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17.与朱元思书》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阅读题目阅读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题目阅读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题目阅读附答案【原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问题】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猛浪若【奔】()②泠泠【作】响()③【经纶】世务者()④横【柯】上蔽()15、下列加点词意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天山共色——则色愈恭,礼愈至B.一百许里——遂许先帝以驱驰C.风烟俱净——俱为一体D.猿则百叫无绝——绝处逢生16、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7、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描写山水,从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等多方面进行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的图景;B.文章寓情于景,字间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的思想情绪。

C.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分”的部分先写山后写水,详写水略写山,但都围绕“独绝”二字展开;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对水进行动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水的激越壮观之美。

【参考答案】14、(4分,各1分)①(马一般)飞奔;②发出;③筹划,治理;④树木的枝干15、(2分)C;16、(6分,每句各3分)①(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船儿东西往来。

②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17、(3分)C;【《与朱元思书》阅读题目阅读附答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与朱元思书体裁:文言文题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作者:名字:吴均年代:南北朝描述: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

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翻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原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文:(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

原文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原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原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原文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那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与朱元思书原文与翻译

与朱元思书原文与翻译

《与朱元思书》原文与翻译《与朱元思书》朝代:南北朝作者: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干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口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L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者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注释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注释《与朱元思书》,既是用了人的感受来反衬出关于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以及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译文及注释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九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的教案

九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的教案

九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朱元思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把握,理解课文的主旨。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合作探讨。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与朱元思书》,提问学生对书信体裁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课堂提问:(1)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课后熟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7. 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朱元思热爱自然、赞美自然保护环境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 读后感写作: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语文版17与朱元思书

语文版17与朱元思书

5.词类活用 ①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②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流,向西流。) ③负势竞上(名词作动词,向上生长。) ④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上举远扬。) ⑤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⑥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6.文言句式 省略句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应为:(我的小船)从流飘荡,任 意东西。 ②急湍甚箭。 省略介词,应为:急湍甚(于)箭。 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省略主语,应为:(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总结
本文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 见,描画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 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 山水的思想感情。
结构图示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清澈

水之异
元分
湍急
思写
形美

水之异
声美
政治失意 寄情山水 净化心灵
谢谢观看
写法探究
1.情景交融。 写景中融入了浓厚的感情。 文章第①段是总写,从总体上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流
露羁縻出悠闲、轻松之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直接表达出对景 物的爱好之情。
第③段写山景的时候,描画出山的雄伟峭拔,表达出赞颂之情。 写山间风景、各种动植物等,体现出对美景的陶醉神往,进而抒发了 淡泊名利、向往平静自然生活的心情。
3.动静结合。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从表面看来似是
写泉流、鸟鸣之声,实则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 视于听。“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 枝条疏密而产生明暗变化,这是因为人在船上,船随水行。这是以 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
拓展延伸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唐)王维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用骈体信札形式写成的写景小品文,描绘了浙江境内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秀丽雄奇的水色山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欢迎参考~《与朱元思书》朝代:南北朝作者: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与朱元思书》译文及赏析

《与朱元思书》译文及赏析

《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现行新教材中用的是“嶂”)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课文注释:1 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

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本是吴均写给朱元思信中的一个片段。

2.俱:都。

3.净:净尽,无余。

4.共色:同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

色:颜色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沿,随。

流:江流6.至:到7.许:大约,上下(表示大约数量)8.独绝:独一无二9. 缥碧:青绿色。

缥本义青白色的丝织品,碧本义是青色美玉,它们共同组成联合式复词。

10.急湍:湍急的水流。

湍,急流的水。

11.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形同江水清澈透明。

12.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13.若:好像14.奔:这里指奔马。

15. 寒树:耐寒长绿的树.16.负势竞上:(高山)凭借山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逐,争着。

上,向上。

17. 轩邈:高远。

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18.直指:笔直地向上。

指:向上。

19.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的山峰。

20.激:冲击21.泠(líng)泠作响:发出泠泠的声响。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作,发出。

22.好鸟,美丽的鸟。

相鸣:互相和鸣。

23.嘤(yīng)嘤成韵:意思是,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韵,和谐之声。

24.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通“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

25.绝:断,停止。

26. 鸢(yuān)飞戾(lì)天:意思是老鹰飞到天上。

《与朱元思书》字词解释

《与朱元思书》字词解释

《与朱元思书》字词解释一、重点字词解释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 净:消散尽净。

2. 从流飘荡- 从:顺,随。

3. 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

4. 直视无碍- 碍:阻碍。

5. 急湍甚箭- 甚:超过。

- 湍:急流的水。

6. 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马。

这里动词用作名词。

7. 夹岸高山- 夹:在两旁。

8. 负势竞上- 负:凭借。

- 竞:争着。

9. 互相轩邈- 轩:高。

- 邈:远。

这里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0. 争高直指-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1. 千百成峰- 成:形成。

12. 泉水激石- 激:冲击,撞击。

13. 泠泠作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14. 好鸟相鸣- 好:美丽的。

15. 嘤嘤成韵- 嘤嘤:鸟鸣声。

- 韵:和谐的声音。

16. 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鸣声。

这里指蝉鸣。

- 穷:穷尽。

17. 猿则百叫无绝- 绝:停止。

18. 鸢飞戾天者- 鸢:俗称老鹰,善高飞。

- 戾:至、到达。

19. 望峰息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20. 经纶世务者- 经纶:筹划、治理。

21. 窥谷忘反- 窥:看。

- 反:同“返”,返回。

22. 横柯上蔽- 柯:树木的枝干。

- 上:在上面,名词作状语。

23. 在昼犹昏- 犹:好像。

24. 疏条交映- 疏条:稀疏的小枝。

- 交映:互相掩映。

九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与朱元思书》。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感受作者对友情、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读。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文《与朱元思书》。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讲解与示范: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实践与巩固: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五、作业布置:1. 朗读和背诵课文《与朱元思书》。

3. 深入研究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与朱元思书》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中的具体句子进行深入分析。

3. 采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与朱元思书》的文本材料。

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和古代文化知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与朱元思书》。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了解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与朱元思书》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写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的分析。

3. 课文内容和精神内涵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与朱元思书》,提问学生对“书”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分析课文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和精神内涵,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和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范文导言在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作为中学生,阅读是继续提升自我认知,丰富经验的重要关键,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增强语言能力。

中国古典小说中,朱元思的《聊斋志异》是一本极具中国特色和独特文化的小说,不仅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尤其吸引了广大中学生的读者们。

在教学中如何将中学语文和朱元思书进行合理的整合,激发学生的阅读穿透能和内在表达能力呢?本篇文档就结合课程实例,给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朋友们提供一个优秀的教案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先秦诸子思想,深入理解道家哲学。

2.了解唐代社会背景,深入理解朱元思的文化意蕴。

3.理解《聊斋志异》部分故事情节,学习应用语句结构并在生活中进行实际运用。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细节观察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阅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探究文学、文化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着眼社会责任意识。

2.培养学生的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

2.教师准备《聊斋志异》部分章节,用以模拟理解朱元思文本。

3.教师准备相关道具(没有道具也可),用以营造朱元思文化氛围。

导入1.教师在课堂上制造氛围,通过盘桓逗留的方式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在学生们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

2.向学生们询问对于《聊斋志异》了解程度,并与学生们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

正文第一阶段1.通过学生们的阅读笔记进行反馈,帮助学生们整合各自的理解。

2.向学生们先容了朱元思的背景,及其写作风格。

3.教师在这里添加一些精彩有趣的故事,生动有趣地呈现朱元思的想象力和思想深度,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

第二阶段1.教师提供给学生们一些中文字义比较抽象的词汇,并帮助学生们寻找汉字的根源和含义。

2.教师向学生展示朱元思的节选故事,并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和热议。

3.评价学生表达的语言和文字能力,并及时纠正学生们的表达语病。

17、《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17、《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17、《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教材分析】本文是语文版《语文》九下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

是吴均写个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所见,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中少有的佳作。

课文仅用一百多字,就把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写得绘声绘色,读来令人欣然神往,仿佛与作者一起领略了其间奇山异水之绝美。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学过《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等诸多写景古文。

在学习时,已经能够结合注释和参考书,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识记背诵,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但是,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良莠不齐,因此,在教学上,仍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解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文意,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词句,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

2、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并理解、翻译课文。

3、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

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

为旅游风光中少见。

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7.与朱元思书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7.与朱元思书

特点。
2.第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全文中 起什么作用?
先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远景着笔,作静 态描写;
其次“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
转,随山形而变,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景的悠然自得 之感,是动态描写; 最后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概括了一 百余里游览途中所见之美,领起全篇。
这里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湍急的江流。湍,急流。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厉害 (马一般)飞奔
【译 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
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
骏马。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 湍 甚 箭 , 猛 浪 若 奔 。
寓情于景,进行议论性的抒情。
这句用对偶、互文、比喻修辞,由景生情,
因情而明志,既表现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作者 鄙弃名利的思想。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
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 何处。
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 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 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江山秀丽 寓情于景
分:水之色——清、净、急 山之色——形、声
课堂小结
中心: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
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他对政治的失意、厌倦和渴
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随堂练习
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美文章,试与 《三峡》作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谈谈两篇 文章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