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翻译硕士考研-汉译英的一些常见问题分析
考研翻译常见难点解析
考研翻译常见难点解析翻译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项需要精确和准确的技能。
对于考研翻译而言,难点不可避免。
本文将解析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难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最为常见和困扰的难点之一。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解决方案:在进行翻译前,翻译者需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把握原文的文化背景和隐含意义,并思考如何在目标语言中合适地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注释、解释或修改词语顺序等方式来保持目标文本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
二、语言转换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别,这也是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难点之一。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将源语言中的结构与表达方式转化为目标语言的相应结构和表达方式。
解决方案:在进行语言转换时,翻译者需要全面理解源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并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词汇搭配以及习惯用法等。
同时,不仅要注重逐字逐句的转换,还要注重整体的语言逻辑和表达效果,以保持目标文本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词义多样性不同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词义,这也是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难点之一。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中词语的具体含义,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相应的词语来表达。
解决方案:在面对词义多样性时,翻译者需要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具体的含义。
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工具等辅助工具来查找相关的翻译词语,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此外,可以适当使用解释性的注释或修辞手法来增强目标文本的表达力。
四、长句处理长句是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难点之一。
长句往往难以理解和表达,容易造成信息不准确或者语法错误。
解决方案:在处理长句时,翻译者需要将其分割为更易于理解和表达的若干子句。
可以使用逗号、分号等标点符号来划分长句的不同部分,并结合适当的连接词来保持句子的语义连贯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翻译出过分长的句子,保持目标文本的简洁明了。
英语专业考研汉译英常见问题分析
英语专业考研汉译英常见问题分析英语翻译基础是英语MTI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篇文章就针对翻译的汉译英部分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汉译英部分误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理解不到位、表达不贴切、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表现形式归结为两方面:死译和胡译。
理解不到位,常造成不能脱离原文字面意思而死译、硬译;表达不贴切,则使得译文不符合译语的语法习惯表达。
(一)词义虚假对等汉语很多词汇所要表达的信息都是潜在和隐蔽的,有的具有深层含义,有的还有言外之意,有的则有语用意义和比喻意义。
如果没有弄清要表达的真实信息,就会出现机械对等错误。
例:美国内部对中国政策究竟怎么样,我们还要观察。
学译:What China policies are to be pursued after all within the US,we still have to wait and see.译文:The American authorities have to decide among themselves what China policies to pursue,and so we still have to wait and see.分析:“美国内部”并非指“美国国内”这个概念,而是指美国领导层,因为决策者是政府高层而不是平民百姓,因此with the US不足以传达这样的意思。
(二)词类混用汉语和英语的词类既有重叠,也有差异。
如汉语中有数词和量词,而英语中只有数词;英语中有冠词,而汉语中没有。
学生经常犯冠词滥用的错误是:在泛指时漏用不定冠词,首次提到某事物时滥用定冠词,特指某事物时又不用定冠词。
即使相同的词类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充当的成分也不尽相同。
例:一霎时,一阵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兜上心头。
学译:All of a sudden,the feeling of grief and indignation of being deserted by the relations and being abandoned by the whole world overwhelmed me.译文:In no time,I was thrown into a feeling of sorrowful anger at being forgotten and abandoned by the rest of the world.分析:很多学生在本该使用不定冠词的地方却用了定冠词。
考研英语翻译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考研英语翻译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考研英语翻译得分率并不高,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有几个失分的普遍问题。
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英语翻译普遍的问题和应对方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英语翻译普遍的问题和策略1.长难句结构划分不清晰划分英语长难句结构,是理解英语句子含义的基础。
许多同学反映,一看到长句就恐慌;再加上几个不认识的单词,根本无从下手,不知道原文在表达什么,所以只能认识几个单词就翻译几个单词,写出的译文自己都不知所云。
事实上,要成功翻译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对英语原文理解正确无误,又要把汉语表达得流畅通顺。
但在这两者中,正确理解原文既是起点也是关键。
而要做到正确理解原文,就需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特别是英语句型结构知识和正确分析英语句子结构的能力。
2.逻辑关系梳理不明确在正确理解原文句子结构的基础上,如果局限于原文的句子结构,没有真正弄懂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会造成误译。
这是因为,英语中的许多连接词本身就有不同的含义,比如 as ,既可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也可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还能和其他词构成新的引导词和短语等;而且某些连接词引导的从句的表面逻辑关系与实际逻辑关系并不相同,比如所有的定语从句看起来都是作定语,但实际上有时却从原因、结果、目的或条件等方面对被修饰词加以限定,所以为了更确切地表达这种逻辑关系,往往将一些定语从句译成相应的状语从句。
另外,在正义反说或反义正说方面,还有对状语是修饰限定动词还是整句话,某些词语是作状语还是作定语,或者是否存在否定转移的理解等,都可能造成逻辑关系的误译。
3.词意把握不到位一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在新的上下文里使用的每一个词都是新词。
”英语中普遍存在一些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除了一些专有名词之外,几乎没有绝对等值的词语。
正是词的这种多义性和变义性,决定了对英语词义的理解及其汉语表达是英译汉的难点所在。
所以,对于英译汉中每个词语的翻译都需要仔细斟酌,不可轻易凭经验而译。
考研翻译常见难点与解题思路
考研翻译常见难点与解题思路考研翻译是众多考生最头疼的一项科目,主要涉及到英汉互译和汉译英两个方向。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考生常常在某些难点上遇到困惑。
本文将分析考研翻译的常见难点,并给出解题思路,供考生参考。
一、词语和短语的翻译困惑在考研翻译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语义复杂或文化差异较大的词语和短语,翻译这类内容时容易产生困惑。
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一些词语无法简单地进行直译。
此时,考生应该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根据实际语境合理翻译,同时注意保持语义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例如,在翻译中常见的“文化差异”一词,在英语中可以表示为"Cultural differences",但如果上下文中有具体的文化差异,如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区别,可以使用"Wedding custom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来更好地表达。
另一个问题是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考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选择。
比如,英语单词"issue"既可以指代问题,也可以是发布,发行的意思。
如果"issue"出现在政治领域的文章中,可以翻译为"问题",而在经济类文章中,则可以翻译为"发布"。
二、长难句的翻译技巧长难句在考研翻译中也是一个让考生头疼的问题。
正确理解和翻译长句不仅需要对语法结构有较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在处理长难句时,考生可以采取以下解题思路:1. 拆句法:将长句拆解为几个简单的句子,再进行翻译。
通过拆句可以准确理解每个小句子的意思,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 主次分明法:长句中常常会有主要和次要信息,考生可以通过判断句子成分的重要程度,将主要信息进行突出翻译,次要信息进行删减或简化。
解析考研翻译题的常见难点
解析考研翻译题的常见难点在考研英语翻译题中,很多考生都会遇到一些难点,这些难点常常会影响到考生的翻译准确性和流畅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析考研翻译题的常见难点,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句子结构复杂考研翻译题中经常出现句子结构复杂的情况。
长句子和嵌套句子的使用会给考生造成困扰。
考生需要努力理解句子的结构和主谓宾关系,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1.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句子结构和语义关系。
2.将句子拆分成更小的部分,逐步翻译,再整合成完整的句子。
3.关注主要信息,不必过于拘泥于每个细节。
二、专业术语和文化差异考研翻译题常常涉及到各种专业术语,这对非专业背景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外,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也会导致翻译困难。
解决方法:1.提前准备专业术语的词汇表,对常见的术语进行理解和记忆。
2.利用各种工具,如在线词典、术语词典等,查找和确认术语的翻译。
3.在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避免直译直译,根据目标文化的语境和习惯进行合适的翻译。
三、语法和语义的理解正确理解句子的语法和语义是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
一些考生由于语法和语义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翻译出错误或模糊的句子。
解决方法:1.加强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了解常见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2.通过大量阅读和练习,提高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
四、字词选择和表达准确性在翻译过程中,正确选择合适的字词和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一些考生由于字词的选择不当,导致翻译出现偏差或流于表面的问题。
解决方法:1.积累广泛的词汇量,包括近义词、反义词等。
2.注意上下文的语境,选择能够准确传达原意的词汇和短语。
3.学习模仿优秀的翻译,参考专业翻译资料,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总结:在研究考研翻译题的常见难点时,我们发现句子结构复杂、专业术语和文化差异、语法和语义的理解以及字词选择和表达准确性等问题是考生面临的主要困扰。
通过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法,考生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0年烟台大学翻译硕士翻译硕士考研答题技巧及问题解答
2020年烟台大学翻译硕士翻译硕士考研答题技巧及问题解答简答题1)名师解析: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偏低。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
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
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定义——〉框架——〉总结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
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温馨提示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简单句是写作大忌么?怎么看待复杂句?【育明夏教授】我们经常听到部分教师告诉学生:正规、专业英语考试中,写作不要使用简单句,以免让阅卷老师看低了你的水平。
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广义从句等较复杂的结构,但这样一来,学生会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狭义从句上,然后一场卷子改下来,阅卷人满脑子可能都是各种狭义从句,尤其是各种定语从句。
许多同学也并不赞成在写作中大肆使用从句,可是现成的、简练的简单句容易给人“水平不高”的错句,因此选择了“忍痛割爱”。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写作中的简单句和复杂句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对英语复杂句、简单句的二分法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是否使用了从句,似乎只要有了从句,乌鸦就变成了金凤凰,古树都能发了新芽。
在这种思想下,可以让简单句变复杂的平行结构、叠套修饰等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结果是从句越写越长,句子质量越来越低。
这种“为从句而从句”“为复杂而复杂”的思维实在要不得。
公平地说,套用莎翁《哈姆雷特》里的那句经典独白:简单还是复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考研英语翻译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考研英语翻译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考研英语翻译普遍的问题和策略1.长难句结构划分不清晰划分英语长难句结构,是理解英语句子含义的基础。
许多同学反映,一看到长句就恐慌;再加上几个不认识的单词,根本无从下手,不知道原文在表达什么,所以只能认识几个单词就翻译几个单词,写出的译文自己都不知所云。
事实上,要成功翻译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对英语原文理解正确无误,又要把汉语表达得流畅通顺。
但在这两者中,正确理解原文既是起点也是关键。
而要做到正确理解原文,就需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特别是英语句型结构知识和正确分析英语句子结构的能力。
2.逻辑关系梳理不明确在正确理解原文句子结构的基础上,如果局限于原文的句子结构,没有真正弄懂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会造成误译。
这是因为,英语中的许多连接词本身就有不同的含义,比如 as ,既可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也可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还能和其他词构成新的引导词和短语等;而且某些连接词引导的从句的表面逻辑关系与实际逻辑关系并不相同,比如所有的定语从句看起来都是作定语,但实际上有时却从原因、结果、目的或条件等方面对被修饰词加以限定,所以为了更确切地表达这种逻辑关系,往往将一些定语从句译成相应的状语从句。
另外,在正义反说或反义正说方面,还有对状语是修饰限定动词还是整句话,某些词语是作状语还是作定语,或者是否存在否定转移的理解等,都可能造成逻辑关系的误译。
3.词意把握不到位一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在新的上下文里使用的每一个词都是新词。
英语中普遍存在一些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除了一些专有名词之外,几乎没有绝对等值的词语。
正是词的这种多义性和变义性,决定了对英语词义的理解及其汉语表达是英译汉的难点所在。
所以,对于英译汉中每个词语的翻译都需要仔细斟酌,不可轻易凭经验而译。
因此,在翻译一个词时,看到的绝不应该仅仅是这个词本身,必须充分考虑它在上下文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孤立的译词是下下之策。
考研英语翻译会经常出现哪些困惑
考研英语翻译会经常出现哪些困惑考研英语翻译常面临的十大困惑1.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复习方法是否有区别?首先和大家说明一下英语一和英语二在翻译上的区别:从难度水平上来看,英语一的难度要高于英语二;从出题形式上来看,英语一在文本中挑选5个长难句要求考生进行翻译,而英语二则是挑选一段话进行翻译,这是在出题形式上的差别。
然而,从复习方法上来看,英语一与英语二是基本一致的。
虽然形式不同,但是英语中翻译句子的方法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因此一般考研英语翻译的相关材料也是同时适用于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只要掌握了提炼句子结构与成分的方法,无论是任何长难句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在翻译这一题型中不需要特别去区分英语一和英语二。
当然,在临近考试的阶段可以更多地去熟悉自己所要考的题型。
2.如何选择长难句翻译的复习材料?长难句翻译的材料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包括阅读理解与翻译在内的所有长难句译法的详解,植根于句子本身的类型和结构从语法角度进行全面讲解;另一种则是专门针对考研翻译真题,简要介绍翻译方法后,对历年翻译部分的真题进行详细的结构划分和翻译,相比之下更具针对性。
因此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复习偏好,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材料。
3.如何辨别简单句与复合句?所谓简单句,就是句子中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句子,复合句则是指句子中有多于一套的主谓结构,因此,通过句子中能提炼出的主谓个数即可判断出来。
另一种相对直观的方法是根据从句的引导词判断,例如:what,that,which等等,通常每一种从句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引导词出现,对这些词进行积累就能很容易判断出来。
当然,一般来说,考研英语翻译题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都是复合句,即使是简单句,翻译的难度也不亚于复合句。
4.如何提炼主句与从句?提炼主句与从句是一项需要长期培养的能力,很多地方需要在练习和积累中慢慢体会。
不过简单来说,提炼主句就是提炼出句子最主干的那套主谓宾,所以要对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部分保持敏感。
2020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分析五
2020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分析五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分析五”,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2020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分析五一、词汇匮乏做好翻译题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英语综合知识有一个整体且具体的掌握,有其对句子结构及句子成分的分析及在进行翻译处理时采取的必要步骤。
举个例子:Now some merchants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charge that they reserve their soya bean with ulterior motives。
仔细分析整个句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中的that从句不是charge的定语从句,而是它的同位语从句,因为that在从句中不做任何成分,不符合定语从句的用法,所以that不是关系代词,只能作为连词来引导charge的同位语从句,来进一步解释charge的内容。
因此,应该翻译为“...被指责,说...”,这样这个句子就可以译为:(1) 现在有些商人已经收到了这样的谴指责,即他们储存大豆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2)现在有些商人已经被指责,说他们储存大豆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若是在进行翻译处理的时候,考生将that译为charge的定语从句,就会使这个句子被误译为:现在有些商人已经收到他们储存大豆有其不可告人目的的指责。
只要将这个句子翻译为charge的同位语从句,就可以理顺原文的逻辑关系,从而使译文更加忠实通顺。
在考研英语翻译中除了要解决必要的词汇问题,即在考场上不能见到一个句子,10个单词7个不认识,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下考研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明年的考试了;第二个在准备翻译模块时应该注意的就是对英语基础语法知识的梳理。
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五大基本句型及各种句子成分及其在句中的呈现形式;若是在翻译上,考生对词汇及语法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后,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之前和大家讲过的这些翻译技巧以及英汉语言之间的区别。
2020考研英语:翻译常见问题解析
2020考研英语:翻译常见问题解析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翻译常见问题解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2020考研英语:翻译常见问题解析做翻译时,很多同学会采取直译方法,所谓直译即字对字的翻译,比如遇到单词“context”就直接译成“上下文”,所以在翻译以下句子时“This speech needs to be set in the context of Britain in the 1960s”,常常出现这样的翻译“这个演讲需要放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上下文中看待”。
在这里如果同学们把“context”直接译成“上下文”,翻译就变得晦涩难懂,毫不通顺。
面对这个句子,我们需要根据“context”这个词的语境,对其词义进行调整,最后译成“背景”,调整后的译文为“这个演讲需要放到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一背景下看待”。
经过修改调整,译文变得更为通顺自然,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字典上“context”本身就具有“背景”的词义。
因此大家做出第一种生硬翻译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了解“context”的生僻义。
在这里提醒大家,避免直译带来的生硬翻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了解单词的生僻义,比如记“growth”这个单词,不仅要知道它“成长”的意思,还要熟记它“增长”的意思。
翻译时,同学们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个翻译问题:每个单词都翻译,使得译文啰嗦冗余、不知所云。
比如面对以下句子时“It is obvious that learning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很多同学会这样翻译“它很明显,学习英语非常重要”。
虽然这种翻译也能让人理解,但表达上并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实际上由于英汉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对翻译内容进行省略,使得译文更自然流畅。
经过调整,我们可省译“it”将上述句子译成“明显的是,学习英语非常重要”。
考研翻译常见难点攻克
考研翻译常见难点攻克在考研翻译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
面对这些难题,我们需要有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攻克。
本文将探讨考研翻译中的常见难点,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来解决这些难题。
一、词汇难点词汇是翻译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然而,考研翻译中常常遇到一些复杂或特定领域的词汇,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应对:1.积累词汇:通过多读多背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可以选择一些高频词汇进行重点记忆,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记忆,这样有助于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工具:使用在线词典和专业词汇库等工具来查询和学习特定词汇。
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词汇,通过查阅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
3.注意词汇搭配: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搭配方式,我们需要注意词汇的搭配习惯,这样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词汇。
二、句子结构难点句子结构是翻译中常见的另一个难点。
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可能存在差异,这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针对句子结构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理解句子的主干:首先,我们要找到句子的主干,即句子的核心部分。
理解句子的主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整个句子。
2.将句子分解为短语:对于较长或复杂的句子,我们可以尝试将其分解为短语或从句。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3.注意语序和语态差异:不同语言的语序和语态存在差异,我们需要了解目标语言的语序和语态规则,以便进行准确的翻译。
三、文化差异难点文化差异是考研翻译中常见的一个难点。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某些表达方式在不同语言中的难以准确翻译。
为了应对这个难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了解目标文化:了解目标文化的背景和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相关内容。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相关影视剧等方式来了解目标文化。
2.注意文化内涵: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差异,并尽量避免产生歧义。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6).doc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6)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6)”,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6)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三个句子:(1) All members of the party were dead against the war.(2) He thought that directly directors of the company confidence in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declined,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would be in danger.(3)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there is no complicated problem but can be solved in a few hours.在第一个句子中,翻译的关键在于对dead词性的理解,如果看作是形容词,这个句子就会被误译为“全体党员都因反对战争死了”。
而在这个句子中,dead一词应该从副词词性来理解。
事实上,这里的dead是副词,修饰限定介词短语against the war,意思是“完全地”,可译为“坚决”,而be against the war 才是真正的系表结构。
因此大家可以来对比一下正确的译法:全体党员都坚决反对这场战争。
在第二个句子中,我们首先来对比一下这个翻译:(1)误译:他认为,董事对首席执行官信心的直接下降,财政结构就会出现危机。
(2)正译:他认为,一旦董事会对首席执行官的信心下降,公司的财政结构就会出现危机。
对比这两个句子的翻译,我么不难发现这个句子翻译的难点就在于directly词性的理解,如果看作副词修饰declined,也有可能。
考研翻译技巧常见难点解析
考研翻译技巧常见难点解析考研翻译是指应试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段外语或汉语文本准确地翻译为另一种语言。
这是一项要求考生既能熟悉所学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又能深入理解所给文本内容的综合性考试。
在考研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下面将对考研翻译技巧中的常见难点进行解析。
一、词汇的选择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选词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同学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 同义词的选择:有时候,考生会使用与原文相同的词汇,这样就无法展示自己的翻译能力。
合适的做法是根据上下文和词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个适当的同义词进行翻译。
2. 多义词的处理:多义词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引起歧义,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正确的词义。
可以通过综合考虑语境、语法和逻辑关系来作出准确的选择。
3. 翻译的难点词汇:在一些专业领域的文本中,会出现一些特定的难点词汇。
对于这些词汇,考生需要提前准备,熟悉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上下文,以便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翻译。
二、语法和语义的转换语法和语义的转换是考研翻译中的另一个难点。
有时候,考生会遇到一些难以转换的语法结构或者语义表达,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关注。
1. 语法结构的转换:不同的语言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考生需要对这些结构进行准确理解和运用。
在翻译中,考生需要注意语序、动词时态、语态等方面的转换。
2. 语义表达的转换:语义表达的转换是考生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
有时候,一个词在原文中有着复杂的含义,而在译文中需要用多个词汇来表达。
考生需要通过深入理解原文,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长句的处理和调整在考研翻译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长句,考生需要能够正确理解长句的结构和含义,并做出准确的翻译。
为了更好地处理长句,考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分析句子结构:首先,考生需要分析句子的结构,明确主谓宾的关系,并确定句子的中心思想。
2020考研英语翻译四大误区
2020考研英语翻译四大误区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由出guo 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翻译四大误区”,持续关注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在英译汉中切勿只死扣于标准答案,只要在进行翻译处理时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就可以取得翻译部分的部分分值。
在英译汉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只能尽可能的避免错误,绝对不可能不犯错误。
同时考生在准备这部分的时候出现的错误也可以说是千奇百怪,让人捉摸不透。
其中导致这些错误现象出现的最大罪魁祸首就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联系的,且文化与语言的相互影响也是尤其深的。
在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的实践中,无论是日常交往还是正式场合,其中都不乏对英美文化了解不够而造成的误译。
因此做好英汉翻译的基础工作––了解英美语言国家的文化,是非常要的。
若想了解英美语言国家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浸泡在这样的环境中。
当然,这是不太现实的。
考生却可以经过各种现实途径,例如报纸、网络及报刊杂志等途径来积极了解英美文化。
建议各位考生可以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利用各种途径去“搜集”一些与英美文化联系密切的时文。
尤其是在即将要上战场的最后备战阶段,估计大家现在很难再静下心去“啃”那些英语原文文章,因此这段时间,考生可以看一些文章的中文版时文。
只有对出题人比较关注的热点给予更多关注,才能够在选取额阅读材料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并在大量的阅读中尽可能多的去吸收更多的英美文化知识。
在对英文句子进行翻译处理的时候,考生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在快速浏览句子后,考生可以对句子最基本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当对句子的一些细节部分进行处理的时候,考生却容易在部分细节处理上不能做到周全。
要成功翻译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对英语原文理解正确无误,又要把汉语表达得流畅通顺。
这样的要求对于考生而言是相对较高的,且对考生而言,正确的理解翻译中的长难句是对考生智力及生活常识的巨大挑战。
首先要说,考研英语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长而复杂的句子,大多数考生都说看到长句就会尤其恐慌,若是在这个长难句中再出现些生词,那基本上就直接上懵掉了,完全不清楚句子的含义。
翻硕翻译技巧七之汉译英中的四个问题
翻硕翻译技巧七之汉译英中的四个问题汉英互译中有很多需要我们理解和注意的事情,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汉英互译中存在很多讲究,有一些问题话语我们是不可以单纯的站在一方角度去思考的。
跨考小编汇总了关于汉英翻译中常见的需要我们注意的四个问题,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不够委婉的语气有时有人讲话比较直率、唐突,直译可能会使人感到不太客气,甚至会失礼。
译员应学习委婉说法,在翻译时把握好语气。
但为外交斗争需要而使用针锋相对的语言除外。
例1 中国可作为贵国资源性产品的稳定市场,同时中国的许多工业产品可满足贵国市场的需要。
直译:Your resource-based products can find a stable market in China and Chinese industrial products can meet the needs of your market.这么直译也许会让人担心,以为我们的工业品要去占领他们的市场。
同样的意思可以翻得更客气一些。
如:You may find a stable market in China for your primary products and may also get a number of industrial products from China to meet some of your needs.例2 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所关心的经济问题。
直译:I wish to talk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hich you are interested.这样翻译,显得讲话者太肯定听众会对他所讲内容感兴趣。
尽管讲话者知道听众是有兴趣的,但说得客气一点效果更好。
可译为:I would like to brief you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might be of interest to you.另外,我们打交道的人大多是上层人士,我们必须学会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否则,会产生距离、反感,从而失去朋友,有损我形象。
考研翻译常见翻译错误及纠正
考研翻译常见翻译错误及纠正翻译是考研英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准确地翻译能力对于考生的综合分数至关重要。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翻译错误,并提供纠正方法,以帮助考生提高翻译水平。
一、字面翻译字面翻译是翻译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字面翻译指的是根据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忽略了上下文和语言习惯的差异。
这种翻译往往导致意思不准确或不通顺的结果。
纠正方法:1. 理解上下文: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原文的上下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而不仅仅是翻译单词或句子。
2. 考虑语言习惯: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表达习惯,我们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来翻译,而不仅仅是根据原文的字面意思。
二、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翻译中另一个常见的错误类型。
由于语法规则在不同语言中存在差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容易犯这种错误。
语法错误的翻译通常导致句子结构混乱,甚至完全无法理解。
纠正方法:1. 学习目标语法规则:为了避免语法错误,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目标语的语法规则,特别是与源语言不同的地方。
2. 多阅读范例:通过阅读大量的范例,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目标语的常用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从而减少语法错误的发生。
三、词汇选择错误词汇选择错误是翻译中容易发生的错误。
由于不同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在选择词汇时容易犯错误,导致翻译不准确。
纠正方法:1. 充分理解词汇: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对词汇的含义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特别是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2. 参考范例:通过查阅相关范例,我们可以了解词汇的正确用法和搭配,以提高词汇选择的准确性。
四、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翻译中一个常见的挑战。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些表达方式在不同语言中无法准确翻译,容易引起误解。
纠正方法:1. 学习目标文化: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源语言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学习目标文化,了解其背景和习俗。
2. 使用等效表达:针对一些涉及文化差异的表达,我们可以使用等效的表达方式,使得翻译更加贴近目标文化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英语翻译资格考试中的常见翻译难点分析
英语翻译资格考试中的常见翻译难点分析在英语翻译资格考试中,考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翻译难点。
这些难点不仅仅涉及语言的差异,还包括文化、习惯、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语义、文化、语法等多个角度分析英语翻译资格考试中常见的翻译难点。
一、语义难点语义是翻译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往往存在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考生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然而,有些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例如,英语中的“love”一词在中文中可以对应多种表达,如“爱”、“喜欢”、“钟情”等。
考生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以确保传达原文的精确含义。
二、文化难点文化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往往存在差异。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考生需要充分考虑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举个例子,英语中的“Thanksgiving”是美国的一个重要节日,但在中文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节日。
考生需要通过适当的解释和描述来传达原文中“Thanksgiving”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让读者能够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
三、语法难点语法是翻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结构和用法往往存在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考生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语法结构,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
例如,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中文中往往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
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以确保传达原文的准确意思。
总结起来,英语翻译资格考试中的翻译难点主要集中在语义、文化和语法等方面。
考生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考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分析四
2020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分析四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分析四”,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2020考研英语:翻译失分原因分析四一、不注意汉语表达方式误译英语翻译中的逻辑关系中,除了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否定转移外,还有一些正义反说或者反义正说的表达及一些在词汇修饰上的逻辑搭配译法。
以下面的句子为例,“we must bear in mind that the great proportion of books which come before the readers are very far from being ‘works of art’”,在这个句子中‘be far from’在句子中是一个正面表达,但含义却是否定的。
‘be far from’的意思是“远非,远不是,一点也不是”,所以要用正义反译的方法。
那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的正义反译,就是指英语中有些正面表达的词语和句子,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可以从反面来表达;而反义正译则是与之相反,在英语中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语或句子,在进行翻译处理的时候可以从正面来表达。
无论是正义反译,还是反义正译,目的都是为了可以达到翻译的忠于原文及符合汉语的逻辑及表达习惯的目的。
若将“be far from”进行恰当处理,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的译文:我们必须记住,读者面前的大量书刊远非“杰作”。
同样类似表达的词组及固定搭配还有很多,例如,“ratherthan”在进行翻译处理的时候也需要将其处理为“而不是”。
除了上面提到的正义反译和反义正义之外,在英语翻译中还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翻译现象:有时候,由于一些词语既有作定语又有作状语的多重功能,很容易发生定语与状语间的误译——看上去是定语,实则是状语;看上去是状语,实则是定语。
我们继续来看下面这个句子:The composer began his musical career as a violinist,许多考生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很有可能将整个句子译为:作曲家开始了小提琴手的音乐生涯。
2020考研英语备考:翻译难点解析(一)
2020考研英语备考:翻译难点解析(一)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由店铺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备考:翻译难点解析(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考研英语备考:翻译难点解析(一)被动语态翻译法1) 变为汉语的主动形式。
Eg:It leads the discussion to extremes at the outset: it invites you to think that animals should be treated eith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humans extend to other humans, or with no consideration at all.这种说法从一开始就将讨论引向两个极端,它使人们认为应该这样对待动物:要么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关切体谅,要么完全冷漠无情。
2) 译成具有被动意义的汉语结构。
Eg:For all the help this computer may provide, it should not be seen as a substitute for fundament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skills.尽管计算机可以提供那么多的帮助,它却不应该被看作是基本的思维和推理技巧的替代物。
Eg:How well the predictions will be validated by later performance depends upon the amount, reli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used and on the skill and wisdom with which it is interpreted.这些?将在多大程度上为后来的表现所证实取决于所用信息的数量、可靠程度、适宜程度以及用来解释这些信息的技巧与才智。
汉译英的若干问题
汉译英的若干问题一、词义的选择例一:“黑”黑马黑车黑店黑客黑哨黑社会例一:“搞”:1.一个国家一定要有稳定的形势,才能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2.中国不搞扩张。
3.学校要求教师既搞教学,又搞科研。
二、词义的引申:4.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5.参加上海全球财富论坛的代表一致看好中国市场。
三、词义的褒贬:6.他是很有上进心的推销员,工作干得很出色。
7.希特勒攫取大权后推行侵略政策。
8.“那时候日本人非常嚣张,”摩托罗拉公司发言人追忆道,“他们想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四、减词9.没有和平,就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就更谈不上经济发展。
10.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1.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12.他是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拿走的。
13.他们在讨论他访问香港的事。
14.启动市场、扩大消费是增加有效需求的关键环节。
15.科学技术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6.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贫困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五、词类的转译动词的转译:*动词转译为名词:17.这为东南亚各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发展经济合作,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18.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19.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20.最近这次国际会议开得好。
*动词转译为介词短语:21.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护妇女各项权利不受侵犯。
22.居住在地球村里的人民在文化交流与冲撞中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共求发展。
*动词转译为形容词:23.得知台湾遭受地震,全国人民深表关切。
24.上海历来盛情招待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和客商。
名词的转译:(常见的是“特点”、“印象”、“目的”等词。
)25.他给我的印象是个老实人。
26.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7.去年中国出口总值为1837亿元。
形容词和副词的转译:*形容词转译为名词:28.当代社会的民族文化不可能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29.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硕考研-汉译英的一些常见问题分析
英语翻译基础是英语MTI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篇文章就针对翻译的汉译英部分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汉译英部分误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理解不到位、表达不贴切、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表现形式归结为两方面:死译和胡译。
理解不到位,常造成不能脱离原文字面意思而死译、硬译;表达不贴切,则使得译文不符合译语的语法习惯表达。
(一)词义虚假对等
汉语很多词汇所要表达的信息都是潜在和隐蔽的,有的具有深层含义,有的还有言外之意,有的则有语用意义和比喻意义。
如果没有弄清要表达的真实信息,就会出现机械对等错误。
例:美国内部对中国政策究竟怎么样,我们还要观察。
学译:What China policies are to be pursued after all within the US,we still have to wait and see.
译文:The American authorities have to decide among themselves what China policies to pursue,and so we still have to wait and see.
分析:“美国内部”并非指“美国国内”这个概念,而是指美国领导层,因为决策者是政府高层而不是平民百姓,因此with the US不足以传达这样的意思。
(二)词类混用
汉语和英语的词类既有重叠,也有差异。
如汉语中有数词和量词,而英语中只有数词;英语中有冠词,而汉语中没有。
学生经常犯冠词滥用的错误是:在泛指时漏用不定冠词,首次提到某事物时滥用定冠词,特指某事物时又不用定冠词。
即使相同的词类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充当的成分也不尽相同。
例:一霎时,一阵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兜上心头。
学译:All of a sudden,the feeling of grief and indignation of being deserted by the relations and being abandoned by the whole world overwhelmed me.
译文:In no time,I was thrown into a feeling of sorrowful anger at being forgotten and abandoned by the rest of the world.
分析:很多学生在本该使用不定冠词的地方却用了定冠词。
A feeling和the feeling有细微的差别,前者指“某种不确定的感觉或感受”,而后者指“某种特定的感觉或感受”。
(三)数的概念混乱
汉语数的概念在词法上都缺乏形态特征,因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译者要根据汉语的上下文在英语的形式中补充上复数的概念。
但学生容易受汉语的影响,经常忽略这一点,在用复数表达更合适的地方全部译成了单数。
例:本室助研必须每周工作7天,早10点到晚12时,工作时间必须全力以赴。
译文:All the research assistants of this lab must work7days a week, from10a.m.to12p.m.Nothing but work during office hours.
(四)用词冗余
简洁是语言的生命,通过综合或省略等手段,用词或词组来表达从句等单位表达的内容。
学生的译文经常会出现很多冗余信息,造成了原文和译文长度的不对应,
对传达信息不仅无益,甚至会造成障碍。
例:吸收外来移民,是加拿大长期奉行的国策。
学译:To take in immigra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has become a long-term national policy long practiced by Canada.
译文:To dram in immigrants has become a national policy long practiced by Canada.
分析:immigrants所指的“移民”本身就包含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含义。
因此应当把from other countries这个短语删去。
(五)主次信息不分
没有分清主次信息,导致语义重心偏移,在深层意义上不忠实于原文,这也是经常犯的错误。
例:在得病以前,我受父母宠爱,在家横行霸道。
学译:Before I became ill,I was much petted by my parents,doing everything at will in the home.
译文:Before I fell ill,I had been the bully under our roof owing to my doting parents.
分析:首先要确定这句话的信息重心。
虽然没有连接词,但仍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受父母宠爱”是因,而“在家中横行霸道”是果,因此作为结果的后半句应该是全句的信息重心。
(六)语篇衔接不当
考生的句子如果单独成句是可读的,但全篇作为一个整体,读起来就有种前后脱节的感觉,原因在于没有采用有效的英语衔接手段。
例:园中百花怒放,父母在园中设宴。
学译:Flowers were in full bloom in the garden.My parents held a party in the garden.(照搬汉语重复的衔接手段)
译文:My parents held a party in the garden where all sorts of flowers were in full bloom.(使用英语替代的衔接手段,用where代替了in the g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