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意图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爱莲说》,学生能理解屈原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并能体会到荷花的美丽与哲理意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 理解屈原的赞美之情和对荷花的描述。
2.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分析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描绘荷花的美丽形象。
2. 探究诗人在描写荷花时的背后哲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荷花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好奇和兴趣,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荷花的第一印象以及对荷花的了解程度。
阅读理解(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整首《爱莲说》,并给出生词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 学生个别阅读诗歌,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与同伴进行讨论。
诗歌结构与修辞手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结构,并讲解诗歌的押韵和格律。
2. 教师解释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意图。
诗歌赏析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诗歌,探究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哲理意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小组形式分享对诗歌的解读,并展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朵花,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对该花的赞美之情。
2.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诗歌进行朗读或者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阅读《爱莲说》,写下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领悟,并将之作为下节课的讨论内容。
《爱莲说》的教案
《爱莲说》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爱莲说》的内容和主题;2.掌握古文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4.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爱莲说》的内容、主题及古文阅读方法。
难点:古文阅读理解和赏析。
三、教学准备:1.课文《爱莲说》的复印件;2.课堂投影仪;3.课件制作;4.相关幻灯片或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莲花的形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莲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莲花的好奇心和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教师向学生呈现《爱莲说》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快速阅读整个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讲解】1.解释生词和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讨论】1.分组讨论《爱莲说》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2.学生展示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互相交流分享。
【思考】1.引导学生思考莲花的特点和美感,探讨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2.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境界。
【练习】1.古文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阅读《爱莲说》,理解文章的意思;2.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写信的形式,表达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莲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懂得欣赏莲花之美,感受古人对莲花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和审美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修养。
五、作业布置:1.完成古文阅读练习,理解《爱莲说》的内容;2.思考莲花的美感,写一篇关于莲花的作文;3.收集有关莲花的资料或图片,做一份莲花主题的PPT。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莲花以及《爱莲说》这篇古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爱莲说》教学设计1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殊不知,莲花还是高洁的象征呢,这恐怕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天我们-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领悟主旨,提升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先学环节(15分钟)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开始自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语速、语气、停顿、重读。
相关知识链接(1)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谥(shì)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议论、抒情,但一般以议论为主,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二)自学检测反馈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书写要认真、规范,然后一对一用红笔批阅并纠错。
1、《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课文的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熟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蕃()濯()涟()亵()噫()鲜()3、解释划线的字词: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7)花之隐逸者也()8)花之君子者也()9)陶后鲜有闻()10)宜乎众矣()4、初译课文,并翻译下面的句子。
《爱莲说》教案集合9篇
《爱莲说》教案集合9篇《爱莲说》教案篇1一、教学设想:《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__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__内容,学习__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生:(略)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
生答:(略)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师: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
多美的莲花啊!清纯,脱俗,它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
请同学们搜索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了解体裁,简介作者。
①了解体裁点拨:“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②②作者简介明确: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爱莲说》教案4篇
《爱莲说》教案4篇教学目标:学问和技能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了解“说”古文体。
(重点)方法和过程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
(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
(重点)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是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难点。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小组争论相结合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
去洛阳赏牡丹的人摩肩接踵。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这样说。
可是,在宋代有个人偏偏不爱牡丹,他宠爱莲花!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走进《爱莲说》。
板书:爱莲说周敦颐二、朗读(一)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蕃()濯()亵()玩淤()泥清涟()噫()隐逸()鲜()有闻新奇()(二)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和资料解决重点词语。
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的古今义等。
1、重点词语得意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一词多义香远益清远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有朋自远方来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友人惭,下车引之。
3、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2)、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远播4、古今义亭亭净植古义:直立。
今义:植物宜乎众矣古义:应当。
今义:适宜(三)三读课文,疏通文义。
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只宠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只能在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宠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三、概括分析课文(1)四读课文,了解文体和的根底上,思索问题。
题目《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谈论性文体,用于阐述对一事、一物、一种现象的见解或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
爱莲说教学设计意图
二、教材内容分析
《爱莲说》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这篇精读课文在单元
说明中, 既要求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反复诵读, 在诵读中品味语言,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结合该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目标:
。
(五)、知识迁移,延伸拓展 利用投影仪显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托物言志”方法的学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总结:指名学生归纳概括“你是怎么学的?领会了什么思想内容?掌握了哪些写法?”
(六)、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托物 言志 菊———隐逸者 (正衬) 莲 ——君子
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
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 “说” 在
这里指什么? 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说”这种文体可以
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
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 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习课
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
本文作者周敦颐 , (10171073) ,宋代道洲 ( 现在湖南省道县 ) 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
2 、释题
(二)、赏析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播放原文配乐录音,然后利用投影仪出示三个思考题,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教案:初中语文《爱莲说》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爱莲说》这篇杂文,了解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学习杨慎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精美描写;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荷花的观察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学习杨慎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精美描写;2.教学难点:读懂杨慎的表达意图,培养学生对荷花的观察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师导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读懂杂文的内容和情感。
2.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导入】1.自由课堂: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兴趣,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爱莲说》的杂文,并让学生自主阅读。
【展示与解读】3.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解读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
4.教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拨,介绍杨慎的文学成就和他创作的杂文特点。
【阅读与理解】5.文本解读:教师对《爱莲说》的文本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修辞手法。
6.分析篇章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爱莲说》的篇章结构,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
【写作实践】7.训练写作: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用《爱莲说》中的描写技巧,写一篇以“我的故乡”为主题的文字作品。
8.小组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互相评价。
【巩固与拓展】10.总结评价:学生对这次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进行课堂点评,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提高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初中语文教材《爱莲说》2.PPT:展示《爱莲说》的杂文3.杨慎的相关资料与解读4.杨慎其他作品的摘录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2.收集学生写作作品,对其写作表达能力和对荷花的观察力进行评价;3.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爱莲说教学设计(3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3篇)爱莲说教学设计1【学习目的】1、背诵默写,理解提升。
2、合作探究,托物言志。
3、联系生活,提高情趣。
【学习预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设计】一、莲花观赏,沟通引读1、图片展现:同学观赏无穷碧的莲叶,别样红的莲花,并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
例:《乐府》中的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唐诗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沟通引读:同学们,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行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这里的莲以高尚纯净的形象消失,表现出它特有的廉洁、清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品质。
〔板书课题及〕3、简介: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如今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4、题解: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谈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1、读一读:⑴老师示范诵读课文,同学把握以下难读的字词。
⑵同学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⑶同学依据自己状况即时背诵,可采纳嬉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同学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设置问题情景一: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给予了莲花哪些品行?商量明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爱莲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__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见过莲花吗?生:没有。
师:不要遗憾,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莲花图片:妙笔生花、一枝独秀、独擎烛照红装、世人皆睡我独醒、小荷才露尖尖角、梦、沉鱼落雁……生:感觉怎样?美极了。
师: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
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代薛涛--风前一叶压荷蕖……。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
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
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
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大声朗读明确字音→仔细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味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1、听读课文录音,注意字音。
《爱莲说》教学设计方案
《爱莲说》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爱莲说》的作者欧阳修和他的成就,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和描写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爱莲说》的作者欧阳修、《爱莲说》的主题和描写手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爱莲说》的主题,并进行文学鉴赏。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爱莲说》、多媒体课件。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展示莲花的图片,并问学生:你们对莲花有什么印象?喜欢莲花吗?请谈一谈你们对莲花美丽的感觉。
2.学习篇章(30分钟)(1)给学生呈现一幅古代画家所画的莲花图,并导入:欧阳修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与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并称宋代文学四家。
请你们看一看他的一幅画作《爱莲图》,看看他是怎样描绘莲花的。
(2)播放课件,呈现描写莲花的段落,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请一位学生大声朗读。
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一遍。
(3)然后请学生先自己默读课文,然后和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
(5)请学生对课文进行个别阅读,理解课文的大意、诗意和感悟,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作业本上。
3.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以下问题:①莲花在欧阳修的诗中是如何形象地美化的?②欧阳修在《爱莲说》中通过描写莲花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小组的讨论结果。
(3)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表达,教师布置分组小组作业,让每个小组进行《爱莲说》的整体解读和评论。
4.展示交流(25分钟)(1)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同时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扩展学生的思维。
5.情感体验(10分钟)请学生写下自己对莲花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与莲花有关的故事或诗句。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爱莲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对追名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意,理解内容,了解写法。
2、反复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准备课前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有疑问的字句,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自然界的花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分外美丽,下面就请大欣赏几种花。
(展示几种花的图片,配以音乐)(先以不同方式逐幅展示,然后总到一幅画面)2、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花海中的一束,你能说出这些花的名称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3、对花的好恶,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趣、志向,今天我们就选取莲花来深入探讨一下(展示下段文字)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莲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
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教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咏莲作品中的典范。
(出示课题:爱莲说)以莲花作背景二、导学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2、听录音,划出朗读节奏(逐段展示课文,速度与录音配套,以莲花为背景)3、学生自读(屏幕显示已划分节奏的课文)把握语气和节奏。
4、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展示疑难词句)独:唯独、只自:从盛:很、非常予:我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显得更加清芬谓:认为鲜:xian,很少6、置疑,学生互相解答7、学生齐读三、问题探究(展示探究的问题)1、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2、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3、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四、朗读背诵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段(出示朗读提示)2、学生体会第二段的朗读方法3、学生自己背一背4、全班试背(屏幕逐句展示课文,并配放音乐)5、点学生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熟。
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衬托的手法。
【学情分析^p 】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理性分析^p 才能弱,但感性认识及模拟才能强。
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才能,用多媒体手段打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本文重点。
2、衬托的手法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视为笔下的宠儿,但在宋代却有一位大哲学家偏偏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
文坛名流千古,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讨论点拨
1、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你从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请用文中语句答复〔课件演示〕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课件演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来写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爱莲说》教学设计方案 (长春版七年级)共3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方案 (长春版七年级)共3篇《爱莲说》教学设计方案 (长春版七年级)1《爱莲说》教学设计方案 (长春版七年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文学教育也成为了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莲说》作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精致的诗歌构思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本文将针对《爱莲说》这一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爱莲说》的基本含义并进行简要解释;2. 能够分析《爱莲说》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篇对《爱莲说》的简要解读或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发展其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爱莲说》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提问学生关于莲花的印象和联想,并导入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阅读分析1)整体感知听读诗歌录音,自主感受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和美学特征,感受诗歌表达的主题情感。
2)文本分析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基本意思后,开展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例如对“绿叶红花”“洁白无瑕”等意象的解读以及对对比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文本解读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加深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3. 创作环节1)创作一篇《爱莲说》的简要解读,要求能够遵循文学分析的逻辑和方法,并突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2)创作一首与《爱莲说》类似的诗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创造自己的诗歌形式和样式。
4. 评价反馈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指导性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创作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和文学表达。
《爱莲说》课堂教案设计
本文将针对《爱莲说》这篇课文进行教案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教学内容《爱莲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主人公白居易对莲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莲花的观察与领悟,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在学习这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文学鉴赏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这篇经典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为深入理解作品做铺垫。
2.理解作者对莲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莲花特点的描述。
3.掌握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提高语言表现能力。
4.在学习这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增强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文中描述的莲花特点。
2.如何辨析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手法,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如何从文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表现等方面深刻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人文情感和生态观念。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讨论、分组和评价等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突出文学欣赏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并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和开展作业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领会这篇经典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五、布置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学家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2.思考自己身边或者历史上的文学作品,从作品的主题、描写手法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3.尝试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眼中的自然风光或者社会现象,从中体现出个人对于自然生态和人文美好的感受与关注。
精选《爱莲说》教案三篇
精选《爱莲说》教案三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疏通文言语句,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
3、了解__对比烘托的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学法点悟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整体感知“说”,古代文体之一,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它与“论”无大异,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作者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疑难解析质疑:__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解惑:__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质疑:__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解惑: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质疑:“我”爱莲花什么呢?解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质疑:__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解惑: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质疑:怎样理解__借物喻人的写法?解惑:__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设计:课堂背景分析:《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篇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适合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哲理。
本节课将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爱莲说》的诗文、批注和翻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莲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莲花的特点和美。
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含义和象征。
步骤二:欣赏诗歌(10分钟)教师将诗歌《爱莲说》的诗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然后请学生朗读诗歌,尽量体验诗歌的美和声音的韵律。
步骤三:理解诗意(20分钟)1.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用简洁的文字展示莲花意象,通过对莲花的描绘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2.分析诗歌内容:解释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引导学生从音乐性、意象和内涵等方面解读诗歌,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步骤四:交流讨论(20分钟)1.学生之间讨论诗歌,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组织学生上台表演朗读诗歌,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和表达进行联想写作。
2.分析其他作品中的莲花形象,并比较不同作品中的莲花形象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步骤六:小结(5分钟)总结全课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进行点评。
点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爱莲说》的主旨和意义,了解莲花的象征意义,并能够欣赏诗歌的美。
教师通过展示诗歌的诗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讨论和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关于刘禹锡的爱莲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刘禹锡的《爱莲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
(3)了解刘禹锡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爱莲说》的文意、文体和写作特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
(2)刘禹锡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刘禹锡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提问:同学们对荷花有何了解和印象?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爱莲说》,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味。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掌握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爱莲说》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诗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景象。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莲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2. 写一篇关于《爱莲说》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融入诗歌情境,感受作者情感。
3.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爱莲说》与其他咏物诗的异同。
4. 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刘禹锡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写作风格的理解。
关于《爱莲说》教案范文汇总7篇
《爱莲说》教案关于《爱莲说》教案范文汇总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设计意图:《爱莲说》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文字优美,清雅脱俗。
全文仅119个字,精炼短小,却底蕴悠长,意味深远。
通过诵读感知法、品味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想象联想法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整节课由十大环节构成,分别是听老师读,初读,互读,读准,读懂,读透,读全,读味,读背,读拓。
通过听、说、读、赏、思、写来感悟莲的外在、内在美和作者“出淤泥而不染”君子品德美,体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1朗读和背诵本文,并把握重点字、词、句的读音和含义,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品质。
学习重点:1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品味赏析莲的形象美和意韵美。
学习难点:能理解牡丹、菊花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学习准备:Ppt、朗读音频教学过程:(板书)愛蓮說,这是繁体字的爱莲说,看一下这个愛字,中间有一颗心,说明作者是用心地感受莲花之美。
作者周敦颐(板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出示:说的文体特点和周敦颐的简介。
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爱莲说”的含义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示教学目标,(大家齐读)。
1朗读和背诵本文,并把握重点字、词、句的读音和含义,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品质。
一听老师朗读。
二初读,自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莲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教学设计1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
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操。
4、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正衬和反衬手法的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以读为主、读、析、讲、背方法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学习莲花的高贵品质。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播放歌曲《荷花颂》将学生带入情境。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曾写过一篇《爱莲说》,他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二、介绍“说”的文体知识“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三、简介作者周敦颐,又名敦实,宋朝道州营道(现今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谥号元公(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理学派开山鼻祖。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
周敦颐曾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世称濂溪先生,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教案设计:爱莲说课程背景:《爱莲说》是明代文学家周德清所著的一篇散文。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在荷塘的观察和思考,借荷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纯洁美好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爱莲说》的作者、出处和背景。
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与方法,正确阅读和感悟文章。
学会区分描述对象和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启发式学习为主,师生互动,自主思考探讨。
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纯洁、美好事物的认知与追求。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二、重点与难点:1. 文章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如何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容。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荷花的图片和音乐,引入课文的主题,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入。
2. 阅读(15分钟)教师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全文,然后全班共同朗读一遍,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请简要介绍一下《爱莲说》的作者、出处和背景。
b. 文章中主要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情感?c. 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4. 深入理解(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文字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然后小组展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5. 总结(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文的主要意义和情感,概括课文的主题,并引导学生谈论对课文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6. 拓展与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其他荷花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选择并进行阅读,然后进行比较和讨论。
7. 课堂作业(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成短文,或者做一个相关主题的小手工,以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小组活动,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爱莲说教学设计《爱莲说》教学设计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坝中学赵伟州一、设计理念二、教材内容分析《爱莲说》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篇精读课文在单元说明中,既要求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结合该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3、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学生分析(一)、学情分析:我担任一个班语文教学,同学们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在10分钟内就能理解(二)、教法选择(三)、学法引导五、教学重点: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六、教学难点:衬托手法的运用七、教学准备: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障碍,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八、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激发情趣让学生仔细观察,接着提出问题: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学生能够答出是——莲花,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接着问,你们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会想到:(1)莲花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为什么要写莲花???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老师要给以鼓励,借此契机教师导入,本文写莲花的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释题(二)、赏析课文,整体感知首先教师播放原文配乐录音,然后利用投影仪出示三个思考题,1、作者怎样描写莲花的形象?(用文中七个短句回答)3、本文主要是对莲花的赞美,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指名朗读,学生读后师生点评;齐读由于教师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朗读课文,使学生掌握了本文第一段“莲”的形象;第二段用菊和牡丹作陪衬。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分别回答以上三个思考题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汇报,以及他们之间对问题的补充,掌握了作者不是为了单纯写莲花,而是借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五)、知识迁移,延伸拓展利用投影仪显示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本课“托物言志”方法的学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总结:指名学生归纳概括“你是怎么学的?领会了什么思想内容?掌握了哪些写法?”(六)、板书设计:爱莲说周敦颐托物言志菊———隐逸者(正衬)莲——君子牡丹———富贵者(反衬)(七)、布置作业:篇二:《爱莲说》优秀教案爱莲说知识目标: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2、增强古文阅读能力情感目标: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2、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和作者)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习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本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三、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课文,教师做如下指导: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会一下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出韵味来教师朗读小结:①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②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这一遍读得有点味儿了,但要更好地读,还有待于我们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来读下面大家自由小声读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前后左右可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五分钟教师补充字词:给下列字词注音蕃()淤泥()濯()清涟()蔓() 净植() 亵玩() 焉()圈点勾画,翻译下列词语蕃()濯()谓()隐逸()噫()鲜()宜乎()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字词解释,或句子翻译提出疑问,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答,也可以教师点拨)好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应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爱莲花了吧请大家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五、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描写角度语句赋予的品格明确:生长环境(出……不妖)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益清)正直、芳香风度(亭……亵玩焉)清高2、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次要读出感情来)(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有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过渡:以上是写莲也就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花之隐逸者也)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花之富贵者也)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4、根据刚才的讲解,让学生读课文,尝试揣摩语气,齐读课文5、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六、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现在,大家把书合上,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背出这篇课文来?试一下,齐背《爱莲说》七、总结课文1、学生总结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法上、学法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学法上:应注意多读及朗读的方法2、教师总结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八、布置作业1、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2、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附:板书设计爱莲说陶渊明独爱菊(衬托)隐逸者惋惜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托物言志篇三:爱莲说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爱莲说》教学设计柞水县乾佑中学张天芝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营造气氛二.作者及文体介绍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书,道州营到(今湖南道县)人。
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