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数据处理策略》教学设计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1. 引言1.1 概述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高中化学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课程必修模块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主要围绕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和化学社会问题展开,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化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强调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学习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2 设定教学目标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应该既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先验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得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科学思维,引导他们探究和发现化学知识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目标也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开端,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引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设定合理、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 正文2.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的策略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的策略作者:钱柳云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第05期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科学实验。
生动的探究性实验不仅是提升课堂的亮点所在,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源头活水。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倡:“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中关注学生体验、引入科学探究、注重师生互动等教学理念已经被多数教师所接受,但是如何进行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如何将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却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艺术问题。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验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的创新与改进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有时只要在实验方法和手段上做适当的变化,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认为在实验探究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策略。
一、“生活化”策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通过成长经验和从初中开始积累的化学知识,学生明白了化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运用化学知识可以理清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重视“生活化”策略。
药物是学生在生活中必然会接触的事物,也是学生比较有兴趣去了解的事物。
“生活中常见的药物”是苏教版《化学与生活》专题2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中的内容,其中抗酸药的药理研究与学生在必修1、必修2中所学知识首尾呼应。
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设计抗酸药胃舒平成分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复方药的特点,理解药物保存和使用的要求。
检验胃舒平中氢氧化铝这一成分,要处理好Mg2+的干扰,如此也使偏铝酸盐的知识得到拓展。
高中化学实验特征及实施策略

( )生 活化 。化学 实验 是学 习化学 知识 、解决 生产 1
和 生 活 中 的 实 际 问题 的 重 要 途 径 和方 法 ,在 课 程 中设 置 了 多 个 与 生 活 联 系 的 实 验 。例 如 ,铝 盐 和 铁 盐 的净 水 作 用 ,
一
4 个 化学实验和 实验探究 ;另 外 ,在选修课 程 中还有 一个 9 专 门的实 验 化学 模块 ,也提 供 了1 / 化 学 实验 或实 验 探 o卜 究 ,更加突 出了化 学实验在 高中化学新课 程中的重要性 。
定会挫 伤他们 的积极性 ,直接影 响教学质量 。只有真正
认识到聋 生的差异及教学 现状 ,探索有 效途径 ,才能摆脱 困境 。一个 班的聋生人数 少 ,数学教 师一定要做 到对每一 个聋生细心 了解 ,心 中有数 。教师要从 思想 、生 活 、学习 上关 心他 们 ,了解他 们 在想 什么 ,需 要 什么 ,有 什 么 困 难 ,做他 们的 良师益友 。每天数学课 上 ,都鼓励 他们 ,你
握 良好 的学 习方 法 ,能够 自主学习 ,为他们工 作提供最大
的保 障。 ■
谭张 免
E f 鞋 《 五 R S A} 礤 UR {X£ E E { 鞭
下 面 就新 课 程 中 高 中 化 学 实 验 的特 点 总 结 如 下 :
氧化 碳的毒性 , 自制肥皂 与肥 皂的洗涤作用 ,蔗 糖和纤
维 素 的水 解 产 物 ,酶 的催 化 作 用 ,蛋 白质 的 性 质 等 实 验 。
( )科 技化 。化学 实验 的手段 与 当今 科技 发展 的前 2
考。一定要少讲 、精 讲 ,给足 聋生思考 、消化的时 间 ,他
们 才 能 升 华 成 自己 的东 西 。 三 、 重 视 每 一 个 学 生 ,大 面 积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处理策略规划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处理策略的实践研究衢州二中徐素芳任志强【内容摘要】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教材。
本课题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教育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教师如何研究发生重大变化的教材?如何合理有效的处理新课程教材,缓解新课程教材改革带来的不利冲击,从而为推进新课改提供行之有效地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进而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处理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策略实践研究【正文】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意义背景1:课程改革带来的教材改革背景2: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资源背景3:教学需有效的教学设计背景4:教学实践中带来的一些不和谐1.初高中知识的不衔接2.高中必修教材知识容量与课时的矛盾3.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选择的问题4.《实验化学》模块内容的编排基于对上述背景的分析,我们提出《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处理策略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教材处理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做什么?我们的每一节课让学生收获了什么?这是我们教材处理或者说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合理有效的处理教材,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为推进新课改提供行之有效地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教育心理学理论①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教育教学理论①教学观。
②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4)的课程理念(内容略)。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综述“教材处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变的主题。
纵观当今的教育大潮流,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在哪里?……这已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当然,新课程教材下的化学教学,除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更需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
高中化学实验方法的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方法的教案
年级:高中
课题: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实验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掌握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玻璃器皿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指导、讨论交流、实验报告撰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的学习充满兴趣。
二、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
1. 讲解实验所需器材及其用途,示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
2. 强调实验中注意安全,如戴手套、护目镜等
三、学生实验操作(40分钟)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注意安全,遵循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讨论交流(15分钟)
学生互相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共同总结实验方法的重点和难点。
五、实验报告撰写(15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及结论等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练习等作业,巩固学生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化学实验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训练。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设计和进行化学实验。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14-0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无形变为有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实施,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和具有启发性。
1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我们说成功的实验教学方法往往是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欲望激励学生参与做为切入口,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的兴趣,进而才能使学生有恒心坚持探究下去,学生才会尽可能多地发掘自身探究实验的欲望。
探究性实验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即以生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进行实验、完成结果分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高一新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注重了协作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相融合,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学习方式不再是“我讲你听”,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在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实验方案,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研究欲和探究性行为,引导学生从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在探究实验和分组实验中积极创设最佳搭配过去的教材在附录中安排了不少分组实验,而高中新课程把以前的分组实验全部变成了探究实验,换言之现行高中新教材中就没有专门的分组实验这一内容设计了。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摘要:高中化学教学是目的性很强的系统性活动,教师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因此,将大数据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使教学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十分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研究大数据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方式。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引言新的技术革命,也为教育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更多途径.在现代教育方式中,教师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带来全新的效果体验,为了使课堂效率得到更高的提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多多采用大数据技术的手段,将高中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易懂.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首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师资力量有限、实验设备陈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
大数据技术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师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通过对这些实验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并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搭建化学实验教学平台。
教师可利用该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技能的掌握。
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意识相对薄弱。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中教师已经意识到大数据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尝试进行了一些实践活动。
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高中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时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而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引导。
这就导致其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时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而大数据技术能够打破时间、空间、教师等因素对教学工作的限制,让教师能有充足时间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方便快捷的实验资源。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力 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就高 中实验教学策 略展开论述
1 发挥 实验 的特性 , 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望
化学实验 中存在各种各样新奇的化学现象 . 通过化学 实验可 以很 好 的激发学生对未知现象 的求知欲 . 从而更好 的激发学 生学好 化学的 愿望 . 同时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具有得 天独厚的 优势 。 例如 , 学生在“ 化学能和电能” 这一章节的时候 , 需要学习电能和
S c i e nc e& Te c h no l o g y Vi s i 探索・ 争鸣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李有 忠 ( 定 西市 安定 区 西巩驿 中学 , 甘肃 定 西 7 4 3 0 2 1 )
【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的科学, 开展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究学习的条件, 使他们在主动参与实验教学获得知识的
《 普通高中化学课 程标 准》在课 程 目 标 中明确 提出 : “ 高 中化学课 程在 九年 义务教 育的基础 上.以进一 步提 高学 生的科 学素养为宗 旨. 激 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 尊重和促进 学生个性 发展 。 帮 助学 生获得 未来发展所必需 的化学 知识 、 技能和方法 , 提 高学生 的科学探究能力 , 培养 学生的合作精神 , 激发 学生的创新 潜能 . 提 高学生 的实践 能力 ” 。 新课 程下 , 探究实验教 学是培养学生获 取知识 能力 、 分析解决 问题能
4 借助 多媒体技术
由于中学化学实验技术 的局限. 很多实验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宏观的 现象 , 那 么微观变化只能 由教师理论分析 . 并引导学生进行推测和想象 。 但是这往往很难在学生肉脑中建立起对微观变化 的正确理解。这时 。 我 们如果借助计算机多媒体 技术 . 把微观运动形象化 . 把微观现象以生动 的画面 、 鲜明的色彩逼真地表现出来。 有 利于学生将宏 观现象 和微观变 化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 常规的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 只能通过对阴极 和 阳极的电解产物的检 验来推测和想像电解过程 中各种离子的移动情 况。为了形象地展示电解过程 中的微观变化, 我们可 以利用多媒体技术。 设计三维动画模拟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溶液 中 N a + 、 C 1 一 、 H + 、 O H _ 离子 的运
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计算教案

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根据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并解决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化学实验内容,并介绍今天的教学目标。
2. 提出一个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二、示范计算方法
1. 以一道实际的示例开始,介绍如何使用公式和数据计算实验结果。
2. 结合实际数据进行演示,让学生跟随计算过程。
三、练习与巩固
1. 让学生自行完成几道计算题目,巩固所学方法和技巧。
2. 提供实验数据和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计算,并分享解决思路。
四、拓展应用
1. 设计一个更复杂的实验计算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多解决方法。
2.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化学实验计算问题并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
1.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在实验中勇于尝试和探索。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计算练习和实验设计,评价他们对化学实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考察学生对实验计算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材料:
1. 化学实验数据表
2. 计算题目练习册
3. 实验设计题目
教学要求:
1. 学生应具备初高中化学知识基础。
2. 学生应熟练掌握数学计算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探析

略研 究。
关键词 : 高 中化 学课 堂 实验 探 究 教 学设 计 实施 策 略
1 . 引 言
高 中化 学 本 身具 有 一 定 的特 点 , 就 是 实 验 性 非 常强 。 它 是 门 以实 验 为基 础 的 学 科 ,其 目 的 是 不 仅 让 学 生 学 习 到 化 学 知识 . 还 要 培 养 学 生 在 这 个 过 程 运 用 已学 的 知 识 去 发 现 问 题 、 分析探 究问题 、 解决 问题的能力 。 在 实 验 过 程 中形 成 双 向 的传 递, 也 就 是 从 学 生 已 知 的部 分 出 发 . 让 学 生 运 用 自身 已有 的技 能和能力去探索 。 同时在实 验的过程 中 , 学 生 能 够 巩 固所 学 的 化 学知识 . 从 理性认知转化 为感性认 知 , 从 而 从 课 本 枯 燥 的 知 识 文 字 中 解 脱 出来 . 形 成 自己 的 理 解 。 所 以 高 中 化学 课 堂 的 实 验 探 究 教 学 是 非 常 重 要 和 必要 的 .如 果 没 有 这 个 多 元 化 的 平 台, 学 生的发展和成长都 会受到 巨大的影 响 。 变成 “ 死读书 、 读 死 书” 。因此应针对提 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 让 他 们 成 为 学 习 的 主体 , 做 出课 堂 实 验 的策 略 调 整 。
合 作 探 究 的效 率 。
试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一
、
高 中化学 实验 教学 改革趋 势
高 中 化 学 课 程 是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对 提 它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促进 学生 的全 面发展有着 不可 替代 的作 用 。 笔者 认 为 , 为 化 学 教 学 改 革 突 破 口的 化 学 实 验 也 必 然 作 要 有新 的 发展 和 创 新 , 来 的数 年 中 , 学 实 验 教 学 更 加 发 未 化 展。如实 验教学 内容的多元 化与教学 形式 的多样 化 , 化学 实 验教学的仪器 、 设备 和条 件更 加完 备 , 尤其 是 信息 技术 的介 入 ,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开 辟 了更 加 广 阔 的空 间 , 验 教 学 模 式 的 为 实 发展 呈现 出融合心理学趋 势等等。
二、 中化 学实验 教 学存在 的 问题分 析 高
( ) 试 思 想 严 重 一 应
在应试教育思想支 配下 , 育管 理者 和教师 对化学 实验 教 的重 视 程 度 不 够 , 校 缺 乏 对 教 师 的 实 验 教 学 考 核 措 施 ; 师 学 教 则是缺乏做实验的积极 主动性 , 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问 和精 力。 教学 中过于重视理论 的讲解 , 教学 速度快 、 度高 、 难 补充 的知 识点多 。从深层次上思 考 , 种重理 论讲授 轻实验 的做 法必 这 然导致过程的缺失 。
试 论 高 中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存 在 的 问题 及 其解 决 策 略
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技巧高中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的方法和技巧

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技巧高中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的方法和技巧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技巧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获取更深层次的实验结论,并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高中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1. 数据整理与计算方法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通常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如质量、体积、浓度等。
为了准确分析实验数据,需要进行数据整理和计算。
常用的方法包括:- 数据整理:将实验数据按照实验要求整理成表格或图表,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 数据计算:利用数学关系和化学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如平均值、百分比计算、摩尔比计算等。
2. 误差及误差分析在化学实验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例如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等,实验数据往往难以完全准确。
因此,进行误差分析可以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程度,并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常见的误差分析方法包括:- 系统误差: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差异,找出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来源,并尝试消除或进行修正。
- 随机误差: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计算数据的标准偏差,评估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3. 数据可视化与趋势分析将实验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并帮助分析实验结果。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 直方图:用于表示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数据的集中程度和分散程度。
- 折线图:用于表达数据的连续变化趋势,通过折线的形状和斜率可以推断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 散点图:用于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观察到的数据点的聚集程度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4. 趋势线拟合与分析趋势线拟合是一种通过某种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数据的方法。
通过趋势线的拟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
常见的趋势线拟合方法包括:- 线性拟合:将数据拟合成直线,用于表达数据的线性关系。
- 多项式拟合:将数据拟合成多项式方程,用于表达数据的非线性关系。
- 指数拟合:将数据拟合成指数函数,用于表达数据的指数增长或衰减趋势。
高中化学定量实验问题解决策略

—
2 高中化学定量实验问题解 决策略 . 基于定量实验 问题背景复杂 的特点 ,在定量实验 问题 的解决过程中首
体 积 取 2 . L 4O)
( 4 )现取 1 l 0 9 o / 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 ,用注射器抽 O m . 5 m l L — L 。
先快速理清理准题意 ;其次准确确定测定方法和 反应 原理,分析需测定的 掉 2 0m 气体后, . l 仪器 c的读数 为 10 0Ⅲ 计算 室温下 lo 氧气的体积 2. L ml 量, 再根据原理确定实验装置和步骤; 第三是对 问题解 决过程 的各个环节进 测定值 是 —
过 镁 与 硫 酸 反 应 ,通 过 确 定 的计 量 关 系 ,转 换 成 测镁 固 体 的 质 量 ,再 算 出
沉 物 叫 。 ’ 蔼_ T 叫 函 一 氢 化 淀 — 一 f ] 两 l丁 日 氧 榴 f 蟊 两 —。 1一 _
鲺艇化钠 氧化铁 空气 滤液 Ⅱ
明矾
1 氨
一
避 崞萤 一 器料
滤il 疰 { 堑Fra bibliotek卜 叫堡璺卜 整l
高 中化学定量实验的特点是对化学实验有较严 格的“ ” 量 的要求, 这个
“ 定量 ’ 贯穿实验的全过程 。 要 1 1化学反应计量关系要定量 . 定量实验一般要通过化学反应 的定量 的计 量关 系去计算一些难 以测量
究
高 中化学 定量实验 问题解 决策略
王 玮t . z 韩金 根 t
(. 0 6 华 东师 范大 学化 学 系 上海 ; .0 4 8上 海市 中原 中学 上海 ) 1 0 02 2 2203
高 中化学定量实验与定性实验相 比较, 除了考 查原理、 置、 装 操作 以外 , 语表征不如 图式表征一 目了然 。图式表征会大大减少阅读量, 充分体现实验
高中化学(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体现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通过多次学习,螺旋上升,逐步达成目标)
重视学科素养
中学化学课程体系
义务教育化 学
丰富、发展 提高、深化
高中必修化 学
主题部分的 提高、深化
高中选修化 学
新的中学化学课程体系是三个连续的、不断深化 发展的阶段:
2、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与化学能与电能转化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溶液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和限度 化学平衡的移动
高中化学(苏教版)教材解析及教学策略
白建生 2014年7月
新课程化学教材(江苏版)解析
(一)、概述 (二)、化学必修(1)及选修化学(4)
内容分析 (三)、深度解析化学必修(1)专题1
新课程化学教材(江苏版)解析 (一)、概述
新课改方案特点
一个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两个关注――关注过程,关注终身发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特点――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生成水
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应 该是生成沉淀、放出气
体或生成弱电解质。
(由于离子反应也可以 达到化学平衡而不趋于 完成,所以生成的沉淀 和弱电解质可以不是难 溶或难电离的物质。)
处理必修与选修模块的衔接
1、正确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分层要求和递进关系; 2、在必修教学中结合教材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认识; 3、在选修教学中整合教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及教学策略——以“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为例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及教学策略以 碳酸钠㊁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为例李文飞(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ꎬ江苏连云港222200)摘㊀要: 碳酸钠㊁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这一教学内容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ꎬ要想让学生对这一内容掌握得熟练ꎬ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原本的 碳酸钠ꎬ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ꎬ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实验教学方案ꎬ以便于最大限度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ꎬ本文选择具体的题目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ꎬ以求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关键词:改进策略ꎻ碳酸钠ꎻ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24-0111-03收稿日期:2023-05-25作者简介:李文飞(1981.1-)ꎬ湖北省襄阳人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中最为活跃和生动的教学手段ꎬ也是探究化学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1-2].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ꎬ要求化学实验朝着生活化㊁绿色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ꎬ以便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3].关于 碳酸钠㊁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的内容也是高中化学考试当中不可忽视的内容ꎬ为了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ꎬ采取创设相应的情景ꎬ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联系ꎬ组织学生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方法的探究ꎬ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4].1传统 碳酸纳㊁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例题㊀一个研究组研究了碳酸钠㊁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1)实验用品:碳酸钠粉末(置于广口瓶)㊁稀盐酸(置于容积为125mL的细口瓶中)㊁抹布㊁纸槽㊁试管架㊁Ф15ˑ150mm的试管㊁大烧杯(盛装废液)㊁药匙.㊀(2)实验步骤:①药品与仪器需仔细检查ꎻ②选择干燥试管ꎬ放入少量碳酸钠粉末ꎻ③将1~2mL稀盐酸加入试管中ꎻ④观察实验现象ꎬ及时向监考老师报告ꎻ⑤实验完成后ꎬ及时清洗试管ꎬ并将实验器材复位.(3)在含有少量碳酸钠(俗称)和碳酸氢钠的试管中加入足够的稀盐酸ꎬ观察到两者反应剧烈ꎬ产生大量气泡.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ʌ问题提出ɔ碳酸钠㊁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相同吗?ʌ实验的具体设计ɔ(4)A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ꎬ两个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为(充注操作)ꎬ观察到111如图2所示的现象.所以他得出结论ꎬ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更快.图1㊀A实验装置㊀㊀㊀㊀㊀图2㊀A实验观察到的现象(5)B质疑A的实验:①碳酸钠㊁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非常剧烈ꎬ很难通过观察来判断产气速度ꎻ②ꎬ他认为ꎬ应该取含碳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ꎬ如果碳酸钠的质量仍然是0.318gꎬ应该取g碳酸氢钠.该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图3㊀B实验设计情况①其中的连通管的作用是.②取相同体积㊁相同碳元素重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取2滴酚酞溶液)和足够体积㊁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记录于表1.瓶内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4所示.表1㊀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记录滴入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ꎬ溶液颜色变化碳酸钠溶液红色红色ң浅红色ң无色碳酸氢钠溶液浅红色浅红色ң无色㊀㊀ʌ实验结论ɔ(6)通过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ꎬ可以得出ꎬ在相同条件下ꎬ与稀盐酸反应更快生成二氧化碳ꎬ原因是.ʌ反思与应用ɔ①二者与稀盐酸反应均很剧烈ꎬ稀盐酸足量ꎬ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图4㊀B实验结果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不相同ꎬ所以通过气球变大的程度无法确定两物质反应的快慢.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同时ꎬ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252gꎻ②碳酸钠溶液㊁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都很剧烈ꎬ连通管主要起平衡气压的作用ꎬ避免装置中压强过大导致稀盐酸不能顺利滴下ꎻ③由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图可知ꎬ相同条件下ꎬ反应全部结束前ꎬ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时ꎬ装置中的压强越大ꎬ说明产生二氧化碳越多ꎻ④碳酸钠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2 碳酸纳㊁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的实验改进方案2.1内容改进方案教材中 碳酸钠㊁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是一个定性实验ꎬ笔者通过层层递进ꎬ将其设计为定量实验.(1)使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在密闭体系中的压强变化情况ꎬ作为判断产生气体速度快慢的重要依据.(2)为了了解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本质ꎬ需使用到酸式滴定管与pH传感器.2.2实验器材改进方案碳酸氢钠㊁碳酸钠㊁盐酸溶液㊁烧杯㊁数据采集器㊁笔记本电脑㊁试管与配套活塞㊁滴定计数器㊁pH采集器㊁磁力搅拌器㊁针筒注射器等器材.2.3实验教学过程改进方案2.3.1直奔主题ꎬ吸引关注根据物质分类ꎬ二者均属盐ꎬ盐能与盐㊁酸㊁碱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按照强酸制弱酸原理ꎬ碳酸氢钠与碳酸钠都会与盐酸发生反应ꎬ得到的产物都有二氧化碳.将实物展示出来ꎬ提出问题:消防灭火使用的灭火器里装的是碳酸氢钠还是碳酸钠呢?学生在211观察物质后ꎬ可以得出结果ꎬ即碳酸氢钠.泡沫灭火器原理是:二氧化碳能灭火.基于速率角度激发学生继续思考:为什么泡沫灭火器会选择碳酸氢钠呢?学生猜想:碳酸氢钠和酸之间的反应速度更快.师生开展互动讨论ꎬ盐酸和碳酸氢钠㊁碳酸钠反应都有气体产生ꎬ而产生气体速度的快慢会对压强的改变速度产生影响[5].考虑到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ꎬ设计第二个实验:在密闭空间当中ꎬ选择三支试管ꎬ第一支作为空白对照组ꎬ加入2mL蒸馏水ꎻ第二支加入碳酸钠0.1mol/Lꎬ第三支加入0.1mol/L碳酸氢钠溶液ꎬ分别往三支试管中加入5mL浓度为0.1mol/L的盐酸.另外ꎬ快速用橡皮塞塞紧试管ꎬ通过压强传感器观察压强的变化ꎬ采用数据采集器绘制曲线.根据图像能够明显发现ꎬ曲线斜率最大的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试管.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ꎬ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碳气体速率更大ꎬ反应速度更快.在得到这一认识之后ꎬ让学生学会写相关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 2NaCl+CO2ʏ+H2ONaHCO3+HCl NaCl+CO2ʏ+H2O在这个实验教学当中ꎬ逐层深入ꎬ让教学过程层层递进ꎬ不显得过于突兀.学生在提出猜想 寻找证据 得到证实的过程中ꎬ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持续落实所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ꎬ让学生学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2定量分析ꎬ继续拓展按照两种物质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发现ꎬ碳酸钠所需的盐酸数量更多ꎬ是否是因为反应速率慢呢?可否增加盐酸量来验证呢?再设计第三个实验:先选择相同浓度0.1mol/Lꎬ相同剂量10mL的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溶液ꎬ逐滴加入盐酸ꎬ进行磁力搅拌.通过pH传感器获取溶液的pH变动情况ꎬ记录产生气泡时的pH以及所消耗的盐酸量.根据得到的结果图像ꎬ发现在pH为8左右时ꎬ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才会出现气泡ꎬ之前并无气泡ꎬ盐酸和碳酸钠的比例接近1ʒ1ꎻpH在8.24时ꎬ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出现气泡ꎬ绘制得到的图像曲线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曲线吻合程度很高.结合上述结果ꎬ可以认为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分阶段开展ꎬ即:Na2CO3+HCl NaHCO3+NaClNaHCO3+HCl NaCl+CO2ʏ+H2O3 碳酸纳㊁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的实验改进效果㊀㊀实验中证明了碳酸氢钠的反应速度要更快一些ꎬ也能更快产生二氧化碳ꎬ提高灭火的速度.也说明了泡沫灭火器使用该物质的化学原理.在这次教学当中ꎬ采用了实验与理论结合ꎬ图形与数字结合的方法.这对学生实验素养的提升与化学学科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ꎬ优化后的实验更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ꎬ教师巧妙设计问题ꎬ引导学生去观察㊁分析和解决问题ꎬ也引导学生积极质疑ꎬ启迪创新思维.已有的教学结果也证实ꎬ只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ꎬ学生的探索意识㊁思维兴趣等都能得到很好的激发.而且优化后的实验不管是问题设计还是具体的实验开展都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ꎬ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ꎬ让学生在逐步掌握知识的过程中ꎬ去探索更深层的问题ꎬ从而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判断性思维.参考文献:[1]赵旭梅.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策略[J].新课程ꎬ2022(29):194-195.[2]高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以 铜和浓硫酸 为例[J].教师ꎬ2021(15):59-60. [3]张文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J].新课程ꎬ2021(18):37. [4]张爱林.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三峡学院ꎬ2020. [5]林建斐.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高考ꎬ2019(32):20.[责任编辑:季春阳]311。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设计作者:任勇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5期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诸多探究要素构成的。
在课堂45分钟的学科探究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含盖所有的要素,根据需要,只要抓住问题、探究过程、表达与交流和得出结论,就可以完成探究式教学,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
在教学中,常用的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策略一:原理导向型教学策略原理导向型策略是根据化学实验内容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等。
这是一种整体性策略,从全局来把握,理清问题的已知情况和目标之间的联系,摆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些局部问题,使问题简洁化,明了化,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例如: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教学。
教学过程中,首先分析清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一种定量实验,其理论依据是CO2少:从而得到。
由于C,为已知浓度,那么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关键就是如何准确得到Vl、V:的数据。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要得到Vl、V:的准确数据,对实验仪器有什么特殊要求,如何知道酸碱正好中和,即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选择问题。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让学生自己选择酸碱指示剂并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这样教学即使学生滴定过程有误,也会有所收获,从知识角度来说,学生知道了滴定管的设计原理,并体会了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从能力上来说,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将来很容易就能理解诸如滴定误差分析、氧化还原滴定等知识内容。
策略二:样例引入型策略样例引入型策略就是将已有的学生已知的实验解决方法迁移到新的未知实验中。
这种教学策略要求实验者在具有一定的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后通过知识迁移,在未知实验中加以应用,从而将相关知识内化到长期记忆中,比较适用于具有相似性的系列知识总结中。
高中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高中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教案课题: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掌握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化学知识解决问题?2. 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3. 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话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化学?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什么作用?二、展示案例(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如化学清洁剂的应用、化学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
三、探讨方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观察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等,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课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步骤,分组解决一个化学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蔬菜保存的时间、如何制备一种有效的清洁剂等。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素材:1. 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案例2. 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和步骤3. 课堂练习题目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学生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解决训练,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策略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初探一、确定化学课堂上实验探究教学的驱动性问题1、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一是给出学生所需思考的问题之前,应当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所要探究的实验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第二就是针对我们这次实验探究的问题,教师要交待给学生具体的实验任务,或者每个人应该干什么,或者小组合作应该干什么。
第三是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该收缩问题难度的时候要适当收缩,该对问题的外围进行延伸的时候要适当进行延伸,以便于取得最佳的研究效果。
2、将驱动性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教学问题首先,教师要把一些有价值的需要试验探究的问题细化为一个个需要验证的教学步骤。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一定的研究效果,如果教师对课堂不做任何拆解,一股脑的直接抛给学生,学生整节课都不知所云,不知从何下手,时间白白浪费掉了,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本节课要干什么,意义何在。
比如“氯化亚铁中为什么要放铁粉”这一问题如果不拆解,学生很难找到研究的方向。
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如果把比较笼统的研究课题细化为一个个需要研究的小步骤,小问题,学生就有了方向,有了思路,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面对许多个研究课题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加以选择,因为有些研究的课堂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还有一些课题是不适合自己的学生进行研究的,那么我们教师就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要研究的课堂进行准确选择。
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设计了探究活动,但是对于这个探究活动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符合学生情况,教师思考的并不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样做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二、化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活动组织策略的运用1、实验探究教学中要有效使用分组策略做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分组其实是一种很有科学含量的一项工作,比如我们可以让两个小组一起做一项具有对比性质的实验,同时完成以后让他们进行一下深入的交流,这样既节省了实验时间,他们的印象又非常深刻,某种程度上,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对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分析、实验操作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学设计方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以及化学反应等。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巧,如准确测量、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和讨论。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包括以下五个模块的内容:1. 原子结构•原子的基本构成和主要组成部分。
•原子的结构和分子之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元素特性的分析。
2.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各种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化学键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化学键的分类和应用。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和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应用。
4. 实验技能•化学实验中的仪器和设备的使用。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实验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5. 考试复习和总结•对上述内容的复习和总结。
•培养学生复习和总结的能力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启发学生思考和理解。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反应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3.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5.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估1.日常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教案-2021-2022学年化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教案-2021-2022学年化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以及掌握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质微观结构、变化过程、化学实验、质量能守恒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考能力,在实践中体验和探索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3. 通过研究真实的化学问题和应用,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关注和探究化学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化学与大气环境,包括大气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化学与大气环境1.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微观结构、变化过程、化学实验、质量能守恒等。
2. 介绍大气环境和化学学科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大气问题的探究兴趣。
第二步:讲解大气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介绍大气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 讲解大气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包括分子结构、化学键以及物质的理化性质等。
第三步:探究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 介绍大气污染的概念和类型,包括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硝化物等。
2. 分析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包括工业、交通、燃烧等。
3. 探究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排放控制、净化技术、节能减排等。
第四步:实验探究1.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例如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实验或净化实验等。
2.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
第五步:课后深化1. 指导学生在课后深化学习,深入了解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2. 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自身生活中大气环境的变化和问题,分享自己的观察、研究和探究成果。
教学步骤:1. 态度营造: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引入化学与大气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大气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等知识,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直观展现和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化学实验数据处理策略教学设计
xxxxxxxxx 学情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必考的考点,近年无论全国高考还是广东高考在实验试题中都加入数据处理的能力的考查。
这符合大纲的要求。
《广东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第六点明确指出: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在平时教学与测验中我们发现,实验数据的分析或处理方面在学生整个试卷中是易错点,主要难点是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方法有误,根据题目中化学情景进行计算容易出错。
主要原因是实验原理不清,物质间关系不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及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分析与归纳,学生思考与讨论,解题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加深对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习重要环节和高考重要考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教学方法:边讲边练,小组互助学习,启发教学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