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普查大环境下的古籍著录及其思考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邢春艳
行动·古籍新时代重视实物,藏以致用——关于高校古籍馆藏利用的思考
行动·古籍新时代重视实物,藏以致用——关于高校古籍馆藏利用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促进古籍有效利用”,作为国家古籍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古籍的抢救保护、整理研究、普及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古籍收藏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大多已有现代化的古籍书库,硬件水平达到国家级标准要求,古籍存藏的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多次组织举办与古籍保护相关的各类培训班,提升古籍从业者的业务素质,其中也涵盖众多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业务人员。
高校图书馆的古籍收藏与其他公共图书收藏机构相较,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于师生,这一群体的不同需求是影响高校图书馆提供古籍服务的重要因素。
高校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不单是作为文献资料阅读的书籍,更是文物。
不论善本古籍还是普通古籍,都不可再生,需要倍加爱惜。
所以《意见》再三强调古籍保护,在保护好古籍的前提下利用。
高校的古籍读者主要为高校师生,这个群体由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学生组成,不同层次的读者,由于学识水平、对古籍的认知程度不同,对古籍的需求存在差异,图书馆提供的古籍阅览服务也会有所区别。
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读者,接触古籍原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高校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往往受过相关专业训练,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耕耘多年,清楚自己对古籍文献的需求,索书一般比较明确。
硕士研究生正处于学术入门阶段,对古籍的认知多在较浅层面,所需文献往往不甚明晰,会出现无从检索的尴尬情况,需要帮助其即类求书。
同时,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古籍,如有不慎,就可能对古籍造成损坏,需要告知其正确翻阅方法。
当然,所需古籍若已影印,或高校已购买相关数据库,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阅读原书。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影印复制、数据库等领域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为古籍复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26.169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①王建楠(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 河北承德 067000)摘 要:古籍保护对我国保留历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着古籍目录不完整、古籍保存地点环境不达标以及没有建立健全的古籍管理与保护体系三方面问题,为了提高古籍保护的力度和效果,结合新时代的特色从加强古籍存放环境的建设、建立健全的图书馆古籍管理与保护体系以及提高古籍保护的资金投入三个方面来加强图书馆古籍保护措施,确保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新时代 图书馆 古籍 保护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169-02古籍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记载,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珍稀资源。
古籍的保护不仅可以为当代人们提供参考文献,同时也能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源,这也是古籍保护工作人员为之奋斗的精神所在。
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随着时间的流逝古籍保护工作愈加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古籍的损坏将造成无法挽留的损失。
高校是我国负责古籍保护的主要场所,有责任与义务保护好我国的古籍资源,我国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也以此为基础不断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然而仍然产生了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古籍资源长久保存。
为此,该文研究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并通过发掘的问题制定了优化措施,力求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体系。
1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1.1 古籍目录不完整造成高校图书馆古籍目录不完整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高校图书馆没有专业的古籍管理人员,对古籍图书的种类与内容不了解,没有能够对高校图书馆现有的古籍进行系统的清点,缺乏建立古籍档案的专业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无法知晓古籍的缺失情况,更不能建立完整的古籍目录。
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中的体会及建议
力做好各种防虫、 防尘、 防盗、 防紫外线等工作 , 积极 响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贵州省古籍保护 中心的各 项政 策 , 严 格制 定 古籍 管 理保护 制度 , 为学 校 的教学 科研 和学术研究提供 了有利的历史文献资料。
2 我 馆古 籍普 查登 记 工作 的开展情 况
古 籍普 查 登记 工作 利 用 “ 全 国古 籍 普 查 登 记 平
Ex p e r i e nc e a n d S ug g e s t i o n i n t h e W 0 r k o f Na t i o n a l An c i e n t Bo o k s Ge n e r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Re g i s t e r
・
贵 州 师 范 大学 图 书 馆专 栏 ・
贵图学苑 2 0 1 5年 第 2期
在 全 国 古 籍 普 查 登 记 工 作 中 的体 会 及 建 议
宋 பைடு நூலகம்
( 贵州 1 师 范大学图书馆 ,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1 )
[ 摘 要] 自2 0 1 0年 参 与全 国古 籍普查 登 记 工作 以 来 , 笔者 在 通过 “ 全 国古籍普 查平 台” 进 行 数 据 录入 的过程 中 , 发现 目前 古籍 保 护 中普 遍 存 在 的 一 些 问题 , 文章 就 此提 出相 应 的 意 见和 建议 , 目的是 使 古籍 文献 资源 能够得 到 更好 的保 护和 利 用。 [ 关键 词 ] 古籍普查 ; 古籍保护 ; 数据著录
t e r.t hr o u g h t h e pl a fo t r m o f Na t i o n a l An c i e n t Bo o k s Ce ns u s ,t h e wr i t e r o f t h i s a r t i c l e in f d s o u t c u r r e nt i s .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郑玉娟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年第01期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问题;对策摘要:目前古籍保护工作受到了政府和古籍保护单位前所未有的重视。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133-1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1.1馆舍条件差目前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了符合藏书标准与理念的现代化图书馆,但古籍书库的条件却普遍较差,缺乏古籍保护技术设备。
在高校图书馆,除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少数图书馆外,大多数图书馆古籍书库的恒温恒湿基本要求没有实现,能配备普通空调机就算是条件好的。
地方院校图书馆的古籍书库更是因为古籍数量少、读者少,而常常被置于一个空闲的角落。
除去水火灾害外,虫灾和酸化成为新时期古籍遭受破损的两大主要原因。
1.2管理不到位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古籍管理与保护的法规。
许多高校图书馆内部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没有专业的古籍整理与保护人员,对古籍的管理不到位。
对自己的古籍家底不甚了解,只是知道大概的数量,没有具体的数字。
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除已编书100余万册外,未编书到底有多少册,有什么书,没有确切的数据,只是粗估有50余万册[1]。
其他小馆的情况更令人担忧。
1.3人为的不经意损坏古籍文献的载体多为纸张,即使是早期的竹木简牍、丝绸缣帛,保存到今天大多也已不同程度的老化变质。
古籍保护工作者在延缓古籍的老化、保护古籍的同时,对古籍的破损也是不可避免的。
古籍在打包、搬运、提取、上架、阅读等过程中都可能会因人为的不经意而遭到撕裂、折叠、摩擦、挤压、冲撞等。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不慎污损,甚至在古籍上乱写乱画、眉批圈点,都对古籍保护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利用缩微技术对古籍进行复制及影印时,也极易对古籍带来损害。
1.4专业人才少目前,高校图书馆凸显出严重的人才不足现象。
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利 用 。近 年 来 , 由于 人 们 思 想 观 念 的 更新 , 加 上 高 校 教 学 和 再
图书馆古籍文献服务方式单调被动。有关领导对古籍文 献 的开发与利用重视不够 , 没有发挥馆藏古籍文献的优势 。另 外, 当前古籍部 门工作人 员的素质状况让人担忧 。古籍 部门 的工作人员 都应学有 专长 , 具有 丰富的实践 经验 、 扎实 的工 具 书知识 、 熟练 的文献检 索技 能 、 阔的学科 知识面 , 宽 然而现 在 多数古籍人员都是外行 , 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与培训 , 对古 籍一些 基本 的知识 , 如古籍分 类 、 目、 编 版本等及相应 的古汉
现为实现全 国乃 至海 内外 的“ 古籍联合 编 目” 提供了一个 良
好 的组织模式 及技 术系统。对于读者而言 , A L C LS的古籍联
语知识都知之甚少 , 更别提能够从事古籍文献的深层开发 、 编
写二次与三次文献 、 开展古籍 文献 咨询服务 。
高校图 书馆 的古 籍文献读 者 主要 是从 事古籍 文献整理 的专家 和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及部分研究生。他们是古籍文 献阅览的稳定读者群 , 阅览层次 比较高 , 阅 目的明确 , 其 借 注 重原始文本的阅读 , 查阅文献要求广泛 、 全面与深入 , 他们需 要有学术参考价值的书 目。 然而普通读者缺乏相关的古籍阅 读 知识 , 大多数古籍文献 的字体是繁体字且无标点符号 , 阅读 起来相当困难 ,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数量。如笔者所 在图书馆的古籍 阅览室有 6万 5千余册古籍 , 每天平均 只接 待几位读者 , 且主要是历史学 、 文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 。大 量 的古籍图书历经沧桑保存至今 ,却长期沉睡在库房 内无 人
古籍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S大学图书馆为例
作 为这次古籍整理 工作 的 主要 负责 人 和参与 者 ,
笔 者亲历 了这 次漫 长 的工 程 。见证 了这 次古 籍 整 理 所取 得 的丰硕成果 , 同 时也深 刻感受 到 了古籍保 护 工
辽 宁省 文化厅 共 同主办 的 “ 辽 宁省 古籍保 护 成果 展 ” 和“ 辽 宁省珍 贵古 籍特展 ” 。
对 众 多杂乱 无 章 、 破损 严 重 的 古 籍 进 行 清 查 和 整理无 疑是 一 项 艰 巨而 长 期 的任 务 , 繁 重 复 杂 的工 作需要 人员 的充 分保 障 。因 为这 不 止是 复 杂 的脑 力 劳动 , 而且 也是 繁重 的体力 劳动 , 没有 充 分 的人 员 保 障是很 难 想 象 的 。 由于 编 制设 置 的 问 题 , 这 次 古 籍 整理 工作 只配备 了三位女 性 馆 员 。人 员数 量 的不 足 和结 构 的不合 理给 这次古 籍 整理 工 作 增加 了很 多 意
进度 和准 确度 都产 生 了很 大 的影 响 。这 种局 面 就 是 从事 古籍 整 理 的人 员 少 , 能 够 独 当 一 面 的业 务 骨 干
就更 少 。
1 2 , 0 0 0 余 册古 籍 由于 几 次 搬 迁 , 造 成 大部 分 古 籍 卷 册混乱 。因疏于 管理所 有古 籍 曾被 堆 放 在废 弃 卫 生 间, 致 使古籍 遭 受水蚀 、 鼠咬 、 虫蛀 等 灭顶 之 灾 , 破 损
第3 4卷 第 1 期
河南 图书馆 学刊
2 0 1 4年 1月
浅谈大学图书馆古籍的典藏与流通
浅谈大学图书馆古籍的典藏与流通作者:孙嘉俊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04期内容摘要: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神会文明进程,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必然会引发人们对精神文化进一步的渴求。
作为文化的传播重要方式,书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几千年的历史浮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一件件古籍就像秋日指头的果实,散发出令人迷醉的沁香。
许多大学建校历史悠久,深受文化熏陶,也流传下来一批批的文化古籍。
这些古籍历久弥新,价值无法估量。
但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典藏和流通却是一个复杂难解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古籍保护与修复流通现代管理技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顽强延续是世界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千年的日月更替下,留给中华民族的是生生不息,是流光溢彩。
勤劳的中国人不仅用双手创造出饱满的生活,更是用智慧发明造纸术,发明印刷术,使得很多著作得以问世流传,尽力留下了那些独具特色的耀眼文化。
但是受到生产力的制约、政治经济的影响,能够流传下来的古籍数量有限,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在古籍文献的传承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所以,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有大量的馆藏古籍。
对广大师生来说,是了解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开阔了师生的视角;对科研工作者而言,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绝佳渠道,保障了研究的严谨;对整个社会来讲,是保护古文物、文化的优质场所,做到了传承的表率。
但是高校的古籍管理工作挑战重重,可谓是任重道远。
一.古籍典藏与流通的特点高校中的古籍问题属于近些年新开始的内容,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由于起步晚,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发展低,还有大量的工作急需完成。
然而受到重视程度不足和经费欠缺的因素影响,古籍管理修复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古籍的各种文化、收藏价值已经被广泛认知,高校内部环境相对封闭,管理的自主权限较高,所以高校图书馆的古籍,在典藏和流通过程中的特点也比较明显、独特[1]。
(一)古籍种类多、价值大我国许多高校建校历史悠久,图书馆藏书丰富,自然就会有许多古籍,这些以纸质书为主的古籍自然有十分广泛的价值。
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以长春图书馆为例
是古籍普查工作开展的基础性环节 , 没有合格的古籍书库 , 古 籍
保护工作就无从谈起 。 来自2 0 0 8 年 ,长春图书馆对古籍 书库进行 了全面更新改造。首 先, 从外部安全保障方 面 , 重新粉刷了书库 , 更换 了灯具 , 安装 了
有效的保 护。 2 . 2 长春图书馆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立 长春图书馆古籍 自 1 9 9 3 年 开始 , 由原来 的东北法分类改 为
1 长春 图 书馆 古籍 文献 的藏存情 况
长春图书馆现有古籍 6 . 7万册 ( 件) , 其 中善本古籍 3 0 0 0 余 册( 件) , 普通古籍 6 . 4万册( 件) 。宋刻元 明递修本 《 资治通鉴 纲 目》 、 明初刻本《 古今 历代 十八史略》 、 清初抄本《 大唐开元 礼》 、 明 万历 四十八年 闵齐假刻三色套 印本 《 楚辞 》 、 明万历 四十 四年 闵 齐 假刻朱墨套印本《 春秋左传 》 等古籍善本刊刻精美 , 品相完好 ,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文物价值 , 是馆藏珍贵 的特色藏品。 长春 图书馆现有专用古籍书库 2个 ,阅览室 1 个 ,总面积 6 0 0 m z , 由典藏阅览部全面管理 。现有从 事古籍保护 的工作人员 5人 , 专设古籍查 阅室 、 古籍 书库等机构 阅览 、 管理和保护古籍 , 并 制定 了严格的古籍出入库制度 。2 0 0 8年 l 2月 , 按照 国家古籍 保 护中心的要求 ,长春 图书馆参加 了全 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的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 号: 1 0 0 5 — 6 0 3 3 ( 2 0 1 3 ) 0 3 — 0 0 8 8 — 0 3
对古籍著录工作的几点思考——以《中国古籍总目》为例
2020年第3期对古籍著录工作的几点思考以«中国古籍总目»为例Ѳ沈蕙∗㊀㊀摘要㊀论述了«中国古籍总目»对学术界的贡献,同时指出其古籍著录存在的疏漏与不足.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古籍著录工作,提出了遵循著录规则㊁适时修改著录规则㊁著录与审校有机结合㊁加强古籍人才培养四个方面的对策性建议.关键词㊀古籍著录㊀中国古籍总目㊀著录规则㊀人才培养分类号㊀G 256D O I ㊀10.16603/j.i s s n 1002-1027.2020.03.014㊀㊀由国家图书馆㊁上海图书馆等10余家藏书机构参与编纂的«中国古籍总目»(以下简称«总目»)于2009-2013年陆续出版发行.«总目»是迄今为止编纂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古籍书目,有学者认为,«总目»的编纂出版具有开创性和总结性,是中国当代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1],也是当代学者进行古籍整理和研究利用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工具书.但也有研究者提出异议,认为«总目»在古籍著录上存在不少失误,发表了一些针对«总目»经㊁史㊁子㊁集㊁丛各类书籍的指瑕㊁订误类文章.本文试对«总目»得失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古籍著录工作的几点建议.1㊀«总目»对学术界的贡献1.1㊀完成了对现存中国古籍最全面㊁真实的摸底调查收录全面与否,是衡量一部工具书编纂水平的重要方面.«总目»的收录范围包括产生于1912年以前,以稿本㊁抄本㊁印本㊁拓本等形式存世的各种古籍,以及西学传入中国后产生的新学书籍.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总目»编纂的国内各大图书馆所收藏的古籍,涵盖了我国现存古籍90%以上的品种[2].«总目»通过联合编目的方式,汇总了全国主要图书馆的馆藏古籍书目,收书数量超过了以往编纂的任何一部古籍目录.另一方面,由于«总目»的编纂是在各个图书馆对所藏古籍资源调查清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于以往一些从目录到目录的编纂,不再是转录前人书目,因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是在最接近真实的情况下,对现存中国古籍资源的一次全面彻底的摸底与调查,为科学保护㊁合理利用古籍文献提供了依据,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资源保障.1.2㊀完成了对中国古籍主要版本的著录«总目»汇集著录全国各大图书馆众多版本,古籍品种收罗齐全,版本资料丰富.其版本著录涵盖了抄本和印本两大版本系统,能够全面反映中国古代文献流传与存藏状况.相比较之前的权威古籍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丛书综录»,«总目»的优越性显而易见.首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因著录范围限制在 善本 之列,在版本数量上无法与善本㊁普通版本皆收的«总目»相提并论;其次,«中国丛书综录»也因受到 丛书 收录范围的限制而无法包纳全部古籍品种.仅就丛书而言,根据«中国丛书综录»所附 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 显示,«中国丛书综录»共收录丛书2797种,其中综合性 汇编丛书 1327种.«总目»依据立目原则,丛书部分只收录 汇编丛书 ,共收录丛书2274种,新增947种,增长率为71 36%.«总目»在收录范围上不受 善本 丛书 的限制,将现存中国的古籍版本全部包罗在内,这是其他专科古籍目录所无法比拟的.1.3㊀著录规范科学,编纂质量较高为保证古籍著录质量,规范科学地著录,«总目»201大学图书馆学报J o u r n a l o fA c a d e m i cL i b r a r y∗沈蕙,O R C I D :0000G0003G3169G7333,邮箱:s h e n w a n g y i n g@126.c o m .2020年第3期编纂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的著录规则㊁分类表㊁款目组织规则等,用于汉文古籍的著录㊁分类与编目,并要求各参与著录的成员馆学习并遵守.«总目»体例完备㊁界说清晰,通过分类体系将历代典籍统括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对不同品种㊁相同品种㊁新品种古籍分别定义,并制定了立目原则.对著录款项㊁著录格式㊁著录内容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并示例予以说明,如首卷卷端题名为主㊁著者以本名著录㊁方志类书名前加冠纂修时代㊁丛书仅著录跨部合刻之汇编丛书等.为了保证各参与图书馆古籍著录信息的准确性,«总目»在汇编各馆书目的过程中,对存疑的书目逐条核对,不仅查看馆藏卡片目录㊁古籍书影,甚至要翻看原书,并据此修订原有的著录讹误.«总目»初稿完成后,编纂委员会分别邀请国内各学科专家学者参与审稿,各科专家认真审阅,悉心校核,确保了«总目»的总体编纂质量.1.4㊀沿用四部分类法,完成 丛部 之单独构建中国的图书分类法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类目精当的图书分类体系.在古籍书目中设置 丛部 ,是长期以来古籍目录编纂者在实践中努力尝试去做的事情.«四库总目»勉强将丛书附属于子部,既有悖于文献分类的原理,又导致了部类之间容量的失衡.张之洞的«书目问答»第一次将丛书从子部解放出来,设立经㊁史㊁子㊁集㊁丛五部分类,但收录图书仅2200余种.«中国丛书综录»依此而行,建立了完善的丛书分类体系,率先于全国性古籍书目中设置 丛部 ,并将丛书分为 汇编 和类编 两部分,但由于诸多原因及自身收录范围的限制,仍然无法站在全部古籍的高度完成 丛部 之构建[3].«总目»的类目设置参酌«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在沿用传统四部分类法类分古籍的同时,根据现代图书馆编目及庋藏实际,将«中国丛书综录»里的 汇编丛书 单列为 丛书部,与经㊁史㊁子㊁集四部并列,形成五部分类,使得 丛部 在全国性古籍书目中摆脱附属㊁单独构建最终成为现实.«总目»在四部分类上的突破,使得古籍类目脉络清晰,五部书籍各归其所.1.5㊀著录收藏机构,为读者利用提供便利«中国丛书综录»揭示了全国41所主要图书馆的收藏情况,在总目后附有 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 ,方便读者查检.«总目»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收藏机构直接附注于每条数据的版本项之后,依次著录参与编目之图书馆㊁中国及海外藏书机构的简称.同时对于稀见刻本㊁稿抄批校本的收藏机构著录从详,通行常见本著录从略,对于丛书㊁方志等收藏机构较多的古籍以著录各地大中型图书馆为主[4].这种著录收藏机构并区别详略著录的做法为读者提供了贴心服务,尽显人文关怀,为研究人员按图索骥㊁就近查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㊀«总目»著录之疏漏举例«总目»对学术界贡献巨大,但由于编纂工程浩大㊁内容庞杂㊁著录工作成于众手等原因,难免百密一疏,留下不足和缺憾.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古籍书目的著录方面,在书名㊁卷数㊁著者㊁著作方式㊁版本㊁馆藏信息等著录款项上存在一些错讹疏漏.2.1㊀书名书名能够概括反映一书的内容和体裁等方面的信息,正确地著录书名项有助于了解著作的性质及其所属学科门类.«总目»书名著录存在错讹的现象,造成错讹的主要原因有衍字㊁脱字㊁形近致误㊁音近致误等,有些则是不明所以的著录错误.«总目»经10201471:«易说»十二卷易,清郝懿行撰,郝氏遗书本(光绪刻)[5].按:书名应为:«易说»十二卷, 十二卷 后衍易 字.«总目»子51224921:«专文类聚群书通要存己集»十卷,不著撰者,元刻本[6].按:书名应为«事文类聚群书通要存己集»十卷,事 字误著录为 专.«总目»经10404500:«拙民经义待访录»不分卷,朱元淳编,抄本[7].按:核查国家图书馆该书馆藏,书名应作«拙民经义诗待访录»不分卷, 经义 后脱 诗 字.2.2㊀卷数古籍卷数是核查一书完整与否㊁版本异同的重要依据之一,«总目»在卷数著录方面主要存在卷数错讹㊁卷数失标㊁卷数统计遗漏等问题.«总目»经10201835:«周易或问»十六卷,清文天骏撰,清光绪十一年黔南文氏四川泸县刻本[8].按:核查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一年黔南文氏四川泸县刻本,著录为六卷.且书前 黄诗聘序 及 自序 称: 著为周易或问六卷 ㊁ 遂积稿六卷 ,故 十 字疑为衍字.«总目»经20910880:«四书地理考»,清王瑬撰,清道光十五年壑舟园刻本[9].3012020年第3期按:核查国家图书馆该书馆藏,著录为«四书地理考»十五卷,疑为著录者疏忽导致卷数失标.«总目»史61141695:«钦定大清会典»一百卷,(清)昆冈等撰,清光绪二十五年京师官书局石印本[10].按:本书正文前附有 御制序 表文 凡例 职名 目录 五部分内容,版心均刻有 首 字,单独成卷.核查甘肃省图书馆该书馆藏,著录为«钦定大清会典»一百卷首一卷,«总目»漏著首一卷.2.3㊀著者著者是区别不同书籍的重要特征,也是确认著作的有效标志.«总目»著者著录错误类型有形近致误㊁衍脱字致误㊁繁简转换致误㊁音近致误㊁著者朝代著录有误等.«总目»经10403968:«诗经集成»三十一卷附诗经图考,(清)灿英汇辑,清康熙间金陵三乐斋刻本[11].按: 灿英 前脱 赵 字.查阅齐鲁书社1997年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74册«诗经集成»三十一卷附诗经图考,著者为赵灿英.赵灿英,清代学者,字殿飏,江苏武进人.«总目»经21213476:«三字鉴»不分卷,(清)餘懋熏撰(清)陈超元注,清同治九年刻本[12].按:著者当为余懋勋, 余 误录为 餘 ,当为繁简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勋 误录为 熏 ,或为著录者疏忽所致.«总目»史2090699:«明良志略»一卷,(清)刘沆撰,槐轩全书本[13].按: 刘沆 当为 刘沅 ,核查甘肃省图书馆藏«明良志略»清同治致福楼刻本,著者为 刘沅.刘沅,字止唐,一字讷如,号清阳居士,四川双流人.一生著作甚丰,现存著作逾二百卷,多收入«槐轩全书».世称刘沅为槐轩先生,其学为槐轩之学.«总目»经10506028:«礼论答问»一卷,(宋)徐广撰(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本(同治皇华馆刻㊁光绪李氏印㊁光绪琅嬛馆刻㊁光绪楚南书局刻)[14].按:徐广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公元425年).按照«总目»体例,著者时代应著录为 南朝宋[15].2.4㊀著作方式古籍的著作方式复杂多样,著作方式可以从一定层面上反映文献的内容特征和著者对著作的贡献,揭示古籍文献的价值.«总目»经10505678:«研朱集礼记»五卷,(清)张瑄定,清初虹化堂刻本[16].按:核查国家图书馆该书馆藏,著者和著作方式为 张瑄订 ,«总目»误将 订 著录为 定 ,疑为音近致误.«总目»经10404158:«诗经集说»不分卷,(清)俞国鉴集,稿本[17].按: 辑 误作 集 ,疑为音近致误.2.5㊀版本准确㊁完整地著录一书的版本,有利于读者考察该书的流传状况.«总目»在版本著录上主要存在著录讹误㊁重复著录㊁版本遗漏等情况.«总目»史10805656:«草堂说史»八卷,(清)刘应秋撰,清康熙兴安张鹏翂刻本[18].按:本书为八卷,半页九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内封题: 道光癸巳初镌刘草堂先生说史来鹿堂藏版 .各卷卷端题 兴安刘应秋体源甫著,吴门俨廷陆先生鉴定,邑后学张鹏翂补山校梓 .张鹏翂,又名张鹏飞,字扶九,陕西安康人.于道光初创办来鹿堂,并以 来鹿堂 之名从事雕版印刷业,刻印大量书籍.从张鹏翂生平可知其刻书活动主要发生在清道光㊁咸丰年间,版本项著录为 清康熙年刻本 显然有误[19].另核查甘肃省图书馆藏«草堂说史»清道光张鹏翂来鹿堂刻本,内封有 道光癸巳初镌 字样,亦证此说.故本书版本应著录为: 清道光十三年(1883)张鹏翂来鹿堂刻本.此外,«总目»还存在版本重复著录问题,将同一古籍的同一版本,误作不同的版本乃至不同品种处理.如朱仙林认为«群书集本渊海»和«群书集事渊海»乃同一版本.«总目»著录时一字之差而致分列两处,实为重复著录[20].也有学者指出:«总目»版本著录最大的遗漏则是仅著录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及其影印本,而对文津阁㊁文溯阁㊁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均未著录.实际上因抄录时间不同,加之四库馆编纂规范有所变化,文津阁本与文渊阁本在篇目㊁附录㊁卷数㊁编次㊁馆臣按语㊁文本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21].另外«总目»还存在馆藏地著录脱漏㊁分类不当㊁著录不够全面等问题,不再一一示例.3㊀对古籍著录工作的几点思考«总目»因为诸多原因在古籍著录上出现了一些4012020年第3期错讹疏漏,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贡献卓著.另一方面,«总目»在著录上的疏漏和不足之处,也带给我们今后的古籍著录工作以思考.继«总目»之后,为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中 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 的精神,目前正在编纂的«中华古籍总目»,其定位是一部具有权威性㊁高水平的全国性目录,能够更加准确㊁全面地反映我国历代古籍的存藏状况,也是为了弥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和编纂之缺憾而推出的.在新的任务面前,我们应当回顾过去,正视现实,既要借鉴«总目»的著录和编纂经验,同时也要吸取教训,扬长避短,将«中华古籍总目»的著录与编纂工作做好.3.1㊀古籍著录必须严格遵循著录规则古籍著录是古籍整理的第一步,规范准确的著录工作是古籍编纂和出版的重要前提和质量保证.古籍版本的复杂性增加了古籍著录工作的难度,要使古籍著录适应古籍的复杂性,就必须有一套标准化㊁规范化的要求,即要求古籍著录有统一的著录规则,通过规则规定古籍著录款项及先后次序㊁著录格式㊁著录内容㊁著录信息源㊁著录用语言文字及各自的揭示功能.著录人员在开展著录工作之前,应当认真研读古籍著录规则,对著录的各个环节㊁款项和注意事项有清楚的了解,牢记于心并贯彻到自己的著录工作中去,严格按照规则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著录,准确地加以表达.必须强调客观著录,只有在客观著录的基础上,才可能有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从而规范㊁准确地揭示在编古籍的文献特征,为读者或研究人员更深层次的整理和研究奠定基础.在著录过程中,还要注意著录的完整性,工作人员要注重对卷端书名㊁卷数㊁著者㊁著作方式㊁版本等方面的信息加以核查和考辨,同时还要注重古籍所呈现出的整体性特征,通过准确翔实的著录使读者了解古籍的主要内容㊁版本价值㊁存藏状况等,呈现古籍的本来面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著录规则的目的是为了约束㊁规范著录行为,体现著录的一致性,展示共同遵守的学术规范.3.2㊀应适时对著录规则进行修订1987年由国家标准局批准出版的«古籍著录规则»较好地体现了古籍著录的客观性反映原则,把我国传统的古籍著录引上现代化㊁标准化的轨道.在之后的古籍编目实践中,著录规则经历了多次的修订与再版.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古籍著录规则»遵循了继承性㊁实用性修订原则,更新了著录规则的体系结构和部分内容.著录规则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必须广泛征询古籍工作者的意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订.修订的原因可能是规则设定的标准本身有失规范,值得商榷,也可能是著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遇到了新的问题.«总目»在编纂之前,通过编纂委员会商酌对著录规则进行了多次修订,以适应新的编纂任务.事实上,古籍书目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综合性目录和专题性目录在著录上各有侧重点,如普通古籍目录㊁善本古籍目录㊁丛书目录㊁地方志目录㊁少数民族古籍目录等,著录过程中应区别对待.研究性目录和实用性目录在著录方式和著录重点上也会有不同.应根据不同的读者群㊁不同的馆藏和揭示重点,结合已有的著录经验,适时地对著录规则加以总结和修订,使之逐渐趋于完善并更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以«总目»和«中华古籍总目»为例,前者更多地体现为品种目录,而后者定位为版本目录,并在著录款项中增加了行款版式,这就需要对著录规则进行修订和增补.修订是为了让著录规则更加完备,更加适应著录工作的实际需要.3.3㊀著录与审校的结合是高质量古籍目录的保障古籍著录与审校是两个不同阶段的工作.著录是审校的基础,审校是著录工作的延伸,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古籍著录工作以«古籍著录规则»为依据开展工作,客观描述㊁规范著录是古籍著录最基本的要求,著录质量直接影响审校的效率,所以要求古籍著录人员要有严谨的态度.审校工作侧重在目录著录的准确性和款目著录格式的规范性上,以著录规则和审校要求为审校标准,确定古籍著录款目如题名㊁卷数㊁著者㊁著作方式㊁版本以及辅助信息等的著录客观准确㊁规范清晰.稿经三校,方能成文,审校工作同样需要高度的责任感.著录和审校必须参与到目录编纂出版的全过程,相互沟通并协作.审校过程中形成的审校意见应及时反馈给著录人员,对于存疑条目可寻求馆藏单位和著录人员的帮助,提供书影或是目验原书逐条进行核对.著录人员依据审校意见对著录信息作判断,修改或保持原有著录,并与审校人员密切沟通.在实际工作中,著录与审校的结合是高质量古籍目录编纂与出版的保障.3.4㊀加强古籍人才培养是关键古籍著录是一项细致㊁复杂的工作,不同于现代5012020年第3期出版物的著录,著录人员只需按规定操作便可.古籍著录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古籍内容作具体的判断和识别,判断有误便会导致失误.因此古籍著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首先,古籍著录内容需要用繁体字表述,古籍著录中识别和使用繁体字是古籍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其次,著录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根据原书提供的线索对文献展开分析,对著录内容进行判断㊁选择和提炼,甚至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考订.古籍著录不同于普通的编目工作,不仅需要掌握编目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有文字学㊁目录学㊁考据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要做好古籍著录工作,古籍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自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分阶段㊁分期举办了古籍普查㊁版本鉴定㊁古籍修复㊁碑帖著录㊁碑帖鉴定㊁目录审校等各种培训班,为古籍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努力.调查显示,参加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普查培训班的学员,往往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古籍著录中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依据所学合理地加以解决.开办培训班或是古籍中心检查和指导工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帮助古籍收藏单位培养古籍人才,但古籍人才培养更应该建立一种持续性的长效培养机制,如通过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㊁学科建设,为古籍人才提供专业化㊁体系化的培养方案.2014年起,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始与复旦大学㊁中山大学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㊁天津师范大学4所高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招收专业硕士,目前,全国已有10余所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可以想见,高等院校将在未来古籍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参考文献1㊀王岩镔,徐炯.出版物发行知识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156.2㊀吴格.«中国古籍总目»编纂述略[J ].中国索引,2010(2):32-36.3㊀阳海清.论中国古籍 丛部 之构建[J ].图书情报论坛,2009(2):3-10.4㊀同2:32-36.5㊀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中国古籍总目:经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7.6㊀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中国古籍总目:子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001.7㊀同5:388.8㊀同5:182.9㊀同5:913.10㊀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中国古籍总目:史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51.11㊀同5:351.12㊀同5:1118.13㊀同10:1579.14㊀同5:511.15㊀孙利政.«中国古籍总目经部»指瑕[J ].图书馆研究,2017(4):119-123.16㊀同5:487.17㊀同5:365.18㊀同10:484.19㊀庄严.«中国古籍总目»订补[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9(1):90-92.20㊀朱仙林.明代类书存佚考论 以«中国古籍总目»著录为例[J ].图书馆杂志,2018(2):101-111.21㊀史广超.«中国古籍总目»指瑕[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78-80.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70收稿日期:2019年10月5日修回日期:2019年12月25日(责任编辑:关志英)S o m eT h o u g h t s o n t h eD e s c r i pt i o no fA n c i e n t B o o k s T a k i n g 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B o o k sC a t a l o gu e f o r a nE x a m p l e S h e nH u i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a c a d e m i c c o n t r i b u t i o no f t h e 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B o o k sC a t a l o gu e a n d p o i n t so u t s o m e o m i s s i o n s a n d d e f i c i e n c i e s i n i t .S o m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s u c h a s f o l l o w i n gt h e d e Gs c r i p t i o n r u l e s ,m o d i f y i n g t h e d e s c r i p t i o n r u l e s i n t i m e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d e s c r i p t i o nw i t h t h e r e v i e w ,a sw e l l a s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p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g o f a n c i e n t b o o k s c a t a l o g i n g .K e yw o r d s :A n c i e n t B o o k s D e s c r i p t i o n ;C h i n e s e A n c i e n t B o o k s C a t a l o g u e ;D e s c r i p t i o n R u l e s ;P e r s o n n e lT r a i n i n g601。
公文纸本古籍文献发掘的探索与实践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史学资料开始进入学者研究视野。然而,对 于有限的史学资料来说,在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不少 学者感叹可供史学研究的材料,特别是新的史学材料日 益匮乏。对此,孙继民先生在其《公文纸本:传世文献最 后 一 座 待 开 发 的 富 矿 》一 文 中 曾 指 出:“ 我 们 还 有 一 笔 非 常丰厚却基本不为人所知而处于待开发状态的文化遗产 和文献资源,这就是蕴藏于我国传世典籍文献中的公文 纸本文献。”[1]
1.2 公文纸抄本
前文述及,所谓“公文纸抄本”就是古人利用公私废旧 纸的背面抄写的古籍。这类公文纸本古籍存世较少,前文 谈及的瞿冕良《略论古籍善本的公文纸印、抄本》[6] 一文 中曾列有 15 种公文纸抄本古籍,沈津的《明代公文纸抄本 二种》[10] 一文中重点介绍了《明文记类》和《观象玩占》这 两个公文纸抄本。孙继民先生曾就公文纸本古籍流传和存 佚写过专文论述,统计在内的公文纸抄本古籍亦为 15 种。 近一年多以来,由于笔者一直在进行公文纸本古籍文献的 撰述,期间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据实际查阅,公文纸抄 本的古籍共有 20 余种。在这 20 余种公文纸抄本的古籍中, 明抄本有 13 种,宋本仅有 2 种。公文纸抄本的古籍虽不 如印本多,但其纸背所保留的原始公文内容仍具有丰富的 史料研究价值。目前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明抄本的《明 文记类》已有部分研究成果问世。
有关公文纸本的概念,在版本学界和目录学界已有 界 定, 孙 继 民 先 生 在 此 基 础 上 又 对 其 进 行 了 补 充,“ 对 ‘公文纸印本 ’概念的使用还需要有一个补充说明,即除 了‘公文纸印本 ’之外,还应该有‘公文纸抄本 ’的概念, 即古人利用公私废旧纸张背面抄写的古籍,公文纸抄本 虽然极少,但毕竟存在( 详下 ),应视为‘公文纸本 ’之一 类。”[1] 然,笔者偶见《〈文苑英华〉版本装帧拾遗》一文, 文中提到:“在参与点藏和鉴定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 古籍善本书时,发现其中的明隆庆元年(1567)刻,隆庆 六年(1572)、万历六年(1578)、万历三十六年(1608)递 修 本《 文 苑 英 华 》, 具 有 鲜 明 的 特 色 和 重 要 的 版 本 装 帧 价
高校古籍调研报告范文
高校古籍调研报告范文高校古籍调研报告近年来,古籍的研究变得愈发热门,其价值和意义也日益突显。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高校古籍的收藏情况以及相关研究情况,为古籍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调研对象为我校图书馆的古籍馆藏。
一、古籍馆藏情况根据调研了解到,本校图书馆馆藏古籍的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周代至清代的各类经史子集。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明代和清代的文献。
馆内的古籍藏书量达到5000余种,共计10万余册。
这些古籍均进行了严密的保护,有专门的保护措施和管理人员,确保了古籍的保存和安全。
二、古籍研究情况调研发现,高校中关于古籍研究的课题已经逐渐增多。
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相关的研究项目。
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等专业涉及最多,但也有其他专业如哲学、经济、法学等有相关研究。
通过对相关项目的查找和访谈,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如《明代家谱研究》、《《红楼梦》史料考释》等。
三、古籍保护与利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籍,本校图书馆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对于珍贵的古籍,设有专门的防火、防水、防盗和防虫设备。
其次,在古籍的展示和使用方面,馆方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古籍的安全和有序。
另外,图书馆还积极加强与其他高校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古籍资源,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古籍数量庞大,一些珍贵的古籍很少被人关注和研究。
其次,古籍的数字化工作进展较慢,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此,建议图书馆可以加强古籍的宣传工作,提高古籍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另外,应加大数字化工作的力度,将古籍的内容数字化,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利用。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高校古籍的收藏和研究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本校图书馆对古籍的保护工作做得相对较好,但在古籍的利用和数字化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通过加强宣传工作和加大数字化工作的力度,相信高校古籍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古籍数字化元数据著录与古籍纠缪——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古籍数字化元数据著录与古籍纠缪——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赵长波[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辽宁沈阳110167][摘要]对古籍数字化和元数据著录工作进行概述,古籍元数据的著录与古籍整理工作关系密切。
结合辽宁省图书馆古籍元数据的著录实践,对馆藏古籍中的缺页、误抄、误订等现象进行纠谬,提出构建统一的古籍数字资源库,保证古籍工作的系统性,以及不断提升古籍数字化人员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古籍古籍数字化古籍元数据[分类号]G255.1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祖先的智慧,是传承发展学术的重要载体。
古籍数字化作为保护与传承古代珍贵典籍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真实、清晰地反映古籍原貌,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形态的古籍,借助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局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多元的手段。
古籍数字化工作并非仅仅是扫描书影并上传到服务器的过程,而是有着一套严格的制作、元数据著录、发布等流程,并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制的《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试用本)》等规范。
尤其是古籍元数据的著录,其准确性不仅关系到后续数据检索的质量,更重要但也容易被忽视的是可以发现古籍整理、编目中的若干错误。
笔者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古籍数字化工作,现就古籍元数据著录工作中发现的古籍文献的缺页、误抄、错码等现象,加以粗浅的阐释,以就教于方家。
1古籍数字化工作概述1.1古籍数字化流程古籍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动态和连续的过程。
数字化前主要是结合古籍的版本、版式、装帧形式、中缝宽度、透字等情况,确定古籍数字化的具体方式和使用设备,为古籍保护与修复提供依据,为数字化的后续环节提供指导。
图像采集处理主要通过扫描仪按照《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试用本)》相关要求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扫描设备选择非接触式,使用无紫外线同步冷光源。
每册古籍先扫描色卡,可以准确还原图像颜色。
图像处理要求不改变原扫描或拍照图像的色彩、分辨率、格式,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纠偏、剪裁;扫描完成还要检查文件是否有透光、透字、有无彩点彩线、是否太淡太浓、黑边、污点、歪斜、模糊或图像内容不完整等现象,发现不符合图像质量要求的需进行图像校正或重新扫描,再将处理好的图像文件保存在网络磁盘阵列上备份。
论《古籍定级标准》修订版在图书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
1 《 古 籍定 级标 准》 修 订 版 在 使 用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1 .1 关 于 “内 府 本 ”的 问 题
以其“ 套 印本 ” 定 级二级 丙 等古籍 , 而 无法 上靠 等次 ;
而 对于其 他 的“ 内府 刻 本 ” 来说 , 更 是 没 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 的标 准 可入 , 给这 一部 分定 级带 来 困难 。 1 . 2 关 于“ 民 国初 . f i - ” 珍 贵 古 籍 的 问 题
并在 此 基础 上找 出应 对这 些 问题 的方法 。
十 二 卷 目录 三 卷 , ( 清) 圣 祖玄 烨 辑 ( 清) 陈 廷 敬 等 辑
注, 清康 熙 五十 二 年 ( 1 7 1 3 ) 内 府 刻 朱 墨 套 印 本 。 是
书 半 叶 7行 1 7字 , 小 字双 行 2 3字 , 白 口, 四周双 边 , 版框 纵 1 9 .2 c m, 阔 1 2 .7 c m, 开 本 高 2 7 .7 c m, 宽
2 0 1 7年 7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8 L Ec o n o my
J u l y 2 0 1 7
No.1 3 To t a l No . 38 3
初版《 标准》 中 四级 古 籍 定 级标 准 中 明确 提 出 :
“ 民国初 年著 名学 者 以传 统 著 述 方 式 研究 中 国传 统 文化 而形 成 的稿本 、 初 刻本 。 ” 可 以定 级为 四级 古籍 , 而在修 订 版 《 标准 》 中 剔 除 了 这 一 部 分 民 国 珍 贵 古
古籍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S大学图书馆为例
第34卷第1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年1月古籍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S 大学图书馆为例王阳,金英姬(沈阳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 110044)关键词:图书馆;古籍整理;古籍保护;问题;对策摘 要:文章以S 大学图书馆为例,列举了令人担忧的古籍保护现状和在古籍整理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通过数据调查,说明了图书馆古籍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针对这些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从改变观念、宣传形象、培养人才、古籍数字化和规章制度、人性化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1-0059-03收稿日期:2013-12-11作者简介:王阳(1968-),沈阳大学图书馆馆员;金英姬(1972-),沈阳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古籍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蕴含着各个时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凝聚着先进文明的智慧成果,体现了神州大地充沛的文化创造力,为华夏文明的薪火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些历史财富的整理和保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责无旁贷。
S 大学图书馆从2010年开始利用近两年的时间对馆藏古籍(1912年之前)进行了彻底清查和整理。
这次古籍整理工作在辽宁省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和古籍专家亲自指导下,对馆藏古籍进行了逐一清点和分编,并建立了S 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数据库。
这次整理出的多部善本古籍入选辽宁省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并参加了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辽宁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辽宁省古籍保护成果展”和“辽宁省珍贵古籍特展”。
作为这次古籍整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参与者,笔者亲历了这次漫长的工程。
见证了这次古籍整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古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辉煌的工作业绩后面有很多隐忧。
这些问题并非是该图书馆的个例,它带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其他各图书馆的古籍整理和保护过程中。
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归纳。
以普查为契机,加强图书馆古籍保护
以普查为契机,加强图书馆古籍保护
魏秀玲
【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年(卷),期】2009(021)012
【摘要】鉴于古籍文献特有的收藏价值及目前古籍保护现状,主要介绍了图书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的前提条件及具体途径.
【总页数】4页(P104-106,109)
【作者】魏秀玲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2.6
【相关文献】
1.从古籍保护看图书馆古籍人才培养的契机 [J], 周新凤
2.全国古籍普查与保护工作——太原市图书馆古籍综述 [J], 张丽
3.市级公共图书馆加强古籍文献保护的思考——以泸州市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为例 [J], 文庆勇
4.论古籍普查与保护视野下县(市)级图书馆古籍工作的思考 [J], 王方
5.图书馆古籍文献普查与保护工作探析——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图书馆古籍普查平台著录为例 [J], 刘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籍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S大学图书馆为例
古籍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S大学图书馆为例王阳;金英姬
【期刊名称】《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文章以S大学图书馆为例,列举了令人担忧的古籍保护现状和在古籍整理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通过数据调查,说明了图书馆古籍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针对这些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从改变观念、宣传形象、培养人才、古籍数字化和规章制度、人性化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王阳;金英姬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 110044;沈阳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
【相关文献】
1.文献传递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 [J], 黄丹
2.中职学籍信息系统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广东开放大学附属职校为例 [J], 李苏
3.浅谈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例 [J], 赵赫璠
4.论《古籍定级标准》修订版在图书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 [J], 史翔燕
5.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 [J], 林宏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古籍定级标准》修订版在图书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
论《古籍定级标准》修订版在图书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
史翔燕
【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7(000)013
【摘要】分析了《古籍定级标准》修订版在古籍普查具体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籍定级标准》修订版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即:"时间——版本类型组配定级法".
【总页数】3页(P145-146,149)
【作者】史翔燕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5.1(231)
【相关文献】
1.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国植物志》为例 [J], 杨立社;刘懿
2.古籍定级和古籍破损定级在编目系统中的著录 [J], 吴芹芳
3.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修复保护计划启动--兼记古籍修复专家潘美娣二三事[J], 肖晓梅;缴健
4.古籍普查平台数据信息分析与研究——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为例 [J], 初丽;胡石;肖莉杰
5.古籍病害描述术语规范与破损定级标准研究
——关于《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增订建议 [J], 吕淑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古籍家谱书目数据库 延伸大学图书馆社会职能——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家谱书目数据库为例
Constructing Ancient Genealogy Bibliographic Database to Extend Social Functi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Taking Ancient Genealogy Bibliographic Databas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as an Example
作者: 庞春妍[1] 过仕明[2]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友会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哈尔滨师范大学文
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1
出版物刊名: 图书馆建设
页码: 65-6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古籍家谱书目数据库 大学图书馆 数据库建设
摘要:家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能发挥积极的文化效应,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依据,因
此应加强对线装家谱、新修家谱和地方家谱的收藏工作。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是黑龙江省收
藏古籍家谱原件最多的单位,已建设古籍家谱书目数据库,延伸了大学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为其他各馆建设书目数据库提供了借鉴。
古籍家谱书目数据库建设应向着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方向发展,
并以网络为媒介,建立全省乃至全国家谱联合数据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文系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古籍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lslktglx—6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32
图书馆学刊 2012 年第 12 期
TUSHUGUANXUEKAN NO.12,2012
·信息组织·
某朝某人所作,或前后更名,或用室名别号,甚至不署作者姓 名,诸如此类现象,与古籍版本一样,需经考证后分别著于各 字段。如光绪二十九年上海书局石印《金鱼缘》,各信息源考 证著录亦不相同,《东联目》不题撰者,《弹词宝卷书目》题:钮 德英著。后再查《弹词叙录》,谭正壁对撰者进行了考证,言: 钮乃作者嫂氏之姓。钮如媛序中云:“姑字德英,别号凌云仙 子。余孙氏籍趾东浙归字世族,阿翁游幕西江,受聘浔关,依 寓于此,迄今三十年矣。”由此可知德英乃孙姓,原籍归安,随 父官江西(或生于江西),钮乃嫂姓,与德英无涉[4]。
《CALIS 古籍联机合作编目规则》中对版本一项的著录 设定的规则较为详尽,此处不再赘述。本馆所藏古籍多为明 清时期版本,根据这一时期版本的特点,在版本的鉴定与著 录过程中,首先依据牌记鉴定版本。书中牌记大多记录刊刻 时间、地点、刊刻者姓名、斋室名、籍贯、底本、校勘情况、版本 传承源流等要素,故成为鉴定古籍版本的重要依据之一。明 清两代古籍的牌记,书贾一般因作者时代晚近,不易造伪,所 以明清时期的书以牌记定版本比较可靠,当然更要依实际情 况而定[6]。其次,依据书中讳字确定版本。本馆古籍以清代为 多,清康乾时期避讳较严,所以本馆疑似清前中期刻本以避 讳字作进一步判定比较准确。如善本《七修类藳》卷前有乾隆 四十年(1775)周棨序中言刻书事,但又不能据此妄断,而在 书中发现“玄”、“弘”避讳,据此可断定为乾隆刻本当无错讹。 再次,版式也是鉴定版本的依据。古籍版心镌刻的书名、抄刻 者(藏板、室斋等)、丛书、刻工、相关版本信息等,虽然著录简 单,但其也是鉴定版本的辅助信息,应予详细记录,并且在实 际著录中,诸如印谱、画谱、法帖、字书等古籍文献的特殊版 式往往令编目员无从下手,而编目规则中又无实例可参考, 此类情况有待进一步探讨。
图书馆学刊 2012 年第 12 期
TUSHUGUANXUEKAN NO.12,2012
·信息组织·
古籍普查大环境下的古籍著录及其思考*
—— —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邢春艳 史 伟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古籍编目工作是国家古籍保护工程的重要工作程序之一。基于古籍普查之大环境,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 系统开展古籍编目工作,通过实践对古籍编目过程中遇到的容易忽略、混淆,编目规则未详尽给予说明且必须注意的 一些专业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2 古籍编目中各数据项的著录
2.1 题名选取与相关题名著录 古籍著录中的题名选取,一般正题名依据卷端照录,皆
因卷端题名是作者及刻书者最后定稿刻书时确定或审定过 的题名,最符合作者及刻书者的原意[1]。若卷端题名不适合作 正题名,选取他处题名时要依 CALIS 所定次序选取[2],这其实 是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同时在 304 字段说明。古籍中的残 卷依所存最前卷之卷端著录,并做附注。对于同书异名或多 名,根据卷端著录该书正题名,如该书名不为学界周知,那 么,应将该书的一种最为流行、且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题名 著录于 500 字段。如本馆藏清京都文成堂刻本《四大奇书第
[关键词]古籍普查 编目 著录 [分类号]G254.364
1 古籍文献著录标准及范围
古籍编目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籍整理工 作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古籍普查和古籍修复工作的前提,也是 我国古籍保护大工程的重要程序之一。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 的古籍编目工作,按照国家古籍普查的要求,分期分批地系统 展开,分为善本、1912 年以前的普通古籍和 1912 年以后的普 通古籍 3 个阶段进行,目前第一阶段已完成,第二阶段正在进 行中。著录标准基本依据《CALIS 古籍联机合作编目规则》,在 实际著录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完善本馆的古籍编目 规则。著录内容结合古籍普查平台的设定尽可能详尽,除版本 外,对钤印、书影及古籍破损程度都进行准确著录与详细描 述。笔者对编目员在著录过程中遇到的容易忽略、混淆,编目 规则又未详尽给予说明的一实现本馆古籍数据与古籍普查平台间顺利 转换,为图书馆实践古籍编目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对于古籍来说,书的卷数比册数重要。同一种书,卷数不 同,往往就意味着版本不同。为了明确区分,准确著录,其中 有几种情况需要注意:①章回小说、曲谱类、戏剧类除著卷数 还要著“回数”或“出数”。②一书有初集、二集、外集、续集等, 卷数分集著录,如《绵绣万花谷》著录为:“前集四十卷,后集 四十卷,续集四十卷。”③存、缺卷情况需认真核查整部文献 后,如实著录。④残本的卷数,若经考证可知,则著录总卷数, 若无从考,著录残本,在 316 字段著实存卷即可。 2.3 作者及相关依据著录
笔者著录时遇到钦定御制的文献,所参考 CALIS 记录中 有以负责编纂者为著者,也有以封建帝王为著者的,后经查 工具书确定以主要“负责编纂者”为著者。若该文献经后人注 释加工,除著录原作者外,加工者姓名亦著录。
著录作者时代一般以卒年为准,也参照传统著录,用生 平事迹、写作时代。如本馆《格正还魂记词调》作者钮少雅,生 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清顺治八年(1651)尚在世,以 88 岁高龄作《九宫正始》自序[5],故此人虽卒于清,也被认定为明 代人。古籍普查平台中还要求填写著者科举年,学术活动年 等,因此在 314 字段,对著者生平、科举、学术活动、著作等方 面作简略的说明。在 CALIS 的古籍数据中,笔者常常见到在 7菖菖字段的Sc 子段著录有作者的一些籍贯生平简介等,虽 直观,但不规范,建议下载后改著 314 字段。 2.4 版本及判定依据著录
一种》,卷端题名“四大奇书第一种”,版心及内封题名“第一 才子书”,而此书即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因此将 “三国演义”作为统一题名著录于 500 字段。古籍在出书时, 商贾为追求类似当今广告宣传的效果,多在书名前冠以绣 像、绣刻、新刊、新编、新注、鼎镌、新镌等吸引顾客,而编目员 在著录时又必须据卷端客观照录,建议编目员将去掉前缀的 题名著于 517 字段。如馆藏《新鐫繡像描金凤》,正题名据卷 端,版心题名:繡像描金凤,此外无其他题名,故将前缀舍去, 以“描金凤”为其他题名著于 517 字段,既符合用户的检索习 惯,又利于同一种书不同版本的查找。此外,古籍著录时一律 用繁体,因此编目及流通系统能否实现繁简体自由转换也是 个问题,有的系统可以实现如 CALIS 联机编目系统[3],有的则 不能,如本馆使用的汇文系统,著录时还需增著 518 及 730 字段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为了用户检索的便利,一条记录 往往出现多个 518 字段。 2.2 古籍卷数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