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布的描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常见的传染性疾病PPT课件
![最新常见的传染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0013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7.png)
2024/3/12
19
• 临床特征主要症状有发热及上呼吸道卡 他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亦有突 发高热伴惊厥者。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 期特征。随皮疹隐退全身中毒症状减轻, 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改善而痊 愈。整个病程约10~14天。
2024/3/12
20
• 麻疹的预防
•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呼吸 道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 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 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 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在麻疹流 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医药 送上门,易感儿不串门,集体机构加强 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
2024/3/12
23
• 肺结核的预防
• 尽早发现病人,实行直接监视下治疗, 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 因为他能直接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
• 虽然,切断传播途径很难有切实可行的 措施,但由于结核病菌通过尘粒和飞沫 传播,而飞沫漂浮在空气中的。所以教 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 气新鲜。研究证明,通风将明显减少飞 沫浓度,从而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 机会。
2024/3/12
14
•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 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 可终身免疫。
• 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 轻、中度发热,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 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 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皮后不留 疲痕。结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 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 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 肺炎。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 、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 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 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1a6c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9.png)
大流行(Pandemic): 某病的发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 广、人口比例大,在短期内可以越过省界、国界,甚至 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失年。
二、疾病的三间分布
疾病的地区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 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地区分布
判断 疾地方病性在疾国病家的间依与据国家内的分布 1随.居年住疾龄在的病当增的地长城的而乡各上分人升布群,组相该反病,发居病住率在均其高他,地并区的且 相似 疾人群病组的该地项方病聚发集病率性均低,甚至不发病。
死亡专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死亡频率的测量--病死率 (fa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 病而死亡者的比值。
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K
疾病频率的测量-罹患率 (attack rate)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 标, 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疾病频率的测量--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2. 外来健康人在地进方入性当地居自住然一地定方性时间后可发病, 其经一发定病时率间同后当该地输病居入的民性发相病似率;自可自然下该疫降地源区,性 迁患出者的症居状民减,
轻或呈自愈趋势。
统计地方性
3.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3、周期性(cyclic change) 4、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失年。
二、疾病的三间分布
疾病的地区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 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地区分布
判断 疾地方病性在疾国病家的间依与据国家内的分布 1随.居年住疾龄在的病当增的地长城的而乡各上分人升布群,组相该反病,发居病住率在均其高他,地并区的且 相似 疾人群病组的该地项方病聚发集病率性均低,甚至不发病。
死亡专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死亡频率的测量--病死率 (fa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 病而死亡者的比值。
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K
疾病频率的测量-罹患率 (attack rate)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 标, 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疾病频率的测量--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2. 外来健康人在地进方入性当地居自住然一地定方性时间后可发病, 其经一发定病时率间同后当该地输病居入的民性发相病似率;自可自然下该疫降地源区,性 迁患出者的症居状民减,
轻或呈自愈趋势。
统计地方性
3.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3、周期性(cyclic change) 4、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流行病学课件----03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流行病学课件----03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16663c680203d8cf2f24a2.png)
周二 8:00~9:50 绪论
李立明
周四 10:10~12:00 疾病分布1
吴涛
周二 8:00~9:50 疾病分布2
吴涛
周四 10:10~12:00 描述性研究
秦雪英
周二 8:00~9:50 筛公检共卫生学院高文静
周四 10:10~12:00 队列研究
曹卫华
周二 8:00~9:50 病例对照1
吕筠
周四 10:10~12:00 病例对照2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测验时间 4月16日周四
1 2015/3/3 2 2015/3/5 3 2015/3/10 4 2015/3/12 5 2015/3/17 6 2015/3/19 7 2015/3/24 8 2015/3/26 9 2015/3/31 10 2015/4/2 11 2015/4/7 12 2015/4/9 13 2015/4/14 14 2015/4/16
五、生存频率测量指标
对生存状态的随访
• 生存率(survival rate)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 经n年随访尚存活的病人数公共所卫占生的学比院 例。
• The proportion of survivors in a group of patients studied and followed over a period. • The proportion of persons in a specified group aliv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ime
鼻咽癌发病的性别差异
公共卫生学院
职业
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感染 机会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体 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
疾病介绍ppt课件
![疾病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6d544d561252d380eb6ea9.png)
1
精神因素
真菌因素 细菌因素 过敏因素 病毒因素
2
1 精神因素
1、白癜风 2、慢性荨麻疹 3、神经性皮炎 4、皮肤瘙痒症 5、斑秃
3
白癜风介绍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 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全身各部位 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 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白癜风以青少年好发,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 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 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 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 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16
寻常型牛皮癣图片
17
红皮型牛皮癣图片
18
关节型牛皮癣图片
19
脓包型牛皮癣图片
20
头癣介绍
头癣是皮肤癣菌引起的头发和头皮的浅部真菌感染,是 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当前仍然在许 多地区传播。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 癣、黑癣及脓癣。 在我国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是许兰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 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及断发毛癣菌等。头癣主要是 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的动物而传染,特别是当头皮 因剃头等外伤时更易被感染,故理发是传染途径之一。但是 ,真菌感染后不一定都引起头癣,这与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 密切相关。大多数成人对真菌抵抗力较强,而儿童较弱,所 以头癣多见于儿童。
开始为粟粒至黄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疱之后迅速变为脓包包壁薄很容易破溃不过只要颗粒治疗患者一般一周左右痂即可脱落痊愈只是有的孩子因为患处瘙痒老是爱抓它从而将有分泌物患处的细菌接种于其他部位使新的损害不断发生可引起发烧淋巴结炎有的患者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之久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有时并发急性肾炎
流行病学课件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和测量
![流行病学课件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和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03bae6c2b0717fd5360cdcad.png)
表示某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危险性。
病死率
某 时 期 内 因 某 病 死 亡 人数 同期某病的病人数
100%
应用: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可反映疾病的严
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常用于急性传 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19
➢ 生存率(survival rate)
定义: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n年随访
2 --- = 0.5 = 50%
4
9
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定义: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
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该人群暴露人口数
K
K=100%,1000‰,10 000/万
10
计算发病率需考虑的因素:
新发病例数 暴露人口数 观察时间
观察时间
一般为1年或更长时间
较短,一般为1个月或几个月
适用疾病种 类
特点 用途
影响因素
各种疾病 动态描述 疾病流行强度
相对少,疾病流行情况、诊断水 平、疾病报告质量等
慢性病或病程较长疾病
静态描述 疾病现患状况或慢性病流行情况 较多,影响发病率变动的因素,病 后死亡或痊愈及康复情况及患者病
程等
16Biblioteka ➢ 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
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生存
率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 数 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
100%
应用:反映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可用于评价某些病程
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
20
疾病负担指标 ➢ 潜在减寿年数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
病死率
某 时 期 内 因 某 病 死 亡 人数 同期某病的病人数
100%
应用: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可反映疾病的严
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常用于急性传 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19
➢ 生存率(survival rate)
定义: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n年随访
2 --- = 0.5 = 50%
4
9
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定义: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
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该人群暴露人口数
K
K=100%,1000‰,10 000/万
10
计算发病率需考虑的因素:
新发病例数 暴露人口数 观察时间
观察时间
一般为1年或更长时间
较短,一般为1个月或几个月
适用疾病种 类
特点 用途
影响因素
各种疾病 动态描述 疾病流行强度
相对少,疾病流行情况、诊断水 平、疾病报告质量等
慢性病或病程较长疾病
静态描述 疾病现患状况或慢性病流行情况 较多,影响发病率变动的因素,病 后死亡或痊愈及康复情况及患者病
程等
16Biblioteka ➢ 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
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生存
率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 数 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
100%
应用:反映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可用于评价某些病程
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
20
疾病负担指标 ➢ 潜在减寿年数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
疾病分布的描述
![疾病分布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35ca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6.png)
青少年疾病
青少年阶段,一些与生长发育相关的疾病如近视、肥胖等逐渐增多。 同时,心理问题也开始显现。
中老年疾病
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发病率逐渐升高。这 些疾病与长期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性别分布
男性疾病
男性在某些疾病上发病率较高,如肺 癌、肝癌等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 习惯相关的疾病。此外,男性还容易 发生意外事故和暴力伤害。
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容易感染传染病,如乙肝、 丙肝等。
04
04
疾病分布的历史变化
时间变化趋势
总结词
疾病分布的时间变化趋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 在地理区域、人口群体或个体中的发生频率和分布情 况的变化。
详细描述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疾病发生频率和分布 情况的变化趋势。例如,某些传染病在历史上的大流行 时期,其发病率和传播范围可能会迅速增加,而在得到 有效控制后,其发病率和传播范围可能会逐渐降低。此 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一些非传 染性疾病的分布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 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增加。
05
疾病分布的防控策略
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疾病预防知 识,提高公众的疾病防控意识
。
疫苗接种
推广疫苗接种,降低易感人群 的疾病发病率。
环境改善
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疾 病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戴口罩等。
控制措施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 并控制疫情。
影响因素分析
总结词
疾病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是指探究影响疾病分布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
青少年阶段,一些与生长发育相关的疾病如近视、肥胖等逐渐增多。 同时,心理问题也开始显现。
中老年疾病
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发病率逐渐升高。这 些疾病与长期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性别分布
男性疾病
男性在某些疾病上发病率较高,如肺 癌、肝癌等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 习惯相关的疾病。此外,男性还容易 发生意外事故和暴力伤害。
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容易感染传染病,如乙肝、 丙肝等。
04
04
疾病分布的历史变化
时间变化趋势
总结词
疾病分布的时间变化趋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 在地理区域、人口群体或个体中的发生频率和分布情 况的变化。
详细描述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疾病发生频率和分布 情况的变化趋势。例如,某些传染病在历史上的大流行 时期,其发病率和传播范围可能会迅速增加,而在得到 有效控制后,其发病率和传播范围可能会逐渐降低。此 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一些非传 染性疾病的分布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 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增加。
05
疾病分布的防控策略
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疾病预防知 识,提高公众的疾病防控意识
。
疫苗接种
推广疫苗接种,降低易感人群 的疾病发病率。
环境改善
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疾 病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戴口罩等。
控制措施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 并控制疫情。
影响因素分析
总结词
疾病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是指探究影响疾病分布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
《疾病的分布》课件
![《疾病的分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7714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5.png)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不良生 活方式增加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 患病风险。
医疗资源不足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不足,无法 满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疗需求 。
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与合作
两性均易患病疾病
一些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发生, 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这些 疾病的分布与性别结构关系不大。
人口城乡结构与疾病分布
城市疾病
城市地区常见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 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这些疾病的 分布与城乡结构密切相关,城市地区 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农村疾病
农村地区常见的疾病包括疟疾、肺结 核、肠道寄生虫感染等传染性疾病。 这些疾病的分布与城乡结构密切相关 ,农村地区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较高。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挑战。
疫苗研发与分发
加快疫苗的研发和分发,提高疫 苗的可及性和接种率,降低疾病
的传播风险。
监测与预警
建立全球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体 系,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
06 结论与建议
CHAPTER
对全球公共卫生的认识与建议
全球合作与协调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因疾病类型和个 体差异而异,常见的症状 包括发热、疼痛、咳嗽等 。
疾病分布的重要性
了解疾病分布情况有助于制定有效的 防控策略。
分析疾病分布趋势有助于预测未来疾 病流行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 据。
掌握疾病分布特点有助于提高医疗资 源的配置效率。
02 全球疾病分布
间质性肺疾病ppt课件
![间质性肺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e08ea79b6648d7c1c746f1.png)
•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病(RB-ILD)
•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
•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 (2013年)
2、罕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 特发性淋巴细胞型间质性肺炎(LIP
)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3、肉芽肿性ILD:结节病
4 、 其 他 罕 见 ILD : PLAM 、 PLCH 、 CEP、PAP等。
学会
2002 年 美 国 胸 科 学 会 和 欧 洲 呼 吸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 (2013年)
1、主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影像学分类
HRCT诊断分为三个类型:UIP型;可能UIP 型;不符合UIP型
UIP型: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1、病变主要位于胸膜下及肺基
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体征。
影像学特点
HRCT表现为:弥漫性结节影、 磨玻璃样病变、肺泡实变、小叶间隔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实验课-疾病分布(1)
![实验课-疾病分布(1)](https://img.taocdn.com/s3/m/ca8ae945102de2bd9705886c.png)
精品课件
【课题十八】 试分析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年代HIV感染的 差别。 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是非洲南撒哈拉地区,2010年(5.9%)较
2001年(5.0%)略有下降,其余地区感染率均低于1.0%,最低的地区是东 亚(感染率<0.1),10年间基本维持不变。 对在15-24岁人群中,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在北美洲和东欧和中亚地区, 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从2001年到2010年,男女感染率均下降,下降幅度 一样。2001年和2010年,男、女感染率最高的地区均为非洲南撒哈拉地区, 最低的地区均为东亚。 从2001年到2010年,艾滋病在全球成人中的感染率不变。除非洲南撒哈拉 地区(下降18%)和加勒比海地区(下降10%)的感染率有所下降,其余地 区感染率均增长或保持不变,增长最快的为东欧和中亚(增长2倍)
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系
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疾病的分布: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
精品课件
课程内容
【实习2】 课题二、课题十二、课题十八
精品课件
【课题二】 婴儿与育龄女性麻疹抗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问题:试分析婴儿及育龄女性麻疹抗体分布特点及其原因,根据分布特 点可以提出那些合理化的预防建议?
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 其次是肺癌&支气管癌、结直肠癌、 膀胱癌、皮肤黑色素瘤、肝癌和 甲状腺癌。
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在1985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1990年快速增 年后逐渐下降,肺癌&支气管 长,形成高峰,肺癌&支气管癌、
癌逐年上升,在1995年后趋 结直肠癌发病率平稳并在1985年
于稳定。
精品课件
【课题十二】 2015年全美癌症统计报告显示1975-2011年美国癌症 发病和死亡率变化趋势 问题:美国1975-2011年癌症发病和死亡趋势如何?
【课题十八】 试分析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年代HIV感染的 差别。 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是非洲南撒哈拉地区,2010年(5.9%)较
2001年(5.0%)略有下降,其余地区感染率均低于1.0%,最低的地区是东 亚(感染率<0.1),10年间基本维持不变。 对在15-24岁人群中,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在北美洲和东欧和中亚地区, 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从2001年到2010年,男女感染率均下降,下降幅度 一样。2001年和2010年,男、女感染率最高的地区均为非洲南撒哈拉地区, 最低的地区均为东亚。 从2001年到2010年,艾滋病在全球成人中的感染率不变。除非洲南撒哈拉 地区(下降18%)和加勒比海地区(下降10%)的感染率有所下降,其余地 区感染率均增长或保持不变,增长最快的为东欧和中亚(增长2倍)
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系
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疾病的分布: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
精品课件
课程内容
【实习2】 课题二、课题十二、课题十八
精品课件
【课题二】 婴儿与育龄女性麻疹抗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问题:试分析婴儿及育龄女性麻疹抗体分布特点及其原因,根据分布特 点可以提出那些合理化的预防建议?
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 其次是肺癌&支气管癌、结直肠癌、 膀胱癌、皮肤黑色素瘤、肝癌和 甲状腺癌。
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在1985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1990年快速增 年后逐渐下降,肺癌&支气管 长,形成高峰,肺癌&支气管癌、
癌逐年上升,在1995年后趋 结直肠癌发病率平稳并在1985年
于稳定。
精品课件
【课题十二】 2015年全美癌症统计报告显示1975-2011年美国癌症 发病和死亡率变化趋势 问题:美国1975-2011年癌症发病和死亡趋势如何?
皮肤科疾病PPT课件
![皮肤科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32ad481c758f5f61f67f1.png)
3、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
第四节 痤 疮
本病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 肤病
诊断要点 1、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均可发病 2、好发于面部、上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多对
称分布,面部中央及眶周常不侵犯 3、损害为多形性,包括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
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重症者可出现萎缩 或肥厚性疤痕
皮肤科疾病
.
第一节 单纯疱疹
本病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所致
诊断要点
1、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分部的簇集性水疱 3、自觉瘙痒或烧灼感,附近淋巴结可肿大 4、病程自限性,但易复发,复发性疱疹多在一周
消退
药物治疗
1、阿昔洛韦200mg,口服,一日5次,连续5-7天 2、3%阿昔洛韦软骨,外用,一日5次 3、避免接触性传染
再次接触后发病 4、有潜伏期 5皮损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有红斑、丘疹,严重
可以出现肿胀、水疱、大疱甚至溃疡,但皮损界 限清楚,与接触部位一致
6、皮损部位可有瘙痒、烧灼或疼痛 7、病程为自限性,去除病因后逐渐消退 药物治疗 1、寻找过敏原,去除病因 2、轻症者无渗出者外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
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隆起,可有鳞屑。界限 清楚,手足可仅为干燥、皲裂和脱屑 2、可有明显瘙痕 3、夏季多发、潮湿。热为诱因 4、起初多为单侧发病,可逐渐发展至双侧。足癣 多为双侧,手癣多单侧 5、皮损边缘取材做真菌镜检,发现菌丝可确诊
药物治疗
1、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接触传染 2、2%硝酸咪康唑软膏外用,一日2次,用药范围
软膏。有渗出者先用溶液冷湿敷 3、重症可以口服赛庚啶或氯苯那敏,必要时可口
服泼尼松
第九节 过敏性皮炎
第四节 痤 疮
本病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 肤病
诊断要点 1、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均可发病 2、好发于面部、上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多对
称分布,面部中央及眶周常不侵犯 3、损害为多形性,包括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
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重症者可出现萎缩 或肥厚性疤痕
皮肤科疾病
.
第一节 单纯疱疹
本病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所致
诊断要点
1、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分部的簇集性水疱 3、自觉瘙痒或烧灼感,附近淋巴结可肿大 4、病程自限性,但易复发,复发性疱疹多在一周
消退
药物治疗
1、阿昔洛韦200mg,口服,一日5次,连续5-7天 2、3%阿昔洛韦软骨,外用,一日5次 3、避免接触性传染
再次接触后发病 4、有潜伏期 5皮损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有红斑、丘疹,严重
可以出现肿胀、水疱、大疱甚至溃疡,但皮损界 限清楚,与接触部位一致
6、皮损部位可有瘙痒、烧灼或疼痛 7、病程为自限性,去除病因后逐渐消退 药物治疗 1、寻找过敏原,去除病因 2、轻症者无渗出者外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
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隆起,可有鳞屑。界限 清楚,手足可仅为干燥、皲裂和脱屑 2、可有明显瘙痕 3、夏季多发、潮湿。热为诱因 4、起初多为单侧发病,可逐渐发展至双侧。足癣 多为双侧,手癣多单侧 5、皮损边缘取材做真菌镜检,发现菌丝可确诊
药物治疗
1、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接触传染 2、2%硝酸咪康唑软膏外用,一日2次,用药范围
软膏。有渗出者先用溶液冷湿敷 3、重症可以口服赛庚啶或氯苯那敏,必要时可口
服泼尼松
第九节 过敏性皮炎
流行病学课件----03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流行病学课件----03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16663c680203d8cf2f24a2.png)
存在传染源 传播机 制容易实现 稳固的 病后免疫 足够数量 的易感人群
影响周期性间隔时间的因素
易感者的数量 前一次流行后遗留下来的 易感者人数的
多少 新的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
人群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
长期趋势
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
(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
公共卫生学院
美国1920-1980年
who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schoolpublichealthpekinguniversity疾病的人群分布公共卫生学院婚姻与家庭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免疫水平的差异暴露在病原因子下的机会不同频率指标有效的预防接种可以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急性传染病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性别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的差异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如职业生活方式等不同鼻咽癌发病的性别差异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感染机会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种族民族公共卫生学院种族民族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遗传公共卫生学院遗传因素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19902001年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年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18americanindianalaskannative美洲土著人阿拉斯加原住居民141618pacificislanderblacknonhispanicwhitenonhispanic亚洲或太平洋岛国人非西班牙裔黑人非西班牙裔白人1012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study个或不同时间断面来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率或死亡情况岁年公共卫生学院从一个或不同时间断面来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率或死亡情况岁年龄变化的趋势
影响周期性间隔时间的因素
易感者的数量 前一次流行后遗留下来的 易感者人数的
多少 新的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
人群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
长期趋势
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
(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
公共卫生学院
美国1920-1980年
who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schoolpublichealthpekinguniversity疾病的人群分布公共卫生学院婚姻与家庭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免疫水平的差异暴露在病原因子下的机会不同频率指标有效的预防接种可以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急性传染病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性别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的差异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如职业生活方式等不同鼻咽癌发病的性别差异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感染机会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种族民族公共卫生学院种族民族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遗传公共卫生学院遗传因素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19902001年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年美国不同种族民族乙肝发病率18americanindianalaskannative美洲土著人阿拉斯加原住居民141618pacificislanderblacknonhispanicwhitenonhispanic亚洲或太平洋岛国人非西班牙裔黑人非西班牙裔白人1012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study个或不同时间断面来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率或死亡情况岁年公共卫生学院从一个或不同时间断面来看不同年龄别人口的发病率或死亡情况岁年龄变化的趋势
心身疾病ppt课件
![心身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f5fc933c1ec5da51e270c1.png)
7.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功能性子宫出血 、遗尿症、性功能障碍等
8.骨骼肌肉系统:腰背痛、书写痉挛、肌痛等
9.其他:癌症、咽部异物感、美尼尔综合征、
原发性青光眼、口腔炎-
11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心身疾病的性别分布 有女性高于男性, 亦有男性高于女性
心身疾病的年龄分布 患病高峰期为更年 期
-
14
第二节 临床常见心身疾病 及其心理护理
一、原发性高血压 二、冠心病 三、支气管哮喘 四、消化性溃疡 五、恶性肿瘤 六、糖尿病 七、甲状腺机能亢进 八、青光眼 九、银屑病
-
15
原发性高血压(一)
人格特点
1.容易焦虑、易于激动、行为带有冲动性 、 求全责备、刻板主观
2.具有与冠心病病人类似的性格特点, 即 A型性格
现已扩大到“广义的心身疾病”,涉及到机体 的各个系统
1.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等
2.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冠心病、原发性高 血压等
3.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咳嗽等
-
10
4.皮肤: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瘙痒症、银屑 病等
5.内分泌系统:甲亢、肥胖症、糖尿病等
6.神经系统:睡眠障碍、紧张性头痛、偏头痛 等
人格特点 孤独、缺少人际交往、被动拘谨 、顺从、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刻板、 情绪不稳定,遇事过分思虑,愤怒而常受 压抑
心身疾病的职业分布 脑力劳动者高于体 力脑动者
心身疾病的地区分布 城市高于农村,工 业化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较高
-
12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一般指人们的生活工作 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状况、角色、社 会制度、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社会地 位、职业、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种族 观念等
《实习2疾病的分布》课件
![《实习2疾病的分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bac2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f.png)
。
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传染
病威胁。
技术交流
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分享防控经验和研究成
果。
联合研究
联合开展针对重大传染 性疾病的研究,提高防
控水平。
05
未来研究方向
新技术应用
01
02
03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分析疾病数据 ,提高疾病诊断和预测的 准确性。
基因编辑
研究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探索基因疗法在治疗遗传 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 疾病基因组学数据,揭示 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
疫苗研发
新型疫苗
研究开发针对新型病原体 的疫苗,提高疫苗的免疫 效果和保护率。
联合疫苗
研究开发多联多价疫苗, 减少接种次数,提高接种 覆盖率。
疫苗安全性
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在空气中悬浮,通过呼吸道进入易感 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于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 、百日咳等。
为了预防空气传播,个人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 群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同时,对于感染者 应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食物传播
食物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或水进入易感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于消化道传 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03
疾病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等直接接触方式, 从一个感染个体传播到另一个易感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 于某些消化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等,以及皮肤感染 性疾病,如脓疱疮、皮肤结核等。
为了预防直接接触传播,个人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同时对感染者采取适当的隔离 措施。
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传染
病威胁。
技术交流
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分享防控经验和研究成
果。
联合研究
联合开展针对重大传染 性疾病的研究,提高防
控水平。
05
未来研究方向
新技术应用
01
02
03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分析疾病数据 ,提高疾病诊断和预测的 准确性。
基因编辑
研究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探索基因疗法在治疗遗传 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 疾病基因组学数据,揭示 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
疫苗研发
新型疫苗
研究开发针对新型病原体 的疫苗,提高疫苗的免疫 效果和保护率。
联合疫苗
研究开发多联多价疫苗, 减少接种次数,提高接种 覆盖率。
疫苗安全性
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在空气中悬浮,通过呼吸道进入易感 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于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 、百日咳等。
为了预防空气传播,个人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 群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同时,对于感染者 应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食物传播
食物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或水进入易感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于消化道传 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03
疾病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等直接接触方式, 从一个感染个体传播到另一个易感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常见 于某些消化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等,以及皮肤感染 性疾病,如脓疱疮、皮肤结核等。
为了预防直接接触传播,个人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同时对感染者采取适当的隔离 措施。
《横断面研究调查》课件
![《横断面研究调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9b9b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f.png)
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基于对现状的了解和分析 ,社会学家可以预测未来 的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 提供依据。
市场调研
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调研人员可以通过横断面研 究了解某一时期的市场需求情况 ,例如消费者对某产品的需求量
、购买意愿等。
竞品分析
通过比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销售情 况,可以了解竞品的优势和劣势, 从而调整自身产品策略。
数据分析方法
描述性分析
推断性分析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描述等初步分析 ,以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通过统计推断的方法,如回归分析、方差 分析、卡方检验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可视化分析
内容分析法
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将数据分析结果进 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和解释 数据。
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 样本,保证每个样本被选中的
概率相等。
系统抽样
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则从总体 中抽取样本,如每隔一定数量 的个体抽取一个样本。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 然后从各层次或类别中抽取样 本,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 表性。
目的抽样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有针对 性地选择符合特定条件的样本
源。
调查时间点明确
横断面研究在特定时间点进行调查, 能够准确反映调查时点的疾病分布和 流行情况。
适用范围广
横断面研究适用于多种疾病和健康状 况的调查,可以用于描述疾病分布、 评估预防措施效果等。
缺点
01
02
03
04
时间局限性
横断面研究仅在特定时间点进 行调查,无法反映疾病和健康
状况的动态变化。
回忆偏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分布的描述
流行病教研室 王祉蕴
邮箱:wzy8498@
课程内容简介
.
疾病的三间分布
1. 时间分布 2. 地区分布 3. 人群分布
.
课题一 疾病的时间分布描 述
.
问题一
表2-1为1939年~194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猩红热病死率。 请问1939~194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猩红热病死率有何分 布特点?提示什么问题?
表 2-5 某县 1961.08~1962.07 肾综合征出血热按月分布 月别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合计 病例数 0 0 15 271 754 304 54 22 3 0 0 0 1423 构成比 (%)
.
构成比(proportion)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 分所占总体的比重,常以100%表示。
该县自1958年即有肾综合征出血势发生,1961年疫 情陡升,自该年起,某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协同当地 卫生防疫站逐年进行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 本材料的人口资料来自该县分安局,基体属实。
现将该县肾综合出血热调查所得的部分资料提供如 下。
.
问题六
根据表2—5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各月病例构成比,并绘制 某县1961~196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按月分布的曲线图。
构成比=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个体数) X 100%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量(个体数之和)
.
肾综合症出血热按月分布曲线图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系列1
.
问题七
1961年8月至1962年7月某县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 时,各区的病例分布见表2—6。 计算各区的发病率,并将某县1961~1962年的行政划 区图描绘成统计地图(图2—2)。
.
课题四 安徽省某县综合征出血热流 行情况描述
.
(一)情况介绍 该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属平地区。全县地势特点是
西北高东南低,贯穿境内的Y河和作为该县南界的H河汇 合于该县东南部。全县分为十个行政区(图2-1)。全年 降雨量多集中于秋季。该县要为旱地作物,夏收以冬小 麦为主,秋收为豆类。农民住房比较简陋,秋收时农民 多在场地搭建“人”字形工棚,野外露宿。该地区的野 生物主要为鼠类,黑线姬鼠是当地的优势鼠种。每年4~ 5月和8~9月是黑线姬鼠的繁殖高峰期,该鼠喜湿,有迁 移性。
.
高血压人群年龄分布特点 1、45岁之前男多于女,45岁之后女多于男性 2、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比较严重, 3、约50岁以后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
提示: 1、农村的防控措施不得当,人群总体患病率较高; 2、除了高危人群,还有进行全人群的防控; 3、该病的防控措施应该以45岁为界点,防控的重点 对象人群注意调整。
.
问题4
婴儿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
.
“青黄不接”,8月龄时婴 儿的母体被动免疫水平最低, 此时自身的抗体还没有大量 产生,所以,国家计划免疫 中麻疹疫苗在婴儿8月龄接 种。
.
问题五
图2-1为广州市某农村≥15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请问该人群的高血压病有何分布特点?对高血压防控措 施有何提示?
表 2-4 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上海,1964~1965 年)
月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人数
40 75 52 54 49 45 39 30 36 30 22 25
阳性率(%) 100 94.7 86.5 83.0 49.0 40.0 20.5 10.0 8.3 16.7 27.3 24.0
.
表 2-6 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各区病例分布(1961.08~1962.17)
各区编号
人口数
病例数
发病率(%)
1
49 471
745
2
64 294
231
3
50 625
33
4
71 061
18
5
75 289
102
6
46 149
12
7
21 069
43
8
67 601
7
9
76 588
10
10
67 112
0
.
本次作业: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 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
.
1. 地区分布的不同:华北﹥华东 ﹥中南﹥东北﹥西北﹥西南 2. 分析原因:经济、医疗卫生、 教育、自然环境
.
课题三 疾病的人群间分布
.
问题四
1964年~1965年,上海市进行了一次麻疹血凝制抗体调查。 婴儿的抗体阳性率如表2-4。问题:请解释8月龄时麻疹血凝 抑制抗体阳性率的低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题一(1)
为什么会呈 现这样的下 降趋势??
1942
.
• 死亡率 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死亡的频率。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k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 病死率 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
占的比例。 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 k
课题四 (三)讨论(思考 题) 全部同学交作业(1、2次)
.
谢谢!
.
.
课题二 疾病的地区分布描 述
.
问题三
2001年11月,国内尚磊等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了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个县区)73 000名男青年的体检 资料,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男性青年视力低下的地域分布特 点。表2-3为其研究的部分结果。请问:我国男性青年视力 低下有何地区分布特点?造成该分布的特点的可能原因有哪 些?
.
病死率的时间分布特点 1. 逐年递减 2. 1945年以后突然大幅降低,抗生
素的广泛应用。
.
问题二
表2-2为齐齐哈尔市2005-2008年布鲁菌氏病发病的按月分 布。请问该市这4年布鲁氏病的发病时间分布有何特点?
.
时间分布特点
1. 季节性 2. 2005到2008年呈逐渐减
少趋势,但是在疾病高发 时发病率减幅比较大,提 示此时实施防制措施,效 果比较显著。
流行病教研室 王祉蕴
邮箱:wzy8498@
课程内容简介
.
疾病的三间分布
1. 时间分布 2. 地区分布 3. 人群分布
.
课题一 疾病的时间分布描 述
.
问题一
表2-1为1939年~194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猩红热病死率。 请问1939~194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猩红热病死率有何分 布特点?提示什么问题?
表 2-5 某县 1961.08~1962.07 肾综合征出血热按月分布 月别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合计 病例数 0 0 15 271 754 304 54 22 3 0 0 0 1423 构成比 (%)
.
构成比(proportion)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 分所占总体的比重,常以100%表示。
该县自1958年即有肾综合征出血势发生,1961年疫 情陡升,自该年起,某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协同当地 卫生防疫站逐年进行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 本材料的人口资料来自该县分安局,基体属实。
现将该县肾综合出血热调查所得的部分资料提供如 下。
.
问题六
根据表2—5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各月病例构成比,并绘制 某县1961~196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按月分布的曲线图。
构成比=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个体数) X 100%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量(个体数之和)
.
肾综合症出血热按月分布曲线图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系列1
.
问题七
1961年8月至1962年7月某县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 时,各区的病例分布见表2—6。 计算各区的发病率,并将某县1961~1962年的行政划 区图描绘成统计地图(图2—2)。
.
课题四 安徽省某县综合征出血热流 行情况描述
.
(一)情况介绍 该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属平地区。全县地势特点是
西北高东南低,贯穿境内的Y河和作为该县南界的H河汇 合于该县东南部。全县分为十个行政区(图2-1)。全年 降雨量多集中于秋季。该县要为旱地作物,夏收以冬小 麦为主,秋收为豆类。农民住房比较简陋,秋收时农民 多在场地搭建“人”字形工棚,野外露宿。该地区的野 生物主要为鼠类,黑线姬鼠是当地的优势鼠种。每年4~ 5月和8~9月是黑线姬鼠的繁殖高峰期,该鼠喜湿,有迁 移性。
.
高血压人群年龄分布特点 1、45岁之前男多于女,45岁之后女多于男性 2、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比较严重, 3、约50岁以后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
提示: 1、农村的防控措施不得当,人群总体患病率较高; 2、除了高危人群,还有进行全人群的防控; 3、该病的防控措施应该以45岁为界点,防控的重点 对象人群注意调整。
.
问题4
婴儿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
.
“青黄不接”,8月龄时婴 儿的母体被动免疫水平最低, 此时自身的抗体还没有大量 产生,所以,国家计划免疫 中麻疹疫苗在婴儿8月龄接 种。
.
问题五
图2-1为广州市某农村≥15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请问该人群的高血压病有何分布特点?对高血压防控措 施有何提示?
表 2-4 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上海,1964~1965 年)
月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人数
40 75 52 54 49 45 39 30 36 30 22 25
阳性率(%) 100 94.7 86.5 83.0 49.0 40.0 20.5 10.0 8.3 16.7 27.3 24.0
.
表 2-6 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各区病例分布(1961.08~1962.17)
各区编号
人口数
病例数
发病率(%)
1
49 471
745
2
64 294
231
3
50 625
33
4
71 061
18
5
75 289
102
6
46 149
12
7
21 069
43
8
67 601
7
9
76 588
10
10
67 112
0
.
本次作业: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 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
.
1. 地区分布的不同:华北﹥华东 ﹥中南﹥东北﹥西北﹥西南 2. 分析原因:经济、医疗卫生、 教育、自然环境
.
课题三 疾病的人群间分布
.
问题四
1964年~1965年,上海市进行了一次麻疹血凝制抗体调查。 婴儿的抗体阳性率如表2-4。问题:请解释8月龄时麻疹血凝 抑制抗体阳性率的低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题一(1)
为什么会呈 现这样的下 降趋势??
1942
.
• 死亡率 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死亡的频率。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k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 病死率 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
占的比例。 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 k
课题四 (三)讨论(思考 题) 全部同学交作业(1、2次)
.
谢谢!
.
.
课题二 疾病的地区分布描 述
.
问题三
2001年11月,国内尚磊等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了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个县区)73 000名男青年的体检 资料,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男性青年视力低下的地域分布特 点。表2-3为其研究的部分结果。请问:我国男性青年视力 低下有何地区分布特点?造成该分布的特点的可能原因有哪 些?
.
病死率的时间分布特点 1. 逐年递减 2. 1945年以后突然大幅降低,抗生
素的广泛应用。
.
问题二
表2-2为齐齐哈尔市2005-2008年布鲁菌氏病发病的按月分 布。请问该市这4年布鲁氏病的发病时间分布有何特点?
.
时间分布特点
1. 季节性 2. 2005到2008年呈逐渐减
少趋势,但是在疾病高发 时发病率减幅比较大,提 示此时实施防制措施,效 果比较显著。