究和唱歌练。
4. 乐器演奏:教授学生简单乐器的演奏方法,并进行合奏和独奏的练。
5. 音乐欣赏: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6. 总结: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练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测验考核:通过定期的测验考核,检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高质量的教学录像和音频资料。
2. 适合小学六年级的音乐教材和乐谱。
3. 各种乐器和设备,用于乐器演奏和合奏练。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资源,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019年【31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作者: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民建小学刘小红+下溪中小学龚建波)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1、唱《小白菜》2、听《北风吹》
课时
5
教学目标
1、用整齐、恬静的声音学唱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 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 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 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北风吹》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 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追求生活 的纯真与美好。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2、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 乐情感。 1、钢琴 2、磁带、录音机 3、电脑。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
一、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 1、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 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 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3、变幻演唱形式唱,领唱和齐唱: 4、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 唱,感受“re、do、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听赏《滚核桃》: 1、第一遍听赏音乐《滚核桃》,问:什么乐器演奏的?什 么形式?你觉得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2、介绍鼓: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 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士鼓”, 即陶器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 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 征服蚩尤的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 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寂 祠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六年级】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3

【关键字】六年级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找出经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管弦乐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唱歌曲《梁祝》,深入感受我国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唱好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和《梁祝》。
2、注意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和临时升降音、前倚音、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学唱《苏格兰的蓝铃花》:1、自读词:了解歌词的内容和含义。
2、范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及演唱形式。
3、分句学唱歌曲:4、连唱:、听录音,分析演唱的形式、速度、力度等。
6、伴着伴奏带唱一唱:表达对朋友情谊的留念与期待。
2、学唱《梁祝》:1、欣赏不同风格的《梁祝》演唱版本:2、学唱以《梁祝》主题音乐为创作之源的《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3、个别乐句分开练习:注意演唱时的情绪的投入。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听《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2、拓展:约德尔山歌时10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2、音乐知识的拓展,了解约德乐山歌的独特唱法,再联系到原生态唱法,接受并体会各种不同的文化和风格。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与表现弱起乐句的韵律,感受歌曲的感情。
2、难点:唱好弱起乐句。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蓝色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滔滔河水孕育了人才辈出的乐都。
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第二长河,被人赞美为“蓝色的多瑙河”,像一条蓝色飘带蜿蜒在欧洲大地上。
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2、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
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木鼓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一一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二、新授: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倔族的鼓乐风情。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分析: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三、精讲精练:1、用” 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六、板书设计: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滚核桃》《非洲鼓魂》2、唱:继续唱歌曲《伊噎勒啦》3、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
2、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 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整理版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2. 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学习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中的歌曲。
2. 音乐理论:学习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理论。
3. 音乐欣赏: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和音乐理论讨论。
3. 课堂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参与音乐游戏等。
第二章:歌曲学习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中的歌曲。
2.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内容:1.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特点。
2. 歌曲练习: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3. 歌曲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提高演唱能力。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和表演。
3. 课堂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参与音乐游戏等。
第三章:音乐理论教学目标:1. 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能够识谱和演奏简单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 音符和节奏:学习音符的种类、节奏的表示方法等。
2. 音阶和调式:学习各种音阶的构成、调式的特点等。
3. 简单乐曲演奏:学习简单的乐曲,进行演奏练习。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讲解和演示音乐理论知识点。
2. 小组合作:学生进行音乐理论讨论和演奏练习。
3. 课堂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参与音乐游戏等。
第四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解析:分析音乐作品的风格、形式、节奏等特点。
2. 音乐作品欣赏: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
3. 音乐作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的特色和感受。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作品欣赏和讨论。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围绕民族打击乐器“鼓”进行一组听唱奏的活动。
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感受乐器“鼓”的作用。
2、学生欣赏《将军令》,能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锣鼓节奏,能和同学合作演奏锣鼓节奏。
3、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演唱歌曲《咿唷嘞啦》,能学着非洲人那样表演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4、学习用“鼓”即兴创作鼓乐“滚核桃”“舞龙舟”和自己想象的情景。
二、学生状态解读:“长江黄河腾起鼓声,非洲密林鼓语传情”。
中国的鼓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非洲鼓励乐奇特神秘,奔放热烈。
中外鼓乐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着各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性。
七单元以“鼓乐传情”为题,汇集了若干与“鼓”相关的作品。
让学生装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和非洲的鼓乐文化,激起对学生对鼓励乐文化的兴趣。
三、教材文本解读:本单元选择了苏南吹打乐《将军令》、合唱《缓和留下威风鼓》、绛州鼓乐《滚核桃》以及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作为欣赏曲目;选择了《敲起我的小木鼓》和刚果民歌《咿哟嘞拉》两首歌曲作为学唱曲目;另外还为学生们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
四、时安排:时听唱活动拓展第一欣赏音乐《将军令》、认识苏南吹打击乐器组合2、念出“将军令”锣鼓节奏。
、学生讨论知道的民族打击乐器。
第二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学生为歌曲唱伴唱。
2、选择歌曲节奏、自己制造小鼓并演奏。
第三、欣赏非洲鼓乐。
、演唱歌曲《咿唷嘞啦》、用非洲人的动作表演歌曲、了解非洲音乐。
第四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学唱歌曲《黄河留下威风鼓》数板:爷爷打鼓。
欣赏古乐《夕阳箫鼓》。
第五开学准备年级六年级时第一时教学目标、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学生能用歌曲的最后四小节为歌曲伴奏。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一、复习《小白菜》、《北风吹》:1、复习歌曲《小白菜》唱词:用整齐的、恬静的声音演唱歌曲,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复习歌谱:要求人人会唱。
3、复习歌曲《北风吹》:注意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准确。
二、欣赏乐曲《青羊传》:1、第一遍听: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2、听唱p11的歌谱:注意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3、指出《北风吹》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这样类似的创作手法中外比比皆是,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三、学唱《李玉莲调》:1、分句学唱歌谱:说明固定调、首调的唱法。
分句唱、练。
2、读词:按节奏读一读。
3、一行行的自填词。
4、连起来唱一唱。
5、在网上找一找李玉莲的资料:江都民歌6、用地方方言唱一唱:四、学唱《夜歌》:1、导入:用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的手法,如柴可夫斯基用歌曲《夜歌》创作了《如歌的行板》2、学唱歌曲《夜歌》: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b、自由练习:c、读词:d、自由填词: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五、整理下课: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唱《夜歌》2、听《如歌的行板》3、拓展《夜歌》的常识课时7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2、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1、对比《夜歌》、《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2、能背唱歌曲的歌谱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整册教材分析本学期有六个单元每单元还包括唱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第一单元鼓乐传情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第二单元溯流探源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1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我的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2通过欣赏《瑞士山歌》《爱尔兰风笛》《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3欣赏《爱尔兰风笛》《水上音乐》《戏谑曲》《小提琴协奏曲》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能用简单的乐器和着《水上音乐》伴奏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分门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第四单元动感拉丁舞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试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3 感受拉丁美洲特有乐器排箫钢鼓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第五单元灿烂阳光下1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3有思考地聆听本单元的曲目分辨作品在表现形式情绪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第六单元同一首歌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本单元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内涵2能分别用欢快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3积极参与我的评说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等综合性表现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与同学老师的友情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合作意识四所在班级情况分析我教六年级的两个班六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学生们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视唱简单的乐谱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班级的学生百分之七十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在有情节的音乐活动中担当角色学生的可塑性较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识谱能力有待加强有一定乐理知识乐理掌握较好演唱技巧需要进一步学习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五教法设想和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上课之前采用听一听猜一猜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将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音乐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进行发声练习坚持不懈见发声练习中获得的唱法用于各需的演唱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域4注重创设生动形象的音乐活动使学生过音乐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鉴赏音乐表现和创作音乐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周次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13周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46周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第79周第四单元《动感拉丁舞》第1012周第五单元《灿烂阳光下》第1315周第六单元《同一首歌》第1618周第一单鼓乐传情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第1课时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2课时听《将军令》《滚核桃〉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第3课时唱巩固歌曲演唱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三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小木鼓等五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2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教学重点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木鼓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二新授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Xk b 1Com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分析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三精讲精练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四总结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六板书设计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将军令》《滚核桃》2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3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教学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b唱歌谱两边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二新授1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2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见书3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三精讲精练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2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3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4分组进行歌表演5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7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8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刚果民歌《伊唷勒啦》六板书设计听《将军令》《滚核桃》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唱巩固歌曲演唱2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3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锣鼓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二新授1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2再听《滚核桃》鼓乐集中了花鼓戏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凉晒的场面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檫挑敲碰等花鼓戏击奏法变化多变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要求说说演奏者运用了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想一想你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3听《黄河留下威风鼓》这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歌曲采用了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示出当代中国人激情彭拜的精神风貌要求听完全曲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三品味感受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2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X kb1coM3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4分组进行歌表演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2熟悉鼓乐《滚核桃》3练习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六板书设计唱巩固歌曲演唱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教学反思通过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第二单元溯流探源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第1课时听北风吹唱小白菜动听一听比一比第2课时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夜歌》第3课时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苏格兰的蓝铃花》二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4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5能较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歌特点2了解音乐知识夜歌越剧歌剧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等五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北风吹》2唱《小白菜》3动听一听比一比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民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4复习民歌的特点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二新授歌曲1学唱河北民歌《小白菜》新课标第一网2听先感知歌曲《小白菜》《北风吹》《青羊传》的旋律特点再找出歌剧作品中的相似旋律3唱一唱再听歌曲《北风吹》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小白菜》感受旋律的忧伤凄凉的4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三精讲精练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5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北风吹》河北民歌《小白菜》等音乐2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六板书设计听《北风吹》唱《小白菜》动听一听比一比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向阳花》2唱《李玉莲调》《夜歌》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钢琴独奏曲《向阳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旋律的特点来判断是哪个地域的民歌了解三种不同的变换拍子以整体艇长发学唱歌曲让学生喝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之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新授歌曲1听歌曲《李玉莲调》的录音让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再听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2听唱歌曲《夜歌》了解歌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拍子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3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然后以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分组巩固练唱4听《向阳花》钢琴独奏找出与歌曲《李玉莲调》相似的旋律再听启发学生发现与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再听歌曲《向阳花》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李玉莲调》《夜歌》感受旋律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向阳花》《李玉莲调》《夜歌》等音乐2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六板书设计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夜歌》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听《梁山伯与祝英台》2唱《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5能较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教学重点难点弱起节奏一音多字的演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新课标第一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新授歌曲1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从远古始终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音乐情景逐步展开的线索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2在聆听主题时学生可轻声哼唱着重感受旋律富有起伏性的特点感受乐句之间的衔接及语句的特点3哼唱主题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委婉清丽的特色相像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动人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4学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范唱感受苏格兰民歌的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5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重点练唱一音多字的演唱6分组练唱互相点评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再听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感受旋律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苏格兰的蓝铃花》2掌握并熟练节奏六板书设计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后记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外民歌通过比较演唱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歌艺术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x k b 1 c o m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第1课时听《瑞士山歌》《孤独的木羊人》唱《幽静的山谷》。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教案教学环节老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3、学生能从欣赏中了解鼓在音乐中起的作用。
第二单元:溯流探源一、单元教学目标: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1、唱《第一天去上学》2、听、动:感受拉丁舞课时19教学内容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课时 20教学内容1、复习《鸟儿多美丽》2、动:我的创造(3)(4)课时 22教学内容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在灿烂阳光下》课时 23教学内容1、唱《花季雨季》2、复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灿烂阳光下》课时 25教学内容 1、唱《花季雨季》2、听《初升的太阳》课时 26教学内容 1、唱《七色光之歌》2、复习本单元几首歌曲课时 27教学内容1、唱《第一天去上学》2、听、动:感受拉丁舞课时19教学内容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课时 20教学内容1、复习《鸟儿多美丽》2、动:我的创造(3)(4)课时 22教学内容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在灿烂阳光下》课时 23教学内容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唱《在灿烂阳光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课时 24教学内容1、唱《花季雨季》2、复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灿烂阳光下》课时 25教学内容 1、唱《花季雨季》2、听《初升的太阳》课时 26教学内容 1、唱《七色光之歌》2、复习本单元几首歌曲课时 27教学内容 1、复习本单元的歌曲2、介绍常见力度记号课时 29教学目标1、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掌握“顿音(跳音)”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出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学习过程体会我们的友谊随着歌声在空中飞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一、复习《小白菜》、《北风吹》: 1、复习歌曲《小白菜》唱词:用整齐的、恬静的声音演唱歌曲,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复习歌谱:要求人人会唱。
3、复习歌曲《北风吹》:注意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准确。
二、欣赏乐曲《青羊传》: 1、第一遍听: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听唱p11的歌谱:注意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3、指出《北风吹》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这样类似的创作手法中外比比皆是,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三、学唱《李玉莲调》: 1、分句学唱歌谱:说明固定调、首调的唱法。
分句唱、练。
2、读词:按节奏读一读。
3、一行行的自填词。
4、连起来唱一唱。
5、在网上找一找李玉莲的资料:江都民歌 6、用地方方言唱一唱:四、学唱《夜歌》: 1、导入:用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的手法,如柴可夫斯基用歌曲《夜歌》创作了《如歌的行板》 2、学唱歌曲《夜歌》: 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 b、自由练习: c、读词: d、自由填词: 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 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五、整理下课:教学反思教学内容 1、唱《夜歌》2、听《如歌的行板》3、拓展《夜歌》的常识课时 7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2、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1、对比《夜歌》、《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2、能背唱歌曲的歌谱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李玉莲调》: 1、跟琴唱一唱:注意音准,用自然、朴实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2、唱一唱歌谱:提示学生关注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
二、学唱《夜歌》: 1、导入:讲故事,1869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偶然听到泥水匠唱着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随即记下来,收编于《俄罗斯民歌50首》中。
两年后,柴可夫斯基以这首民歌的动人旋律为主题,写成了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听赏乐曲听后你的感觉怎样?情绪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的创作原曲《夜歌》。
2、学唱歌曲《夜歌》: 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 b、自由练习: c、读词: d、自由填词: 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体会思乡与离愁之情,感受四四、四五、四三拍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摇曳、动荡感。
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 3、拓展:《夜歌》的常识,“夜歌”一词来自于古典音乐,是一种抒情性的音乐体裁。
译自德文nachtlied,意为“在夜晚唱的歌”,夜歌一般是演奏曲,所以也叫“夜曲”(noccturne)。
俄罗斯民歌中有一首“夜歌”非常著名。
德国诗人歌德也曾写过一首叫“流浪者的夜歌”的诗,(《流浪者的夜歌》[德]歌德(钱春绮先生翻译)34562019-11-一、复习《小白菜》、《北风吹》: 1、复习歌曲《小白菜》唱词:用整齐的、恬静的声音演唱歌曲,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复习歌谱:要求人人会唱。
3、复习歌曲《北风吹》:注意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准确。
二、欣赏乐曲《青羊传》: 1、第一遍听: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听唱p11的歌谱:注意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3、指出《北风吹》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这样类似的创作手法中外比比皆是,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三、学唱《李玉莲调》: 1、分句学唱歌谱:说明固定调、首调的唱法。
分句唱、练。
2、读词:按节奏读一读。
3、一行行的自填词。
4、连起来唱一唱。
5、在网上找一找李玉莲的资料:江都民歌 6、用地方方言唱一唱:四、学唱《夜歌》: 1、导入:用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的手法,如柴可夫斯基用歌曲《夜歌》创作了《如歌的行板》 2、学唱歌曲《夜歌》: 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 b、自由练习: c、读词: d、自由填词: 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 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五、整理下课:教学反思教学内容 1、唱《夜歌》2、听《如歌的行板》3、拓展《夜歌》的常识课时 7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2、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1、对比《夜歌》、《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2、能背唱歌曲的歌谱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李玉莲调》: 1、跟琴唱一唱:注意音准,用自然、朴实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2、唱一唱歌谱:提示学生关注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
二、学唱《夜歌》: 1、导入:讲故事,1869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偶然听到泥水匠唱着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随即记下来,收编于《俄罗斯民歌50首》中。
两年后,柴可夫斯基以这首民歌的动人旋律为主题,写成了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听赏乐曲听后你的感觉怎样?情绪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的创作原曲《夜歌》。
2、学唱歌曲《夜歌》: 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 b、自由练习: c、读词: d、自由填词: 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体会思乡与离愁之情,感受四四、四五、四三拍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摇曳、动荡感。
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 3、拓展:《夜歌》的常识,“夜歌”一词来自于古典音乐,是一种抒情性的音乐体裁。
译自德文nachtlied,意为“在夜晚唱的歌”,夜歌一般是演奏曲,所以也叫“夜曲”(noccturne)。
俄罗斯民歌中有一首“夜歌”非常著名。
德国诗人歌德也曾写过一首叫“流浪者的夜歌”的诗,(《流浪者的夜歌》[德]歌德(钱春绮先生翻译)34562019-11-一、复习《小白菜》、《北风吹》: 1、复习歌曲《小白菜》唱词:用整齐的、恬静的声音演唱歌曲,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复习歌谱:要求人人会唱。
3、复习歌曲《北风吹》:注意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准确。
二、欣赏乐曲《青羊传》: 1、第一遍听: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听唱p11的歌谱:注意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3、指出《北风吹》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这样类似的创作手法中外比比皆是,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三、学唱《李玉莲调》: 1、分句学唱歌谱:说明固定调、首调的唱法。
分句唱、练。
2、读词:按节奏读一读。
3、一行行的自填词。
4、连起来唱一唱。
5、在网上找一找李玉莲的资料:江都民歌 6、用地方方言唱一唱:四、学唱《夜歌》: 1、导入:用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的手法,如柴可夫斯基用歌曲《夜歌》创作了《如歌的行板》 2、学唱歌曲《夜歌》: 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 b、自由练习: c、读词: d、自由填词: 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 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五、整理下课:教学反思教学内容 1、唱《夜歌》2、听《如歌的行板》3、拓展《夜歌》的常识课时 7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2、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1、对比《夜歌》、《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2、能背唱歌曲的歌谱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李玉莲调》: 1、跟琴唱一唱:注意音准,用自然、朴实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2、唱一唱歌谱:提示学生关注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
二、学唱《夜歌》: 1、导入:讲故事,1869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偶然听到泥水匠唱着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随即记下来,收编于《俄罗斯民歌50首》中。
两年后,柴可夫斯基以这首民歌的动人旋律为主题,写成了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听赏乐曲听后你的感觉怎样?情绪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的创作原曲《夜歌》。
2、学唱歌曲《夜歌》: 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 b、自由练习: c、读词: d、自由填词: 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体会思乡与离愁之情,感受四四、四五、四三拍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摇曳、动荡感。
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 3、拓展:《夜歌》的常识,“夜歌”一词来自于古典音乐,是一种抒情性的音乐体裁。
译自德文nachtlied,意为“在夜晚唱的歌”,夜歌一般是演奏曲,所以也叫“夜曲”(noccturne)。
俄罗斯民歌中有一首“夜歌”非常著名。
德国诗人歌德也曾写过一首叫“流浪者的夜歌”的诗,(《流浪者的夜歌》[德]歌德(钱春绮先生翻译)34562019-11-一、复习《小白菜》、《北风吹》: 1、复习歌曲《小白菜》唱词:用整齐的、恬静的声音演唱歌曲,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复习歌谱:要求人人会唱。
3、复习歌曲《北风吹》:注意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准确。
二、欣赏乐曲《青羊传》: 1、第一遍听: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听唱p11的歌谱:注意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3、指出《北风吹》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这样类似的创作手法中外比比皆是,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