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8.3摩擦力说课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与两个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方向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摩擦力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滑动摩擦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写字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2. 概念讲解: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摩擦力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解释摩擦力的概念。
3. 分类讲解:讲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两种摩擦力的区别。
4. 方向讲解:通过实验和示意图,讲解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5. 计算方法讲解:介绍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即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与两个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6.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讲解:讲解如何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等方法来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7. 例题讲解:选用一道有关摩擦力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8.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摩擦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概念2. 摩擦力分类3. 摩擦力方向4. 摩擦力计算方法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摩擦力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及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交流【教学用具】木板、物理小车、棉布、手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巩固1、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思考: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呢?草地对球的阻力——摩擦力使球慢慢停下来。
二、探究新知探究活动把手压在桌面上向前推,在推的过程中,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显微镜下的桌面桌面是粗糙的,手对桌面有压力,桌和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摩擦力发生在手和桌子的接触面上。
(一)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物理量符号: f单位: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N对“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相对运动趋势是指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具有想发生相对滑动的“愿望”。
如静止于斜面上的物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具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要相互接触并有挤压作用;(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3)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理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池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
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
多媒体课件 分发导学案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成的猜想,在班级里进行交流,每
①手在衣服上、桌面上、头发上滑动的感觉;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与全班同学
②手按桌面的力不一样,手的感觉不同; 交流本组的猜想。
③分别拉动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感觉会不
一样。
提出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
题,进行
教师将学生主要提出的猜想列在黑板 出三个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
猜想
觉到有阻碍,因为桌子和地面间有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滑动摩擦力; 教师:你们是否感受到过滑动摩擦力的
②用手搓桌面,感觉到用了力 存在?
气,手和桌面间有滑动摩擦力; 对于学生给出的正确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
③磨刀时,手需要使劲,是因为 和表扬;对于不正确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
滑动摩擦力的存在; 去感受滑动摩擦力。
学生代表汇报各组讨论结
果,全班交流实验设计,师生共同
讨论,制定出最佳方案。
实验方案:
①保证接触面的大小、压力的大
教师:每组派代表与大家交流你们小组
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比
的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
较摩擦力大小;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根据交流情况,
②保证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 方案,进 适时提出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
设置情境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发,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1 课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课题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
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具体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
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和方向,测量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析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并对生活中那些地方要增大摩擦,那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做了讨论,掌握了一些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聆听与思考
梳理摩擦力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控制变量法
下面就请你根据经验,进行猜想,并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注意实验表格自行设计,实验后交流
实验后,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板书
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同时为避免初次认知问题复杂化,并没有对摩擦力进行分类,没有提出静摩擦的概念,而是统称为摩擦,滚动摩擦则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中引入介绍。
随后进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环节;“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教材在“科学世界”里补充描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这一环节学习拓宽了学生视野、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知识贮备:摩擦力生活中常见,事例多,生活为学习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在第二节已经学习;实验探究的程序、所用控制变量法,在之前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大多数同学均已掌握。
心理特点: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喜欢动手操作、敢于大胆尝试、心理上喜欢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摩擦力(2)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3)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通过合作探究、体验感受,让学生学会整合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体验知识来源于生活,走向社会的科学探索意义【教学重点】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探究【教学难点】1、运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猜想设计实验2、依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探究【设计思路】本课以男女生“拔河比赛”的小游戏引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意料之外的女生获胜比赛结局,以及现场展示拔河工具两端,并进行对比,强烈的刺激学生,同时激发出学生探究其中奥秘的欲望、兴趣。
并且在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做出猜想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刚才亲眼所见的情景,得出合理的猜想,“拔河比赛”的前后呼应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a.一个箱子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它,但推不动,请分析原因;
b.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紧急刹车时为什么会出现轮胎打滑的现象?
5.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一起讨论家中可能存在的摩擦力问题,例如:家具的移动、鞋底磨损等,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6.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摩擦力的应用实例,如汽车刹车系统、运动鞋底设计等,撰写一篇关于摩擦力应用的小短文。
4.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养成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7.课后作业:布置与摩擦力相关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如:走路、刹车、推箱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提问:“你们觉得摩擦力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尝试解释摩擦力的概念。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摩擦力现象,学以致用;
5.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如走路、开车等,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介绍摩擦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教学重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通过探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力的利和弊(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三)、情感、态度和价值关1、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2、通过擦力的利和弊的问题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对摩擦力现象并不陌生。
现在学生又在学习了力、二力平衡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摩擦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认识摩擦力,并从探究活动中感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节知识。
重点:摩擦力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具:木块、表面粗糙不同的长木板三块、砝码、弹簧测力计一、情景导入同学们:用一张长纸条先压在你字典的第一页,把它抽出来,然后在把该纸条压在字典的最后一页,再把它抽出,两次抽动纸条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两次的感觉不一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课题---摩擦力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摩擦力1、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23-25页,初步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学生活动1 体验什么是摩擦力及产生摩擦力的条件⑴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⑵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交流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3、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彼此阻碍,产生滑动摩擦力学生活动2 测量滑动摩擦力1、测量仪器:弹簧测量计、长木板、木块2、实验原理:二力平衡3、学生交流怎样测量滑动摩擦力,注意事项①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②注意事项:必须保证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4、让学生思考:该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怎样改进才能减小实验误差学生活动3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生活中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4.实践操作题:鼓励学生利用家庭物品(如尺子、硬币等)设计一个简单的摩擦力实验,观察摩擦力的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和结论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
4.应用拓展,巩固知识
-列举生活中的摩擦力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归纳总结,提升认识
-与学生一起总结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等关键知识点。
-强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实用性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摩擦力的方向。
2.学会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摩擦力问题。
3.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1.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利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摩擦力的产生、方向和大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运用生活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1.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刹车、鞋底花纹等。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知识。
摩擦力教案初中人教版_摩擦力教案优秀8篇
摩擦力教案初中人教版_摩擦力教案优秀8篇摩擦力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教学过程】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揭题:运动与摩擦力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2、学生交流、讨论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记录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2、设计对比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篇二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新版
《8.3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2)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存在.(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2)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三、教学资源一杯米、筷子、图8-22器材每两人一套、弹簧测力计每两人一只、毛巾、棉布、砝码、圆珠笔心要能够满足一个组同学的使用量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一、引入课题认识摩擦力1.演示“筷子提米”,引入课题.2.指导学生探究书图8-22实验.要求:拉物体的力要由零开始缓慢增加,直至将物体拉动为.3.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后大组汇报4. 摩擦力产生条件:物体将要运动或已经运动时,静摩擦力种类滑动摩擦力二、活动:8.5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1.你能改变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吗?2.引导学生对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进行研究3.如何记录?(用最大示数加最小示数除以2的方法记录)4.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引导学生分别对课本上的思考内容进行研究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a.压力大小b.接触面粗糙程度三、生活中的摩擦1.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2.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3.归纳:(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a.增大压力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a.减小压力b.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变滑动为滚动摩擦d.使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如:加润滑油或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五、教学反思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飞扬的柳絮,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且可以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D【解析】(1)大气有压强,大气压能把吸盘牢牢地吸在玻璃上;(2)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物体的运动,是看得见的;(3)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详解】A、吸盘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牢牢地吸在玻璃上,该现象与分子间的引力无关,故A错误;B、飞扬的柳絮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故C错误;D、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分子动理论等内容,是一道基础题,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2.体育课上几个同学用一根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答案】B【解析】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施加的拉力越大,据此分析解答此题.【详解】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三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故选B.3.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答案】A【解析】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4.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F1=F2).不计绳重及摩擦,两装置匀速提升物体的重力最大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起最大重物的重力大小不相等,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B.提起最大重物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C.提起最大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D.提起最大重物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答案】B【解析】甲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提升重物为G甲=2F-G动;乙滑轮由三段绳子承担,提升的重物G乙=3F-G,动滑轮的重力相同,因此G乙大于G甲;机械效率,动因为甲的重力小,因此甲的机械效率小,乙机械效率高.正确选B.5.重为G的石块在空中下落,则此过程中石块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F的大小A.等于G B.等于零C.大于G D.小于G【答案】D【解析】重力为G的石块在下落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竖直向上,两力的方向相反,在下落过程中,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受到向下的力,即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向下,合力大小小于G.故D正确.6.如图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悬挂一根铜棒,铜棒的两端a、b通过导线跟开关、电流表连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设计
《摩擦力》教案表示木箱受到的力。
小结:一个物体(木箱)在另一个物体(地面)表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是要运动但没运动)时,也会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引导学生归纳:(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用牙刷做实验,帮助学生理解)2、摩擦的分类: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对摩擦进行初步分类:①滑动摩擦③静摩擦②滚动摩擦3、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结合课本图8.3-1,向学生简要介绍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4、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演示:把木块放到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子拉着木块前进。
思考: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哪些力?画出力的示意图。
怎样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小结: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理解,记忆对下面的摩擦进行分类:通过思考讨论让学生明确: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用牙刷演示,形象直观,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方向。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木板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结果:f=F学习活动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1)提出问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或假设: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压力有关,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设计实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那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运用怎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果我们先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怎样改变压力大小?怎样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请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的表格。
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文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以及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脱离以及用滚动代替滑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以及用滑动代替滚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描述摩擦力的特点。
2. 能区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并了解它们的应用。
3. 掌握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能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木块、毛巾、斜面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写字等。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3. 分类讲解:讲解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和特点,让学生能正确区分。
4. 实验演示: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5. 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3节《摩擦力》。
本节主要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1. 摩擦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3.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条件;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公式;2. 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了解它们的应用;3. 掌握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条件,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4. 学会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3.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条件;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木板、毛巾、砝码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如自行车刹车、鞋子摩擦地面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及作用。
2. 理论讲解:介绍摩擦力的定义、计算公式、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条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等。
3. 实验演示: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摩擦力的作用,如用小车在木板上滑行,观察摩擦力的产生。
4. 例题讲解:分析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自行车刹车时的摩擦力大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摩擦力计算题目。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3.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条件;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自行车刹车时的摩擦力大小。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摩擦力》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摩擦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力》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摩擦力一节的课堂设计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透镜式教学。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物体受摩擦力的事例,学生讨论、分析摩擦力的共同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点,给摩擦力下定义。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
通过实验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估交流。
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本节设计的一个亮点。
将辩论引入课堂。
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沦。
通过辩论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增、减摩擦力的方法。
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三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结不仅让学生总结本节学到知识,而且提炼出了所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程序。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摩擦力?②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③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①经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
②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理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池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摩擦力的定义。
《摩擦力》教案(精选13篇)
《摩擦力》教案(精选13篇)《摩擦力》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 :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学习方式:探究式启发式二、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我在上学校的路上拾到了几个脏兮兮的小玻璃球,老师用水给它们洗干净了。
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容器中请出来。
(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但不易夹出)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太滑,摩擦力小。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1、认识什么叫摩擦: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 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
并请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的手、脚运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学生思考回答。
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5篇)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5篇)第一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学生2、教材版本:苏科版八年级下册3、学科:物理4、课时:2课时5、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根据导学案初步掌握知识。
二、教学课题1、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2、教材的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滑动摩擦力和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现状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匀速直线运动等知识。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83《摩擦力》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 3 节教学设计课题第八章第 3 节摩擦力(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教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具体问题。
学(二)过程与方法目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标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重点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教学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方法教具多媒体、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木板学具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照片,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复习上一节知识。
引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二力平入衡的知识,那位同学给我们分析课一下,如图手持杯子静止时,玻题璃杯受到什么力?杯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杯子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杯子还受到一个手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讨论并锻炼分析能力,这个力不是弹力,这个力就是摩同时引出课题。
擦力。
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聆听的一种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讲授实验内容,体验摩擦力在分析摩擦力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摩擦力。
1.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
2.将手掌用较小力压在桌面上聆听实验内容,并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新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力,并教育学生,滑动。
分析事物首先要从3.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观察开始。
课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
讲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学生思考,并讨论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从摩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授何?方向几个方面讨论,并得出结论。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精选10篇)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
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
(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法建议: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必须尽量做好.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这样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8.3《摩擦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8.3《摩擦力》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木板、毛巾、砂纸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为什么需要穿轮滑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摩擦力。
2. 新课导入: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摩擦力是什么。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摩擦力的方向,引导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方向。
4. 课堂讲解:讲解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摩擦力。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摩擦力概念: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 增大压力。
3. 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 减小压力。
3.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只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 答案:(1)错误。
摩擦力可以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也可以是促进物体的运动,取决于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
从力的三要素看,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呢?
那我要想知道某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比如这个木块放在这个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我该怎么办呢?
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摩擦力吗?
介绍实验装置,指导学生实验
好,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测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束,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控制变量法
下面就请你根据经验,进行猜想,并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注意实验表格自行设计,实验后交流
实验后,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板书
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第八章第3节教学设计
课题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
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具体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课
题
展示照片,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二力平衡的知识,那位同学给我们分析一下,如图手持杯子静止时,玻璃杯受到什么力?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这个力不是弹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
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
学生可能猜测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
物重;
接触面所受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物体运动的速度;
接触面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回答
每次只改变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中的一个,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并记录。
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展示实验数据,表达个人观点,总结讨论
思考谈论
有时候是有益的,有时候是有害的。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引导
大家说:摩擦力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板书
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
讲授
大家说的很好,其实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情况都是有用的:
展示多媒体图片
比如,利用传送带将货物运送到高处时,传送带和货物之间有摩擦;拔河时手和绳子之间有摩擦;人走路时,脚和地面有摩擦;体操运动员手和单杠之间的摩擦;自行车车闸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拧瓶盖时手和瓶盖的摩擦;这些摩擦都是有益的,都是需要增大的。
引导
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组的同学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由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注意要说明你猜想时是根据什么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刚才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可是这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我们怎么来研究呢?
板书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是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思考回答
不同情况不一样。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测力的工具应该用弹簧测力计。
不能,所以要用二力平衡知识。
使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测出的拉力就等于摩擦力。
进行分组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并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想
板书设计
一、摩擦力(F摩)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c.接触面不光滑。
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将手掌用较小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
3.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感受,纠正学生的错误
板书:
一、摩擦力(F摩)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聆听
聆听思考
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的情况。
分析总结:
有的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阅读文章,总结要点
对问题深入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地能力。
锻炼实验能力。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反思、尊重实验结论的精神。
将生活经验与物理猜想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明确研究方法。
你还知道那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
这些时候,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增大摩擦的呢?
板书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引导
当然还有很多时候,摩擦是有害的。比如我们要推动一个重物时,这是我们可能会在重物下放上圆木,就能减小摩擦;再比如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这时我们会用到滚动轴承。
下面大家一起阅读一下教科书第36页的“科学世界”,看看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小摩擦。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
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和方向,测量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析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并对生活中那些地方要增大摩擦,那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做了讨论,掌握了一些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聆听与思考
梳理摩擦力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
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多媒体、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木板
2.摩擦力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c.接触面不光滑
3.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聆听实验内容,并动手实验
学生思考,并讨论
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方向几个方面讨论,并得出结论。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教育学生,分析事物首先要从观察开始。
杯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杯子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杯子还受到一个手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
讨论
聆听
复习上一节知识。
并锻炼分析能力,
同时引出课题。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讲
授
讲授实验内容,体验摩擦力
在分析摩擦力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摩擦力。
1.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力;
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合作的意识。
培养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找出物理与生活的结合点。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归纳能力
学
以
致
用
引导讨论
讨论一下自行车上,哪些部位存在摩擦?
哪些摩擦要增大?
哪些摩擦要减小?
各用的什么方法?
思考回答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