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皇帝

合集下载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顺序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顺序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顺序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其历时400多年,共有26位皇帝。

下面是按照时间顺序列出的汉朝历代皇帝列表:1. 高祖刘邦(202年前206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的西汉王朝。

2. 高后吕雉(195年-180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0年):高后是刘邦的妻子,她在丈夫去世后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执掌政权多年。

3. 孝文帝刘恒(180年-157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57年):孝文帝是刘邦和吕雉的儿子,他是西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4. 孝景帝刘启(157年-141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孝景帝是孝文帝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改革政策,积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5. 孝武帝刘彻(141年-87年,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孝武帝是孝景帝的儿子,他继续推动汉朝的经济发展,并且对外扩张,将边界扩展至今天的越南和朝鲜。

6. 昭文帝刘弗陵(87年,公元前91年-公元前87年):昭文帝是孝武帝的儿子,他在位时间较短,但继续了父亲的政策。

7. 孝宣帝刘询(87年-74年,公元前91年-公元前74年):孝宣帝是孝武帝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儒家思想,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8. 孝元帝刘贺(74年-46年,公元前75年-公元前46年):孝元帝是孝宣帝的弟弟,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的统治导致了汉朝的衰落。

9. 成帝刘骜(46年-7年,公元前51年-公元7年):成帝是刘贺的侄子,他在位期间政权被权臣王莽夺取。

10. 建平元年王莽(7年-25年,公元8年-公元23年):王莽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夺取了汉朝的政权,建立了新朝,但他的统治不受人民欢迎,最终被推翻。

11. 王莽后五主(25年-220年,公元23年-公元220年):在王莽被推翻后,汉朝恢复,但政权不再由皇帝掌握,而是由一系列的义军领袖和宦官掌握。

汉朝历代帝王

汉朝历代帝王

汉朝历代帝王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西汉自高祖刘邦创建以来,使中国一度成为强盛、富饶的大帝国。

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兴。

(1)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前206年---前195年在位,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

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2)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前195---188年在位,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

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

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3)吕后吕雉(前241--前180)前188---前180年在位,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

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

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

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

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4)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前180---前157年在位,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

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

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

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缇萦救父,文景之治,(5)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前157---前141年在位,景帝,文帝的儿子。

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

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

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文景之治,七国之乱,(6)武帝刘彻(前157--前87年)前141---前87年在位,武帝,景帝第九子。

汉朝皇帝盘点,快来收藏~_煮酒论史

汉朝皇帝盘点,快来收藏~_煮酒论史

汉朝皇帝盘点,快来收藏~_煮酒论史1.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字季,沛郡丰邑人,西汉开国皇帝。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山东定陶汜水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

公元前195年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总在位8年。

2.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前188年),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

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在位七年。

3. 前少帝:刘恭(约公元前192年—前184年),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9月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

4. 后少帝·刘弘(?―前180年),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5.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西汉第五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

公元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

6.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西汉第六位皇帝。

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

在位16年(前157年—前141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7.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8.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为钩弋夫人。

元平元年(前74年),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

9. 汉废帝·刘贺(?-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10.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军事: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 联络被俘虏的大月氏人,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等地的通道。
经济:在经济方面,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 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 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 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 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同月丁未日,刘启即位。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10个月后被平定。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
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景帝之子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 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
公元前68年(地节二年),霍光病逝,刘询开始着手镇压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大权收 归己有。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
公元前48年1月10日(黄龙元年冬十二月初七,甲戌日),汉宣帝刘询逝世。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
汉朝第十一位皇帝,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 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 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 不如一代”。
汉孝哀皇帝刘欣(前25年-前1年)
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元帝庶孙,成帝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 公元前25年,刘欣出生,其父为定陶恭王刘康,其母为恭王妃丁姬。
公元前23年,刘康去世,年仅3岁的刘欣嗣立为王。 公元前8年,刘欣被汉成帝刘骜封为太子。

西汉皇帝列表

西汉皇帝列表

西汉时期君主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太上皇帝(太祖追谥) 刘煓--汉太祖(汉高祖)[1] 高皇帝刘邦-前206年—前195年-孝惠皇帝[2] 刘盈-前195年—前188年-前少帝[3] 刘恭-前188年—前184年-后少帝[4] 刘弘-前184年—前180年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前元、后元前180年—前157年-孝景皇帝刘启前元、中元、后元前157年—前141年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前141年—前87年-孝昭皇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前87年—前74年-废皇帝刘贺[5] -前74年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刘病己) 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前74年—前49年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初元、永光、建昭、竟宁前49年—前33年汉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前33年—前7年-孝哀皇帝刘欣建平、元寿前7年—前1年汉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元始前1年—5年-孺子皇帝[6] 刘婴居摄、初始5年—9年注:1. 司马迁的《史记》中称刘邦庙号为汉高祖,后世多因循之。

实际庙号为汉太祖。

2. 汉朝(包括东汉)除汉高帝和汉光武帝外,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字,意喻强调孝治天下,如刘恒的谥号汉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3. 汉文帝之前是汉高后掌权,期间有两位傀儡少帝刘恭和刘弘。

实质上汉文帝只是正式继任的汉朝皇帝。

4. 同上。

5. 汉宣帝之前是汉废帝昌邑王刘贺。

刘贺即位仅27日就被霍光废黜。

6. 刘婴为皇太子,号孺子。

王莽摄政,称摄皇帝。

汉朝皇帝列表_中国历史朝代

汉朝皇帝列表_中国历史朝代

汉朝皇帝列表_中国历史朝代汉朝皇帝列表_中国历史朝代汉朝皇帝列表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中国历史朝代表。

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

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

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重要的时期,共有11位皇帝,以下是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1. 刘邦(汉高祖,206 BC-195 BC):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因其集合了百姓力量而成为起义领袖,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在位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奠定了西汉王朝的基础。

2. 刘盈(汉惠帝,195 BC-187 BC):刘盈是刘邦的长子,继位后较为宽和,致力于缓和官员之间的竞争。

然而,由于他没有深入政治,导致了不少内部的动荡和困境。

3. 刘恒(汉文帝,187 BC- 157 BC):刘恒是刘邦的孙子,因善于宽恕和理解而被人们称为“文帝”。

在他的领导下,汉朝继续保持和谐安定,尽管存在外来侵略和内部分裂。

4. 刘启(汉景帝,157 BC-141 BC):刘启是汉文帝的儿子,更加强调对外扩张和力量的增强。

然而,他过于信任自己的亲信,使政治出现了一些问题。

5. 刘彻(汉武帝,141 BC-87 BC):刘彻是刘启的侄子,是西汉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被誉为“太宗”。

他扩大了国土,加强了中央集权,采用人才选拔制度,而且大力推行科技、教育和文化建设。

6. 刘盈(汉昭帝,87 BC-74 BC):刘盈是刘彻的儿子,由于他当时还很年轻,因此由母亲显王后辅佐。

他治理基本得当,但在位时间较短。

7. 刘弘(汉宣帝,74 BC-49 BC):刘弘是汉昭帝的长子,吸取了父亲和祖父的优点,致力于抵御外来入侵和巩固国家内部的统一性。

他实行了思想统一,提高了治理地方性的能力,是一位明智的国君。

8. 刘询(汉元帝,49 BC-33 BC):刘询是汉宣帝的侄子,从即位开始即面临多种挑战,但他表现出极大的决心和智慧,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成就。

9. 刘奭(汉成帝,33 BC-7 BC):刘奭是汉元帝的儿子,一开始的统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他后来偏向贵族,削弱了中央集权,因此最终引发了西汉朝的灭亡。

10. 汉哀帝(7 BC-1 BC):汉哀帝是汉成帝的孙子,当时才年幼,由四位大臣共同辅佐。

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的皇帝顺序

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的皇帝顺序

汉朝是刘邦开国的,以王莽之乱为界,分为西汉、东汉,西汉一共登基十五个皇帝。

两位少帝为汉惠帝之子,在位时并无实权,吕后称制,且在位时间太短,掌权的吕氏外戚集团被清除,通常不被视为正统皇帝。

废帝刘贺为汉武帝之孙,汉昭帝之侄,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承继汉昭帝后嗣,在位仅2 7天便被霍光以上官太后名义废为昌邑王,公元前63年再被宣帝降为海昏侯,通常不被视为正统皇帝。

西汉正统皇帝一共十二位。

一、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

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

排行第三。

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

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

享年61,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

二、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三、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

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四、西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11月14日),即西汉后少帝,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西汉第四位皇帝。

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后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

五、汉文帝刘恒(前202年1月15日-前157年6月),刘邦第4个儿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

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六、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汉朝皇帝表

汉朝皇帝表

汉朝皇帝表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王朝之一,其统治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汉朝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帝王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朝历代皇帝的生平事迹和政绩。

一、西汉皇帝1. 朱云朱云,字禾子,西汉建立者,自号“高皇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在位。

他是秦朝的军阀起义领袖刘邦的支持者之一,在刘邦反秦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刘邦的心腹。

刘邦建立汉朝后,朱云担任太尉,后又被封为“楚王”,成为汉朝的重要支持者。

2. 刘盈刘盈,字孝景,为汉高祖的长子,公元前195年至公元前188年在位。

他继承父亲的建国大业,通过各种政策和战争,扩大了汉朝的领土,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他也是一位有爱心和智慧的君主,善于施政、以德服人。

据史书记载,他去世前曾经说过:“我天下未平,便命儿子继位。

但愿他能胜任。

”刘盈去世后,儿子刘恒即位,成为汉朝第三任皇帝。

3. 刘恒刘恒,字文景,公元前188年至公元前141年在位,是汉朝建立后期的重要皇帝。

刘恒种田耕作,精通农业经济,善于施政,竭力以百姓之利为己任。

他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事业,建设了大量的社会福利设施,推动了汉朝社会的发展。

刘恒去世后,其儿子刘贺继位,成为汉朝第四任皇帝。

4. 刘贺刘贺,字重华,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是汉朝后期的弱势皇帝。

他无能为政,喜好享乐,造成农民起义、豪强争权、继承之战等一系列动荡不安的局面。

公元前87年,刘贺被王莽篡位而死,汉朝灭亡。

二、东汉皇帝1. 光武帝刘秀刘秀,字文叔,是东汉建立的元勋,公元25年至57年在位。

他在汉室旧部的协助下,成功地复兴了汉朝,结束了汉朝广武帝之后的混乱局面,恢复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他采用“攘外安内”的策略,处理好外交关系,加强军队建设,维持国家长治久安。

光武帝去世后,其子刘盆子即位,成为东汉第二任皇帝。

2. 明帝刘庄刘庄,字昌,公元57年至75年在位,是东汉中期的皇帝。

汉朝36个皇帝列表

汉朝36个皇帝列表

汉朝36个皇帝列表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共有36个皇帝,具体列表如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195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188年)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7年-公元157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141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87年)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74年)汉宣帝刘询(公元73年-公元49年)汉元帝刘奭(公元49年-公元33年)汉成帝刘骜(公元32年-公元7年)汉哀帝刘欣(公元6年-公元1年)汉平帝刘衍(公元1年-公元6年)汉王莽(公元6年-公元23年,短暂篡位)汉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起义领袖)汉孺子婴(公元25年-公元25年,短暂篡位)汉东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6年)汉章帝刘炟(公元76年-公元88年)汉和帝刘肇(公元89年-公元105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6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汉明帝刘庄(公元145年-公元146年)汉章帝刘炟(公元146年-公元157年)汉和帝刘肇(公元157年-公元166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66年-公元168年)汉冲帝刘炳(公元168年-公元190年)汉桓帝刘志(公元190年-公元220年)汉灵帝刘宏(公元220年-公元222年)汉献帝刘协(公元223年-公元253年,三国时期)汉安帝刘祜(公元253年-公元260年,三国时期)汉献帝刘义隆(公元260年-公元264年,三国时期)汉元帝刘骏(公元264年-公元290年,西晋时期)汉明帝刘骜(公元290年-公元301年,西晋时期)汉康帝刘宏(公元301年-公元306年,西晋时期)汉穆帝刘聪(公元307年-公元318年,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怀帝刘曜(公元318年-公元329年,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朝共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期间不断地更迭皇帝,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战争、瘟疫等重大事件。

汉朝历代皇帝

汉朝历代皇帝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汉惠帝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窦漪房老公汉文帝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汉景帝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汉武帝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汉昭帝钩戈夫人之子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昌邑王刘髆之子李夫人之孙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刘据之孙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许平君之子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孝元皇后王政君之子班婕妤老公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 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END。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西汉王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中阳里人,汉族,字季,原为地痞无赖,后买官当上泗水亭长。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后趁关中兵少趁虚入。

数败于项羽,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不久在白登城被匈奴国冒顿单于包围数月,被迫求和。

在位后大杀功臣,激起英布谋反并被击成重伤,旋归天。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在位。

他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

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

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

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

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23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

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

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个性特征。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

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

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汉朝简介:1.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25-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统一的朝代。

它分为西汉和东汉,在407年的时间里有29位皇帝。

2.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

秦朝灭亡后,刘邦被封为汉王。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称帝,建都长安,建立汉朝。

汉武帝即位后,实行仁政,尊重儒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中原与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讨伐蛮族,扩张疆土,实现“汉、吴之盛”;汉宣帝时,国力达到顶峰,西域正式并入版图。

这就是所谓的“孝道”。

公元8年,西汉末年王莽弃都长安。

历史上,西汉被称为新朝,西汉灭亡。

3.公元25年,汉人刘秀一统天下,恢复了汉朝。

后来,他仍以汉为国号,定都洛阳,即东汉。

刘秀统一国家后,止军兴民,史称“光武中兴”;沿袭了轻役低税的传统,汉明帝和汉章帝创立了“明治”。

国力在东汉达到顶峰;汉河继位后,突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建立了“永元昌”。

国力在东汉达到顶峰。

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

尽管镇压了内乱,黄巾起义还是赢得了当地军队的支持和自尊。

公元191年,董卓迁都长安。

公元220年,曹丕篡夺汉朝,东汉灭亡。

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4.欧洲的汉朝和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和最强大的帝国。

在汉朝鼎盛时期,它东临朝鲜,南接越南,西接聪陵,北接戈壁,国土面积约609万平方公里。

5. 汉朝以后,中国人逐渐被称为汉人。

汉朝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张衡发明了地震仪和浑仪。

汉代皇帝年历列表

汉代皇帝年历列表

汉代皇帝年历列表汉高祖(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共12年。

汉朝开国皇帝终年62岁,葬于长陵。

朝代故事:垓下之战、白登之围。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共7年。

高祖长子,高祖死后继位。

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

病死,终年24岁,葬于安陵。

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4年在位,共4年。

被吕后所杀,时年12。

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共4年。

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吕后死后和兄帝梁阳、常山王同时被大臣所杀。

吕后(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211年——公元前180年执政,共16年。

高祖皇后,高祖死后执政,病死,终年62岁,葬于高祖长陵的西园(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注吕后并未称帝。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80年登基——公元前157年在位,共23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

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病死,终年46岁。

葬于霸陵。

朝代故事:缇萦救父、文景之治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共16年。

汉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继位,病死,终年48岁,葬于阳陵。

朝代故事: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

汉景帝第三子,景帝死后继位。

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葬于茂陵。

朝代故事:张骞出使西域、独尊儒术、漠北之战、霍去病之死、苏武牧羊、司马迁与史记。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在位,共13年。

汉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

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END(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汉代有西汉,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的皇帝顺序

汉朝的皇帝顺序

汉朝的皇帝顺序一、前言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开创者是刘邦,也就是汉高祖。

自刘邦建立汉朝开始,共经历了20位皇帝,本文将介绍汉朝的皇帝顺序,并对他们的治理成就进行简要探讨。

二、刘邦——汉高祖(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他建立了汉朝,并在位7年。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农民出身成为帝王的人物,其政策主张是“脱胎换骨、割发代血”,逐步将中央集权加强,完成了统一大业,奠定了汉朝的基础。

三、刘盈——汉惠帝(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刘盈是刘邦的儿子,即汉朝的第二位皇帝汉惠帝,他在位8年。

汉惠帝在位期间,政局相对稳定,采取了宽政,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刘恒——汉文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刘恒是汉文帝,他在位48年,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汉文帝提倡文治,积极发展教育,奖励文人,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1. 开创文化宫廷汉文帝在位期间,大力发展文化教育,设立郊祀,明确了统治者的儒道背景。

2. 推动经济繁荣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为了增加国家财富,他实行了节俭政策,减轻百姓负担。

3. 统一度量衡和文字汉文帝还推行了度量衡和文字的统一,统一了货币制度,标准化汉字的使用,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五、刘据——汉景帝(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刘据是汉景帝,他在位55年,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汉景帝延续了汉文帝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1. 经济发展与政策汉景帝的统治时期,经济继续繁荣,他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增加农业收入和商业利润,并在西域开展了丝绸之路的贸易。

2. 文化的繁荣汉景帝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提倡儒家思想,推崇经典,设立宫廷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为后来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3. 医药的发展汉景帝还重视医药事业的发展,修订了《神农本草经》,推动了古代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汉朝皇帝列表时间

汉朝皇帝列表时间

汉朝西汉(前202-公元8年);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新朝(9-23年)王莽东汉(25-220年);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西汉皇帝列表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前206年称帝,在位12年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

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前195年即位,在位8年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

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

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吕后(前241-前180)(前188-前180)年称制掌权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

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

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

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

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前180年即位,在位24年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

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

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

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前157年即位,在位17年景帝,文帝的儿子。

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

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

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武帝刘彻(前157-前87)前141年即位,在位55年武帝,景帝第九子。

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朝的皇帝高祖刘邦前206年——前193年汉高祖像平民出身的刘邦文不能书,武不能战,但却利用秦末动乱提供的机遇,成为历史的弄潮儿和幸运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

惠帝刘盈前194年——前186年刘邦共有8个儿子,刘盈是其次子,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属虎,其母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夫人。

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病死,五月,17岁的刘盈即位,是为惠帝。

“惠”有“仁慈、柔顺”的意思,这个谥号可谓概括了刘盈的一生。

从惠帝开始,汉朝皇帝的谥号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这是因为汉朝统治者推崇孝道,“以孝治天下”的原故。

惠帝做了7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在24岁的时候就过早地死去。

惠帝死后,吕后又执政八年。

这前后15年,是汉王朝从建国到文景之治的过渡时期、奠基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帝刘恒前179年——前157年文帝刘恒无为的有为而治,“废除受孥连坐、诽谤妖言之法,亲耕籍田,除肉刑,免天下田租。

是以海内富庶,礼仪大兴,一年断案只数百件,几乎到了刑罚放弃不用的程度”。

刘恒在位23年去世。

其的伟大功绩就在于废除了秦商鞅以来的“受孥连坐”,这种一家犯罪,邻里数家并罚的野蛮的毫无情理之法,而同时又废除“诽谤妖言”之法,又废除肉刑,这些都是在中国的专制社会是个划时代的进步,刘恒死前要求丧事从简,并缩短守丧日期。

这在当时是开先河的,可谓天下数一数二的德君。

景帝刘启前156年——前139年景帝刘启是文帝长子,母亲窦姬,惠帝七年(前188)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谥长信宫灯号“孝景皇帝”。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

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个性特征。

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武帝刘彻建元元年(前140)——后元二年(前89汉武帝刘彻,初名彘,字通,为汉景帝第九子,生于景帝元年(前156)七月七日,属鸡。

景帝后三年(前141),他16岁登基继位,在位54年,卒于后元二年(前87),享年70岁。

他是中国古代史上在位和享年最长的帝王之一。

谥号孝武皇帝,《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汉武帝像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具雄才大略、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的地位。

他开创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盛世时代,建立了在当时可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大汉帝国,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

他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汉武帝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是历史上少有的成功者。

然而,汉武帝也有“大过”。

可以这样说:汉武帝一手缔造了汉朝的辉煌,又一手制造了帝国的衰落。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年(前86)——元平元年(前74)昭帝在位13年,寿22岁。

难有作为。

但信任依靠贤臣霍光的辅佐,终于使武帝晚年的民怨沸腾平息了下来。

宣帝刘询本始元年(前73)——黄龙元年(前49)宣帝从小生于贫寒,了解百姓的辛苦,因此励精图治,任用官吏也称职,但也任用酷吏,杀了不少廉明清直的好官。

并说:汉家自有制度,迂腐的儒生不懂时务。

因此公然宣布:不施行仁政。

宣帝在位25年,史称“汉宣之治”,记二十五年。

元帝刘奭初元元年(前48)——竟宁元年(前33)汉元帝刘奭生于昭帝元平六年(前75),属马,是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

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

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

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三年(前49)十月,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

成帝刘骜建始元年(前32)——绥和二年(前7)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有名”的。

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

他自甘堕落,迷恋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西汉青铜执伞俑成帝刘骜生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属蛇。

他是汉元帝刘奭做太子时与王政君生的儿子。

“骜”这个名字是他爷爷宣帝给起的,意思是希望他做刘汉王朝的千里马,结果却连猪狗都不如。

由于成帝昏庸失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便留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汉哀帝刘欣 (前27-前 1)汉哀帝二十岁即位,自幼好读"诗","书",尚节约,即位开始时,想有番作为,初采用师丹的"限田议",限制土地兼并.任用一批有识之士,采纳诤言,看来有些生气.但哀帝有治国之志却无治国之才,是同性恋者他宠信一位男宠董贤,赏赐田,令限田变赐田.董贤除贪婪,善媚外一无本事,却位居大司马,大将军三公之职.再位时天灾频频,民众苦不堪言,连汉武帝的陵寝都被烧毁. 在位五年卒. 后外戚王莽篡政.西汉走向末落.刘衎(前9—5年)刘衎(前9—5年),父刘兴,母卫姬。

刘欣死后继位,时年9岁,在位7年(前1—5年),中毒死,葬康陵,年号元始。

汉平帝康陵,位于元帝渭陵西北,成帝延陵东北,今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大寨之西。

平帝是元帝的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和卫姬之子。

因哀帝无子,大司马王莽便立这个九岁的刘衎为帝。

在位期间,外戚王莽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库空虚。

此时已是西汉王朝的尾声,王莽取代汉朝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王莽将平帝母子分开,杀尽了平帝舅家的亲戚;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做皇后。

平帝渐渐长大,对王莽的专权及阴毒日渐不满。

王莽得知后,便于元始五年(公元5年)十二月,趁腊月应给皇帝上椒酒的机会,在酒中放了毒药。

平帝饮了毒酒后死于未央宫。

王莽篡夺帝位,改国号为“新”。

同年,葬平帝于康陵,终年14岁。

孺子婴居摄元年(6)——初始元年刘婴,初立时只是两岁的孩子,在位3年,始终没有正式即位,从没戴过皇帝的冠冕,但毕竟在位三年,西汉王朝是在他手上灭亡的,所以刘婴为西汉的末代皇帝。

刘婴,生于元始五年(5),属牛,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

平帝被毒死后,年仅两岁的刘婴继位为太子,史称“孺子婴”。

由王莽摄政,改年号为居摄。

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新。

西汉共历214年,至此灭亡。

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建武中元二年(57)汉明帝刘庄,作为刘秀之子,最能了解其父,评其父皇能上承天命,拨乱反正,让历史走出低谷,使天下得以安定,并一心谋求国家振兴汉光武帝像,是一位“中兴之主”。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对光武帝评论甚高,说他“三代以下称盛治”,认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甚至认定在夏、商、周三代以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说他超过历史上所有的皇帝!章帝刘炟建初元年(76)——章和二年(88)汉章帝刘炟(58年——88年),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88年在位),庙号肃宗,死后谥号孝章皇帝。

在位13年,享年仅31岁。

章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汉朝经济、文化在这一时期大大的发展。

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

此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章帝还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与汉明帝共称“明章盛世”。

不过,章帝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直接性的导致东汉的覆亡。

和帝刘肇永元元年(89)——元兴元年(105)88年,年仅31岁的汉章帝刘炟突然病逝,而太子刘肇这时只有10岁。

刘肇生于建初四年(79),生母为梁贵人。

刘肇是汉章帝的第四子东汉绿釉陶楼,在他上面有千乘王刘伉(k àng)、平春王刘全、清河王刘庆三个哥哥,下面有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城阳王刘淑、广宗王刘万岁四个弟弟。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汉和帝次子,东汉第五位皇帝(106年在位)。

享年1岁。

谥号孝殇皇帝。

安帝刘祜永初元年(107)——延光四年(125)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东汉第六位皇帝(107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

他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年被废太子刘庆的儿子。

107年,他被外戚邓氏拥立为帝,改元“永初”顺帝刘保永建元年(126)——建康元年(144)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东汉第七位皇帝(126年—144年在位)。

汉安帝之子。

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太子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

刘懿做了7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曹腾、孙程等19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11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19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正月戊戌)汉冲帝刘炳(一说昺)(143年—145年正月戊戌),东汉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在位仅半年,享年3岁。

谥号孝冲皇帝。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东汉第九位皇帝。

于146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谥号孝质皇帝。

桓帝刘志建和元年(147)——永康元年(167)汉桓帝(132年—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147年—167年在位),他是汉章帝曾孙,在位21年。

灵帝刘宏建宁元年(168)——中平六年(189)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在位22年,谥号为孝灵皇帝。

他在167年被宦官张让等10人推立为帝,是为汉灵帝。

献帝刘协初平元年(190)——延康元年(220)汉献帝,名刘协,生于181年,234年病死,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