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⒉新世纪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合格的人才需要具备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身心发育,学习压力的增大,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⒊学生心理现实呼唤心理健康教育调查表明,在我校留守学生中,大约有1/5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等。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亦是学校教育刻不容缓的职责。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时期,对亲情依赖、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还存在成长的烦恼。

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父母的陪伴,留守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变化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寂寞无聊心理、逆反心理、仇视父母心理。

因为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亲子关系的失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等。

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监护缺位,留守儿童存在心里失衡现象。

学校实行“三个优先”,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层次,努力让留守学生留守不流泪。

(一)、学校实行“三个优先”,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层次学习上优先辅导: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干扰,严重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学习上进心。

在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制定帮扶计划,教导处对留守学生的学业情况定期抽查,还成立学习互助组,由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带一名留守学生,生教生,生带生,激发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的传帮带作用。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和意义: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因此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现象。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人进行照顾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既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又是关系许多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问题。

对留守儿童所表现的不足和缺点,我们只有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不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将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和真正落实。

基于此,我们确定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旨在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分析了我校留守儿童现状,参考了国内外课题研究情况,制定了我校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的重点:由于留守儿童于家庭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主体的弱化,致使他们在生活环境、学习成绩、人身安全、个性心理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令人堪忧的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 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分析(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负面影响(3)留守儿童教育方法的研究3.原定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实验期定为二年(2013年3月-2014年12月),但是预期研究效果不明显,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还在探索,所以研究期限又增加一年。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Forpersonal 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 notfor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肁?乡村留守少儿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蕿金山镇小学课题组袈最近几年来,跟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展开,我县愈来愈多的乡村节余劳力涌向城市经商、打工,其儿女留在乡村,进而产生了“留守少儿〞的问题越。

来越多的“留守少儿〞群,体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惹起人们的关注,对我县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将产生必定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我局接受了中央教科所牵头组织的“留守少儿〞问题研究课题为。

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李庆明主席为组长的“留守少儿〞问题研究小组并,确立金山镇小学11所完小为研究基地,在基地校及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长进行了一些试试和探究,获得了必定的研究成就,具备了却题条件。

现将我镇研究状况做一总结,报告以下。

莅一、当地留守少儿的现状螂据不完好统计,我镇乡村小学“留守少儿〞300出名,占在校生总数的12.5%。

这些“留守少儿〞绝大部分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少,数被寄望在远亲密邻家,有的甚至独自支撑门户,与“留守老人〞共同构成一个特别的集体在。

全镇“留守学生〞中以隔代监护的居多占58.3%,托家属监护的占26.5%,自我监护的占10.6%。

这些“留守少儿〞体现出头广量大特。

点在对留守少儿的检查中,我们发现全局部留守少儿不一样程度上存在着亲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心理人品缺点、学习踊跃性不高的问题,学校、社会的管理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到位。

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拜托监护人职责不明。

因为父亲母亲出门务工,大部分“留守学生〞由祖辈或家属照料,少量“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照料而。

拜托监护人常常不甚明确自己的看管职责,把对“留守学生〞的看管不过逗留在生活照料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指导方面根本上是无力顾及,也难以顾及。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新邵县龙溪铺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课题简介】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

那些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但是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而无法亲自照顾,这样的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村留守儿童。

我校582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272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6.7%。

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2007年3月学校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本年教育局批准申请立项,学校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

9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方法与对策。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学校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被推荐为新邵县示范家长学校,课题组相关科研论文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学校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龙溪铺镇地处边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严重。

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

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

这些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性格上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容易掉眼泪。

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甚至憎恨他们;2、学习上往往变得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缺少家庭对他们学习的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做不交作业,导致成绩直线下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作者:李延生来源:本站更新时间:2008-11-10 19:08:04 浏览次数:2870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李延生课题组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自21世纪以来,国家对农民工更加关怀,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工作,许多人在外地城市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离乡人口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或夫妻双双进城而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戚朋友照顾。

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基本上处于受义务教育阶段。

其分布广,人数多,在我校1300余名学生当中,留守儿童有500余人,约占总数的38.5%,这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比较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

这些孩子容易形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打架、偷盗等不良习气;有的出现了性格缺陷:任性、冷漠、自卑、郁闷、敏感、孤独、胆怯等等;留守儿童在家由祖辈或亲戚监护,轻不得,重不得,极易造成留守儿童自以为是、不尊敬他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那么,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怎样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方法系统?关注留守,守望未来,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目前,国外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较多,但还谈不上研究。

国内,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比较关注,各地纷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问题的研究已经启动,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以及重庆市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

“留守儿童”课题

“留守儿童”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对策》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农业人口外出打工。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孩子不能跟随父母,只能寄居在亲朋好友家或由爷爷奶奶代管,形成了“留守一族”。

他们中有许多孩子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欢乐,其心理的健康成长面临着许多问题。

因此,让这些孩子找回童年的欢乐,回归童年的天真,让其心理健康地成长,是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平等,而儿童的可塑性为这一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留守学生”是指父母为了生计双双进入城市打工,把孩子寄在亲朋好友家里或交给年迈的长辈照看,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特殊的未成年人弱势群体。

“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对策”这是针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孩子心理问题待解决的实际,调查我校“留守孩子”教育现状与心理问题,研究农村学校“留守孩子”心理问题教育的原则、途径、方法、策略,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教育模式和操作办法。

培养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学生。

三、研究对象七、八年级留守儿童四、研究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帮助使留守儿童找回童年的天真、快乐。

(学生帮学生)2、通过教师的经常性引导,健全留守儿童的人格。

(老师帮学生)3、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树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五、研究方法1、搜集法:搜集信息,借鉴经验,关注研究趋势,寻找新的突破点。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新邵县龙溪铺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课题简介】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

那些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但是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而无法亲自照顾,这样的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村留守儿童。

我校582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272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6.7%。

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2007年3月学校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本年教育局批准申请立项,学校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

9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方法与对策。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学校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被推荐为新邵县示范家长学校,课题组相关科研论文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学校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龙溪铺镇地处边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严重。

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

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

这些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性格上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容易掉眼泪。

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甚至憎恨他们;2、学习上往往变得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缺少家庭对他们学习的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做不交作业,导致成绩直线下滑。

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付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 - 缺乏监护人的陪伴和关心
导致孤独感和心理问题
研究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其成长发展的影响 - 教育问题: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影响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 心理问题: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
理障碍普遍存在 - 社会问题:易受欺凌和犯罪的风险
增加,容易产生社会适应问题
研究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 家庭支持:提供更多的关爱和
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 工作总结
目录 引言 研究结果 结论
引言
引言
课题背景: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在中 国普遍存在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引言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统计 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
农村留守儿Leabharlann 问题的主要原因 - 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缺
乏关爱和教育资源 -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无法支
教育资源,鼓励父母积极回归家庭 - 教育措施:增加留守儿童的学
费减免政策,提供更多免费的教育 补贴
- 社会支持:加强社区服务,提 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支持
结论
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 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解决
政府、家庭、社区和学校应该联合起来 ,提供更好的关爱和教育环境
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需要 长期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金山镇小学课题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力涌向城市经商、打工,其子女留在农村,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群体, 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我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我局接受了中央教科所牵头组织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

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庆明主席为组长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小组,并确定金山镇小学11所完小为研究基地,在基地校及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了结题条件。

现将我镇研究情况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一、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有300名,占在校生总数的12.5%。

这些“留守儿童”绝大多数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少数被寄托在远亲近邻家,有的甚至独自支撑门户,与“留守老人”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全镇“留守学生”中以隔代监护的居多占58.3%,托亲属监护的占26.5%,自我监护的占10.6%。

这些“留守儿童”呈现出面广量大特点。

在对留守儿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亲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心理人格缺陷、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社会的管理也有许多地方没有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委托监护人职责不明。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留守学生”由祖辈或亲属照管,少数“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照顾。

而委托监护人往往不甚明确自己的监管职责,把对“留守学生”的监管仅仅停留在生活照顾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辅导方面基本上是无力顾及,也难以顾及。

2、家庭关爱少、情感缺失。

调查表明,80%以上打工的父母每年仅回家一次。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孩子”的关心偏少,造成留守在家的孩子因缺少亲人关爱而在他们的生活、学习、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留守儿童调研结果总结(精选23篇)

留守儿童调研结果总结(精选23篇)

留守儿童调研结果总结第1篇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

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1.学习上缺人辅导。

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

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

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

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

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

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帮助。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

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确调教。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摘要doc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摘要doc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摘要篇一:留守儿童结题报告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蒙阴县桃墟中学课题组撰写:张春香课题组组长:张春香成员:【课题简介】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再加上长期“骨肉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行为、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1100余名在校生中,留守儿童有400余名。

作为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违纪、违法事件越来越多,而他们的学习状况也成为老师头疼的事情。

我们意识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XX年3月成立了以张春香为课题组组长的《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学习现状的研究》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XX年4月教育局批准申请立项,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

XX年9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方法与对策。

经过三年的研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学校阶段性组织的留守儿童家长会议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由学校组织的各类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课题组成员在调查研究中不断总结,形成经验并应用于实践,现在均已成为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学校已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劳动市场的日趋成熟,一部分农民逐渐离开农村,走向城市。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迅速产生并发展壮大。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和户籍制度的滞后,大部分农民工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待遇,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只有留在原籍,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工作总结“留守儿童”主要是特指农村的,现在社会中“留守儿童”的情况还是存在且比较严重的。

这是社会发展造成的必要的问题,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城市进军,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孩子们却无法带走,只能够留在家中,“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了,需要我们去解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卞家泉社区及南仓峪村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以来的工作体会如下: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卞家泉社区位于钢城区开发区,有1300多人,南仓峪村是艾山街道最南边的村,两个村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185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12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

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

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留守儿童调查工作总结范文6篇

留守儿童调查工作总结范文6篇

留守儿童调查工作总结范文6篇篇1一、引言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探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问卷,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

然后,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若干所农村学校和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需求。

此外,我们还查阅了相关文献和资料,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涉及留守儿童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XX-XX岁之间。

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比例为XX%,母亲外出打工的比例为XX%。

2. 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普遍较为艰苦。

他们中的很多人需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照顾弟妹的责任。

此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饮食起居也缺乏足够的照顾和关心。

3. 学习情况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他们中的很多人由于家庭贫困和学习基础差等原因,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尽管学校和老师尽了很大努力,但他们的学习成绩仍然普遍较低。

4. 心理状态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

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现出自卑、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

这些情绪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加强家庭关爱与陪伴。

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改善学校教育质量。

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提高教育质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3. 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问题。

虽然社会各个领域都开始尝试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没有取得显著成果。

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果,必须深入留守儿童的内心,找准他们的心结所在,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他们逐渐带入正常的轨道上来。

自2018年9月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认真阅读专业书籍,以自己班级留守儿童为实践研究对象,再对年级组和整个幼儿园的留守儿童进行辐射,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得出了一些结论,现在课题进入结题阶段,将所完成的研究工作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们所在的幼儿园位于农村地区,已成为留守儿童的聚集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们教师面临的复杂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还在壮大。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留守儿童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体系。

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儿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2.整体性原则:要以面向全体留守儿童,促进每个留守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儿童的整体发展,并以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践的价值目标。

3.可行性原则: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儿童,注意根据自己学校和儿童的实际,重在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3篇)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3篇)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3篇)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精选3篇)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篇1学校对全园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建设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的完成关爱留守及困境儿童的工作,由班主任认真仔细的做好排查工作,经老师们的细心排查,我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主要特征有父母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看管孩子,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为了做好困境儿童工作,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由教师和班主任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齐抓共管,健全责任落实的工作制度。

一、营造浓厚氛围,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一)、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学校将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中对“留守、困境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困境儿童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开展“欢乐五一、元旦”的大型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过学校的关爱,同时感知和老师、小伙伴们一起过活动是件幸福的事。

(二)、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利用每年的贫困资助金工作,老师认真摸底,并将这些扶贫金发给最适合的孩子手中,为每个孩子送上温暖,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困境儿童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五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五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建档立卡,加强关爱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困境儿童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等。

要求班主任教师必须做到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困境儿童”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困境孩子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

关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

关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工作报告留守儿童是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大规模流向城镇时,将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而逐渐被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群体。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关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的课题,一起看一下吧!关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工作报告篇1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留守儿童一走进我们的视野,就带有巨大的冲击力。

首先是数字上的庞大惊人。

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0.95%。

抽样数据,推算出当年十四岁及以下留守儿童的数量约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到1981万人。

20xx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公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是近20xx万人。

其次是极端个案的群体亮相。

监护人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许多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得到医治,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许多留守儿童还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绑架、拐卖、诱奸案件时有发生。

再次是暴露的问题触目惊心。

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一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曾有权威媒体在公开的消息中说,全国的刑事犯罪中,有20%的青少年犯罪来自留守家庭。

可以说,无数农村留守儿童正有意无意地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面对着数以千万计孩子被忽略的人生春天,试问: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漏算了一代农村儿童的代价?正如相关专家所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而不是独靠农民自己来扛。

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

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结论问题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留在农村家乡由亲戚或祖辈照顾的儿童。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儿童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教育问题1.缺乏亲子陪伴和家庭教育: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无法得到充分的亲子关爱和教育指导,容易导致性格形成、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2.学习资源不足: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更为匮乏,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都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3.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4.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校园欺凌和伤害: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和监督,留守儿童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对策研究结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采取综合的对策来解决。

以下是对策研究的结论:1. 家庭支持和教育制定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父母回乡创业或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陪伴时间。

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帮助父母更好地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成长。

2. 改善学校教育资源增加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合作,推动知识、教师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水平。

3. 心理健康支持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和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和抗逆能力。

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4.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制定明确的校园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保护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防止他们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提高学校师生对校园欺凌和伤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校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子不想或偶尔想父母外,他们大都表示经常想念在外的父母,有的甚至一提起父母就泪眼汪汪。

由于割舍不了亲情和血缘关系,大多数孩子思念父母,他们希望经常与父母见面或与其呆在一起,可实际上无法做到,有的只能通过电话等方式与父母偶尔联系。

与父母打电话,父母主要是问学习和平安情况,最多叮嘱几句就完了,其实孩子更渴望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不少孩子觉得电话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和父母的沟通。

据代养人反映,当父母回来探望时,孩子变得听话、活泼、兴奋,当要离别时,他们难过或大哭,不愿分开,孩子面临着剧烈的情感冲突,难过的情绪有时要持续好几天。

表3:父母外出对留守孩子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新邵县龙溪铺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课题简介】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

那些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但是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而无法亲自照顾,这样的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村留守儿童。

我校582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272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6.7%。

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2007年3月学校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本年教育局批准申请立项,学校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

9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方法与对策。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学校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被推荐为新邵县示范家长学校,课题组相关科研论文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学校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龙溪铺镇地处边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严重。

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

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

这些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性格上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容易掉眼泪。

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甚至憎恨他们;2、学习上往往变得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缺少家庭对他们学习的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做不交作业,导致成绩直线下滑。

据调查,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较差,倒数几名的大部分也是留守学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学习无用论在他们心里滋长,他们认为以后不管学历如何都是出去打工的,那现在学习好坏就无关紧要了。

3、行为上存有偏差:一是学校的要求他们很难认真做到,比如,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二是在学校里受不得一点委屈。

特别是在班上和同学发生冲突时,往往喜欢去占上风,要是没有占到上风的话,就会想方设法去报复。

三是语言不文明,行为粗野,基本的日常文明礼貌规范都不遵守。

有部分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是一片空白,长辈们只管吃的饱,穿的暖,其他的一切都希望学校来管。

不管孩子在家里多么不守规矩,多么横行霸道,他们都能忍让和迁就。

这部分学生在学校违反学校纪律,不服管教,总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断,骂人,打架甚至是斗殴。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更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课题研究具体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

3、通过补偿亲情活动,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

4、构建对留守儿童亲情补偿教育的模式。

5、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使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爱的蓝天下快乐地学习成长,同时进一步丰富三位一体教育理论的内涵。

研究的具体内容:1、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现状的调查。

2、影响学生各种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思考。

3、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

研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研究,核心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在学校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对象1、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进行,由课题组自编调查问卷,从以下方面了解和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1、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现状的调查。

2、影响学生各种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思考。

①、主观因素的分析(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因素)②、客观因素的分析(家庭教育亲情缺失、教师关爱、学生之间的影响、社会等因素)3、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①、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②、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

研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研究,核心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从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初步探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途径和操作性强的方法、策略。

2、研究对象此次调查研究,确定了我校272名留守儿童为调查研究对象,他们分布在全校六个年级的11个班级当中。

五、研究过程:(一)、前期准备:1、准备阶段(2007.3—2007.7)学习有关理论资料,收集、调查有关留守学生的各种正面、负面的报道,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研究方案。

2、调查统计阶段(2007.8—2007.12)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我校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形成共识,找出规律。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类型分析表1: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情况不全的。

(1)监管人监管不力①单亲教育精力不到位。

留在家里的母亲或父亲既当爹又当妈,上有老,下有小,里外家事一大堆,常常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②祖辈监管力不从心。

祖父辈老人,文化低,根本无法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教育方法也有局限性,缺少教育孙辈的能力,并且与孩子存在较大的代沟,难于沟通与交流。

对孩子,他们往往只能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上,而没有心理方面、学习方面、品德方面深层次的关心与教育。

而且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溺爱、过度照顾、过度担心,这无疑会对孩子的心理和品德发展起到不利的作用。

比如老人对孙辈养之过娇,爱之过度,他们对孩子生活上本来能自理的事和力所能及的劳动也愿意包办,代背书包、帮着洗脸、晚上陪睡等等,久而久之,养成了依赖性和懒惰性,结果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意志薄弱,怕困难。

③亲戚监管责任不到位。

作为亲戚,往往对孩子的不良表现也不敢或是不愿多作批评:父母不在,万一批评后,出了事情责任谁来承担?也有的认为反正不是自己亲生孩子,管严了孩子会记恨的。

所以通常只能解决他们的起居和温饱问题,不能严格管教及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作为留守儿童,在情感上总感到与亲戚隔着一层膜,有寄人篱下的压抑感,内心感到拘束和不自在。

(2)父母思想认识有偏差。

我们在电话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家长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为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和物质保障。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关注和考虑得较少,往往停留在学习有没有进步、考试有没有考及格等浅层问题,没有全方位地、深层次地思考家庭教育和品行发展问题。

有的家长则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照样能挣钱,大学生照样打工,孩子读书读好读坏无所谓。

他们给予孩子的往往都是物质的东西,缺少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关怀,没有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教育孩子。

这种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子女的情感的饥饿,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品行情况分析。

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行、心理和安全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差生,而且往往是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学生。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有些孩子因此变得任性、自私或性格孤僻。

由于亲情的缺失,无助感,被遗弃感,失落感的逐渐产生,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学校和监管人普遍认为,他们大都存在相对孤僻、内向、脆弱、自卑、不合群的问题,同时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不懂得关心人。

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孩子,使他们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

调查表明,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野蛮、冷漠、内向。

他们在校表现为不遵守纪律,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缺乏礼貌待人常识。

(二)教育研究阶段:(2008.1—2009.12)针对调查情况,对学生的表现、活动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培养,尝试有效教育方式,形成经验总结。

1、精心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造成留守儿童的原因,错综复杂:有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的,有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或双方)去世后跟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更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的桀骜不驯,有的知书达理;有的寡言少语,有的性情奔放;有的家有万贯,有的一贫如洗……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们根据我校要求,进行深入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详细登记,然后分门别类,建立个人档案,不时翻阅,做到了若指掌。

为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症下药,进行心灵的沟通。

部分留守儿童,身上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关键之处在于因人而宜,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进行心灵的沟通,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优化组合,相互促进共成长。

不同的留守儿童,性格特点迥异,各有其优缺点。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如何让这些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的孩子相互取长补短呢?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地理地域,将这些不同特点的孩子进行优化组合,每逢节假日,让他们轮流做东,集中在一起,做作业,阅读课外书,完成手抄报,做游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既避免了部分留守儿童因家长不在家,无人督促而不做作业甚至惹事生非,又培养了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