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4篇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4篇按比分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抢答:1.将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多少?糖占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的几倍?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2.小刚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比是7∶2∶1,那么鸡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鸭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鹅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3.根据“四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2”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二)口头列式计算:1.果园有10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53,梨树有多少棵?2.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由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平均每个年级打扫多少平方米?导入: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平均分)你认为这样分配任务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分配任务?二、新课教学(一)改编复习题,分析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上题补充一个条件,改编成一道按比分的应用题: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两个年级各打扫多少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到什么?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二)学生试做。
再请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自己看一看书上49页的例2。
(三)集体订正评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示意图,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四)再次改编复习题。
学校操场共有400m2,按1∶3∶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三个年级各打扫多少m2?教师引导,师生一起完成。
《按比例分配》教学方案
《按比例分配》教学方案**按比例分配** 教学方案1. 简介该教学方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按比例分配的计算。
通过研究本方案,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按比例分配的概念,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配问题。
2. 教学目标- 了解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具体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3.1 基本概念- 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定义和背景;- 解释何时需要使用按比例分配;- 举例说明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场景。
3.2 计算方法- 讲解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步骤;- 提供例题进行练和巩固。
3.3 实际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真实场景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解决。
4.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理论和示范计算方法,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练演算:提供足够的练材料,让学生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维和交流。
5. 教学评估-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答题情况;- 作业成绩:布置相关练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掌握程度;- 综合考试:设置考试题目,考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按比例分配的能力。
6. 教学资源- 教科书:提供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籍;- 计算工具:计算器、电脑等辅助工具。
7.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学方案预计需要4个学时完成。
- 第1学时: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2学时:讲解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第3学时:练演算和小组讨论;- 第4学时:复和教学评估。
8. 课堂互动方式- 手写演示:通过板书或投影演示按比例分配的步骤和计算过程;- 学生练:提供练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交流;- 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问题的分组讨论和解决。
9. 结束语本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练习,相信学生能够轻松应对按比例分配相关的挑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大全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1.修一段路,已修的路和剩下的路之比是4:5(1)可以把已修的路看作()份,剩下的路就有()份,这段路共有()份。
(2)已修的路占这段路的(),剩下的路占这段路的()。
30kg的是()kg,200ml 的是()ml。
二、新课学习: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想一想:张师傅和李师傅在同一时间做同一种零件,张师傅做了120个,李师傅做了200个。
经理付给他们每人320元工资,你觉得合理吗?板书课题: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2.自学质疑小明的妈妈在超市购买了一个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课件)出示教材例2图及相关文字。
师:1、谁知道什么是稀释液?什么是浓缩液?2、通过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3、通过1:4你知道了什么?(1)从“1:4”可以看出,浓缩液的体积占()份,水的体积占()份,一共有()份。
(2)浓缩液的体积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3.合作探究浓缩液的体积有多少ml?水的体积有多少ml?怎样求?4、展示交流展示学生做题方法:方法一:①总份数:4+1=5 ②每份是:500÷5=100(ml)③浓缩液有:100×1=100(ml)④水有:100×4=400(ml)方法二:①总份数:4+1=5 ②浓缩液有:500×=100(ml)③水有:500×=400(ml)5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5篇范例)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课题:按比例分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上册第84页的内容课程目标: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2、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索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及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评价任务设计:1、活动一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过渡。
2、通过活动二的小组合作、尝试解答、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达成学习目标1、2、3.3、通过基本练习和活动三的练习1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情况,变式练习和练习2、3检测目标三的达成情况。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已知六五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口答应用题五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口答:100÷2=50(平方米)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五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板书:分配)二、探究新知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2、提问: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按3 :2分)求的是什么?(求二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五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3、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3/2倍(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2/3(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 … … 小组汇报结果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20×3=60(平方米)20×2=40(平方米)方法二、3+2=5 100× 3/5=60(平方米)100× 2/5=40(平方米)方法三、100÷(1+2/3)=60(平方米)60× 2/3=40(平方米)或100-60=40(平方米)方法四、100÷(1+3/2)=40(平方米)40× 3/2=60(平方米)或100-40=60(平方米)5、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第二种,思路简捷,计算简便)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①求出总份数②各部分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③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按比分配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按比分配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第3课时,按比分配。
我们将通过探究实际问题,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学会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分配问题,并独立解决。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分配问题,并独立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老师带来了一些水果,有苹果、香蕉和橙子。
我想请大家帮我一个忙,把这些水果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一样多吗?2. 探究按比分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
如果有12个苹果,要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苹果呢?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2除以3等于4,所以每个同学能分到4个苹果。
这就是按比分配的意义,就是将总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几个部分。
3. 例题讲解: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题。
如果有15个橙子,要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橙子呢?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5除以4等于3余3,所以每个同学能分到3个橙子,剩下3个橙子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将剩下的橙子再按照比例分配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再分到1个橙子。
所以最终,每个同学能分到3个橙子,其中有1个橙子是剩下的。
4. 随堂练习:请大家做一个练习题。
如果有20个香蕉,要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香蕉呢?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 小组合作:请大家分成小组,一起解决一个问题。
如果有30个糖果,要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糖果呢?每个小组可以讨论一下,然后告诉我你们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1. 按比分配的意义2. 按比分配的方法3. 例题讲解步骤4. 随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如果有24个饼干,要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饼干?如果有18个蛋糕,要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蛋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按比分配的意义,并掌握了按比分配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按比分配》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此章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对按比分配概念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练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案例、练习等内容的PPT。
2.学习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和练习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导入,如分配遗产、分配奖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进行分配。
在此基础上,引入“按比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具体案例,如分配遗产、分配奖品等,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进行分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进行分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全班交流各组的分配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按比分配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按比分配的问题,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按比分配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为了引入新知识,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如:如果有10个苹果和5个橘子,要按照2:1的比例分配给两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多少个水果?2. 学习新知识讲解按比分配的概念及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如何根据给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3. 拓展训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对于一笔资金按2:3的比例分给A和B,如果A得到100元,求B得到的金额是多少?4. 实际应用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例如:根据某个学校的校服需求,学生和老师的比例为3:1,如果学生需要100套校服,那么学校需要提供多少套校服?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和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相应的记忆。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通过练习,学生掌握了如何根据比例进行物品的分配,同时也提高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应用按比分配的方法,并写下自己的解决方案。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和方法,注重启发性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
同时,也要注意区分练习的难度,逐渐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和补充。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分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按比分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案:《按比分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页。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按比分配的原则,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这一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原则,并能够运用这一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的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分蛋糕的例子,引出按比分配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
3. 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4. 讲解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原则。
5.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按比分配原则:1. 总数量2. 各部分数量的比例应用:1. 确定各部分数量2. 计算各部分数量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按比分配的概念。
答案:按比分配是指在分配总数量时,按照各部分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2.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例如,一个班级有6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那么在分配班干部时,就可以按照3:2的比例来分配,男生占3/5,女生占2/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按比分配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按比分配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按比分配教案
按比分配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重难点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过程导入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授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总结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资源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媒体课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计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122 难点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精选3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浙江省省编义务教材十二册p,96;例3、例4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来分配数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按比分配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比来分配数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启发、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按比分配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分水果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橘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3个小组,使每个小组得到的的水果数量相等?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三口的年龄之比是2:3:4,求这家三口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引导学生运用比来解决问题,并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按比分配方法的掌握程度。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的概念。
•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够按照比的要求正确分配和比较物品。
1.2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比的应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2.1 教学重点
•比的概念和应用。
•按比分配物品的技巧和方法。
2.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比的应用。
3. 教学过程设计
3.1 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准备好的物品,如水果和糖果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
大家知道什么是比吗?(等待学生回答)
教师拿出两个盘子,一个放苹果,另一个放橘子,问学生两个盘子里哪个盘子的水果多。
学生:
放苹果的盘子多。
教师:
对,这就是比的概念,可以说苹果的数量比橘子的数量多。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比来做什么事情呢?
3.2 讲解(15分钟)
教师:
对于比的运算,我们可以使用冒号。
第4单元 比第3 课时 按比分配(教案)
第3 课时按比分配(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2 页例2。
教学目标 1.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和这一类问题的特点。
2. 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按比分配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出示:师: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
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按比分配)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按照不同的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按比分配问题的解答方法1. 阅读与理解。
(出示)李阿姨按1 ∶ 4 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 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1 :李阿姨按1 ∶ 4 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 的稀释液。
预设2 :要求的是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师:500 mL 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 ∶ 4 表示什么?预设: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 ∶ 4。
2. 分析与解答。
师:请同学们自学例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自学教材,分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预设 1 :把稀释液总体积平均分成5 份,浓缩液占1 份,水占4 份。
先求每份是500÷5=100(mL),再求浓缩液有100×1=100(mL),水有100×4=400(mL)。
小结:把比看作份数之比,先求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解题步骤:①求出总份数;②求出每份是多少;③求出各部分的量。
预设 2 :先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解答。
浓缩液的体积占稀释液总体积的41+4,水的体积占稀释液总体积的41+4。
浓缩液:500×41+4=100(mL)水:500×41+4=400(mL)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按比分配》教案
4.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比例知识进行求解。
5.增进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比例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按比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将总量分配到各个部分。学生需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量。
举例:若甲、乙两人按2:3的比例分配100元,求甲、乙各自分得多少钱。
(2)掌握按比分配的计算方法:包括比例的乘除运算,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分配问题。
举例: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是原价的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2)比例运算的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对比例运算的顺序和步骤感到困惑。
举例:解决复合比例问题时,如甲比乙多2份,乙比丙多3份,求甲、乙、丙的比例关系。
(3)应用按比分配原则解决复杂问题:当问题涉及多个步骤和多个比例关系时,学生可能难以理清思路。
举例:某商品先涨价10%,然后打8折销售,求最终售价。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按比分配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复合比例问题,我会通过举例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按比分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家庭预算分配、学校活动筹备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分配一定数量的物品给小组,让学生们按照讨论出的比例进行实际分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比例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比如PPT、例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例如,一家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产品A和产品B,产品A的产量是产品B的2倍,如果产品A的产量增加了20%,那么产品B的产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练习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那么如果男生增加了5人,男女生的人数比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道例题,通过讨论和计算,得出按比例分配的结果。
按比例分配.doc教案和反思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按比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小研究1、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 :7。
那么从这个条件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如果六年一班有36人,你能求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吗?小组交流,汇报二、课前小研究2:出示例题1. 什么是稀释液?什么是浓缩液?2. 1︰2的稀释液怎么配制呢?同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三、小组合作探究1.500mL是配好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什么?2.所求问题是什么?3.能画图表示吗?4.怎样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四、总结方法方法一: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每一份,再求几分。
方法二:求出前、后项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分数乘法来解答。
五巩固《按比分配》反思第二小学曹振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理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班的保洁区面积如何分配”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例题,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激励学生交流思考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空间,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
再次验证了只有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个性化解决问题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思维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研究交流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习中,学习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
按比分配练习课教案
按比分配练习课教案第一篇:按比分配练习课教案按比分配练习课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按比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按比例分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上完“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之后的练习课,是对新知识的熟练和巩固。
教学目标:1、掌握按比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2、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灵活运用按比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串联情境唤醒已知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一些知识,你能说说按比分配这类题目的特点吗?(已知几个数量的比和这几个数量的总和,求这几个数。
)那我们一般是怎样来解答这样的问题的呢?(可以根据比先求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我们也可以先求出一份数,再求相应的各个数量)看来大家前面学的很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继续一起来解决。
二、实践应用巩固拓展1.课件出示:(口答)(1)六(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6 :5,男生占全部人数的(),女生占全部人数的()。
(2)学校把150棵树的植树任务按1:2分给五六年级,五年级分得()棵,六年级分得()棵。
(3)一种青铜是由锡和铜按照3:7铸成的。
生产这种青铜100吨,需要()锡30吨、铜70吨(4)一种药水,药粉和水的比是5:100,水占药水的()2.基本练习:(1)学校合唱队有48人,其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2)阳光小学学校经过研究,决定从300元中把100元作为数学竞赛奖励基金,剩下200元按3:2的比例分配给获一、二等奖的两名学生,两人各得多少元?3.对比练习: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3︰100配制成的。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本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按比分配》这一章节。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比的分配。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三节《按比分配》。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比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比来分配数量。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计算方法、比的性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比来进行数量的分配;3. 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计算方法和性质,难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概念进行数量的分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例题;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3.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接触比的概念,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比的定义:介绍比的定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用冒号“:”表示。
例如:10:2表示10和2的比。
3. 讲解比的计算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比来计算数量。
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要分成2份,每份的苹果数就是10:2,计算方法是10÷2=5,所以每份有5个苹果。
4. 讲解比的性质:讲解比的性质,例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例如:如果有15个橘子,要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几个橘子?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7. 板书设计:板书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性质,以及解题步骤。
8.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一个篮子里有12个苹果,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几个苹果?答案:12:3=4(2)一本书有300页,小明已经看了150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答案:300150=150(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课题
1. 同学们,要把100个苹果分给幼儿园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你觉得怎么分?每个班50个苹果,也就是两个班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我们称为平均分配。
(板书:平均分)平均分配,体现了分得公平和公正。
那如果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你认为这样平均分配还公平吗?(不公平)为什么?因为人数不一样多,有道理,在这里,平均分配反而显得不公平,那你们觉得怎样分配才比较合理呢?同桌赶快商量商量。
(按人数分)
大家的观点都表明了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按人数的多少来分配苹果,是吗?这里面就牵涉到了一种新的分配方法,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当平均分配不合理时就需要一种新的分配方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按比分配(板书)
2、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比,如果已知:数学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2。
从这个信息中你能想到什么呢?
你们能快速地把比转化为份数,比还和什么数有关系?谁能把它转化为分数,来表示这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你们看,我们可以把一个比转化成份数和分率,进一步确定分数、份数、比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联系,并且它们还可以相互转化。
3. 这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是几份?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根据这个信息你能确定这个兴趣小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吗?不能,为什么?因为不知道数学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很好,这里是把总人数平均分成5份,总人数不同得出的男女生的人数会不一样,总人数越大每一份就会越大。
二、新授
其实,按比分配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配试剂、调果汁、做蛋糕等都需要按比分配的方法。
1、大家知道,我们家里面厨房中的油烟机上的油污用清水是不是很难清洗,那怎么办呢?对,清洗这种很重的油污要用清洁剂,通常我们都要在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洁剂的浓缩液来稀释一下使用。
瞧,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用它呢,可以稀释清洁剂的浓缩液。
仔细观察,在这个稀释瓶上你发现了什么?看到这几个比,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
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用来清洗不同的东西。
谁来说说看,怎样利用这个稀释瓶来配置1:3的稀释液呢(先倒入一份浓缩液,再倒入3份的水就配制出几份的稀释液。
)
2. 李阿姨正在配置稀释液,我们快去看看。
课件出示例2
师:请大家认真读题,先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1)阅读和理解: 500ml是什么? 1:4表示谁与谁的比?要求的是什么?
哪个组先来展示交流?
500ml是配好的稀释液的体积。
1:4表示什么意思?你还能想到什么?
2)分析与解答 1.根据信息画画图,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然后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谁愿意来黑板上板演,方法一:
① 总份数:4+1=5 ②每份是: 500÷5=100(mL)
③浓缩液有:100×1=100(mL)④水有:100×4=400(mL)
请这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思路,生:先求一份的体积,再求出一份浓缩液的体积,和4份水的体积,请同样用这种方法解答的同学举手。
看来你的支持者还真是不少啊。
懂了吗?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出示课件
这些同学是把比转化为份数来解答的,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方法二:①总份数:4+1=5
②浓缩液有:500×1/5=100(mL)③水有:500×4/5=400(mL)
请这个同学谈谈他们的思路,生:在稀释液中,浓缩液占1份,水占4份,一共5份。
那么,浓缩液占总数的1/5,就是500×1/5=100(mL)水占总数的4/5就是500×4/5=400(mL)哪些同学也是这样解答的?他们和你一样都是英雄,因为英雄所见----略同。
这两个同学的思路都很清晰,两种方法都出现了5,谁来说说5表示什么?就是把谁平均分成5份?
师: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
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两种方法的不同思路。
方法一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一份是多少?最后求这样的几份是多少。
转化成整数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把比转化为份数。
方法二也是先求出总份数,然后确定各部分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转化成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把比转化为分率。
这两种方法都是应用数学上的“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我个人觉得这两种方法各有特色,建议大家都掌握。
尤其是哪种方法不习惯,我们就越要挑战自己,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3)回顾与反思怎样验证你们的结论是正确的呢?
(1)浓缩液+水=500mL
(2)浓缩液︰水=1︰4
检验时可以把算出的两个重量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量500毫升。
还可以用浓缩液除以水,看浓缩液和水的比是不是1:4。
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看,得出的结果是不是符合题目中的两个条件。
检验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它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使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负责的态度。
3、练习: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解决了这样一道“按比分配”的问题,觉得有困难吗?有信心独自完成这样的题目吗?好,那下面就试一试,看看你的身手怎么样”
出示:试一试:1
2、生活中除了调配试剂我们能用到按比分配的方法,在早餐搭配问题中也存在这样的方法,这是亮亮某一天的早餐亮亮的早餐表
自己读一读面包鸡蛋牛奶
100g 50g 200g
1)亮亮的早餐是按怎样的比搭配的?
2)如果亮亮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准备420g早餐,算算各种食物分别需要多少g?
试着自己解决,然后再跟同伴交流一下
这道题跟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刚才是两个量的比,这道题是三个量的连比
连比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数的比,在我们数学中还有很多,比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连比只表示三个或三个以上同类量的倍比关系而不能理解为连除,也不能表示不同类量的比。
3、陈老师这两天嗓子有点不舒服,医生让我每用淡盐水来漱口,一般情况下,1毫升的盐要搭配20毫升的水,我想配制一杯210毫升的淡盐水,请你们用心帮我搭配一下,需要盐和水各多少克?
独立完成,生答师板演,说说比是怎么来的?很多时候,题目里并不会明明白白告诉你比是多少,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判断分析,找出它们是按什么比来分配的,再进行计算。
4.拓展练习: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
这个花坛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指名汇报。
这道题一定让大家对按比分配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解题时要注意看清楚题目中的总量是不是比所要分配的总量。
你觉得平均分配是否也可以看成按比分配呢?为什么?1:1,对,平均分配可以看成是按比分配的特殊情况,即按1:1进行分配。
5、反思总结
会学习的同学总是善于总结和反思,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1、按比分配问题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有一个比和一个的总量)
2、我们可以怎样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你学会了几种方法?(方法一:把比转化成份数,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今天的这节课,更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假如我们能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数学学习将会变得更有滋味,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