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和课程标准开发与实施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汇报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汇报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汇报一、对校本课程设置工作的思考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当地逐渐铺开,已把我们推向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平台。

“纲要”明确指出:“课程现行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新课程计划具体规定: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

非但不折不扣,而且创造性地落实两个“全面”给我们基础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同时也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新课题。

之所以说我们步入了发展期:(一)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依据地方课程方案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把办教、育人结合点的主动权回归学校,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成分,为地方和学校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便于当地优势发挥和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形成特色。

(二)三级课程管理改变了“大一统”的课程规划和一刀切的具体要求,密切了社会实际,满足了不同区域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和教师是主体,我们自主进行、总体构想、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新课程管理的弹性与灵活性,有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课程,更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便于把学生学习融入社会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选择学习,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之所以说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从传统上,我们主要从事着教材的传授任务,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把“编书”看作异想天开,高不可攀,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薄弱;(二)从习惯上,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天南地北一纲,城市乡村一案,受其影响不敢超凡脱俗,唯恐有染超纲离本之嫌,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当地还是学习、探索、试验阶段,尚未全面铺开,其意识形态还没有被新课程思想、理念所置换,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匮乏;(四)既然是校本课程,现在尚没有,也不可能有可行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外来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习惯使用“拿来主义”的教师来说,在校本课程的目标确立、体系建构、内容设置、学习方式、过程评价上感到茫然无助,不知所措。

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

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

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师资培训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满足国家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制定和开发一套符合工学一体化理念的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探讨如何开发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

一、理论基础和分析1. 工学一体化理念的背景和意义:简要介绍工学一体化理念的发展历程和背景,阐述其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

2.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当前国家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探讨为什么需要制定72个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

二、制定课程标准的步骤和方法1. 市场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详细介绍市场调研的目的和方法,通过调查和收集数据明确不同专业的技能要求和行业需求。

2. 专家意见征集和学术研讨:解释专家对于课程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意见和建议,介绍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和成果。

3. 制定课程标准的原则和流程:说明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包括贴合市场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多学科融合等,介绍具体的制定流程,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制定和课程内容编排等。

三、课程设计和设置方案的开发1. 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制定:详细介绍每个专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制定。

2.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和组织:介绍选择和组织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原则和方法,强调实用性和创新性。

3. 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的建立:阐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制定和开发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是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专家意见,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以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详细讨论,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将为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引言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特色,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计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全面考虑教育目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众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指南,帮助您全面了解和理解这一过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1. 了解学生需求: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等,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2. 遵循教育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并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

确保校本课程与学校的整体教育理念和发展目标相契合。

3. 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教师为主导,但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参与到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 多元化的教材选择:校本课程的教材选择应广泛多样,可以包括图书、网络资源、实地考察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和学习资源。

5. 注重评估和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了解课程实施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步骤1. 调研与需求分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之前,学校应进行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2.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3.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具体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有机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

4. 选择教学方法: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实践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程校本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_基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_朱洪翠

课程校本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_基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_朱洪翠

识的眼光发现闪光点,更有利于城市学生体会外来学生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精神品质,增进不同区域学生的沟通交流、理解合作,真正实现教育的和谐共生。

三、区域开展融合教育的成效外来学生与城市和谐共存,这是一个社会性的大课题。

杭州市江干区在实施过程中,重视环境营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多方作用,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增进了学生间的互动交往。

区域开展融合教育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使学生适应并慢慢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这座城市。

二是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充分体验了他们的艰辛,意识到作为教师要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一份关爱,从而增强了责任感。

据统计,江干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天成教育集团,45%以上的教师获得过区级以上荣誉。

三是提高了区域教育质量。

随着《新市民子女初中作文“评改共同体”建构和实施研究》等3项课题获市级立项,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专题研究,整体提升了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

天成教育集团的学生,仅2013年就有100余人次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23人保送进入杭州第二中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日益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核心课题。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其教师是否具备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成为了判断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基础教育领域,一些学校的领导和一线教师对于课程校本化概念、课程校本化开发的关键影响要素、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成功路径并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这无疑将阻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运行成效。

因此,本文从如何赋予理想的课程现实的力量的角度,尝试提出课程校本化的概念,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解读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

以期抛砖引玉,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运行提供些许建议。

一、“课程校本化”的界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培养,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践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决定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

2.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4.立足逐步开发、不断完善的原则建立校本课程体系,培养一批复合型、研究型教师,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原则1.互补性: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2.多样性:校本课程的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3.主体性: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与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发优化课程体系。

三、校本课程体系1.走进家乡系列。

课程目标是了解历史史实,学习地域文化特点,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历史教研组可选)2.学习拓展系列。

课程目标是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

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研组可选)3.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目标是形成珍惜个体生命的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提升生命发展的质量。

如安全教育、生存教育、法制教育等(政教处组织开发,可选)。

4.科学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如计算机软件开发、天文观测、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

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贴近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对接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与实施-精选作文

对接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与实施-精选作文

对接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与实施-精选作文对接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由此可见,未来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以质量为重,以标准为抓手。

高等教育质量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

同时,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其教育质量也应有其特定的内涵。

目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其教育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办学标准,主要包括师资标准、经费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等办学条件;二是教学标准,包括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标准等;三是科研标准,包括教科研课题、应用技术开发、产学合作、学生创新与创业等;四是学校管理标准,包括办学目标与定位、管理机制与制度、校园文化、质量保障等;五是社会评价,包括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

本文主要讨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即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教学组织等方面总结并提炼出一种参考模式,经实施检验、优化完善后可以指导同类院校和同类专业的建设。

从20xx年至今,我院把握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机遇,初步建立了装备制造类专业群教学质量标准,并在各专业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院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下面详细说明我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过程和方法,并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说明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及其成效。

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目前,装备制造业正向“精益制造”的高标准迈进,这对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解决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从20xx年开始,我院依托省级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学质量标准(尤其是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依托“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XX公司、南车株洲电机XX公司等企业成员单位,完善了轨道交通行业相关标准,并将这些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关于编制和执行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

关于编制和执行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

关于编制和执行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课程标准是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档;是选用教材、制 订授课计划、进行教学和教学检查的依据。

一、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课程标准必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法规。

体现改革精神,不 能服从于某本教材或某一时期的特定体例;要使该课程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 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课程标准要准确地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 课程的课程标准都要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相同课程在不同专业的教学计 划中要按各课程结构的要求有所区别。

3.随着专业设置的不断调整以及专业特色的不断强化,课程开发的任务较重。

新开发的课程,应先制订课程标准,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

4.课程标准必须明确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规定教 学基本要求,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5.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时数,分别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的培 养和训练;以掌握基本概念、强化应用、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重点。

6.在符合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有一定的灵活性。

特别是新开设的课程, 鼓励从教学基本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探索, 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注意课程标准的相对稳定性。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要求1.课程标准是指导课程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由教学系、部组织相关教研室 制订,在教研室主任及课程负责人主持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理 念,贯彻学校制订课程标准的各项原则和具体要求,准确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 培养规格;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负责执笔起草。

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 (或项目化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要在实践专家访谈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 上,由课程开发团队完成课程设计工作。

学科教学中的课程标准解读与实施

学科教学中的课程标准解读与实施

学科教学中的课程标准解读与实施近年来,学科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而在学科教学中,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实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学科教学中的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解读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门制定的对学生在某个学科领域中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进行明确规定的文件。

解读课程标准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准确理解标准的要求,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首先,教师应仔细阅读课程标准的内容,理解标准所包含的知识点、技能要求和评价标准等。

其次,教师应将标准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最后,教师还需要对标准中的评价标准进行解读,明确学生表现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指将标准中规定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要求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过程。

有效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程标准的问题与改进尽管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课程标准的编制需要具备权威性和科学性。

标准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其次,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才能准确理解标准的要求。

此外,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为了进一步改进课程标准的质量和效果,教育部门可以加强与学科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

此外,教育部门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背景高中化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开发和实施一套符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以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和研究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建立学生对化学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方案课程设计1. 根据教育部的课程标准,制定符合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校本课程大纲。

2. 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每个学期的研究内容和重点。

3.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研究能力,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4. 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5. 引入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6.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自主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师资培训1. 为化学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 加强化学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

3. 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让他们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化学知识。

评估机制1. 设计合理的评估方案,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期中期末考试等评估方式。

2. 引入综合评价,评估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定期进行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评估机制的具体时间和步骤。

2. 分阶段实施,逐步完善和提高课程质量。

3. 监测和评估实施效果,及时修正和改进方案。

结论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师资培训和评估机制,我们相信这一方案能够为高中化学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持,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开发实施方案

课程标准开发实施方案

课程标准开发实施方案一、课程标准开发的重要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任务有三: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建设。

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模式。

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新途径、新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些建设与改革都离不开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因而要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新建构,这就需要制定课程标准,为本专业的教学材料的开发提供依据。

1、课程标准开发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完成;2、课程标准开发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材料的开发、教学坏境设计、教学模式建构、评价模式改革、管理制度创新等重点建设任务的基础性工作。

二、课程标准开发推进程序工作推进程序见下表:三、课程标准开发要求1、召开课程标准开发培训会。

具体时间及培训地点见后附表,要有培训会方案、纪要、照片或视频、培训资料、培训人员签到册及人员笔记或心得等。

2、召开课程标准制定研讨会。

具体时间及培训地点见后附表,邀请行业或企业课程专家参与研讨会,要求有照片、视频资料,形成会议纪要,初步形成《服装缝制工艺》、《服装结构制图》两门课程标准编写方案。

3、召开课程标准开发主要参与人员研讨会。

具体时间及会议地点见后附表,研讨会主要是确定参与开发人员及编写计划。

4、初步形成《服装缝制工艺》、《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具体时间及会议地点见后附表。

5、物化《服装缝制工艺》、《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具体时间及会议地点见后附表。

6、召开课程标准评审会。

具体时间及会议地点见后附表,邀请行业企业课程专家、专业系骨干教师、部分双师型教师参与会议,要求有照片、视频资料,形成会议纪要。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修订管理办法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修订管理办法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修)定办法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组织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是学校实施课程教学工作,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制(修)订科学、合理的专业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搞好专业建设,加快学校发展的关键。

为了加强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定(一)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由教育部或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制定和颁发。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按照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有关行业和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制定。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由以下部分组成: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习年限、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专业主干课程、指导性教学安排、专业教师任职资格、专业教研室建设建议、实训(实验)装备基本标准、实施建议、学习评价建议、有关教学说明。

(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原则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模板(三篇)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模板(三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模板一、指导思想二、课程目标1、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初具雏形。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3、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

即七年级为低年级层次;八年级为中年级层次;九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英语口语交际》共分三大块:第一块为〈口语交流与对话〉(适用于七年级);具体内容包括:简单对话练习、小组合作交流、日常用语等。

第二块为〈口语广角〉(适用于八年级);具体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与对话、完全式英语交流、合作性问题探究等。

第三块为〈开放式口语教与学〉(适用于高年级组)。

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口语交际、家庭社会口语交际、特定场合口语交际等。

五、实施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课程管理成立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副组长:组员:相关教研组组长(一)需求论证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县进修学校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国家骨干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国家骨干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国家骨干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摘要]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课程为例,研究国家骨干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国家骨干专业核心课程变频器应用与维护项目化[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62-03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骨干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该专业就业领域的调研、分析相关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重新构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明确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课程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工业变频器应用与节能控制工程应用的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逻辑思维、编程素质和项目管理能力,是既注重品牌变频器的功能又特别强调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控制设备应用的复合性课程。

通过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课程的理实一体教学、综合实训,学生深刻理解通用变频器的基本功能含义,掌握常用的几种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编程、操作方法,了解变频器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变频器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维护维修能力。

通过实验及实训,培养学生检索电气技术资料的能力、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实用设计创新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紧跟变频器发展的最新进程,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型号、新应用领域的有关内容。

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课程为例,研究国家骨干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课程开发思路与相关企业及技术人员合作,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岗位职业能力,以变频器应用与维护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结合变频器安装、调试和维护中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课程主线,同时遵循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养成的客观规律,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为原则,由浅入深、从专项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精选项目载体设计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高职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权威资料]

高职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权威资料]

高职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文章以3ds max建筑动画课程为例,探索研究高职院校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

从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及课程定位及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实施流程和课程考核方案等作了全面的阐释,形成一整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的方案。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课程实施G642.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4)38-0199-0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建设。

同时,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

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下,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与内容,对于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和设计、实施流程、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及指导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以我院多媒体技术核心专业课程“3ds max建筑动画”课程标准为例,探讨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设计和实施。

一、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工学结合课程具有载体是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实施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两个显著的特征,这就要求课程整体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实施。

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首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通过课程实践专家研讨会论证研究,确定课程内容,以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再次详细描述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任务设计、任务实施、教学条件和考核方案等各项具体详实的内容;第四,将课程内容以完整的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学情景中具体的描述来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来完成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

新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新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新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落实上级教育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具有大钟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我校按照上级教育课程改革的步骤和实施办法,特制定我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如下:一、实验目标(一)总体目标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在我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探索课程实验的规律和方法,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构建具有大钟特色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奠定基础,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

(二)具体目标1、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检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在大钟地区的适用性,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材资源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为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建议。

2、构建适应大钟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在完善国家课程的同时,总结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和管理的经验,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总结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加强对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课程意识的干部教师队伍,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师培训体制。

4、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和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大钟学习的现状,建立平等互动。

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5、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

教研员课程标准开展与实施情况

教研员课程标准开展与实施情况

教研员课程标准开展与实施情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标准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教研员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骨干力量,不仅需要熟悉并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还要能有效地开展与实施课程标准。

本文将结合教研员的职责,对课程标准开展与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一、教研员的主要职责教研员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主要职责包括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学工作、协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等。

在课程标准的开展与实施中,教研员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领导作用,推动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二、课程标准的开展与实施情况1.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教研员首先需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包括其精神内涵、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等。

只有深刻理解了课程标准,教研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并指导教师将标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2.教研活动的开展针对课程标准,教研员需要组织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

通过这些活动,教研员可以引导教师理解和应用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推动课程标准的实施。

3.教学材料和资源的整合教研员还需要整合和开发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教材和资源,以便教师们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

教研员可以组织教师编写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课件,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的开展针对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教研员需要组织教学评价活动,包括课堂观察、学业考试、学科竞赛等。

通过评价活动,教研员可以了解教师们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

5.教学改进建议的提出在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教研员还需要及时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反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教研员自身素质不足部分教研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有效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为此,学校应加强对教研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如何开发专业课程标准

如何开发专业课程标准

开发专业课程标准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岗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进行岗位调研:对目标岗位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课程内容的方向和重点。

确定课程内容:根据调研结果和培养目标,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等。

制定课程标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框架、课时安排、评价方式等。

专家论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确保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实施教学: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包括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反馈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课程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在开发专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紧密结合行业和岗位需求,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

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反映行业最新成果。

注重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多样性,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以便对课程标准进行不断优化。

HarmonyOS应用开发与实践课程标准

HarmonyOS应用开发与实践课程标准

HarmonyOS应用开发与实践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HarmonyOS 应用开发与实践是一门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HarmonyOS 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开发具有一定功能和用户体验的 HarmonyOS 应用程序。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 HarmonyOS 的体系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

掌握 HarmonyOS 应用开发的基本概念,如Ability、UI 组件、数据存储等。

熟悉 HarmonyOS 开发工具的使用,包括 DevEco Studio 等。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 DevEco Studio 进行 HarmonyOS 应用项目的创建、配置和开发。

熟练运用 HarmonyOS 的 UI 组件进行界面设计,实现美观、友好的用户界面。

掌握 HarmonyOS 中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能够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能够开发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 HarmonyOS 应用,实现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编程习惯和良好的代码规范。

三、课程内容1、 HarmonyOS 基础HarmonyOS 简介与发展历程HarmonyOS 的体系结构和特点HarmonyOS 应用开发环境搭建2、 HarmonyOS 应用开发基础Ability 的概念与类型UI 组件的使用页面布局与导航3、数据管理与存储本地数据存储方式(文件存储、数据库存储等)数据共享与访问控制4、网络通信HTTP 通信基于 WebSocket 的实时通信5、多媒体应用开发图像、音频、视频的处理与播放相机与麦克风的使用6、传感器应用开发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传感器的使用基于传感器的交互应用开发7、应用发布与优化应用的打包与发布流程应用性能优化与调试技巧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HarmonyOS 应用开发的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八:市专业教学标准修订
申报栏目:一级大类----市级竞争性项目
二级类别----专业和课程标准开发与实施
一、申报学校:
2014年已启动的专业教学标准修订的承担学校。

二、2015年专业教学标准修订的主要任务:
1、编制专业教学标准文本,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标准、教学计划、实验实训条件等。

2、编制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的课程标准。

3、组织专家论证,并修订完善专业教学标准文本和课程标准文本。

2014年已启动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修订目录
项目九:精品课程建设
申报栏目:一级大类----市级竞争性项目
二级类别----专业和课程标准开发与实施
一、已上线的精品课程
1、申报学校
上线运行两年以上的精品课程,开发学校根据需要,申报经费。

2、精品课程更新要求
(1)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时反映企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确保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更新的主要材料包括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更新与充实,将本课程近两年来新的优质教学资源充实到精品课程中,更新的主要材料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软件、视频资料、动画资料、图片等。

(3)教学设计的更新,将本课程近两来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反映到精品课程中,教学设计更新的主要材料包括教案、示范教学、典型教学案例等。

(4)其它材料的更新,包括教科研成果、教学成效、教学管理制度等。

二、拟参加2015年市级精品课程评审的校级精品课程
1、根据学校专业内涵建设需要,已完成的校级精品课程,拟在2015年下半年参加市级精品课程评审的课程。

2、申报要求:
(1)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课改理念。

(2)课程内容充实,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3)充分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教学改革有创新有特色,教学效果好。

(4)课程材料齐全,教学资源丰富。

(5)申报材料能呈现课程特色,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项目十:专业教材开发
申报栏目:一级大类----市级竞争性项目
二级类别----专业和课程标准开发与实施
一、专业教材开发范围
1、与“双证融通”专业改革相配套的双证融通课程的教材;
2、与“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相配套的专业教材。

二、教材开发的要求
1、根据深化市课程改革进程,积极推进有关专业教学标准实施和综合改革项目试点,依靠专业中心组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力量,开
发相关教材。

2、教材开发应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反映职业教育特点和职教课改理念。

3、教材开发要在教材风格、教材结构设计、教材呈现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创新,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教材编写模式,开发面向学生,服务学生学习的新型职业教育的教材。

三、教材开发申报
教材编写由各校根据专业和师资实力申报,编写时需组织全市有关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特别是专业中心组成员)一起研究开发。

市教研室将组织教材开发的培训、指导和评审。

附件:申报表样式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
申报表
项目名称:
所属二级类别:
所属三级明细:
申报学校:
填报时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制
附表:
项目预算细目表
申报学校:
填写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