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确定并针对个案、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及调适,向他们提供具有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
2、妇产科护理学: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真骨盆:骨盆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下部分为真骨盆。
4、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
5、月经:(menstruation):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建立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6、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
检查者一手示指和中指涂擦润滑剂后伸入阴道内,另一首放在腹部配合检查。
7、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8、着床(implantation):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孕卵植入。
9、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
10、蒙氏结节(Montgomery tubercles):妊娠早期乳房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
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11、初乳(colostrums):在妊娠后期,尤其近分娩期,挤压乳房时可有数滴稀薄黄色液体溢出,称初乳。
12、早孕反应(morning sickness):妊娠早期(约停经6周左右),约有半数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或伴呕吐,尤其于清晨起床时更为明显,称为早孕反应。
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13、席汉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
临床上称之为席汉综合症。
14、黑加征(hegar’s sign):妊娠6~8周时,阴道粘膜及子宫颈充血,呈紫蓝色,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妇女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健康服务需求,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对象包括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以及相关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
本科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本学科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运用已学到的妇产科知识、的方法,对孕产妇、新生儿及妇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个环节。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突出重点、难点,并通过电教、病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见习以示教为主,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临床实习则进入医院,主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知识与技术初步转化到临床实践中。
采用提问、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进行评估。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妇科常见病的整体护理,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治要点,了解其病因;2.熟悉早、中晚期妊娠孕妇资料收集,孕期卫生指导和产前检查;熟悉早、中、晚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预防;掌握正常、异常妊娠及分娩的整体护理;3.了解妇女解剖生理特点;(二)技能目标1.协助医生、助产士完成常见妇产科专科操作,独立完成七项妇产科基础护理操作。
2.指导产妇自我保健,进行产后随访和计划生育宣教;(三)情感目标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学时分配表内容讲授实践合计第1章妊娠生理 2 2 第2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4 2 6 第3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6 6 12 第4章产褥期母婴的护理 2 2 第5章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 2 2 第6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6 6第7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2 2 第8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6 6 第9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2 2第10章产褥感染妇女的护理 2 2 第11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患者的护理 4 4第12章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 1 1第13章女性生殖器肿瘤患者的护理 6 6第14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护理 2 2第15章月经失调患者的护理 2 2 第16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护理第17章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第18章不孕症妇女的护理 1 1 第19章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2 2 4 第20章妇产科诊疗手术患者的护理 1 1第21章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 1 1 总计52 12 64第一章妊娠生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掌握胎头各径线,3.熟悉妊娠期各系统生理变化,心理社会变化;二;重点与难点1.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胎头各径线,三、教学内容1.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胎儿发育的特点3.妊娠期母体的身心变化四.教学活动1.课型:理论课2.教学方法:讲授3.评价:提问,测试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妊娠早、中晚期妊娠胎先露胎方位);2.掌握早期妊娠的诊断,预产期的推算方法,妊娠期常见症状的护理,妊娠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熟悉中晚期妊娠诊断;4.熟悉妊娠期护理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技能目标】1、协助医生、助产士完成早孕诊断方法;初步掌握四步触诊和骨盆外测量法。
妇产科护理学讲义第三章

第三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分娩:孕满28周后,胎儿及其附属物全部从母体排出的过程。
足月产:孕满37周而不满42周分娩者。
早产: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分娩者。
过期产:孕满42周及以上分娩者。
例题:妊娠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者称为A.早产B.足月产C.难产D.过期产E.滞产[答疑编号500699030101]『正确答案』B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本节考点:(1)产力(2)产道(3)胎儿(4)精神心理状态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
若四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产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
例题: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取决于A.产力、产道B.产道及胎儿的大小C.产力、产道与胎儿,包括胎位、胎儿大小及有无发育异常D.产力、产道及会阴盆底的情况E.产力、产道及胎儿大小[答疑编号500699030102]『正确答案』C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为分娩的主要力量,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使子宫颈口开大,迫使胎儿下降娩出。
腹肌、膈肌和肛提肌在第二产程时起辅助作用。
(一)子宫收缩力:临产后的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①节律性: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宫缩是子宫体部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
临产后随着产程进展,每次子宫收缩的强度由弱到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到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子宫肌松弛。
如此反复,直至分娩全部结束。
在全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强,子宫腔内压力逐渐加大。
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30秒,间歇期约5~6分钟。
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
当宫口开全后,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60秒,间歇期可缩短至1~2分钟。
②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向中央集中,左右对称③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1、解剖学内口/组织学内口:子宫峡部的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为组织学内口。
2、精子获能:精子进入阴道后,经宫颈管进入子宫腔,受子宫内膜白细胞产生的α与β淀粉酶作用,解除了精子顶体酶上的“去获能因子”,此时精子具有受精的能力,称精子获能。
3、着床: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孕卵植入。
4、初乳:在妊娠后期,尤其近分娩期,挤压乳房时可有数滴稀薄黄色液体溢出,称初乳。
5、早孕反应:妊娠早期(约停经6周左右),约有半数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或伴呕吐,尤其于清晨起床时更为明显,称为早孕反应。
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6、席汉综合征: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
临床上称之为席汉综合症。
7、黑加征:妊娠6~8周时,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8、胎动: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成为胎动。
孕妇于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有胎动,每小时约3~5次。
9、胎心音:每分钟120~160次,在妊娠24周以前,胎心音多在脐下正中或稍偏左或右听到。
24周以后多在胎儿背侧听得最清楚。
10、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成为胎产式。
11、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人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
1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成为胎方位,简称胎位。
(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13、预产期计算:末次月经第1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阴历,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15。
14、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
15、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
妇产科早产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2/8
9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早产
第一课件网
2020/12/8
1
概念: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 (196~258日)间分娩者称 早产
2020/12/8
2
病因:
1.孕妇因素:三方面 2.胎儿、胎盘因素:
双胎、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宫内感染、 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早剥、母儿血 型不全
2020/12/8
3
临床表现
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律宫缩,伴少许 阴道流血,发展为规律宫缩。5~6分钟, 持续30秒以上。宫颈管消退≥75%以上, 宫口进行性扩张2cm以上,称为早产临 产
6
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有新生儿受伤的危险—与早产儿发育心早产儿预后有关 4.自尊紊乱—与认为自己对早产的发生负有
责任而又无力阻止有关
2020/12/8
第一课件网
7
预期目标
2020/12/8
8
措施
1.预防 2.药物治疗护理 3.预防新生儿并发症 4.为分娩做准备
第一课件网
2020/12/8
4
治疗处理原则
通过休息和药物控制宫缩,尽量维持至妊 娠足月。 1.左侧卧位 2.抑制宫缩 3.钙拮抗剂 4.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5.产程中吸氧,镇静剂少用。
2020/12/8
5
护理评估
1.病史:高危因素、既往史 2.身心状况:先兆早产的临床表现 3.诊断检查
2020/12/8
妇产科早产患者诊断与护理PPT课件

演讲人
汇报日期
目录
01 概述 03 临床表现 05 早产的高危因素
07 预防
02 病因 04 诊断
06 治疗
01
概述
概述
妊娠于28~37周分娩者称为早产。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体重小于 2500g,身长小于45cm,发育尚不成熟。早产儿约有15%于新生儿期死亡, 另有8%的早产儿虽能存活,但存在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也有人 认为75%以上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因此,预防早产对降低围生儿死 亡率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产科工作者重视。
抑制宫缩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监测指标:心电图、血糖、血钾、心率、血压、肺部情况、用药前后动态 监测心绞痛症状及尿量,总液体限制在2400ml/24h。
抑制宫缩
硫酸舒喘灵
每次2.4~4.8 mg 口服,每4小时重复1次。
抑制宫缩
硫酸镁
钙离子拮抗剂,抑制神经肌肉冲动,松弛平滑肌。孕期用药属于B类。 用法:硫酸镁的首次剂量为5g,半小时内静脉滴入,此后以静脉点滴 2
抑制宫缩
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①妊娠未满 34周、7d内有早产分娩可能者;② 孕周>34 周但有临床证据证实胎肺未成熟者;③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 满意者。
抑制宫缩
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法: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每12 小时1次连续 2d, 或倍他米松 12 m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 2d,或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 松10 mgl次,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适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 多胎妊娠则适用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每8小时1次连续 2d,或倍他 米松12 mg,肌内注射,每18小时1次连续3次。
早产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

1. 病因 2.临床表现 3.处理原则 4.护理评估
5. 护理问题 6. 护理目标 7. 护理措施 8. 护理评价
思考与练习
早产和足月分娩的护理措施有什么异同点?
早产
1. 病因 1)母体因素 ①孕妇合并急慢性疾病 ②子宫病变 2)胎儿及其附属物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 剥、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多胎妊娠 等。 3)其他:外伤、过度疲劳、严重的精神创伤等。
早产
2.临床表现 1)子宫收缩 2)胎膜早破:多见
早产
3.处理原则 1)如胎儿存活、无宫内窘迫、胎膜未破,原则上应
上,伴有宫颈管缩短≥75%,宫颈口扩张>2cm。
早产
4.护理评估 3)相关检查
①阴道分泌物检查 ②超声波检查
早产
5.护理问题 1)新生儿受伤危险:早产儿发育不成熟有关 2)焦虑:与担心早产儿预后有关
早产
6.护理目标 1)新生儿不存在因护理不当而发生的并发症。 2)患者能平静面对事实,接受治疗及护理。
早产
7.护理措施 1)预防早产 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合并症,防治感染。 2)药物治疗的护理 遵医嘱应用宫缩抑制剂,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 反应。 3)预防新生儿并发症 促胎肺成熟:糖皮质激素 4)为分娩做准备 5)心理支持
早产
8.护理评价 1)患者能积极配合医护措施。 2母婴顺利经历全过程。小结
抑制宫缩,尽可能维持妊娠至足月。 2)如胎膜已破,早产已不可避免时,应尽力提高早产
儿的成活率。
早产
4.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心状况 ①先兆早产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至少10min 1次的
规律宫缩,伴少许阴道血性分泌物,子宫颈管缩短。 ②早产临产 20min内出现4次或以上规律宫缩,持续30秒以
2024版妇产科学教学课件早产

目录•早产概述•早产预防策略•早产治疗方法及措施•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评估•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早产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体重1000~2499g。
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
约15%的早产儿死于新生儿期。
近年来由于早产儿治疗和监护手段的进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
国外学者建议将早产定义时间上限提前到妊娠20周。
分类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
前者包括未足月分娩和未足月胎膜早破,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发病原因01早产的原因仍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宫腔过度扩张02如双胎或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
母胎应激反应03由于孕妇精神、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胎盘-胎儿肾上腺内分泌轴紊乱,过早、过多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雌激素,使宫颈过早成熟并诱发宫缩。
01宫内感染下生殖道及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等。
02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减退等。
03子宫病变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宫颈重度裂伤、宫颈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宫颈内口松弛等。
危险因素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早产的风险要点一要点二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者有早产史的孕妇其早产的风险是普通孕妇的2倍,前次早产孕周越小,再次早产风险越高。
如果早产后有过足月分娩,再次单胎妊娠者不属于高危人群。
对于前次双胎妊娠,在30周前早产,即使此次是单胎妊娠,也有较高的早产风险(RR1.2)。
有子宫颈手术史者如宫颈锥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 )治疗后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RR1.5~2.5)。
要点三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者01孕妇≤17岁或>35岁。
妊娠间隔过短的孕妇02两次妊娠间隔如控制在18~23个月,早产风险相对较低(RR0.9)。
过度消瘦的孕妇03体质指数<19kg/m²,或孕前体质量<50kg,营养状况差,易发生早产。
早产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04
定义与诊断
极早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周 以下的新生儿,需要接受特别
的护理和关注。
呼吸支持
极早早产儿常常需要呼吸支持 ,包括使用呼吸机、氧气面罩
等。
喂养
极早早产儿需要接受特殊的喂 养方式,如通过鼻饲管或胃管
进行喂养。
预防感染
极早早产儿免疫力较弱,需要 严格控制感染源,并采取预防
措施。
并发症早产儿护理
保持早产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 感染。
定期为早产儿称重和测量身长,评估 生长发育情况。
03
早产护理的实际操作
早产儿的喂养方法
母乳喂养
对于早产儿,母乳喂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 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早产儿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确保其 正常的生长发育。
成功救治原因
多学科团队协作、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家长的高度 配合
救治过程
出生后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呼吸支持、静 脉输液、预防感染等治疗,家长参与特殊护理,如袋鼠式 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等
案例二: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实践
定义
家庭参与式护理是指让家庭成员在早产儿护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决策 和照顾
01
常见并发症
感染、呼吸困难、喂养不耐受、黄疸等
02 03
护理经验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对于感染采取抗 生素治疗、隔离保护等措施;对于呼吸困难采取呼吸支持 、吸氧等措施;对于喂养不耐受采取缓慢增量、少量多次 等措施;对于黄疸采取蓝光照射等措施
预防措施
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合理使 用抗生素等
妊娠并发症 早产(妇产科护理课件)

熟悉
3. 护理措施
(1)治疗配合 1)先兆早产的护理: 宫颈无改变者,嘱孕妇减少活动强度、避免长时间站立,宫颈 已有改变者住院并注意休息;禁止性生活;慎做肛查和阴道检查;遵医嘱给予宫缩抑 制剂延长胎龄,常用药物有利托君、硫酸镁等;精神紧张者遵医嘱给予对胎儿影响小 的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严密观察宫缩、胎心、阴道流血、腹痛等,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妊娠<35周,1周内可能分娩的孕妇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胎 肺成熟。
熟悉
(3)心理-社会支持状况:出现早产征兆时,孕妇及家属多无思想准备,同时担心新 生儿安全与健康,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4)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确定胎儿大小及胎盘成熟度,了解羊水量。 2) 电子胎心监护 监测宫缩、胎心及胎盘功能,了解胎儿血供情况。 (5)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若胎膜未破,在母胎情况允许时尽量保胎至34周,监测母 胎情况,适时停止早产的治疗;若早产不可避免应尽量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或少量流血,继之可发展为规律性宫缩,伴有宫颈管消失和宫颈口扩张,其临床过程 与足月分娩相似。
熟悉
临床上可分为先兆早产和早产临产两个阶段。 1)先兆早产: 有规律性或不规律性宫缩,伴有宫颈管进行性缩短。 2)早产临产 : 需符合下列条件:①出现规律宫缩(≥4次/20min或≥8次/60min), 伴宫颈进行性改变。②宫颈展平≥80%。③宫口扩张1cm以上。
熟悉
(2)心理护理: 多陪伴孕妇,介绍早产的相关知识,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减轻孕妇 及家属的焦虑,帮助孕妇尽快适应早产儿母亲的角色。 (3)健康教育: 加强孕期指导,增加营养,合理休息,重视引起早产的危险因素;指 导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妊娠晚期禁止性交及重体力劳动,预防生殖道感染及胎膜早 破的发生;告知孕妇早产征象,发现先兆早产应及时就医;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 12~14周做宫颈环扎术;向孕妇及其家属传授早产儿喂养知识及护理措施。
早产的护理 ppt课件

5、预防出血 早产儿因缺乏维生素 K 依赖凝血因子,所以出生后 需补充维生素K10.5--1mg/kg/d,如无明显颅内出血 用3天,如有则应延长。 早产儿应及早开奶,促进肠道菌群形成,有利于维 生素K的合成科预防出血。 注意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皮肤口腔黏膜有无出血。
三、健康教育
1、保暖; 2、喂养:母乳、早产奶; 3、预防感染:洗手、减少探视、远离感染人群; 4、儿保随访、2周补维生素D,1月补铁。
2、呼吸系统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 成熟 , 易出现呼吸功能紊乱 , 表现为呼吸 浅表 , 节律不规则 , 呼吸暂停或青紫 . 由于 早产儿飞发育不成熟和缺乏肺泡表面活 性物质,容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3、循环系统
早产儿心率快,血压较 足月儿低,当发生败血症或心功能不全 等情况易出现血容量不足或低血压。
5、血液系统 早产儿血小板较足月儿略低,贫血常见。 白细胞计数较低(6-8)×10^9/L 。 维生素 K储存不足,凝血因子缺乏,易引起出血,特别是肺出血和颅 内出血。
6、泌尿系统 早产儿肾脏不成熟,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7、神经系统 胎龄越小,神经系统功能越差,表现为原始反射难以引出或引出不完善。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由于脑室管膜下存在胚胎生发组织,易发 生室管膜下出血及脑室周围皮质软化。
4、消化系统 ( 1 )早产儿胎龄越小吸吮吞咽反射就越弱,胃容 量小,更容易引起溢乳呛奶而窒息。 ( 2 )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对脂肪的 消化吸收较差,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的情况下 容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 )肝脏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黄疸,VitK1 缺乏容 易引起出血。
妇产科学之早产护理课件

案例三
赵女士怀孕28周,因胎膜早破引发早产。由于医院护理不 当,宝宝出生后出现低血糖、低钙血症等问题,需要长期 治疗。
案例总结与启示
成功护理案例的共同点在于
及时发现并处理早产症状、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和护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支持。
失败护理案例的教训包括
医院设备不足、医护人员经验不足、病情判断失误、护理不当等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妇产科学之早产护理课件
目录
• 早产概述 • 早产护理的重要性 • 早产护理的要点 • 早产护理的实践方法 • 预防早产的措施 • 案例分析
01
早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 间分娩者。
分类
根据孕周,早产可分为晚期早产 (34周至不足37周)、中期早产 (32周至不足34周)和早期早产 (28周至不足32周)。
早产的原因
01
02
03
母体因素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 娠期糖尿病、子宫颈内口 松弛等。
胎儿因素
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多 胎妊娠等。
环境因素
如孕期过度劳累、情绪波 动、创伤等。
早产的影响
胎儿发育不全
家庭负担增加
早产儿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喂 养不耐受、黄疸等发育不全问题。
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 家庭需要承担额外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长期健康问题
早产儿可能面临长期健康问题,如神 经发育迟缓、视力或听力问题等。
02
早产护理的重要性
降低并发症风险
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妇产科护理学PPT课件

.
.
妊娠期并发症
早产
.
一、概述
定义 发病率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 者称为早产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出生体重为1000~2499克。
.
二、病因
孕妇
孕妇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 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炎、急性阑尾
胎儿、胎盘 炎、严重贫血、心脏病);
子宫畸形、宫颈内口松弛、子 宫肌瘤;
.
四、防治
预防 治疗
原则 方法
若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
破,应抑制宫缩。尽可能使妊娠继续维
持至34周: ① 卧床休息 ② 抑制宫缩 ③ 控制感染 ④ 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四、防治
预防 治疗
原则 方法
若胎膜已破,早产已不可避免,应尽 力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
健康教育
1.定期产前检查,指导孕期卫生,重视可能引起早 产的因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治疗妊 娠合并症,预防胎膜早破。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 妊娠14~16周作宫颈内口环扎术。
2.告知孕妇早产的征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3.向孕妇及家属传授早产儿的喂养知识及其他护理
知识。 4.指导避孕 有生育需求者6月后可再孕,再孕时应
医源性因素(孕妇患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等因病情需要必须提前终 止妊娠。
.
二、病因
孕妇 胎儿、胎盘
双胎妊娠
羊水过多
胎膜早破
宫内感染
胎盘功能不全
母儿血型不合
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
三、临床表现
子宫收缩:由不规则发展为规则; 阴道血性分泌物或阴道少许流血; 胎膜早破; 宫颈管消退,宫颈扩张。
早产及先兆早产护理常规MicrosoftWord文档

早产及先兆早产护理常规MicrosoftWord文档
早产护理常规
娩出妊娠28~37周的尚未成熟胎儿,称为早产儿。
1卧床休息,观察宫缩、胎心等情况,避免滥用镇静药物。
2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尽量避免手术助产(胎头吸引器、产钳),第二产程必开术。
3为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可在产前给产妇注射维生素K34mg,肌肉注射。
4胎儿娩出后,要等脐带搏动停止后在断脐。
5早产儿应注意保暖、静卧、用预防颅内出血药物及抗感染药物。
6早产儿送入新生儿科时,严格交班,避免发生意外。
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妊娠不满37周,出现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宫口开大等早产症状,为先兆早产。
1.以保胎为主: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和孕期卫生指导。
给予对胎儿适量的镇静剂、孕激素、宫缩抑制剂、中药等。
宫颈松弛者做好宫颈环扎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2.一般护理:据病情需要采取左侧卧位或头低足高位,病情较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禁止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减少刺激。
3.心理护理:宣传精神因素对恢复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孕妇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病情。
提供精神支持,解除家属和孕妇思想顾虑,增强保胎信心。
4.观察病情:随时评估病人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若流血量超出月经量或阴道有组织物排出,及时通知医师并保留组织物送病理检查。
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者,按医嘱监测呼吸、脉搏、尿量及膝反射
5.健康指导:多进食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以防便秘导致宫缩。
早产 常规护理 特殊护理

早产护理常规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体重多小于2500g,各器官发育不成熟。
据统计,围生儿死亡中与早产有关者占75%,因此防止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早产的护理很重要。
临床表现
早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则宫缩,并常伴有少许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可发展为规则宫缩,宫颈管先逐渐消退,后扩张,与足月临产相似。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足月临产者高。
处理原则
若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破,通过休息和药物治疗控制宫缩,尽量维持妊娠至足月;若胎膜已破,早产已不可避免时,则应尽可能地预防新生儿合并症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护理措施
1 预防早产孕妇良好的身心状况可减少早产的发生诱发早产,指导孕妇加强营养,保持平静的心情。
避免诱发宫缩的活动
2 药物治疗的护理先兆早产的主要治疗为抑制宫缩。
遵医嘱使用抑制宫缩的药物。
3 预防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在保胎过程中,应每日行胎心监护,教会病人自数胎动,有异常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 为分娩作准备如早产已不可避免,应尽早决定合理分娩的方式,同时,充分做好早产儿保暖和复苏的准备,产程中应给孕妇吸氧;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结扎脐带,防止过多母血进入胎儿循环造成循环系统负荷过重的状况。
5 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和保证。
孕妇早产护理知识

孕妇早产护理知识引言早产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孩子提前出生,即孩子的出生日期早于预产期。
早产儿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肺部和免疫系统尤其脆弱。
本文将介绍孕妇早产护理的知识,包括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特点、早产护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能帮助孕妇和家人更好地了解和照顾早产儿。
早产的原因早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孕妇的健康状况:孕妇如果存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疾病,或者孕期有感染等情况,都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2.子宫问题:子宫发育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等问题都会导致早产的发生。
3.孕妇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乱用药物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4.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孕妇更容易早产,因为子宫内空间有限,胎儿发育受限。
早产儿的特点早产儿由于出生时身体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他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出生体重通常较低,甚至可能低于正常儿童的一半。
这是因为他们在子宫内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2.呼吸系统不健全: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完全,呼吸困难是常见问题。
有些早产儿甚至需要辅助呼吸设备。
3.免疫系统脆弱: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必须加强防护,避免感染。
4.神经系统不发达:早产儿的神经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存在一些神经相关的问题,如肌张力低、反应迟钝等。
早产护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第一步:保持暖和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出现低温问题。
为了保持他们的体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提供温暖的环境:保持室温适宜,使用温度调节设备,如温水床、温箱等。
•穿戴合适的衣物:选择合适大小的衣物,最好是纯棉质地,穿在早产儿身上保持温暖。
•定期测量体温:每隔一段时间就测量早产儿的体温,及时发现低温并采取措施。
第二步:保持呼吸通畅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需要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和呼吸困难。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观察呼吸情况:注意观察早产儿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同时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医源性因素(孕妇患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等因病情需要必须提前终 止妊娠。
二、病因
孕妇 胎儿、胎盘
双胎妊娠
羊水过多
胎膜早破
宫内感染
胎盘功能不全
母儿血型不合
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
三、临床表现
子宫收缩:由不规则发展为规则; 阴道血性分泌物或阴道少许流血; 胎膜早破; 宫颈管消退,宫颈扩张。
四、防治
妊娠期并发症
早产
.
一、概述
定义 发病率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 者称为早产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出生体重为1000~2499克。
二、病因
孕妇
➢ 孕妇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 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炎、急性阑尾
胎儿、胎盘 炎、严重贫血、心脏病);
➢ 子宫畸形、宫颈内口松弛、子 宫肌瘤;
预防 治疗
原则 方法
➢ 若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
破,应抑制宫缩。尽可能使妊娠继续维
持至34周: ① 卧床休息 ② 抑制宫缩 ③ 控制感染 ④ 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防治
预防 治疗
原则 方法
➢若胎膜已破,早产已不可避免,应尽 力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健康教育
1.定期产前检查,指导孕期卫生,重视可能引起早 产的因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治疗妊 娠合并症,预防胎膜早破。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 妊娠14~16周作宫颈内口环扎术。
2.告知孕妇早产的征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3.向孕妇及家属传授早产儿的喂养知识及其他护理
知识。 4.指导避孕 有生育需求者6月后可再孕,再孕时应
加强产前保健和监护,避免早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