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本主义管理及其哲学基础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谈谈你对人本主义的看法

人格心理学.谈谈你对人本主义的看法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谈谈你对人本主义的看法20世纪60年代,人本上义思潮像风暴一样席卷着心理学。

各流派的治疗师都转而采用以人为中心的疗法。

人本主义倾向的研习斑和互助小组在各地不断涌现。

心理学者把罗杰斯和马斯洛的观点应用到教育和工业领域。

然而,几乎和出现时一样迅速,“第三思潮”在70年代又减弱了。

许多投向人本主义的人都改变了主张,一些人本主义定向的项目宣告失败。

关于这项运动的书籍也开始减少。

但是,像一场风暴一样,人本上义的人格理论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相当多的心理治疗师在思想定向上都认为自己是人本主义的(Mayne,Norcross,&Sayette, 1994; Spett, 1983 ),更多的人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罗杰斯的技术。

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很愿意参加美国心理学会相关分会的活动,并出版了自己的刊物。

尽管这一运动从来没有代替根深蒂固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但是它为心理学家提供了另外一种看待人性的方法。

从这一思潮的沉浮中,可以看出人本主义理论和其他人格理论一样,都是既有贡献也会受到批评的。

1.贡献过去的人格理论家往往过于强调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人本主义的积极的理论提供了一种受欢迎的观点。

在那些努力去满足高层次需要的年轻人中间,罗杰斯和马斯洛的著作仍然柞常流行。

我们也确实看到他们把许多人格研究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健康人格的方面。

今天,研究者正在大量地考察着诸如创造性、快乐及身心健康问题。

毫不奇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治疗师和咨询者的咨询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多治疗师都认为自己是“人本主义的”。

更重要的是,许多持其他理论观点的治疗师也都接受或部分接受了人本主义治疗理论的一些思想,他们也都接受罗杰斯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观。

另外,许多治疗师在治疗实践中采用了罗杰斯式的方法,如治疗师的移情、对患者的积极关注、由患者对自己的变化负责以及患者和治疗师的自我剖析等。

此外,在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理论促进了互助小组的兴起,在今天的团体治疗及自我改进和个体成长的治疗中还普遍存在着大量的互助小组。

行政管理理论的人本

行政管理理论的人本

行政管理理论的人本引言人本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价值和尊重的哲学立场,它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成为社会和政治决策的中心。

在行政管理领域,人本主义理论强调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福祉,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发展,以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理论的人本取向,重点分析人本主义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第一部分: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人文主义运动,该运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反对对人类的束缚和控制。

在20世纪,人本主义逐渐渗入了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了实用主义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

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尊重和关怀个体,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发展,认为人是组织和社会的核心资源,应该成为管理决策的关注对象。

第二部分:人本主义对行政管理理论的影响人本主义对行政管理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结构和文化:人本主义强调组织应该建立开放、民主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决策,尊重员工的需求和意见。

因此,人本主义倡导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富有创造力的组织文化,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

2. 领导和管理: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提倡领导者应该关注员工的情感和需求,发挥激励和赋权的作用,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发展。

因此,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强调领导应该注重员工的情感智慧和人际关系技能,建立信任和合作的领导风格。

3. 绩效管理和奖励机制:人本主义认为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应该注重员工的个人价值和成长,而不仅仅是业绩和数字指标。

因此,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提倡建立基于个人发展和成长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

4. 沟通和决策:人本主义强调管理者应该建立开放、透明和平等的沟通机制,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员工参与组织决策。

因此,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提倡基于协商和参与的决策机制,重视员工的意见和反馈。

5. 知识管理和学习组织: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重视知识的共享和传承。

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

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

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篇一“以人为本”理论的哲学内涵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基础;人本主义从哲学上讲,“以人为本”是一个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都能接受的概念。

仅凭这个概念,人们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所以,打出“以人为本”旗号的并不都是唯物主义者。

“以人为本”原则的提出,既有其古典哲学的根基,又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和归宿点。

一、“以人为本”提法的来源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上帝的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他们主张以人代替神,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

在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费尔巴哈第一次提出“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并创立了自己的人本学。

其本质特征是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

根植于这一哲学思潮的“以人为本”的提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人本主义关于人和社会问题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简单概括。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以及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人论方面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在世界观上,坚持人是世界的尺度;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在方法论上,主张从先验的人性出发考察社会和历史;在价值观上,强调个人本位。

历史地看,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实现了从“以皇权为本”“以神权为本”“以物为本” 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人本主义原理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在哲学中,人本主义原理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一、人本主义原理的概念和历史渊源人本主义原理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它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斯,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世界的中心。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认为人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现代哲学中,人本主义原理被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

二、人本主义原理的核心思想人本主义原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它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平等对待。

人本主义原理还强调人类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能力,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三、人本主义原理的哲学意义人本主义原理在哲学中有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它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为人类的自由和平等奠定了哲学基础。

其次,人本主义原理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为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创造力提供了哲学支持。

最后,人本主义原理还强调人类的社会性和共同体意识,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努力。

综上所述,人本主义原理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在哲学中,人本主义原理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为人类的自由和平等、自我实现和创造力、社会性和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哲学支持。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理论是现近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学术范畴,是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瑞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和捷克心理学家史都华(Skinner)思想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把圣洁火炬。

至今,人本主义理论还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并广泛应用到教育、管理、心理疗法以及生活中各个层面。

有两个基本的看法是支撑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

第一个是个体独立性的理论,
即个体是独一无二的,在它的自然的人性之外,还有一种内在的渴望去尝试新事物,去满足个体自身的需要,去满足它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第二个就是探索机制原则,也即人会积极地发现新的活动,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去满足它的潜在需要。

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人本主义把强调个体的发展和自主,以及尊重个体的社会
关系放在首位,这也是在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尤为被重视的重要主题。

首先,根据这一理论,学习的过程要偏重于学生的主动,不能只强调教育者的传授,而是要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要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灵活地改变传授和灌输的方式,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精神,而不是只专注于知识的授与。

最后,注重学生的社会关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礼仪、谦虚等社会素养。

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尊重个体,以更有效地激励他们学习、参与话语、进行团队活动和促进双方愉快学习。

总而言之,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人为本,尊重和肯定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注重
个体内在的驱动力、自主性和自我表现,以及社会关系。

它在近代社会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小学教育中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则。

人本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人本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失落 以及生态和环境危机。为摆脱 危机 , 当代西方哲 学家尤其 是人文主义哲学 家纷纷举起拒 斥形而上学 的大旗 .希冀经 由解构 主体 性哲学为人类 重新找到
安身立命之本 。
会发 展和 自然环境 的整体关系及 其对人 的未来 发展 的意义 ; 重建 “ 与终极价 值 的联 盟 ” 人 就是 以人 的全 面发展为价值 目标 .从关注人 的生活世界 到关 注人 的精神世界 , 调人的发展 的主体性 、 强 现代性 是社会 发展的必然要求 。 在 当代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 的迅 猛发展 和科技 成果的广泛应 用 , 社会生产力 有 了极大提 高 , 人们 的 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交往 的范 围越来越广 . 需求越来越丰富 , 社会关系也越来越 复杂 。人 的社会 性、 精神性 与人 的经济性 同样 重要 . 单纯 的“ 经济人 ” 已难 以揭示 社会 内部诸要 素之 间相互作 用的客观规 律, 不能解 决人 与 自然 、 与社会 、 与人在 现代发 人 人 展 中面临的哲学 问题和实践 问题 。因而 ,人本 人” “ 的 科学理 念与科学发 展观就必然成 为当代社会发 展的 科学指南 。 ( ) - 哲学范式 的变革奠定 了发 展观转变 的哲 学
人本主义发展观 的理论基础 : “ 人本人" “ 对 经济人" 阈边界 的拓展 视


( )人本人 ” 经济人” 一 “ 对“ 视阈边界的拓展 经济人假设 是西方 经济学大厦的建构基石 。在 主流经济学体 系中 , 只在两种意义上 人 进入经济 学研 究的视野 : 是作为经济分 析出发点 的人 的动机和行为 ; 一 二是作为财 富生 产 要素 的人 的作用 。个人对 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 的最原始 的动力 。 不仅个人 的经济行 为 由此得到解释 , 而且社会 的发展也最终导源于这种经济 的“ 第一推动力”l I 】 。 而人本主义认为人 的需要是衡量事物价值 的唯一标 准。人是有机的 、 历史 的和社会 中 人, 而不是静态 的 、 机械的个人 , 的需要 与价值 观会 随着社会环境 的变 化而不 断变化 , 人 而 不是 只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I 其核 心思想是 : 2 ] 。 人是 目的, 或者说 , 行为的 目的是 为 人类 了人本身 . 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最根本 的价值前 提。这 一思想已经在 当今多个 领域 内引领着人类行动 。 “ 人本人”田 在对 “ 经济人” 理论 扬弃和超越 的基础上 , 从多方面拓展 了其视阈边 界。“ 人 本人 ” 并不是对“ 经济人” 假设 的完全否定 和彻底排斥 , 而是与其既有一定 的逻辑联 系 , 又有 重要 的理论飞跃 。“ 人本人” 经济人” 在“ 理性 的基础上 , 丰富了非理性 的新 内涵 ; 经济人 ” 在“ 自利 的基础上 , 增添 了利他 和利物 的新 内容。“ 人本 人” 在理论框架上承认 “ 经济人 ” 自利 的 和理性 的行 为特 征 , 但在本质 内容上突破 了传统 “ 经济人 ” 独 、 孤 对立 的生存环境 , 并把 “ 经 济人” 的适 用范 围从经济领域扩 充到全 部的社 会领域 中( 包括经济环境 、 治环境 和文化 环 政 境 )把 “ . 经济人 ” 的生存 与发 展同他人 、 自然界的生存与 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 而大大 拓 同 从 展了“ 经济人” 的视 阈边界 . 为传统发展理论 向科学发展观的跃 升奠定 了哲学基础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解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解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解析作者:高悦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08期摘要: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不论哲学基础还是方法论基础都受到20世纪西方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①现象学的意向性、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关于返还生活世界等观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②存在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概念、人的独特性和人的双重本性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潮,特别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现象学主要关注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即对意识存在的本质直观与完整描述;存在主义主要关注的是本体论,即存在的意义和性质。

一、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基础的影响目前,现象学已成为20世纪西方的一种哲学倾向,它不仅影响着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也是西方人学思想发展中的一股潮流,成为西方许多人文科学或人的科学的基本方法。

因此,现象学直接或间接地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对心理学起最终的解释作用,它说明心理学如何可能成为科学。

现象学可以论证自然的心理学,这里所说的自然是现象学意义上的自然,即不加人为控制的去研究现象本身。

下面就现象学意向性,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返还生活世界三方面阐述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1.现象学意向性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现象学认为,人的独特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有肉体的存在,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是由于只有人才能够把握和研究人的意识,世界才“存在”,即自在的世界才能成为自为的世界。

另外现象学的核心观点是:人的意识即在世界中又先于世界,即各种存在都需要人的意识有意识的构建来实现,世界成为人的世界变为可能,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正是突显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和意识指向性的特点。

”在方法论上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对意识现象本质的理解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真实心理体验的主观的、私人的反应,且关注源于真实心理体验中被试个体主观的反应信息。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

希腊文词源antropos 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

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

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

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

他们都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但他们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

他们不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

如德国现象学者谢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就侈谈“哲学的人本主义”或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或“性格学”。

他们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唯心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五类起源首先,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

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前者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思想家从这一方面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

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是造成17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科学主义”诞生的一个条件。

17世纪以来的基础主义和19世纪末期以来的自然主义并不反对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

历史上的人本主义运动是同超自然信仰和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立的。

撇开历史上的人本主义不谈,我们现在讨论当代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人本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人本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人本主义(Humanism)是一种哲学观点,强调人类自由、理性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应该追求自我实现和幸福。

人本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非常重要,它不仅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的历史背景人本主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如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都强调了人类理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然而,人本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哲学观点和文化思潮,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开始摆脱中世纪的宗教和神学束缚,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个时期,一些哲学家和艺术家开始强调人类的自由、理性和经验,主张人类应该追求自我实现和幸福。

例如,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Bruno)提出了“宇宙即人类”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和目的,应该追求自由和幸福。

同时期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也强调了人类的理性和情感,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和权威主义。

人本主义思潮在19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一些哲学家如尼采(Nietzsche)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进一步发展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尼采提出了“超人”理论,认为人类应该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束缚,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

詹姆斯则提出了“实用主义”哲学,强调人类的经验和理性,认为人类应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需要来制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二、人本主义的意义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点和文化思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打破了中世纪宗教和神学的束缚,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发展。

人本主义强调了人类的自由、理性和经验,主张人类应该追求自我实现和幸福,这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如伏尔泰(Voltaire)和卢梭(Rousseau)等人,继承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主张人类应该追求自由和平等。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概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直接为理论基础,吸取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及其教育思想的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尊严、潜能和整体性,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的人,倡导人本化的课程和注重人际关系的教学方式,它对当代美国的教育实践以及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主要观点为:(1)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

(2)课程观。

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师生观。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合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人本主义的特点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2.对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发展3.课程内容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4.自由心理气氛5.表现为多方面的教育代表人物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基本观点是人总是有需要(或需求)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需要就自动产生。

当所有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以后,人就会去追寻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现实。

达到自我实现时的“高峰体验”: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象触电一样的感觉,一种难于言表的超然物我、极度愉悦、无限满足、飘飘欲仙的心灵状态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应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人一旦达到“高峰体验”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按马斯洛的这个意思,教育首先要不断地去满足学生的低层次需要,最终引导学生达到“高峰体验”。

前者是很实际的,后者是理想化的。

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人本化教育的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即完美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境界。

浅议人与哲学的关系

浅议人与哲学的关系

主 _ 0 6

摘 要: 人与哲 学之 间关 系密 , 古希腊人开始 了思辨之路 , 学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至今 我-可以通过人去 了解哲 切 自 哲 f i ] 学 , 可以通过哲 学去把握人 , 也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 了解到哲学的本 质, 也可以把握住人的真正本性 究竟何 为“ ” 人 ?何为“ 哲 学” ?人是 万物之灵 , 学是 万学之 学, 文将 尝试着分析二者之间的联 系 哲 本

人 和哲学之间有着非 常密 切的关系 虽然从 广泛 的意 义应 或火 , 与精神 相贯通 的原 子或单子 。 理念形 式 的共 相 . 思想之 思 该说 , 的一切 活动都是 属于人 、 人 也都 是为 了人 的 。 而人 同所 想 性质 的本 体 , 有活性 的物质 , 因 具 乃至人性 的上帝 、 宙精神等 宇 有一切学 科都有密切关系 。即使单 就以人为直接对 象的学科来 等。 说, 也不 止几种 , 以数 出许 多种 , 可 至于作 为间接对 象 的学 科那 我们 由此就 可以 了解 .哲学为什 么在 自己的历史生成 中必 么就更多 了。甚至我们 可以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与人无关 的学科 然要去充 当各种不同的角色 , 最后才能走 向 自己的道理 原来这 尽管如此 , 我们还是能够说 . 人与哲学 或哲学与人有着 异乎寻常 就是人所必经 的发展 道路 和特有的性质 哲 学本 属于人的 自我 的密 切关 系 。那 么讨 论人 与哲 学 的关 系 首先应 当考虑 的就 是 意识理论 . 它只有 以自身的理论形式走过 同样 的道路 . 帮助相关 “ ” 人 。 的知识部 门成长起来 .然后 才能依靠它们把握 到人 之为人的存 人是 神的创造 物。在 中外早期哲学体系中 . 人主流 的来源于 在本性. 形成并确立 自身的哲学理论 在这点上哲学同人也完全 神 的创造 。 其是对于人创造 自我的反映。中国有女娲造人说 。神 样, 都不存在什么前定 的绝对性质 。人从非 人走 向人 . 成为 形 话 与宗教结合形成 中国独立 的人学思想 在 我国春秋 战国就有 人 以后仍在不断超越 自身 .所 以要 不断地提 出并追 问 “ 是什 人 比较 系统 的人性学说 : 善恶二性论 欧洲 中世纪神学唯心主义的 么” 这个 问题 哲学也同样 . 在哲学 的发 展 中“ 什么是哲学” 也是 观点认为上帝造人 。基督教圣经认 为 : 人类始祖亚 当和夏娃 偷吃 不断被重复提出而又从无确定答案 的间题 过去人们不 了解这 了智 慧果 。 违抗 了上帝 的意 旨, 到了上帝 的惩 罚使其 下凡 , 受 才 点 . 以为哲 学总在踏 步不 前 . 仿佛哲学 “ 发展 ” 了二千多年连 自己 创造 了人类 。 因而后来 的一 切人生来就是有罪 的 人一方 面有着 究 竟是什么也还没有搞清楚 如果我们 了解 了人与哲学 的这种 与上帝相通 的神性 . 另一 方面又有使他 陷入 罪恶 的肉体 . 由此说 内在联 系 .哲学是什么” 人是什 么” “ 与“ 具有 同义性 . 于这种现 对 人“ 一半 是天使 , 一半是野兽 。” 象 就不会感到奇怪 人 是 哲 学 的 真 实 主 题 和 核 心 内容 .哲 学 的 宗 旨就 是 要 探 索 人是 自然 的人 。这是近代 资产阶级哲学家在反对 宗教神学 的斗争 中. 从人 的 自然属性上揭示人 的本质的 。法 国唯物 主义 的 人之为人 的奥秘 。这是哲学这种理论根本的性 质和职能 , 学从 哲 自然主义 的人性论 者 .把人看成是 一种具有更高感觉 能力 的动 开始 就表 现出了这 种特 质。西方哲学是 以“ 人啊 。 要认识你 自 物 。 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 自身 。 认 即人 的 自然本性 。拉美 特里宣 己” 的命题为发端 的 希腊学者 注 目的虽是 自然世界 . 那是为 了 称。人是 机器 。爱尔维修宣称人 “ 只是一个感性实体 ”趋乐避苦 探求人 的生成本 原 . , 他们赋予这个世 界的却完全是人 的性质 . 世 的 肉体感受性是支 配人 的一切活 动的永 恒本性 。近代 资产阶级 界对他们不过是个放 大了的“ ” 中国古代哲学 的“ 人 天人合一 ” 理性 主义人性论把人从感 觉实体上升 为思 维实体 .认 为人 的本 思想也具有 同样的性质. 对他们来说 , 天道 、 天理也 只是为 了理解 质是 理性 。而理性也就是 自由。康德认为 , 只有不受感觉世界 和说明人性 、 人 人伦 、 人道而寻求的一个权威根据. 哲学理论看来与 的支 配 , 服从 自己理性发 出的。绝对命令 ”才是一个 自己主宰 自 , 科学理论 的形式颇为相 近甚至相 同.然而它所包 含和具有 的却 己的真正 意义 上的人 。费尔 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 . 反对黑格尔把 是很难为科学相容 的内容和特点。人 们常常感 到很 奇怪 . 哲学的 人 归结为 自我 意识 的观点 . 他认 为人是一 个“ 感性 ” 的类 存在 物 理论为什么不象科 学. 仿佛它永无确定的性质 、 永无统一 的认识 、 个 自然本质 ” 。 也永远 不会前进 : 哲学对 外什么角 色都充 当过 . 确定 的活动 从无 研究 对象 、 理论领域 , 而内部又始终 派别林立 、 点歧异 、 观 那 么哲学 呢? 哲学又究竟是个 什么样 的学科 呢? 哲学是 以人 地盘 、 类 的思想 认识活动为直接对 象的思想认识 活动 .是能够从世 界 纷争不 已. 从柏 拉图到黑格尔论争 的是 同样 的老问题 , 几乎 看不 万物 中发 现 、界定 、彰显 和产 生人类思想认识 活动这个本源事 出什么理论进展 : 以世界 为研究对象 . 去具体探究事 物的 哲学 不 却要首先搞 清人们认识世界 的能力究有 多大; 学本 哲 物. 获得本源事物 和非本源事物 的知识 , 建立事 物一元论 的世界 存在性质 . 观和方法论 。 高人类 的思想认识能力 、 提 满足人类 的生存发展需 来要去统一世界 . 而它又总在设定一个不 可见 的世界 , 然 先把世 然后才从观念去建立它们的统一; 如此等等 。 要 的本源事物 。哲学在众多学科中的性 质同人 的性质完全相似 。 界人为地 分裂 开来 . 从“ 的观点看来简直都是 不可理喻 的. 以坚持 所 我们 回顾 哲学 曾经走 过 的历程 . 同样 可以说 . 曾经什么都充 所有这些 . 科 学” 也 它 当过. 什么也都是过. 而又什么都不是 . 不能把它 归结 为任何一种 科 学 观点 的某 些 人 往 往 就 对 哲 学 持有 否 定 的或 指 斥 的 态 度 。 它曾是过 的学科。哲学曾经以各种不 同的面 目出现于历史 , 自 如 对 于哲学的如此状况假如我们 改换 一个视角考虑一下人 的 然理论 、 逻辑理论 、 社会理论 、 伦理理论 、 政治理论 、 神学理 论 、 生 特点 比如少的从 自然而来却又超越 自然 的双重性质 ,人 的从分 物理论 、 语言 理论 、 历史理论 ……等等; 而哲学毕竟 只是哲学 , 化中去统一世界的生存活动性质 ,人 的既包括一切又不能 归结 然 为一切的多义性质 .人和人之 间的既分 工合作而又彼此竞争 的 正 由于它是过这许多而又不是这一切. 所以它才是哲学。 人 如果认 人的存在 的世界性 质 . 就是人的类本性 , 也 它表 明人是一种 矛盾性质. 的总是在他物 中实现 自我 的超越 性质等等 , 类 存在 。十分 明显 , 要认识 这样 的一个对象 , 就人去 认识人是绝 识 到这些情况便不同了 .我们就会毫无 惊异地理解哲学 的如此 这些正是人 自身特有性质 的写照 , 包括哲学理论 对 行不通 的 . 它所需要 的必然是 一种具有类性质 的理论 , 这就是 状 况。应 该说 。 哲 学。哲学从一诞生 就是 以整个世界为对象 , 把探究宇宙之谜作 的演化历史也完全是映照着 人的成长过程 。 哲学 就是 这样 一种适应人 的特有本性 ,以反思意识 的独特 为 自己的宗 旨. 即属于具有 “ 界观” 世 性质的理论。但也 同样 明显 生存 意义 、 生活价 值 的理解 , 地 是 . 学的认识世界从来 与科 学的认识不 同 , 哲 在它 对世界 的认 方 式来表现人 对 自身 的存 在性质 、 识 中总是贯彻着某种人 的观点 .它从认识 中所揭示 出的世界本 和对 人的未来前景 、更高发展 、理想境 界的追求 的特有意识形 哲 下转第 1 3页 ) 性 也总是属于这样或那样 的人 的本性 .例如具有生命性 质 的水 式 一句话 , 学也就是探索人及其相关 存在的 (

管理的人本原理名词解释

管理的人本原理名词解释

管理的人本原理名词解释管理的人本原理是管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本身。

这一理念强调了人作为组织中的核心,其价值和作用不可替代。

管理的人本原理对于组织的管理和运行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将对管理的人本原理进行详细解释:1. 人作为核心资源在管理的人本原理中,人被视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

人的智慧、能力、创造力和潜力是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

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人的作用,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其充分发挥才能,从而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2. 重视员工需求管理的人本原理还要求管理者充分关心员工的需求和感受。

员工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和稳定性。

管理者应该设法理解员工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激励措施,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3. 人才开发和培训在管理的人本原理中,管理者也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组织只有不断培养和吸引人才,才能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

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技能,适应变化环境的挑战。

4.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的人本原理还强调了组织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感受到尊重、平等和合作。

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能够促进员工的创新和团队协作,提升组织的绩效和创造力。

管理者应该关心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5. 基于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最后,管理的人本原理还强调了组织管理应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

管理者应该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员工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组织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管理的人本原理强调了人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员工的价值和需求,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从而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和成功。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个人工作经历
1945-1957年,他任芝加哥大学的心理 学教授,并建立了心理咨商中心。在他任 职时期,确立了咨询中心的工作理念,并 进行相关的研究去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主要理论及观点
1.人格的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 “经验” “无条件积极关注”
2.心理治疗理论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3.教育观
“以学生为中心”
自我与非我
环境作用
自我 非我
主要理论及观点
人格的自我理论
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经验,并渴望一种被关注 尊重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由他人根据儿童行为是否符合 其行为价值观决定是否给予,即条件化积极关注。因此, 他人的价值观就会被儿童内化到自我结构中,但这并不能 掩盖儿童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当对行为的评价不一, 自我和经验发生异化产生冲突,吸收他人价值观产生的理 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偏离,差距,进而发展成心理异常。
评价
1. 人格的自我理论中的自我概念和健康人格的勾勒对心理学产 生了巨大影响
2.罗杰斯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在 心理治疗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
3.教育观中注重学生,让我们看到了教学中的新可能和巨大潜力 4.理论一脉相承,脉络清晰,是比较系统的理论
评价
不足
1.整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并没有充分的实验和数据作为支撑, 有一点自说自话,我认为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味道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思想背景
主要论文著作发表于50.60年代
美国50.60年代社会风貌
思想背景
1.物质生活富足 2.战后心理治疗需要 4.只有物质科学是不足以幸福的 3.教育需要重新定义
思想背景
50.60年代美国心理学界 人本主义兴起,讥讽精神分析学派

6第二章第六节人本主义理论 PPT课件

6第二章第六节人本主义理论 PPT课件
• 创造力 充分起作用的人具有很高的创造力,他们对世界敏感开放, 他们信赖自己的机体,在生活中常常主动追求新的挑战、刺 激和激动,所以,他们总能以创造性产品和创造性生活表现 自己,使他们的产品和生活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四、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
•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 会生活的关系。
•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 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 之分;
• 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 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 他将需要分为两大类、5个层次。
自我 实现的需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 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第六节 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的理论 主讲:刘松 副教授
一、人本主义简介
•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的美国。
• 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 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笫三思潮。
• 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 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
• 咨询员要进入到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去 感受并理解当事人,既感人之所感,又 知人之所感,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 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地表达 出来
(5)真诚一致(congruence)
• 在治疗关系中,咨询员本人是一个表里一致的人。 咨询员越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越是不戴专业 面具或个人面具,来访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 改变和成长。
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
这类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 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 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 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 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 (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我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 包括实现自身潜能。

论述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

论述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

论述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本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类应该成为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

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人类尊严、自由、平等、社会正义和人类进步。

人本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

人类是有尊严的生物,不应该被视为工具或资源。

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重视,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性取向或其他任何因素。

人本主义认为,人类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都是不道德的。

人本主义强调人类的自由。

人类应该有自由思考、自由表达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这意味着人类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信仰、职业、伴侣和生活方式。

人本主义认为,自由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任何形式的限制和压制都是不道德的。

第三,人本主义强调人类的平等。

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平等的,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财富、权力或其他因素。

人本主义认为,平等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都是不道德的。

第四,人本主义强调社会正义。

社会应该是公正和平等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获得教育、就业和医疗等基本服务。

人本主义认为,社会正义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任何形式的不公正和不平等都是不道德的。

人本主义强调人类的进步。

人类应该不断地追求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环境。

人本主义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形式的反对和阻碍都是不道德的。

人本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类尊严、自由、平等、社会正义和人类进步的哲学思想。

它认为人类应该成为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任何形式的歧视、压迫、不公正和不平等都是不道德的。

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和政治秩序的蓝图,它鼓励我们不断地追求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人本管理的思想自古有之。

在东方,中华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理念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代诸子百家的相关言辞和思想;在西方,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中同样蕴含着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

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是随着管理学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人本管理被正式提出,并且于80年代受到东西方企业的普遍重视。

人本管理理论的核心是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究竟如何呢?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说:“如果说,日本式经营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我觉得‘人’是一切秘诀最根本的出发点”。

堪称中国企业未来指向的海尔集团,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采取的是以人为本的OEC管理,即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

海尔集团的最高首脑张瑞敏称,作为软科学的企业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主体是人,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现代化生产中,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获胜。

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进入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将由以实物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转变为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实质上既是一个管理学研究的老问题,又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不断丰富其自身内涵的新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人本管理在新经济时代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本文查阅了大量关于人本管理理论的书籍与论文,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探讨。

本文对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沿革、哲学渊源、内涵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哲学、管理学等角度切入,重点探讨了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差异与融合对企业管理的新模式—跨文化管理的影响,介绍了我国一些以人本管理理念实践于跨文化管理的企业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加强人本管理、以人为本选人用人并对人才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几点对策建议。

本文对中西方人本管理理论的差异比较与融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视角较新,本文的研究顺应当今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
有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又有了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在这两大体系之外,还有很多理论的存在,那么现在我们就了解一下这即将阐述的第三大哲学理论,他被哲学家们称之为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在社会学、心理学和军事上也被广泛应用,它主要是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针对这一点有了很深入的理解,在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里,也有类似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的东西,那就是本我和自我的概念,关于本我,本我就是个体最初的、原始的意识状态,在它的概念里就是不断遵循简单快乐,并且以他们为生活的原则,她的意思也就是说它需要满足时就马上希望得到满足就能是他快乐,抱着这种心态存在在社会中,就能减少很多矛盾,如果每个人都是以简单、快乐的心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那么不仅自己变得简单了,身边的事和物都会变得简单,还有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自我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甚至每个人最开始表现出来的就是自我的感觉,对于自我,不能谈论它的好坏,只有在适当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判断。

每个学说的建立都是有一定的存在理由,只有把这些理由理解透彻,那么对于其广泛的应用就不是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人本主义管理及其哲学基础
一、人本主义。

对于人本主义的内容,詹姆士的定义是:人本主义就是对“每一种思想都是一种个人的行为,作这个行为的是某个思想者,而对于这个行为是可以要让他负责的。

”这一见解的系统一贯和由方法条理的发挥。

同时,席勒也提出了七个人本主义定义,即第一,真理是逻辑上的价值学说,并依照此学说系统地检验真实性的方法;第二,真理是具体的。

第三,一个规则的意义,就在于看其是否有用;第四,一切事物的意义都取决于目的;第五,目的性,是一切心灵生活的本质特点;第六,必须坚持兴趣、目的、愿望、感情、目标、有用性、假定和选择等等渗透所有实际的认识,并且否认哪些与这些东西不相容的学说,并对一切忽视目的性的学说进行反驳;第七,人本主义或实用主义是“一种目的论的心理学认识论中的一种自觉应用”。

人本主义的特点包含,第一,人本主义是一种最简单的哲学学说;第二,人本主义是最坦诚的学说,它撇开了其他哲学本想抛弃但没有能抛弃的东西;第三,人本主义是最能体现人的本性的学说;第四,人本主义认同情感的多样性。

人本主义认为,一种哲学说来说去总归是一个生活的理论,而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而人本主义的意义在于,第一,促使人们重新思考问题;第二,人本主义揭示了所谓一元论“绝对真理”观,和“神秘”的实体理论的秘密就在于:使人们用虚无的“未来”取代眼前的现实;第三,人本主义高扬人的主体性,张扬个性;第四,人本主义提高人的尊严的同时,也加强了人的责任。

二、人本主义管理。

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是管理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管理客体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实体要素包含管理中的人、财、物,而人,是管理实体要素的第一位因素。

人本主义管理,是人本主义理论与管理的紧密结合,是人本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

传统的劳资关系理论认为:劳资关系不可协调,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工人的利益尖锐冲突;资本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贪婪,最终会使工人沦为“绝对贫困”直至死亡,要解决劳资矛盾,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而泰罗的观点是:第一,雇主与员工存在共同利益;第二,和谐的劳资关系有利于财富的创造,有利于劳资双方。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利用科学管理提高劳动效率,第一,管理在于通过最佳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最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管理模式就是最佳的管理模式;第二,科学管理是一种综合的改善管理的方法,这些方法包含,一是在改善劳资关系基础上,在更大的
范围内以绝对的一致性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努力工作,以及与资方的友好合作态度。

二是除做好工人方面的工作外,管理者还要对管理体制本身进行完善。

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第二,科学的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第四,资方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部分工作承揽下来。

科学管理的两个要素,一是双方合作尽到生产最大盈利的责任,二是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

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转变了传统的劳动关系理论,有效的化解了劳资矛盾,使他们双方由对抗转为合作,使劳动生产率有了空前的提高,为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

三、人本主义管理及其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管理归属于管理哲学范畴。

管理哲学是关于理性化管理的科学,所谓理性化管理,就是对管理的规律和本质、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管理的环境和管理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反思。

管理哲学的特点是管理的实践与理性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场与趋势的统一。

它的研究对象基于对管理本质和管理对象的理解,是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管理方式、
方法的文化背景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导管理向科学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人本主义管理研究的根本是在企业管理中相互作用的人,从哲学的角度,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并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人也是符号的动物,人的创造、人的各种表象都是人的本质的体现。

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任何个人,即作为管理的主体而存在,也作为管理客体而存在,管理的客体和主体互为条件、互为依存,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主体就没有高素质的管理客体。

从人本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历程上看,一是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泰罗、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为其基础,阐述既然每个人的行为都以利益最大化为动机,那么,人心同然,不论资方还是劳方,要想提高自己的收入必须坚持一个前提,即同时也应当让对方获利;二是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以“社会人”为其理论基础,即每个人都生活于社会中,社会中任的交往、感情、尊重与被尊重等情感,在他们的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现代管理学派,以“决策人”理论为基础,即组织的每
一个人,上总裁,下至普通员工,都是自主的人。

另外,人本主义管理研究源于人性假设,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经济管理、古典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现代科学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 与此相联系, 人性假设的理论也经历了机械人、经济人、社会人、理性人和主体人五个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以人性假设的变化为前提的。

四、人本主义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把组织中人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这也警示我们,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员工的心理规律、思想规律,通过尊重、激励、关心,改善人际关系等办法,满足员工的需要,充分发掘其潜力和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的目的。

一是要承认员工的贡献。

不能够热衷于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却忽视了创造产值、创造财富的人和使用产品的人,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发展能力的,在于员工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应时刻铭记每位员工的贡献,并乐于表达出来;二是要激发员工的潜能。

每位员工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企业必须通过恰当的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员工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企业活动之中;三是尊重每一位员工,无论高层管理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都具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一个被尊重的员工,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并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四是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把培训员工,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作为首要任务;五是要凝聚团队的合力。

企业本身是一个生命体,其中每一个员工都是这个生命体的一份子,所以,管理的目标不仅要提高个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综合素质,还要注重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六是将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

为员工搭建良好的提升和发展的平台,鼓励和帮助每一位员工全面发展,当员工充满自主意愿的努力提升自己,企业也肯定会随之蓬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