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州市地处湖北省中部,是湖北省较为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不在家中生活的儿童。
这些儿童多数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料,他们的教育存在很大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往往成为社会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
据随州市教育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随州市共有近2万名农村留守儿童。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些孩子大多数都存在焦虑、孤独、自卑、抑郁等问题,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家庭以及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针对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留守儿童家庭背景及现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教育程度等情况;2. 查明当前随州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3. 探索留守儿童的精神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成员。
具体步骤如下:1.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随州市多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心理及教育状况等情况。
调查数据包括家庭经济情况、亲属及社会支持、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学习成就和自尊等方面。
2. 访谈法选取随州市某个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村庄,对一些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现状和教育需求。
通过访谈,了解留守儿童感受父母外出成为他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家庭贫困导致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卫生。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侧重于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旨在为政府、教育工作者、家庭以及社会群体提供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一方面,研究可以探讨留守儿童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为相应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可以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实用性的建议和有效的指导方针,有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发突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其家庭教育环境的恶劣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后续教育和职业发展。
然而,由于种种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教育和情感上的困境,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亟待加强。
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选题意义本研究选题的意义在于:1.探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梳理,可以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本质,以及其中存在的瓶颈和挑战。
2.探索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多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项目的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可以发掘不同项目的优缺点和实践中的难题,以及有效方法的落地实现方案。
3.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建设性意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深入剖析,为政府、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方案,从而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改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综述法。
通过搜集海量文献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剖析。
2.实地调研法。
通过深入到不同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项目情况、教学模式和效果等方面。
3.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一些成功案例的实践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留守儿童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原因。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有解决方案剖析。
对当前主要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进行剖析,探讨其主要特点、局限和可借鉴之处。
4.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进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研究——以广东乐昌市某农村为例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研究——以广东乐昌市某农村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而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严重,例如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等意外伤害,以及被欺负、性侵犯等心理伤害。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以广东乐昌市某农村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我国留守儿童保护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及步骤(一)研究内容1.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调研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国内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风险评估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确定他们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可能受到的伤害类型。
3.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依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特点,结合他们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教育课程。
4.实践教学与效果评估开展安全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步骤1.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
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及教育需求等相关数据。
3.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风险。
4.设计安全教育课程,制定教学内容、步骤、方法、手段等细节,确保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实地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实践,记录教学过程和效果。
6.对实践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提出改进建议。
三、论文结构及预期成果(一)论文结构1.绪论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调研对国内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进行总体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风险评估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确定他们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可能受到的伤害类型。
4.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课程设计结合留守儿童的年龄和特点,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教育课程。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务工,儿童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乡村老师照顾成长的一类特殊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2.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2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与措施的评估;(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3.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与分布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等方面的特点。
3.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如学习成绩低下、心理健康问题等。
3.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父母教育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4.1 留守儿童概念与属性介绍留守儿童的概念及主要属性,分析留守儿童群体的共性及特殊性。
4.2 留守儿童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与措施的评估5.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评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
5.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的效果评估评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的效果,并分析措施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向禄丰县课题规划办报告:从1月20日开始申报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组规划办:禄丰县金山镇南雄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已立项,于9月30日开题,特邀请县课题专家组给予督导、检查。
一、研究的背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万人。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家庭教育问题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等方面,为有效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深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提出有效的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概念、分类和相关理论。
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 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获得精确的数据,便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3.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现状等,为分析其家庭教育问题提供实际依据。
四、预期研究结果1.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2.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提出缓解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3. 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更好的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并最终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队伍不断扩大,我县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因此,开展对我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对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课题实验研究的背景东至县地处皖南山区,北临长江,南接江西,面积为3256平方公里,人口为53.5万人,辖15个乡镇、248个行政村、17个社区居委会,地形分布为”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
全县现有各类学校365所,其中:幼儿园5所(含民办2所)小学318所,初中32所,普通高中8所(含民办2所),职业高中2所。
现有在校生88784人,其中:在校(园)幼儿4509人,小学生42514人,初中生25052人,普高生13401人,职高生3308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至县外出务工队伍在不断扩大,我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超过全县总人数的28%,约占15万人,这些打工族的子女留守在家乡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管,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
《东至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课题于20xx 年4月着手准备,并向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省教育厅教科研1号文件于11月22日批准立项,根据省课题实验研究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本课题予以开题。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开展对我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全县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公平教育,推进全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为县国家,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各种原因离家去城市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的现象。
在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6000万,这些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相关的研究领域。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学习和发展,也与农村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助于了解其影响因素和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改善。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的改善。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家庭背景、家长离家务工、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和思路。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访谈等方法,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例如学习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等。
3. 改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措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政策和资源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文献资料收集和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本研究的具体内容提供理论支持。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数据和实证资料,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具体情况。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并呈现研究结果,揭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1. 引言在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大教育难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面临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习资源匮乏等困境。
本调查研究旨在探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 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和表现,并通过调研数据提出解决方案,以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3. 调查方法3.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我们将收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信息。
问卷将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家庭状况:父母是否外出务工、是否有监护人照顾、亲子关系状况等。
•学习环境:学校教育资源是否充足、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氛围等。
•学业表现: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成绩表现等。
3.2 访谈调查我们将深入与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教育机构负责人等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调查。
通过访谈,我们将了解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更多细节,与之相关的社会影响等。
4. 预期结果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获得以下预期结果:•了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
•分析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
5. 调查局限性本次调查只针对特定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结果可能受到样本选择的限制,并不能完全代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
调查中可能存在的个体差异也需要予以注意。
6. 计划与进度•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2天•收集和整理数据:5天•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7天•结果汇报和展示:1天7. 参考文献[1] 王永强, 王玉华. (2018).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0(1), .[2] 张林, 潘娟, 王晓敏. (2019).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 从专业视角分析学科前沿. 教育论坛, (1), .8. 结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重视。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将力求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贡献一份力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留下在农村居住的未成年子女独自生活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问题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且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3.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3.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3)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因素研究;(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4.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4.2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
4.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发现。
五、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研究成果:(1)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揭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和解 决方案,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
研究价值与社会贡献
研究价值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理论价值。
社会贡献
通过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以为 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问 题的解决,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和社会和谐发展。
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
明确本研究的核心主题和目标,确定研究范围和重点。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
进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已有的对策。
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实施调查和访谈
在选定地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收集数据和信息 。
数据整理和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国际 比较研究
国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 政策与实践
国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问题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研究述评
已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分析 研究空间与研究方向的探讨 本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01
通过实地调查和已有文献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 告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研究重点难点和预期目标 • 相关工作与资料准备 • 结论和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1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欠发达地 区,留守儿童比例较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开,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难免受到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一些留守儿童会因为缺乏家庭教育而对社会的规则和道德产生误解,表现出不尊重他人、不守纪律的行为。
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对物质的追求过于强烈,出现了价值扭曲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研究成绩下降,智力发育滞后。
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普遍较差,智力发育也存在滞后的问题。
这是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研究环境都受到了限制。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祖辈的教育,但由于祖辈的教育水平和方法有限,很难满足孩子的研究需求,导致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下降。
此外,留守儿童的研究环境也存在问题,研究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善留守儿童的研究环境和家庭教育,提高其研究成绩和智力发育水平。
本文主要观点是指出家长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包括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忽视、研究上的困难、行为偏差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并提出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2、改写后的内容:留守儿童是指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乡的孩子。
虽然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但有些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一些长时间在外的父母会因为无法照顾孩子而感到内疚,于是采取放任孩子和给孩子物质上的补偿的方式,导致一些留守孩子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出现不良惯和错误的人生观。
据调查,12%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想读书,而是想自己去赚钱。
留守儿童在研究上也面临很多困难,因为委托监护人或者文化水平低或者事务繁忙,他们很难得到研究上的帮助。
这使得一些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下降。
父母外出打工对年幼儿童的研究影响尤为明显。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道德约束的缺乏,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研究目的1.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一)研究的现状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我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
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亲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研究、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
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
2、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存在缺陷,容易形成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例如网络暴力、低俗文化等,导致价值观扭曲。
这些问题引发了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关注。
留守儿童需要更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家长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善,但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不良惯和思想误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及现状分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1、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校有三分之一学生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的日常的生活照顾还是以祖辈代管为主。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研究受到影响。
如何合理安排好这些孩子的生活、研究已是形式所需。
2、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高度重视,更加缺乏系统的应对措施。
3、价值观扭曲,道德行为差。
由于孩子的父母们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家长容易产生负疚感,所以只有不断增加孩子的零花钱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教育,是非辨别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
4、进修成绩差。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研究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大多数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没有良好的研究惯,被动地研究,研究成绩较差,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5、心理不健全。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
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
二、课题界定、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课题界定:乡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出外务工后一方出外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和父母正常糊口的未满16岁乡村户籍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寄宿亲戚或祖辈家独立生活的未成年人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育机会。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第一部分引言1.1背景介绍中国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父母被迫将孩子留在乡村,寄宿亲戚或祖辈家。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2.1经济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经济压力无法承担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并需要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因此被迫将孩子留在乡村。
2.2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存在差距。
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不得不将孩子留在乡村,接受相对良好的城乡结合教育。
第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3.1心理影响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往往更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抑郁。
他们缺乏家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2学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资源匮乏的环境中成长,面临较大的学业挑战。
他们的学习状况相对较差,成绩普遍较低,容易掉队。
第四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4.1加强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资源,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
4.2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心理健康。
4.3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各界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提供志愿者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1年12月:确定论文选题,查找相关文献并整理资料,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
2022年1月-2月:完成开题报告,初步拟定论文大纲;
2022年3月:进一步完善论文大纲;
2022年3月-4月: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4月-5月:论文定稿;
2022年6月:论文答辩。
四、个人情况介绍:(所学专业、主要工作经历、工作领域、对论文涉及的专业领域的基本认识等)
五、指导教师意见
注:本表可以复制, 也可以网上下载。
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选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一、关于论题(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的根据;论题的价值)
随着外出就业人数不断得增加, 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增加。许多留守儿童被父母交给祖父祖母来看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照顾,更感受不到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温馨, 所以,留守儿童们比其他孩子更希望被关爱。监护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首要之点,当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劳工时,子女就必然需要其他人监护。2020年5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国内农村留守儿童及城乡流动儿童境况的研究报告。报告根据202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计算出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占国内农村儿童人口数量的37.7%,占全国儿童人口总数的21.88%,人数高达6102. 55万。短短的五年时间中,农村留守儿童人口数量又激增约242万人。完整的父爱及母爱是每个儿童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教育发展不均衡相当严重。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改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助和照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并积极进行实地调察、分析,进而找到解决办法,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难题得以解决,推动义务教育的有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是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
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亲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
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
“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2、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
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3、不爱学习,不守规章。
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委托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
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父母外出务工尤其对年幼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4、管理空档,违纪成风。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5、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扎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
“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同时他们呢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有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
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县市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显着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
(二)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1、主要观点: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2、创新之处(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及积极的应对。
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
本课题研究依托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以教学研究为主要阵地着眼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等各方面,力求探索出积极的应对方法,研究成果对于解决当前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提高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学习,会学习。
运用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要注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中展开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边研究边总结,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方案,修改计划,再进行研究。
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个案材料的积累、分析,进行个别指导。
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3)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及时沟通,剖析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深层次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因此一定密切注意儿童的心理变化。
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4)用爱心去弥补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
“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
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
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实践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对乡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乡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地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理论价值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
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集中展开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各方面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如上所言,社会要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共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课题组负责任的研究水平和组织能力以及时间保证:课题负责人是一位年富力强的校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育科研;他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所写的论文中,获山东省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两篇;市县级多篇,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2)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是中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精力充沛,对教育科研具有较高的热情,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水平。
(3)资料、设备和经费来源:我校已经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制度,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通过图书或者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设置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表现和思想,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成因,设计对策。
依靠学校现有设备,校方给予大力支持。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1、课题界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心理疏导”字眼。
这个新名词的出现,昭示着我们国家已经开始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体现出我们党对民众心理健康的真切关怀,以及心理和谐对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目前呈现日益高发的势态。
80%的儿童青少年的疾患未被大家关注,以致延误病情,带来严重的后果。
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形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维护者,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得到父母关爱,享受家庭温暖,是每个小孩与生俱来不可或缺的权利。
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反映出此项基本权利的部分缺失。
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加,留下来的孩子们也不可忽视的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we稳定,有助于创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3、研究内容(1)本学区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2)本学区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分析(3)本学区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4)本学区留守儿童个案研究(5)本学区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1)第一阶段:2013年8月——2014年1月,为课题申报和理论建构阶段。
主要目标:召开课题组活动预备会议,开题论证会议,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
(2)第二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为全面铺开阶段。
主要目标:各种资料的收集、各项研究实验、案例的开展,摸索积累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3)第三阶段:2014年7月——2015年1月为验收结题阶段。
主要目标:摸清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