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星空》的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小川的《望星空》,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表面看来,它与当时盛行的那些政治抒情诗有着一

副相似的面孔,但细细分辨,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

史洪流之间矛盾的敏锐感受。在当时的时代共名观照下,郭小川强烈

地意识到个人的抒情、个人情感的迷失与软弱,最终必须汇入滔滔沸

腾的历史洪流之中,只是这种汇入在郭小川这里并非那么轻而易举,

它充满着矛盾、痛苦,而对这种矛盾与痛苦的敏感体验和有意无意的

表现,正是郭小川的大部分政治抒情诗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望星空》一诗,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写于同

年4 到10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17. 从创作的最初萌动而言,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与当时沸沸

扬扬的“大跃进民歌”也有某种共同的情绪背景。诗歌的内容是:一

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街头,向星空眺望,面对无边无际的宇宙,心

中涌起了人生短暂的联想,但是,当诗人把目光转向壮丽的天安门广

场,想到了我们“沸腾的战斗生活”,想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

概时,就感到自己“充溢了非凡了力量”,“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

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望星空》是以比

较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

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

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的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与政治要

求之间的矛盾。

全诗共有230 多行,分为4 章,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

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

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

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在伟大的宇

宙的空间,人生不过的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里,人生

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

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在这种忧郁与痛苦里,既折射出五十年代

后期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造成的严峻后果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

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同时,也寓意了在历史的挫折面前,

革命者对自身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考。超越个人与具体的现实

事象之上的浩远的时空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慨、惆怅,给诗人一

贯明朗豪迈的诗风添加了深沉,但他所拥有的理想主义又使得这种感

慨并不流于消沉。诗的后半部分全力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灯火,她使

得“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而“当我怀着自豪的感

情,再向星空了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诗人的幻想一

经回到人间,便由衷地体察出人生的壮丽,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

了诘难,对人生的浩叹便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

的一个铺垫。作者力图在这前后的一抑一扬,欲扬先抑之间,展示一

个在当时显得较为深刻、别致的思考角度和过程:不囿于现成流行的

观念,注意表述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

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并尝试

以一种超越局部时空限制的视界,以达到当代诗歌未曾达到的深度。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诗

人在这里触及到了个人、时代历史潮流与超越于宇宙恒常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仰望星空时的遐思,终被广场上辉煌的灯火所淹没,个人终究会融汇于时代大潮之中,但个人与时代环境并不总是和谐的,相反常常有矛盾和冲突;不过个人一旦借助于恒常的自然景象抵达个人与历史背后的博大存在时,个人与历史都显现出它们的有限,“呵,星空,只有你,称得起万寿无疆!你观尽人间美景,饱看世界沧桑。时间对于你,跟空间一样——无穷无尽,浩浩荡荡。”尽管这种超越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很快被否定,但这种在体认时代思潮对个人的超越和挟裹的同时,敏锐地感悟时代大潮和历史有限性的表述,在五十年代后期,整个诗坛都趋向于对现实不惜虚假的满足、歌颂,对个人融入历史的毫不犹疑作同样毫不犹疑的肯定的环境里,尤其显得可贵。……

不过,诗人对个人、历史和恒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敏感,并不

保证诗歌对此有完满的表现。当抒情主人公从急湍的历史时间之流中

短暂地离开,抬头向星空凝望时,他发现了一个超出个人、也超出具

体历史的博大存在,他站出了历史给予的位置,进入了人与宇宙对话

的情境。但诗人并没有将此进一步引向生存图景的形而上把握和个体

生命的省思,相反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把这种超越性的思绪当作“虚无

主义”,让它在人民大会堂的灯光下曝光。我们毕竟不能苛求处于那

个时代中的作者,这首诗毕竟是献给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的“颂歌”,

是作者对时代潮流总体认同的一种表现,至少在理智上是如此,只是

郭小川的这一颂歌与同时代的其他颂歌相比,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意识

和个性色彩。

于是,真实的人生感受与理念间的矛盾使《望星空》出现了反讽

的情景:前半部分循着实境与遐想展开描写,后半部分却企望以理念

进行反拨,结果,不仅反拨没有成功,反而显出主观理念的人为性;

作者在主观上企望矛盾能在“人定胜天”的主题下得以解决,但在客

观上,“星空”仿佛以它“异常的安祥”注视着大地与个人的无谓抗

争。难怪诗作发表后曾引起激烈的责难,认为此诗宣扬了人生渺小、

宇宙永恒的意思,完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资产阶

级、小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而与当时“大跃进”的时代精神相抵触。

可见,前半部分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感慨与当时一片乐观的时代气氛

是很不协调的,另一方面,在前半部分对望星空的超越性表现之后,

后半部分的反拨确实显得有点无力,前后的“矛盾”终究无法解决。

《望星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矛盾的文本,从这个文本中,可以折射

出时代思潮的状况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

《望星空》是郭小川抒情诗篇中最富有艺术个性的力作之一,是诗人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辨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以取得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的一个成功的尝试。这是该诗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全诗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从而有效地书写出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思。

诗人的用意并不是要赞美星空,否定人间,而是为了使诗取得“意外”和“突然”的抒情效果,特意根据感情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采取了欲扬先抑(对天安门广场来说)和以虚衬实(以对星空的虚写来反衬对天安门广场的实写)的艺术手法,使诗情现得波澜起伏,并以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