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答案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8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

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

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又何间焉间:_____(2)小惠未徧徧:____________(3)战则请从从:_______(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非:____________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C.长跪而谢之曰D.辍耕之垄上11.翻译下列句子。

(2分)(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2.(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

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

(2分)(二)[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典故,它发生在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各国之间争夺领土和资源。

曹刿是齐国的谋士,他在一次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来分析战争的形势和结果。

这些问题不仅考验了当时的军事智慧,也引发了后世对于军事战略的思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曹刿论战的习题及答案。

1. 问题一:敌人的实力如何?答案:了解敌人的实力是制定战略的重要一步。

曹刿认为,敌人的实力可以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来获得,包括敌人的军队规模、装备情况、统帅水平等等。

只有了解了敌人的实力,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

2. 问题二:我方的实力如何?答案:了解我方的实力同样是制定战略的关键。

曹刿强调,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估我方的军力、装备、士气等因素。

只有明确了我方的实力,才能合理地制定作战计划。

3. 问题三:敌我双方的地理环境如何?答案:地理环境对于战争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刿认为,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敌我双方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行和结果。

4. 问题四:敌人的意图是什么?答案:了解敌人的意图是战争中的关键。

曹刿指出,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敌人的意图,包括敌人的军事行动、军事布局、统帅的性格等等。

只有了解了敌人的意图,我们才能做出相应的应对。

5. 问题五:我方的意图是什么?答案:明确我方的意图同样是制定战略的重要一环。

曹刿强调,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战略目标和战争的目的。

只有明确了我方的意图,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

6. 问题六: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答案: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是制定战略的重要依据。

曹刿认为,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估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包括兵力、装备、战略地位等等。

只有了解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

7. 问题七:敌我双方的战略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答案:评估敌我双方的战略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制定战略的重要一环。

曹刿论战(附答案)

曹刿论战(附答案)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jiàn mǐ biàn zhé suì bǐ bó móu fú(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军队)(讨伐,攻打)(2)齐师败绩(大败)(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不)(虚报夸大)(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诉讼案件)(即使)(明察)(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2、民弗从.也(服从,听从)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3、曹刿请.见(请求) 4、又何间.焉(参与)战则请.从(请允许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其.乡人曰(他的)6、肉食者谋之.(这件事)公问其.故(他,指曹刿)公与之.乘(代曹刿)望其.旗靡(他们,指齐军)登轼而望之.(代齐军)(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作动,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名作动,击鼓进军)(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曹判论战》阅读答案《曹别论战》阅读答案「篇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公将战,曹别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别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曹别论战》)【乙】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祈大树臼CD而书之曰:“庞涓死千此树之下”。

千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盺木下,见臼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列,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胺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也臼:使露出臼木。

@烛:照亮。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读其书未毕(全部)B. 小惠未偏(通“遍",遍及、普遍)C. 乃盺大树臼而书之曰(写)D. 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猪、牛、羊等牲畜)9. 下列旬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庞滑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B. 皆以美千徐公庞涓死千此树之下C. 肉食者谋之遂成竖子之名D. 读其书未毕其真无马邪?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段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B. 乙文段孙胺取得战斗的胜利,得益千选择有利的地形对敌军进行伏击。

C. 甲乙两文段中,曹判、孙胺都对战事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和周密的部署。

D. 甲文段曹别认为鲁庄公在处理案件上尽了职分;乙文段孙胺因马陵之战,一战成名。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何以战?(2分)(2)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曹刿论战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主张的战争原则是什么?A. 以逸待劳B. 以少胜多C. 以弱胜强D. 以强凌弱答案:A2.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什么?A. 兵力的多少B. 武器的先进C. 战术的运用D. 士气的高低答案:D3. 《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三鼓而竭”指的是什么?A. 连续三次鼓动士气B. 连续三次攻击敌人C. 连续三次撤退D. 连续三次休息答案:A4.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了哪些战争策略?A. 以逸待劳B. 以少胜多C. 以弱胜强D. 以强凌弱答案:C5.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是什么?A. 充足的兵力B. 精良的武器C. 正确的战术D. 高昂的士气答案:D6.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了哪些战术原则?A. 以逸待劳B. 以少胜多C. 以弱胜强D. 以强凌弱答案:A7.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什么?A. 兵力的多少B. 武器的先进C. 战术的运用D. 士气的高低答案:D8.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三鼓而竭”战术是如何实施的?A. 连续三次鼓动士气B. 连续三次攻击敌人C. 连续三次撤退D. 连续三次休息答案:A9.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次要条件是什么?A. 充足的兵力B. 精良的武器C. 正确的战术D. 高昂的士气答案:C10.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术原则有哪些?A. 以逸待劳B. 以少胜多C. 以弱胜强D. 以强凌弱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曹刿论战》是一篇关于________的论述。

答案:战争策略2. 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________。

答案:士气3. 曹刿提出的“三鼓而竭”战术,是指________。

答案:连续三次鼓动士气4.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________。

答案:士气的高低5.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的战术原则包括________。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篇一」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①公将驰之②望其旗靡【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题3】节选的文段在阐述用兵方面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3分)答案【小题1】①驱车(追赶)②倒下(2分)【小题2】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齐军。

(2分)【小题3】第一问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1分)第二问要点:(1)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2)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3)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2分)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篇二」一、基础知识1、请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又何间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辙乱旗靡肉食者鄙2、填空:⑴ 《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⑵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3、下列加粗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⑴ 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⑵ 肉食者鄙古义:。

今义:。

⑶ 牺牲玉帛古义:。

今义:。

⑷ 小大之狱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⑴ 小信未孚。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战则请从(动词,跟随)
小信未孚(名词,信用)
必以信(名词,实情)
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
焉又何间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惧有伏焉(兼词,于之、于此,在那里)
③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理解句意。
鲁庄公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穷尽了。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学习本单元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须强调一些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义,疏通句意、文意;二是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诗文的意境;三是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关注作者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妙处。本单元写作“有创意地表达”意在锻炼学生创意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创新意识。名著导读意在指导学生重点阅读外国小说《简·爱》,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念。
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2.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的技巧。
3.感受先贤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集锦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集锦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集锦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曹刿论战》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于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又何间焉 B.公问其故立有间并驱如故C.肉食者鄙 D.何以战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3分)翻译: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30字)(4分)(二)十年春,齐师伐我。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小信未孚()(2)小大之狱()?(3)公将鼓之()(4)望其旗靡()2.用原文语句填空。

(5分)?(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3.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4.翻译下列语句。

(2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

“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一气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一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八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1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义。

(1)牺牲玉帛:()(2)公将鼓之:()(3)小大之狱:()(4)望其旗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

这样,曹刿的__________和鲁庄公的__________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用文中的词句作答)4.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指猪牛羊等(2)击鼓进军(3)案件(4)倒下2.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土气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远谋;鄙4.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

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曹刿论战加点翻译答案

曹刿论战加点翻译答案

翻译1.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伐:进攻,攻打。

齐师:齐国的军队。

2.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将要应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将:将要。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他的同乡说:“有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肉食者:“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间:参与。

谋:谋划。

4.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远谋:深谋远虑。

5.乃入见。

问:“何以战?”于是他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和齐国作战?”乃:于是,就。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凭、靠。

6.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臣子。

”衣:衣服。

食:食物。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个人专有。

7.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徧:通“遍”普遍,遍及。

惠:恩惠。

从:听从,服从。

8.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必须对神说实话。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

玉帛,玉和丝织品。

加:虚报。

信:实情。

9.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小信用不能被人所信服,神不会保佑(你)。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10.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必:一定。

以:根据。

情:(以)实情判断。

11.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类。

可以:可,可以;以,凭借。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A. 兵力多寡B. 武器先进C. 士气高昂D. 策略得当2.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战争的胜负与什么有关?A. 天时地利B. 将帅的勇猛C. 士兵的忠诚D. 民众的支持3.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是如何分析战争的?A. 通过历史案例B. 通过兵法理论C. 通过实地考察D. 通过占卜预测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A. 军事实力B. 政治因素C. 经济基础D. 心理战术5.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A. 军队可以被打败,但个人意志不可被征服B. 军队的指挥官可以被更换,但士兵的志向不可改变C. 军队可以被解散,但个人的信仰不可动摇D. 军队可以被俘虏,但个人的意志不可被剥夺答案:1.D 2.D 3.B 4.B 5.A二、填空题6. 《曹刿论战》是一篇论述战争策略的古代文献,其作者曹刿是______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7.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事实力,还与______、______等因素密切相关。

8.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战争的胜利需要“知己知彼”,这体现了______的战争观念。

9.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强调,战争的胜利需要“以逸待劳”,这体现了他重视______的战术思想。

10. 《曹刿论战》中提到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味着战争是国家的______,必须慎重对待。

答案:6. 春秋 7. 政治经济 8. 知己知彼 9. 以逸待劳 10. 大事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争胜利的三个条件。

12. 根据《曹刿论战》,曹刿是如何论述“以逸待劳”的战术思想的?答案:11.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战争胜利的三个条件是:首先,必须了解敌人的意图和动向;其次,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最后,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以逸待劳,等待敌人的疲惫。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曹刿论战》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题目。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_________(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_________(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_________(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_________【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题3】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他的远谋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文中的战役,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还有: ______________(举一例)(4分)【小题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

曹刿论战答案

曹刿论战答案

• 三1.(1)使……活下来(2)怎么办(3) 就(4)亲近 2.让士兵各自住在自 己的房子里,种自已的田,不改变 原来的制度。 3.周武王听从了 周公建议,因为周公的意见和自己 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老百姓 安居乐业,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 安。 4.君主应该爱护老百姓, 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天下。
• 周武王灭掉了殷,召来邵公问道: “商朝的这些人,怎么处置?”邵公回 答说:“有罪的杀掉,无罪的放一条 生路。”武王说:“不可取。”邵公 出去,周公进来,武王问他:“你说 这事怎么办好?”周公回答说:“让他 们还住原来的房屋,耕种原来的田地, 不要改变体制,只是亲近仁爱。”武 王说:“这很好!”于是听从了周公的 建议。
• (五)8.(1)参与(2)离开,离 去。(2分。每小题1分,意对即 可。) •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 (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 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 情合理。)( 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 酌情评分。)
• 11.(1)远谋 鄙 (2)战 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 准备) 战争过程(或:战争 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 (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 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 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 两句齐答,均可)(6分。每 空1分。)
• (六)14.(2分。每小题1分) (1)击鼓(击鼓进军) (2) 已经 • 15.(5分)(1)(2分。每 个分句1分) (他)下车察看 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 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 (2)(3分。每个分句1分) (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 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 下令进攻他们。 • 16.(3分。每处1分) 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 未成列

20《曹刿论战》(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20《曹刿论战》(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曹刿论战(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望其旗靡.()小信未孚.()登shì而望之()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2)弗敢专.也(3)必以情.(4)忠.之属也(5)公将鼓.之(6)下视其辙.(7)既.克,公问其故.(8)难测.也3.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信.B.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C.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D.可以一战.何以战.5.填空。

(1)《曹刿论战》一文选自我国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该书旧传为时期鲁国史官____________所作。

(2)本文记叙的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________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6.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左右)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下联: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下联:(3)【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

[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

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朝代:先秦作者: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一文通过人物对话,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及运用正确地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

二、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三、完成下列各练习题。

1、概括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叙述长勺之战的概况。

第二段: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2、用原文语句填空。

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的时候。

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的时候。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第⒈段通过描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和才能?
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4、鲁庄公先要追击齐军,刿曰:“未可。

”后来他又说:“可矣。

”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回答。

敌人是真的溃败,不是设埋伏。

5、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
急躁冒进。

6、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个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7、“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句话表现了曹刿的什么才能?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表现了他这种才能?(写出两处)
表现了曹刿善于把握作战时机。

表现的语句: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本文表现了曹刿哪三个思想观点?
⒈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
⒉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⒊作战时要把握好各种战机
9、从记叙的内容看,你认为鲁庄公身上是否也有可取之处?为什么?(不鄙的表现)
有可取之处。

他实事求是办案,尊重下属的意见,重用人才,虚心求教。

10、从第一段中看出鲁庄公对待人民的态度是怎样的?
11、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1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弗敢加也,必以信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C.①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A.①虽不能察,必以情②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B.①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D.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②其真无马邪16、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
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17、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18、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他实事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原文)
19、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说:“可以一战”。

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
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
20、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为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22、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23、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彼竭我盈,(故克之)之时,第二次是在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之时(用原文填空)。

24、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5、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语言描写议论
2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

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结合课文也可摘取原文相对应语句。

27、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28、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

29、文章反映出政治家的思想,这种政治思想用我们课内学过的孟子的一句名言(或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0、曹刿和邹忌劝谏(表述自己的主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曹刿:直谏邹忌:讽谏(采用暗示比喻委婉地劝说君主)
31、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