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0篇(2003—2018)

合集下载

江苏扬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6篇(2003—2018)

江苏扬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6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扬州说明文阅读6篇(2003—2018)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白雁①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条古代中国腹地连接亚非欧商业贸易的通道。

经过这条通道,中西方互通有无。

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就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了中国。

②黄瓜名称的改变就具有传奇色彩。

黄瓜最初叫“胡瓜”,公元6世纪前传入中国。

“胡瓜”为什么改叫“黄瓜”呢?原来隋炀帝因为有鲜卑血统而“讳胡”,所以将涉“胡”的字眼一律更换。

按照五行学说,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因此黄色属于中央之色。

隋朝以鲜卑血统入主中原,为了宣示隋皇室统治的正统性,才无视“黄瓜”之绿色而改为黄色。

③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和北非地区的两河流域,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距今约四千年前的新疆小河墓地。

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

能证明小麦是外来植物的事例还有很多。

比如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有“来”和“麦”这两个汉字,就保存了小麦由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信息。

“来”的繁体字是“来”,甲骨文字形之一,很明显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中间是直立的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

“来”的甲骨文字形之二,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

后来甲骨文被金文取代,“来”的金文字形将下垂的麦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秆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

据此看来,“来”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引申为来去的“来”。

“麦”的繁体字是“麥”,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夂”,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

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

你看,这其中是不是充满了传奇性?④其实,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还不止这些呢。

大蒜的原产地是西亚和中亚,最迟在汉代传入中国。

它的最初用途是和西方一样作为药用的,后来又变成了辟邪之物。

原产于印度的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后,唐朝向印度学习熬糖法制作出了红糖。

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篇(含答案)(2003—2022)

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篇(含答案)(2003—2022)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南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篇(2003—2022)目录南通风筝(2022江苏南通) (2)关于“电影《悬崖之上》”的阅读(2021江苏南通) (4)关于00后看南通的阅读(2020江苏南通) (7)关于科学技术的阅读(2019江苏南通) (8)教子方法(2015江苏南通) (11)时间都去哪儿了(2014江苏南通) (13)南通风筝(2022江苏南通)【材料一】南通风筝博物馆坐落在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内。

全馆展区分四个展厅:第一展厅,厚重的风筝文化;第二展厅,巨大的风筝贡献;第三展厅,精彩的风筝世界;第四展厅,独特的南通板鹞。

除此之外还设有风筝制作室、影视厅。

馆中藏有来自民间演奏“空中交响乐”的各种器乐:“嗡声”“啜子”“哨子”“葫龙”等,种类齐全。

还收藏着展示传统文化的数十种风筝画品,以及风筝制作器材、工具等,实物、照片、文字俱全。

【材料二】“风筝”一词较早出现在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里:“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

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

”可见鸣唱的“纸鸢”才叫“风筝”。

近代以来,人们熟悉的“南鹞北鸢”中的“南鹞”,往往就是指南通的板鹞风筝。

南通板鹞具有轻风能上天、强风不掉地、一飞冲天的动态美,独特的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结构美,介于年画、工笔画、壁画、唐卡之间的绘画美,得风而鸣、随风而歌的音律美四大艺术特色。

2006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即有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

这种由动态美、结构美、绘画美、音律美汇聚而成的艺术审美,形成了它在风筝类别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征。

南通板鹞风筝又称“哨口板鹞”,源于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

南通板鹞风筝核心技艺是“扎绘糊雕搓放”,其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鹞为多,也有由多个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七联星”“九联星”“十九联星”等。

这样的风筝因其硕大简朴的造型,形似门板而被称作板鹞。

2003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8篇

2003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8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03年江苏省说明文阅读8篇落雪之声大如雷(1)在人们的印象中,落雪好像是无声无息的,尤其是落在水中。

但是关于落雪的最新声学研究却有了惊人的发现。

(2)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雪花落在水中时是喧闹纷乱的,但是却没有人去查找其中的奥秘。

直到六年前的一个雪天,美国物理学家克鲁姆博士在弗吉尼亚的劳克城,将声纳的传声线和传感器放进旅馆的露天泳池里进行探究,才解开了谜团。

此后,克鲁姆又对落雪声音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雪花落到水面上时,其声响是长而尖的,只不过这种声响的频度太高了,人类的耳朵几乎不可能觉察,但是这种声响对于海豚等可以听到这样高频率声响的动物来说,简直就是“震耳欲聋”的。

具体一点说,这些动物听到的是一种人类听来像刹车时轮胎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还有点像是雷雨打雷时那种长而略尖的雷声。

(3)克鲁姆还专门就此问题与普罗斯伯雷蒂教授合作写了一篇论文。

克鲁姆在论文中说,落雪可以将水下高频声响的声强增大30分贝,即等于将办公室正常交谈时的声响增加到了手持式凿岩机凿岩时的声响。

普罗斯伯雷蒂解释说,空中飞舞的雪花实际上充满了空气,在雪花落入水中时,这些空气就变成了气泡。

水面的拉力试图要拉住气泡,而这些气泡则摇摆着想脱离,于是就产生了这种水下动物听到的长而尖的声响。

这种声响的频率在50—200千赫兹之间,许多水下动物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响,而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却在20千赫兹以下。

(4)关于落雪对利用声纳进行水下探测的影响,生物学家代姆最有发言权,他每年秋季都要在昌达拉尔河用声纳探测大马哈鱼。

他说,在正常情况下声纳设备可以探测到一条大马哈鱼的轮廓,但是在下雪时,声纳探测器的整个屏幕几乎都是黑的,就像是有人在屏幕上洒上了胡椒粉,声纳发出的探测声波简直没有办法探测出水下的东西。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16.第(3)节画线句子“即等于将办公室正常交谈时的声响增加到了手持式凿岩机凿岩时的声响”在表达上有何作用?(3分)答:17.依据第(2)节的内容,简要概括雪花落入水中的声音所具有的特点。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4篇(2003—2020)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4篇(2003—202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苏州说明文阅读14篇(2003—2020)目录行走的种子(节选)(2020年) (2)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2018年) (3)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2017年) (4)基因组测序:全面了解胡萝卜(2016年) (6)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2015年) (7)暴雨形成的主要条件(2010年) (8)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2009年) (9)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2008年) (10)气候异常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07年) (11)雪球地球(2006年) (12)月到中秋分外明(2005年) (13)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2004年) (14)信息高速公路(2003年) (15)《枫桥液泊》新解质疑(2003年) (16)行走的种子(节选)(2020年)①春花烂漫的时节过去了。

枫树和山核桃树上开败的花朵如雨点一般洒落下来,向大地证明了这些树木繁茂的生殖能力。

成百上千朵小花静静地躺卧在坛城中。

与虫媒植物外表华丽的花朵不同,这些树木的花朵温和而谦逊,既没有明显的花瓣,也没用多姿多彩的装扮。

这种极端素朴的装束暗示出,坛城上树木之间的繁衍,是一项严肃的任务,绝不同于虫媒植物铺张的花蜜与色彩的盛宴。

这些树木无需取悦谁。

风为它们传递花粉,因此它们不必像虫媒植物一样费心去吸引昆虫的眼球与鼻子,赤裸裸地露出功利主义的本质。

②对于早春开花的树木来说,风媒授粉是一种格外有用的策略。

虫媒植物生长在一个相对温暖、避风的微观气候中,即便这样,它们也要努力寻找授粉者。

而树木冠层的微观气候,更加不利于早春的昆虫出没。

不过风是不短缺的。

因此,枫树和山核桃树打破了与昆虫之间的古老协约,采用物理的而非生物的方式,来运输它们的花粉。

很不幸,可靠性的增加伴随着精确性的减少。

蜜蜂能直接将花粉从一朵花的柱头传递到另一朵花中。

风并不有目的地传递什么。

相反,它散布随着它的运动而携带来的一切事物。

这给花和人类的鼻子都造成了困扰。

南通市历年中考真题解析(散文阅读)答案

南通市历年中考真题解析(散文阅读)答案

南通市历年中考真题解析(散文阅读)【2008年】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6分)抽打心中的樱桃花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

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

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

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

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

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

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

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

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

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

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

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

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

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

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

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15.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

江苏盐城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8篇(2003—2018)

江苏盐城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8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盐城说明文阅读8篇(2003—2018)无人机,有前途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

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

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②“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有车载计算机完全和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

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鞋带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有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③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多旋翼的直升机。

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

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

直升飞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 “Dirt” (脏) “Dangerous”(危险) 的任务。

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

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

江苏镇江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6篇(2003—2018)

江苏镇江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6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镇江说明文阅读6篇(2003—2018)“望梅”能否止渴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

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

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

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

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

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

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篓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

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

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

说明文阅读附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附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附答案10篇说明文阅读附答案一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

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而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

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5的含量。

也有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现代医院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

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

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而PM2.5除了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

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

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

江苏宿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1篇(2003—2018)

江苏宿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1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宿迁说明文阅读11篇(2003—2018)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柳静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

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特持续了一百多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

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 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中考语文题库:说明文阅读(10篇)

中考语文题库:说明文阅读(10篇)

题库:说明文阅读(10篇)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一叶知秋”问何故少聪①“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夏天过后的阵阵秋风,让片片黄叶在风中漫舞,纷纷投向大地的怀抱。

人们透过片片树叶的凋落,仿佛听到了秋天渐近的脚步声。

为什么许多树木一到秋天就会落叶呢?②树木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同时它的体表(主要是叶子)会将多余的水分以水蒸汽的形式弥散到大气中,这就是树木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作为树木体内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好比是开足了马力的抽水机,一个劲地把根系所吸收的水分往高处输送。

如果没有蒸腾作用,植株较高的部分也就无法获得生存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

同时,那些矿物质、盐类及其他养料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在植物体内运转并得到吸收。

③秋天,气温下降带来了干燥的空气,树叶上的水分蒸发更快了。

此时,树根吸收水分的能力反而大大降低,造成了树木中水分、养料供应出现不平衡。

④冬天将要来临了。

在接收到日照变短的信息后,树叶中就开始积累一种激素——脱落酸。

叶片中脱落酸产生的多-1-少,主要和日照时间的长短有关。

当脱落酸大量生成并快速地转移到叶柄的基部时,叶柄基部就会形成一层被科学家称为“离层”的小而薄的薄壁细胞。

这种离层的生成会导致水分不能正常地输送到叶片。

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补充,叶子就逐渐干枯了。

于是,在脱落酸的作用下,离层周围就会形成一个自然的断裂面,当自然断裂面越来越明显时,经秋风一吹,便造成了开头所描绘的落叶纷飞的现象。

可见,叶片回归到大地的怀抱,恰恰是树木牺牲局部保全整体,准备安全过冬的一种本能。

⑤秋天,树木通过落叶来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也减少了体内养分的消耗。

当然,也有部分树木选择了其他的适应方式,如针叶树就是通过改变叶片的形状,减少叶片的表面积来达到降低蒸腾作用的目的。

⑥在树的分类里,有常绿树与落叶树两类。

常绿树其实也落叶子,但四季都在落,冬天时叶子在落,而春天时相对落的要多一些。

典型且常见的不落叶树木,有各类的松树、柏树、香樟、橘子树等。

江苏无锡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2篇(2003—2018)

江苏无锡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2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无锡说明文阅读12篇(2003—2018)黑白双风暴①回顾历史,一个现象显而易见:文明越发达,衰亡越彻底。

在人类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发下,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文明被迫沦落他乡。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终于短时间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②19世纪,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认为这是既能发展西部又能解决饭碗的聪明之举。

1860-1890年,90万平方公里处女地被开垦。

孰料过度垦牧造成大面积沙化,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渐成气候,1932年爆发14次,1933年达38次,1934年春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扫荡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国小麦减产1/3。

1935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降临了,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把3亿吨肥沃的地表土送进了大西洋。

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

当年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以上。

③可是,前苏联并没有接受美国的教训。

从1954年开始,为“让荒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年之内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

但植被和表土结构被破坏的结果是:1960年3月和4月两次出现了大面积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20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尘雾迷漫。

④比黑风暴波及更广、持续更长且已覆水难收的是同时发生并绵延至今的白风暴。

前苏联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亚洲第三大湖成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调水灌溉1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

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30年间湖岸线后退10至20公里,成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接踵而至,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江苏连云港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3篇(2003—2018)

江苏连云港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3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连云港说明文阅读13篇(2003—2018)高速公路上的弯道①《诗经》里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这句话形容周代的路况非常好,就像磨刀石那样平整,像离弦之箭那样笔直。

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道路平坦笔直,觉得这样行驶车辆才能安全快捷。

②然而,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如一段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3公里﹣6公里。

我国北京至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全长152公里,弯道有33处之多,其中有十几处弯道是故意设置的。

有些国外高速公路弯道设置更多,美国加州的一段200公里的高速公路,竟然有50多处弯道。

③研究表明,在过于平坦笔直的路面上高速行车极易发生车祸。

首先,发动机的声调一成不变,驾驶员会因缺乏感官刺激逐渐产生精神疲劳,速度感和快速反应能力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再者,从眼睛的视觉特性来看,如果汽车司机长时间地注视着无限远方,会产生一种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方的东西,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

同时从心理角度看,过于平坦笔直的道路,也会让人产生心里懈怠,诱发“飙车”欲望。

你也许已注意到,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都一律经过一段弯路,车辆缓慢地沿着弯道顺从而下,这段弯道就是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引导,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而诱发安全事故。

(选自《百科探索》2016年第11期,有删改)13.请给“空虚近视”下一个定义。

14.第②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5.请简要概括高速公路上人为设置弯道的具体作用。

【参考答案】13.空虚近视是指长时间注视无限远方后会把近处东西看成是远方东西的一种视差现象。

14.举例子和列数字。

说明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有意设置大量的弯道。

15.防止驾驶员产生精神疲劳;防止驾驶员出现空虚近视;防止驾驶员出现心理懈怠;防止驾驶员降低车速。

【中考复习】2018年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10篇 一(含答案)

【中考复习】2018年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10篇 一(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10篇1、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问题: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

”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岂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②苏格拉底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天地之间,真的只有三尺吗?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人们一直在思考着,争论着,实践着。

③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昂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伸展自己的双臂。

④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低头。

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面充满了神秘,你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你身体的高度。

这时候,你是低下头进去,还是昂起头返回?当看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

⑤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

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

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不低头,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⑥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

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犯错误。

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

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

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不是在硬碰中解决的,而是在低头中令人悦服的。

⑦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

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

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出出。

有人感到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

但和法律较劲,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

⑧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

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

江苏南通201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南通201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南通201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改造火星①我们能把火星变成地球吗?能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吗?如果能,我们应该怎样做?②有证据表明,火星形成初期,大量的二氧化碳曾经使火星的气候变得温和,有一段时间曾有河流流入汪洋大海。

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在冻结的泥土和极地冰盖中还可能存在着水。

③爹美国宇航局的行星科学家克里斯·麦凯表示,将火星地球化的大部分工作需要火星自身完成。

④麦凯说:“人类所做的工作只是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

”在地球上生活的我们,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那就是向大气层中添加一些温室气体。

全氟化碳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可以用火星的泥土和空气中的成分合成获得,然后将它释放到大气中。

这会使整个行星变暖,接着它们就会释放出冷冻的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会促使温度升高,从而将大气压力增加到能让液态水流动的程度。

⑤与此同时,威斯康星大学的植物学家詹姆斯·格雷厄姆说,通过这种方法,人类就可以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首先在火星的南极地区会生长出细菌和地衣类植物,之后会出现苔藓类植物,一千年或更长时间后会长出红杉树,再经过几千年的时间,长成的森林会逐渐释放出更多的氧气。

⑥当前,实现该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

美国一个由白宫指定的讨论组最近建议首先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一下,而现在,我们还无法估算出,要将一颗死气沉沉的行星变成地球一样的绿色星球到底需要多少费用。

(选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6.阅读全文回答:人类改造火星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4分)目的:方法:7.第②段中,“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一句中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8.近年来,人类加快了探测火星的步伐,然而对改造火星计划的可行性,还存在着争议。

你认为改造火星的计划是否可行?请依据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6.目的: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把火星变成地球环境)。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篇一: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 O题。

(1 1分)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0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10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淮安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2003—2018)

江苏淮安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淮安说明文阅读7篇(2003—2018)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王志艳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

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花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

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

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

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

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

《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

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

《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

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

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

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

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

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

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

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

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

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

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

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

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竖一条原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

2003年江苏南通中考满分作文《兴趣》6

2003年江苏南通中考满分作文《兴趣》6

2003年江苏南通中考优秀作文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

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

2.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兴趣自幼便爱下厨。

近日,见报上陈水扁“一边一国”论,此兴趣倍增。

何故?且看我做菜,定让你大饱眼福,何不谓大饱口福?且看我做来。

材料:“沉水鳖”一只,高压锅一个,斧一把,精肉一千克。

步骤:1、将“沉水鳖”置于案板,一手持斧,一手按其壳。

见其颈,斧下,未料其头已缩回壳内,久未探出,乃知其怯懦、狡诈之本性。

2、取精肉少许置于前,以诱之,未见效,再切精肉置于前,便有一头探出于壳。

得肉,便急缩于壳内。

乃知其贪婪之本性。

3、将余肉置于前,持斧候之,果见其再探出头,斧下,鳖毙。

乃知其愚钝之本性。

4、以斧劈其壳,坚若岩,劈数刀仍纹丝未裂。

乃知其死硬、顽固之本性。

5、将鳖置于高压锅内沸煮。

许久,开锅,忽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而后见一团黑烟窜出锅,直向北美方向窜去,乃知其与同类之微妙关系,实属其奴才、走狗也。

其叛国叛民之本性显而易见。

6、取出鳖,再置于案板上,以斧劈开其壳,见其膛内,一团乌黑,不辨内脏。

乃知其黑心之本性。

7、寻出其内脏,皆已变质,黑臭而坚硬,此乃顽症之迹象,无可救药也。

乃知其气数已尽,时日无多也。

8、取余鳖投于狗,片刻,便见狗七窍流血而死,乃知其恶毒之本性。

忙乎一阵,虽未能饱餐一顿,但却收获颇丰。

怎样,大饱眼福乎?待下次红焖“驴朽莲”之时,再请诸位一饱眼福,可乎?怎样,见我下厨,是否和我有了同样的兴趣?我想这是定然的。

因为这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有的兴趣,不是吗?【简评】我们鼓励学生作文中“有创意的表达”。

这篇文章构思大胆新颖,别开生面。

声讨“一边一国”论的文章很多,但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利用谐音,将一个人名仿化出一个临时性的词语“沉水鳖”,在妙趣横生地“说明”“做菜”的过程中,用戏谑幽默的语言,活画出“一边一国”论遭国人唾骂的丑恶嘴脸,辛辣地讽刺了“沉水鳖”“怯懦、狡诈”、“贪婪”、“愚钝”、“死硬、顽固”、“叛国叛民”的本性,预示他“气数已尽,时日无多”的必然下场。

题库说明文阅读10篇

题库说明文阅读10篇

题库:说明文阅读(1。

篇)一、阅读下文,完成「5题。

(15分)人类为何没有尾巴李小凤①绝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有尾巴,但人类和猿类没有。

那么,为什么人类和猿类没有尾巴呢?②人类在胚胎早期时曾有尾巴的出现,而人的尾巴在妊娠期31〜35天时最为明显,当胚胎发育成胎儿时,尾巴就会被身体吸收,退化成四五节融合在一起的尾椎骨。

③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尾巴的主要作用其实是使身体达到平衡,比如猫和猴子在跳跃的时候,尾巴就有掌握平衡和缓冲降落速度的作用。

尾巴的另外一个重要功用就是驱赶蚊虫,因为大多数动物身体的后面部位都是嘴巴和前肢够不到的地方。

④但是对于人类和某些猿类而言,已经不需要尾巴的这些了,人类已经会直立行走,大多数猿类会半直立行走,这样的行走方式已经完全不需要尾巴的平衡作用。

更重要的是,人类和猿类都进化出了长长的手臂,可以轻松地伸到身后驱赶蚊虫,所以也就不需要尾巴起作用了。

当第一批离开了森林的古猿开始尝试直立行走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其实就是它们的尾巴。

在四条腿的情况下也许尾巴还可以起到平衡机体的作用,但是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状态下,尾巴不仅起不了平衡机体的作用,还是一种累赘。

在一代又一代努力地挺直身体的作用下,古猿的尾巴也就被进化掉了,最终也只是剩下屁股上的一点尾椎骨的残余。

⑤因此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在直立行走后就已经不需要尾巴来保持平衡,尾巴在椎尾骨的挤压之下,也就渐渐地失去了恭分的供给而萎缩掉了。

尾巴就这样被淘汰了。

⑥我们人类的尾巴可以消失,同样地,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也没有明显的尾巴,只在身体后部有一个明显的凸起,仿佛是尾巴还没有完全退化留下的痕迹,这也是黑猩猩不断进化的结果。

那么,在未来,随着猴子的不断进化,它们的尾巴也会消失掉吗?⑦这个问题其实许多科学家也讨论过。

有科学家认为:猴子的尾巴以后会不会消失,关键还是要看猴子的“生活习性”。

猴子之所以长着长长的尾巴,是因为它们平时需要经常在树上攀爬,长着一条长尾巴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

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2篇(2003—2018)

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2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南通议论文阅读12篇(2003—2018)假如汉字会说话乐琦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智慧。

汉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

《淮南子》里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味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你看,甲骨文的雨()、山()、本()末()、采()、休(),视之其象可见,察之其事可明,思之其意可会。

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这是只有汉字才能传达的意境。

当我们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时候,分明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这种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很多发明难以比拟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小篆作为全国的标准字体。

自此,汉字从最初的象形意义系统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文字体系。

以往的汉字学习,大家更关注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字的本源意义,却甚少涉及。

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相传龙会口吐大水而形成雨,“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的喷水功能也正好与“龙吐水”不谋而合。

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

“旦”是指事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

“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元”和“旦”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今天,我们在迎接新年第一轮朝阳时,依然可以想见,五千多年前先人在黎明时分看到日出时画出“旦”的情景。

传承五千余年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力的记忆。

中国人对汉字的敬畏从汉字产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古代,读书人“敬惜字纸”。

直到现在,每逢过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贴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时的汉字,正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盼。

今天,汉字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汉字,迷恋汉字。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在瑞典教汉字,每教一个字,都会解释这个字的来龙去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南通说明文阅读10篇(2003—2018)中国结①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

②中国结起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可谓历史悠久。

据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

”梁武帝诗《有所思》中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之句。

可见,在古老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特定的表情达意功能,备受人们的尊重。

③中国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类工艺品。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靠一双巧手,用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而来。

其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美造型。

同时,中国结的命名,也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美满的象征义,如“双寿”、“双喜”、“龙凤呈祥”“鲤跃龙门”、“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有余”等,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饰送给亲友,不但喜气洋洋,也是一种千情万意的祝福。

④在编织中国结时,最主要的材料是线绳。

一般说来,用来结艺的线绳约为100厘米长,4-6毫米粗,线绳的种类很多,过去主要有丝、棉、麻,现代材料则增加了尼龙、混纺等,不仅色泽更加亮丽,耐用度也大大提高,究竟采用哪一种线绳,要根据所编织的结的用途而定,用来编结的线绳的纹路愈简单愈好,纹路复杂的,虽然单看绳线很美观,用来编结却不合适,不但纹式失色,绳线本身的美感也会被淹没。

线的粗细,要视饰物的大小和质感而定,开大质粗的首选粗线,形小质细的宜选细线。

线的硬度也要适中,若线太硬,会给编结者增加难度,结形也较生硬;若线太软,编出的结形不输廓清晰,结形不挺拔,不能体现线条的韵律美。

⑤一件结饰要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的关系也要协调。

选线要注意色彩,若与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立刻就会使整体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

⑥如今,中国结仍然随处可见,广为流行,中式服装上精致的盘扣,让人不禁倾心于古老的东方神韵;新春佳节时,吉祥喜庆的“春”字结红遍千家万户。

中国结这一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生发出多种现代审美意蕴,带给人们无限的情趣和生活美.......................................感。

..(选自《百科文章》2012年第1期,有改动)13.阅读全文,依据文章思路,在下面的图框中填写合适的内容。

(4分)14.第②段中引用《易·系辞》和梁武帝《有所思》中相关文献的目的是什么?(4分)15.根据第③段文字,概括中国结的特点。

(6分)16.根据文中加内容和中国结插图,完成下面的题目。

(6分)(1)将插图中的“福”字换成其他文字或图案,请写出你的创意。

(3分)(2)如果这个中国结赠与他人,你觉得赠给谁最合适?说说你的赠送缘由。

(3分)【参考答案】13.中国结的历史和功能编织中国结对线绳材料的要求14.引用文献资料(或举例子),具体说明了中国结的历史悠久,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同时增加了全文的文化含量和历史厚重感。

15.(1)工艺精巧;(2)造型完美;(3)命名具有吉祥美满的象征义。

16.不设统一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012江苏南通)改造火星①我们能把火星变成地球吗?能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吗?如果能,我们应该怎样做?②有证据表明,火星形成初期,大量的二氧化碳曾经使火星的气候变得温和,有一段时间曾有河流流入汪洋大海。

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在冻结的泥土和极地冰盖中还可能存在着水。

③爹美国宇航局的行星科学家克里斯·麦凯表示,将火星地球化的大部分工作需要火星自身完成。

④麦凯说:“人类所做的工作只是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

”在地球上生活的我们,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那就是向大气层中添加一些温室气体。

全氟化碳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可以用火星的泥土和空气中的成分合成获得,然后将它释放到大气中。

这会使整个行星变暖,接着它们就会释放出冷冻的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会促使温度升高,从而将大气压力增加到能让液态水流动的程度。

⑤与此同时,威斯康星大学的植物学家詹姆斯·格雷厄姆说,通过这种方法,人类就可以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首先在火星的南极地区会生长出细菌和地衣类植物,之后会出现苔藓类植物,一千年或更长时间后会长出红杉树,再经过几千年的时间,长成的森林会逐渐释放出更多的氧气。

⑥当前,实现该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

美国一个由白宫指定的讨论组最近建议首先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一下,而现在,我们还无法估算出,要将一颗死气沉沉的行星变成地球一样的绿色星球到底需要多少费用。

(选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6.阅读全文回答:人类改造火星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4分)目的:方法:7.第②段中,“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一句中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8.近年来,人类加快了探测火星的步伐,然而对改造火星计划的可行性,还存在着争议。

你认为改造火星的计划是否可行?请依据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6.目的: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把火星变成地球环境)。

方法: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时应首先找到依据。

目的的依据在第①段中,方法的依据在第④段中。

仔细阅读,即可得出答案。

7.不能删去。

如果删去“可能”,就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着二氧化碳,这与事实不符。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把握。

完成时,一般可分为三步:①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可能”表示猜测;②进行具体说明,去掉“可能”,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着二氧化碳;③如果去掉,就与实际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关键是前两步。

8.示例:①可行。

因为有证据表明,火星仍可能存在二氧化碳和水,具备改造成地球环境的条件;此外,人类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②不可行。

因为关于火星上存在二氧化碳和水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可能,再有,实现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的结果不得而知,需要多少费用也是一个未知数。

解析:此题看上去很复杂,但实际上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具体完成该题时,首先应确定改造火星的计划可行还是不可行,然后在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作为理由。

(2010江苏南通)城市空中森林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

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

它是一种巨大的污染物过滤器,可以把来自周围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让空气清新。

②“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

一幢大楼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每一幢“城市空中森林”就是一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可以建造在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

楼内的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③“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

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

这种建筑还是一种节能建筑,按照规划,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也可以驱动为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液的水泵。

惟一需要外部能量的是运送维护人员上下的电梯。

④这种建筑由于只承载树木和土壤,而且采用了板式构造,因此可以建造得轻型一些,不需要完整的底座,只要三根牢固的支柱就可以了。

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

⑤这种建筑的主体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相当坚固。

底部的一根短支柱是实心的,其他两根长支柱是空心的。

长支柱内部设置电梯,管理人员从这里进出大楼。

大楼的两侧有两块醒目的翼板。

这种翼板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是一种空气吸收装置,以便为大楼内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气。

⑥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

6.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4分)▲▲▲7.第④段中,“这种建筑……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一句中的“太多”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8.有人认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还不如在地面上多种树。

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6.过滤有害物质,让空气清新;为附近居民和动物遮挡炽热的阳光;降温,使空气凉爽。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4分)7.不能删去。

(1分)如果删去“太多”,就说明“城市空中森林”不会占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这与事实不符。

(意思对即可,3分)(共4分)8.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1分,理由3分,共4分)示例一:我认为应该兴建“城市空中森林”,因为它不会像在地面上种树那样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

示例二:我认为应该在地面上多种树,因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既需要成本,又耗费能源。

(09江苏南通)①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

较之其他新能源,风电优势更加明显:它蕴藏量大,超过所有油、气、煤的储藏量;理论上仅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②在江苏沿海,从南通向北直到连云港,有连绵数百公里的滩涂,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

这里常年风速保持在每秒7-8米,正是绝佳的风电场。

③这一带可建超过1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堪称“海上三峡”,却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

而1个三峡的投资,可以建2-3个三峡规模的风电场。

而且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资源,没有火力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④虽然前景如此诱人,但是风能却并非竖起风车就等着发电。

因为有两个世界性的“拦路虎”:一是,风电之于火电,由于电压、频率波动性大,因而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会危害常规电网;二是,风力机结构复杂,风电价格远高于煤电,我国风电设备单位功率的费用是煤电的两倍以上,电网公司很难接受或根本不愿意购买风电,有人据此将风电比喻为“垃圾电”。

⑤有专家经过10年研究发现,风电对于某些工业生产,特别是有色冶金、氯碱等高耗能产业,如能直接非并网利用,会像黄金一样宝贵。

不但减少或完全消除对电网的危害,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